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十六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十六 池八
大乘五位(出華嚴經(jīng)隨?演義鈔)
【一資糧位】謂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故名資糧位(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二加行位】謂四加行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四加行者暖頂忍世第一也見道即歡喜地菩薩位也)。
【三通達位】(亦名見道位)謂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于理得見中道故名通達位(初地即歡喜地也)。
【四修習(xí)位】謂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而復(fù)修習(xí)根本之智故名修習(xí)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者離垢地發(fā)光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根本智者即菩薩親證本有之智也)。
【五究竟位】謂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凈更無有上故名究竟位(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
菩薩有五種生(出地持經(jīng))
【一息苦生】謂菩薩以愿力自在力于饑饉世受大魚等身以肉救濟一切眾生于疾病世為大醫(yī)王救治眾生于刀兵世為大力主以善方便誠信之言等心救濟息于戰(zhàn)諍于系縛鞭打逼迫之處為息惱故生于王家以正法化邪見眾生于外道奉事天神造諸惡行之家亦生彼處斷彼邪見及諸惡行如是無量生處悉皆往生是名息苦生。
【二隨類生】謂菩薩以愿力自在力于種種眾生天龍鬼神阿修羅等及諸外道邪見惡行等類菩薩悉生其中為其導(dǎo)首引令入正及以善法廣為宣說是名隨類生。
【三勝生】謂菩薩示現(xiàn)受生于壽命色力果報勝過一切天人是名勝生。
【四增上生】謂菩薩從凈心住乃至最上菩薩住在所受生而獨殊勝于閻浮提自在受生乃至大自在究竟地一切受生處于中最為奇特是名增上生(凈心住者即十地中第七地也此地菩薩離諸惑業(yè)故名凈心最上菩薩住即第十法云地也居九地之上故名最上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大自在究竟地者即色界天主所住處也)。
【五最后生】謂最上菩薩住受生時求證菩提萬行滿足生剎利婆羅門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最后生(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剎利華言四王即王種也梵語婆羅門華言凈行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五種相(出莊嚴經(jīng)論)
【一憐愍相】謂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是為憐愍相。
【二愛語相】謂菩薩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說柔言軟語令諸眾生而得正信是為愛語相。
【三勇健相】謂菩薩為眾生故于諸難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為勇健相。
【四開手相】開手者開手以物與人也謂菩薩悲愿深重能行布施濟貧?苦而以財慧普攝一切是為開手相。
【五釋義相】謂菩薩為眾生故施無礙辯解經(jīng)釋義以最上法而攝受之是名釋義相。
菩薩五種自在(出大寶積經(jīng))
菩薩悲智并運萬行滿足其于壽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無礙也。
【一壽命自在】謂菩薩成就法身慧命了無生死壽夭延萬劫不為長促一念不為短但為度脫有情以諸方便而隨機示現(xiàn)長短壽命之相其心無所掛礙是為壽命自在。
【二生自在】謂菩薩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處天宮不為樂入地獄不為苦去住無礙是名生自在。
【三業(yè)自在】謂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xiàn)神通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所作行業(yè)但為利他縱任無礙是為業(yè)自在。
【四覺觀自在】初心曰覺細心曰觀謂菩薩或修禪觀之行或起利生之心雖有思惟離諸散亂隨愿度生平等無礙是為覺觀自在。
【五眾具果報自在】謂菩薩因行深廣果報殊勝于一切所須之具不假營為自然周足心無染礙是為眾具果報自在。
五怖畏(出百法論鈔并毗婆沙論)
【一不活畏】謂初學(xué)菩薩雖行布施之行而不能盡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過活是名不活畏。
【二惡名畏】謂初學(xué)菩薩雖欲與眾生同事而攝化之入諸酒肆等恒懼譏謗不得似大菩薩安行自若是名惡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薩證果之后以同事攝諸眾生逆行順化屠坊酒肆無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謂初學(xué)菩薩雖欲運廣大心內(nèi)外俱施然有時施以財物而于身命顧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內(nèi)外施者內(nèi)則身命等外則財物等也)。
【四惡道畏】謂初學(xué)菩薩懼生惡道于不善法分別對治令其不生是名惡道畏。
【五大眾威德畏】謂初學(xué)菩薩或于王庭執(zhí)理之處或于善解法義人前申宗敵論唯恐有失是名大眾威德畏。
小乘五位(出天臺四教儀)
【一資糧位】資糧位者如人遠行必赍糧以為路資也其位有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若欲出于三界必以此三種觀法而為資糧也(五停心者一多貪眾生不凈觀二多嗔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別相念總相念者謂四念處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若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苦各觀察則名別相念若總觀察則名總相念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加位行】加行位者其位有四一暖位(如木鉆火未見火出先得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見智火已得暖相)二頂位(觀行轉(zhuǎn)明如登山頂悉皆明了)三忍位(忍即忍可之義謂于苦集滅道四諦之法忍可而樂修也)四世第一位(于理雖未能證而于世間最勝)謂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也。
【三見道位】見道位者即聲聞初果也謂斷三界見惑而見真空之理故名見道也(初果即須陀洹也)。
【四修道位】修道位者謂修四諦道法斷欲界思惑而證第二第三果故名修道也(第二果即斯陀含第三果即阿那含也)。
【五無學(xué)位】無學(xué)位者即聲聞第四果阿羅漢也此位斷三界見思惑盡真理究竟無法可學(xué)故名無學(xué)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xué)又云無生)。
初度五人(出翻譯名義)
謂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王思念乃命陳如等五人尋訪隨侍及佛成道因念五人當(dāng)先度脫故在鹿苑先調(diào)其根性為說苦集滅道四諦之法而得解脫是為初度五人也。
【一阿若憍陳如】梵語阿若華言已知此其名也梵語憍陳如華言火器此其姓也以其是婆羅門種由先世事火故云火器乃佛之舅氏也(梵語婆羅門華言凈行事火者法華文句云火有二義照也燒也照則暗不生燒則物不生所以事之因為姓也)。
【二頞鞞】梵語頞鞞華言馬勝亦云馬師乃佛之家族也。
【三?提】梵語?提華言小賢乃佛之家族也。
【四十力迦葉】梵語迦葉又云婆敷(無翻)亦佛之舅氏非大迦葉亦非三迦葉也(大迦葉即摩訶迦葉三迦葉即優(yōu)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也)。
【五拘利太子】拘利太子乃斛飯王之長子即佛之從兄弟也。
五種聲聞(出法華文句)
【一決定聲聞】謂久習(xí)小乘積劫功圓而證得小果是名決定聲聞。
【二退道聲聞】謂此聲聞本習(xí)大乘積劫修道中間為厭生死退大道心取證小果是名退道聲聞。
【三應(yīng)化聲聞】謂諸佛菩薩為前二種聲聞故內(nèi)秘佛菩薩之行外見聲聞之形引誘小乘令入大乘是名應(yīng)化聲聞。
【四增上慢聲聞】謂厭居生死欣樂涅盤修習(xí)小乘以少為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名增上慢聲聞。
【五大乘聲聞】謂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不住化城終歸寶所是名大乘聲聞(化城者無而倏有名化防非御敵名城以喻小乘涅盤能防見思之非而御生死之?dāng)骋矊毸创蟪藢嵪嘀硪?。
五性(出華嚴經(jīng)隨?演義鈔)
【一定性聲聞】因果不易名曰定性聞佛聲教而得覺悟名曰聲聞謂惟習(xí)聲聞之因而證聲聞之果更不進求佛道是名定性聲聞也。
【二定性緣覺】謂觀因緣生滅之法覺悟真空之理故曰緣覺謂唯習(xí)緣覺之因而證緣覺之果更不進求佛道是名定性緣覺也。
【三菩薩性】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菩薩悲智雙運冤親等觀廣利眾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薩性也。
【四不定性】謂遇緣熏習(xí)修行不定若近聲聞而習(xí)聲聞法若近緣覺而習(xí)緣覺法若近菩薩而習(xí)菩薩法各隨所習(xí)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無種性】無種者無善種也謂人撥無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脫是名無種性也(撥者絕也)。
五種阿那含(出涅盤經(jīng))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又云不還謂不還來欲界受生即第三果也以其根有利鈍行有勤怠于證阿羅漢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為五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xué)又云無生)。
【一中般涅盤】中即中陰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識身也梵語般涅盤華言滅度謂此阿那含從欲界沒生色界時于色界中有身便斷上地余惑證阿羅漢得般涅盤也(上地即無色界也)。
【二生般涅盤】生者于色界受生也謂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從欲界沒生于色界便斷上地余惑得阿羅漢入般涅盤也。
【三有行般涅盤】有行即加功用行也謂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從欲界沒生于色界不能速疾趣涅盤果更經(jīng)多時勤修加行方斷上地余惑得阿羅漢入般涅盤也。
【四無行般涅盤】無行即不加功行也謂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從欲界沒生于色界更經(jīng)多時不能加功用行懈怠慢縱任運經(jīng)久方斷上地余惑得阿羅漢入般涅盤也。
【五上流般涅盤】上即無色界流即流行謂此阿那含從欲界沒生于色界不能便證涅盤要須流行色界余天之中次第生已方斷上地余惑得阿羅漢入般涅盤也(余天即色界初禪后二禪三禪四禪天也)。
五果回心(出涅盤經(jīng))
五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所證之果也謂此五人經(jīng)劫不等斷盡煩惱回心向大證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梵語菩提華言道)。
【初果八萬劫回心】初果即須陀洹也謂斷三結(jié)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惡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方斷諸苦入于涅盤過八萬劫當(dāng)?shù)脽o上正等菩提是名初果回心(梵語須陀洹華言預(yù)流謂出凡流而預(yù)圣流也三結(jié)者身見戒取疑即三界見惑也四惡趣者修羅趣畜生趣地獄趣也七返者天上人間共七番也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二果六萬劫回心】二果即斯陀含也謂斷欲界六品思惑而得此果于天人中一番受生方斷諸苦入于涅盤過六萬劫當(dāng)?shù)脽o上正等菩提是名二果回心(梵語斯陀含華言一往來謂一生天上一生人間得證涅盤也六品思惑者眼耳鼻舌身五根對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貪愛之心曰思此惑有九品今云六品者謂斷九品中前之六品也)。
【三果四萬劫回心】三果即阿那含也謂斷五下分結(jié)而得此果更不受生過四萬劫當(dāng)?shù)脽o上正等菩提是名三果回心(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不來欲界受生也五下分結(jié)者即欲界貪嗔身見戒取疑也)。
【四果二萬劫回心】四果即阿羅漢也謂永斷三界貪欲嗔恚愚癡之惑而得此果過二萬劫當(dāng)?shù)脽o上正等菩提是名四果回心(梵語阿羅漢華言無生謂斷見思惑盡更不受三界生也)。
【五果十千劫回心】五果即辟支佛也謂永斷三界貪欲瞋恚愚癡之惑而得此果過十千劫當(dāng)?shù)脽o上正等菩提是名五果回心(辟支梵語具云辟支迦羅華言緣覺)。
五分法身(出法華玄義釋簽)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齊法者戒定慧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諸法者謂聚集色受想行識之法也)。
【一戒身】謂二乘因持無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無作戒者不作意持任運無犯名無作戒也)。
【二定身】謂二乘因修無漏凈禪證此身故名定身(無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凈禪者謂因修禪定能斷諸漏漏即三界煩惱既無煩惱心則清凈故名無漏凈禪也)。
【三慧身】謂二乘因修無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無漏智慧者即是觀十二因緣及觀四諦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斷三界煩惱出離有漏生死也)。
【四解脫身】解縛得脫故名解脫有二種一者有為解脫謂以無漏智慧斷有漏煩惱二者無為解脫謂一切煩惱滅盡無余煩惱既盡理本無為由二種解脫得證此身故名解脫身。
【五解脫知見身】知以智知見以眼見謂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覺照了當(dāng)體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脫知見身。
五論師(出翻譯名義)
【一阿濕縛窶沙論師】梵語阿濕縛窶沙華言馬鳴摩訶衍論云過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輪陀有千白鳥皆悉好聲若鳥出聲大王增德若不出聲大王損德如是諸鳥若見白馬則出其聲若不見時常不出聲爾時大王遍求白馬終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眾能令此鳥鳴者都破佛教若佛弟子能令此鳥鳴者都破外道爾時菩薩用神通力現(xiàn)千白馬令千鳥皆鳴紹隆正法令不斷絕是故世尊字此菩薩名曰馬鳴又本傳云此師說法時能感群馬悲鳴故號馬鳴以其造起信論大乘莊嚴等論故稱論師。
【二那伽曷樹那論師】梵語那伽曷樹那華言龍猛舊翻龍樹其母于樹下生之因龍成其道故號曰龍樹輔行云龍樹之學(xué)廣通天下無敵欲謗佛經(jīng)龍接入宮一夏但誦七佛經(jīng)目知佛法深妙遂出家降伏外道明第一義以其作中觀大智度等論故稱論師也。
【三提婆論師】梵語提婆華言天乃龍樹弟子也以其造百論大丈夫等論故稱論師。
【四鳩摩羅邏多論師】梵語鳩摩羅邏多華言童受以其闡揚論義故稱論師。
【五室利邏多論師】梵語室利邏多華言勝受謂此論王如日照世能破諸暗故稱論師。
五種法師(出法華文句)
法者軌則也師者匠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種弘經(jīng)之人皆得稱為法師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謂于如來言教以堅固深信受之于己憶持不忘是為受持法師。
【二讀經(jīng)】對文曰讀謂正心端坐目睹經(jīng)文口宣句讀是為讀經(jīng)法師。
【三誦經(jīng)】背文曰誦謂習(xí)讀既熟不須對文自然成誦是為誦經(jīng)法師。
【四解說】謂圣教之義難解若能公明解釋訓(xùn)授于人是為解說法師。
【五書寫】謂于諸佛經(jīng)典若能書寫廣傳流通大法是為書寫法師。
五種阿阇??(出四分律)
梵語阿阇??華言軌范謂其能為人軌范故云阿阇??也。
【一出家阿阇??】出家阿阇??者即比丘剃度之師也謂出家者必須依師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二受戒阿阇??】受戒阿阇??者即比丘受戒之師也謂既得出家必須依師求受戒法律云于受戒時得作羯磨者是也(梵語羯磨華言作法)。
【三教授阿阇??】教授阿阇??者即比丘教授之師也謂既得戒法必須得師教授威儀律云從教授得威儀者是也。
【四受經(jīng)阿阇??】受經(jīng)阿阇??者即比丘受經(jīng)之師也謂出家者必須依師受習(xí)經(jīng)文解說義理律云從所受經(jīng)得讀修妒路若說義乃至一四句偈等是也(梵語修妒路又云修多羅華言契經(jīng))。
【五依止阿阇??】依止阿阇??者即比丘依止之師也謂比丘度夏當(dāng)依師住或依止作宿律云乃至依住一宿者是也。
五種大師功德(出瑜伽師地論)
【一戒行無失】謂比丘于如來所制戒律常能堅守執(zhí)持無有毀犯過失具是功德方宜為人戒法之師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謂比丘于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則令人修學(xué)無所違越具是功德方宜為人戒法之師也。
【三善制立所學(xué)】謂比丘于律儀中當(dāng)學(xué)之法善能裁制安立令無差謬具是功德方宜為人戒法之師也。
【四善斷疑惑】謂比丘于所建立法則及所當(dāng)學(xué)或眾有所疑善能廣為開說斷除其惑令得如式修持具是功德方宜為人戒法之師也。
【五教授出離】謂比丘以如來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離生死具是功德方宜為人戒法之師也。
五種僧(亦名五僧差別出顯宗論)
【一無恥僧】謂毀犯禁戒不守真風(fēng)形預(yù)僧流行過俗務(wù)是名無恥僧。
【二啞羊僧】謂于三藏教無所了達譬如啞羊無辯說用是名啞羊僧(三藏教者經(jīng)藏律藏論藏也)。
【三朋黨僧】謂好于游散惟務(wù)斗諍善生機巧結(jié)構(gòu)朋黨是名朋黨僧。
【四世俗僧】謂昏昏度日兀兀延生心想閑緣身營世務(wù)是名世俗僧。
【五勝義僧】謂解慧有余辯才無礙隨機演教接物利生是名勝義僧。
僧五凈德(出諸德福田經(jīng))
【一發(fā)心離俗】謂出家之人發(fā)勇猛心脫離凡俗習(xí)佛菩提而能懷佩道妙為世福田是為初凈德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毀其形好】謂出家之人剃除須發(fā)毀壞相好去世俗之塵衣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為世福田是為第二凈德也。
【三永割親愛】謂投佛出家割絕父母親愛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福田是為第三凈德也。
【四委棄軀命】謂出家之人能委棄身命無所顧惜惟務(wù)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福田是為第四凈德也。
【五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脫一切有情為世福田是為第五凈德也。
苾芻草五德(出翻譯名義)
苾芻雪山香草謂其有五鐘德以喻比丘亦具此德故稱為苾芻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一體性柔軟】體性柔軟者以喻比丘能折伏身語意業(yè)之粗獷也。
【二引蔓旁布】引蔓旁布者以喻比丘傳法度人延綿不絕也。
【三馨香遠聞】馨香遠聞?wù)咭杂?a href="/remen/biqiuji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比丘戒德芬馥為眾所聞也。
【四能療疼痛】能療疼痛者以喻比丘能斷煩惱毒害之痛苦也。
【五不背日光】不背日光者以喻比丘正見思惟常向佛日而不背也。
比丘入眾五法(舊名入眾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愍物】謂比丘入大眾中應(yīng)修慈心憐愍于物嚴凈律儀整束身心精勤學(xué)道是為修慈愍物(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二謙下自卑】謂比丘入大眾中常用謙和永絕憍慢應(yīng)自卑下如拭塵巾是為謙下自卑。
【三善知坐處】謂比丘入大眾中動止有時若見上座不應(yīng)安坐若見下座不應(yīng)起立是為善知坐處(上座者謂戒臘在前道德聞達之比丘也)。
【四說于法語】謂比丘入于大眾中不宜雜說論世俗事若自說法若請人說法是為說于法語。
【五見過默然】謂比丘入大眾中若見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便言說恐致別異故當(dāng)安忍默而不言是為見過默然。
五眾(出翻譯名義)
【一比丘】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凈命自活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凈命者以清凈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語尼華言女大智度論云尼得無量律儀故應(yīng)次于比丘佛以儀法嫌于混雜令在沙門后故名比丘尼(女人出家始于佛姨母大愛道也梵語沙門華言勤息)。
【三式義摩那】梵語式義摩那華言學(xué)法女行事鈔云式義尼具學(xué)三法一根本謂不作四重(即殺盜[淫-壬+(工/山)]妄也)二學(xué)六法(一不染心相觸二不盜四錢三不斷畜生命四不小妄語五不非時飲食六不飲酒)三學(xué)行法(即大尼所行一切行法)為學(xué)此三法故名式義摩那。
【四沙彌】梵語沙彌華言息慈謂息世染之情以慈濟群生也蓋出家之人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須息惡行慈是名沙彌。
【五沙彌尼】玄奘法師云梵語室利摩拏理迦華言勤?女謂勤行善法?進功德故名沙彌尼。
乞食遮五處(出顯揚圣教論)
謂比丘乞食此之五處當(dāng)避嫌疑不可往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一唱令家】唱令家者謂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比丘若行乞食此處不可往也。
【二[淫-壬+(工/山)]女家】[淫-壬+(工/山)]女家者行止不潔聲名不正色欲因緣障道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處不可往也。
【三酤酒家】酤酒家者謂酒是起罪因緣能生過失比丘若行乞食此處不可往也。
【四王宮】王宮者貴戚之處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比丘若行乞食此處不可往也。
【五旃陀羅】(又作旃茶羅)梵語旃陀羅華言屠者謂屠者之家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壞善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處不可往也(旃茶羅者華言嚴幟謂此屠者惡業(yè)自嚴行時搖鈴持竹為幖幟以使人知具為惡者也)。
沙門受食五觀(出大藏一覽)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行善法息滅惡事凡受食時先作五觀然后方食故名沙門受食五觀也。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計功多少者智度論云此食墾植收獲春磨淘汰歘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來處者僧只律云施主減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時當(dāng)作此觀。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yīng)供】忖己德行全應(yīng)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禪誦經(jīng)營三寶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為施所墮則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yīng)供受食凡受食時當(dāng)作此觀(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者明了論?云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于上味食起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癡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凡受食時當(dāng)作此觀(三惡道者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者謂饑渴為主病四百四病為客病故須以食而為醫(yī)藥用資其身凡受食時當(dāng)作此觀(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風(fēng)四大所成一大不調(diào)則生百一種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
【五為成道業(yè)應(yīng)受此食】為成道業(yè)應(yīng)受此食者謂不食則饑渴病生道業(yè)何成增壹阿含經(jīng)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凡受食時當(dāng)作此觀。
五種邪命(出大智度論)
謂以此五種邪法用求利養(yǎng)而自活命為比丘者當(dāng)深成之(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一詐現(xiàn)異相】謂諸比丘違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詐現(xiàn)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養(yǎng)是為邪命。
【二自說功能】謂諸比丘以辯口利詞抑人揚己自逞功能令所見者心生信敬而求利養(yǎng)是為邪命。
【三占相吉兇】謂諸比丘攻學(xué)異術(shù)卜命相形講談吉兇而求利養(yǎng)是為邪命。
【四高聲現(xiàn)威】謂諸比丘大語高聲詐現(xiàn)威儀令人畏敬而求利養(yǎng)是為邪命。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謂諸比丘于彼得利于此稱說于此得利于彼稱說令人動心而求利養(yǎng)是為邪命。
五法不得授人戒(出四分律)
謂比丘當(dāng)深信因果常生慚愧戒行精進法義無忘方堪授人戒法若不能如是者則不可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一無信】信為萬善之本眾德之基比丘若不具足正信則于戒法自必不能持守何況為師而授人戒也。
【二無慚】慚謂慚恥比丘之心若無慚恥自必肆情縱欲戒行有虧故不可為師而授人戒也。
【三無愧】愧謂羞愧比丘之心若無羞愧自必毀犯戒法不能悔過故不可為師而授人戒也。
【四懶墯】謂比丘懶墯恣縱則自于戒律必不能堅守何況為師而授人戒也。
【五多忘】謂比丘于諸法義不能強記心多忘天則自于戒檢必有所遺故不可為師而授人戒也。
五不退(出起信論?)
【一信不退】謂十信位菩薩發(fā)大信心篤信中道圓妙之理常住平等不遷不變信行滿足而無退轉(zhuǎn)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謂菩薩十信滿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見法身住正定位而不退轉(zhuǎn)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三證不退】謂菩薩三賢位滿即入初地乃至七地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而不退轉(zhuǎn)也(三賢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也初地至七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也遍滿法身者謂法身之體遍滿一切處也)。
【四行不退】謂菩薩七地功德滿足入于第八無功用地一切功行永無退失也(第八無功用地即不動地也)。
【五煩惱不退】謂菩薩十地滿足入等覺位了煩惱即是菩提豈更有煩惱之可退轉(zhuǎn)也(十地者即前七地更加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是為十地也等覺位者去后妙覺佛猶有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
五法退菩提(出涅盤經(jīng))
【一樂在外道出家】謂人之出家當(dāng)從正法修習(xí)善業(yè)成菩提果若從外道則增諸邪見作不善業(yè)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謂修菩薩行者當(dāng)以平等大慈之心愛念一切眾生與其清凈法樂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三好求法師過罪】謂修菩薩行者奉承師長如事父母聽受其教則菩提之果可成若窺伺以求其過則不惟無聽受之誠且虧事師之道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四常樂處在生死】謂修菩薩行者當(dāng)勤精進以求出離則菩提之果可成若耽著五欲造諸惡業(yè)于諸生死心無厭離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五不喜讀誦經(jīng)典】謂修菩薩行者當(dāng)信受如來所說經(jīng)典誠心讀誦求其妙義依解進修成菩提果若不喜樂受持讀誦則所修之行無所依據(jù)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五乘(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一佛乘】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乘即運載之義謂如來以一乘實相之法運諸眾生同到涅盤彼岸故名佛乘(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二菩薩乘】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菩薩之人以六度萬行為乘運諸眾生同出三界故名菩薩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緣覺乘】謂緣覺之人因觀十二因緣除于我執(zhí)而悟真空涅盤之理以此之法運出三界故名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四聲聞乘】謂聲聞之人聞佛聲教修苦集滅道四諦之法而悟真空涅盤之理以此之法運出三界故名聲聞乘。
【五小乘】小乘者即人天乘也謂人天以五戒十善為乘運出四趣故名小乘(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也四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又五乘(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一佛乘】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乘即運載之義謂如來以一乘實相之法運謂眾生同到涅盤彼岸是為佛乘(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二緣覺乘】謂緣覺之人由觀十二因緣生滅除于我執(zhí)等惑覺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緣之法運出三界是為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聲聞乘】謂聲聞之人聞佛聲教修生滅四諦之法而悟真空涅盤之理以此四諦之法運出三界是為聲聞乘(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四天乘】天即色界天也謂彼諸天修根本有漏禪觀欲惑不染以此根本禪定運出欲界是名天乘(有漏者謂漏落生死也根本禪即色界禪謂能出生一切禪定故也)。
【五梵乘】梵即凈也謂諸菩薩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運諸眾生出生死海是名梵乘(慈悲喜舍者慈能與樂悲能?苦喜則離苦得樂舍則冤親平等此四無量心以由眾生無量故菩薩之心亦無量也)。
又五乘(出盂蘭盆經(jīng)?)
乘即運載之義謂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為乘運載至其所至之處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間違順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謂人以三歸五戒為乘運出四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三歸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也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四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二天乘】天者謂天然自然樂勝身勝也天以十善為乘運出五道得生欲天于修十善時更能修習(xí)禪定即生色界無色界天故名天乘(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也五道者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三聲聞乘】聲聞?wù)呗勅鐏砺暯潭梦虻酪仓^聲聞以四諦為乘運出三界到于涅盤故名聲聞乘(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四緣覺乘】緣覺者謂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也以十二因緣為乘運出三界到于涅盤故名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五菩薩乘】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稱菩薩者從略也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以六度為乘運諸眾生同出三界而到涅盤彼岸故名菩薩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五事生天上(出辯意經(jīng))
謂諸眾生能行此五事則得生于天上也。
【一慈心】謂人不殺眾生愛惜物命令眾得安是名慈心。
【二賢良】謂人不盜他人財物布施無慳濟諸窮乏是名賢良。
【三貞潔】謂人不犯外色護戒奉齋是名貞潔。
【四誠信】謂人不欺于人護口四過永無謟佞是名誠信(口四過者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也)。
【五不醉酒】謂人尊崇善法堅修梵行不酗于酒而發(fā)狂亂是名不醉酒。
始生天有五種相(出正法念處經(jīng))
【一光明覆身相】謂人初生天時光明覆身身無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見我裸露即于念時他見有衣而實無衣是為第一相。
【二欲見園林相】謂人初生天時已見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園林等則未曾見故欲見之而遍觀看是為第二相。
【三見天女生慚相】謂人初生天時見天中女顏色羞慚未敢正看是為第三相。
【四見天生疑相】謂人初生天時若見余天雖欲前近心生疑慮意志不定是為第四相。
【五升空生怖相】謂人初生天時欲升虛空心生怖畏設(shè)飛不高去則不遠或傍城壁或依附地是為第五相。
五凈居天(出楞嚴經(jīng))
五凈居天者謂聲聞之人斷欲界九品思惑盡證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還天若據(jù)俱舍圖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據(jù)楞嚴經(jīng)言此五天皆橫在第四禪天中彼四禪天但能聞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見如世間圣地道場多有羅漢所居而人不能見也(九品者欲界思惑三品中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故言九品也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不來即不還謂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一無煩天】謂此天苦樂兩滅心境不交則無煩惱故名無煩天也(苦樂兩滅者離欲界苦及色界樂也心境不交者心與境不交接也)。
【二無熱天】熱即熱惱謂此天機括獨行研交無地故名無熱天也(機括獨行者機謂弩牙括與筈同受弦之處皆取可發(fā)之義以喻于)此天于(苦樂之境雖滅猶存能滅之念故獨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與境交)一切沉(無依無處則無熱惱故云研交無地也)。
【三善見天】謂(謂一心于慧心)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像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見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謂一心在定定能發(fā)慧于慧心中見十方界圓遍澄凝更無世界內(nèi)外塵像及無心地昏沉之垢也)。
【四善現(xiàn)天】謂此天精見現(xiàn)前陶鑄無礙故名善現(xiàn)天也(精見現(xiàn)前陶鑄無礙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鑄以妙精明見陶鑄一切像空無障礙故也)。
【五色究竟天】謂此天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幾者幾謂幾微言究盡諸色幾微之處也窮色性性入無邊際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本無邊若研窮之則入于無邊際矣)。
初禪天定五支功德(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如樹之根干是一枝條有異禪支之義亦爾從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義謂定心淺薄易于搖動若得覺觀等法支持則定心安隱牢固故名支也。
【一覺支】初心在緣為覺謂行者于定中發(fā)初禪清凈免法觸其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初覺此觸故名覺支。
【二觀支】細心分別為觀謂行者既證初禪即以細心分別禪中諸妙功德境界分明故名觀支。
【三喜支】欣慶之心為喜謂行者獲得初禪天定利益甚多如是思惟歡喜無量故名喜支。
【四樂支】怡悅之心為樂謂行者喜心既息則恬然靜慮受禪之樂故名樂支。
【五一心支】心與定法相應(yīng)為一謂行者初證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喜樂心息自然心與定一故名一心支。
三禪天定五支功德(出法界次第)
【一舍支】離喜不悔之心為舍謂行者欲離二禪時以種種因緣訶責(zé)于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fā)若證三禪之樂則舍二禪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二念支】念即愛念謂行者既發(fā)三禪之樂樂從內(nèi)起應(yīng)須愛念樂則增長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為慧謂行者既發(fā)三禪之樂此樂微妙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yǎng)故名慧支。
【四樂支】怡悅之心為樂謂行者發(fā)三禪樂已若能善用舍念慧三支將獲此樂樂則遍身若離三禪余地更無遍身之樂故名樂支。
【五一心支】心與定法相應(yīng)為一謂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故名一心支。
欲天五[淫-壬+(工/山)](出天臺四教儀集注)
【一地居二天形交成[淫-壬+(工/山)]】謂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腹忉利天居須彌山頂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和合與世無異也(四天王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也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
【二夜摩天勾抱成[淫-壬+(工/山)]】梵語夜摩華言善時分此天于諸欲境知時分故不以形交但勾抱也。
【三兜率天執(zhí)手成[淫-壬+(工/山)]】梵語兜率華言知足此天于諸欲境知止足故而不勾抱但執(zhí)手也。
【四化樂天對笑成[淫-壬+(工/山)]】謂此天欲心微薄亦不執(zhí)手但對笑也。
【五他化天相視成[淫-壬+(工/山)]】謂此天欲念漸盡亦不對笑但相視也。
五種梵音(出長阿含經(jīng))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凈之音也。
【一正直音】謂諸梵天禪定持身無諸欲行而其音聲端正質(zhì)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謂諸梵天心離欲染愛樂律儀而其音聲柔和典雅離諸粗獷是名和雅音。
【三清徹音】不濁曰清透明曰徹謂諸梵天戒行清凈心地圓明而其音聲清凈明徹是名清徹音。
【四深滿音】謂諸梵天凈行圓滿心光湛寂而其音聲幽深充滿而不淺陋是名深滿音。
【五周遍遠聞音】足備曰周普通曰遍謂諸梵天心光瑩凈普映十方而其音聲周遍遠聞而不迫窄是名周遍遠聞音。
天大五衰相(出法苑珠林)
【一衣服垢穢】謂諸天眾銖衣妙服光潔常鮮福盡壽終之時自生垢穢是為大衰相也(銖衣者十黍重曰銖諸天之衣重六銖故名銖衣)。
【二頭上華萎】謂諸天眾寶冠珠翠彩色鮮明福盡壽終之時頭上冠華自然萎悴是為大衰相也。
【三腋下汗流】謂諸天眾勝體微妙輕清潔凈福盡壽終之時兩腋自然流汗是為大衰相也。
【四身體臭穢】謂諸天眾妙身殊異香潔自然福盡壽終之時忽生臭穢是為大衰相也。
【五不樂本座】謂諸天眾最勝最樂非世所有福盡壽終之時自然厭居本座是為大衰相也。
天小五衰相(出法苑珠林)
【一樂聲不起】謂諸天音樂不鼓自鳴衰相現(xiàn)時其聲自然不起是為小衰相也。
【二身光忽滅】謂諸天眾身光赫奕晝夜昭然衰相現(xiàn)時其光不現(xiàn)是為小衰相也。
【三浴水著身】謂諸天眾肌膚香膩妙若蓮華不染于水衰相現(xiàn)時浴水沾身停住不干是為小衰相也。
【四著境不舍】謂諸天眾欲境殊勝自然無有耽戀衰相現(xiàn)時取著不舍是為小衰相也。
【五眼目數(shù)瞬】謂諸天眾天眼無礙普觀大千衰相現(xiàn)時其目數(shù)瞬是為小衰相也。
國王五種可愛樂法(出佛為優(yōu)填王說王法政論經(jīng))
【一恩養(yǎng)蒼生可愛樂法】謂國王能布德施仁利濟群生使各遂其性咸歸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思澤無不愛樂也。
【二英勇具足可愛樂法】謂國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錫德覆萬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攝護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懷德無不愛樂也。
【三善權(quán)方便可愛樂法】謂國王智謀機變神用莫測于柔順服從者方便而保愛之強戾;邉t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懷德無不愛樂也(;咧^強梗弗順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愛樂法】謂國王善能籌量府庫儲蓄多寡以仁愛心錫與親族人民凡疾病者令醫(yī)治之貧乏者悉賑濟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澤無不愛樂也。
【五勤修善法可愛樂法】謂國王具足凈信能信過去未來善不善業(yè)人天果報修習(xí)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無不愛樂也。
生凈土五不退(出凈土十疑論)
【大悲攝持不退】謂眾生得生凈土者以阿彌陀佛大悲愿力攝持不舍故得不退轉(zhuǎn)也。
【佛光照燭不退】謂眾生得生凈土者常被佛光照燭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長而不退轉(zhuǎn)也。
【常聞法音不退】謂眾生得生凈土者聞諸水鳥樹林風(fēng)聲樂響皆說苦空無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而不退轉(zhuǎn)也。
【善友同居不退】謂眾生得生凈土者以由彼國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內(nèi)無煩惱惑業(yè)之累外無邪魔惡緣之境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轉(zhuǎn)也。
【壽命無量不退】謂諸眾生得生凈土者即得壽命無量與佛菩薩平等無二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轉(zhuǎn)也。
五事生人中(出辯意經(jīng))
謂諸眾生能行此五事則得于人中受生也。
【一布施】謂人常行仁慈不吝財寶賑濟貧窮是名布施。
【二持戒】謂人心常念戒憶持無忘不作諸惡是名持戒。
【三忍辱】謂人若遇非理相干能以情恕安忍不動是名忍辱。
【四精進】謂人直心向道勤行眾善無有懈怠是名精進。
【五忠孝】謂人秉心端正事君能致其身事親能竭其力是名忠孝。
人有五苦(出法苑珠林并五苦章句經(jīng))
【一母人懷妊從死得生】謂人托胎居母腹中生臟之下熟臟之上迫迮倒懸苦痛無量及至出胎熱風(fēng)觸身如履刀劍失聲大叫頓昧前因是為生苦。
【二老人顏色敗壞】謂人老年發(fā)白齒落目昏耳瞆四大不調(diào)百節(jié)疼痛頭低腰屈起坐呻吟是為老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fēng)大也)。
【三病人困劣】謂人以四大為體一大不調(diào)百一病生四大不調(diào)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形骸苦痛如被杖楚手足不任氣力虛竭起坐須人是為病苦。
【四人死風(fēng)刀斷脈】謂人臨命終時四大分散痛毒辛酸慈親孝子莫能相救風(fēng)刀解身苦不可忍是為死苦。
【五犯罪人束縛送獄】謂人違國正法冒犯罪愆枷鎖縈身系閉牢獄受諸刑罰苦不可言是為獄苦。
眾生五事恃怙(出出曜經(jīng))
恃怙猶倚賴也佛為愚癡眾生恃怙所有不念世相無常恣意放逸不求出世無為之道故說此五事以警發(fā)之。
【一恃怙年少】謂人倚賴年少血氣剛強隨情任意恣作非為而不顧衰老之逼身也。
【二恃怙端正】謂人倚賴形貌端正嬌媚于人取相生欲不自羞愧而不顧老丑之逼身也。
【三恃怙力勢】謂倚賴勢力強盛任作威福陵蔑于他無所畏忌不顧衰患之逼身也。
【四恃怙才器】謂倚賴才調(diào)器量超越卓異妄自尊大輕藐于人而不顧禍患之逼身也。
【五恃怙貴族】謂人倚賴種族尊貴閥閱高顯憍慠縱恣侮慢于人而不顧衰敗之相尋也。
- 上一篇: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十五
- 下一篇: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十七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八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七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六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五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四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三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二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一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三十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九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八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七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六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五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四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三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二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一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二十
- 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