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二(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二(4)
荒五、攝受想(分二科)
日一、征
云何菩薩于有怨害諸有情所,修攝受想?
這是學習耐他怨害忍五種想,使令自己沒有瞋心。這五種想里面,最后一個想叫做攝受想,分二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薩于有怨害諸有情所,修攝受想」?有怨而又來傷害菩薩,菩薩對于有怨有害的補特伽羅要學習攝受想。這個「攝受」,說一個白話的意思,就觀察他就是自己,觀察這個有怨有害的人和菩薩是一體的,不是另外有一個人來傷害我,作如是觀,叫做攝受想。這個「攝」這個字,可以當個取字講,取過來,拿過來。就是把他拿過來當作自己,心里面能夠這樣安忍容受,叫做攝受想。這里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修攝受想。
日二、釋(分二科)
月一、修攝受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為一切有情之類,發(fā)菩提心;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我應為彼作諸義利。我今不應本于有情欲作義利,而當于彼不忍怨害,作非義利。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這個菩薩如果遭遇到有怨的有情來傷害他,他應該這樣觀察,應該這樣學習觀察,怎么觀察呢?「我為一切有情之類,發(fā)菩提心」,菩薩自稱為我,當初發(fā)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是為了饒益一切有情才發(fā)菩提心的。我為什么要愿得無上菩提?就是為了饒益一切眾生。這個「類」,就是眾生里面一類一類的,胎、卵、濕、化,一類一類的不一樣。有天上的有情,有人間的人,還有三惡道的,人間也是各式各樣的人,所以其中有類別的。
「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我發(fā)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我當時我的內(nèi)心的觀想:「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就是取一切有情都當作我的親愛的人,就是作如是觀。這個攝受在這里可以當作觀察講,觀察一切有情之類都是我親愛的人。「我應為彼作諸義利」,是我親愛的人,我對他們應該怎么樣呢?我應該為他們作義利,作世間的福德、作出世間的福德,為他們做這件事;勸導他們栽培世間的福德,也栽培出世間的福德,為他們作這樣的義利!肝医癫粦居谟星橛髁x利,而當于彼不忍怨害,作非義利」,我現(xiàn)在不應該,本來這些有情我發(fā)心為他們作功德的,「而當」,而今天我又于彼不忍他們的怨害,為他們作一些苦惱的事情,作非義利,我不應該這樣子。這是修攝受想這一段。
月二、依想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于有怨害諸有情所,滅除他想,住攝受想。依攝受想,于諸怨害悉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前面修這個攝受想,也就是如理思惟的意思!溉缡侨缋碚嘉┕剩挥谟性购χT有情所,滅除他想」,菩薩這樣子觀察了以后,那么對于有怨而又傷害我的諸有情所,「滅除他想」,就消滅去另外有一個眾生這種思想,這種思想要不得!缸z受想」,我就安住在攝受想這個地方。安住攝受想呢,就是他們都是我親愛的人,這叫做攝受想。其次呢,他們和我是一體的,也叫做攝受想。離開了我自體,另外沒有一切眾生的;我和一切眾生是一體,是無有二相的!敢罃z受想,于諸怨害悉能堪忍」,我作如是觀,成就了攝受想的時候,于諸有情的怨害就全能夠堪忍,而心里面不動了,不會有瞋心的這件事。那么這是依想堪忍。
下面看這個《披尋記》:
「滅除他想住攝受想者:由諸菩薩攝諸有情以為自體」,這個住攝受想這句話怎么講呢?「由諸菩薩攝諸有情以為自體」,就是我本身,一切眾生和我是一體的。「是故于彼滅除他想」,所以菩薩的智慧里面沒有其他的人,這就叫做「住攝受想」。這個菩薩的偉大到了這個程度。
這個地方呢,「滅除他想住攝受想」,如果是說觀察照見五蘊皆空,菩薩自己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離一切相的,觀察一切眾生也是無相的,那么自己和一切眾生都統(tǒng)一在無相之中,在無相之中沒有菩薩可得,也沒有眾生可得,那就是「滅除他想住攝受想」了。那么若是有如是觀的時候,「于諸怨害悉能堪忍」,那也就沒有怨害可得這件事了。
宇二、釋名(分二科)
宙一、征
云何名忍?
前面這五種想都說過了,這下面釋名;前面辨這個五種想的相貌,現(xiàn)在解釋這個忍的名稱,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忍呢?忍這個名字什么意思呢?
宙二、釋
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恒續(xù);故名為忍。
「自無憤勃,不報他怨」,這是第二科解釋。菩薩自己心里面沒有忿怒,這個眾生有怨,眾生于菩薩有怨,來傷害菩薩,而菩薩自己內(nèi)心里面沒有忿怒!覆粓笏埂,表現(xiàn)于外的行為呢,這個怨家來傷害菩薩,菩薩不報仇,不報,我不報復你,不回報!敢嗖浑S眠流注恒續(xù)」,在外邊菩薩是非常和平的,內(nèi)心里面怎么樣呢?菩薩內(nèi)心里面「亦不隨眠」,眠就是睡覺了,說這個人沒有出來工作,那么他干什么呢?他在房子里面睡覺,那么那就叫做隨眠。說菩薩他那個瞋心在心里面沒有表示出來,所以沒有憤勃,也沒有報他怨,這個瞋心沒有動起來,那么就是潛藏在、隱藏在心里面,不是的!菩薩也沒有這個瞋心的隨眠的事情,也不是在心里面隱藏在那里不動,不是。
「亦不隨眠流注恒續(xù)」,這個流注,就是流水一剎那間就流過去了,白天也流,晚間也流,流注就是相續(xù)的意思。流注是個譬喻,就是表示這個瞋心潛藏在那里相續(xù)地、不斷地在心里面隱藏著。菩薩不是!心里面也沒有煩惱的隨眠,沒有這回事。這樣子就是清凈了,內(nèi)心里面也沒有瞋,那么表現(xiàn)于外的也非常的和平,所以「故名為忍」。忍者,心不動的意思。有煩惱而煩惱不動,也可以名之為忍,F(xiàn)在這個文看出來,菩薩根本沒有煩惱,根本心里面不忿怒了,就是因為菩薩見到第一義諦了,沒有引起煩惱的地方。我們的心在世俗諦上活動,那么世俗諦是有法可得的,所以就是有親有疏,有愛有恨,這在世俗諦上這樣子。到了第一義諦的時候,沒有親疏的差別,也沒有愛恨的差別,這個煩惱沒有辦法生起了,「故名為忍」。下面第三科就結束了。
黃三、結
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這就叫做菩薩耐他怨害忍。這五種想,這個攝受想有深義,可以包含著〈真實義品〉所說的,就是法無我的那個智慧在里面了。但是在文上看出來,就是「于有怨害諸有情所,滅除他想,住攝受想」,這文上看就是非常的,這個文字用的境界很高。若是深入地去思惟,才知道這就是法無我的智慧境界。
看這個《披尋記》:
「云何名忍等者:謂諸菩薩性于他所遭不饒益」,這個「性」就是心,菩薩的心「于他所」,在眾生這里遇見一些不饒益的事情,沒有利益的事情來傷害菩薩。「無恚害心」,菩薩內(nèi)心里面不忿怒!敢嗖环磮蟆梗銈ζ兴_,菩薩能容忍;而不會去,你打我,我打你,你若罵我,我就罵你,菩薩沒有這回事情,不反報。「是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這就是這個意思!溉羲G謝速能納受」,若是對方來傷害菩薩,又后悔了,他又向菩薩道歉,這個諫謝應該是這樣意思。「速能納受」,菩薩很快地就接受,你向他道歉,他就接受,不會:「不可以,我要處罰你,我要傷害你,我心里才舒服,你不能口頭上說對不住,我就原諒你了,沒有那么便宜」,菩薩不是。「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從始至終,菩薩心里面沒有恨,不結恨,沒有恨在那里隱藏著!覆痪脩言埂,說是菩薩也多少有一點,但是很快地就沒有了,不會很久地還怨恨,「是名亦不隨眠流注恒續(xù)」!府斨思s菩薩性能堪忍說此忍名」,說這個忍的名字。
這個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有可能也還有點恨,也可能還有恨,但是他得了無生法忍,他有諸法不生不滅的智慧,這個智慧一現(xiàn)前的時候就沒有事了,什么事沒有了。若到了第八地菩薩以上,完全沒有事,三界以內(nèi)所有的煩惱都清凈了。
玄二、安受眾苦忍(分三科)
黃一、征
云何菩薩安受眾苦忍?
前面是耐他怨害忍,這一科解釋完了。這是在文字上來講菩薩的忍的境界,為什么菩薩能這么樣忍?就是有正憶念,就是能夠正審思惟,能夠作如理觀察的關系;如果不作如理的觀察,這很難忍,不容易忍得住的。由正理的觀察,成就了諸法畢竟空的智慧,成就了如幻如化的智慧;由這個智慧修成功了的時候,他就能忍。當然這件事呢,就是長時期的要靜坐,長時的靜坐,長時期的如理作意,才能夠成就這件事。如果你不如理作意,你又不靜坐,那就是嘴說一說而已,這就是辦不到這件事的。說是辦不到這句話呢,也是事實,當然不是說是今天你就是佛了,不是這么意思。就是你從今天開始常常如理作意,慢慢地就成功了,那么你說辦不到就辦得到了;如果你不常常地如理作意,不常常地靜坐,那就是辦不到了,這永久也辦不到這件事。所以究竟是能辦到?能辦不到?就在乎你自己,不是說你決定能辦到,你若是懈怠就是辦不到,如果肯精進努力那就能辦得到,這是這么回事。
「云何菩薩安受眾苦忍」?這是第二個安受眾苦忍,這是問這句話,怎么叫做菩薩安受眾苦忍呢?下面第二科解釋,也就是回答,分三科,第一科還是如理思惟,分二科,第一科于過去世。這個如理思惟是非常重要,就是常常地要思惟,常常地如理思惟就可以,耐他怨害忍也要由如理思惟才能成功,現(xiàn)在安受苦忍亦復如是。怎么叫做安受眾苦忍呢?就是很多的苦惱的事情,你都能夠安住不動,不感覺到有苦。這個忍怎么樣能夠修成呢?
黃二、釋(分三科)
宇一、如理思惟(分二科)
宙一、于過去世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故意思擇為諸苦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于追求時,忍受無量猛利大苦。所謂種種徇利、務農(nóng)、勤王等事。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這一句話總標,怎么樣諸菩薩應該這樣學習。「我從昔來依欲行轉」,我從無始以來,過去久遠以來到現(xiàn)在,「依欲行轉」,這個依字當作隨順的意思,隨順這個欲行,簡單的解釋就是欲心,我隨我心里面的歡喜,我就這樣去做事,我歡喜什么心里面去做什么,是這個意思。我隨順我的欲心去活動,作種種的活動。「常求諸欲」,不是一天兩天,我常是這樣子,去尋求各式各樣我所歡喜的事情,常求諸欲!腹室馑紦駷橹T苦因」,故意就是有意的,有意的去想辦法,我歡喜這件事,歡喜這件事,這件事沒到我手里頭,我就想辦法。「思擇」,就是內(nèi)心里面思惟,想辦法把我所歡喜的事情拿過來,是這樣子。但這件事呢,「為諸苦因」,就是你遭遇到很多的苦惱的原因。你歡喜欲,那就是眾苦之因,這下面再解釋。「追求種種苦性諸欲」,因為常求諸欲,當然這個人呢,多數(shù)有多有少,讀書干什么?就是追求諸欲的方法,我追求這個欲的方法,你不讀書不知道,讀了書才知道,這樣子這樣子這樣子!缸非蠓N種苦性諸欲」,追求種種欲,欲在我們凡夫的心情認為那是樂,所以我們?nèi)プ非。但事實上它是苦,它是以苦為性的,那就是反正不是苦苦就是壞苦,不是苦苦、壞苦就是行苦,你不能超越這三種,這三種都是苦,就是這樣子。當然這個佛法說這個壞苦,就是深一層地說苦,說行苦是更深一層的,都是苦,并不是像眾生自己所想象的:「啊!這個事情很美,怎么怎么地…」,實在不是,這是令我們苦惱的事情。
「于追求時,忍受無量猛利大苦」,這下面說:怎么叫做苦?你說苦,你要說出讓我信服才可以,你光說諸欲都是以苦為性,我不相信這句話,你要再說一說我聽聽!赣谧非髸r」,就是我們認為這件事是很美的,我很滿意,我要去追求!溉淌軣o量猛利大苦」,你追求的時候就很困難嘛,很不容易,那個時候有很多的猛利的大苦惱,那你就得要忍受,不忍受你求不到你所求的欲,就得忍受這個苦。再解釋這句話,「忍受無量猛利大苦」這句話還沒有說明白,這下面再詳細說!杆^種種徇利、務農(nóng)、勤王等事」,「所謂種種」就是很多的,各式各樣的!羔呃,徇者,求也。求利,就是求這個財寶,就是利,要去求這個利。求利有種種,究竟是什么呢?「務農(nóng)、勤王等事」,就是努力地去種田、耕地、栽培五谷,然后有所收獲,那么就是這里面就有利了,這也是很辛苦的事情!盖谕醯仁隆,就是為政府做事情,為國王做事,要勤勞地、勤苦地做種種事,這也是苦惱的事情。
這個你看歷史,我看中國歷史、外國歷史都是一樣,哎呀!做個宰相、做個大官,官是越做越大,感覺很滿意。但是你一不對勁了,國王就要殺頭,這過去時代就是這樣子。那個漢高祖,他去平反去,有人報告說韓信要造反,韓信造反,那么就是去叫韓信來,好殺掉他,韓信不來,韓信他說:「我有病,不來」。那這些陳平這些人、呂后,漢高祖不在了,漢高祖已經(jīng)出去了,這時候呂后、陳平、蕭何這些人主政,韓信要造反,別人造反可能不要緊,韓信造反誰不害怕啊?那么叫人去叫他來,他不來,怎么辦呢?派蕭何去,蕭何是宰相,那不是平常人!蕭何親自來,見著韓信,蕭何這個人是有智慧的,說是:「漢王出去平反已經(jīng)勝利了,大家來慶賀這件事,你到到場,你就走,就好了嘛!」那么蕭何說這個話,韓信本來有智慧,這時候糊涂了,就相信這句話了。那么他就來了,來了,一到來就把他抓住了,抓住就把他殺掉了。這個漢高祖打敗楚霸王,那是韓信的功勞,功勞是那么大,現(xiàn)在說要造反,只是聽人說這么一句話而已,說這么一句話就認為是真的了,把他騙來以后就殺掉,這件事對不對?但是你說不對也不行,因為韓信太厲害了,誰都害怕。∷粼谀抢,他沒造反,你心就不安,真實要造反還了得!所以非要殺了心才安。殺也不合道理,不殺也不行,苦惱不苦惱?所以「勤王等事」,這是個苦惱的事情。
那個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做過出家人,恐怕未必受過戒,做過出家人又還俗了,去當兵,后來逐漸就做了王了,做了領導人。他底下有個大將,領著兵出去打仗的時候,打勝利了回來以后馬上辭官,辭職,變成一個平常人,就不領兵了,要這樣才可以。軍隊在你手里頭,那國王他心里不舒服。這件事你看,這個君和臣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的。所以「勤王等事」,很苦啊,我看,世間上的事很苦的!溉缡亲非鬅o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
我心里頭又有一個事情,《成唯識論》?是《瑜伽師地論》?后邊有一篇序,有跋文,那個人叫李義府,李義府這個人,他還能給我們佛教寫了一篇文章,這個人。這個人是怎么回事?這個人是四川人,這個四川人文學不得了,這個政府里面,這個時候是唐高宗的時代,唐高宗有一個大臣,就是很信賴的一個大臣,到四川去遇見這個李義府,「哎呀,這個人的文學這么高!」回來了就是對唐高宗說:「這個人真是難得的人才啊,你一定請他來」。那么就請他來了,請他來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唐高宗也在苦惱的時候,什么苦惱呢?想要把原來的王皇后罷免,要封武則天為皇后,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大臣里面反對,反對這件事情。反對這件事情,唐高宗無可奈何,無可奈何的時候就是醞釀之中,而這個李義府來了,他就給唐高宗出主意,一下子把所有的大臣都鎮(zhèn)伏住了,就封武則天為皇后。這一下子這個李義府有功勞了,這個唐高宗封他為相,你看這個事了得啊,就做這些事情。做這些事情呢,這個李義府這時候不得了。我想這個時候,玄奘大師正是在,可能正是這個時候,在的時候。但是他這個人寫文章那個智慧真是不得了啊,現(xiàn)在的文章你能看見的。應該很聰明,可是糊涂,這個人糊涂。≡趺春磕?貪污!很多很多的財富,就一直地積聚財富,貪污。很多人來告狀,這個唐高宗,「我沒看見,我不知道!」就是這樣子。到最后的時候呢,唐高宗沒有辦法保護他了,就叫他來,叫他來就說這件事:「你要小心一點,適可而止啊,不要再搞下去了!」但是這個李義府這個人糊涂啊,他想武則天一定是支持他,他對唐高宗不放在眼內(nèi),你看這糊涂不糊涂?他就是一拍桌子就走了。唐高宗:「喔,你對我這樣子」,他走了以后,唐高宗立刻下令逮捕他,立刻變成階下囚了,就是這個事情!咐钪腔琛,原來就是這么回事!杆^種種徇利、務農(nóng)、勤王等事」。
「如是追求無義苦時」,這些事情表面上是求榮華富貴,到頭來變成階下囚了,所以實在來說,你說追求榮華富貴,其實是追求無義苦時,一點功德沒有,做這些事情沒有功德。如果真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為人民服務,我是為老百姓的福利,那還有點意思,但是這種人我認為很少,多數(shù)為自己私人的利益而為國王做事、為政府做事,你動機是這樣子,你沒有什么功德的。所以「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這是菩薩自己說,我從昔來,我過去的時候就是這樣子,「令我具受種種大苦」,受了很多的苦!附杂蔁o智思擇過失」,這是因為我沒有智慧,做些糊涂事,不知道這樣做有過失,這樣做有罪過,這樣做沒有功德,我不知道這樣觀察,有這個過失,所以受了很多的冤枉的苦。
宙二、于現(xiàn)在世
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
「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前面是于過去,于過去世我受了很多的冤枉苦,下面這是于現(xiàn)在世。說我現(xiàn)在呢,「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我現(xiàn)在不糊涂了,我不是求世間的榮華富貴,我是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就是求無上菩提,希求圣道。這個「能引安樂」,就是無上菩提。這個無上菩提不是自然有的,你要修學最勝善品才能夠把無上菩提引發(fā)出來的!缸顒偕破贰,最殊勝的、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戒定慧、六波羅蜜這些事情。我做這些功德的時候,「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我尚且應該思惟觀察忍受百千俱胝那么多的苦,我都要值得,受這個苦我不是白受苦的,我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我從無始以來在生死里面受了很多苦,一無所得,受苦只是受苦而已,什么也沒得到,F(xiàn)在若是我受了苦,我是修學圣道而受苦,這個苦是有意義的,能令我得無上菩提。「況少小苦而不忍受」,況且小小的苦惱,我受不了嗎?那么這是于現(xiàn)在世菩薩這樣思惟、觀察。這可見,你「徇利、務農(nóng)、勤王等事」,要受很多苦,都白受了;說修學圣道也要受苦,因為修學圣道這個事情也會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是會這樣子。那怎么辦呢?你都要忍受。你若不忍受,這個圣道修不成,圣道是不能修的。
看這個《披尋記》:
「依欲行轉等者:謂依欲界諸行心意識生」,這個他這么講。「謂依欲界諸行」,有無色界、有色界、有欲界。這個多數(shù)的佛教徒都是在欲界這個廣大的區(qū)域里頭修學圣道的;修學圣道,你在欲界,你就是有欲。欲界的諸行,也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這個!感囊庾R生」,你根據(jù)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去緣色聲香味觸法,而就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有心意識就現(xiàn)出來了。「是名依欲行轉」,依欲行轉這句話就是這么講。
「受用欲塵為境界故」,這個識一現(xiàn)起來干什么呢?這個心出來干什么?就是受用欲塵,就受用色聲香味觸法,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希望得到滿意的享受,就是這個。受用欲塵,這個塵是個染污的意思!笧榫辰绻省,為你內(nèi)心所緣慮的境界,就在這里可能會得到一些滿意的事情,就是為這件事。「于五妙欲恒起追求,是名常求諸欲」,這個常求諸欲這句話怎么講?就是「于五妙欲」,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令你滿意的妙、好的東西!负闫鹱非蟆,長時期的老是想辦法去求這個五種欲!甘敲G笾T欲」。
「起不如理作意,思惟其相及與隨好,是名故意思擇」,求諸欲的時候,是怎么樣求的呢?「起不如理作意」,就發(fā)動不合道理的思惟、不合道理的思想,不如理作意!杆嘉┢湎嗉芭c隨好」,思惟那個它的相狀和隨好。這個前五識所接觸的這個五種欲,叫做相;第六意識起來活動的時候,叫做隨好。因為第六意識會種種分別,前五識只是一看見一個相,它不會分別,所以叫做「相及與隨好」。這個起不如理作意這句話怎么講?因為這些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妙欲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實的;你認為是真實的,那就是不如理作意,這是一個不如理作意。第二,這些東西里面有欺誑性;你感覺到很美,但是實在是很丑陋的,那這就是不如理作意。很丑陋的,你認為很美,那這就是一個不如理作意;你認為會有很多很多如意的事情,實在它那里面是火坑,你若跳進去就糟糕了,所以都是不如理作意,就是沒有智慧!杆嘉┢湎嗉芭c隨好」,思惟它一定是很好,怎么美!甘敲室馑紦瘛,這個故意思擇就這么講。
「由是因緣,令心流漏發(fā)生種種惡不善法」:「由是因緣」,由于你有一個不如理作意為因緣,使令你的心就流出來很多的煩惱。你眼睛看見它,耳聽到它,眼耳鼻舌身這五識遇見這個境界,然后這個意識在這里生出來很多的貪心。一定是決定不會完全如意的,所以你也還要有忿怒,還有貪心、有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叫做「流漏」,流出來很多煩惱!赴l(fā)生種種惡不善法」,煩惱一出來以后,它不會停留在那里的,還會發(fā)生出來各式各樣有罪過的事情,就出來了!甘枪收f彼為諸苦因」,這個欲能令你受了很多的苦啊。但是眾生無始劫來一直地為欲所欺誑,為欲所欺騙,一直地不能覺悟,一直不能覺悟的。你受了欺騙了、受到傷害了,但是還不覺悟,還要繼續(xù)地追求,只有佛教徒聽聞了佛法稍微好一點,能回頭,「哎呀!欲是苦啊!」,可能會好一點。
宇二、能忍眾苦(分四科)
宙一、標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前面是如理思惟,下面這邊能忍眾苦,分四科,第一科標!溉缡侨缋碚嘉┕省,這樣子合乎道理的正意念,這樣思惟,這是一定要是聽聞佛法。佛菩薩在經(jīng)律論里面開示我們的道理,我們?nèi)?a href="/remen/shouch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受持、讀誦、正意念,才有如理正思惟,不然的話不行,不然的話不可以!笧榍笃刑,悉能忍受一切事苦」,因為有如理正思惟故,我就不要再上當了,我不要這個欲,不求欲了,那么求什么呢?求菩提,求出世間的圣道。求出世間的圣道,這個求的時候也不容易,也會有很多困難,有困難,你要忍受,「悉能忍受一切事苦」,這些困難你要忍受。因為不忍受,這個圣道你求不到,所以還是「悉能忍受一切事苦」。這是標,下面征。
宙二、征
云何名為一切事苦?
說我求欲的時候,我愚癡,我遭遇到很多的苦惱,現(xiàn)在我修學圣道應該沒有苦嘛,怎么還有很多苦呢?「云何名為一切事苦?」這是征,下面列出來。
宙三、列
當知此苦略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勞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當知此苦略有八種」,說是我們修學圣道,修學圣道也有苦啊,也是有困難,有事情的,這個事情還不是少數(shù),有八種,這個列出來!敢、依止處苦」,這是一種苦!付、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勞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一共有這八種苦。你修學圣道,你不要說:「我修學圣道應該沒有苦」,不是!也有苦,有這八種苦。
下面第四科解釋,解釋分八科,第一科是依止處苦,分二科,第一科顯處。說安受苦忍,安受苦忍就是受這八種苦,是這個意思,受這八種苦。這個文很有意思,你在生死流轉你受很多苦,無量劫來受苦,你白受了!你受苦,一無所得啊,白受苦,F(xiàn)在修學圣道,那也要受苦,那和以前的流轉生死可是不同,是這樣意思。先是顯示這個依止處苦。
宙四、釋(分八科)
洪一、依止處苦(分二科)
荒一、顯處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由依此故,于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供身什物。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這個依有四種依!赣梢来斯,于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這四種依你非要有不可,你有這四種依,你才能夠「于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這件事才能成就。如果沒有這四種依,這件事不行,不能成就。這個「善說法毗奈耶」,毗奈耶是律,就是佛善說法,這個法和律是佛說的,所以非常的好;如果你是生死凡夫,那不要提,你是生死凡夫,你會說什么,所以你那個不算數(shù),F(xiàn)在是佛說的法和律是非常的好,它能為你作圣道的增上緣,所以是好,好就是在這里!赋黾沂芫摺,你在佛的法、律之中,遠離了煩惱的家,你到寺廟里面,到法與律這個寺廟里面來受了具戒,受了比丘戒。「成苾芻分」,這時候你就成就了比丘的身份。成就這個身份,你要靠四依,有這四種事情你才能成就的。
究竟是什么呢?四種依是什么呢?「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供身什物」,就是這四種。你要有「衣服」,有穿衣服。還要有「飲食」,沒有飲食這不行。還要有「臥具」,休息的地方!覆【夅t(yī)藥供身什物」,這些也要有,因為人都是要有病的,也要準備這些事情。這是顯這個四依之處,下面明忍。
荒二、明忍
菩薩于此,若得粗弊,鮮少稽留,輕蔑不敬,不生憂悒。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
「菩薩于此,若得粗弊,鮮少稽留,輕蔑不敬,不生憂悒」,這個菩薩他原來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了,他可能受了優(yōu)婆塞戒、優(yōu)婆夷戒,是個在家居士身份,現(xiàn)在出家受了比丘戒了,就是菩薩比丘了。菩薩比丘的時候呢,就和原來在家菩薩不同。在家菩薩,你要生產(chǎn),你或者務農(nóng),或者勤王,做工商的這些生產(chǎn)的事業(yè),現(xiàn)在出家就不能做這些事情了,不做這些事情,那么怎么生活呢?所以你還是要乞求了,就是去乞求這個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要向人家乞求。乞求的時候,「菩薩于此,若得粗弊」,得到的衣服、飲食這些等東西,得的是粗弊的衣服、飲食,不是那么好,粗弊的。「鮮少」,還是很少,他給你的東西很少!富簟,你向他乞求的時候,他還很緩慢,不是立刻給你,他在那里拖延時間,你心里很著急也不行,他不給你啊!篙p蔑」,他給你的時候,沒有恭敬心,輕視你。你這個菩薩比丘,你自己感覺到很高貴,但是那個施主對你瞧不起、輕蔑你、輕視你,不恭敬!覆簧鷳n悒」,菩薩對于這個「粗弊,鮮少稽留,輕蔑不敬」,心里面不動心,不生憂悒,不憂愁,不介意這件事。你要忍受,要容忍這件事。
「不由此緣,精進懈廢」,不會因為人家對你不恭敬,粗弊鮮少稽留這個事情,「我何必出家受這個苦,叫人瞧不起呢,我不修圣道了,我還俗吧」,菩薩不會!「不由此緣,精進懈廢」,不會因為這件事,這個精進修學圣道這件事就停下來了,我不修行了,菩薩不會!溉缡敲麨槠兴_忍受依止處苦」,這一段文就表示,這個依止處這個苦你要忍受,菩薩要忍受的。你不忍受,這個圣道就修不成,就是這個意思。這里面我們看出一件事,就是現(xiàn)在的在家居士要出家,也不是全部的,少數(shù)人,「我不乞食,我把錢賺好了,我自己修個廟我在這里,衣食住都有了,我不求」,佛沒有這樣說,佛沒有這樣說。
看這個《披尋記》:
「依謂四依等者:一者衣服,二者飲食,三者臥具,四者病緣醫(yī)藥供身什物」,這是四樣!甘菫樗囊馈,這就叫做四依。你出家修學圣道,你要有這四種作依止、作依靠,你才能夠生活,你才可以修學圣道的。「于此四依得非上妙」,于此四種依,你得到以后,不是好的,「名得粗弊」。
「得非眾多,名得鮮少。他或于此不速疾施」,那個施主他不很快的給你,「是名」叫做「稽留」!覆还Ь词敲菇凶觥篙p懱不敬」。
這〈聲聞地〉曾經(jīng)「說」過這件事,〈聲聞地〉上說:「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這個比丘要到施主家,你先要把這個心,把你自己這一念心要保護的好好的!肛M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怎么叫做自持其心呢?那有說是出家人到施主家去,希望他布施,「非不惠施」,他就布施你,他不布施你,決定這樣嗎?不是的,不能說決定就會布施你,這要自持其心!敢捶遣还Ь础,你是到施主家,你希望他恭敬你,他不恭敬你,沒這種事,這是不決定的!敢喾巧佟,你希望他多給一點,他就多給你一點,不會少,也不是決定的。「要妙非粗」,要給你好的,不給你粗劣的,這是不決定的!敢斔偌捕沁t緩」,到施主家他要很快的給你,不會遲緩,也不是決定的,「(陵本二十五卷十一頁)」!赣墒堑览,菩薩于此不生憂悒」,所以菩薩也不去生這個分別心,不在乎這件事。
這一段是明忍,這是依止處苦,這是一件事。下面第二科是世法處苦,分二科,第一科是顯處,分二科,第一科標列。
洪二、世法處苦(分二科)
荒一、顯處(分二科)
日一、標列
世法處苦者:當知世法,略有九種。一、衰。二、毀。三、譏。四、苦。五、壞法壞。六、盡法盡。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
「世法處苦者」,什么叫做世法處苦呢?「當知世法,略有九種」,世間法,就世間人的思想叫做世法,有九種不同。「一、衰」,什么叫做衰呢?就是你希望得到很滿意的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但是沒成功,令你失望了,那么叫做衰!付、毀」,毀是什么呢?就是不當你面,就在背后里面毀謗你,說是你這個人一點品德沒有,信戒聞舍慧統(tǒng)統(tǒng)沒有,這就是毀。「三、譏」,是當你面,說是你這個人太差勁了,一點信戒聞舍慧都沒有,這就是譏,當面!杆摹⒖唷,苦是什么呢?就是遇見這一些苦惱的事情,不順心的事情,叫做苦。這四種是世間法。
「五、壞法壞。六、盡法盡」,這是你的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都不是永久可以美好的嘛,就是有的時候被破壞了。這個壞法到來的時候,這件事壞了,破壞了,被破壞!噶⒈M法盡」,被破壞了還可以暫時對付用,但是到最后完全沒有了,叫做盡法盡。譬如你買一個車,買一個車你可以用它,它出了毛病了,但是還可以用,這時候叫做壞法壞;最后完全不能用了,叫做盡法盡。這是身外之物。下面是「七、老法老」,這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身體,我現(xiàn)在身體健康,我年紀還沒到三十歲,我的身體很健康,不是!轉眼間老的事情就來了,「老法老」,這些衰老的事情,眼耳鼻舌身意各部分的機能都衰退了,這事轉眼間就到了,到了你就老了。你不是說「我還年輕」,這句話靠不住的!赴、病法病」,說我沒有病,也不是的,病隨時會到來,病法病。最后,「九、死法死」,就是這個氣血完全衰竭了,就死掉了,死法死。這是世間的法有這九種。
這個我看世間人,尤其是年輕人,年輕人身強力壯,頭腦清明,到學校讀書考第一名,這心里想:「我在社會上很多很多的財富等著我去拿」,只想這件事,其他的事不想,其他的衰、毀、譏、苦、壞、盡、老、病、死,我不想這件事,不想這件事的。但是你不想歸不想,這事情還是要來的,來了你有什么辦法?沒有辦法,只有接受。不要說一般的老百姓,你就是大福德、有大權力的人,照樣這些境界來了,來了也就是要受,無可如何。只有誰能有辦法解決這些世間的事情?就是阿羅漢以上的圣人,這個問題都能解決了。得了阿羅漢道以后,衰、毀、譏、苦、壞、盡、老、病、死,在阿羅漢心里沒有這件事,他那個清凈心一現(xiàn)前,到了第一義諦了,第一義諦里面沒有這些事情,沒有這些事情,他那個心里是清凈自在。世間上的榮華富貴的人,他心里面很多很多的問題,我曾經(jīng)說過,我們一般人睡覺的時候就睡覺,有人來敲門,心里不害怕;越有權力的人越害怕,他越害怕這些事情,疑惑心還非常大。
那個朱元璋還是出過家的人,他做了皇帝歡喜同幾個出家人來往,這個出家人是有學問的人,能作詩,朱元璋一看,立刻下令把這個出家人殺了,他說那個詩里面有一句話罵他,你看他那個疑惑心就這么大,立刻就把這個出家人殺掉了。所以這個《法華經(jīng)》〈安樂行品〉說:你不要和這國王、大臣來往,他的疑惑心很大的。他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就疑惑這個出家人在這搞什么鬼?他疑惑你。你若不同他來往,就沒有事,他不能賴在你身上。所以這是世間法,苦!很苦!我們?nèi)舨粚W習佛法,我們也不知道這件事。我們和一般人一樣,也是追求榮華富貴,不知道榮華富貴是個陷阱,要聽聞佛法才告訴你這些事情。
前面是列,列出來這個世法處苦,這下面說名苦。
日二、名苦
如是世法若總若別,會遇現(xiàn)前,能生眾苦,此即名為世法處苦。
「如是世法若總若別,會遇現(xiàn)前,能生眾苦」,前面說這九種事情,這是世間法,世間人就是這個!溉艨側魟e」,總就是全部的現(xiàn)前了,或者是其中某一部分現(xiàn)前,這叫別。「會遇現(xiàn)前」,你遭遇到這個苦了。這些事情,「能生眾苦」,能使令你心里面很多很多的痛苦。到衰的時候,你心里快樂嗎?這個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病、死,你心里快樂嗎?「能生眾苦,此即名為世法處苦」。
荒二、明忍
菩薩觸對如是眾苦,思擇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世法處苦。
「菩薩觸對如是眾苦,思擇忍受」,這底下明忍。「菩薩觸對如是眾苦」,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他又受了比丘戒?催@個文是先受菩薩戒而后受比丘戒,或者受比丘尼戒?催@個文上的次第,先是在家的時候受了菩薩戒,然后再出家受比丘戒。當然有的人也可能先受出家戒而后受菩薩戒,那也有可能是這樣子。這個文上是先受菩薩戒而后受比丘戒。
「菩薩觸對如是眾苦」,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受了比丘戒,在大眾僧里面生活,也會遇見這些事情,這些事情難免也會遇見,也會有衰、毀、譏、老、病、死這些事情的。遇見這些事情,那么菩薩怎么辦呢?「思擇忍受」,有智慧來觀察這件事呢,忍受這件事。「不由此緣,精進懈廢」,他若有智慧去觀察呢,這些事情都是假名字,都是畢竟空寂的,觀這個衰、毀、譏,這些老、病、死都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寂里面無有少法可得,那就沒有事情了,心里面就沒有苦!覆挥纱司,精進懈廢」,不會因為有這些苦惱現(xiàn)前的時候,精進修道的事情就停下來了,我不修圣道了,不會的,不會這樣。但是這個思擇忍受,這個思擇是非常重要,這個思擇就是你要學習《瑜伽師地論》、你要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你要學習《法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維摩詰所說經(jīng)》,這很多的經(jīng)和論,它這里面有大智慧告訴你,你拿到這個智慧你就會思擇。如果不學習這些事情呢,你不會思擇;不會思擇的時候,那就不一定了,那你怎么辦呢?有苦來的時候,你有什么辦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溉缡敲麨槠兴_忍受世法處苦」,這個地方是這個意思。
看這個《披尋記》:
「當知世法略有九種等者」,這個文上有這句話!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說」,這是《瑜伽師地論》后面有這么一品。「依世八法,有八種苦」,它那上不是說九種,它說世間有八法,有八種苦惱!敢弧故恰笁姆▔摹沟摹笗r」候「苦」、「二」是「盡法盡」的「時」候「苦」、「三老法老時苦、四病法病時苦、五死法死時苦、六無利苦」,剛才講過這個利,什么叫做利?其實就是財,什么是財?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就這些東西都是財。這個無利,你沒有財了的時候,那就是苦。「七無譽苦」,就是人家背后毀謗你,苦!赴擞凶I苦」,當你面來呵斥你,說你的壞話,這也是苦。這八種苦,這是「(陵本四十四卷十三頁)」上說的。
「此說有九」,這個文上不是說八是說九,是什么呢?「增苦可知」,就加一個苦字,所以變成九了。「初之四種,八世法攝」,第一是衰,二是毀,三是譏,四是苦,這四種是八種世法所攝。八世法,就是這四種再加上利、譽、稱、樂,就是八種。「今說彼苦」,現(xiàn)在這個文上是說苦的事情,「故唯取四」,所以只是說出來衰、毀、譏、苦這四種,其他的利、譽、稱、樂就不說了!复沃N,外無常攝」,就是壞法壞、盡法盡這兩種是「外無常攝」,是身外之物,都是無常變化的!负笾N」,就是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這三種是「內(nèi)無常攝」,就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一定是有無常的、有這個變化,老病死。
洪三、威儀處苦(分二科)
荒一、顯處
威儀處苦者:當知即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菩薩于中若行若坐,晝夜恒時,從諸障法凈修其心;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威儀處苦者」,前面這個世法處苦講完了,現(xiàn)在說第三種威儀處苦,先是顯處!竿䞍x處苦者:當知即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就是這四種威儀,叫做威儀!钙兴_于中若行若坐,晝夜恒時,從諸障法凈修其心」,菩薩,就是這位菩薩比丘在這四威儀中,「若行若坐」,若是在那經(jīng)行,或者是在盤腿坐。「晝夜恒時」,白天和夜間長時期的經(jīng)行宴坐,宴坐經(jīng)行,就是這么兩個威儀!笍闹T障法凈修其心」,這個經(jīng)行和宴坐這個干什么?就是修止觀。修止觀呢,就是「從諸障法」,從這些障礙,就是貪瞋癡的煩惱,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從這些障法里面凈修其心,用止觀來清除這一些雜染,使令內(nèi)心清凈,就是做這件事。「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終,從開始到最后,從早晨起來一直到最后夜間休息,這個時候一直是修學圣道,一個若行若坐這樣修止觀的,不會在不應該的時候,不應該休息的時候「脅著床座」,這個脅,左脅、右脅,就是身體這兩邊叫做脅。著在床座上,就臥在那里了。或者是「草敷」,這個床座或者是用草鋪的,或者是用樹葉子鋪的,就在那里休息。
這個「草敷、葉敷」,這什么意思?就表現(xiàn)這個菩薩比丘出了家,這個生活的情況是很苦的,不是要求很豐足的,像有錢的人那個床鋪鋪得那么好,蓋得那么好,不是的。因為你自己不生產(chǎn),你的衣食住要盡量的降低,不要弄得很好的,是這個意思。所以菩薩凈修其心,就是這樣子用功修行,終不非時睡大覺去了,不做這個事情的。但是若這樣做呢,長時間的修行就是辛苦,就會感覺到辛苦。你沒得圣道,沒得圣道之前,你修行的時候也是有苦。像我們早晨起來有個靜坐,晚間或者靜坐,其他的時間我們愿意靜坐就靜坐,愿意讀書就讀書,你這個身體的威儀是可以自由的活動,那比較好。若是決定老是宴坐經(jīng)行、經(jīng)行宴坐,你想想,那時候就感覺辛苦;感覺辛苦怎么樣呢?要忍啊!所以第二科就明忍。
荒二、明忍
菩薩于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
「菩薩于此疲所生苦」,菩薩對于這個經(jīng)行宴坐,這個疲勞,長時期這樣子修行有疲勞,就會生出苦來!赶つ苋淌堋,菩薩能忍受這件事。
我曾經(jīng)說一句話,用功修行的時候就是因為有一個愿望,希望有成就;希望有成就呢,我靜坐兩小時還不夠,要三小時,三小時太少,或者四小時、五小時、六小時、七小時、八小時、九小時、十個小時、十二個小時還嫌少,那你若這樣子用功就要減少睡眠,你要減少睡眠,因為還有經(jīng)行,你靜坐十二個鐘頭,另外還要經(jīng)行,這要多少個鐘頭!這睡眠要減少,拿出來時間經(jīng)行宴坐,宴坐經(jīng)行,時間久了會有什么事情?有兩種事情:一個是感覺疲勞,一個是歡喜睡覺,感覺若睡一會覺非常快樂,會有這個感覺,到那個時候會有這個境界。我們現(xiàn)在沒有這個想法,因為現(xiàn)在這個時間不是安排的那么緊,我們的功課表不是那么緊,這樣子我們可能還能接受,如果安排的時間太緊,哎呀!你這地方這樣,我要走,我要告假了,這就是這么回事。
但是這個事情,你若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不是別人要逼迫你要增加功課,不是,你自己會自動增加功課。因為你用功有一點成就,你自動會增加功課的,增加功課逐漸逐漸就會有點感覺,「哎呀,若睡一會覺特別好!」就會這樣子。所以「菩薩于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能忍受,要減少飲食、還要減少睡眠、要減少說話,很多很多的事情,逐漸地你自己會走上這條路。這樣有了苦的時候,「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這句話就是這么意思;實在就是精進用功的時候,也是感覺到疲倦。
看這個《披尋記》:
「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者:謂于大床,或小繩床」,這個床,也有大床,也有小床;這個大床就是可以臥,小繩床只是能坐而不可以臥的。有的人長坐不臥,這個長坐不臥這件事,這件事怎么回事?因為你常常靜坐,你慢慢這個腿子進步了,坐幾個鐘頭腿也不痛,他腿子不痛的。這個腿子痛這件事很容易過去,你常常靜坐腿子坐幾個鐘頭他不痛,就會達到這個程度。最困難的就是心的調伏,叫它止的時候能止,觀的時候能觀,這個比較難。當然有的人有善根,也不感覺到難。而這個事情,你常常靜坐自然地長坐不臥,就不需要躺下來睡覺,就是坐在那里,你靜坐的時候打一會瞌睡就好了,一兩個鐘頭,頂多三個鐘頭,可能都不會到四個鐘頭。常靜坐有點功夫的人,不是說有大功夫,不是說那個,小小有點功夫的人,就是坐在那里打瞌睡兩個鐘頭、三個鐘頭就好了,就不須要臥下睡覺的,自然是長坐不臥的。但是這樣做呢,就是休息的時間少,你用功修行的時間多,時間多就容易有疲勞!覆挥纱司,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
「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者:謂于大床,或小繩床」,我剛才這話就指小繩床,為什么小繩床?就只是坐,他不臥了,是這個意思。「或草葉座,端身而坐,推度時日,終不以背,或以其脅,依倚大床,或小繩床」,你常常坐,你就自然會知道時間,這樣子!富虮、或樹、草葉座等」,你或者是有墻壁要靠在那里,或者是樹葉,或者是草葉座等,「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二十頁)此應準知」。
洪四、攝法處苦(分二科)
荒一、顯處(分二科)
日一、標
攝法處苦者:當知攝法略有七種。
「攝法處苦者」,這是第四科,分二科,第一科顯處,分二科,第一科標。這個攝法處苦怎么講呢?「當知攝法略有七種」,這個攝法是什么?其實就是學習佛法,學習佛法也是逐漸地,不可能一下子我就學習了無量的法門的,不是!就是一個法門一個法門漸漸地學習,所以叫做攝。逐漸地學習,叫做攝。而這個攝,剛才說:攝者,取也,就是把它拿到。我們不是用手去拿,是用心把這個法藏在心里面,做這件事,這叫做攝。這有七種事情。
日二、列
一、供事三寶。二、供事尊長。三、諮受正法。四、既諮受已廣為他說。五、以大音聲吟詠贊誦。六、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
「一、供事三寶」,你要供養(yǎng)三寶,供養(yǎng)佛寶、法寶、僧寶。這個供事三寶,若是佛在世的話,當然就是佛寶;但是我們?nèi)羰菍W習經(jīng)論多了,什么叫做佛寶?「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們用肉眼所看的,實在那不是佛寶。佛寶,就是佛能夠見第一義諦了,那個清凈的大智慧,這是佛寶。當然這里面也有高深的禪定,有大慈大悲這些事情,有無量功德莊嚴第一義諦,這是佛寶,那么我們要供奉這個佛寶。
這個,我現(xiàn)在又多說一句話,譬如說我們供佛,我們早粥或者午飯供佛的時候,我們把這個飯菜盛好了放在佛像前面去,這叫做供佛。慨斎贿@也不能說不是供佛,也不能那么說。但是真實來說,就是主要是你在那里念供,供養(yǎng)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這時候是供;這時候是供呢,你要心里面觀想佛、菩薩、阿羅漢。我們現(xiàn)在加上一個阿羅漢,你們沒出家的人可能不太知道,出家人也可能不大知道,你到各地方去他總是供佛和菩薩,不供阿羅漢的,我們這里加一個阿羅漢,當然也有的地方有加阿羅漢,但是很少,很少有供阿羅漢的。那么我們這里加上供阿羅漢是什么意思?因為我們承認阿羅漢是圣人,不是一般的凡夫!若大菩薩來說,阿羅漢他還是小乘,雖然是小乘,他見第一義諦了,他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他是圣人!我們還是應該恭敬。所以我們供佛的時候,當然這都是世俗諦,但是你若觀想的時候,就是有佛、菩薩、阿羅漢,那么你要觀想他的身相,這個事還是與平常止觀有關系,不然的話你怎么觀?你觀不上來。所以你平常修止觀,這個是一個基本的修行,你修行得力了,其它的地方也隨著都進步了。所以我剛才說,把這個飯菜放在佛像前供佛,如果沒有這樣做就不是供佛,不是這么回事,不是。主要是我們在那念供的時候,你心里面觀想佛、菩薩、阿羅漢都現(xiàn)前了,我們供養(yǎng)的飯菜都供養(yǎng)在佛菩薩前面,要做如是觀。當然你若是…這是事相的因緣觀,也可以作理觀:「諸法寂滅相,佛即是法,法即是眾,視三寶皆如虛空,不二相」,你若作如是觀,這就是正修行的供養(yǎng),這叫做供佛,主要是那么回事。
所以「供事三寶」,對于法寶,那就是第一義諦嘛!但是對我們凡夫來說,你沒有這個白紙黑字的法寶,我們知道什么呀?所以這個白紙黑字的經(jīng)律論也是很重要的。這個僧寶,這個稱為寶就不是凡夫境界,就是圣僧。大乘佛法就是十地菩薩,小乘的僧寶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都是寶,因為他是圣人,我們要修供養(yǎng)。你禮拜的時候作如是觀,你這個念供,早粥、午飯念供的時候也作如是觀,要「供事三寶」。而這些事情剛才說過,都是和學習經(jīng)論、修止觀有關系;如果沒有學習經(jīng)論,也不學習止觀的話,你供的時候,只是憑記憶力念念名字而已,只是:供養(yǎng)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你只是念那幾個字而已,里面沒有內(nèi)容的。所以我們?nèi)粝氲竭@里,這個學習經(jīng)論非常重要,修學止觀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些事情,沒有這些事情,那個出家人是個什么境界?是個什么境界?我們可以想一想!所以供這個佛寶、法寶、僧寶。
「二、供事尊長」,第二個供事尊長,就是你的親教師、阿阇黎、鄔婆陀耶,和阿阇黎這些,供事尊長。對于尊長,這上面也是表示你要恭敬。
「三、諮受正法」,諮受正法,如果佛在世,當然是向佛請法,但是佛不在世,那就是尊長。你要向尊長,諮者,問也,就是向他請問正法。你心里面不能像一陣風就過去了,不行啊,你要納之于心,心里面要接受這件事,所以叫做受。
「四、既諮受已廣為他說」,你已經(jīng)向尊長諮受正法以后,諮受正法,這個正法就是白紙黑字的經(jīng)律論的佛法,就是這個佛法。這個正法這個正字我以前講過,為什么叫做正法?因為這都是圣人說的,所以叫做正。圣人說的,叫做正法;如果是凡夫,那是不及格的!讣戎J受已廣為他說」,你看這樣說,你學習了,這個諮受正法實在換一句話就是學習正法,學習了以后廣為他說,也為別人宣說,這就是教學相長了,廣為他說。
「五、以大音聲吟詠贊誦」,你諮受的、學習的佛法,你還要用大的音聲吟詠贊誦。「吟詠」,就是有韻調的,這個聲音是有韻,不是說直聲,是有高低的韻調的,吟詠;吟詠你所學習的正法。學習正法,就是要誦,就是要背起來,不是說你照本的,不是。不過這個地方說「贊誦」也是好,贊嘆;如果說讀誦,那就是更容易懂。
「六、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這上說獨處空閑,前面都算是學習,這個諮受正法也是學習,廣為他說也是學習,以大音聲吟詠贊誦也是學習,前面都是聞慧。這下面呢,「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獨處,就是你一個人在空閑處、寂靜的地方、不吵鬧的地方。「無倒思惟」,不要搞錯了,你要按照經(jīng)論里面的文去思惟、去稱量、去觀察。思惟,就是思惟那個文中之義,這是初開始的思惟、簡略的思惟,然后再深入的稱量,再深入的觀察,這是有深有淺。這個觀察呢,就要重復地再觀察,不斷地重復的思惟稱量的觀察。這樣子有過這一段的經(jīng)過,就是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經(jīng)過這個,這是思慧。
「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然后你才能修習瑜伽作意,什么叫做瑜伽作意呢?就是若止若觀。這個瑜伽翻作中國話,是相應的意思。就是修止,我就能修止;說觀,我就能修觀,這叫做相應。這話什么意思?實在來說,你若不經(jīng)過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你只是前面有點聞慧,不行,你這止觀修不來,這就不相應,都不相應的。你若有過中間的思慧稱量觀察呢,你就相應了。你坐在那修止觀,觀一切法空,你就能觀上來。如果你沒有經(jīng)過思慧的訓練,你只是聞慧,你觀不來。在文字上好像過去了,「諸法是空的」,但是修止觀修不來。原因是什么?就是沒有中間的思慧。你有聞慧又有思慧,你修觀就修上來了,這就不感覺到難!敢磺蟹纯占醇偌粗小梗阈睦锩婺芩嘉,就能這樣思惟。這樣思惟,你認為初開始好像沒什么了不起,但是思惟久了就不得了,他的智慧來了。誰罵你一句,你心里沒有事情,因為你心里有空假中的智慧。所以「修習瑜伽作意所攝」,所攝是屬于,瑜伽作意的就是若止若觀,一個奢摩他,一個毗缽舍那觀。
荒二、明忍
菩薩于此七種攝法,勇猛劬勞所生眾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攝法處苦。
「菩薩于此七種攝法,勇猛劬勞所生眾苦,悉能忍受」,前面這七種:供事三寶、供事尊長、諮受正法、既諮受已廣為他說…,這是聞思修。于此七種的學習佛法,「勇猛劬勞」,這個勇猛是什么?就是不怕困難,叫做勇猛。你不怕困難,但是你這個身體不能作主,感覺到疲倦,劬勞就是疲勞,所生的眾苦「悉能忍受」,你能容忍這件事!覆挥纱司墸M懈廢」,怎么叫做忍受眾苦呢?就是「不由此緣,精進懈廢」,不因為辛苦,我告假了,我休息三個月,不是的,不是這樣子!溉缡敲麨槠兴_忍受攝法處苦」,是這個意思。
這個攝法處苦是這樣意思,這個安受苦忍一共是有八種,我們現(xiàn)在講了四種,還有四種沒講。所以知道什么叫做耐怨害忍,什么叫做安受苦忍。這個安受苦忍和耐怨害忍不同,不一樣的,是這么回事。所以這個,說我以前糊涂,我只是求欲而受苦,現(xiàn)在我不求欲,我求圣道了,我應該沒有苦,不是的!求圣道也有苦,有苦你要忍受。如果不忍受,這個圣道你求不到。
【附】:
我今天有個好消息:我讀《金剛經(jīng)》:「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這個「生實信」這個怎么講?這什么意思?我今天讀一讀這個《金剛經(jīng)》,現(xiàn)在知道這句話怎么講,是得無生法忍的意思。我以前也講過多少次,《金剛經(jīng)》我講過六七次以上了,我只是照文順一順,看看別的參考書順一順,究竟在這個深淺的位次來講,這個「生實信」是在那個地方?我今天用一點功夫,我預備這個《瑜伽師地論》有剩余的時間,我就去讀了一讀,原來那個地方是得無生法忍的意思,不是一般的信。這個無著菩薩《金剛般若論》,他不是說「生實信不」,不是這么翻的,說「生實相不」,他翻的不是實信是實相,「生實相不」。而真諦三藏翻的《般若論》說「生實想不」,想,苦想、無常想、無我想的想,「生實想不」。和鳩摩羅什法師翻的那個「生實信不」,是這樣子。
這些文對照起來,我感覺這個地方是得無生法忍的意思,后五百歲還有人能得無生法忍,這個意思。下面那個「乃至能生一念凈信」,那個不是了,那個不是得無生法忍,和那個不同了。那個應該,我看那個文的前后,加上這個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的解釋、加上我看《瑜伽師地論》這些解釋,那個境界是什么程度呢?就是加行位之初,加行位的初,那個時候的程度,叫作凈信。
這個「生實相不」、「生實信不」、「生實想不」,就是加行位過來,到了見道位了,叫做生實信不,是這樣子。
我剛才說這句話可是有問題,你聽見我這句話以后,你自己要用用心,用用心把這句話在內(nèi)心里面把它扎實地拿到。拿到以后,若別人講經(jīng),你可以去聽,看他那句話怎么講?「生實信不」、「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看他怎么講。你就會有意地去聽他講,就是心里面有點事情,看他怎么講。其實,我以前還沒有這個程度,我以前我看看印順老法師的注解、顯慈老法師的注解,或者誰的注解,看看我就可以講這個文就好了,但是我今天可不是,我很愿意看無著菩薩《金剛般若論》、世親菩薩《金剛般若論》,那就是大智慧了,那他那不同。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二(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二(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