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編者按:所謂《觀音義疏》,乃是隋智者大師為《法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作義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編號為一七二八;而《觀音義疏紀》則是宋四明知禮為智者之義疏再次作科分和注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編號為一七二九;本書即是上述二著之合并,故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本文段落分四類:凡○后,是知禮之科分;凡﹝智者疏﹞后,是智者大師之疏文;凡【】中,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凡﹝知禮記﹞后,是知禮之義疏。本專集也單獨收入了《觀音義疏》,俾使讀者能較清楚系統(tǒng)地看到智者大師的見解與思路。而知禮之《觀音義疏紀》若不與智顗之疏對照研讀,則理解會很困難,故不再單獨成篇。)
○譯疏二,初釋題目二,初正釋題。
﹝智者疏﹞觀音義疏卷上。
﹝知禮記﹞義者,宜也。謂解釋經文使合宜。又義理也。斯蓋智者入法華三昧,于觀行位中,見第一義理。以此義理,解今經文。疏者,通意之辭;又音疏,即疏通疏條之義也。
○二說記人。
﹝智者疏﹞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弟子灌頂記。
○二釋疏文二,初預分章段二,初敘二家三段。
﹝智者疏﹞此文既別出大部,有人亦作三段分文,謂初問去為序,佛答去為正,持地去為流通。復有云:經家序者為序,無盡意白佛去為正,持地去為流通。
﹝知禮記﹞此品既是讖師為北涼沮渠蒙遜,別傳于世,故涼陳已來,講者甚多。于是分節(jié)經文三段有異。
○二「今師」下,示天臺多種二,初泛明多種分文。
﹝智者疏﹞今師有時亦作三段,有時不作三段名,但分為三章:一無盡意問,二佛答,三持地嘆;驗樗恼拢喝缜,四者聞品得益;蜃鞫,謂前后兩問答也。多種分章,隨人意用也。
○二「若作」下,正依三段節(jié)目。
﹝智者疏﹞若作問答分章,則有兩問答;初問答明觀音樹王冥益等義,后問答明普門珠王顯益等義。
○二「就前」下,正釋經文三,初前問答二,初分科。
﹝智者疏﹞就前問答為二:一問,二答。就問為四:一時節(jié),二標人,三敬儀,四正問。
【爾時】
○二「一爾」下,隨釋二,初問四,初時節(jié)二,初釋字義。
﹝智者疏﹞一爾時者,爾言即也。
○二「即是」下,明悉檀二,初別釋相四,初世界。
﹝智者疏﹞即是說東方妙音弘經已訖,次說西方觀音弘經之時,故言「爾時」。
﹝知禮記﹞東方西方,隨機樂欲。
○二「或可」下,為人。
﹝智者疏﹞或可大眾已聞妙音弘經,歡喜已竟;宜聞觀音發(fā)心生善之時,故言「爾時」。
﹝知禮記﹞或有根性聞于前品,已得世界,故云喜竟;今聞此品,即生宿善。
○三「或可」下,對治。
﹝智者疏﹞或可時眾疑于妙音,若為利益,上來說法,破眾疑情已竟。時眾有疑,觀音之德正破此疑之時,故言「爾時」。
﹝知禮記﹞疑破解事屬于對治,疑破悟理屬第一義。今從解事,當?shù)谌ぁ?/p>
○四「或可」下,第一義。
﹝智者疏﹞或可時眾機在妙音,聞即得道,如二土菩薩得道已竟,八萬四千悟理之時,須聞觀音,故言「爾時」。
﹝知禮記﹞二土者,謂凈光莊嚴土。八萬四千隨妙音者,此土華德及四萬二千天子,因彼菩薩來往得道,今八萬發(fā)心,悟在觀音。
○二「諸佛」下,總明悉。
﹝智者疏﹞諸佛如來不空說法,有四悉檀因緣,爾乃為說,正是敷演四悉檀時,故言「爾時」也。
﹝知禮記﹞如來如鼓,四機如桴,擊之有聲,聲不孤發(fā)。今乃四機扣佛之時也。
【無盡意菩薩】
○二標人二,初釋別名三,初中道對小。
﹝智者疏﹞二標人者,即是無盡意也。名無盡者,非盡非無盡。為對小乘名盡,故言無盡,小乘明盡。為對盡智無生智,滅色取空之盡,故名無盡也。
﹝知禮記﹞此菩薩名由證中立,中必不偏,今偏從無盡者,為對小乘是滅盡法,特彰中道性無盡。故小乘盡智者,謂我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無生智者,謂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二「又云」下,三諦明圓二,初總示。
﹝智者疏﹞又云何無盡?所謂空不可盡,假不可盡,中不可盡,故言無盡。
○二「大品」下,別示三,初圓空無盡。
﹝智者疏﹞大品經云:「即色是空,非色滅空,空故無盡也。」
﹝知禮記﹞揀析示體,故云即色是空。應知體空通衍三教,通則但體生死即空,此偏空也。別圓能體涅槃亦空,此中空也。離邊屬別,即邊屬圓,今在圓也,圓中名空,此空無盡。
○二「又大」下,圓假無盡二,初引經示相三,初大集約八十明假二,初本土所修。
﹝智者疏﹞又大集經釋無盡意:東方過十恒沙國微塵世界,國名不眴,佛號普賢。純諸菩薩無二乘名,但修念佛三昧,不滅不生不出,心行平等,猶如虛空,是為念佛。即見佛時即具六波羅蜜,得無生忍。所謂不取色即檀,除色相即尸,觀色盡即羼提,觀色寂滅即毗黎耶,不行色即禪,不戲論色即般若也。
﹝知禮記﹞此是妙假具于三觀,不滅故假,不生故空,不出故中,蓋不流出二邊故也。此觀觀佛,具觀三身,至分證位,名為見佛。一切佛法無不現(xiàn)前,且舉六度耳。
○二「身子」下,依法立字二,初身子問。
﹝智者疏﹞身子問:「誰為汝作字,名無盡意!
○二菩薩答。
﹝智者疏﹞答曰:一切諸法因緣果報無盡,一切諸法不可盡,初發(fā)無上菩提心已不可盡。譬如虛空不可窮盡,為一切智發(fā)菩提心,豈可盡乎?諸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十力無畏等無盡,因如是等發(fā)心,故不可盡。眾生性無盡,教化眾生無盡,知一切法性無盡,故無盡是名菩薩發(fā)心無盡。又檀波羅蜜無盡,乃至方便無盡,凡八十無盡。八十無盡悉能含受一切佛法,從是得名,名無盡意也。
﹝知禮記﹞具彰愿行,愿行無盡,名于此立。因緣果報,即依苦集。立誓因緣集也,果報苦也。為一切等,依滅立誓,以一切智,及五分等佛果法,故眾生性下依道立誓,以順法性,教化眾生,知道法故,皆云發(fā)心,知是立誓!赣痔础瓜,依誓立行,萬行皆為檀等攝也。稱波羅蜜行到果也。若愿若行,皆無作故,方得無盡!阜舶恕瓜拢Y上愿行皆即法界,是故皆含一切佛法。
○二「又凈」下,凈名就二諦明假。
﹝智者疏﹞又凈名云:「何謂為盡?謂不盡有為。何謂無盡?不住無為!
﹝知禮記﹞有為是俗可盡之法,無為是真不可盡法。小乘智淺,盡于有為,住于無為,故歸灰斷。圓人觀俗,即是妙有,故行萬行,觀真能達不空之真,是故不住三無為坑。是故二諦皆是常住不思議假,故名無盡。
○三華嚴約十藏明假。
﹝智者疏﹞華嚴有十無盡法門。
﹝知禮記﹞新經二十,十無盡藏品云:菩薩有十種藏,三世諸佛皆說,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乃至云此十種無盡藏。有十種無盡,令諸菩薩究竟菩提。何等為十?饒益一切眾生故,以本愿善回向故,一切劫無斷絕故,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故,回向有為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無盡故,大愿心無變異故,善攝取諸陀羅尼故,一切諸佛所護念故,了一切法皆如幻故,是為十種無盡法,能令一切世間所作,皆得究竟無盡大藏。
○二「如此」下,結經明假。
﹝智者疏﹞如此等經,皆就假名分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以明無盡意。
○三「又如」下,圓中無盡二,初引經示相四,初勝鬘約佛法明中。
﹝智者疏﹞又如勝鬘經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
﹝知禮記﹞以一切法皆佛法故,法無不中,中故常住,常住故無盡。
○二大品約法界明中。
﹝智者疏﹞又大品經云:一切法趣意是趣不過,意為法界意則非盡非無盡,如是無盡。例如非常非無常,是乃為常。
﹝知禮記﹞法界體是大總相,故諸法皆趣,如提綱領,毛目悉歸。造境皆中,何法非總。今特言意,蓋為釋經意為法界,理必雙非,名無盡者,名偏意圓,故例真常。實無邊倒,今釋無盡,上下皆然。
○三凈名示即邊是中。
﹝智者疏﹞又凈名云:法若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與不盡,故知非盡非無盡,是真無盡義。
﹝知禮記﹞空有當體皆是圓中,中性不改,豈可有盡?此之無盡蕩二邊情,是故能空盡與不盡!腹手瓜陆Y成圓中,是真無盡。
○四大品明諸法皆中。
﹝智者疏﹞又大品經云:癡如虛空不可盡,乃至老死如虛空不可盡,色不可盡,乃至識不可盡。
﹝知禮記﹞修惡全體是性惡,故十二因緣及以五陰,一一如空,常住周遍,非當宗義,此文莫銷。
○二「如此」下,結經明中。
﹝智者疏﹞如此等經皆約中道之理,以名無盡。
○三「通達」下,從德立名二,初正立名。
﹝智者疏﹞通達空假中三諦之法不可盡,故名無盡意菩薩。
﹝知禮記﹞能達之意從所達法,得無盡名,學者須了,意即三諦,無別所達,能達亦無,若其不然,非無盡意。
○二「亦名」下,例諸法。
﹝智者疏﹞亦名無盡心智,識、色、受、想、行等義不可說。不可說,不能具載。
﹝知禮記﹞心智五陰及一切法,既即三諦,故皆得立無盡之名。
○二「菩薩」下,釋通名三,初對梵翻名。
﹝智者疏﹞菩薩者,外國云摩訶菩提質多薩埵,此云大道心眾生。
○二約華釋義二,初釋眾生二,初通明因果。
﹝智者疏﹞始心行者,為煩惱所生,二乘為五分法身所生,六度菩薩為福德所生,別圓為中道所生。故大品云:如來身者,不從一因一緣生如來身。
﹝知禮記﹞能生實法,所生假人,始自凡人訖尊極人,莫不從于眾法而生。
○二別明菩薩。
﹝智者疏﹞菩薩為眾行生,故言眾生。
﹝知禮記﹞從于無盡眾行而生,故曰眾生。
○二「發(fā)心」下,釋余字。
﹝智者疏﹞發(fā)心求佛,故言為大道,利益一切,以法道成他,或言成眾生。
﹝知禮記﹞又約上求下化,而釋前以眾行,生已假人,今以道法,成他眾生。
○三廣釋如別。
﹝智者疏﹞廣釋菩薩,義如別記。
○三敬儀二,初分經。
﹝智者疏﹞三敬儀者為三:一起,二袒,三合掌。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二「起者」下,隨釋三,初釋起二,初事釋。
﹝智者疏﹞起者,禮云請益起,請業(yè)起。菩薩于佛備其二儀,故言起也。
﹝知禮記﹞禮即曲禮,彼云:「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灌嵤献⒃疲骸缸饚熤氐酪!蛊鹑艚駬敢虑罢堃。業(yè)謂篇卷也。益謂受說不了,欲師更明說之。今無盡意欲請觀音利他之業(yè),欲益己心菩薩之行,故從座而起。
○二觀釋三,初約空論起。
﹝智者疏﹞觀釋者,菩薩常修遠離行,故言起。亦是契諸法空,空即是座于此空無所染著,故言起也。
﹝知禮記﹞文有二意:初明空觀不著諸法,次明空觀自不著空,故名為起。
○二「又菩」下,約假論起。
﹝智者疏﹞又菩薩安住空理,理本無起,愍眾生故,乘機利益,故言起。
﹝知禮記﹞即不起滅定,現(xiàn)諸威儀也。
○三「又中」下,約中論起。
﹝智者疏﹞又中道之寂非起非不起,而能起能不起,無起之起,起即實相,亦起眾生實相,故言起也。
﹝知禮記﹞中道遮照皆絕待對,故起不起無非中實,即遮之照名不起之起。此起自能起發(fā)中實,亦能令他起發(fā)中實。
○二「偏袒」下,釋袒二,初事釋二,初約西土。
﹝智者疏﹞偏袒右肩者,外國以袒為敬,露右者,示執(zhí)奉為便,表弟子事師充役之儀,是故以袒為恭也。
○二「此方」下,約此方。
﹝智者疏﹞此方以袒為慢,然古有須賈,肉袒謝于張儀,露兩髀也,此方亦不一向是慢也。
﹝知禮記﹞言須賈謝張儀者,合云張祿,字之誤也。元是茫睢魏人也,初仕魏,與中大夫須賈使于齊,齊以睢為賢,私賞金璧及牛酒。須賈嫉而怒之,使還讒睢于魏相魏齊,云茫雎以魏密事告齊,魏齊大怒,拉脅折齒,遭簀卷棄之廁中。睢不死求守圊者出之,睢既得免,易姓名曰張祿。隨秦使王稽入秦見昭王,昭王悅之,拜為客卿,稍遷左丞相。后須賈為秦使,睢乃微服而出,杖于路。賈見而大驚,問雎曰:「復說于秦乎?」睢曰:「逃亡之人,免死而已,何敢說秦乎!」又問睢曰:「秦相張君,子知之乎?」睢曰:「主人公亦得接近!官Z曰:「今欲因子請謁張君!褂谑峭。下車,守門者驚起正色,賈疑之,睢入而不出,賈問門人,知是秦相。失色戰(zhàn)懼,脫冠肉袒,請入謝罪。睢乃數(shù)而怒之。及賈使還,睢曰:「為我報魏君,令斬魏齊,不然我將圖魏矣!刮糊R后乃自縊,魏王斬首送秦。
○二觀解。
﹝智者疏﹞觀解者,覆露表空假二諦,又表權實。實不可說,如覆左表有冥益;權于化便如露,右表有顯益也。
﹝知禮記﹞以事表理,既成法門,可以修觀,故名觀解。
○三釋合掌二,初釋合掌二,初事釋。
﹝智者疏﹞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故以此表敬也。
○二觀解二,初表權實。
﹝智者疏﹞觀解者,昔權實不合,而今得合。
﹝知禮記﹞昔分今合,順部表觀百界一念,權實昭然。
○二「又五」下,表事理。
﹝智者疏﹞又五指表陰。仁王經云:法性色受想行識,此即實智真身,亦有五陰也。應化因緣,亦有五陰也。眾生性德之理,亦有五陰也。眾生生死果報,亦有五陰也。圣人為化眾生,示有應身五陰,是則權實陰殊。若眾生法性理顯,圣人亦息化歸真,權實不二。合掌表于返本還源,入非權非實,事理契合,故合掌也。
﹝知禮記﹞迷殊悟合,法性五陰,凡圣豈殊?但圣出纏,眾生在染。染中性陰起生死陰,以為能感,故使圣人出纏。實陰起于權陰,而為能應,感若復性,應則歸真。故以兩掌表今方合,欲令行人即觀事陰,合于性陰。
○二釋向佛。
﹝智者疏﹞向佛者,表萬善之因,向萬德之果也。亦是行人分證權實,合向于究竟權實,合故言向佛也。
﹝知禮記﹞文唯觀解,而有二意:初直明向佛,次兼合掌明向義。
○四正發(fā)問二,初分文立意三,初帶總分節(jié)。
﹝智者疏﹞四發(fā)問者,此下有兩番問答:初番問觀世音,后番問普門。前問為三:一稱嘆,二標所問人,三正問。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二「大經」下,問答功德。
﹝智者疏﹞大經云:汝具二莊嚴,能問是義;我具二莊嚴,能答是義。今無盡意具二莊嚴,欲顯觀音二種莊嚴,咨發(fā)如來;如來究竟具二莊嚴,當答此義。
○三「釋論」下,簡示今問。
﹝智者疏﹞釋論云:問有多種,不解問、試問、赴機問,今無盡意即是赴機問也。
○二「世尊」下,依文釋義三,初釋稱嘆。
﹝智者疏﹞世尊者,即是稱嘆尊號。十號具出釋論,用彼釋此。
○二「觀世音」下,釋所問。
﹝智者疏﹞觀世音菩薩即是標所問之人也。具如前釋。
○三「何因」下,釋正問二,初問能成因緣二,初別取境智。
﹝智者疏﹞以何因緣者,因緣甚多,略言境智因緣。
﹝知禮記﹞境是機感,智即圣應,感應名局,因緣則通。
○二「若就」下,互通凡圣。
﹝智者疏﹞若就眾生,則以善惡兩機為因;圣人靈智,慈悲為緣。若就圣人,觀智慈悲為因,眾生機感為緣,以是因緣。
﹝知禮記﹞因親緣疏,互論因發(fā),互論緣助。
○二「名觀」下,問所成名號。
﹝智者疏﹞名觀世音,如上釋也。
﹝知禮記﹞因緣是實法,名號是假,人攬實成假也。
○二佛答二,初分科。
﹝智者疏﹞第二佛答即為三:初總答,二別答,三勸持。就初總答為二:一明機,二明應。就機為四:一標人數(shù),二遭苦,三聞名,四稱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二「數(shù)者」下,隨釋三,初總答二,初貼文二,初明機四,初標人數(shù)二,初舉多數(shù)三,初牒經略示。
﹝智者疏﹞數(shù)者,十法界機,實自無量而言。百千萬億者,此乃通途商略業(yè)同者。
﹝知禮記﹞經文所舉百千萬億,非謂十界共有此數(shù),蓋指一業(yè)有如許人。
○二「如一」下,同受一苦。
﹝智者疏﹞如一地獄界,大略是同,其間優(yōu)降,復有何量?如一獄復有百千萬億品格之殊,一一品格復有百千萬億罪人,是罪業(yè)正同,所以同受一品罪苦。
﹝知禮記﹞以苦驗人,知同一業(yè)。若不然者,那得同受一品苦邪?
○三「將此」下,以例諸趣。
﹝智者疏﹞將此意廣歷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皆亦如是,故知此數(shù)是標同業(yè)之意也。
○二「所以」下,明多意。
﹝智者疏﹞所以舉多數(shù)者,明百千萬億種業(yè),遭苦稱名,一時有機,一時能應,皆得解脫。何況一人一業(yè)一機,獨來而不能救。此舉境眾機多,以顯觀深應大也。
﹝知禮記﹞凡地發(fā)心,尚能遍攝,果中濟物,豈有所遺?境眾等者,機新若多,應火必盛。
○二遭苦二,初成上義顯無量二,初以別業(yè)該同受。
﹝智者疏﹞二明遭苦者,即是受諸苦惱也。此語成上義,上百千是業(yè)同,此言諸苦惱,一苦惱是一業(yè)者,凡有百千萬億,故知有諸百千萬億。上明數(shù)同,下明業(yè)別。
﹝知禮記﹞上言百千是同業(yè)者,共受一苦。今言諸苦,即是有諸百千萬億。
○二「用此」下,以此意歷十界。
﹝智者疏﹞用此意歷十法界,萬機之徒不可說,不可說也。
﹝知禮記﹞界界有諸百千萬億,華嚴明數(shù)極至不可說,不可說。
○二「今言」下,對別答彰遍該二,初明總答。
﹝智者疏﹞今言受苦惱者,正是現(xiàn)遭苦畑也。此苦由于結業(yè)果多故,因亦多。此即總答。文略而意廣,遍該十界,不止人道而已。
﹝知禮記﹞文略意廣,上明諸苦,實遍十界。苦由惑業(yè),即顯能脫十界三障,廣豈過此。
○二后別答。
﹝智者疏﹞后別答中,文廣而意狹,別舉人間七難而已,故此處總答也。
﹝知禮記﹞文廣意狹,別答七難,約觀行解,始通三乘,今之總答,文該十界。
○三聞名二,初遭苦聞名共作機。
﹝智者疏﹞三聞名者,上明遭苦,次明生善,善惡合為機,此即明文。
﹝知禮記﹞由過現(xiàn)惡故遭諸苦,復由二世之善而得聞名。妙玄云:從闡提起改悔心,上至等覺,皆有善惡,相帶為機。
○二「聞有」下,四聞三慧俱能感二,初釋相二,初別指四教四聞。
﹝智者疏﹞聞有四義,如別記。
﹝知禮記﹞三藏能聞、所聞皆是實有,通教即空,別教即假,圓知能、所皆是法界。聞既有四,思、修亦然。故大本疏解「我聞」有: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
○二「若能」下,正示圓教三慧。
﹝智者疏﹞若能如是通達四種聞義,即聞慧。心無所依,無住無著,即是思慧。一心稱名,即修慧。
﹝知禮記﹞前三聞慧不得圓聞,圓教聞慧四種遍達。達四,皆是不聞。不聞即聞,而思何依何著?二慧導行,一心稱名,名圓修慧。
○二「此文」下,結示。
﹝智者疏﹞此文雖窄,三慧意顯。
○四稱號二,初牒示事理。
﹝智者疏﹞四稱名者,稱名有二:一事,二理。
○二「若用」下,各示稱念二,初事二,初明一心。
﹝智者疏﹞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xù),余心不間,故名一心;蚩扇缯堄^音中,系念數(shù)息,十息不亂名一念;蚩蔁o量息不雜異想,心想雖長,亦名一心。一心歸憑,更無二意,故名事一心也。
﹝知禮記﹞有相續(xù)一心,有數(shù)息一心。
○二明稱名。
﹝智者疏﹞稱名者,或可略稱,如此文;驈V稱,如下文。南無者,歸命之辭,皆是事一心稱名也。
﹝知禮記﹞今文但稱所歸之名,未稱能歸之辭,故是略非廣。
○二理二,初明一心。
﹝智者疏﹞理一心者,達此心,自他共無,因不可得,無心無念,空慧相應,此乃無一亦無心。
﹝知禮記﹞心有生滅,不名為一。今達心性,非四句生,既本不生,亦復無滅,乃名一心。然立一心,對他成二,若無一無心,則無諸無法,畢竟叵得名理一心。言達此心者,即是體達事中一心。
○二「知聲」下,明稱名。
﹝智者疏﹞知聲相空,呼響不實,能稱、所稱,皆不可得,是名無稱,是為理一心稱名也。
﹝知禮記﹞既達心空,從心所生,一切皆空,故令聲響。能稱、所稱,皆非生滅,故曰理稱。事未必理,理必具事,以此為因,安不感圣。
○二明應二,初分科。
﹝智者疏﹞二應者,先明應,次明解脫。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二「應有」下,隨釋二,初明應相二,初判偏圓益相。
﹝智者疏﹞應有多種,三教之應,應不一時,圓教觀音,一時圓應。
﹝知禮記﹞三教作意,應不一時,圓任運應,一時普遍。
○二「眾機」下,明機應速相。
﹝智者疏﹞眾機畑急,應速一時,聞即稱是機速,稱即應是應速。
﹝知禮記﹞觀音應赴,心內眾生;眾生機感,心內觀音。若不然者,不遍不速。
○二「皆得」下,明解脫二,初約多機顯圓應。
﹝智者疏﹞皆得解脫者,即是蒙應利益也。皆者,非但顯于多機眾益,亦是顯于圓遍之應也。
﹝知禮記﹞故前釋人數(shù)云此舉境眾機多,以顯觀深應大。
○二「或時」下,約三速再貼文。
﹝智者疏﹞或時為機速、應速、平等利益速,貼文。
﹝知禮記﹞經云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如何觀之,能令眾苦,普皆解脫?說聽之者,宜善思之。
○二「問十」下,料簡二,初明十界機應俱時遍二,初以多機差別難。
﹝智者疏﹞問:「十法界眾生無量機,既無量,云何一時令得解脫?」
○二「答譬」下,以四事圓普答五,初以四喻示。
﹝智者疏﹞答:「譬如父母,念子心重,多智多財,具大勢力,眾子在難,即能俱拔之。
○二「菩薩」下,約四法合。
﹝智者疏﹞「菩薩亦如是,無緣慈悲重,權實二智深,圣財無量,神通力大,十界雖多,應有余裕。
○三「安樂」下,引此經證。
﹝智者疏﹞「安樂行云:『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患创艘庖。
﹝知禮記﹞智慧寶藏,證財智二。
○四「又如」下,又三喻顯。
﹝智者疏﹞「又如毒龍罪報,尚能以一眼遍視一切,視之皆死,何況菩薩種智圓明耶?又如磁石,亦類明鏡。
○五「又如」下,示三昧力。
﹝智者疏﹞「又如入王三昧力,一時十番利益,一切此義,具在大本玄義!
﹝知禮記﹞中道為王,統(tǒng)攝二諦,一心圓入,十益普沾,觀音入此三昧,即是遍入一切眾生心性。常以三昧之力,與其十番之益,但由機感親疏,致使利益淺深。「王三昧」在妙玄第四,「十益」在第六。
○二「問一」下,明一心事理立能感二,初久稱無效問。
﹝智者疏﹞問:「一心稱名,皆得解脫,今見稱唱,累年不蒙寸效,何也?」
○二散心乖法答。
﹝智者疏﹞答:「經云一心稱名,有事一理一,二途無取,何能感圣?譬如臨鏡背視,對谷閉口,何能致影響耶?」
﹝知禮記﹞若能一心稱于事理,其猶形對影生,聲騰響答。
○第二別答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
﹝智者疏﹞第二別答為三:一口機感應,二意機感應,三身機感應。就口機為二:初明七難,次結口機。
○一敘意二,初敘他師意三,初立三機三,初「有人」下,定三業(yè)前后。
﹝智者疏﹞有人云:次第三機者,口顯居前,音成由意,意識成身也。
○二「通論」下,論三機與拔。
﹝智者疏﹞通論口機,亦脫三種苦,但先除果苦,次除苦因,次滿愿與樂。
﹝知禮記﹞免難是除果,離毒是除因,得子是與樂。
○三敘二番料簡三,初問。
﹝智者疏﹞問:「此中明拔苦,那忽與樂?」答:「少分與樂,欲引接之也。」
﹝知禮記﹞那忽與樂者,古以得子為樂故也。答云少分與樂,不礙悲門。
○二問。
﹝智者疏﹞問:「何意不與其樂因?」答:「因非引接故不與,又其文在后,為說法,是與樂因!
﹝知禮記﹞「禮拜乞子,示求樂果,何不令求戒善等業(yè),為樂因耶?」答:「樂果稱意,可引入求;修因勤苦,非引接法。其文在后者,十九說法廣示修因也。」
○三問并答可見。
﹝智者疏﹞問:「悲門既少分與樂,慈門應少分拔苦?」答:「前悲全拔苦已竟,后但與樂,無苦可拔,何論少分?」
○二「有人」下,立七難二,初明雙只。
﹝智者疏﹞有人解七難為兩雙一只:火水無識為一雙,鬼非類為一只,王賊是類為一雙。鬼聞去來,王論輕重,故成七難也。
﹝知禮記﹞鬼開去來者,去謂飄墮其國,來謂到此惱人。王論輕重者,被害則重,撿系則輕,體則是五,開則成七。
○二明次第。
﹝智者疏﹞次第者,火水無識為難則重。鬼雖有識,非類為次;王賊有識,是類故輕。然鬼王相間,初以鬼比王,王輕則鬼重;又以王比鬼,王重鬼輕。此二相似,故間出。
﹝知禮記﹞鬼王相間者,三鬼國難,四臨害難,五來惱難,六枷鎖難。三四相比,鬼難在海國則重,王難在城邑似輕。四五相比,王難或死故重,鬼惱或不死故輕。各論輕重,故云相似,乃相間也。
○三「有師」下,立八難二,初一師立。
﹝智者疏﹞有師以風,足為八難。
○二一師破。
﹝智者疏﹞有人彈之,文云:「稱名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不道風為難。」
○二「今明」下,明今師意二,初明三機二,初斥他非二,初斥情卜圣應。
﹝智者疏﹞今明圣人赴機,何必如此情卜?次第何必不次第?
○二「今不」下,斥悲門與樂。
﹝智者疏﹞今不同前者,此本明赴機拔苦,那得更以與樂間之?
○二「今言」下,明今意二,初隨世立次。
﹝智者疏﹞今言次第者,先入國隨俗,赴口機為初,意冥身顯以為次也。
﹝知禮記﹞此娑婆國,聲為佛事,口機為初,意根冥密,起必先身,身業(yè)粗顯,后心而動。三業(yè)之次,豈不然乎?
○二「若尋」下,圣應無謀。
﹝智者疏﹞若尋經意,一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經不云次第觀機,那可作次第釋耶?
﹝知禮記﹞且隨世俗,立次如前。據(jù)圣無謀,即扣即應。
○二「他既」下,明七難二,初明次第二,初且一往立次。
﹝智者疏﹞他既作七難次第,今還復作對之耳。入火,即有燋身絕命之憂,最為卒重,故居初。水漂沉浮,小緩于火。羅剎雖暴,如經云:「有五百羅剎女,妻五百飄人,生子受樂,時節(jié)猶長,然后頓食!勾藦途徲谒。王難非即得即戮,研罪虛實,實則刑,虛赦,不同于鬼,一概并食,故復次羅剎也。鬼來取者,無的所取,衰乃逢害,逃脫可免,不同王法,定判死生,故復次王難也。枷鎖節(jié)身,不慮失命,但有禁固之苦,小緩于鬼。怨賊覓寶,輸寶即畢若,能卑辭善巧方便,賊可免脫。此一往次第爾。
﹝知禮記﹞從重至輕,一往次第。
○二「至如」下,誡不可定執(zhí)。
﹝智者疏﹞至如兇賊忽發(fā),與火燒何異?
○二「問諸」下,明所表二,初以雖多唯七責。
﹝智者疏﹞問:「諸難眾多,何意取七耶?」
○二「答此」下,以七難表六答二,初正示表意二,初通明七六。
﹝智者疏﹞答:「此有所表,人以六種成身,還以六種自害,如人共七難同住,復以七為難。今通用七難等來表六種也。火水風即表身內三種也;刀杖枷鎖表地種也;鬼賊王等表識種也;三千大千世界表空種也。」
﹝知禮記﹞經明七難不止在事,故約觀釋,通互三乘。若無所表,不能該深,故約七難,以表六種。外水火風表內三種,刀鎖堅礙表內地種,王等有情可表識種,三千世界雖非正難,是難所依,可表內空。
○二「云何」下,別示空識二,初明表相。
﹝智者疏﹞云何空得為難?如人身有內空,四大圍之,識于中。缓萎惔笄Ы鐕厮痫L,王鬼賊等,于中住耶?
○二「空為」下,明為難二,初空。
﹝智者疏﹞空為難者,空是來難之由。如身體堅實,外病不侵,身若虛疏,眾疾逼惱。又如人家宅,無垣墻,盜賊則進,能來難故,空亦成難。
﹝知禮記﹞雖非正難,而是難由。若論觀行,亦為所觀。
○二識。
﹝智者疏﹞識種是難者心識邪計,橫起愛見,毀滅法身慧命;如王鬼賊劫奪財寶,斷傷壽命,故識種是難。
﹝知禮記﹞識起愛見,必該通、別二種愛見。
○二「所以」下,結示唯七意。
﹝智者疏﹞所以不多取者,正應表此假,令多舉諸難,亦是表此。
○二「一火」下,依義釋文三,初口機二,初明七難七,初火難二,初科意三,初節(jié)經文。
﹝智者疏﹞一火難為四:一持名即是善為機,二遭苦即是惡為機,三應,四結。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二「上總」下,敘經意。
﹝智者疏﹞上總云受諸苦惱,未判其相,今別答故,舉水火等也。
○三「釋諸」下,列義門。
﹝智者疏﹞釋諸難,例為三意:一貼文,二舉事證,三觀行解釋。
○二「貼文」下,隨釋三,初貼文四,初持名二,初釋文義二,初釋持名。
﹝智者疏﹞貼文者,持者口為誦持,心為秉持。秉持為理不失,雖非口持,覺觀亦得是口行,故通屬口業(yè)機攝。
﹝知禮記﹞秉持屬口者,大論云:「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為心行。」秉持之心,既是覺觀,故屬口業(yè)。
○二釋若有。
﹝智者疏﹞若有、設有、復有,皆是不定挑脫之辭也。
﹝知禮記﹞挑字去聲,不定貌也。
○二「余皆」下,明前后二,初敘古。
﹝智者疏﹞余皆難起方稱名,此中前持名而遭難,此或是前后互出爾。
﹝知禮記﹞謂是互出,其義不然。
○二今釋三,初約義釋。
﹝智者疏﹞今為火難卒暴,須預憶持,憶持必無此難。設脫有者,皆是放舍所持。背善從惡,稱之為設。
○二「如慈」下,引事勸二,初引事證。
﹝智者疏﹞如慈童女因緣,若能至意修孝,不遭火輪,違母絕發(fā)受地獄苦。此是秉孝不純,廣出因緣云云。
﹝知禮記﹞此是男子名慈童女,鬻薪養(yǎng)母,督于孝誠。后欲涉海,母抱其足,不欲兒去,違母掣身絕母一發(fā)。海上失伴,入諸寶城,多歲受樂,行孝報也。后入鐵城,火輪著頂,絕發(fā)之報。若專行孝,不遭火輪。
○二「行人」下,勸憶持。
﹝智者疏﹞行人持名,本不應遭難。緣差忽忘,設入大火,若能憶先所持,即得免難。
○三「火難」下,約重結二遭苦三應。
﹝智者疏﹞火難既重,機亦須深,故先持后脫,其義可見。
○四「威神」下,結。
﹝智者疏﹞威神力是結火難也。
○二「次約」下,舉事二,初示二人著傳。
﹝智者疏﹞次約證者,晉世謝敷作觀世音應驗傳,齊陸果又續(xù)之。
○二「其傳」下,舉四人免難。
﹝智者疏﹞其傳云:竺長舒,晉元康年中于洛陽,為延火所及,草屋下風,豈有免理?一心稱名,風回火轉,鄰舍而滅。鄉(xiāng)里淺見,謂為自爾。因風燥日,擲火燒之,三擲三滅,即叩頭懺謝。法力于魯郡,起精舍于上谷,乞得一車麻,于空野遇火,法力疲極小臥,比覺火勢已及,因舉聲稱觀,未得稱世音,應聲火滅。又法智遇野火,頭面作禮,至心稱名,余處皆燒,智容身所無損。又吳興郡吏,此皆記傳所明,非為虛說信矣。
○三「就觀」下,觀釋三,初通標列。
﹝智者疏﹞三就觀行釋者,火有多種,有果報火、業(yè)火、煩惱火。
﹝知禮記﹞報是事火,眼見身覺,業(yè)與煩惱,但有燒義。令世善業(yè),及三觀壞,故名為火,是以稱為「就觀行釋」。問:「三觀所對,唯在煩惱,縱兼遠障,只至于業(yè),事相火等,全不妨觀,何得果報,預觀釋邪?」答:「經列七難,止在人中,智者深窮救難之功,在王三昧。即二十五有真常我性,觀音證已,乃能遍拔眾生之苦。于一一有,十番破障,令與我性,究竟冥一,方盡大士拔苦之用。然十番破,不出三障,若盡理說,于一一番皆破三障。今欲易解,從增勝說。報且在事,業(yè)屬有漏,唯惑至極。觀音修習王三昧時,具有弘誓,拔于法界三障之苦,故今眾生三障苦逼,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其義若此,豈得不論果報火等。應知吾祖說觀世音圓修三昧,圓發(fā)僧那,圓入法門,圓救諸難,意令行人仿之,修入所列三障。豈獨即今修觀之境,亦是將來所拔之苦,故知具示七難淺深,正論觀行始末之相也!
○二「果報」下,示分劑。
﹝智者疏﹞果報火至初禪,業(yè)火通三界,煩惱火通三乘人。
﹝知禮記﹞報業(yè)煩惱,始自博地,終至等覺,皆具此三。故輔行明分段土至實報土,各有三道。分段三道:謂見思惑為煩惱道,煩惱潤業(yè)名為業(yè)道,感界內生名為苦道。方便三道:謂塵沙惑為煩惱道,以無漏業(yè)名為業(yè)道,變易生死名為苦道。實報三道:謂無明惑為煩惱道,非漏非無漏業(yè)為業(yè)道,彼土變易名為苦道。今從增勝而說,故約事火,而為果報,只至初禪。輪回之因,以為業(yè)火,故至有頂。三觀所破,方名煩惱,故通三乘。下去諸難,其意準此。
○三「果報火難」下,隨次釋三,初果報火二,初遭難三,初通明處。
﹝智者疏﹞果報火難者,從地獄有,上至初禪,皆有火難。
○二「如阿」下,別示相。
﹝智者疏﹞如阿鼻鬲子,八萬四千,內外洞徹,上下交炎,餓鬼支節(jié),煙起舉體燋然,畜生燠煮湯炭。修羅亦有火難,人中焚燒現(xiàn)見,故若至劫盡,須彌洞然,諸天宮殿,悉皆都盡。初禪已下,無免火災。
○三「凡一」下,總結數(shù)。
﹝智者疏﹞凡一十五,有眾生百千萬億諸業(yè)苦惱。
﹝知禮記﹞四趣、四洲、六天、初禪,若加梵王,合云十六。同在初禪,且云十五。
○二「持是」下,感應二,初機成獲脫。
﹝智者疏﹞持是觀世音名,火不能燒,何但止就閻浮提人作解耶?
○二「直就」下,指數(shù)斥局。
﹝智者疏﹞直就一十五有果報,望舊解火,誠可笑哉?余九番,非彼所知。
﹝知禮記﹞直就果報,地上清涼,驗于舊解,所失者眾。因華已去,九番破有,他不聞名。
○二「次明」下,惡業(yè)火二,初遭難二,初明修因。
﹝智者疏﹞次明修因。惡業(yè)火者,隨有改惡修善之處,若五戒十善。
﹝知禮記﹞上之所明,于現(xiàn)報上,求免苦畑,安其果身。今所論者,修行戒善,及八地定,求于未來人天樂果。
○二「多為」下,明遭火三,初釋相。
﹝智者疏﹞多為惡業(yè)所難,故經云燒諸善根,無過嗔恚,雖生有頂,頭上火然。
﹝知禮記﹞宿習、破戒、十惡業(yè)等,于修持時,起作障難,使戒定等善業(yè)不成,名為被燒。有頂?shù)日撸挥新┥茦O非想定,非惡業(yè)火,無所有下,即為所業(yè),且欲示于惡通三界,故引之耳。
○二「術婆」下,引證二,初引事。
﹝智者疏﹞術婆伽欲火所燒。
﹝知禮記﹞術婆伽淫欲熾盛,火起燒身,此即業(yè)火,能生事火。驗三種火,其性不別。
○二「金光」下,引經。
﹝智者疏﹞金光明云:「憂愁盛火,今來燒我!
○三「能破」下,被燒。
﹝智者疏﹞能破善業(yè),退上墮下,皆名為火。
﹝知禮記﹞上升之善,既為所焚,乃隨惡業(yè),牽墮于下。
○二「若能」下,感應三,初成機得脫。
﹝智者疏﹞若能稱名,得離惡業(yè)。
○二「故請」下,引消伏證。
﹝智者疏﹞故請觀音云:「破梵行人,作十惡業(yè),蕩除糞穢,令得清凈!
﹝知禮記﹞梵行者,凈行也。謂大小諸戒,是三乘之人清凈之行,十惡是能破,梵行是所破。
○三「由斯」下,用此文結。
﹝智者疏﹞由斯菩薩威神之力也。
○三煩惱火二,初就機應解釋二,初明偏圓機感二,初別釋二,初就聲聞廣示。
﹝智者疏﹞次明煩惱火。若聲聞人,厭惡生死,見三界因果,猶如火宅。四倒結業(yè),煙炎俱起,輪轉墮落,為火所燒。生死蔓延,晝夜不息,勤求方便,競共推排,爭出火宅。稱觀世音,機成感應,乘于羊車,速出火宅。入有余、無余涅槃,即得解脫也。
﹝知禮記﹞見思之因,分段之果,四心流動,三相遷移,名為火宅。競共推排,爭出此宅,若非一心稱觀世音,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此教觀音身在此岸,度人彼岸,故令聲聞得二涅槃。
○二「次明」下,例余位俱機。
﹝智者疏﹞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行,次明通教,次明別教,次明圓教,次明變易土鈍根人,次明變易土利根人。
﹝知禮記﹞劑于通教,見思為火,別教正以塵沙為火,圓教初后無明為火。上之二土,通名變易,未能伏斷。無明惑者名鈍根人,若能伏斷稱利根人。伏在方便,斷窮實報。
○二「凡有」下,總示二,初修觀被燒。
﹝智者疏﹞凡有九番行人,修道之時,【立+立】為五住煩惱惑火之所燒害,各修方便,方便未成,火難恒逼。
﹝知禮記﹞唯除求離果報火者,戒善已上,皆名修道,故云九番!玖+立】為五住惑火燒者,修因禪定,亦被愛、惑二住所燒,況三毒業(yè),見、思通攝。
○二「稱觀」下,稱名得脫。
﹝智者疏﹞稱觀世音,方便即成,便得解脫。一一當其法門細作機感之義。
﹝知禮記﹞各依本法而修一心,及以稱號。若成機者,無不得脫。
○二「問菩」下,明漸頓慈悲二,初問起。
﹝智者疏﹞問:「菩薩住何法門,而能如是耶?」
﹝知禮記﹞如上所明,二十五有,三障苦難,十番令脫,未知大士,修何方便,證何法門,得如是力?
○二「答菩」下,釋出二,初略示。
﹝智者疏﹞答:「菩薩法門,無量不出,別圓兩觀,本起慈悲,故能十番垂應!
○二「所以」下,廣釋二,初明漸次二,初修觀本誓三,初果報慈悲。
﹝智者疏﹞所以者何?菩薩元初發(fā)菩提心,見果報火燒諸眾生,即起慈悲,誓當度脫。
﹝知禮記﹞既于元始發(fā)菩提心,凡曰見聞,終期濟拔。
○二「受持」下,修因慈悲。
﹝智者疏﹞受持禁戒,亦起慈悲,救諸業(yè)火。
﹝知禮記﹞略云禁戒,須兼根本十二門禪,以其業(yè)火,皆能壞故。
○三「修無」下,無漏慈悲二,初事定。
﹝智者疏﹞修無漏觀,白骨流光,發(fā)火光三昧,八勝處中有火勝處,十一切處中有火一切處,皆起慈悲,當為眾生滅煩惱火。
﹝知禮記﹞若據(jù)根本味禪之外,有根本凈禪,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此等亦帶無漏,能滅煩惱。今但從觀骨光等為無漏者,蓋取出世。事禪有火名者,辨其觀相,此乃以事禪之火,滅見思之火。然事禪有四:即觀、練、熏、修。觀謂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練謂九次第定;熏謂師子奮迅三昧;修謂超越三昧。今于四中,但舉觀禪中三,不引八背者,以八背中無火名故,蓋隨便也。初云白骨流光者,即九想中于第八白骨修。八色流光,言八色者,見地色如黃白凈潔之地,見水色如深淵清澄之水,見火色如無煙清凈之火,見風色如無塵迥凈之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青色如薝卜華,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貝雪。見色分明,而無質礙。八勝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此四句末,皆云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五地勝處,六水勝處,七火勝處,八風勝處。此于緣中,轉變自在,觀心淳熟,勝前八色故也。十一切處者:一青一切處,二黃一切處,三赤一切處,四白一切處,五地一切處,六水一切處,七火一切處,八風一切處,九空一切處,十識一切處。此于所觀普遍,即觀禪成就也。
○二「又觀」下,三觀。
﹝智者疏﹞又觀諸火,悉是因緣所生法,體之即空。又從火空而觀火假,分別因緣。又觀火中見火實相。如是次第,節(jié)節(jié)皆有慈悲,誓當利物。
﹝知禮記﹞諸火者,報業(yè)煩惱,及事定中火,皆是三觀所觀境也。此境緣生,故先即空,次假,后中,故成別觀,節(jié)節(jié)慈悲,誓拔報業(yè)及三惑火。
○二「今住」下,熏心起應二,初乘誓赴難三,初真悲妙力。
﹝智者疏﹞今住補處,力用無盡,以本誓力,熏諸眾生,未曾舍離,隨有機感,即能垂應。
﹝知禮記﹞即是鄰極,同體慈悲,冥熏眾生,令成機感,垂應拔苦。
○二「若事」下,眾機關誓。
﹝智者疏﹞若事火起,稱名求救,即對本時果上慈悲,拔苦與樂。惡業(yè)火起,即用持戒修定中慈悲。煩惱火起,即用無漏入空、入假、入中等慈悲,節(jié)節(jié)相關。
﹝知禮記﹞眾生若起三種火時,與本菩薩所起無殊,故關分果之悲,以答因中之誓。肇師云:「發(fā)僧那于始心,終大悲以趣難!
○三「若眾」下,一時普救。
﹝智者疏﹞若眾機競起,一時牽感,慈悲遍應,皆得解脫。
﹝知禮記﹞別教雖則修有次第,證必圓融,故十種機能一時應。
○二「如華」下,引經證成二,初引經。
﹝智者疏﹞如華嚴第四十云:「善財詣進求國,見方便命婆羅門修苦行求一切智,有大刀山,四面火聚,從刀山上自投于火。語善財云:『能入此者,是菩薩行。』善財生疑,言是邪法。梵語善財:『莫作此念,此是金剛大智人,欲竭愛海!蛔栽谔煸疲骸捍似兴_五熱炙身,令我滅邪見,離我心諸魔!挥衷疲骸浩兴_炙身時,我等宮殿猶如聚墨,我即發(fā)菩提心。乃至他化自在天,于煩惱中得自在法門。乃至龍鬼阿鼻,皆發(fā)菩提心,舍本惡念!簧曝斅効罩姓Z已,即時悔過,登刀山,入大火聚,未至得菩薩安住三昧,入火得菩薩寂靜安樂照明三昧。此火山者,名為無盡法門,若入此門,能知諸法故!
﹝知禮記﹞問:「今家判華嚴,善財未見彌勒文殊已前,皆是別教歷別法門。今文既云此火山者,名為無盡法門,若入此門能知諸法,此門豈非圓融義耶?」答:「此唯于火法門中,能知諸法,不能于余法門知諸法故。以彼經云:我唯知此一法門,故知仍是教道之說!埂溉魻枺酥,住何諦理?破何等惑?」答:「既云無盡法門,又云能知諸法,即是中道三昧,破無明惑!构梳尯灻,善財若于知識得實相三昧,則破障中微細無明,多分并約教道不融破無明惑(上皆釋簽)。
○二「舉彼」下,結示。
﹝智者疏﹞舉彼經火法門如此,證成觀音火法門慈悲救苦十番利益也。
﹝知禮記﹞觀音若是別教,救于煩惱火者,即如方便命婆羅門所修之相也。十番利益者,乃是通結前來三番慈悲。
○二「次明」下,明圓頓二,初明本修圓觀慈悲。
﹝智者疏﹞次明菩薩。本修圓觀所起慈悲者,但觀一火具十法界,一切諸法入火字門。于一火門雖無分別,明識一切果報火、業(yè)火、煩惱火等,明了通達無緣慈悲,遍覆一切,是為火門入王三昧。
﹝知禮記﹞初心觀火不思議境,即一火門具三千法。雖皆互遍,相相分明,即于此境發(fā)菩提心,誓拔眾生三障火難,誓與眾生三種火樂。
○二「若法」下,明入位法界機應二,初釋三,初無謀而應。
﹝智者疏﹞若法界火起,菩薩以本地誓愿,普應眾生,如磁石吸鐵。
﹝知禮記﹞圓修圓證,以圓誓愿熏圓力用,不動一心救十火難。
○二「雖無」下,不分而分。
﹝智者疏﹞雖無分別,而分別說者,以十五三昧救果報火;用二十四三昧救修因火;二十五三昧通救二乘、通教、六度、別、圓等入空煩惱火;還用二十五三昧救別教出假火;還用二十五三昧圓救圓教人入中煩惱火。
﹝知禮記﹞圓普之悲,徹底而拔,實非前后淺深,應之但就機感。三障分齊,對二十五王三昧力,自成多少,免果報火。當于十五王三昧力,修有漏善,免惡業(yè)火。當二十四王三昧力,闕何一耶?若除惡業(yè),不用非想,若成善因,不用地獄,以地獄因無成就故。非想之因,無破除故。故修因惡業(yè),極上極下,互論不用一三昧也。二乘已去至圓入中,節(jié)節(jié)皆用二十五有王三昧力。
○三「雖應」下,入而不入。
﹝智者疏﹞雖應入諸火,不為諸火所燒,大集經云:「譬如虛空火災起時,所不能燒!
﹝知禮記﹞雖入諸有三障之火,以其體了即空假中故,無相可得,何有能燒及所燒邪?
○二「菩薩」下,結。
﹝智者疏﹞菩薩亦如是,以不思議慈悲,普應一切,皆得解脫也。
○二「常途」下,示己他得失。
﹝智者疏﹞常途釋七難,止解得救人中苦,失二十四有及變易中苦,止得如幻三昧少分,全失二十四三昧廣大之用也。
﹝知禮記﹞如幻三昧破閻浮有,具論十番,他師唯知果報一益,故云少分。
○二水難二,初列義門。
﹝智者疏﹞第二水難者,亦為三意:一貼文,二引證,三觀釋。
○二「貼文」下,隨門釋三,初貼文二,初科經。
﹝智者疏﹞貼文為三:一遭水是有苦,二稱名是善,三得淺處是應也。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二「問何」下,釋義三,初遭水二,初問。
﹝智者疏﹞問:「何意言為大水所漂?」
○二答二,初就水難答。
﹝智者疏﹞答:「小水不成難,或戲故入水亦不成難,欲論其難,故言大水所漂。」
○二「火難」下,對火難答。
﹝智者疏﹞火難所以言入者,小火亦應斷命。若故入,若不故入,入則害命。今舉其重難,重難既救,何況其輕?是故言其入火,不言入水。言其大水,亦言大火。
○二稱名三,「水論」下,蒙應。
﹝智者疏﹞水論其淺即成應,火猶少在未成應也。
○二引證。
﹝智者疏﹞二引證者,應驗傳云:海鹽有溺水,同伴皆沉,此人稱觀音,遇得一石,困倦如眠,夢見兩人乘船喚入。開眼果見有船人,送達岸不復見人船,此人為沙門大精進。又劉澄隨費淹為廣州牧,行達宮停遭風。澄母及兩尼聲聲不絕唱觀世音,忽見兩人挾船,遂得安穩(wěn)。澄妻在別船及他船皆不濟。道冏三人乘冰度孟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沒,冏進退冰上,必死不疑,一心稱觀世音,腳如蹋板,夜遇赤光,徑得至岸。此例甚多,皆蒙圣力也。
○三觀釋二,初列三水。
﹝智者疏﹞三約觀解者,果報水至二禪,惡業(yè)水通三界,煩惱水通大小乘。
﹝知禮記﹞從增勝意,同前火難。
○二「如地」下,釋三水三,初果報二,初遭難。
﹝智者疏﹞如地獄,鑊湯、沸屎、咸海、灰河、流漂、沒溺,餓鬼道中亦有填河塞海,畜生淹沒沖波致患,阿修羅亦有水難,人中可知水災,及二禪泛漾無岸。
○二「是時」下,機應。
﹝智者疏﹞是時若不稱名,尚不致淺處,何況永免耶!
○二「次惡」下,惡業(yè)二,初遭難。
﹝智者疏﹞次惡業(yè)水者。諸惡破壞善業(yè)者,悉名惡業(yè)波浪。愛欲因緣之所毀壞,澍入三惡道中,忘失正念,放舍浮囊,見思羅剎,退善入惡者,即是水漂,何必洪濤巨波耶!
﹝知禮記﹞放舍浮囊等者,大經云:如人帶持浮囊,欲度大海。有一羅剎,乞此浮囊,初則全乞,其人不與;次乞其半,次乞三分之一,次乞手許,后乞微塵許,其人念言,若與塵許,氣當漸出,何由度海,故悉不與。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常有煩惱羅剎,令人破戒,若破根本如全與,破增殘如半與,破舍墮如與三分之一,破波夜提如與手許,破突吉羅如與塵許,若不發(fā)露,則不能度生死彼岸,菩薩護持重禁及突吉羅,等無差別,今明惡業(yè),故言放舍。
○二「若能」下,機應。
﹝智者疏﹞若能一心稱名,即得淺處也。
○三煩惱二,初明機二,初論惑水二,初通明諸有水。
﹝智者疏﹞次次明煩惱水者。經云:煩惱大河,能飄香象。緣覺觀愛欲之水,增長二十五有稠林,潦水波蕩惱亂我心,暴風巨浪有河洄澓沒溺眾生。無明所盲而不能出,涅槃彼岸何由可登?
﹝知禮記﹞菩薩香象,足雖到底,若未達岸,寧免被飄。緣覺觀集,而為,初,門故云愛水增長諸有。
○二「二乘」下,別示四教機二,初示聲聞。
﹝智者疏﹞二乘人修三十七品之機,運手動足截有生死險岸,前途遙遠,一心稱名。若發(fā)見諦,三果皆名淺處,無學為彼岸。
○二「次支」下,例諸位。
﹝智者疏﹞次支佛,侵習為淺處。通教正習盡為彼岸。次別教,斷四住為淺處,斷無明為彼岸。次明圓教,六根清凈為淺處,入銅輪為彼岸,變易中分分是淺處,究竟無明方稱彼岸。
﹝知禮記﹞支佛修行,不立分果,深觀緣起,久種三多,福慧既隆,頂侵二習,雖未發(fā)真,四流莫動,名得淺處,頓證極果,名到彼岸。通教菩薩,正盡得淺,習盡到岸。變易二土,同以別惑,而為中流,上品寂光,方為彼岸。
○二「復次」下,示四流。
﹝智者疏﹞復次,初果免見流,三果免欲流,四果免有流,乃至圓教方免無明流。
﹝知禮記﹞常途四流,只是界內之惑,今取別惑,方名無明。故知即與五住無異,但合色愛及無色愛為一有流耳。
○二「菩薩」下,明應前之十番,各有修相,皆所被機求脫之事。今說本觀二種修相,皆是觀音垂應之本二,初通示二觀慈悲。
﹝智者疏﹞菩薩所以遍應水難者,皆是本修別圓二觀慈悲,今日成就王三昧力。
﹝知禮記﹞兼別觀者,略有二意:一者此教初心立行,雖依漸次,以知中實后,心能證王三昧故。二者欲以歷別之相,顯于圓融,一念具故。摩訶止觀十乘之初,先明次第,顯不次故。今釋此品,本觀皆兩有玆二意。
○二「所以」下,別明三昧漸頓二,初漸二,初漸修。
﹝智者疏﹞所以者何?菩薩修別觀時,見眾生漂果報水,起誓拯濟。菩薩修戒定時,以善治惡,于諸禪定水、光三昧水、勝處水,一切處皆起慈悲。以善攻惡,又從水假入空,發(fā)真無漏;從空出假,達水因緣,入水中道,見水實相。節(jié)節(jié)法門,皆起慈悲,熏諸眾生。
﹝知禮記﹞元始發(fā)心上求下化。水光三昧,即觀白骨八色流光中一色也。水勝處等,例如火難中說。
○二「今成」下,頓應二,初乘誓赴難。
﹝智者疏﹞今成王三昧,寂而常照。眾生報水所漂,稱名為機。對事慈悲,救果報水;戒定慈悲,救惡業(yè)水;三觀悲救煩惱水。一切一時皆得解脫。
﹝知禮記﹞漸修頓證,常鑒法界,十番機緣,三障水漂,對于因中,節(jié)節(jié)誓愿,令彼一切,皆得解脫。
○二「如華」下,引經證成二,初證。
﹝智者疏﹞如華巖三十八明善財至海門國,海云比丘為說普眼經。云十二年來,常觀此海,漸漸轉深,大身居止珍寶聚集,如是觀已,則見海底生大蓮華,無量天龍八部莊嚴華上,有佛相好無邊,即申右手摩于我頂,為說普眼經千二百歲,一日所受阿僧祇品,無量無邊,若以海水為墨,須彌聚筆,書寫此經,不能得盡。
﹝知禮記﹞托于事海,觀三障海。十二年者,十二緣也。漸漸轉深,見海十德,十觀成也。生大蓮華,顯妙境也。天龍莊嚴者,具妙力用也。有佛相好,常見盧舍那也。申右手者,權智應也。摩我頂者,實智感也。即以感應道交,彰始本分合也。說普眼經者,分得果法也。一日所受至不能得盡者,一念心塵顯大千經卷也。
○二「當知」下,結。
﹝智者疏﹞當知水法門攝一切法,亦如大品阿字門,具足一切義。觀音于水法門,久已通達,故能遍應一切水難。
﹝知禮記﹞既如阿字具一切義,應知亦是中道法門,但帶教道唯知此一耳。
○二「復次」下,頓二,初頓修。
﹝智者疏﹞復次,本修圓觀法門,無緣慈悲,遍應一切者。觀水字門,十法界趣水字,是趣不過水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不趣?十法界趣水是俗諦,水尚不可得即真諦。云何當有趣不趣?即雙非顯中道第一義諦。
﹝知禮記﹞十界趣水者,水為法界,攝諸法盡,故言趣也。既立能趣及以所趣,故當俗諦。水尚等者,所趣之水,全體是性,無相可得,無所趣故,那有能趣,能所俱空,名為真諦。云何等者,水尚叵得,則無有趣,有趣既絕,不趣自忘,即以雙非,顯于中道。此之三諦,同一法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思議也。
○二「如此」下,頓應二,初明不應而應。
﹝智者疏﹞如此觀水字十法界三諦之法,即起無緣慈悲,遍熏三諦十法界眾生,故能圓應一切。
﹝知禮記﹞大經云: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名如來慈,豈非三諦起慈悲邪!前總難中,十界眾生受苦,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不觀十界即空假中,那得一時離于眾苦?良以三諦是生本性,亦圣果源,無有二體。故同體悲方能圓拔。
○二明不分而分。
﹝智者疏﹞若分別觀者,以十六三昧救果報水;以二十四三昧救惡業(yè)水;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入空有流等水;以二十五三昧救別教出假于有流中,令無染濕;以二十五三昧救圓教入中無明流水;一切一時俱得解脫也。
﹝知禮記﹞大意同前火難中說。今以四流對諸位難,四教入空,離于有流,等于見欲二流也。假于有流無染濕者,假雖破空亦不著有,以雙流故,應知假顯空亦彌著,名平等觀。義在于斯,中破無明,如常所說。
○三羅剎難二,初列義門。
﹝智者疏﹞第三羅剎難者,亦為三:一貼文,二約事,三觀釋。
○二隨門釋三,初貼文二,初科經。
﹝智者疏﹞貼文又為二:一明難,二結名。難中為五:一舉數(shù),二明遇難之由,三遭難,四明機,五明應。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二「人數(shù)」下,隨釋二,初明難五,初舉數(shù)二,初釋人數(shù)。
﹝智者疏﹞人數(shù)者,但舉百千總數(shù),不定判多少。明入海求珍,結伴無定,雖無定數(shù),終不可獨往,故舉百千也。
﹝知禮記﹞若百若千,或萬或億,以其泛海,必乘大舶,故云結伴,不可獨往。
○二「賢愚」下,明入海。
﹝智者疏﹞賢愚云:田殖百倍,商估千倍,仕宦萬倍,入海吉還,得無量倍。故入海也。
○二「次遭」下,難由三,初正釋難由二,初證風非正難。
﹝智者疏﹞次遭風。是難由約下文證,今若開風為正難,下文云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此豈不獨是羅剎難也?
﹝知禮記﹞以古師足風為八難,故據(jù)結文但成鬼難。
○二「難由」下,推風難由。
﹝智者疏﹞難由正應無在由者,何但由風?由風墮難,由入海遭風,求寶入海,由貪求珍寶,展轉相由,風災難切,故風是墮難之由也。
﹝知禮記﹞若展轉推之,皆是難由,于諸由中,風由最切,是故經文特言風耳。
○二「七寶」下,追釋寶物二,初分真?zhèn)巍?/p>
﹝智者疏﹞七寶是正寶,珠是偽寶,又如意珠寶最上。今言等者,等上等下諸寶也。
○二示似真。
﹝智者疏﹞樓炭云:「巨海有七種似實,一百二十種真珠寶。」
○三「黑風」下,更釋風相二,初他解三,初舊師立。
﹝智者疏﹞黑風者,舊云風無色,吹黑沙故爾。
○二「有人」下,他人彈。
﹝智者疏﹞有人彈云:「沙中無船,水中無沙,非是吹黑沙,乃是吹黑云爾!
○三「今還」下,今例難。
﹝智者疏﹞今還例此難:水中無云,云中無船,何得彈沙而取云?風能吹黑云,何意不能吹黑沙?
○二「請觀」下,今釋二,初經明風色。
﹝智者疏﹞請觀音云:「黑風洄波。」仁王般若有六色風,黑赤青天地火也。受陰經明五風。阿含亦云黑風。
○二「風加」下,風黑怖甚。
﹝智者疏﹞風加以黑,怖之甚也。
○三「羅剎」下,遭苦。
﹝智者疏﹞羅剎是食人鬼,人尸若臭,能咒養(yǎng)之令鮮。復有啖精氣鬼,人心中有七渧甜水和養(yǎng)精神,鬼啖一渧令頭痛,三渧悶絕,七渧盡即死。
﹝知禮記﹞羅剎鬼者,本毗沙門天王所管,有其二部:一曰夜叉,捷疾鬼也。二曰羅剎,食人鬼也。遍在諸處,然其本居海外有國;蛉孙h往其國,或鬼來此惱人,皆由惡因相關故也。
○四「一人」下,明機。
﹝智者疏﹞一人稱名。
○五明應。
﹝智者疏﹞余者悉脫者,同憂戚休否是共,雖口不同唱,心助覓福,故俱獲濟是均。若后值賊則同聲者,陸地心多不并,決須稱號,令使齊,與水難為異。
○二「何意」下,結名。
﹝智者疏﹞何意就此結觀音之名?此正就一人稱名而賴兼群黨,明慈力廣被,救護平等,顯觀音之名也。
○二約事。
﹝智者疏﹞二約事證。應驗傳云:外國百余人,從師子國,泛海向扶南。忽遇惡風墮鬼國,便欲盡食。一舶眾人怖稱觀音,中有一小乘沙門,不信觀音,不肯稱名,鬼索此沙門,沙門狼狽學稱,亦得免脫。
○三觀釋二,初明風義不局。
﹝智者疏﹞次觀釋者,不但明世界中風,黑業(yè)名風。華嚴云: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吹諸行商人,墮落惡道,失人道善寶,及無漏圣財。
﹝知禮記﹞世界中風,果報風也。黑業(yè)名風,至失人道善寶,皆惡業(yè)風也。失無漏財,煩惱風也。以下第五又明鬼難,具明三障惡鬼之義,故今觀行,且從難由風義,而示欲于六種,明別圓觀即是一切觀境之式。
○二「從地」下,釋風通三障三,初果報二,初遭苦二,初上至三禪。
﹝智者疏﹞從地獄上至三禪,皆有果報風難。
○二「如僧」下,下遍諸趣。
﹝智者疏﹞如僧護經,明地獄種種形相,疾風猛浪,沒溺破壞,餓鬼所啖。若鬼道中,寒風裂骨,身碎碑黬,畜生飛走之類,傾巢覆卵,何可勝言?修羅亦有風難,若風災起時,諸山擊搏,上至三禪,宮殿碎為微塵。
﹝知禮記﹞僧護比丘,明四阿含為眾知識。五百商人入海采寶,來就世尊,請此比丘,船中說法。佛知有益,許之。令去船還海岸,登陸而行。夜宿樹下,商人早發(fā),忘喚比丘,因玆失伴,獨行山林。見僧伽藍比丘住處,若飲食、若房舍、若溫室、若園林、若田地、若受用,皆是苦具,日夜之間受種種苦,有百余條。僧護問故,皆答云:「當還問佛,自當知之。」既至佛所,具陳所見,佛皆答之。悉是比丘破諸禁戒,毀壞常住,侵用眾物,于彼海山,受地獄苦。學者覽之,足以自誡。
○二「當此」下,明機應。
﹝智者疏﹞當此之時,誰能救濟,唯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以王三昧力,或以手障,或以口吸,無量方便,令得解脫也。
○二「次明」下,惡業(yè)二,初遭難。
﹝智者疏﹞次明若修諸善,惡業(yè)風吹壞五戒十善船舫,墮三途鬼國,及愛見境中。大經云:「羅剎婦女,隨所生子,而悉食之,食子既盡,復食其夫。」
﹝知禮記﹞三途約果,愛見約因,皆由宿業(yè)。令起愛見,墮于三途。貪欲之心,如羅剎婦,破戒定善,如隨食子,失人天報,如食其夫。
○二「急須」下,機應。
﹝智者疏﹞急須稱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力能令解脫。
○三「次明」下,煩惱二,初明機二,初聲聞。
﹝智者疏﹞次明二乘人。采圣財寶,為煩惱風吹慧行船,行行舫墮見愛境,為見愛羅剎所害,若能稱觀世音,得脫見愛二輪,永得免二十五有黑業(yè)也。
﹝知禮記﹞圣財不出七種:一聞,二信,三戒,四定,五進,六舍,七慚愧;坌屑礋o常析觀,「行行」即不凈慈心等,二行約凡位所修,七財約圣位所得。
○二「次明」下,諸位。
﹝智者疏﹞次明支佛。六度行通、別、圓、變易等,入煩惱海,采一切智寶。八倒暴風所吹,飄諸行船,墮二邊鬼國。用正觀心,體達諸法不生不滅,入實際中,即得解脫。鬼義合前后章,故不重說也。
﹝知禮記﹞八倒風者,支佛六度通別圓入空之觀,以常等為倒;假中變易,以無常等為倒。用正觀一心稱觀世音,即出二邊惡鬼境界,即能達到中道寶渚。鬼義合前后章,前即此章,貼文約事;后即第五鬼難章也。
○二「法界」下,明應二,初通示二觀慈悲。
﹝智者疏﹞法界風難無量,一時圓應者,皆由別圓慈悲所薰。
﹝知禮記﹞別雖漸修,果能圓應。
○二「菩薩」下,別明三昧漸頓二,初漸二,初修時逐行起誓。
﹝智者疏﹞菩薩本修別觀,見事中風,即起慈悲修戒定;見惡業(yè)風,即起慈悲修三觀,時節(jié)節(jié)慈悲。
○二「今入」下,明證時隨難相關。
﹝智者疏﹞今入風實相王三昧中,以事慈悲,救果報風;以戒定慈悲,救惡業(yè)風;三觀慈悲,救煩惱風;故能十番拔難。
○二「若作」下,頓二,初修時三諦圓融。
﹝智者疏﹞若作圓觀,論機應者,但觀風字門,具照十法界,三諦宛然,通達無礙,慈悲遍覆。
﹝知禮記﹞風字門者,如請觀音疏釋六字章句,以六道等為六字門。良由六道體是法界,能通實相,故名為門。今以風字為門,其義亦爾。字者,召法之辭。
○二「若分」下,用時一念差別。
﹝智者疏﹞若分別說王三昧者,以十七三昧救果報風,以二十四三昧救修因風,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從假入空煩惱風,以二十五三昧救別教出假無知風,以二十五三昧救圓教入中無明風,變易可解。如是遍救法界,一切一時皆得解脫也。
○四刀杖難二,初列門。
﹝智者疏﹞第四明刀杖難者。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
○二解釋三,初貼文二,初科經。
﹝智者疏﹞貼文為三:一遭難即是苦,二稱名即是善,三應。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zhí)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二釋義三,初遭難二稱名三「今言」下,蒙應二,初據(jù)文消釋。
﹝智者疏﹞今言刀杖段段壞者,明人執(zhí)殺具,一折一來,隨來隨斷,彌顯力大。
○二「問」下,對前料簡二,初問。
﹝智者疏﹞問:「水火何不令再滅耶?」
○二答。
﹝智者疏﹞答:「刀杖折再來重明圣力,水火滅后誰復持來?既無持來,滅何所顯?今只令絕炎不燒,洪流更淺,存顯力大,各有其意,不得一例作難也!
○二約證。
﹝智者疏﹞二約事證者。應驗傳云:晉太元中,彭城有一人被枉為賊。本供養(yǎng)金像,帶在髻中,后伏法,刀下但聞金聲,刀三斫,頸終無異。解看像有三痕,由是得放。又蜀有一人,檀函盛像安髻中,值姚萇寇蜀,此人與萇相遇,萇以手斫之,聞頂有聲,退后看像,果見有痕。其人悲感:寧傷我身,反損圣容,益加精進。晉太元高簡,榮陽京人,犯法臨刑,一心歸命,鉗鎖不復,見處下刀,刀折絞之寸斷。遂賣妻子及自身,起五層塔在京縣。宋太始初,四方兵亂,沉文秀牧青州,為土人明僧駿所攻,秀將杜賀刑妻司馬氏(云云)。
○三觀行二,初通示三障。
﹝智者疏﹞三明觀釋者,非但世間殺具名為刀杖,惡業(yè)亦能傷善業(yè)身命,煩惱六塵三毒等皆名刀箭。
○二「從地」下,別釋三相三,初果報二,初明遭難。
﹝智者疏﹞從地獄去,即有刀山柱骨,劍樹傷身,鋸解屠膾,狼藉痛楚。餓鬼更相斬剌,互相殘害。畜生自有雌雄,牙角自相觸突,又被剉切披剝。修羅晝夜征戰(zhàn),龍王降雨變成刀刃,人中前履白刃,卻怖難誅。復有橫尸塞外,復有銜刀東市。天共修羅斗時,五情失守,皆有刀杖怖畏失命之苦。
﹝知禮記﹞娑伽龍王,本宮安住,興云降雨,六天、四域、修羅、龍鬼,感見不同:天見華寶,人得清水,修見刀劍。
○二「若能」下,明機應。
﹝智者疏﹞若能稱觀世音,若應刑所,刀尋斷壞,若應戰(zhàn)陣,立之等力,令得安和。
○二「次明」下,惡業(yè)二,初遭難。
﹝智者疏﹞次明修諸善因,為三毒刀箭惡業(yè),破壞善心,割斷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法身,慧命退失墮落,失人天道,乃至正命,登難崩易,萬劫不復。
﹝知禮記﹞惡業(yè)所感,三毒熾然,近障戒定,遠妨三觀,言思絕處即微妙心。
○二「起怖」下,機應。
﹝智者疏﹞起怖畏心,稱觀世音即蒙救護,三毒不傷,清升受樂,即菩薩力也。
○三「次明」下,煩惱二,初機二,初聲聞二,初遭苦二,初釋相。
﹝智者疏﹞次明聲聞人,厭患生死,即時觀三界見思,劇于刀箭。
○二「故大」下,引證。
﹝智者疏﹞故大經云:「寧以終身近旃陀羅,不能暫時親近五陰。愛詐親善,六拔刀賊,趣向正路,如為怨逐!勾笳撛疲骸钙┤缗R陣白刃間,結賊未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如人被縛將去殺。爾時云何安可眠?」五苦章句云:「十二重城,三重棘館,五拔刀人守門!
﹝知禮記﹞彼經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養(yǎng)飴,瞻視臥起。若令一蛇生嗔恚者,我當準法戳之都市。其人聞已,舍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密遣一人詐為親友,而語之言,汝可來還。其人不信,投一聚落,都不見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聞空中聲,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惶怖,復舍之去,乃至路值一河,截流而去(云云)。合云:蛇若害人,不墮惡道,無三學力,必為五陰旃陀羅害。若不識愛為詐親誑,觀于六入,猶如空聚群賊,住于六塵,六入欲舍,復值煩惱駛流,應以道品船【木+伐】,運手動足,過分段河。十住未免,唯佛究竟。經文本喻三乘始終,今喻聲聞觀法。十二因緣,關禁如城,黑白不動;三種之業(yè),系屬如館;五欲為害,如拔刀人;魔境難出,如門被守。
○二「爾時」下,得脫。
﹝智者疏﹞爾時思惟如此怖畏,何由得脫著于正路?須一心稱觀世音,三業(yè)至到,機成感徹,則能裂生死券,度恩愛河,不為煩惱刀杖所害。欲主魔王,無如之何!
○二「次明」下,諸位。
﹝智者疏﹞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行,次明通別圓變易等。五住刀箭傷法身,損慧命者,若能稱名即蒙圣應,免離通別刀杖,脫二死地,豈非法身慈力耶?
﹝知禮記﹞各以本觀,一心稱名,即時解脫。
○二「復次」下,應二,初漸二,初明本誓。
﹝智者疏﹞復次,明刀杖機應遍法界者,良由本修別圓觀時,見諸鋒刃傷毀,即起慈悲,我當救護;修善遮惡時,于善惡業(yè),復起慈悲;若觀刀杖是因緣生法,修三觀時復起慈悲,愿行填滿。
﹝知禮記﹞隨見隨修,皆起誓愿,拔于眾生,三障刀杖。
○二「今住」下,明赴機三,初赴機相。
﹝智者疏﹞今住王三昧中,無量神力,以本事慈悲,對果報刀箭;修善慈悲,救惡業(yè)刀箭;三觀慈悲,救煩惱刀箭。
﹝知禮記﹞三昧神力稱本,諸誓一一能拔。
○二「刀杖」下,所住法。
﹝智者疏﹞刀杖是質礙,屬地字門攝,菩薩于質礙地門,通達明了。
﹝知禮記﹞以七種難,表內六種,對于觀門,此地種門,今修成也。
○三「如華」下,引經證。
﹝智者疏﹞如華嚴四十,明彌多羅童女,于師子奮迅城,師子幢王宮中,處明凈寶藏法堂,不可思議莊校此堂,一一琉璃柱,一一金剛壁,一一摩尼鏡,諸寶、諸鈴、諸樹、諸形像、諸瓔珞中,住是一切質礙具內,悉見一切如來。從初發(fā)心,行菩薩道,乃至成等正覺,入滅,皆于中現(xiàn),無不明了。如于凈水見月影像,此法門名般若普莊嚴法門。善財入此地法門時,能得不可說陀羅尼,大慈大悲陀羅尼,能作佛事陀羅尼,一切法無不具足。當知地字門普應一切,令得解脫也。
﹝知禮記﹞六種遍收一切觀境,刀杖堅礙屬地字門,故引屋壁地種能現(xiàn)諸佛,及能發(fā)明善財定慧一切功德,當知地門能成普應。
○二「復次」下,頓二,初圓修。
﹝智者疏﹞復次,圓觀觀地大質礙之法,攝一切十法界三諦,宛然明了,在地門中。
﹝知禮記﹞地為法界,生佛依正,無不趣入地字法門,當知一塵無不具足。三諦等者,一塵即空,一切皆空,假、中亦爾。
○二「圓起」下,頓應二,初總示。
﹝智者疏﹞圓起慈悲,遍于法界,寂而常照,無機不應。
﹝知禮記﹞三諦慈悲,無不遍攝,故能一時遍拔眾苦。
○二「若欲」下,分別。
﹝智者疏﹞若欲分別說之令易解者,以十三昧救果報刀杖;以二十四三昧救三毒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入空煩惱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出假無知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入中無明刀杖。一切一時皆得解脫。
﹝知禮記﹞圓悲該互不可別論,若欲易知,對機分別四洲、四趣、四王、忉利,此之十有,有事刀杖,能感一十王三昧力;修有漏善,遮惡刀杖,感二十四王三昧力;四教三觀,一心稱名,感二十五三昧之力。
○第五鬼難二,初列門。
﹝智者疏﹞第五鬼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解。
○二「貼文」下,隨釋三,初貼文二,初科經。
﹝智者疏﹞貼文為四:一標處所,二明遭難即是苦,三稱名即是善,四應。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二「三千」下,釋義四,初標處二,初大千假設。
﹝智者疏﹞三千大千滿中者,此假設之辭也。若言滿中,復更從何處來?知是假言爾。
○二對上料簡。
﹝智者疏﹞上水火何不假設滿大千耶?鬼有心識,相延故滿,假設為便;水火無心,假設為難。
○二遭難,三稱名,四「鬼所」下,蒙應。
﹝智者疏﹞鬼所以畏者,觀音有威有恩。若非懷恩,則是畏威,所以聞名尚不能加于惡眼,豈容興害心?害心、惡眼二俱歇也。
﹝知禮記﹞恩威即是折攝二門,以恩攝故害心、惡眼二俱休歇;以威折故惡害亦然。
○二約事。
﹝智者疏﹞次約事證者。
﹝知禮記﹞標而不釋,合注云云,上羅剎難已彰其事,故不重說。
○三觀解三,初果報二,初明難。
﹝智者疏﹞次觀解者,若果報論鬼難者,地獄道亦應有弊惡,大力鬼惱諸罪人,鬼道中力大者惱于小鬼,畜生道鬼亦啖畜生,人中可知。諸天既領鬼,何容為鬼所惱?如阿含中云:有大力鬼忽坐帝釋床,帝釋大嗔,鬼光明轉盛;釋還發(fā)慈心,鬼光明滅即去。天主既為鬼所惱,何況四王修羅道耶!
﹝知禮記﹞諸天等者,嗔增諸惡,助鬼之威。慈為善本,消鬼之勢。行者當知,若多嗔恚,常與惡鬼同其事業(yè);若常慈悲,與佛菩薩同其出處。
○二「如是」下,明感。
﹝智者疏﹞如是等處,鬼難怖畏,稱觀世音,即不能加害也。
○二「次明」下,明惡業(yè)二,初明難二,初鬼動三毒。
﹝智者疏﹞次明修因者,自有惡業(yè)名為鬼,自有鬼動三毒。如阿含云:淫亦有鬼,鬼入人心則使人淫佚無度,或鬼使嗔使邪,當知鬼亦破善。
﹝知禮記﹞雖是惡鬼使人淫佚,亦是淫業(yè)所召。以其多起淫思,致令淫鬼得便。嗔恚邪見,亦復如是。又是宿業(yè)互相招集,故于今日同造惡因破于善業(yè)。
○二「三毒」下,諸惡名鬼。
﹝智者疏﹞三毒當體是鬼者,淫破梵行,嗔破慈悲,貪鬼惱不盜戒,嗜鬼惱不飲戒,乃至十善諸禪亦如是,皆為惡業(yè)鬼毀損人天動、不動業(yè)。
﹝知禮記﹞如前業(yè)火、業(yè)水、業(yè)風,故今諸惡得名為鬼,皆以三毒而名惡業(yè),與煩惱何異?任運起者,名為煩惱,卒起決定,能動身口,名三毒業(yè)。今既能破五戒十善,必非任運貪嗔癡也。人天散善,名為動業(yè)。四禪四定,名不動業(yè)。
○二「若能」下,明感。
﹝智者疏﹞若能稱名,即不加害也。
○三「次明」下,煩惱二,初機二,初明難二,初所遭難二,初明滿大千。
﹝智者疏﹞次明煩惱鬼者,見心為男鬼,愛心為女鬼,若論此鬼,即得滿三千大千世界,非復假設之言。
﹝知禮記﹞男性剛利,如見推劃;女性柔染,如愛纏綿。
○二「何以」下,遍三界。
﹝智者疏﹞何以故?以見使歷三界,有八十八;愛歷三界,合有九十八;豈不遍滿?
○二「此鬼」下,遭難人。
﹝智者疏﹞此鬼欲來惱二乘人,乃至六度通別圓等行人。大經云:「唯愿世尊,善良咒師,當為我等,除無明鬼。」又云:「愚癡羅剎,止住其中!关M非煩惱鬼耶?
﹝知禮記﹞小草已上,八番行人,俱為煩惱鬼之所害。
○二「若稱」下,明感。
﹝智者疏﹞若稱名誦念,觀智成就,能令見愛塵勞,隨意所轉,不能為害也。
﹝知禮記﹞見愛塵勞,即染而凈,是故凈名取譬侍者,隨意所轉。
○二「次別」下,明應二,初漸二,初隨修立愿。
﹝智者疏﹞次別圓本。觀慈悲機應者,別觀菩薩初發(fā)心時,見諸惡鬼惱亂世間,無能救解,如訖拏迦羅等惱毗舍離,是故菩薩興起慈悲,為作擁護。若修諸善,為惡所壞。亦起慈悲,令善成就。若觀此鬼及以業(yè)鬼,皆是因緣生法,從假入空,出假入中,皆節(jié)節(jié)慈悲誓愿。
﹝知禮記﹞如訖拏迦等,即請觀音經緣起也。毗舍離此翻廣嚴,彼國人民,遇大惡病,眼赤如血,兩耳出膿,乃至六識閉塞,猶如醉人。有五夜叉,名訖拏迦羅,吸人精氣。
○二「于諸」下,乘誓普救三,初示相。
﹝智者疏﹞于諸煩惱,深達實相,成王三昧,以誓愿熏修,法界眾生,若遭鬼難,能遍法界救護。以事中慈悲救果報上鬼,修善慈悲救惡業(yè)鬼,以三觀慈悲救愛見無明等鬼,悉令諸鬼堪忍乘御,不能為惡眼視之。
﹝知禮記﹞漸修頓證,法身自在,法界眾生,三障鬼難,關于本誓,一一救之,能令諸鬼,皆為佛乘。
○二「如華」下,引經。
﹝智者疏﹞如華嚴四十三,迦毗羅婆城,娑婆陀夜天,于日沒后,見處虛空,見其身上,有一切星,現(xiàn)一毛孔中;見所化眾生,或生天上,或得二乘,或修菩薩,行種種方便,皆悉見聞。爾時夜天告善財言:我于惡眾生,發(fā)大慈心;不善眾生,發(fā)大悲心;于聲聞緣覺,發(fā)安立一切智道心。我見眾生,遠離正道,趣于邪徑,著諸顛倒。虛妄迷惑,受眾苦惱,我見此已,無量方便除諸邪惑,安立正見。
﹝知禮記﹞斯是菩薩住鬼法門,能以鬼身,廣作佛事,三障之鬼,或破或用,得自在故,一切鬼難,一時普救。
○三「故知」下,結益。
﹝智者疏﹞故知法身菩薩以夜叉鬼身,能作如此安立眾生,觀音菩薩于此鬼神法門,豈不通達普應一切,令得無害?
○二「若圓」下,頓二,初明圓觀慈悲。
﹝智者疏﹞若圓觀識種是愛見鬼門,一切法趣此識種鬼法門,十法界三諦具足,無緣慈悲,普被一切,即是鬼門王三昧力遍應法界。,
﹝知禮記﹞識種乃通今約鬼,修別從愛見識種為境,一識一切識,一切識一識,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此是鬼門十界三諦。依此妙境,真正發(fā)心乃能遍應。
○二「若分」下,明隨機分別。
﹝智者疏﹞若分別說者,以十三昧救事鬼,二十四三昧救惡業(yè)鬼,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入空鬼,乃至入中道,一切一時俱不加害。
﹝知禮記﹞事鬼既能惱于帝釋,故地居天四洲四趣,感于十種王三昧力,余義同前。
○六枷鎖難二,初列門。
﹝智者疏﹞第六枷鎖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
○二隨釋三,初貼文二,初節(jié)經。
﹝智者疏﹞貼文為四:一標有罪無罪,二遭難,三稱名,四應。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二「上臨」下,釋義四,初標罪。
﹝智者疏﹞上臨當被害,此定入死目。此明有罪無罪,或是推檢未定,或可判入徒流。若判未判,俱被禁節(jié),明圣心等本救其囚執(zhí),不論有罪無罪也。
○二「在手」下,遭難。
﹝智者疏﹞在手名杻,在腳名械,在頸名枷,連身名鎖,此則三木一鐵之名也。系名系礙,檢是封檢,系未必檢,檢必被系,系而具檢,憂怖亦深。
○三「鳥死」下,稱名。
﹝智者疏﹞鳥死聲哀,人死言善,若能稱觀世音者。
﹝知禮記﹞曾子云:「鳥之將死,其嗚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四蒙應。
﹝智者疏﹞重關自開,鐵木斷壞。
○二約事。
﹝智者疏﹞次引事證者。應驗傳云:蓋護,山陽人,系獄應死,三日三夜心無間息,即眼見觀音,放光照之,鎖脫門開,尋光而去,行二十里,光明方息。張暢為譙王長史王,及暢系延尉,誦經千遍,鎖寸寸斷,不日即散虛。丞相(云云)。
○三觀釋二,初正明枷鎖三,初果報二,初明難。
﹝智者疏﹞三觀釋者,地獄體是囹圄,鬼及畜生,亦有籠系;修羅亦被五縳;北方及天上自在,應無此難。降是已還,無免幽畑。
﹝知禮記﹞事系唯在四趣三洲。
○二「若能」下,明感。
﹝智者疏﹞若能稱名,皆得斷壞也。
○二「次明」下,惡業(yè)三,初明難。
﹝智者疏﹞次明修因。惡業(yè)即名枷鎖也,諸業(yè)雖有力,不逐不作者。若有造業(yè),果終不失,故云不失法如券。若人修習諸善,被惡業(yè)覆,如大山映覆于心。使善敗壞,更增惡業(yè),惡業(yè)即招果縳,無由可解。
○二「若欲」下,明感。
﹝智者疏﹞若欲脫此業(yè)者,因時可救急,稱觀音能令三惡業(yè)壞。
○三「故經」下,引經。
﹝智者疏﹞故經云:妻子以為鎖械,錢財以為牢獄,王法以為獄籍,遮礙行人,不得修道,望現(xiàn)在是果報縛,望過去是業(yè)。
﹝知禮記﹞廷尉檢系可有散時,妻子錢財系無脫日。望現(xiàn)在等者,只今妻子及錢財?shù)龋鄻I(yè)亦報。何者?若從現(xiàn)說,名之為報;從過去說,名之為業(yè)。應知障善皆是宿惡,此之宿惡,或已成報,乃附報為障,即今妻子及自身依報等也。若未成報,今在業(yè)道,亦自有力,令善不成。又今妻等,不定為障,若于往世同營善因,今則能為修道助緣。如妙莊嚴王,因妻子故,見佛悟道,F(xiàn)見有人,妻子勸善,畜財能施。今從惡因所感妻等,名鎖名獄。若歸觀音,則成報之業(yè),及未成者,是惡皆息。
○三「次明」下,煩惱二,初明機二,初約聲聞二,初約小釋二,初明難。
﹝智者疏﹞次明聲聞者,凡夫及三果皆是有罪,羅漢是無罪。大品云:摩訶那伽雖有罪無罪,同在三界獄中,五陰繩所縛,三相無常檢束印封之。權實上惑名杻,定慧上惑名械,中道上惑名枷,法身上惑名鎖,如是等束縛行人不能得脫。
﹝知禮記﹞凡夫見思全在初、二、三果,思惑未盡,皆名有罪,羅漢思盡名為無罪。大品經指學無學,名為大龍,故云摩訶那伽。學人殘思名為有罪。無學斷盡名無罪,俱未無余,名同在獄。既有果身,寧逃五陰及以三相,乃名檢系。權實等者,此約有罪示也,礙于二智提拔名杻,妨于二行進趣名械,小以斷常為中道枷,能障五分為法身鎖,只是見思對于所障得杻等名。
○二「稱名」下,明感。
﹝智者疏﹞稱名系念必蒙靈應,若發(fā)定慧是械斷,若發(fā)權實是杻斷,若破無明是枷斷,法身顯現(xiàn)是鎖斷,入無余涅槃是縛斷。免三相是離檢,出三界是出獄。
○二「此復」下,明通大。
﹝智者疏﹞此復有通別意。
﹝知禮記﹞若就通惑論杻械等,即藏通人;若就別惑明杻械等,即別圓人。
○二「次明」下,例諸位。
﹝智者疏﹞次明支佛六度行通別圓。
○二「若論」下,明應。
﹝智者疏﹞若論枷鎖猶是地質礙,別圓本觀所起慈悲遍應之義,不異于前。
﹝知禮記﹞因中漸頓慈悲,果上圓普與拔,皆如上說。
○二「若三」下,兼明空識二,初普應指前。
﹝智者疏﹞若三千大千以表空種,王賊鬼等以表識種,論其十番普應,此亦如前。
○二「論其」下,本觀今說二,初漸二,初本觀慈悲二,初隨觀示。
﹝智者疏﹞論其本觀,今當說菩薩見眾生以空識成果報身,還為空識所惱。修諸善時,空識之業(yè)亦能壞善觀?兆R有三諦之障,有三諦之理,如是節(jié)節(jié)皆起慈悲,悲欲拔眾生苦,慈欲與眾生樂。
﹝知禮記﹞一切頃惱是識所為,識最是難?针m非難,能來難故,空亦名難。空為業(yè)者,亦是業(yè)由,身內有空,故能動作造于業(yè)因,外空亦然?諡榛笳撸诰趁晕,成障成理,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而于節(jié)節(jié)起誓與拔。
○二「故凈」下,引經證。
﹝智者疏﹞故凈名云:菩薩觀四大種、空種、識種皆空,空故無四大、無空、無識,是為入不二法門。
﹝知禮記﹞入不二法門品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后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既云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就性明空,空是中理,此以中理,不于事二,彼約五種即性,故不二。今明六種,豈不即性?得經意故加于識種,彌顯不二。若其空識不即中道,將何以為王三昧體?
○二「成王」下,乘誓應赴二,初示相。
﹝智者疏﹞成王三昧能遍十法界,垂應以事中慈悲救果報空識難,以修善慈悲救惡業(yè)空識難,以三觀慈悲救煩惱空識難,故知觀音于空識法門而得自在。
○二「華嚴」下,引證。
﹝智者疏﹞華嚴三十九,善住比丘于虛空中大作佛事。
﹝知禮記﹞見空實相,能于虛空立種種事,利諸眾生。
○二「若作」下,頓二,初空識圓修。
﹝智者疏﹞若作圓觀,觀空種因緣性相,本末究竟等,則一切十法界悉趣空門,識亦如是。
﹝知禮記﹞諸門觀法,多推心識,從近從要,初心易故。人根不等,有宜觀外而得益者。四念處中,下界眾生多著于外,故令攝境觀于內心;上界眾生多著內心,故令觀色奪于內著。今觀空種,亦是色類。唯是一色,空外無法。故一切十界,悉趣空門。空即三諦,故一切法皆即三諦,三諦慈悲,無生不攝。
○二「起無」下,慈悲普應。
﹝智者疏﹞起無緣慈悲熏諸眾生,十法界有機,即能一切一時而得解脫。
○第七怨賊難二,初列門。
﹝智者疏﹞第七怨賊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
○二「貼文」下,隨釋三,初貼文二,初正釋想破二,初科經。
﹝智者疏﹞貼文為四:一標難處,二標遭難人,三明有機,四明應。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
○二「難處」下,釋義四,初標難處二,初明處。
﹝智者疏﹞難處者,先明處即是大千國土。
○二「次明」下,明難二,初釋滿中。
﹝智者疏﹞次明難即滿中怨賊。滿中,假設之辭也。國曠賊多,圣力能救,顯功之至也。
○二「怨者」下,釋怨賊。
﹝智者疏﹞怨者,此難重也。賊本求財,怨本奪命,今怨為賊,必財命兩圖。若過去流血名怨,現(xiàn)在奪財名賊,如此怨賊遍滿大千,尚能護之,輕者豈不能救也!
○二「二標」下,遭難人二,初示四義。
﹝智者疏﹞二標遭難人者,即商主也。此又為四:一明主,二有從,三懷寶,四涉險。
【「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
○二「商者」下,釋四義四,初釋商主。
﹝智者疏﹞商者訓量,此人擇識貴錢,善解財利,商量得宜,堪為商人之主。
○二「既有」下,釋商人。
﹝智者疏﹞既有商主,即有將領諸商人。
○三「既涉遠」下,釋重寶。
﹝智者疏﹞既涉險遠,所赍者必是難得之貨,故言重寶也。
﹝知禮記﹞以人眾路遠,顯所赍寶貴。
○四「險路」下,釋險路。
﹝智者疏﹞險路者,或可曠絕幽隘,名為險路;或值怨賊沖出之處,名為險路者也。
﹝知禮記﹞以處以人二事釋險。
○三「機者」下,明有機二,初示經四義。
﹝智者疏﹞機者亦四:先明一人安慰,二勸稱名,三嘆德,四眾人俱稱。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汝等若稱名者,于此怨賊當?shù)媒饷!槐娚倘寺,俱發(fā)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二「所以」下,通釋四義二,初明前三助進二,初釋二,初明設三所以。
﹝智者疏﹞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所以勸稱名者,設其上策也。所以嘆德者,獎令定膽也。
﹝知禮記﹞一心稱名為計策者,更無過此,知德可憑,其膽則定。
○二「若不」下,明無三不進。
﹝智者疏﹞若不安慰,則怖遽慞惶。雖安慰止怖,若不設計,唐慰何益?故勸稱名。雖勸稱名,若不嘆德,設計則心不定,膽亦不勇,所以嘆德。
○二「故知」下,結。
﹝智者疏﹞故知此菩薩決定能施無畏,決果依憑。
○二「三義」下,明后一能感二,初明因三故唱。
﹝智者疏﹞三義既足,俱時稱唱。
○二「南無」下,翻梵就華。
﹝智者疏﹞南無云歸命,亦稱為救我。
○四明蒙應。
﹝智者疏﹞機成獲應,即得解脫也。
○「次結」下,寄結口機二,初舉經。
﹝智者疏﹞次結口機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二「今言」下,釋意二,初約威力明。
﹝智者疏﹞今言觀音勢力既大,加護亦曠,豈止七難而已!當知遍法界皆能救護,故言巍巍。
○二「巍巍」下,約字義顯。
﹝智者疏﹞巍巍者,重明高累之辭也。明觀音之力,出于分段之外,豎應二土,故云重明;載沐神應,故云高累;以是義故,故言巍巍如是也。
○二約事證。
﹝智者疏﹞二約事證者,應驗傳云:慧達以晉隆安二年,北隴上掘甘草,于時羌餓捕人食之。達為羌所得,閉在柵中,揀肥者先食。達急一心稱名誦經,食余人稍盡,唯達并一小兒,次擬明日。達竟夜誦,猶冀一感。向曉羌來取之,忽見一虎,從草透出咆哮,諸羌散走,虎因嚙柵作一穴而去。達將小兒,走叛得免。又裴安起從虜叛還南,至河邊,不能得過,望見追騎在后,死至須臾,于是稱觀世音,見一白狼,安起透抱,一擲便過南岸,即失狼所。追騎共在北岸,望之嘆惋無極。道明于武原劫奪船道往徑遇賊難等。
○三觀釋三,初果報。
﹝智者疏﹞三觀釋者,若果報論怨賊者,從地獄至第六天皆有斗諍,如阿含云:忉利戰(zhàn)不如修羅,索援至第六天,如此怨會,稱名得脫也。
○二「修善」下,惡業(yè)。
﹝智者疏﹞次修善時惡多是怨,猶如冰炭,稱名惡退,善業(yè)成就,如闇滅明生。
﹝知禮記﹞修善治惡,若惡多善少,惡即怨賊。若善多惡少,惡為仆從。冰炭之勢,多能滅少,系念成機,惡銷善立。
○三「次明」下,煩惱二,初略明機二,初通明四行遭賊。
﹝智者疏﹞次明煩惱為怨賊者,一切煩惱是出世法怨,商主是三師羯磨,受戒人是商人,無作戒是重寶,五塵是怨賊;或法師是商主,商人是徒眾,理教是重寶,兩遇魔事是怨賊;或心王是商主,心數(shù)是商人,正觀之智是重寶,覺觀為怨賊;或般若是商主,五度萬行是商人,法性實相是重寶,六蔽是怨賊。
﹝知禮記﹞以前六遍備,明八番破惑感應,故今怨賊但明四行,遭煩惱賊,將歷四教,自攝八番。言四行者,一戒法受持,二聽習教理,三研修正觀,四正助合行。出世行人要先稟戒,隨境護持,持心習教,憑教顯理,稱理修觀,以正導助。若非此四,入圣何期?初「商主」下戒中,三句明受,一句明持,五塵能殺持護之心,名戒怨賊。次「或法」下聽法中,師徒說聽皆欲依教而顯至理,此二俱得名重寶者。以其詮旨,得則俱得,失則俱失,其猶識指,方乃見月,故知解教誠為不易,何況理乎!而其徒主兩喜雜魔,二寶俱失,師為利故說,徒為名故學,斯之兩人,皆成魔業(yè)。或師嗔弟子,或弟子恨師,亦是二人值于魔事!富蛐摹瓜滦抻^中,心王若正,心數(shù)亦正;王數(shù)同求,正智之寶。三毒覺觀,能劫此寶,最為怨賊!富虬恪瓜抡校^般若,導五助行,共顯理寶。般若如知金藏,五度如用功掘出,六蔽之賊害此二因,還令藏隱,是名怨賊。
○二「將此」下,歷諸教明感。
﹝智者疏﹞將此意歷諸教,義自在作,悉成稱名,即得解脫也。
﹝知禮記﹞四教行人,一一須四,若遇怨賊,一心稱名,四行皆就。
○二例明應。
﹝智者疏﹞復次,約怨賊難,結成別圓慈悲應,例前可解(云云)。
﹝知禮記﹞例前六種,故略不說。
○第二意業(yè)機二,初列門。
﹝智者疏﹞第二從「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去,是明意機也。釋此為二:初貼文,二觀解。
○二「貼文」下,隨釋二,初貼文二,初科經。
﹝智者疏﹞貼文為二:初正明意機,次結意機。
【「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二釋義二,初正明意機二,初總示經文。
﹝智者疏﹞意機約三毒,為三章,章各有三:一明有苦,二默念此兩即是明機,三明離即是明其應三也。
○二「通稱」下,通釋經義三,初依經論釋三毒二,初通釋二,初明單復。
﹝智者疏﹞通稱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名有單復。
﹝知禮記﹞云貪嗔癡,此三單也;今從復列,故云淫欲、嗔恚、愚癡。大本疏云:「自愛為欲,愛他為淫;自忿為恚,忿他為嗔;自惑為愚,惑他為癡!
○二「有人」下,明多少二,初他明少。
﹝智者疏﹞有人解云:三毒多者,不知其是過,故不求觀音;少者念觀音,梵行之德,所以能感。
○二「意謂」下,今明多二,初立少乖經。
﹝智者疏﹞意謂此釋乖文。文云: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念即得離。云何對面違經耶?
○二「今明」下,明多能感。
﹝智者疏﹞今明三毒多者,能念觀音,菩薩有力,令多得離,何況少相?此則以多況少爾。
﹝知禮記﹞毒之多少,由習重輕,求之進不由機有無。無機者,毒多毒少俱不求離,若其有機,毒之多少俱能求離。古人不解,執(zhí)多不求,今明能念任多亦離。
○二「大論」下,別釋二,初正別釋三,初貪欲四,初大論明宿因。
﹝智者疏﹞大論云:「女人為戒垢,謗法余殃!
﹝知禮記﹞意同此經,謗經之罪,歷諸惡道,縱得人身,淫欲熾盛,不擇禽獸;若不求離,復淪苦趣,無解脫期。
○二「不擇」下,現(xiàn)事明過患。
﹝智者疏﹞不擇禽獸,不避高墻廣塹之難,不計名聞德行,破家亡國,滅族傾宗。禍延其身,如術婆伽。禍延其國,如周敗褒姒。
﹝知禮記﹞術婆伽,緣略如玄記。褒姒者,褒國之女也。周幽王伐褒,褒人以姒獻之,王甚惑之。初幽王與諸侯約,有寇即擊鼓舉烽,諸侯來赴。及惑褒姒,褒姒無笑,王欲其笑,乃擊鼓舉烽,諸侯皆至而無寇,姒乃笑;又好聞裂繒之聲,發(fā)繒裂之以適其意。及申侯與犬戎兵至,擊鼓舉烽,諸侯以為如前見欺,無復至者,遂敗。
○三「凈住」下,二經明蟲鬼。
﹝智者疏﹞凈住及禪經明多欲人有欲蟲,男蟲淚出而青白,女蟲吐血而紅赤;又言有欲鬼,嬈動其心,令生倒惑。
﹝知禮記﹞各自有情,以其業(yè)故,資人倒惑。又阿含云:「淫亦有鬼,鬼入心則使淫佚無度。」
○四「如大」下,大經明多少。
﹝智者疏﹞如大經云:「若習近貪欲,是報熟時。」此舉多欲相也。若少欲人,蟲鬼潛伏,無過狂醉,是少欲相。
﹝知禮記﹞習果若成,報果在即,故云熟也。如人災至,合當王憲,即有惡人,獎助為惡。蟲鬼如助者,地獄如王憲,此多欲相也,若反此者名為少相。
○二嗔恚四,初約喻明嗔相。
﹝智者疏﹞嗔恚多者,今世人不喜見,如渴馬護水,如射師子母。
○二「故遺」下,二經明障道。
﹝智者疏﹞故教遺云:「劫功德賊,無過嗔恚!谷A嚴云:「一念嗔起,障百法明門,菩薩以嗔乖慈,障道事重。」
﹝知禮記﹞慈是一切善法根本,嗔既乖慈,名劫名障。百法明門者,即障別圓,地住所證之法也。仁王云:「初地得百法明門,二地得千法等!沟卣撛疲骸溉氚俜鏖T,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故百法者,應如百法論所明。
○三「大集」下,二經明魔業(yè)。
﹝智者疏﹞大集云:「一念起嗔,一切魔鬼得便!鼓鶚勗疲骸噶暯另!!
﹝知禮記﹞佛以慈定能伏天魔,是知嗔心為魔所降,習近嗔恚,是報熟時。
○四「若例」下,例上有蟲鬼。
﹝智者疏﹞若例淫恚亦應有鬼,如柰女經:嗔則有蝎蟲,是名多嗔相;與上相違,是嗔少相。
﹝知禮記﹞若蟲鬼潛伏,是嗔少相。
○三愚癡二,初明過患。
﹝智者疏﹞愚癡多者,邪畫諸見,撥無因果,謗毀大乘,如大經。
﹝知禮記﹞三句明于邪癡之相,如大經者,合云「習近愚癡,是報熟時」,此乃邪癡習報。二果癡心,習成地獄報熟也。
○二「例前」下,例蟲鬼多少隨人。
﹝智者疏﹞例前亦應有蟲鬼。
○二「三毒」下,總結過。
﹝智者疏﹞三毒過患如此。
○二「欲離」下,約伏斷明得離三,初示念得離。
﹝智者疏﹞欲離此故至心存念觀音,即得離也。
○二「有人」下,斥非顯正二,初他解非滅離。
﹝智者疏﹞有人解云:起伏相違,稱之為離,非滅離也。
﹝知禮記﹞以由他師不解常念,致令三毒不得滅離。
○二「今謂」下,二經明盡凈。
﹝智者疏﹞今謂經文說離,何意言非?若依請觀音者,凈于三毒根,成佛道無疑。
﹝知禮記﹞經直言離那專伏,釋若以念故唯能伏者。系念六字能凈毒根,至成佛道,亦只伏邪。
○三「今作」下,正明伏斷。
﹝智者疏﹞今作十番,明救三毒,三番是伏惑論離,七番是斷惑論離也。
﹝知禮記﹞果報修因,六度菩薩,此三伏惑。聲聞、緣覺、通別圓菩薩、方便土人、實報土人,此七斷惑。
○三「問離」下,約問答明常念二,初約念非離惑難。
﹝智者疏﹞問:「離煩惱須智慧,但念豈得離耶?」
○二「答經」下,約念即智慧釋二,初略明正念之德二,初即念明慧之功。
﹝智者疏﹞答:「經稱常念,即是正念,體達煩惱,性無所有,住貪欲際,即是實際。絕四句,無能無所,念性清凈,如此正念,非是智慧,更何處覓智慧?此慧不離煩惱,其誰能離耶?」
﹝知禮記﹞念想觀智等諸名字,有過有德,有偏有圓,須約六句,定其法體。故圓中念,破偏小智;圓中之智,破偏小念;偏小之念,修圓中智;偏小之智,修圓中念;圓中之念即圓中智;圓中之智即圓中念;以此六句,評法是非,方解一切經論名相。問家昧此,故使非念,而是于智,今此圓文,既云常念,顯非二邊,有生滅念,雙遮雙照,中正之念也。體煩惱性,是觀音身,不破煩惱,不立觀音,破立既忘,能所斯絕,是為常念。恭敬觀音,不離三毒,而離三毒,若有觀音,可生緣念,若見三毒,須滅離者,此乃增毒,非離毒也。
○二「若如」下,離念說慧之過。
﹝智者疏﹞若如所難,必須別用智慧破煩惱者,此則有惑可斷,有智能斷,非唯惑不可斷,慧還成惑,豈得名斷惑之慧耶?
○二「今此」下,委明修觀之相二,初忘照各論四句。
﹝智者疏﹞今此正念,不以色念,不以非色念,如此四句。亦以色念,亦以非色念,如此四句。
﹝知禮記﹞此之正念染體,既絕忘照,不妨即照三諦,即忘三觀。雖約四句,唯忘三觀,以雙非雙亦只是中,故不以色念忘俗也。以色例于一切諸法,不以非色念忘真也。合云:不以非色非非色念,忘雙遮中也;不以亦色亦非色念,忘雙照中也。約照三諦,復成四句,亦以色念照俗也。亦以非色念照真也,亦以非色非非色念照雙遮中也,亦以亦色亦非色念照雙照中也。應知善忘假者,方善照假,善忘空者,方善照空,若忘雙非,方照雙非。善忘雙亦方照雙,亦不須以空忘假,以假忘空,雙、非雙亦皆悉爾也。此就圓論,念即法界,無德不備,故作四句,說之自在,終日忘四,終日照四,如此方是常念觀音。
○二「或次」下,漸頓有諸四句。
﹝智者疏﹞或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念,或次第論念,或次第論離,或不次第論離。
﹝知禮記﹞次第非念忘四句也,次第論念照四句也。忘照本求離于三毒,故次第離亦有四句。若得別教三觀之意,諸句可見。何者如照空時,必須忘空;以遣著故,忘照成者必離見思;故此空觀有忘有照有離,次觀假后觀中,皆須論于忘照離三。若不次第忘照及離,斯是圓觀,如向四句。
○二結意機經文可見。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二「次就」下,觀釋二,初前七番指上。
﹝智者疏﹞次就觀解者,七番例上可解。
﹝知禮記﹞果報已上,至通菩薩,皆不能破無作之集,別人雖破,而在后心,今從,初,心故同前指。
○二「今但」下,后三番當說二,初三毒逆順委示二,初約界外雙標。
﹝智者疏﹞今但順逆兩意,約界外作也,不取分段三毒相。
○二「今取」下,依法相廣釋二,初逆順各示二,初順約煩惱釋二,初明毒害二,初二乘三毒二,初明毒相二,初合明三毒。
﹝智者疏﹞今取善欲之心名貪。大經云:一切善法,欲為其本。二乘欲樂涅槃名貪,厭生死名嗔,不達此理名癡。
○二「開三」下,開成八萬。
﹝智者疏﹞開三毒,即有八萬四千,宛然具足。
﹝知禮記﹞既有三毒,須論等分,四分各具二萬一千,是故成于八萬四千。界內既爾,界外亦然。何者以大乘說諸法不滅?云斷惑者,但轉有漏,而成無漏,入假入中,八萬四千,隨觀而轉,至果乃名八萬四千波羅蜜也。
○二「凈名」下,引經證。
﹝智者疏﹞凈名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苟宋磾啻巳荆醋円兹鞠嘁。
﹝知禮記﹞觀眾生品天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鼓酥猎疲骸附Y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贡耸杞庠疲喝A至菩薩皆墮落者表,菩薩住不思議解脫,生實報土,已離別惑;彼妙五欲所不能動,故華不著身,皆自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者,二乘但斷界內五欲,故世間五欲所不能動;別惑未除,故為界外上妙色聲之所染污。故訶言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下文料簡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何關別惑?」答:「大論云:于聲聞經說為習氣,于摩訶衍說為正使,即是別惑!
○二「未斷」下,菩薩三毒。
﹝智者疏﹞未斷別惑,菩薩亦同有此三毒,故云菩薩貪求佛法,于恒沙劫,未曾暫舍,多學問無厭足即貪相。惡賤二乘,不喜聞其名,故言寧起惡癩野干心,不起二乘心。如大樹折枝之譬,豈非嗔相?無明重數(shù)甚多,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佛性未了了者,皆是癡相。
﹝知禮記﹞同有此三毒者,望前二乘,名同義異。前但貪空,今貪俗中;前嗔生死,今嗔涅槃;前不達真即是中道為癡,今見中道未得了了為癡。如大樹折枝之譬者,大論三十云:譬如空澤有樹名奢摩黎,枝觚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后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時為之而折。澤神問其故,樹神答云: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尼俱類樹子,來棲我上,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懷憂,寧折一枝,所全者大。彼喻菩薩畏二乘壞滅佛乘心也。
○二「欲除」下,明機應二,初明正念機應。
﹝智者疏﹞欲除此三煩惱,故常念觀音,隨機應赴,即得永離。
○二「永離」下,明上土全分。
﹝智者疏﹞永離有兩種,若此菩薩于生身中,全未除別惑,就變易論,全未永離;若生身中已侵別惑,就變易中除殘論,永離。
﹝知禮記﹞生身菩薩若未得入別圓地住,生方便土,故于變易論,全未離無明之惑。若在生身入地住者,即生實報,故于變易除殘別惑。一變易土分于方便、實報異者,只由生身于無明惑,有侵未侵不同故也。
○二「次明」下,逆約法門釋,以煩惱名立觀法稱,不順常途,故云逆說。然若不知性惡之義,云何三毒而為三觀?于中二,初明毒觀欲成二,初明凡小毒少。
﹝智者疏﹞次明逆說三毒觀者,一切眾生名為少欲嗔癡,何以故?止嗔三途之苦,貪人天之樂,二乘只嗔生死,欲得涅槃樂,皆名為少。
﹝知禮記﹞法略于癡,人略菩薩,癡隨貪恚,亦名為少。菩薩偏假三毒非多。
○二「菩薩」下,示圓人毒多二,初就毒名論大。
﹝智者疏﹞菩薩不爾,樂求佛法,非但求一佛法,遍求一切不可說佛法,如海吞眾流,猶自不滿。非但不受生死,亦不受涅槃。故大品五不受,此即大嗔。無明力大,佛智能斷,菩薩于無明,大力之惑尚在。又癡如虛空不可盡,乃至死如虛空不可盡。
﹝知禮記﹞語稍同前,意則永異。前在二諦,偏論取舍,是可離法;今就三諦,說貪嗔癡,是究竟道。理性之毒,莫不遍周,故皆名大。五不受者:謂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亦受亦不受、亦不受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皆言不受者,即無生觀,蕩于取著也。前四即離四句也,后一謂觀亦自亡也。故大品第二,身子問須菩提:「何故不受?」答云:「般若波羅蜜空,故自性不受!埂笩o明」下,明癡毒,須論即性異前唯修!赣职V」下,明癡等,若非即性,豈皆如空不可盡邪?
○二「如此」下,約法門明妙三,初標列三門。
﹝智者疏﹞如此三毒即為三法門:一取,二舍,三不取不舍。
﹝知禮記﹞理性之法,德過一際,或稱毒害,或稱功用。今明三毒是三法門,則佛菩薩無不修證。
○二「大慈」下,解釋三相,圓觀見思三毒之境,即三法門攝一切德三,初大貪法門。
﹝智者疏﹞大慈大悲,四攝十力,無畏三昧,解脫無上菩提,凈佛國土,化度眾生,名為取門,即大貪也。
﹝知禮記﹞大慈大悲者,諸佛以無緣慈悲,普熏三業(yè),于十方世界,普現(xiàn)色身,而作佛事。慈悲之名雖同,四無量中,而體永異。四攝: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眾生情所愛者,即是此之四法,以四接引,導以正道,而度脫之。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yè)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無畏者,即四無所畏: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于八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失則無微致恐懼之相,故稱無所畏。三昧,即百八三昧,解釋并如法界次第也。
○二大嗔門。
﹝智者疏﹞一切法空無所有,不住不著,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大涅槃空迦毗羅城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以四句得菩提,無得無證,即是舍門,名為大嗔也。
﹝知禮記﹞般若即三般若,四邊不可取者,觀照般若,即寂而照,不可以有取也。方便般若,即照而寂,不可以空取也。實相般若,非寂非照,不可以雙亦取也;而寂而照,不可以雙非取也,迦毗羅城,如玄記。
○三大癡法門。前取舍二門,雖具中道,而取門終以立法為宗,舍門終以蕩相為主,今兩舍門,豈不具于二邊,而終以雙非為體。不三而三,二門宛然;三而不三,門門絕妙。初約無緣直示。
﹝智者疏﹞中道非取非舍,不憎不愛,不斷不常,無去無來,無生無滅。
○二舉鑒像難思。
﹝智者疏﹞如鏡中像不可見而見,見而不可見,非可見非不可見,遮二邊故不可言說。
○三引凈名杜口。
﹝智者疏﹞凈名杜口,名為中道,此即大癡。
○三引人證結。
﹝智者疏﹞故文殊云:「我是貪欲尸利,嗔恚尸利,邪見尸利。」此即其明證。
﹝知禮記﹞諸法無行,經云:「諸天子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名為無礙尸利,上尸利,無上尸利。』文殊語諸天子言:『止!止!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別,我不見諸法是上中下。如汝所說文殊義者,我是貪欲尸利,嗔恚尸利,愚癡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師利。乃至云我是凡夫,從貪欲起,從嗔恚起,從愚癡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恢T天子言:『以何事故,自言我是凡夫等?』文殊言:『是貪欲嗔恚愚癡性,十方求不可得;我以不住法,住是性中,故說我是凡夫!弧何氖!汝云何名外道?』文殊言:『我終不到外道,諸道性不可得,故我于一切道為外!恢T天子言:『汝云何是邪行人?』文殊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虛妄不實,是故我是邪行人。』說是法時,萬天子得無生法忍!
○二「欲滿」下,常念感應四,初明機成德滿。
﹝智者疏﹞欲滿此三法門,常念觀音,即得滿愿。
○二「一切」下,明諸圣所依。
﹝智者疏﹞一切圣人,自行化他,無不從此三門而入,離此更無有道。
○三「故無」下,引無行經證。
﹝智者疏﹞故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足一切佛法。
○四「一切」下,結成佛法。
﹝智者疏﹞一切佛法,不出萬行波羅蜜,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中道實相。
○二「此三」下,逆順合談二,初被物雙示。
﹝智者疏﹞此三法門不可宣示,愍眾生故;蜃黜樥f,或作逆說,互有去取,此即四悉檀意赴緣利益。
﹝知禮記﹞就三煩惱,常念求離,名為順說。約三法門,常念求滿,名為逆說。滿離俱時,但約悉檀去取說耳。
○二「如華嚴」下,引經委證三,初證貪欲逆順。
﹝智者疏﹞如華嚴四十二,明險難國寶莊嚴城,婆須密多女說離欲際法門,一切眾生隨類見我,我皆為其女像,見我者得歡喜三昧,共我語得無礙妙音三昧,執(zhí)我手得詣諸佛剎三昧,共我宿者得解脫光明三味,目視我者得寂靜法門,見我頻呻得壞散外道法門,阿黎宜我者得攝一切眾生三昧,阿眾鞞我者得諸功德密藏。住是離欲法門,廣為利益。此豈非逆順,欲法門導利群品耶!
﹝知禮記﹞說離欲,際順也。隨類見女,逆也。欲是煩惱,是故說離欲是法門。是故說住,即離即住,唯離唯住,離深住深,離極住極。今觀世音乃是際極住離貪欲,故一切機,求離求住,皆須常念。
○二「又四」下,證嗔恚逆順。
﹝智者疏﹞又四十一,滿幢城滿足王于正殿行王法,其犯法者,斬截燒煮,劈裂屠膾,嗔目訶責,苦楚治罪。善財生疑,王斷事已,執(zhí)善財手入其宮,見不可思議境界,不可諸喻。語善財云:我知幻化法門,化作眾生,而苦治之,以調一切,其見聞者,發(fā)菩提心,此豈非嗔法門?
﹝知禮記﹞以調一切,順也;苦楚治罪,逆也。恚害煩惱,是故須調嗔恚法門,是故須行逆順無二。調行不偏,例前貪欲,其義是同。但欲是樂法,故作實事,接物令離恚害;是苦故以幻事調他令離,若其機緣宜以實殺而得益者,即如仙豫殺婆羅門,為嗔法門。此乃假實互現(xiàn),例于貪癡,亦可幻設,但得逆順相即之意,不拘假實也。
○三「方便」下,證愚癡假實。
﹝智者疏﹞方便命婆羅門五熱炙身,即是癡法門,如前說。
﹝知禮記﹞如前火難,具引經文,逆順滿離,例前二毒,其義不殊。
○二「次此」下,明二觀慈悲例前。
﹝智者疏﹞次此應明別圓兩觀觀三毒,慈悲機感例可知,不具記。
﹝知禮記﹞大士本修三毒滿離之觀,復見眾生為三毒過之所惱害,亦見欲滿三毒法門,故起慈悲,誓令眾生離三毒過,滿三毒德。今成補處,鄰極三毒,故能任運遍法界應,普令眾生滿離成就。然漸頓觀皆觀三毒,頓則滿離不二而觀,漸則初心但觀于離,后乃滿離相即而照。
○第三身業(yè)機應二,初列門。
﹝智者疏﹞第三從若有女人,去明身業(yè)為機,亦為三:一貼文,二引事證,三觀解。
○二「貼文」下,隨釋三,初貼文二,初分經料簡二,初分經。
﹝智者疏﹞貼文為二:一求愿滿,二結嘆。求又為二:一求男,二求女。
○二「文云」下,料簡二,初獨女求男問。
﹝智者疏﹞文云女人求男,若是無子,則絕嗣。有子則父母俱欣,云何獨標女人求男耶?
○二「解者」下,女無子苦答二,初他謬解。
﹝智者疏﹞解者或云:女厭女身,非求子也。又解女性多愛,欣子偏重,故標女人。
○二「今解」下,今正解。
﹝智者疏﹞今解女人以無子為苦,夫之所棄,【立+立】婦所輕,旁人所笑。又婦有七失,六猶可忍,無子最劇。容惡性妒,不能事公姑,貪食無子,拙無子既苦,故以標女人求男也。
○二「求男」下,依經解釋二,初求愿二,初大師銷文二,初釋求男二,初唱經。
- 上一篇:釋普門品重頌(宋·遵式)
- 下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