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nèi)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jīng)》、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jīng)》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二釋義二,初分經(jīng)三義。
﹝智者疏﹞求男文為三:一立愿,二修行,三德業(yè)。
○二「愿與」下,略二解一二,初略愿行。
﹝智者疏﹞愿與行如文。
○二「德業(yè)」下,釋德業(yè)。
﹝智者疏﹞德業(yè)者,明士有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無福,則位卑而財貧,觸途壈坎。智與福合,彌相扶顯,福則財位高升,慧則名聞博遠,故言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也。
○二釋求女二,初唱經(jīng)。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二「求女」下,解釋二,初明存略意。
﹝智者疏﹞求女文中,但明愿與德業(yè),不明修行者,行同禮拜,故不重論。愿德既殊,故須各辯。
○二「女人」下,明相貌意。
﹝智者疏﹞女人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無相者,成早孤少寡,相祿不佳。今明貌與相,相扶彌顯,其德端正,則招寵愛,相則招于祿敬,故文云眾人愛敬。若愛帶慢,何謂為德?愛而敬之,故是相也。
○二「有人」下,章安斥謬二,初斥非顯是二,初敘他謬立。
﹝智者疏﹞有人解宿植德本,是釋疑眾人咸謂觀音但能交會父母,智慧端正兒之宿植。若是觀音與其智慧端正,則墮無因之過。
﹝知禮記﹞「宿植德本,眾人愛敬」,此之二句,據(jù)義猶是女之德業(yè)。他師謬謂雙釋男女伏疑之文,意恐人疑男之智慧,女之端正,皆由修種忍智之因,非圣能與,不修而得,墮無因過。故出彼意云:眾人咸謂觀音但能交會父母等也。
○二「私難」下,明今正義二,初難破二,初立義難。
﹝智者疏﹞私難此語:若言;凼莾簶I(yè),觀音唯能會其受生,兒無生緣,觀音會生,兒無福慧,觀音亦能使有,觀音遂不能令無福種,福何能使無生而生?論福畏墮無因,論生何不畏墮無因?若爾,圣人全不能與;郏荒茏髅饺,此不可解也!
﹝知禮記﹞;凼苌杂删,辯觀音既能與其生緣,何不能與;劬壭埃
○二「難觀」下,引文難。
﹝智者疏﹞難觀音不能令兒有;壅,上一人稱名,多人皆脫羅剎之難,此無因而不與,彼無機那忽脫耶?
﹝知禮記﹞兒不修因,圣不能令有;壅。眾不稱名,何故得脫?此以現(xiàn)文,破無因執(zhí),不用義解,同心乞福也。
○二「今明」下,正立二,初釋。
﹝智者疏﹞今明圣力甚大,無所不與,能使先世有;壅咄猩。縱令先世不植善緣,亦能令其于中陰中修福,此義出中陰經(jīng)也。
﹝知禮記﹞觀音用遍三千法界,于諸眾生得大自在。無生緣者令植生緣,無;壅咭嗄芰罘N,此等皆于中陰中作。故中陰經(jīng)云:妙覺如來以神足力,將于無量四眾八部,入中陰中,化作七寶講堂、七寶座等,彼中陰眾生,七日至一日,終者盡令住壽,如來與化佛說法教化,命七十八億百千那由他中陰眾生,起無上正真道意。經(jīng)說甚廣,尚能令彼中陰眾生發(fā)菩提心,豈不能令植;坌?
○二「今不」下,結。
﹝智者疏﹞今不取此句為釋疑之意。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二結嘆二,初兩向解釋。
﹝智者疏﹞若有禮拜福不唐捐,此結成身業(yè)之機,亦是釋疑之義。結義可解釋疑者,若言禮拜愿滿,自有禮拜不蒙愿滿者,何得云不唐捐?唐者言徒,捐者言棄,由心不志,即愿未滿。禮拜之功,冥資不失,此得是釋疑也。
﹝知禮記﹞四句經(jīng)文雖是結句,亦是釋疑,則可兩向。若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兩句經(jīng)文,定屬生女德業(yè)句也。
○二「問禮」下,對前料簡二,初問。
﹝智者疏﹞問:「禮拜是身業(yè)機,亦應脫水火等難不?」
○二答。
﹝智者疏﹞答:「此舉男女為言端爾!
○二引事。
﹝智者疏﹞次引事證者。應驗傳:有人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國癡人。
○三觀解二,初明果報二,初無子苦。
﹝智者疏﹞次觀解者,果報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獄界已上,乃至欲天,皆有無子之苦。
﹝知禮記﹞阿鼻地獄無求子念,諸余輕系,苦樂相間,六欲諸天,皆有親愛,故無子者,而生苦惱。
○二「禮拜」下,明機應。
﹝智者疏﹞禮拜求愿,亦能滿心。
○二明修因。有漏無漏,一切善法不出定慧,即男女義皆須修習,【立+立】名修因,不同諸難。別以有漏之善,名為修因二,初列章。
﹝智者疏﹞次明修因論男女者,先辯法門,次明與愿。
○二「法門」下,釋義二,初辯法門二,初以事表法二,初正表法二,初表世間法二,初明苦集。
﹝智者疏﹞法門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塵女,識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此男女不勞愿求,任運成眷屬也。
﹝知禮記﹞無始至今,常為癡愛及根塵識習熏資熏,生于惑業(yè)無量男女。此之眷屬,一切眾生莫能舍離。
○二「若外」下,示外書。
﹝智者疏﹞若外書以天陽地陰沉動為男女,何況佛法而無此耶?
﹝知禮記﹞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禮云:「天子之與后,猶陰之與陽,天子修男教,后修女順!
○二「若就」下,表出世法二,初表能生父母。
﹝智者疏﹞若就內(nèi)典,佛為國王,經(jīng)教為夫人,出生一切菩薩佛子。又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是生。
﹝知禮記﹞佛于一切而得自在,名為國王,尊嚴如父;經(jīng)教含理,開發(fā)智慧,養(yǎng)育如母。佛法和合,生三乘僧,故經(jīng)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褂謾嘀菤v緣,能成果用,實智冥理,能生果智,故一切佛皆由此生。初則果能生因,次則因能生果,共成一義也。
○二「又慈」下,表所生男女。
﹝智者疏﹞又慈悲為女,善心為男;或禪定靜細為女,觀慧分別為男;二乘定多慧少,菩薩定少慧多。大經(jīng)云:若聞大涅槃佛性之法,當知是人有丈夫相,正觀剛決為男,無緣慈悲含覆一切為女。
﹝知禮記﹞凈名云:「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瓜葥(jù)此文立于悲智名為男女。冥中道智即是誠實,善心故也,乃類此法立諸男女。初以禪慧對于男女,次分三乘以對男女,后約佛性見對不見而分男女,何者?既以見性為丈夫相,即彰不見為女人相;復約照性自具男女:佛性正觀,決破無明,為福德智慧之男;中道慈悲,含覆一切,為端正有相之女。
○二「今借」下,結表意。
﹝智者疏﹞今借世間男女,以表法門爾。
○二「問那」下,釋難明表二,初執(zhí)無妨有難二,初立無男女理。
﹝智者疏﹞問:「那得以男女表法門?無男女故即無法門。
○二「大經(jīng)」下,引無男女文二,初正引教文二,初引大乘文。
﹝智者疏﹞「如大經(jīng):『永離十相,名大涅槃!淮笳撛疲骸簾o男女相,故名無相。』凈名云:『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如佛所說,亦非男非女!话矘沸性疲骸阂嗖环謩e是男是女!蝗氩欢ㄩT云:『無聲聞心,即無于定;無菩薩心,即無于慧。』
﹝知禮記﹞大經(jīng)二十八云:「涅槃無相,謂色相、聲相、香味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次大論凈名及安樂行皆列男女二名非之,以顯無相。若不二門云無定慧,乃是男女所表之法也。
○二「小乘」下,引小乘文。
﹝智者疏﹞「小乘三藏緣諦理,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成論入空平等,亦無男女。
﹝知禮記﹞理無相,故不可言說,無相即非男女相也。空平等,故離男女等一切相也。
○二「男女」下,結無所表。
﹝智者疏﹞「男女既無,所表安在,故知無定慧法門也。」
﹝知禮記﹞能表男女,既無所表,定慧安在?
○二「答大」下,即遮而照釋二,初廣釋三,初說默相即二,初據(jù)理妙絕。
﹝智者疏﹞答:「大乘實相,不當有男女及無男女。
﹝知禮記﹞若論絕理,尚不可說無男女相,豈可被論有男女邪?
○二「善巧」下,被機有無。
﹝智者疏﹞「善巧方便,以四悉檀說于有無。天女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義,文字性離即是解脫,皆以文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實相亦爾。
﹝知禮記﹞若于眾生有四益者,或說無男女,或說有男女,故引天女不離文字說解脫相。性空即脫,何妨文字?真無三世俗即有,二諦既即說默無違。
○二「非有」下,明一二本融三,初法。
﹝智者疏﹞「非有非無,非二而二,明此二法,未曾相離。
﹝知禮記﹞中道雙非,則無定慧,當體雙照,定慧宛然。言未曾相離者,即定慧不離法性也。
○二「譬如」下,喻。
﹝智者疏﹞「譬如一身,有左右手。
﹝知禮記﹞豈因左右,令一身異?豈可一身,而廢左右?
○三合。
﹝智者疏﹞「定慧亦爾,定靜慧照,雖復二分,不離法性。
﹝知禮記﹞只一覺性有寂照,德名為定慧,豈此二德,暫離覺性?
○三「言定」下,明定慧互具二,初約義明具三,初法。
﹝智者疏﹞「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
﹝知禮記﹞一覺靜明,名為定慧。是故此二,終不孤立。
○二譬。
﹝智者疏﹞「譬如女人而有左手,亦如男子而有右手。
﹝知禮記﹞上以一身左右,譬于二德不離一性,猶恐謂其二德相離,故以二人左右譬之。此如修性不二門云: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無二,亦如波水;當以彼喻,而尋此喻。
○三「定慧」下,合。
﹝智者疏﹞「定慧亦爾,無緣之慈具正觀,慧而以定當名中道種,智具大慈定以智標目。
○二「何但」下,據(jù)文證釋二,初慧具定。
﹝智者疏﹞「何但理然今文亦爾,文云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此語自具二法門,何勞有疑而稱男子也?
﹝知禮記﹞男本表慧而兼福德,即慧具定也。
○二「文云」下,定具慧。
﹝智者疏﹞「文云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無邪丑表中道正觀,離二邊之丑即慧義也。相即三十二相,慈心所種即表定義也,雖具二而名女。
﹝知禮記﹞慈心種相者,經(jīng)云:「清凈慈門剎塵數(shù),共生如來一妙相!辜礋o緣慈定,而修其相也;ゾ呖芍。
○二「故知」下,總結二,初以一二相即結。
﹝智者疏﹞「故知此文若作男女二解,即表定慧不二而二;若作不二解,即表定慧二而不二。
﹝知禮記﹞此文男女各具二德,即表定慧二法互具。若非體一,何能互具?故以互具,顯乎體一,故二不二,舒卷自在。
○二「理實」下,以說默相即結。
﹝智者疏﹞「理實非二非不二,赴緣為二為不二,即是表二法門,文義斯在!
﹝知禮記﹞理非一二,赴緣兩說,如此說者,何異不說?經(jīng)示男女其德互具,表于定慧。一二無異,說默不殊,能此解者,方得經(jīng)文表法之義。
○二「次明」下,與愿二,初示義門二,初明十番感應四,初果報。
﹝智者疏﹞次明應機滿愿者,果報滿愿如前說。
○二「修因」下,世善三,初五戒二,初表行法。
﹝智者疏﹞修因者,若就修五戒事論:不殺是仁,不盜是廉,屬女表定法。不妄語是質(zhì)直,不淫是貞良,不飲酒是離邪昏,此屬男表慧法。
○二「若不」下,求愿滿。
﹝智者疏﹞若不得此五戒,男女則失人天道,孤獨墮在三途,歸命求救。五戒完全,即男女愿滿。
﹝知禮記﹞行人若為五種惑業(yè)牽破持心,當念未來感報苦樂,歸命觀音,障退戒完,二求即滿。
○二,十善。
﹝智者疏﹞十善例可知。
﹝知禮記﹞若例五戒,妄攝口四,酒即意三,【立+立】慧屬男。若自細作,不綺是真實,屬男;不兩舌是和愛,不惡口是柔善,屬女;不貪癡是無染智慧,屬男;不嗔是慈,屬女。余同五戒。
○三「修禪」下,八定。
﹝智者疏﹞修禪時,方便修慧;精進等三方便為男,念一心為女。若就支林,覺觀喜為男,樂一心為女,乃至非想禪,禪中細作可解。
﹝知禮記﹞定即四禪,四空各有修證。且論初禪,五法為修,五支為證,修以樂欲、精進、巧慧,此三方便分別屬男。憶念、一心,此二方便靜細屬女。若證支林,三支慧多屬男,二支定多屬女。若論二禪四支,一內(nèi)凈二喜屬男;三樂四一心屬女。三禪五支,一舍、二念、三慧屬男;四樂五一心屬女。四禪四支,一不苦不樂與第四一心屬女,二舍三念清凈屬男。若論四定,一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有想非無想定,此四雖無支林男女,而有微細。四陰通以四處,受想為女,行識為男。若論四無量心,慈悲屬女,喜舍屬男。今且粗辯備在禪門,須者應撿。
○三四教四,初三藏三,初聲聞二,初表行法。
﹝智者疏﹞次明聲聞男女者,五停心觀:治嗔用慈,治散用數(shù),此二為女;治貪用不凈,治癡用因緣,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屬男。又直緣諦理正智決斷名為男,出觀用法緣慈為女。
﹝知禮記﹞略舉停心以為所表,念處乃至正道,節(jié)節(jié)應明男女之義。以諸道品不出定慧二法故也。直緣諦理者,即四諦十六行觀也,出觀等者,歷事之時,愍物執(zhí)常,為說四諦,名法緣慈。
○二「若不」下,求愿滿。
﹝智者疏﹞若不得此兩法,即當墮落凡夫,為火宅燒害,貧窮孤露。若蒙垂應五停心,男女生即得入真,出觀男女生得入假,二義既滿,則不復畏二十五有也。
﹝知禮記﹞出觀男女者,法緣即正智之男,慈悲即柔和之女,既帶空入假,則歷事不染,故不畏諸有也。
○二支佛二,初表行法。
﹝智者疏﹞次支佛者。緣方便道,起慈觀名女,慧觀為男。若發(fā)真緣理名男,出觀緣慈名女。支佛譬鹿,猶有回顧之慈也。
﹝知禮記﹞緣方便等者,即凡地修福種相之時,名起慈觀。慧觀者,即觀十二因緣,無常無我,發(fā)真約頓證之位,出觀能用生法二緣之慈。譬鹿回顧者,大論譬三獸在獵圍,求出不同,聲聞如獐,驚怖跳出,都不顧群;緣覺如鹿,雖顧盻群,怖不停待;菩薩如大香象,雖遭刀箭,擁群共出。
○二「若不」下,求愿滿。
﹝智者疏﹞若不得如此定慧,何由速出?殷勤求法,若得愿滿,坦然快樂。
○三「次明」下,菩薩二,初表行法。
﹝智者疏﹞次明六度菩薩。菩薩有慈悲不斷惑,在生死利物名女,行六度方便智慧名男。女人法應生子,慈悲法應受生死化物,化于前人善心開發(fā),即是生子義。前人生五度者是生女,前人生智慧是生男。
﹝知禮記﹞方便智慧,或第六度分地世智,或辯六度邪正之智,或是事中伏惑之智,此皆方便也。此等猶是能生男女,所被之機,必修六度,乃以五一而為所生之男女也。
○二「若定」下,求愿滿。
﹝智者疏﹞若定慧義不成,則菩薩行不立,故求觀音而獲愿滿。
○二通教二,初表法。
﹝智者疏﹞次通菩薩既斷煩惱,則有智斷緣諦理之慧為男。慈悲扶余習,入三界名女。何以故?如男法不生表智慧決斷,斷于煩惱,不生三界,而今還生者,乃是慈扶余習,故得更生稱之為女。
﹝知禮記﹞小同三藏,唯論菩薩,凡亦同前,唯于真位,以智為男,以慈為女。
○二「求愿」下,愿滿。
﹝智者疏﹞求愿觀音,蒙此愿滿。
○三別教二,初明男女生相。
﹝智者疏﹞次明別教。十信菩薩,修福德莊嚴,五波羅蜜為女,從一地二地智慧莊嚴為男。三十心名男女交處圣胎,初地中道正智開發(fā)名為男生,無緣慈心發(fā)名為女生。此兩要在初地方得開發(fā),亦名男女雙生。若不如此,即墮二乘生死兩邊之過。生此男女者,生大歡喜,故稱歡喜地。
﹝知禮記﹞此教外,凡為破見思,所修正助作意趣空,望中猶名有為有漏,五度福嚴故稱為女。而知地上無作智嚴,在今心性乃緣此性,通伏無明名之為男。雖緣無作,為偏修空,尚違中理,故男女相遙。若入內(nèi)凡,見思破處,心趣假中,順于本性,名男女交;至回向位,正修中觀,名懷圣胎。證初地時,即遮而照,慈智合發(fā),名為雙生。得念不退,無兩邊過,副本斯故,地名歡喜。
○二「慈悲」下,明男女有能所生。
﹝智者疏﹞慈悲被物,物荷恩故,稱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能成佛道,生出般若,是諸佛之祖母,故稱為大女。十力無畏等,眾生不知,故不名為大也。
﹝知禮記﹞初地慈智男女,既是真因任運,能生上地男女;上地復生極果男女。是故諸佛皆以初地為祖父母,仍辯慈智得名。所以慈悲稱大者,以拔苦與樂,物荷深恩,故稱為大。十力無畏,既唯自證,物莫能知,故不稱大。
○四圓教二,初表法。
﹝智者疏﹞次圓教。以無緣慈悲種,三十二相業(yè),亦名為女,此女端正有相。以中道智慧為男,此男質(zhì)直福德。十信六根清凈名為處胎,初住慈智,男女雙生。若得此男,不畏愛見,大悲順道法愛,亦不畏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
﹝知禮記﹞此教頓修,始心即用性德慈智,以為男女。方稱經(jīng)文雙具德業(yè),慈無偏緣,故名端正。慈即佛相,故名有相,女德備矣。智離邊邪,故名質(zhì)直,智含萬善,故名福德,男德備矣。似位無明不覆而覆,名為處胎,初住慈智,不顯而顯,名為雙生。真慈出假,愛見莫拘,真智趣果,無似愛滯,亦不畏者,同體權實,二皆無縛。
○二「方便」下,愿滿。
﹝智者疏﹞方便與慧俱解者,即男女具足,二求愿滿也。
○四變易。
﹝智者疏﹞變易兩番可解。
﹝知禮記﹞言兩番者,方便、實報,同名變易,乃以二土名為兩番。若實報人,斷證雖分四十一品,皆是破于障果無明,唯求究竟慈智男女,故于此土,論一番益。其方便土人,根雖利鈍,法分漸頓,而皆大乘,俱求佛智,此土唯望實報為益,唯求分真慈智男女,是故論益亦只一番。
○二「復次」下,作三差料簡三,初明人天定散二,初明有善禪之德。
﹝智者疏﹞復次,從五戒十善齊第六天已來,皆無禪定。番番悉是散心慧法,狂男子也。但慧無定,四禪有支林,一心名為男女,;蹅湟。
﹝知禮記﹞空居四天,因亦修定,以散心強,故但名男。例此四空以定強,故合云唯女。四禪諸支,既對定慧,即名男女。俱時而得,故曰一心。
○二「從三」下,斥無動出之功。
﹝智者疏﹞從三界定慧男女,男無破惑之功,女無生出無漏之力,此無用之男女。
﹝知禮記﹞三界功德雖名定慧,而皆愛味,或雜邪見,都屬有漏,是故男女無動出用。
○二「從二」下,明藏通智斷二,初明有無漏之德。
﹝智者疏﹞從二乘通教等,慧有斷惑之用,則是干事之男女,有發(fā)生無漏,紹繼之德也。
○二「從二」下,明無中道之失。
﹝智者疏﹞從二乘通教所有定慧,不能破無明,見佛性雖男而女,定則不能懷于中道之子,猶如石女雖女而男。故大經(jīng)云:「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通教菩薩之人,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
﹝知禮記﹞大經(jīng)既以見佛性者名為丈夫,故不見性,皆名女人。無漏諸定不能發(fā)生中道之智,故如石女。二乘偏空名為定多,菩薩偏假名為慧多,此之定慧,俱不能見寂照平等三德之性。迦葉菩薩涅槃之前,豈是外道名邪見者?蓋未出二邊,望中名邪?
○三「唯有」下,明別圓地住。
﹝智者疏﹞唯有別教登地,真明慧發(fā),無緣慈成,此乃名為真正男女。圓教初住見中道時,定慧具足,男女相滿,方稱經(jīng)文。男則福德,女則端正。
﹝知禮記﹞修因雖異,證道是同,斯乃性德緣了,顯為果中定慧。
○二「故知」下,斥他局。
﹝智者疏﹞故知借事表法,何得作媒嫁,解觀音耶?
○第三勸持二,初科經(jīng)。
﹝智者疏﹞第三從「是故眾生」去,是勸受持也。即為三:一勸持,二格量,三結。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二「勸持」下,釋義三,初勸持。
﹝智者疏﹞勸持者,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既不辯形質(zhì)相對,正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奉持名號,故舉持名為勸也。
○二格量二,初科。
﹝智者疏﹞二格量為四:一格量本,二問,三答,四正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yǎng)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
○二「格量」下,釋四,初格量本。
﹝智者疏﹞格量本者,舉三多:六十二億舉福田多,盡形壽舉時節(jié)多,四事具足舉種子多。舊但三意,今持名字多。凡舉四多,為格量本也。
﹝知禮記﹞經(jīng)舉六十二億恒河沙,不多不少者。佛頂首楞嚴云:此三千大千世界,現(xiàn)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shù),修法垂范,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既是現(xiàn)住娑婆,菩薩是故特舉為格量本。
【「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二問。
﹝智者疏﹞次問。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三答。
﹝智者疏﹞答如文。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yǎng),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四正格量二,初約教釋二,初約佛眼略示二,初以少格多。
﹝智者疏﹞次正格量者,還舉四少,以格四多也。功德正等持名少、田少、時少、種子少。
○二問起答釋二,初以人情問。
﹝智者疏﹞問:「何意以少敵多?」
○二「答佛」下,約佛眼答。
﹝智者疏﹞答:「佛眼稱量,不增不減,四多重倍,功德正齊,如此格量,秋毫無謬!
﹝知禮記﹞佛眼所照稱法界量,四多法界不增,四少法界不減,故云功德正齊。
○二「問何」下,對他解廣釋二,初問。
﹝智者疏﹞問:「何意等?」
﹝知禮記﹞雖示佛眼稱量不謬,其意難明,故須問起,先引古釋,方彰今義。
○二「舊解」下,答二,初敘舊解非五,初引物論等。
﹝智者疏﹞舊解有五:一云其福實殊,引物論等。此解乃是虛談,觀音遂無實德可貴也。
﹝知禮記﹞其福實殊者,謂六十二億之福,實勝觀音,但是方便,引物論等。此解最謬,破意可知。
○二「二云」下,田有高下。
﹝智者疏﹞二云田有高下,薄瘠所致;如供養(yǎng)百初果,不如一二果,乃至無學。此亦非嘆德之意,乃是以下比高,法應優(yōu)劣爾。
﹝知禮記﹞對劣顯勝,不見觀音證理之德,何名為嘆?
○三心有濃淡。
﹝智者疏﹞三心有濃淡,故令福不等。
○四時解不解。
﹝智者疏﹞四時得解不得解,此二釋皆是前人心力致福,何關觀音德高也。
﹝知禮記﹞意謂觀音雖少,稱名之時,解心現(xiàn)前,六十雖多,供養(yǎng)之時,解心不發(fā),是故多少得福乃等,此之二釋,皆在持供,心之優(yōu)劣,嘆德遠矣!
○五有緣無緣。
﹝智者疏﹞五有緣無緣者,如供毀路人罪福淺,供毀父母罪福深也。
﹝知禮記﹞父母有生育之緣,故供之福深,毀之罪重;路人無緣故淺。文雖不斥,理亦全疏,豈可觀音但與眾生有緣而已?
○二「今明」下,明今義是二,初明今立義二,初約實際釋。
﹝智者疏﹞今明一多,性不可得,無有二相。一則非一,多則非多,同入如實際正等無異。
﹝知禮記﹞一多人法皆無性相,二空既顯,一實斯彰,存則假實暫分,亡則一多齊致。存亡不二,方名正等。
○二「一中」下,以經(jīng)偈釋。
﹝智者疏﹞一中解無量,故說六十二億;無量中解一,故說觀音。展轉生非實者,則是一無一實;一從無量生,故多無多實;多從一生故,其理正均,故言不異。智者無所畏者,照其事理,既明不生疑畏,故言正等也。
﹝知禮記﹞舉華嚴偈,釋今經(jīng)意,良由一與無量俱同,實際故互能圓解也。以實際之多,生觀音之一,故非是一;以實際之一,生河沙之多,故非是多。既其一多無決定性,故互生非實也。照其事理者,事謂一多之相,理謂融即之體,慎勿以多為事,以一為理。
○二「法華」下,引本論證。
﹝智者疏﹞法華論云:畢竟決定知法故,法即法性,真如法身,是故六十二億佛名與觀音名,功德無差別也。
﹝知禮記﹞論以持六十二億河沙佛名為校量者,古云論誤,蓋不解論意也。今具引論文并荊溪解釋,方曉其義。論云:受持觀音名,與六十二億恒沙諸佛名,彼福平等者,有二種義:一信力故,二畢竟知故。信力復二:一者求我如觀音,畢竟信故。二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得故。二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法界者,名為決性,初地菩薩能證入一切諸佛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謂真如法身,是故受持觀音與六十二億恒沙諸佛,功德無差。荊溪云:以此驗知,須依圓釋。何者?于二義中,信力約事,畢竟約理,事理相資,方成所念。如信力二中,既云求我如觀音,即指化身。又云觀音功德我亦得之,乃指報身。愿齊報應,方乃成念。但念果德者,何必識理?故次義云知法界等,次引證位,即是初地,且引分證。令人識之。故知若念觀音三身,須卻以念佛挍之。若以念法身論之,縱引十方諸佛,其功亦等,何但六十二邪?所以論文雖似舉經(jīng),乃是增句釋義,亦如方便初加,難解難知,欲說大法乃增三句,而為申釋。今六十二億菩薩,加以佛釋。
○二「又約」下,約觀釋。
﹝智者疏﹞又約觀解者,二觀發(fā)中,道二觀實不等,而言等者,以中道等故,故言為等。如乞人等,彼難勝如來,故言等也。
﹝知禮記﹞雖三種觀俱受修名,而中是性,是故得云二觀發(fā)中。二觀實不等者,破立不等也。雖乃不等而二,皆是中道之德。二與中道,畢竟不異,中道既等,二豈不等?是故言空,三皆是空,假則皆假,中則皆中。乞人難勝,其實不等,亦以此二,同一法性,是故等也。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埂
○三結成。
﹝智者疏﹞三結成,一時稱名福不可盡。大品云: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如文。
﹝知禮記﹞此但通云受持名號,以正格中言一時,故復引大品一華供佛,以類一時持觀音名,其善流入法性海,故如海無盡。言至畢苦者,二死盡也。蓋言成佛散華之福,猶尚不盡。
○大章第二問答二,初標章述意二,初標章。
﹝智者疏﹞第二問答,從「無盡意白佛言:云何游娑婆」下。
○二「前問」下,述意二,初述前科。
﹝智者疏﹞前問何緣得名,佛答眾生三業(yè)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應境智因緣,名觀世音。此義已竟。
﹝知禮記﹞稱名常念及以禮拜三業(yè)現(xiàn)前,故曰顯機,菩薩以此為所觀境。法身靈智,即始本二覺分合之真身也。望于眾生即能觀智,乃以此智冥應拔苦,即此境智而為因緣,亦名感應,以此因緣名觀世音。蒙說已領。
○二「今問」下,示今意。
﹝智者疏﹞今問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門示現(xiàn)三業(yè)顯應,應眾生冥機等十義。
﹝知禮記﹞乃明觀音意業(yè)鑒機,身業(yè)現(xiàn)相,口業(yè)說法,既令眾生知覺見聞,故云顯應。而且不說眾生三業(yè)修行之相,此由宿善冥伏在懷,乃能致感,故曰冥機。通釋十雙,即當法慈,福應珠顯,權跡緣斷十只之義。
○二分科釋經(jīng)二,初分科。
﹝智者疏﹞一問二答,問即為三。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二「一云」下,釋經(jīng)二,初問二,初示三業(yè)文。
﹝智者疏﹞一云何游,是問身業(yè);云何說,是問口業(yè);方便,是問意業(yè)。
﹝知禮記﹞方便問意者,非是道前取理方便,正當證后鑒機方便。
○二「此是」下,明三業(yè)德二利通釋三業(yè)二,初標列三義。
﹝智者疏﹞此是圣人三業(yè)無謀而遍應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輪不思議化也,亦名三不護。
○二「三不」下,解釋三義三,初釋三不護二,初法。
﹝智者疏﹞三不護者,明觀音住不思議圓普法門,實不作意計;I量,次第經(jīng)營,方施此應。既無分別,亦無前后,任運成就。
﹝知禮記﹞「作意」等十字,是其護義,「實不」兩字,彰于任運,然須不共三惑之護,即能三業(yè)任運度生。
○二「譬如」下,諭。
﹝智者疏﹞譬如明鏡隨對即現(xiàn),一時等應,故言三業(yè)不護也。
○二「三無」下,釋三無失。
﹝智者疏﹞三無失者,眾生根機不同,深淺有異;觀音雖不作念逗機,逗機無失,契當前人,冥會事理,故言不護。
﹝知禮記﹞不護顯于思議,寂絕無失,彰其逗會,稱宜得三悉益即會事也,得第一義,即冥理也。
○三「三輪」下,釋三輪二,初遍示三輪。
﹝智者疏﹞三輪不思議化者,若示為佛身,亦示佛心、佛口,乃至示執(zhí)金剛神身,亦示金剛心口。
﹝知禮記﹞三業(yè)應機,旋轉自在,能為眾生摧破三障,故名為輪。
○二「雖普」下,釋不思議化二,初約義釋相。
﹝智者疏﹞雖普現(xiàn)色身,屈曲利物,于法身智慧,無所損減。
﹝知禮記﹞心體離念,即是法身本性智慧,今雖垂應,委悉被機而能稱本,離于思念,故于法身無所損減。
○二「凈名」下,引經(jīng)證釋。
﹝智者疏﹞凈名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不動而動,此乃不思議化故也。」
﹝知禮記﹞分別諸法,證于垂化,于義不動,證不思議,即理而事,名不動而動。
○二「問意」下,別明示意二,初問。
﹝智者疏﹞問:「意業(yè)云何可示?」
○二答。
﹝智者疏﹞答:「圣意無能測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蟲亦能得知也。」
﹝知禮記﹞若隨自意無能測者,若隨他意【蟲+昆】蟲亦知。又無機者不測,有緣者令知。
○二「佛答」下,答二,初分經(jīng)。
﹝智者疏﹞佛答為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yǎng)。
○二「初別」下,釋義三,初別答二,初懸示經(jīng)意三,初明諸身皆答三業(yè)二,初明相二,初以三答三。
﹝智者疏﹞初別答,還答三問。應以之言,是答其方便之力,意業(yè)問也。何以故?意地觀機,見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說何法?隨而化之,故知應以是答意也,F(xiàn)身是答身業(yè),說法是答口業(yè),故知具答三問也。
○二「又但」下,約二答三二,初現(xiàn)身具三。
﹝智者疏﹞又但作二答,兼得于三。論其現(xiàn)身不止色陰而已,必具五陰,即兼答意也?谝嘁郎恚醇娲鹂。
○二「若說」下,說法具三。
﹝智者疏﹞若說法者不止如樹木無心。欲知智在說,巧運四悉檀方便,即兼口以答意也。
﹝知禮記﹞不如樹木風吹作聲,口兼身業(yè),其義易明,故不言也。
○二「二釋」下,結示。
﹝智者疏﹞二釋俱明答三問也。
○二「從別」下,以諸身束對十界二,初約義示。
﹝智者疏﹞從別答中,凡現(xiàn)三十三身、十九說法,束為十界身。
﹝知禮記﹞若據(jù)身說理合齊等,但約經(jīng)中結說文少,故云十九,如八部四眾,但結一說耳。
○二「而文」下,足闕文二,初明菩薩二,初敘他四解。
﹝智者疏﹞而文闕二界者,或指上品云菩薩身;或翻者脫落;或依古本正法華文;或言觀音即是菩薩身,何須更現(xiàn)?
○二「若三」下,今取古本。
﹝智者疏﹞若三解皆有難,今所不用,今依古本為明菩薩義。故然菩薩一界,或權或?qū),種種應化義不可闕,故釋菩薩界也。
﹝知禮記﹞若指上品,今品那闕,若云脫落,余何不脫?若言觀音即是菩薩,不須更現(xiàn)妙音菩薩,何故更現(xiàn)?故云三解皆有難也。若依古本,即今品文菩薩一界為化,義廣最不可闕。
○二「又無」下,明地獄二,初敘三釋。
﹝智者疏﹞又無地獄界身者,或指上品,或言苦重不可度,或言其形破壞,人見驚畏故不現(xiàn)。
﹝知禮記﹞若指上品,亦可為例,其次二釋,人之局情耳。
○二「今明」下,明今有義二,初依總答明有。
﹝智者疏﹞今明別釋,雖無總答,中有文云:「以種種形,游諸國土。」何得言無耶?
﹝知禮記﹞總文既云現(xiàn)種種形,豈可無于地獄形邪?
○二「又請」下,據(jù)二經(jīng)明有。
﹝智者疏﹞又請觀音云:「或游戲地獄,大悲代受苦!够蜓灾勾芸啵徽撜f法。若依方等,婆藪教化,即有說法。釋論云:「菩薩化地獄,多作佛身,獄卒見不敢遮!挂源硕,應有地獄界身說法也。若爾十法界身則為具足。
﹝知禮記﹞請觀音經(jīng)游戲五道文,先明地獄。方等陀羅尼經(jīng)說婆藪,大權示為商主,堅執(zhí)邪見,殺羊祀天,生陷地獄,于地獄中說法,教化九十億罪人,來至佛會,皆令得道。那言代苦不論說法,況復論云多作佛身,豈不說法?
○三「今通」下,約諸身對機四句二,初釋相二,初通示四句。
﹝智者疏﹞今通約十身,四句料簡: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自有十界身度一界也。
﹝知禮記﹞經(jīng)云:眾生應以佛身得度,即現(xiàn)佛身為獨現(xiàn)佛,為兼余身同度彼生,又為一界獨感于佛,為兼余界同感于佛,諸身乃至執(zhí)金剛神,能應共獨,能感共獨,不可偏執(zhí),故今通就十法界,應對十界機,一多相對,立以四句,方見經(jīng)文感應之相。
○二別對三相三,不唯感應多少,成于四句,人法因果亦有多少,故須更立兩重四句:初機應四句二,初若妙下釋四句四,初一界度一界。
﹝智者疏﹞若妙覺法身應實報土,為舍那佛受化之人,純諸菩薩皆求佛道,更無異身,此一界度一界也。若方便有余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上文云而于彼土求佛智慧,于此土為佛,亦是一界度一界也。若同居土寂滅道場,初成佛先開頓說,稟教之徒,皆有見思煩惱之人,而是圓機同感佛身,亦得是一界身度一界也。
﹝知禮記﹞三即下三土,以現(xiàn)佛身,必遍三處。蓋等覺下至于凡夫,皆能感佛,故須三土以明其應。初實報能度所度,純一佛界。二方便土,就本而說,故曰五人。生彼土已,沒其異稱,以皆求佛,是故感應亦純一界。三同居土,且明寂場,圓機感佛,不論形類,及兼別機,是故亦當?shù)谝痪湟病?/p>
○二「若寂」下,一界度多界。
﹝智者疏﹞若寂滅道場,稟教之徒,諸界不同,或人或天龍神鬼等,又根性圓別兩異,雖諸界不同,同見一佛身而為說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也。
﹝知禮記﹞更以寂場對于次句,不唯形異,亦乃根殊,能感雖多,能應唯一。問:「何不二酥對于次句,那將初乳配兩句邪?」答:「本論佛界度于多界,二酥之佛勝劣相合,鈍見劣身,尚是偏空,體非佛界,故以寂場一中道佛,度于圓別佛菩薩界,及五道形,方名一界度多界句!
○三「若有」下,多界度一界。
﹝智者疏﹞若有一界之機,但見一界身現(xiàn),則不得度,則示種種之身,眷屬圍繞共逗一緣,是名多界身度一界也。
﹝知禮記﹞諸時諸會三乘八部,翼從世尊共化一機,或諸大權共成化事或;佛自遍現(xiàn)而度一機;若有一人應以十界身而得度者,觀音即現(xiàn)十身而為說法。
○四「若佛」下,多界度多界。
﹝智者疏﹞若佛身菩薩身,遍作十法界身,遍入諸道,各令得見同其形像,而為說法,此是多界度多界。
﹝知禮記﹞文中且約作十界身,遍入諸道而為此句,若委論者,或有多機同在一處,應以十身而得度者,亦隨彼現(xiàn)也。
○二「用此」下,歷五味。
﹝智者疏﹞用此四句歷五味,五時現(xiàn)身,皆如此。
﹝知禮記﹞若就根性為能感機,就所證體,而為能應,則乳唯得一界度二界,醍醐唯得一界度一界。若就形相為感應者,則味味中各有四句,既云應以何身得度,知正約形為感應也。學者應知,約土約味別對句者,欲易解故,若見一多四句相,已一切時處應自在作。
○二「復次」下,人法四句。
﹝智者疏﹞復次,約說法多少者,如善財從百一十知識,聞諸法門,則多法為一人說。如凈名云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乃至為梵王說勝慧,為帝釋說無常,一人用一法,為一人說。若如通教說般若,三乘人同稟,此則一法為多人說也。若是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開佛知見,此則多法為多人說。
﹝知禮記﹞上之四句,以人對人;今之四句,以法對人。此由經(jīng)云而為說法,故須更論人法四句。初句云:善財從百一十者,所歷之城也,知識即五十三人也,雖帶人辯意在所說法異。二三兩句可見。第四句云:一道出生死,而言多法者,蓋于法法開佛知見,以開十界十如,皆是實相,即不思議之多法。此四能被多少之法,雖引諸經(jīng),皆顯觀音能應之德。
○三「復次」下,因果四句。
﹝智者疏﹞復次,因果相對明多少者,五戒十善,因少果亦少;聲聞五停心暖頂?shù)热攵鶚,此因多果少;支佛見華飛葉落即得道,此因少果多;諸菩薩萬行成就萬德果圓,因多果亦多。
﹝知禮記﹞上二四句對機說法,法須修證,從因至果,自若不然,他何所效。如轉四諦,滅我已證,道我已修,故諸身說,一一皆有因果始終,方能被物,故四句中,戒善粗略,感報亦然,故因果俱少。聲聞因中,凡分內(nèi)外,圣有見修,正助行法,遍于三藏,而只證得二種涅槃,故因多果少。獨覺不稟三學行法,但觀凋變,頓成果已,能具種種神通化事,故因少果多。菩薩修因,時長行廣,及成佛果,二智萬德,故因果俱多。此等皆是悉檀,示現(xiàn)修因證果,大略如是。
○二「觀音」下,結示二,初結歸圣能。
﹝智者疏﹞觀音明了眾生根之所趣,或示現(xiàn)身多少,或說法多少,或修因多少,或證果多少,逗彼機宜,必無有差。
○二「有人」下,敘他斥局。
﹝智者疏﹞有人云:現(xiàn)因身說果法,現(xiàn)果身說因法,現(xiàn)一身說多法,現(xiàn)多身說一法,或現(xiàn)身而無說,此比十法界機狹。
﹝知禮記﹞雖因果迭論,一多互說,不能顯于權實體相,今以十界三重四句,望彼之義,塵岳相殊。
○二「舊釋」下,科釋經(jīng)文二,初科經(jīng)二,初舊科二,初分三枝末。
﹝智者疏﹞舊釋三十三身為三:初三乘人,二四眾,三八部,各有枝末。以人天為圣末,以其是受道器故;童男童女為四眾末,可成四眾故;執(zhí)金剛為八部末,同有大力故。
○二「若爾」下,釋疑問答。
﹝智者疏﹞「若爾執(zhí)金剛力大,何意為末?」答:「此最在后,為掩跡故也!
○二「今明」下,今科。
﹝智者疏﹞今明三十三身,文為八番:一圣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眾身,五婦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剛身。明其次第,出自人意爾。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xiàn)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xiàn)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xiàn)聲聞身而為說法;】
○二「一明」下,釋義八,初圣身四,初佛身三,初垂應相狀二,初約身簡定二,初定應化。
﹝智者疏﹞一明圣人先明佛者,為是應佛,為是化佛,但圣人逗物具有二義,若一時欻,有為化應,同始終名,應若尋此,文明于應義也。
﹝知禮記﹞化則變化,欻然而有,欻爾而無,蓋是暫時益物相也。應則應答,同物始終。如極樂人民,壽不可數(shù),佛同無量;此土壽促,佛同八十,有降生日,有入滅時,即八相佛也。若尋等者,據(jù)列三乘、八部、四眾至金剛神,宛是一期化物之相,知非欻爾也。
○二「問何」下,揀真應二,初問。
﹝智者疏﹞問:「何不以真佛,為眾生說法,而以應耶?」
﹝知禮記﹞因向文云妙覺法身應于三土,說法被機,既本是真佛,何用垂應方說法邪?
○二答。
﹝智者疏﹞答:「佛身多種,若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人。真佛者,據(jù)妙覺法身,究竟極地,毗盧遮邪,乃名真佛。真佛淵遠不可說示,云何能解?如妙音所作,文殊不知,況下地凡夫為示真身耶?如為牛羊彈琴,不如作蚊之虻聲!
﹝知禮記﹞雖云多種,豈出四身,法、報、應、化。法身則遠而難示,應、化則近而易狎,報身則亦遠亦近,智同法身,像屬勝應。般若贊云:應化非真等者,此以真法而奪應化,是則無相之相,方名真佛,無說之說,方名說法。據(jù)妙覺法身等者,此據(jù)住上品寂光,方是真法,上地菩薩亦莫能睹。以等覺還皆住果報,【立+立】依業(yè)識見佛。若望妙覺俱是勝應,故云真法淵遠,如妙音等者。問:「妙音東來,先現(xiàn)八萬四千眾寶蓮華,文殊見已,而問于佛,據(jù)此亦是不識應相,那忽引證不知真身?」答:「斯乃見跡,不識其本,即是不知真身也,故下問云『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行何三昧?』即真法也!
○二「若從」下,就土分別三,初實報二,初示應相。
﹝智者疏﹞若從妙覺,應為實報,圓滿相好,光明無量,同四十一地實報土眾生,為說一實諦正真之法而教化之,如此之應,非余界所堪也。
﹝知禮記﹞圓滿相好者,如華嚴如來相海品,及隨好光明品,說十蓮華藏世界,微塵數(shù)相,一一皆以妙相莊嚴,說一實諦者,若約教道,實報猶有別教根緣,亦說無量四諦,今約實論也。
○二示機宜。
﹝智者疏﹞何以故?此等諸地已分入地位,不可以余界身應,亦不得以余佛身應,如此應者,唯應彼土,非余土所堪也。
﹝知禮記﹞四十一地皆與妙覺分同體用,故不可以九界之身并劣應應之。
○二「復次」下,有余二,初論有無二,初大小有無。
﹝智者疏﹞復次,變易土明應佛者。小乘經(jīng)云:三界外無生。大乘五種意生身,方生方便土。此即三界外受生,生變易土也。
﹝知禮記﹞方便、實報二土,俱受變易生死,偏名此者,上土分破,此中全在,從強受稱也。小乘不說,常住佛性,見思若盡,果報永亡,大乘談常,故三界外更立三土。無明全破則居寂光,分破實報全在有余。五種意生身,即全在者也。楞伽但明三種意生身,今家約義開為五種,且三種者,一、入三昧樂意成身,此擬二乘入空意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此擬通教菩薩出假意也。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此擬別教菩薩修中意也。若開為五者,于三昧開兩教二乘于覺法,開別教十行,或作七種;兩教二乘各開為二,不云別教十住者,義同二乘入空故也。若論九人生方便土,更取別教十住,及取圓教十信,攝入三種意生身中,以未斷無明,未生實報。通言意者,以未發(fā)真,皆是作意。成之以生,【立+立】從果說,此依妙玄并輔行,撮略而辯。
○二「釋論」下,經(jīng)論定判。
﹝智者疏﹞釋論云:「法性身菩薩生三界外,既有生寧無應佛!狗ㄈA云:「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即是此義也。
○二「此應」下,明機應二,初明但示兩應。
﹝智者疏﹞此應佛即有兩相:一、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實報之應。二、示劣應,令見者劣,于前但為二佛,更不示為種種諸身。
﹝知禮記﹞,初示勝應者,問:「前實報身,而云此應非余土堪。至此那云圓滿相海,如前實報?」答:「彼應真機,與應分合;此應似機,與應未合,此猶作意,彼則任真,能見既殊,所見寧一,但為此機無明已伏,或少分除,故用報相,引令入真,云如前者。稍似實報,非謂全同!苟玖討,問:「此土一佛示于勝劣兩種相貌,與同居土。尊特丈六合身之相,同異如何?」答:「方便兩應,但說次第及不次第二種大乘。五種意生,其土稟教,雖有利鈍,既皆稟大。學佛智慧,俱知佛身是大覺性,能修中觀,伏無明者,見相則勝。若在二觀,未伏無明,見相則劣,相雖勝劣,只一尊特,故非合身。若同居土,說通教時,鈍但見空,故感丈六;利見不空,故感尊特;大小二機,于一佛身,見解有異,故名丈六尊特合身。此純大見,故不名合。」
○二「何故」下,明唯被二機二,, 初總示。
﹝智者疏﹞何故爾五種意生利鈍之別,赴此根性,故示二身,但說次第不次第兩種大乘,故不須余身余法化也。
○二「若圓」下,別示。
﹝智者疏﹞若圓人無明未破,及已分破別人于回向中,及分破無明者,此人生于彼土,則利別人未修、未伏,及通教斷惑者,三藏中斷惑者,生彼皆鈍也。
﹝知禮記﹞言圓人無明未破者,即七信已上。言分破者,仁王般若說十地惑有三十品,既于一地自有三品,是知圓圣四十二位皆有三品。初住三品即第十信,三心用觀而對破之:初心用觀對于上品破則中心,中心用觀對于中品破則后心,后心用觀對于下品,此品若破,方名初住,生實報土。今云分破猶生方便,即第十信中后心也。如等覺人住于后心,經(jīng)歷多劫,方破下品證入妙覺,別九向,位十向。初心俱名未破,第十回向中后二心,名為分破,此圓別人俱修中觀,伏破無明,雖生方便,其根既利,感佛勝身說圓頓法。別第七住至十行位,及通菩薩偏觀于假,藏通二乘偏在于空,此等生在方便有余,雖已知常求佛智慧,尚滯二邊,【立+立】未觀伏無明之惑,其根既鈍,但感劣身說漸次法。
○三凡圣同居土,或稱凈穢同居土,謂凈土穢土,各有凡圣而同居之,釋此為二:初釋相二,初通明二土二根二,初明所感二相三,初二土凈穢。
﹝智者疏﹞凡圣同居土明應佛者,土有二種:一凈,二穢。如富樓那士西方等土,其中眾生具三毒見思,無三惡名,果報嚴凈,此名凈土。如此娑婆三惡四趣,荊棘丘墟,是名穢土。若凈若穢,皆是凡圣同居土也。
﹝知禮記﹞論土凈穢,有橫有豎。若以分段對于變易為凈穢者,則約通惑盡不盡說,即豎論也。如釋論云:出三界外,有凈國土,聲聞緣覺出生其中。若于分段自說凈穢,則約五濁輕重相對,即橫論也。今以極樂及善凈國對于堪忍,是橫非豎。故使凈土有見思毒,無惡道名。毒非苦因,則見與煩惱二濁輕也,果報嚴凈劫命輕也,眾生居此有何鄙稱。彌陀愿行攝之,故輕非是斷惑,方生其中;以世慈善,五逆稱佛亦能生,故娑婆穢相,目擊可知,此是橫論。凈穢二土,而此二土皆有凡圣,凡如前說,圣有二種,謂應來圣、有修得圣,二土皆然。
○二兩根利鈍。
﹝智者疏﹞二土眾生各有二種,根利濁重,根鈍濁重;根利濁輕,根鈍濁輕。
﹝知禮記﹞濁重之土,論悟道根自有利鈍,濁輕土根亦有利鈍,以土對根故成四句。
○三五濁輕重。
﹝智者疏﹞濁重者,若娑婆眾生身形丑惡矬短卑小,命止八十,或復中夭,煩惱熾盛,諸見心強,時節(jié)粗險,是為五濁重也。凈土不爾,是為五濁輕也。
﹝知禮記﹞身形至卑小,即眾生濁;時節(jié)粗險,即劫濁;余三名顯。凈土不爾者,如大本疏。問云:「既言五濁,何者是五清?」答:「準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濁,正是五清,他方凈土無邪三毒,則五障輕也。」
○二「何故」下,明能感二行。
﹝智者疏﹞何故爾不多修福德,生重濁土,多修福德,生于輕土。
﹝知禮記﹞言福德者即三種福也。如觀無量壽佛經(jīng)云:「一者、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yè)三世諸佛,凈土正因。」彼疏云:「初業(yè)共凡夫,第二共二乘,第三是大乘不共之業(yè)!贡私(jīng)云:「欲生極樂國者,當修三福。」故今云多修福德。不多修福為二土行,就此福而論也。
○二「若穢」下,別示穢土二根二,初示乘戒四句二,初立句相。
﹝智者疏﹞若穢土中生,有戒乘俱緩,有乘急戒緩,有乘緩戒急,有戒乘俱急。
﹝知禮記﹞戒論十戒,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此之四種,前三事戒,后一事定。皆人天因,不取隨道,無著智所贊自在,隨定具足,以此六種雖名為戒,體是三觀,自屬于乘。乘論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種雖名為乘,不動不出,體是漏善,事戒所攝,唯取三乘。以聲聞等該于四教,是入理智,雖分深淺,皆能動出煩惱生死,故得名乘。今以四戒而對三乘,論于緩急,以成四句。
○二「戒急」下,制所感。
﹝智者疏﹞戒急受人天身,乘急有感圣之機。
﹝知禮記﹞乘戒約過去,機感約現(xiàn)在。
○二「機有」下,明大小二根二,初通明大小感佛。
﹝智者疏﹞機有二種:一大二小,小機則示三藏佛身說法,大機應以舍那佛身說法,是故降神母胎,即示兩相。
﹝知禮記﹞不問事戒有持有毀,但論習學理乘大小,是故文中置戒明乘。故涅槃云:其戒緩者,未名為緩;于乘緩者,方名為緩。以戒緩者唯失人天,若其乘緩,無解脫路。乘分大小:昔為偏真修觀行者,今作小機,唯感劣應佛之形聲;昔為中道修觀行者,今作大機,能感勝應佛之形聲。言降神等者,如來昔于大通佛所,覆講法華,與無量眾生,作一乘因,中間退大染著五塵,佛恐墮苦,遂以小乘而救拔之,或用衍三而引導之。如是大小種種成熟,堪于今世悟入佛乘,是故如來為此一事出現(xiàn)于世。然其機發(fā)復少差別,故于一代而分五時。有機堪能直入于實,有機但能迂入于實,雖此二類,熟在一時。故于華嚴頓談圓別,被二種機,此機從始即見勝相。若于中間習小深者,雖于今世入一佛乘,而小先熟,故為此機示現(xiàn)劣身,初說三藏諸味,調(diào)熟來至法華,方開佛慧。此機于始唯見劣身,故降母胎,即示兩相。問:「華嚴頓后,方施小化,譬如窮子,急追不至,徐語方來,前頓后漸,其義善成。今那忽云降神母胎,即示兩相?」答:「諸文所論,初頓次漸,蓋是化儀施設之語。今此所說,大小雙應,終歸一乘,方盡鑒機始末之事。如方便品,思無大機,念欲息化,諸佛勸諭,方施小乘。次文卻云:無量劫來,贊涅槃法,生死永盡,我常是說。是故思機然后施小,此等之說皆是儀式,不可據(jù)此;以難今文預鑒群機,原始要終度物之意也。」
○二「頓機」下,別示大小得益二,初大機益相。
﹝智者疏﹞頓機所感,即見舍那菩薩,與百千圍繞,處胎說法,十方眾生,皆在胎中,出胎光明,遍滿寂滅道場,成盧舍那佛。轉一實諦、無量四諦等*輪,譬如日出高山前照,即聞頓教見佛性得度也。故涅槃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此之謂也。
﹝知禮記﹞一類眾生,大種先熟,即感勝應。入胎、住胎、出胎、成佛,其相皆勝轉一實諦,即華嚴部頓說圓教,既兼別教,故云無量。彼經(jīng)預敘一代始終,故立譬云: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后照平地。今家義開平地為三,對于涅槃五種牛味,高山大機能感頓教日光前照,即有次第及不次第見佛性也。若涅槃中,譬從牛出乳,次第五味,則對一代五時教味,次第相生。今明頓機能見佛性,是故兼用食草之譬,乃以雪山譬舍那佛,忍草譬十二部經(jīng),牛食譬大機修觀,即得醍醐譬見佛性。
○二「若小」下,小機益相四,初酪益二,初明小機應。
﹝智者疏﹞若小機之人,感佛正念,入母胎出生王宮,六年苦行,樹下坐草成老比丘佛,于鹿野苑轉生滅四諦*輪,拘鄰五人,初得甘露,悟小乘道。
﹝知禮記﹞即是小種先熟之者,初感劣應。始從入胎至于成佛,其相皆劣。拘鄰,或鄰兒,或憍陳如,此五人首也。其四人者,即阿鞞、跋提、摩訶男、拘利太子,初于鹿苑證四諦理,名得甘露,此乃佛日次照幽谷。
○二「既非」下,對大甄揀二,初進對法華揀悟。
﹝智者疏﹞既非醍醐,未名得度,故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知禮記﹞初教道,道雖曰甘露,既非第五醍醐之味,豈得度于二種生死,故未名得度,故云等者。引此經(jīng)也,但用一門,解脫虛妄見思之縛,其實未得一切境界解脫,塵沙無明惑累,其至靈山方證斯脫。
○二「未堪」下,退就華嚴辯機二,初于大名乳。
﹝智者疏﹞未堪大教,如聾如啞,于其無益。于大教中,止有冥熏之力,取譬如乳。
﹝知禮記﹞此中乃以證小之后,遇大不聞,以驗在凡,機不受大。以聾啞文,在經(jīng)后分,其時仍長,義當方等般若之時,亦可通在鹿苑之前,是故迦葉卻敘小機,蒙大擬時,迷悶躄地,以后顯前,機未堪大,其意宛然。雖有冥益,其如見愛,熾然現(xiàn)行,故機在華嚴,全生如乳。
○二「聞方」下,于小名酪。
﹝智者疏﹞聞方便說三界,斷見思時,爾時轉乳名酪。
﹝知禮記﹞急追付財,稱怨大喚,徐語除糞,歡喜隨來,乃施方便,說三界苦,以畏苦故,斷見思集,既革凡成圣,名轉乳為酪。
○二「次聞」下,生酥。
﹝智者疏﹞次聞方等四種四諦,用大彈小,恥權慕實,起殷重心,名為生酥。
﹝知禮記﹞四教俱演,橫攝眾機。小聞彈訶,漸能慕大,密得通益。鈍根菩薩益同二乘,調(diào)此等機,得生酥味,應知約教明五味者,不取濃淡但語相生,以其頓乳即醍醐故。若約機者,有濃淡義,然就三乘極鈍者說,為此一類于彼華嚴,全無顯益,如腥血乳。說三藏時,此機成酪,次第漸濃至于極味。
○三「次聞」下,熟酥。
﹝智者疏﹞次聞般若三種四諦,轉教其心稍純,名為熟酥。
﹝知禮記﹞不談三藏具示衍三利根之人,入圓者眾。聲聞至此,被加轉教,既于真空,具談萬行,故令鈍根冥得別益,約調(diào)漸機,名熟酥味。
○四「次聞」下,醍醐二利法華二,初明三乘皆得成佛。
﹝智者疏﹞次聞法華舍三方便,但說一實佛之知見,聲聞疑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增道損生,爾時名為醍醐。菩薩之人處處得去,鈍者亦同二乘;二乘之人始自于此,得見佛性。
﹝知禮記﹞舍前三教方便四諦,但說一實無上之道,復開三教方便之門,皆是一乘真實之相。乃是此經(jīng)待絕二妙,談茲妙故,方令二乘焦谷更生;三教菩薩權疑永息,是故無一不成佛者。
○二「故云」下,證一代俱入醍醐。
﹝智者疏﹞故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證。前大機人,初得醍醐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此經(jīng),入如來慧,即證小機。始于法華,得入醍醐也。
﹝知禮記﹞若大機先熟,華嚴初見即入佛慧;若小機先熟,即須漸引,今聞開廢,方得佛慧。初得今得,皆是佛慧,俱譬醍醐。但彼兼別,至此純圓。
○二「若復」下,涅槃。
﹝智者疏﹞若復有鈍根,于法華不悟,更于般若調(diào)熟,至于涅槃,說勝三修,即明常住,得見佛性,乃是醍醐。
﹝知禮記﹞開顯之意,法華具彰執(zhí)權之機,大陣已破,更須涅槃收其余黨,故法華后復談般若,調(diào)熟其心,令于涅槃得醍醐味。是故彼經(jīng)就般若部后分,結撮五味次第,云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說勝三修者。彼經(jīng)明三種三修,一邪、二劣、三勝。邪即世間邪師所教常樂我也;劣即依佛半教,破于邪執(zhí),謂無常無樂無我也;勝即依佛勝教,破于劣修,謂常樂我也。法身常恒,無有變易,游諸覺華,歡娛受樂,具八自在,無能遏絕,如是修者入秘密藏,名勝三修。
○二「是為」下,結例三,初結佛身。
﹝智者疏﹞是為同居穢國示現(xiàn)佛身,說圓漸法。
○二「或示」下,例余身。
﹝智者疏﹞或示種種身,說圓漸法四句,此開五味義。
﹝知禮記﹞佛身既能說五時教,若示余身,亦于五時,引諸實行隨味而轉。復須論于示現(xiàn)多身,度于一人,或一度多,或一度一,或多度多,約人既爾,人法因果,多少相對,各成四句,故初懸敘立三四句,方盡身說感應之相。
○三「穢國」下,例凈土。
﹝智者疏﹞穢國既爾,凈國亦然,既有利鈍兩機,寧不頓漸二說,以明應身及說法也。
﹝知禮記﹞如安樂世界菩薩,無數(shù)聲聞亦然,良以法有頓漸,是故人分大小,具如九品生彼土后,入大小位皆由聞法驗知,應彼凈土,度生須論漸頓二種身說。
○二「此中」下,本觀慈悲。
﹝智者疏﹞此中應明別圓本觀,所起慈悲,今遍法界,起應例前思之(云云)。
﹝知禮記﹞如上所明,三土垂形,五時化物。穢指釋迦,凈約彌陀,二佛化事,教文備彰,以顯觀音示現(xiàn)佛身,與此不異。分真究竟體用同故,果用若此豈無本因?故今卻尋本觀誓愿,是修別圓觀行之時,起慈悲誓,期遍法界,現(xiàn)身說法度諸眾生。今住寂光,本誓所熏,能遍三土,形聲利益,例前赴難,本誓文中已備說也。
○三「問經(jīng)」下,簡土名體二,初辯土名二,初問。
﹝智者疏﹞問:「經(jīng)但言游于娑婆,不言實報方便等國!
﹝知禮記﹞娑婆之名翻為堪忍,于同居中尚不通凈,那得具約三土釋邪?
○二答。
﹝智者疏﹞答:「總答中云游諸國土,諸是不一,豈止獨娑婆耶?又如大本文云:『若能深觀,見我在耆阇崛山,共聲聞菩薩僧,此即娑婆,而是方便也!挥衷疲骸杭匆娢壹冎T菩薩,無聲聞緣覺者,即此是實報也!还始s二土明義無咎。
﹝知禮記﹞菩薩舉一以為問端,如來稱法周遍為答,故云以種種形游諸國土,橫亙十方,豎徹三土,故言諸也,皆是觀音應身游處。此約如來,答過于問,據(jù)文釋也,若更約義,其相宛然,何者?經(jīng)示方便及實報土不離娑婆,故云若聞長壽,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既云常在耆山,則劫火洞然,此土安隱。復以菩薩共諸聲聞而為聽眾,豈非娑婆即方便土。復云:又見娑婆世界,其地琉璃,乃至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既云又見,即非前處,唯有菩薩不共聲聞,即純菩薩而為僧也,驗知娑婆即是實報。此文皆是四信妙觀,即于堪忍,而見二土,觀音深智游于娑婆,豈容獨應同居穢邪?
○二「問二」下,明上體二,初問。
﹝智者疏﹞問:「二同稱為法性,云何異?」
﹝知禮記﹞大論云:「出三界外有凈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故芊ㄐ陨,非分段生,即方便土也。大品云:「法身佛為法性身菩薩說法,其聽法眾非生死人!沟破兴_不共二乘,即實報土也。二土不同,皆稱法性,云何分別?
○二答。
﹝智者疏﹞答:「真諦中道,此則大異!
﹝知禮記﹞小乘灰斷無界外生,論云出界,復云受身,此據(jù)大說。大乘法性,體本常住,即是一切色心之源。何者?謂色心因見思有,故因縛斷其果,永忘大說。色心因惑生滅,不因惑有,體是法性,見思若盡,無明全在,則當真諦。法性色心方便生滅,無明分破,本性分顯,義當中道。法性色心實報生滅,無明究盡,則復本性常住,色心離生死相,常寂光也。今明方便及實報土,法性名同約斷惑論真中大異。
○二「次明」下,菩薩二,初明應相二,初輔佛不同。
﹝智者疏﹞次明應以菩薩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別圓等,輔佛不同。若佛于實報作佛,觀音即為實報菩薩形,或作方便土菩薩形,或作同居土菩薩形,赴利鈍兩緣。
﹝知禮記﹞橫論四教,豎則三土,同居四教,各有教主,各有菩薩,輔翊化機。方便二教,實報一圓,各須菩薩輔佛逗緣。
○二「赴利」下,赴緣有異。
﹝智者疏﹞赴利緣者,即如華嚴中法慧金剛藏等,赴鈍緣者,或如彌勒等。若佛轉五味法門,法門興廢,輔佛菩薩亦節(jié)節(jié)興廢,若權若實,廣利眾生。
﹝知禮記﹞大略而分,頓部根利,漸教根鈍。若委論者,頓中別鈍,漸中圓利。所說之法,隨機廢興,輔佛菩薩亦隨改轉,不可文備,宜準教思。
○二「此中」下,明本觀佛章略述。
﹝智者疏﹞此中亦應明別圓本觀機應。
○三支佛。
﹝智者疏﹞次明應以支佛者,如文殊二萬億劫作支佛,化眾生現(xiàn)身說法。
﹝知禮記﹞若論獨覺,既不值佛稟教,何能說法?欲化眾生,但現(xiàn)神變。今云說法,乃論佛世稟因緣教者也。此明權示,亦引其類,隨味而轉,同聲聞也。
○四「次明」下,聲聞二,初明所現(xiàn)。
﹝智者疏﹞次明應以聲聞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聲聞,或作隨五味轉聲聞。
○二「內(nèi)秘」下,明能現(xiàn),前列所現(xiàn),全同實行,今明能現(xiàn),知是大權,此中有四,初能現(xiàn)意。
﹝智者疏﹞內(nèi)秘外現(xiàn)莊嚴,四枯四榮,引導眾生。
﹝知禮記﹞外示權跡,意在莊嚴,涅槃雙樹。言雙樹者,四方各雙,東方一雙,一枯一榮,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東方枯榮表常、無常,南:樂、無樂,西:我、無我,北:凈、不凈,如來于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則表雙非常無常等。經(jīng)文略舉因中六人,即是身子、目連、空生、那律、迦葉、阿難,及果一人即如來,是此皆善能莊嚴雙樹。斯蓋如來與身子等,久證三德,欲令眾生得入秘藏雙非常等真四德,故初于三藏,主伴相與,同諸實行,殷勤修證無常、無樂、無我、無凈,成四枯也。次于二酥,褒圓折偏,恥小慕大,說菩薩法,引諸眾生,破于無常,修學常等,成四榮也。至法華會及今涅槃,引諸眾生,皆同證入,非枯非榮,中道四德。大般涅槃經(jīng)示主伴一代化功,今已成就,乃于雙樹中間涅槃而表顯之,故云六人及以如來能嚴雙樹。觀音示現(xiàn)聲聞之身,其意如是。
○二「次引」下,能現(xiàn)人。
﹝智者疏﹞次引華嚴中諸菩薩比丘入法界,所見住不思議法門者,成此義也。
﹝知禮記﹞善財所見諸善知識,如海云比丘,善住比丘,現(xiàn)聲聞身,說別圓法。二乘機扣,即說藏通,既住不思議法門,何所不說。此合今文人法四句。
○三「次引大」下,能現(xiàn)法。
﹝智者疏﹞次引大經(jīng)四種觀十二因緣,觀別圓本地慈悲,不取不舍,今作四種圣人,普應一切。
﹝知禮記﹞上總約法彰能現(xiàn)人,今此的示現(xiàn)小之術,故引大經(jīng)四種之智,觀十二緣得四乘果。觀音若修別觀,則次第用四智觀緣;若修圓觀,則一心用四因緣智。而于一一,皆起誓愿度諸眾生,不取四相,不舍四法。不取故非有,不舍故非空;雙遮二邊,即無緣誓;雙照生法,即四慈悲。今行愿成,故遍法界現(xiàn)四形聲,普應一切。今于四中,的取下智,為能現(xiàn)法。
○四「問」下,寄料簡二,初問。
﹝智者疏﹞問:「佛云何度佛?」
﹝知禮記﹞因前分別以十界身,應十界機,一多交互,雖成四句,而終有佛度于佛界,故有今問。
○二答。
﹝智者疏﹞答:「等覺菩薩作佛身,度初地佛,何意不得?如人亦能度人(云云)!
﹝知禮記﹞答中等覺度初地者,約別教義也。以圓六即佛義太寬,別教登地佛界義顯。何者別教三賢用于三乘所修觀法?入地證中迥超九界,始本分合,體用同佛故。然是分證,惑必厚薄,智論淺深,是故上位現(xiàn)化他佛,度于下位自行之佛,取譬人中師度弟子。須知能度之佛,或現(xiàn)八相,或坐華王。所度之佛必作因身,以佛威儀非稟法相故,四教佛皆無師智。又今一往且云等覺度于初地,若本下跡高,可云初地度于等覺,以示佛跡是妙覺身,乃由極果加被故也。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xiàn)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xiàn)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二「二明」下,天身六,初梵王二,初釋名相。
﹝智者疏﹞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為尸棄,此云頂髻。瓔珞明四禪皆有王,此言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觀語法得為千界之主也。
○二「觀音」下,明本觀。
﹝智者疏﹞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隨禪生不舍故應,為梵王說出欲論,四句現(xiàn)身,以權引實。
﹝知禮記﹞此天依正多是白色,觀音因時觀于白色,即空假中住白法界,即是此有真常我性,名王三昧。不取不舍者,不取此禪有相謂見思也;不取此禪空相塵沙也;不取此禪亦有亦無相,非有非無相,無明也;則不隨三惑生于此禪三土也。以不舍故,即能應為凡夫梵王同居也。復能應為方便梵王,即阿含云:已證三果將入方便土也。復能應為實報梵王,即仁王云:證七地故,說出欲論,亦三惑欲也。四句現(xiàn)身,即是感應,一多相對,以成四句。以權引實,引三土實行人也。具如佛章,下去諸身,皆應例此。
○二帝釋。
﹝智者疏﹞應以帝釋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舍,說種種勝論,四句現(xiàn)身,以權引實。
○三自在。
﹝智者疏﹞自在天是欲界頂,具云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是魔王也。凈名云:「多是不思議解脫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應為魔王,令諸魔界即是佛界!顾木洮F(xiàn)身,以權引實。
○四大自在。
﹝智者疏﹞大自在即色界頂,魔榼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jīng)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云:「過凈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故〗(jīng)云:「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眾生,涅槃獻供大自在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云:「魔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刮粗耸峭麨榧粗竿鯙閷。
○五天大將軍。
﹝智者疏﹞天大將軍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為大將。大經(jīng)云:「八健提天中力士!贯屨摲Q魔醯首羅如前,又稱鳩摩伽此,云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捉赤幡韋紐,此稱遍聞;四臂捉貝持論騎金翅鳥,皆是諸天大將。未知此大將軍定是何等四句相對。
﹝知禮記﹞闕釋毗沙門,以可見故。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xiàn)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xiàn)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xiàn)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三「小王」下,人身五,初小王。
﹝智者疏﹞小王身者,或云天王為大,人王為小。就人王中,四種轉輪王自有大小;如非四輪王,有名粟散王,自有小大;中國名大,附庸名小,傳傳相望。今言小者,小尚為之,何況其大耶?此亦有四句,何獨為福業(yè),受報入同居土,具足化他共修功德,慈心利物是為王也。
○二長者。
﹝智者疏﹞長者身者,應釋十長人之德,內(nèi)合法門。
﹝知禮記﹞十長人之德,如大本疏第五云:世間長者備十種德: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凈,八禮備,九上嘆,十下歸。姓則三皇五帝之裔,左貂右插之家;位則輔弼丞相,鹽梅阿衡;富則銅陵金谷,豐饒侈靡;威則嚴霜隆重,不肅而成;智則胸如武庫,權奇超拔;年則蒼蒼棱棱,物儀所伏;行則白圭無玷,所行如言;禮則節(jié)度庠序,世所式瞻;上則一人所敬,下則四海所歸。內(nèi)合如來十種功德及觀心十德,具彰彼疏。
○三居士。
﹝智者疏﹞居士者,多積賄貨,居業(yè)豐盈,以此為名也。
○四宰官。
﹝智者疏﹞宰官者,宰主義,官是功能。義謂三臺,以功能能輔政于主,故云宰官?たh亦稱為宰官,宰政民下也。
○五婆羅門。
﹝智者疏﹞婆羅門者,稱為凈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閑,人以稱之也。一一身皆有四句本觀。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得度者,即現(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娑塞、優(yōu)婆夷身而為說法;】
○四「次列」下,四眾。
﹝智者疏﹞次列四眾,釋如舊。
﹝知禮記﹞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此云除饉眾生,在因無法自資,得果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無翻者,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云云)。比丘尼者,比丘同前;尼者,此翻女也。優(yōu)婆塞,此云近事男;優(yōu)婆夷,此云近事女;以受歸戒,堪近事出家二眾。又在家二眾,或翻為清信士、清信女。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婦女身而為說法;】
○五婦女。
﹝智者疏﹞次婦女者,不明小王婦女者,王家禁固不得游散,化物為難,故不作。若如妙音,即云于王后宮變?yōu)榕褚病?/p>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六童真。
﹝智者疏﹞童男女者,取妙莊嚴二子釋之。華嚴童子算砂嬉戲也。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xiàn)之而為說法;】
○七八部八,初天。
﹝智者疏﹞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舉二十八天等,或可星宿掌人間者也。
○二龍。
﹝智者疏﹞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云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肇師但出三,不出天龍。
○三夜叉。
﹝智者疏﹞夜叉,此云捷疾,此有三處:海島、空中、天上,傳傳相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及說法傳唱至天。
○四乾闥婆。
﹝智者疏﹞乾闥婆,此云香陰,帝釋樂神,在須彌南金剛窟住,天欲作樂其心動。什師云:在寶山中住,身有異相,即上奏樂也。
○五阿修羅。
﹝智者疏﹞阿修羅,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或三頭六手,此云無酒。一持不飲酒戒,男丑女端,在眾相山中住,或言居海底,風輪持水如云,居其下。上文云:居在大海邊有大力,口訶日月,日月為之失光,掌搏須彌,須彌為之跛【(蹄-帝)+(謫-言)】。入海齊腰,見天飲甘露,而四天下采華置大海中釀,海中眾生業(yè)力持,進失甘露,退不成酒,即斷酒,故云無酒神。不飲酒故得大力也。
○六迦樓羅。
﹝智者疏﹞迦樓羅者,此云金翅,翅頭金色,因以名之此鳥。與龍約:汝繞須彌令斷,我搏海見泥,我不如,輸子為汝給使;汝不如,輸子與我啖。天力持須彌,不可斷故龍輸子。卵生食卵,龍不能食三生;濕生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
○七緊那羅。
﹝智者疏﹞緊那羅者,天帝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角,亦呼為疑神,亦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釋緊那羅,此乃是結八部數(shù)爾。
○八摩睺羅伽。
﹝智者疏﹞摩睺者,什師云是地龍;肇師云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變本形,在座聽法也。
【「應以執(zhí)金剛神得度者,即現(xiàn)執(zhí)金剛神而為說法!
○八金剛二,初釋相。
﹝智者疏﹞金剛非八部數(shù),手執(zhí)此寶護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諸天,即大權神也。經(jīng)云:是吾之兄。
○二問答二,初問。
﹝智者疏﹞問:「上界身可化下,下界身云何化上?」
○二答。
﹝智者疏﹞答:「菩薩所為應以得度,乃應之爾,如王聞蟻斗。」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第二總答三,初牒章示文意二,初牒章。
﹝智者疏﹞第二從成就如是功德者,是總答也。
○二示文。
﹝智者疏﹞此則結別開總。「成就如是功德」是結別也,「以種種形游諸國土」是總答也。
○二「諸名」下,依文明義廣二,初依文釋二,初明垂應遍三土。
﹝智者疏﹞諸名不一,橫則遍周十方,豎則冠通三土。隨機變現(xiàn),何止三十三身?托化逐緣,豈局在娑婆世界?
﹝知禮記﹞就同居說,十方土異,約上二土,則無異域。故同居對方便,一異分之;方便對實報,融不融別;實報對寂光,相無相簡。若同居中眾生種類塵沙莫喻,觀音悉能示其三業(yè),而度脫之。經(jīng)文所列三十三身,蓋略示也。欲彰周遍,故總示云: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廣脫眾生也。
○二「以種」下,據(jù)總文示三廣。
﹝智者疏﹞以種種形,總明示現(xiàn)身廣;游諸國土,總明所化處廣;度脫眾生,總明得益廣。
﹝知禮記﹞不明三廣,但依別答,則成限局觀音應化矣。
○二「言雖」下,結義廣。
﹝智者疏﹞言雖略上義極廣,前故稱為總答也。
○三「善財」下,按義顯他狹二,初明文廣義狹。
﹝智者疏﹞善財入法界文雖廣,義未必該十法界。
○二斥違義立宗。
﹝智者疏﹞地人見文廣,判為圓宗;見法華文略,判為不真宗;若尋此意,無不真之義也。
﹝知禮記﹞若尋今意,一菩薩身能現(xiàn)十界,復云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三廣義彰,不可思說。經(jīng)文明示普門示現(xiàn),佛意令知本性發(fā)明,就何文義云夢幻不真?略是剛然,貶挫妙典,故知此師但見文略,不究理圓,故作斯判矣!
○第三勸供養(yǎng)二,初標章立意二,初標章。
﹝智者疏﹞三從「是故汝等」去,是勸供養(yǎng)也。
○二「佛答」下,立意二,初明始終相稱二,初示今立章二,初前后皆三二,初敘前三。
﹝智者疏﹞佛答前問,先總后別,末勸受持。而眾生仰荷冥益,但可持名秉字而已,故前開三段,始終開合,于義相稱。
○二「佛答后」下,示今三。
﹝智者疏﹞佛答后問,前別后總,末勸供養(yǎng),眾生既荷顯益,見色聞聲故勸供養(yǎng),此則開合始終相稱。
○二「而總」下,明總別互舉。
﹝智者疏﹞而總別前后者互舉爾。
○二「有人」下,斥他傷義。
﹝智者疏﹞有人以總答為嘆德,此分文傷義。
﹝知禮記﹞前三后三,始終開合,各得相稱。若以總答為嘆德者,則令后三義不相稱。佛以總答廣前別答,若廢總答,則令三廣義意不顯,故云傷義。
○二「問后」下,問答釋疑二,初番二,初疑前無奉旨。
﹝智者疏﹞問:「后勸供養(yǎng),受旨奉瓔珞,前勸持名,何得無耶?」
○二答默念成機二,初明默念。
﹝智者疏﹞答:「默念持名,故不彰文,供養(yǎng)事顯,須脫瓔珞也!
﹝知禮記﹞前勸持名唯令心念,是故受旨,但當冥默。后勸供養(yǎng),必假外物,以表內(nèi)懷,是故解瓔而為法施。
○二「又欲」下,互成機。
﹝智者疏﹞又欲成冥顯義,前是顯機,更持名默念,即成冥機。后是冥機,復更供養(yǎng),即成顯機,合二義具足。
﹝知禮記﹞前陳三業(yè),已是顯機,奉旨默念,更成冥感。今但宿善,即是冥機,奉旨解瓔,即成顯感。前后互現(xiàn),各有深致。
○二番二,初問以機難應。
﹝智者疏﹞問:「亦應更成二應耶?」
○二答以機顯應。
﹝智者疏﹞答:「二機既具,必知有應,故不更說。」
○二「初勸」下,依文釋義二,初分文。
﹝智者疏﹞初勸供養(yǎng),二奉旨。初又二。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
○二「先稱」下,釋義二,初勸供養(yǎng)二,初稱美。
﹝智者疏﹞先稱美功德如文。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埂
○二「出供」下,出意。
﹝智者疏﹞二出供養(yǎng)之意,意者正由能施,眾生無畏,從德受名,眾生于畏得脫,為作此名。德既無量,名亦應多,不可說不可說也。
﹝知禮記﹞若佛頂首楞嚴經(jīng)明十四種無畏功德,即以救七難、赴二求、免三毒等,為施無畏。今品既在第二問答之后,明施無畏,似用現(xiàn)身說法,為施無畏。若據(jù)文云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亦可總該前番問答,是則真應二身俱為能施,冥顯二益皆得無畏。
○二奉旨二,初科。
﹝智者疏﹞奉旨供養(yǎng)中為六:一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勸,五受,六結其德。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辜唇忸i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埂
○二「經(jīng)文」下,釋六,初奉命二,初釋解瓔二,初事釋二,初評眾寶文。
﹝智者疏﹞經(jīng)文不定,或眾寶瓔珞、或珠、或眾寶珠,此翻譯減長爾。眾寶珠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
○二「若依」下,釋百千價二,初問。
﹝智者疏﹞「若依瓔珞經(jīng),從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瓔珞,今無盡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兩金?」
﹝知禮記﹞經(jīng)以事瓔,表于行瓔,諸地功德,莊嚴法身。既有階差,故以世寶貴賤為表,今無盡意入位既高,瓔珞合用無價之寶,豈可止直十萬兩金?
○二答。
﹝智者疏﹞答:「此略言百姓萬民,爾實不啻堪此也!
﹝知禮記﹞言百千者,略舉多種,如云百姓,豈局一百?萬民亦然,約位辯瓔,必無價也。
○二「若就」下,觀解。
﹝智者疏﹞若就觀解者,將事表理,何得一向事解耶?頸者表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在頸。解者,表菩薩為常舍行,故一切愿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倚,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莊嚴法身也。百千是十萬,此表一地,有萬功德,即十萬也。
﹝知禮記﹞所言百千,乃以事數(shù),表于理觀,豈專約事定其多少?頸是所嚴,故表中道,此性德也。全性起修,故能嚴行皆無著也。此行稱性,如瓔珞在頸;而言解者,菩薩雖有上求下化,一切功德未始不與常舍相應,欲示眾生常舍行故,乃解瓔珞而為施也。大集蓋明行瓔嚴理,一地成萬者,了達一心,十界百法,百界千法,千界萬法,此之萬法,性本具足,全性起修,轉名萬德,即三學六度,三昧總持,神通智慧,四等四攝,三念八脫,十力無畏,十地悉能分證萬德,即成十萬。故知言數(shù),不專事也。
○二「法施」下,釋法施二,初舊取重法施。
﹝智者疏﹞法施者,舊云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學法施,皆名法施。無盡意重法故施也。
﹝知禮記﹞因重圣法,故行財施,是則財法分為兩派,理豈然乎?
○二今明如法施。
﹝智者疏﹞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財通于法名財,即是法財,即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一切具足,于法平等,于財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
﹝知禮記﹞法是三諦圓常理性,今體財即性,諸法趣財,是趣不過,財尚叵得,云何當有趣與非趣?故財與法,無二無別;財外無法,法外無財,豈唯財爾!施及受者,皆空假中無非法界,如是乃名,以法界心,對法界境,起法界施。「于財」下,引凈名經(jīng):以一瓔珞分作二分,一分施與最下乞人,一分奉于難勝如來,而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彼疏釋云:此即觀所施田,入平等法界,無有二相,成無緣悲,具足一切佛法,不求緣修之報,即是具足法施之會。如此明文,諸師何得但約說法,以明法施?(疏文)彼經(jīng)居士觀于悲田法界等佛,今無盡意對于敬田既稱法施,豈不等彼一切眾生邪?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二「不肯」下,不受二,初事釋。
﹝智者疏﹞不肯受者,事解無盡意奉命供養(yǎng),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須遜讓。
○二觀解。
﹝智者疏﹞觀解者,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
﹝知禮記﹞不受三昧即畢竟空,一心三觀,破無不遍。以即空故,不受于有;以即假故,不受于空;以即中故,不受二邊;照空假故,不受中道;如是不受,在一心中,方離次第,及以但空,以五不受,義遍衍門,應當料簡。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埂
○三「重白」下,重奉。
﹝智者疏﹞重白愍我者,或可請上愍下,或可地位相齊故相愍,或可我為四眾,故施仁愍四眾。故受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知禮記﹞三義解愍,前二自行,后一利他。此猶事釋以無等者,復約理觀,求觀音受,何者圓論不受,則于諸法,無所遺故,畢竟不受即畢竟受,故云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埂
○四佛勸。
﹝智者疏﹞佛勸愍者,即是愍一切眾生,及四眾也。正以菩薩為物故施,為物故受。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五受施。
﹝智者疏﹞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將二因趣二果也。理圓即法佛,事圓即報佛,二佛表二果也。
﹝知禮記﹞觀音本地唯佛能知,今現(xiàn)因身,須求極果,故雖受施,回奉敬田,以一瓔珞,作二分者,表于一行必具二因,理則正因,事則緣了,事理不二,名曰妙因。能成二身不思議果,法無增減,而能出纏,性即修故,報有斷證,然匪功成。修即性故,若其然者,方曰事理之因,趣于法報之果。不論應身者,因人趣果合表二身,法報若成,應用自發(fā)。
○六結德。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文后重頌,什公不譯,諸師皆謂梵本中有,荊溪云:「此亦未測什公深意!估m(xù)高僧傳云:「偈是阇那崛多所譯。」智者出時,此偈未行,故無所解。荊溪亦于輔行記中,引還著于本人之文,故知具釋理亦無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師,分節(jié)其文,對于長行,二種問答,宛如符契。今依彼科,略消此偈,偈有二十六行,分三:初一行雙頌二問二,初一句嘆德。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
﹝知禮記﹞世尊具相誠由萬德之所莊嚴,是故嘆相,即是美德。
○次「我今」下,三句雙問二,初一句含上二問。
【我今重問彼,】
﹝知禮記﹞長行先問得名因緣,次問三業(yè)游化之相,今既重頌,豈闕后問。故知句中「問彼」兩字,兼含次問也。
○二「佛子」下,兩句別頌,初問文甚顯著。
【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二「具足」下,二十二行雙頌二答二,初二句經(jīng)家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知禮記﹞緝綴之語,合當直說,今為偈者或集經(jīng)者,乘便頌之;或是崛多以偈翻之,貫散無在。
○二「汝聽」下,正頌佛答二,初一行半加頌總嘆愿行。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
﹝知禮記﹞「汝聽」二字,敕令審諦。觀音行者,一心三智,觀彼類音,令無量苦,一時解脫,即是己成利他行也。不動真心,垂形三土,方名善應,處處現(xiàn)往,故曰諸方。此二句總嘆所克真應二身,次則總論能成行愿。初明始心四弘愿廣,復示行行經(jīng)劫難量,以誓深故,長時不退。以時長故,值佛唯多隨佛作為,方名侍佛修諸佛行也。一一佛所皆發(fā)凈愿后心別愿也,若不爾者,安得真智遍拔眾苦,安能應身普度一切?
○二「我為」下,別頌二答二,初頌,初答觀音得名二,初一行頌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知禮記﹞舉要言之,故云略說。聞名故稱口業(yè)機也,見身故禮身業(yè)機也,心念正當意業(yè)機也,上明冥應。今云見身,二應具也,亦可見于妙智之身,不虧冥應。長行總答,機但稱名;而別答中,機具三業(yè)。至今重頌,總中三業(yè),別但心念,綺文互現(xiàn),頌之巧也。
○二「假使」下,頌別答二,初十二行頌七難十二,初一行頌第一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知禮記﹞如前疏釋,下去諸難皆可例知。問:「上長行中,求離三毒,常念觀音。疏云:『常念乃是正念,體達煩惱即是實際!粺o能無所,今偈那云念彼觀音,彼此既分,豈忘能所?」答:「圓妙之教,不可情求,文似相違,義釋一揆。即于無差而說差故,豈有差別異無差邪?今文言彼,義當兩向:若就佛說,觀音為彼,即是師弟而分彼此;若就眾生念彼觀音,此乃感應而分彼此。師弟感應,妙教詮之,皆是法界,一一圓融,眾生乃感,心中彼佛,諸佛還應,心內(nèi)彼生。此教行人或遭苦難,念彼觀音,豈謂能念異所念邪?以知皆是法界故也。達彼觀音,即念而具,既知即念,有何能所?故彼此雖分,能所俱絕,是故偈文雖云念彼,與上正念,全不相違!箚枺骸盖竺摽嚯y,心念觀音,一切機緣俱能感圣,今釋念彼,那但約圓,豈果報等機全不能感?」答:「王三昧力,救一一難,皆論十番,始離惡報,終入寂光,十界眾機,誰不蒙益。疏釋前答,此義備彰,頌開七難,而為十二,各合具明十番感應,但以部意正在醍醐,是故長行佛示意機,唯令常念。常念必須絕于破立,今聞重頌念彼觀音,必合疑云:前令絕所今教念彼,豈不相違?故須約圓,釋此伏難。彼此即念,能所豈存?學者應知觀音應物,雖無所遺,今宗示人唯在妙觀,是故前疏釋乎意機,全廢余涂,一向圓解;至今重頌,念彼觀音,豈可異前。自從淺解違大師意,勸今學人,若說若行,勿離圓觀,一苦一樂,常念觀音,既成妙機,何爽圓應?一實事益,念念常沾!
○二「或漂」下,一行頌第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三「或在」下,一行加頌墮須彌峰。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四「或被」下,一行加頌墮金剛山。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五「或值」下,一行超頌怨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zhí)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六「或遭」下,一行頌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七「或囚」下,頌幽執(zhí)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八「咒詛」下,加頌咒詛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知禮記﹞還著本人者,凡咒毒藥,乃用鬼法,欲害于人。前人邪念,方受其害,若能正念,還著本人。如譬喻經(jīng)中,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后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飲,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殺鬼,敕曰:「彼辱我,往殺之!股街杏辛_漢知往詣田家語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歸,口誦守口,身莫犯偈,慈念眾生,可得安穩(wěn)!怪魅巳缃,通曉念佛誦戒,鬼至曉求其微尤,無能得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有不可殺之德,法當卻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輔行引之云:正是觀音經(jīng)中,還著于本人之文。
○九「或遇」下,追頌羅剎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見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十「若惡」下,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十一「蚖蛇」下,加頌蛇蝎難。
【蚖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二「云雷」下,加頌雷雨難。
【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知禮記﹞足前七難,而為十二,皆須具約報業(yè)煩惱,六道四教,一一釋之。若論所表,不出六種,須彌金剛,亦是地種;雷雨屬水;獸蛇咒詛,同是有情,皆表識種。菩薩因中于此六種修別圓觀,今住六種如實之際,故遍法界救諸苦難,皆令得住六種本際。斯是觀音證惡法性于惡自在,方能任運遍赴諸難。以要言之,一切依正,皆是觀音妙身妙心。一切眾生于圣色心,而自為難,求救三業(yè),亦即觀音。是故機成即時而應當以此義,念念觀之,何患不同觀音利物!
○二「眾生」下,一行總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畑,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知禮記﹞一切眾生,多于界內(nèi)貪嗔邪見,及以界外三毒之惑,外則無于報得男女,內(nèi)則乏于定慧。男女致招二種生死困畑,是故名為無量苦逼,若其能以正助為機,即感真身妙智之力,救于二種世間之苦。疏解長行,三毒二求,義該一切,對今重頌,更無所遺。
○二「具足」下,頌次答普門示現(xiàn)二,初正頌示現(xiàn)二,初一行超頌總答。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
﹝知禮記﹞長行先別后總,以總結別。今頌先總后別,開總出別,前后互顯矣。長行總答云: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今頌卻論能應之由,由神通力及智方便也。若匪千如全體之用,不名具足神通力也。通雖性具,復由廣修妙智方便,照性發(fā)通,故得普門示現(xiàn)自在。十方無外,三土非他,不離一心,遍應諸剎。
○二「種種」下,追頌別答,上長行中別列諸身,身皆三業(yè)。今頌別示三業(yè),業(yè)皆遍周,重頌之巧也。文三:初一行別頌身業(yè)普應。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知禮記﹞合明十界,但示三涂,以下況上也。又種種惡趣通指九界,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次別舉三涂極惡故也,九界二死皆有四相,漸令除滅歸于常寂。
○二「真觀」下,頌意業(yè)普觀二,初一行明本觀慈悲。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
﹝知禮記﹞有五觀字皆去聲呼。具明三觀,及以慈悲,真觀空也;清凈觀假也,假從空得,無見思染,故名清凈。又空唯自凈,假令他凈,故名清凈。又不思議假三觀具足,離三惑染,故名清凈。廣大智慧觀中也,雙遮雙照無偏無待,即平等大慧也。此之三觀,或次第修,或不次修,無不皆以慈悲合運。而其慈悲皆稱觀者,其意有二:一者、慈悲是觀,如四無量心名四種禪,禪即觀也;觀音乃以無緣慈悲觀察眾生名慈悲觀。二者、慈悲之法必用三觀,良以三觀能成眾行,用三觀拔苦,故名悲觀;用三觀與樂,故名慈觀。故上文云: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豈非悲心用于三觀!雖有二解,體是一也。菩薩從初至于鄰極,三觀慈悲未始離念,故令眾生常愿修此,常仰茲觀。疏解長行冥顯二應,因中合有本觀慈悲,后譯重頌,果有其文,信智者言冥符佛意。
○二「無垢」下,一行明智光遍照。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知禮記﹞三觀慈悲,因中立誓也;智光遍照,果上益物鑒機也。無垢凈光,照窮正性,察其本末。若其不破三惑諸暗,二死風火,何能普益二世間機?火災至初禪喻同居生死,風災至三禪喻實報生死,水災至二禪喻方便生死,舉二不言水者,中可例知。
○三「悲體」下,一行頌口業(yè)普說二,初二句頌二輪化本。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云,】
﹝知禮記﹞說雖在口,必假身意為授法本。初句者為法現(xiàn)形,本期救苦,故說法身名為悲體,此身先用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次句者,菩薩以慈而為心意,無緣而被名之為妙物無不覆,譬若大云,二輪既施然可授法。
○二「澍甘」下,二句正頌口輪說法。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知禮記﹞甘露者,智者云:諸天不死之神藥也。所宣至理,解必無生,若匪無生,焉能不死?本性常法,非說那知?于慈云中,澍大法雨,眾生受者,三惑焰滅,以茲三普為入道門,故當別頌普門義也。
○二「諍訟」下,加頌顯權。
【諍訟經(jīng)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知禮記﹞長行顯應以被冥機,疏以施瓔彰顯機義。今逢重頌有顯機文,益見天臺冥契圣旨。事系訟庭,身臨戰(zhàn)陣,心憂刑罰,命慮兵殘,今昔冤仇,此時合會。一心致感,眾難皆袪,亦可例前。疏釋七難通于三障,即諍訟等義該諸有,及以三乘思之可見。
○三「妙音」下,三行雙頌二勸二,初頌勸受持二,初一行明智境深妙以勸常念。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知禮記﹞初三句中,有五「音」字,皆是眾生稱唱。言音,以由菩薩妙智觀故,皆成妙境。三智照故音成三境。雙遮空有,即成妙音。雙照空有,即成世音。世即二世間也,不別而別,此二音字,中智境也。梵是四等慈悲喜舍,四觀照之,即成俗諦,故名梵音。稱俗照機,若熟若脫,時節(jié)不差,名海潮音。此二音字,假智境也。畢竟空智出九界情,照眾生音,超二世相,是故名為勝世間音。此一音字,空智境也。言雖次第,觀在一心,智外無音,音外無智,境智冥一,思慮頓忘,是故須常念者,正勸持念也。此之類音,雖是眾生口業(yè)所發(fā),大圣三智照成三諦,即是三身,故勸行者念此三身。言常念者,如疏解云:即是正念,非破非立,無能無所,三諦俱照,三觀俱亡,不次不偏,名常名正,若其然者,名為妙機。
○二「念念」下,一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圣,于苦惱死畑,能為作依怙!
﹝知禮記﹞上先舉境智,次勸常念;今先勸勿疑,次陳感應,左右互顯耳。言念念者,相續(xù)系念也。念即觀音深妙智境,雖達常住,未免遷流。即于遷流,照常境智,是則念念不離觀音。如大師示眾偈云:「實心系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寡詫嵕壵撸剎那念也,次第而起,一一皆是實觀之緣。如是系念,唯慎生疑,疑兕若生,理境斯障,故明圣德以勸息疑?v久修不成,求之未應,須知凈圣冥資不虛,于二死中,如父如母,可依可怙,念念持護,感應必彰。然疑有三所:謂疑人、疑法、疑自,今但舉人,其二可息。勸令常念,復誡生疑,疑去念成,勸持意足。
○二「具二」下,一行頌勸供養(yǎng)。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埂
﹝知禮記﹞先舉功德,方勸頂禮,初句總示一切功德,次二句別彰慈眼,及以福聚。慈為善本,福收萬行,結示普門,勸修供養(yǎng)。禮既屬身,身必具口,非意不行,頂禮已成,三業(yè)供養(yǎng)。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第三嘆聞品功德二,初持地嘆功德二,初釋聞上二益。
﹝智者疏﹞第三從持地說去,嘆聞品功德也。文云聞是觀世音者,是聞上冥益一段問答也。普門品者,是聞顯益一段問答也。
﹝知禮記﹞經(jīng)云持地者,寶云經(jīng)云: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間地:一者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亦不能驚。菩薩亦爾,經(jīng)一一合,妙樂引彼釋今持地,結云:以八教判方應今經(jīng)。
○二「此中」下,釋自在之義。
﹝智者疏﹞此中明自在業(yè)者,若是凡夫之業(yè),為愛所潤,有漏因緣,不得自在。觀音為調(diào)伏十法界,示此三業(yè),慈悲力潤,隨感受生,不為煩惱所累,故言自在業(yè),為中道第一義諦,所攝于二諦中得自在。
﹝知禮記﹞業(yè)有多種,大約論三:一有漏業(yè),為見思所潤,受分段土生。二無漏業(yè)。三非漏非無漏業(yè)。同為無明所潤,受變易土生。此約自行受生,以說若利他者,皆以慈悲潤彼,彼業(yè)同他受生,三藏菩薩,眾生緣慈,潤有漏業(yè),同居業(yè)生。通教菩薩,法緣慈潤,有漏業(yè)習,于同居土,神通受生。法身菩薩,無緣慈潤,不思議業(yè),三土應生。今觀世音等覺后心無緣慈悲,潤于中道自在之業(yè),故云中諦攝也。應十界,感十方凈穢,方便、實報,同彼機類,現(xiàn)身說法,故云于二諦得自在也,即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矣。聞者能得觀行,真似微妙功德,故云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無等」下,聞品獲利益二,初約四悉釋無等等,疏有四節(jié),結云四悉以明發(fā)心,初釋四,初世界。
﹝智者疏﹞無等等者,二乘雖出三界,猶有上法,非是無等,佛是極地,故言無等。發(fā)求佛心,故言無等等,等于佛也。
﹝知禮記﹞二乘有上,是可等法;佛智無上,是無等法。初發(fā)大心,等于無等,即無等中而論于等,只是等于佛智故也。大小體別,名世界也。
○二「又約」下,為人。
﹝智者疏﹞又約心,心中具足八萬四千法門,若發(fā)實相心,即是等八萬四千法門也。
﹝知禮記﹞乃以人數(shù)用表法門,剎那剎那,莫不具足八萬四千凈穢之法。此一一法無非實相,若緣諸法,作念而修,塵劫不等性中八萬。若即實相,無緣發(fā)心,剎那能等八萬四千究竟之法,發(fā)實相心,是生理善,即為人也。
○三「亦是」下,對治。
﹝智者疏﹞亦是八萬四千波羅蜜,亦是八萬四千塵勞門,為如來種。
﹝知禮記﹞八萬四千始終無改,迷即塵勞,悟即彼岸,說波羅蜜,翻彼塵勞,即對治也。
○四「故經(jīng)」下,第一義。
﹝智者疏﹞故經(jīng)云:發(fā)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今發(fā)初心,等于后心,初心雖發(fā)故言是無等,等于后心,名無等等。
﹝知禮記﹞前心難者,初破無明,實為難事。大經(jīng)所贊,正在分真,是故頂禮。初發(fā)心,即發(fā)心住也,此位能具四十一位真應功德,此心超勝已不可等,此不可等,等于妙覺,既是真發(fā),即第一義。
○二「此即」下,結。
﹝智者疏﹞此即四悉檀意明發(fā)心也。
﹝知禮記﹞上之四釋,初四等果,二、三等理,果理不二,豈有階差?然約諸文,三慧四悉,多就位辯,故須四釋,不別而別,約位而明五品,聞慧即超二乘,不二觀成凡心等佛。小果有上,大果無等,小大差別,故當世界,初信至七位,當思慧。既粗垢先除,發(fā)實相似解照乎性德八萬法門,既生理善,故屬為人。八信至十位,當修慧,內(nèi)外塵沙不除,自遣能以性中八萬功德,對破逆修,八萬塵勞,自他惡破,故屬對治;初發(fā)心住三慧,功成性三圓發(fā)四十二位,互具雖等,較其難易,初入功深,此位始得,真心開發(fā),名第一義。
○二「發(fā)心」下,約三即顯真發(fā)。
﹝智者疏﹞發(fā)心有三:一名字發(fā),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fā),是六根清凈。三分真發(fā),即,初住已上。此發(fā)心是真發(fā)心也。
﹝知禮記﹞名字發(fā)者,于能詮名,豁然開發(fā)三種菩提,愿行之心。對違順境,此心彌熾,圓伏三惑,名觀行成。若名字即縱能勤修八法成乘,以未開悟,不名為發(fā)。今發(fā)觀行,稱名字者,蓋此五品,非真非似,但是信解詮妙名字,于妙三諦,決無疑滯,能伏無明,不為境動,是故稱為名字發(fā)也。相似發(fā)者,因觀加功,故三菩提倍前開發(fā),似于本性,六根互用,稍類分真,如【金+俞】比金,猶火先暖,故名相似發(fā)。菩提心真心發(fā)者,一發(fā)一切發(fā),發(fā)一切方便,發(fā)一切觀照,發(fā)一切真性,此三菩提,圓融通達,不前不后,亦不一時,分證三德,分同果佛。故華嚴云:,初發(fā)心時,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微妙凈法身,湛然應一切。始從,初住,終至等覺,皆有此發(fā),位位轉深,前之二發(fā),相顯故來,經(jīng)文結益,正在真發(fā)。
- 上一篇:釋普門品重頌(宋·遵式)
- 下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