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第27課丨肉是美味嗎?殺戮真的是美嗎?

第27課丨肉是美味嗎?殺戮真的是美嗎?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yīng)作如是觀

金剛經(jīng)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無四相

  《金剛經(jīng)》的第二十七講,經(jīng)文的第三十一、三十二品。三十一品著重又再次強調(diào)了佛法的核心是在于無常、無我,所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就是執(zhí)著我永恒不死,我對他人有主宰功能,我是這個世界的唯一。眾生相就是無聊的時候你要找人聊天,你不能一個人待著,你需要通過大家來知道你的存在,而你不能確立自己一個人自在。自在就是能夠去獨立享受自己的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壽者相,是對我相的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人總是以為自己是不會死的,或者說,每個人活著是怕死的,認為自己不會死是個妄想,認為自己怕死,不敢面對。

  但佛法無常的第一節(jié)課就告訴我們,人是會死的。這一點,在座各位學(xué)佛這么多年比誰都明白。特別年紀大的人,如果開個同學(xué)會,80歲的人開同學(xué)會最慘,一個個都走完了,還剩下你,什么時候輪到你?我們也說過,世間最大的平等就是在于每個人都終將離開這個世界。禪宗的祖師甚至有這樣一個提問說,昨天離開這個世界的人,跟一萬年前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本質(zhì)上有沒有區(qū)別?本質(zhì)上確實沒區(qū)別,、他們確實不動了。

  所以佛法的屬性是無常,是無我。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無常、無我的教義去實踐、照見自己的人生的真實的相貌,你能得到無常與無我的答案,并且如實地去安放自己的心性,把自己的心性安放在無常與無我之上,是名修道者。為什么?因為佛是如是成佛,你是如是修行,你是真佛弟子。

  上一講說了,如果說你不了解無常,不知無常,你所有的人生的訴求都是在追求在常上面,所有的修行是加深自己對人生更深的執(zhí)著,那你的修行仍然是凡夫法。一合相者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你貪著此事,你修再多的行,你只是凡夫,你的修行,用我們凈土法門的話來說,你不能去西方。為什么?因為這與佛的本意不合,這一點至關(guān)重要。

  所以經(jīng)文當(dāng)中說,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釋迦牟尼佛說:“我會不會這樣說?”須菩提說:“不會的,佛陀老人家,你不會這樣說的。因為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凡夫之見,它非解脫之見。”這一點,各位不要認為,我們已經(jīng)學(xué)佛了,已經(jīng)走在學(xué)佛的路上。大部分人修行,是從人性的貪婪進入到佛法,也就是說,學(xué)佛對他們來說從某種程度上是在加深自己對人生原來那一份執(zhí)取的更大訴求。我們并不能夠從學(xué)佛當(dāng)中減輕自己的執(zhí)著或者徹底放下自己的執(zhí)著,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學(xué)佛可能與佛陀的初衷背道而馳。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修的凈土法門,想往生西方,最終并不能往生西方。因為你修的是我愛、我慢、我癡、我見,你修的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在這一點上,不用跟任何人商量,你只要拿到《金剛經(jīng)》當(dāng)中這段話,跟自己的修行比較比較,你就知道,自己是去輪回的終點更近,還是去解脫的終點更近。如果你修的是放下二字,慢慢照見五蘊皆空,放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放下我愛、我慢、我癡、我見,你的執(zhí)著是慢慢淺了,你覺得真的是無常,覺得真的是要放下了,那你是去西方更近。但如果你執(zhí)著越來越加深,有的人還跟我講,“師父啊,我還是個凡夫……”那你執(zhí)著是越來越加深,關(guān)鍵時候你不愿意放下,那你確實沒有往西方,而是離輪回更近,這個是沒得商量的。

  和尚我不是在這里恐嚇大家,或者說不是我說的,看《金剛經(jīng)》這段話,我再念給大家聽一下。“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如是二字是什么?如是二字就是如法,什么叫如法?如無常法,如無我法,是為如法。不說如你的法,你高興了就如法,不高興就不如法。

  在南山講寺建寺院最初期的過程中,我一直搞不清楚什么叫如法。在居士高興的時候,他就說:“師父啊,你簡直是菩薩再來啊!”我心里想,哎呦,我也是菩薩再來的人啊,好高興!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他一下子說:“師父,你可知道,地獄門前僧道多。”一遍一遍地給我講鬼故事。我想,我怎么就地獄門前僧道多了呢,我干的不是弘法的事嗎?我這兩天也沒變啊。哈哈,生活是個教科書,書本上面沒寫。原來他高興的時候就叫如法,他不高興的時候就說你不如法。很可怕呀!為什么?你做的不是要符合佛陀的教義,你做的是要符合他的貪嗔癡啊,F(xiàn)實的佛教最難難在這里,你們要護法,要護出家人的法,不要說這個師父做的你滿意,他就是好師父。他只要是按照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做我的師父,一定要護持他,這樣的師父很難得,他不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左右逢源。像我這樣不會化緣的師父,天下難找。鼓掌鼓得特別響的人肯定是假的。所以很難啊各位。

  也就是說,當(dāng)我們在跟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判斷這個人好不好的標(biāo)準不能是他做的我們滿意不滿意,而是他是否如法,是否符合佛陀的無常、無我的教義,是否是在叫我們學(xué)習(xí)無常、無我。

  法有兩者,一是安慰法,一是究竟法。安慰法,是讓我們開心的,讓我們心靈獲得安慰,讓我們獲得世間的歡樂、世間的愛的;而究竟法是無常、無我法。因為各位是修行人,都要在寺院里面了生脫死的人,是終將要去西方的人,去西方能不能去,各人回去把這個經(jīng)念一下。如果你放下了我愛、我慢、我癡、我見,放下四根本煩惱,放下貪嗔癡,你才能去西方,否則即便悟空來把你拖去,他說:“女菩薩,你太重了,我背不動啊。”豬八戒馱那個妖怪為什么越來越重?業(yè)障。阿彌陀佛要來拉你一把的時候,你業(yè)障太重,他把極樂世界的大門敞開你也去不了,為什么?因為你去的不是那里啊,你去的是上次我們說的無常大鬼來的地方,你去的是你認為好的地方,而不是解脫的地方。這一點對于學(xué)佛的人來講最重要,你學(xué)的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是的話,你這輩子定當(dāng)解脫,你可以帶業(yè)往生,但如果你修的不是真正的佛法,老實跟你講,帶什么都沒用。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

金剛經(jīng) 第三十二品 應(yīng)化非真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薩心者。持于此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二、六喻

  《金剛經(jīng)》三十二品當(dāng)中說,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無量無邊。為什么呢?因為說法之人通達無常、無我,放下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放下了四相。怎么才能放下四相,經(jīng)文當(dāng)中有秘訣,書法家最喜歡寫這四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我把這句話給大家分析一下,應(yīng)該是一切有為法如夢,應(yīng)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幻,應(yīng)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泡,應(yīng)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影,應(yīng)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露,應(yīng)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這是六句妙法,六個關(guān)鍵詞有各個不同的含義。

  一切有為法如夢,這說明我們生活在醉生夢死的人生當(dāng)中。各位,80歲以上的人,你們的人生像不像是個夢啊,只是你還沒做夠而已,該醒醒了,要去西方了。如幻,如夢跟如幻不一樣的地方是,如夢是說的過去,如幻是說的當(dāng)下。當(dāng)下的人生,像一個魔術(shù)師變現(xiàn)出來的幻術(shù)一樣,這個幻是什么?幻是你的習(xí)氣使然。我們上次說了,心情好的時候,看西湖邊上的景色好美;心情不好的時候,看西湖邊上的景色好凄慘;或者西湖邊上根本沒有美景,他甚至想到自尋死路。這是幻,你內(nèi)心當(dāng)中的性格底色決定了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為什么畫家能畫出美麗的圖畫?因為他內(nèi)心當(dāng)中有畫,我們誦《地藏經(jīng)》的時候,是不是說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于心,有彩畫可得。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我們心中習(xí)氣所變現(xiàn)出來的。當(dāng)你眼睛閉起來,心靜下來的時候,這一切幻象,包括在座的各位,在我的心中突然消失了,我進入到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當(dāng)中,眼睛睜開你們還在。在與不在,不是與你們有關(guān),而在于我的心。

  如幻,世界的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變造出來的,尤其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所謂的價值觀,對這個世界的喜好,都是由我們變現(xiàn)出來的。什么是美,美在繁體字當(dāng)中,美是個大肥羊,是人們對于脂肪,對于物質(zhì),對能量的渴望。因為要活下去,對美味的渴望。而殺戮真的是美嗎?這是如幻。

  如泡,人性不要看它多堅強,不要認為你的脾氣多難改。剛才有一個朋友一起喝茶,他在6月份的時候檢查出來胃癌,很樂觀。我很佩服他,我正想勸他的時候,他說:“師父你不要勸,我知道的,我知道應(yīng)該念佛。”他學(xué)佛也十幾年了,今天晚上我得到的消息是,癌細胞已經(jīng)整個擴散了,包括到了腦子里面。他胃癌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肝腹水了,人虛弱得不行。我們看上去很堅強,看上去能改變世界,實際上生命是很脆弱的,像肥皂泡一樣,看起來很美,一戳就破,非常的脆弱。作為修行人,有勇氣的修行人,不是讓自己越來越堅強,而是把人性當(dāng)中最柔軟、最脆弱的那一面表現(xiàn)出來,用柔軟表現(xiàn)出心力的強大。

  凡夫才是用剛強掩蓋住自己的脆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脾氣越大、嘴巴越臭的人,性格越不好,內(nèi)心越脆弱,而性格越柔軟的人內(nèi)心越強大。特別是修行人,慈悲二字就是把自己人性當(dāng)中最柔軟的一面展示在眾生面前,以此來感動、教化或者影響眾生。這個世界上只有最柔軟的心,才能換得最柔軟的心。

  所以如夢幻泡,泡是生命的脆弱。影呢,影是指我們的業(yè)力。各位,不要看我們現(xiàn)在人五人六的,你覺得你有自尊,你覺得你有面子,你覺得你有人格,實際上這都不是你,這都是你的業(yè)力使然。真正的你,你從來沒有遇見過。你只有放下所謂的我愛、我慢、我癡、我見的時候,你才能跟生命最真實的你相遇。

  實際上現(xiàn)在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方式都是認賊為父。因為世間本無我,你的生活以我為中心,我愛、我慢、我癡、我見、我喜、我樂,你都是為它服務(wù),而它是顛倒,因為這個世間沒有永遠永恒的物質(zhì),只有無常。我的概念大家不要忘了,是永恒性、主宰性和唯一性。這個世間沒有任何一法是唯一性、主宰性和永恒性的,而所有我的前提都是以主宰性、永恒性和唯一性為前提的。這是我們的業(yè)力,是認賊為父的狀態(tài)。

  我們從沒有與真實的自我相遇過,要與真實的自我相遇,首先放下我執(zhí),你才能遇見最真實的生命。在此之前,我們都是顛倒妄想。而這所有的顛倒妄想,都是因為我們的業(yè)力使然。我們亙古以來、無始以來就有這樣的業(yè)力,執(zhí)著生命的永恒、主宰性和唯一性。所以這是影,我們只是影子,只是業(yè)力的產(chǎn)物,我們不屬于自己,從沒有跟自己相遇。

  如露呢,如露水的短暫性,太陽一出來就化了,但是它也有它的功能性。短暫性和功能性。功能性,每個生命它對于其他的眾生都有作用,我們要發(fā)揮出這種作用。

  除了露一樣的作用,還有電。電是什么?就是每個生命活著都在追求自己的意義,每個小宇宙總想爆發(fā)一下,每個人都是個炮仗,一輩子最大的使命就是燃燒自己。嘣!炸掉,如果沒有炸過一回,是男人喘不過氣來,一輩子覺得沒有價值;是女人沒爆炸過,也覺得人活著沒有意義。

  所以一個人一輩子一定要有自己信仰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有一個能夠徹底釋放人性、展示你生命價值的地方。生命如果不體現(xiàn)出價值,你死不瞑目。你死了,最后是一聲嘆息,這是電。每個人內(nèi)心當(dāng)中急需這種能量,如果你沒有能夠去服務(wù)眾生,沒有能把一滴水藏諸于大海,你終將沒有尋求到人生的意義。

  這是六點。世界的一切有為法,它以這個為屬性,我們首先懂得它的屬性,然后再放下自己的貪嗔癡,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所進步。這是第二十七講。

原標(biāo)題:《金剛經(jīng)的秘密》第27課丨很多人愛吃肉,可殺戮真的是美嗎?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