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初后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后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如何。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yīng)知離五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于真實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yīng)得此智。若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過覺觀。應(yīng)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yīng)得此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yīng)說名無分別智。謂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則不成智。何以故。于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知。此智應(yīng)鈍無知。若于真實義。由已分別顯現(xiàn)。是分別應(yīng)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分別真實義。謂此義真實。若智離五相。緣真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真實義。謂此法真實。但緣真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為性。是名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眾行中最為上首。更以偈顯。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于真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無分別智與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于真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總以喻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緣實。或緣虛。意識與五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蜃C一分為實;虿蛔C為虛。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譬如人在意識中但緣先所受塵。名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無分別后智亦爾。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又偈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fù)開眼。后得智亦爾。應(yīng)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于中現(xiàn)色像。后得智亦爾。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答。了一切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yīng)。一切意有異。故知義不成。過去等及夢。并余二影像。無有為攀緣。然彼攀緣成。釋曰。若義成于境。無無分別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于一物中各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yīng)知義無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
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yīng)不緣境而生。
答。亦有識不緣境而生。如夢及過去未來等。無實攀緣。即自攀緣。如境像及定境。謂自心為境而攀緣。若義有自性為境。則無無分別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問。于宗鏡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圓信人。初有五品位。臺教據(jù)法華經(jīng)分別功德品。依圓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發(fā)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讀誦。第三品。加說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從初品。須依靜處建立道場。于六時中行四三昧。懺六根罪。修習(xí)五悔。五悔者。一懺悔。破大惡業(yè)罪。二勸請。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妒罪。四回向。破諸有罪。五發(fā)愿。順空無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計亦不能說。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開觀門。一心三諦;頎栭_明。如臨凈鏡。遍了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此名深信隨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德品云。若有聞佛壽命長遠(yuǎn)。解其義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乃至若聞是經(jīng)。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dāng)知已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更加讀誦。善言妙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二品也。經(jīng)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又以增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說法。轉(zhuǎn)其內(nèi)解。導(dǎo)利前人。以曠濟故;w己。心更一轉(zhuǎn)。倍勝于前。名第三品也。經(jīng)云。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yǎng)經(jīng)卷。不須復(fù)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yǎng)眾僧。又以增進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觀心。更一重深進。名第四品也。經(jīng)云。況復(fù)有人能持是經(jīng)。兼行六度。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fù)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zhuǎn)勝于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經(jīng)云。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jīng)。復(fù)能清凈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嗔。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乃至當(dāng)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登七地。爾乃修習(xí)。何假歡喜。始入雙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說。圓教位下者。真實之說。法華經(jīng)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當(dāng)為汝說最實事。即此意也。又約藏通別圓四教。論位高。以言優(yōu)劣。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大乘別教。詮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尚此懸殊。何況藏通但空灰斷之果。若從圓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二覺。所有智斷。皆非境界。別教但知至十行第二行中。只斷無明。為己家之極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構(gòu)甎石為基。以金寶飾上。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位有殊。亦乃寶非寶別。乃至約斷惑門。論斷不斷者。別教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真。不論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者。內(nèi)不見有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凈名云。佛為增上慢人。說斷淫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淫怒癡性即解脫。六根六塵而無限礙。只眼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脫門。華嚴(yán)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于一塵中。具十方三世諸佛。八相成道。轉(zhuǎn)*輪。度眾生。皆不斷而明了。又五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觀。今五品以四弘誓愿。四種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愿。明四種停心。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愿者。一者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者未滅令滅。四種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愿明四種停心者。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此即信事順理。信是道元功德母。此是第一誓愿。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是初品信理停心。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為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是第二品讀誦解脫停心。即是大悲拔苦。興前兩誓愿。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以無吝之慈。而為說法。即第三品說法停心。未入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死。即第四停心。大慈與樂。興此兩誓愿。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道罪。自有人數(shù)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名。即破覺觀。怗然心定。故經(jīng)云。若有眾生。多于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無明。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皆是念佛法門也。即常行三昧。諸佛停立,F(xiàn)前睹法界佛也。常坐三昧者。系緣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諸佛實法。法華經(jīng)云。當(dāng)成就四法。為諸佛護念。此語初心行人。若人行道者。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臥語默等。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觀緣事。謂數(shù)息。不凈。慈悲界。分別。念佛。五停心觀等。今圓教五品之位。以理觀緣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生命是眾生之息命。涅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可數(shù)。而可散動。明寂。對于數(shù)息也。煩惱是底下之穢惡。菩提是尊極之凈理。對前顯后故。以文字解脫。對不凈停心也。若大悲誓愿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謂無我所故。所以發(fā)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愿與因果樂者。若于十二因緣起無明癡愛。尚自無樂。況與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他樂耳。若小乘念生身應(yīng)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至藏教佛。與圓教十信心位齊。以同除界內(nèi)四住煩惱故。十信雖與三藏佛。同除界內(nèi)煩惱齊。而十信又圓伏界外根本無明。藏教尚未識住地?zé)o明。云何稱伏。三藏佛位。猶稱為劣。況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佛尚猶劣。二乘可知。今略明圓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斷行相。廣在彼明。故知圓信頓修。與漸證權(quán)機。功行煉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鏡。功德無邊。是以祖師云。即心是者疾。發(fā)心行者遲。故臺教云。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yīng)頓說。譬出醍醐。又頓教最初始入內(nèi)凡。仍呼為乳。呼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yōu)槿。純凈在身。犢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zhuǎn)變?yōu)槊。八。萬法藏。十。二部經(jīng)。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乳。乳為眾味之初。譬頓在眾教之首。故以華嚴(yán)為乳耳。如大涅槃經(jīng)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谷草因緣。則有色味之異。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yè)因緣故。生于二相。若無明轉(zhuǎn)。則變?yōu)槊。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fù)如是。無有二相。則法華一乘之教。為醍醐耳。華嚴(yán)論云。此華嚴(yán)大意。一乘正宗。但識滅時亡。情塵頓絕。唯真智境。一念則。五位齊明。為全將佛果以為因故。設(shè)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于自見。不見須臾。可遷。不見當(dāng)成佛。不。見已。成佛。不見現(xiàn)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覺。此華嚴(yán)經(jīng)。是本。法界門。一切。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歸。化身權(quán)乘?偩悠渫。若有入者。一入全真。此位中初。發(fā)心住菩薩見道。住佛。知見。入佛知見。直與如來同身心性智相。故頓印五位行相。總。在其中。如持明鏡。普。臨眾色。此經(jīng)法門。法合。如是。所有嘆說。應(yīng)如是知。應(yīng)如是信解。為法界法門。圓。無始終。于一念。中歲月晦。明重重?zé)o盡。一毫之。內(nèi)佛境眾生境色相。無邊。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又華嚴(yán)經(jīng)。即以普門法界。普見法門。如來藏身。三昧境。因陀羅網(wǎng)莊嚴(yán)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時同得。為一證一切證。一斷一切斷故。即自身之內(nèi)。有十方諸佛剎海莊嚴(yán)。佛身之內(nèi)。即自身之境。重重隱現(xiàn)。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猶如眾流歸于大海。雖未入海。潤性無差。若入大海。皆同堿味。一切眾生。亦復(fù)如是。迷之與悟。雖然有殊。本來佛海。元本不出。
問。真如寂滅。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虛玄。豈有階降之別。云何一真體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唯識真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太虛空。本無差異。嬰孩之時。觀唯不遠(yuǎn)。長大之后。見則無邊。非彼空之有短長。乃是眼之自明昧。又如大摩尼寶。處礦雖凈。無良工巧治。焉能成器。如蘇迷盧山。雖寶所集。無日輪回照。何以出光。又如指畫虛空。是無數(shù)量之?dāng)?shù)量。猶心量法界。乃非淺深之淺深。如華嚴(yán)論云。初地菩薩。多百法明門。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薩。多千法明門。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權(quán)教實有分限。如前數(shù)法。互相徹入。又如人以指畫空。作百千微塵數(shù)。復(fù)以手除之令盡。然彼空中無有增減。以情量故。見彼虛空數(shù)有增減。此經(jīng)亦爾。所有菩薩安立諸地。法門增減。亦復(fù)如是。為成諸有情故。使令進修。若也一概皆平。無心進也。凡夫無有策修之心。發(fā)心修至不修。方知萬法無修也。而實教菩薩。一得一切得。為稱法體中無前后故。猶如帝網(wǎng)光影;ハ鄥叵嗳搿o前后際也。亦如百千寶鏡。同臨妙像。一一鏡中影像相入。色像齊平。如佛果位中。諸菩薩。為從性起法身根本智。為十位之中創(chuàng)證心故。所有法門境界。皆悉依本。以體用通收。皆悉徹故。還以性齊。即時齊故。更有余不齊之法。為不可也。又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為助道。無住無行。任真自體。名之為正果故。若以初發(fā)心住。以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偯。以動寂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眉目不可不簡。體用圓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別全同門。還以重玄門。思之可解。聞所未聞之法。聞之不疑。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全別義。故二見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德無作之門。體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jīng)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真。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恒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皆非情系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根人。頓了心空。入真唯識性,F(xiàn)行余習(xí)。種子俱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為中下之根;蛴芯壭;蛴姓;蛴薪馕;蛴凶C悟。根機莫等。見解不同。于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知信入唯識。心境俱空。以微細(xì)想念不盡。未得全除。分分煉磨。于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以根塵五陰。微細(xì)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凈琉璃內(nèi)含寶月。如首楞嚴(yán)經(jīng)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dāng)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fā)生。生發(fā)遍迷。故有空性;圆幌ⅰS惺澜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dāng)知虛空生汝心內(nèi)。猶如片云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fā)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陰之文。如經(jīng)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并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文云。佛告阿難。當(dāng)知汝坐道場。消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dāng)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闇。精性妙凈心未發(fā)光。此則名為色陰區(qū)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fù)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xiàn)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qū)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fù)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凡身上。歷菩薩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qū)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于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fù)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yīng)。了罔陳習(xí)。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qū)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習(xí)。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幾倏然墮裂。沉細(xì)綱紐。補特伽羅。酬業(yè)深脈。感應(yīng)懸絕。于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候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fù)馳逸。內(nèi)內(nèi)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zhí)元。諸類不召。于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fā)現(xiàn)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qū)宇。若于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ビ们鍍簟J绞澜。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nèi)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xiàn)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干慧。圓明精心于中發(fā)化。如凈琉璃。內(nèi)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于如來妙莊嚴(yán)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錄上地行位。
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jīng)論所說。微細(xì)難知。臺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謮櫳下。執(zhí)解不修。皆是古圣所詮。不敢不錄。非是叨濫。自立異端。唯望后賢愿遵先制。
問。佛地功德都具幾法成就圓滿。
答。成就五法。具攝一切佛地功德。故佛地論云。一清凈法界者。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凈。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shù)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凈圣智之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圣分證。諸佛圓證。二大圓鏡智者。能現(xiàn)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三平等性智。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建立佛地?zé)o住涅槃。四妙觀察智。謂于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于大眾會。能現(xiàn)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作智。謂能遍于一切世界。隨所應(yīng)化成熟有情。釋曰。清凈法界者。則無垢凈識。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圣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xiàn)證。眾生不知。以不知故。執(zhí)為八識之名。以現(xiàn)證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zhí)藏之號。七識得染污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境。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zhuǎn)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yīng)化之跡。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zhuǎn)其體。但轉(zhuǎn)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于五法中。一清凈法界者。即是自性清凈圓明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此則不論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于妙用時各緣何境。
答。識論云。圓鏡智相應(yīng)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智。非后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莊嚴(yán)論說。大圓鏡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xì)。說不可知。如阿賴耶識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智。緣余境故。后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后得。平等性智相應(yīng)心品。有義。但緣第八凈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莊嚴(yán)論說。緣諸有性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xiàn)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二智所攝。于理無違。妙觀察智相應(yīng)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成所作智相應(yīng)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xiàn)境。莊嚴(yán)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轉(zhuǎn)故。有義。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jīng)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yè)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lǐng)受去來現(xiàn)在等義。若不遍緣。無此能故。又后得智攝。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F(xiàn)自受用身凈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F(xiàn)他受用身凈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現(xiàn)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wǎng)。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問。成所作智。與第六識相應(yīng)。起于化用。與觀察智性。有何差別。
答。識論云。觀察智觀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別。此二智品。應(yīng)不并生。一類二識。不俱起故。同體用分。俱亦非失。或與第七凈識相應(yīng)。依眼等根緣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凈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成事品攝。
問。說有為法。皆蘊處攝。如來純無漏法。還具蘊處界不。
答。識論云。處處經(jīng)說。轉(zhuǎn)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zhuǎn)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nèi)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因緣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緣生。而從緣顯。若執(zhí)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法華經(jīng)云。佛種從緣起。楞伽經(jīng)云。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于內(nèi)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起。故知無有一法。不從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內(nèi)證。若心外立義。任說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識智。雖不執(zhí)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照境虛。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盛。薪喻發(fā)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又頌曰。若智了于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若智了于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