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四 定慧品 問題講解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四 定慧品

  問題講解:

  一、甚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六祖惠能大師一生駐錫曹溪弘化,因此又號“曹溪大師”,他所指導(dǎo)的修行法門,就叫“曹溪法門”。

  曹溪的修行法門為何?在〈定慧品〉里告訴我們:第一、以無念為宗;第二、以無相為體;第三、以無住為本。可以說,曹溪的修行法門是以“無”──無念、無相、無住為宗要。

  一般修行的人,例如持戒、布施念佛、誦經(jīng)、持咒等,主要的都是為了追求現(xiàn)世的安樂。而六祖的曹溪法門,它不是要我們只求現(xiàn)世的安樂,而是要我們求證永恒的生命,證悟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說:如求人天福報、自身安樂,不解六祖修行法門。

  這里講到“無念為宗”,就是教我們要“念而無念”,要“一念不起”。一般人每天可以說都是生活在“妄念”里面,時而念這個,時而念那個;凈土宗甚至教人念佛。為甚么要念阿彌陀佛?主要就是要用“正念”來對治“妄念”;如果沒有“妄念”,又何必要“正念”?因此到最后要“無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所謂“一念不起”,那還有甚么“正念”呢?因此,“無念”的境界很高,“無念”的境界是:

  對過去的境界不要追憶。有人以為回憶比現(xiàn)實(shí)美麗,其實(shí),“白頭宮女話天寶”,一個人如果光是回憶當(dāng)年、回憶過去,就表示他已年邁了。所以,對過去的境界不要再去追憶。

  對現(xiàn)在的境界不要貪著。現(xiàn)在的生活境界,諸如五欲塵勞、人我是非等,不要在這上面斤斤計較,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患得患失。

  對未來的境界不要幻想。佛教講“生死無常”,因此不要幻想“未來”;“未來”還沒有到來,幻想沒有用,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個當(dāng)下。

  如果能對過去的境界不追憶,這就是“修定”;對現(xiàn)在的境界不貪著,這就是“持戒”;對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這就是“修慧”。“無念”實(shí)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在“無念”的境界里,對人沒有愛恨,對境界沒有貪著。能夠“無念”,則生活里自能“隨喜”、“隨心”、“隨緣”!

  所以,“無念”就是“不執(zhí)著”,不執(zhí)著才能進(jìn)步。佛教講“法無定法”,就是不執(zhí)著有,也不執(zhí)著無。“無”就是無限、無量、無邊。無念不是甚么都不念,所謂“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無念”才能真正擁有更寬廣的世界。

  曹溪的宗要是“無相為體”。所謂“相”,有“人相”、“我相”、“法相”。我們生活在森羅萬象,如同萬花筒的萬“相”里,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相,在“六塵”里,每天患得得失,以假為真,以無為有,以穢為凈。我們被“相”所迷惑,而產(chǎn)生顛倒妄想,因此以“無相為體”,就是要我們處一切相而離一切“相”,也就是離一切“色”,離一切“聲”,離一切“香”,離一切“味”,離一切“觸”,離一切“法”;就是要明白《金剛經(jīng)》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開了“妄想”,才能證悟“實(shí)相”。因此,真正“無相”的修行,就是要去“建設(shè)水月道場,大作空花佛事,降伏鏡里魔軍,證悟夢中佛果”。

  曹溪的修行法門是以“無住”為本,這也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心每天住在那里?大部分都是住在“五欲六塵”里。有所“住”,就有所“不住”;“無住”,就是“無所不住”。你的心有所住,就有所限制,就有一定范圍;“無住”,就是“無所不在”,如同月亮、太陽住在“虛空”里,隨著“虛空”無所不在。因此,我們要“不住境”,就是不住在“境界”上,不住在“相”上,不住在“念”上,不住在“有”上,不住在“無”上,甚至也不住在“無無”的上面。那么,我們住在那里呢?我們住在“無住”的地方。

  “無住”是《金剛經(jīng)》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剛經(jīng)》,主要就是講一個“無”:度生要“無我”、布施要“無相”、生活要“無住”、證果要“無證”。能夠懂得一個“無”,證悟一個“無”,那就擁有了世間,擁有了“無限、無量、無邊”的人生。這就是曹溪大師告訴我們的修行法門,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如何才能達(dá)到“無念、無相、無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雙修”。

  二、“定”與“慧”的關(guān)系如何?

  在《六祖壇經(jīng)》的〈定慧品〉中,惠能大師開宗明義說道:“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又說:“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慧的密切關(guān)系,由此可見。

  所謂“定”,就是要我們遇境不動心、不氣惱;所謂“慧”,就是要我們談吐、做事都能運(yùn)用得體,都能如法,那就是智能的妙用。

  定與慧的關(guān)系:“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定”和“慧”本來是一個,由“定”發(fā)“慧”,所以“定”是“慧”的體,“慧”,是一種方便、權(quán)巧、妙用,所以“慧”是“定”的用。

  定與慧的關(guān)系,譬如金與器、水與波、燈與光,相成互用,不即不離。這就好比一塊黃金,可以做成戒指、手鐲、耳環(huán)等飾物,外相上雖然有各種不同,但本體都是黃金。又如水和波,水本來是平靜的,有了風(fēng),就泛起了波浪,所以盡管浪花如何的波濤洶涌,它的本質(zhì)還是水。又如燈與光,有了燈就有光明,沒有燈,就黑暗。

  所以金與器、水與波、燈與光,是不即不離的。“定”與“慧”也是不即不離。“定”與“慧”如同鳥的雙翼,鳥有雙翼就能飛翔,人有了“定”、“慧”,就能夠解脫。

  《涅槃經(jīng)》說:“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見。”唐朝時,曾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被貶至潮州當(dāng)刺史的韓愈,有一天去參訪大顛禪師,大顛禪師正在坐禪,久久不出定。侍者看韓愈等得不耐煩,心里很著急,便在大顛禪師的耳邊說:“先以定動,后以智拔。”

  意思是說:“禪師!你的禪定已經(jīng)打動了韓愈的心,現(xiàn)在你應(yīng)該要用智能跟他說法。”

  韓愈一聽到這兩句話,很高興,他說:“幸于侍者口邊得個消息。”

  定、慧,不是靠別人說,別人給的;定、慧要靠自己去修持、體悟,定、慧完全是自家的事情。

  禪宗有一則“老婆禪”的公案:過去有一個非常護(hù)持佛法的老婆婆,供養(yǎng)一位禪師參禪修道,一供養(yǎng)就是二十年。

  有一天,老婆婆很想知道禪師的修行如何,便叫她的孫女兒送東西給這位禪師,她說:“你送東西給他的時候,不必同他講話,只要過去抱住他,看他怎樣待你。”

  孫女果然依照老婆婆的交待去做,結(jié)果禪師一動也不動,冷冷的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意思是說:“我已經(jīng)修到很有定力,我的心已經(jīng)不為外境所動了。”

  孫女兒回去把情形告訴老婆婆,老婆婆一聽,很失望、很難過,一氣之下就把禪師趕出去,不再供養(yǎng)他了,同時把供養(yǎng)禪師參禪修行的茅屋放一把火燒了。她說:“我供養(yǎng)了二十年,竟然供養(yǎng)了一個‘自了漢’。”

  禪師離開以后,便到各處去參學(xué),過了幾年,又再回到老婆婆的住處,要求老婆婆能再護(hù)持他修行。

  三年后,老婆婆又叫她的孫女兒再去試探禪師,這回當(dāng)孫女兒上前抱著禪師的時候,禪師也回抱她,并對她說:“這種事只有你知、我知、千萬不可以給老婆婆知道。”

  孫女兒回去把這話告訴老婆婆,老婆婆一聽,她說:“我終于供養(yǎng)了一個人間菩薩!”

  經(jīng)云:“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事,種種運(yùn)用能不離定慧。”這就是“定慧雙用”。

  六祖大師十大弟子中,開創(chuàng)荷澤宗,廣開南宗頓教法門,使惠能大師的禪法得以揚(yáng)名立萬于后世的神會大師,曾經(jīng)問道于六祖,說:“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先后,何者為正?”

  六祖回答:“常生清凈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心,雙修自性證。”

  有一首修行的秘訣說:“以定治于亂,以慧治無記,動靜二相亡,對治功何用?”如果我們能夠面對境界而“無念”的話,則念念歸宗;如果我們遇緣而能“無心”的話,則心心契道。所以,“定慧等持,任運(yùn)雙修”,這是說明定與慧的關(guān)系,也是定、慧修行的要領(lǐng)。

  三、如何“自悟修行”?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實(shí)踐、自我覺悟。吃飯,可以由別人煮給我們吃;喝茶,可以由別人倒給我們喝;可是覺悟,一定要靠自己。所以禪宗平時都是教人要提起話頭,要“參”、要“疑”、要“問”,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累積很多的“小悟”,便能成就“大悟”。

  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一悟,就是沒有一點(diǎn)進(jìn)步。這個悟的意思是:我懂了,我知道了,我想通了,我找到了。這和禪宗的悟,是稍有相應(yīng)的。

  禪師們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滅人我,是與虛空合而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等同虛空。古德說:“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如喪考妣。”因此,有的人在覺悟的剎那,痛哭流涕,千世萬劫的辛苦,終于一下子認(rèn)識了自己;但也有的人“悟”了以后,哈哈大笑,終于一下子得以摸到自己的鼻孔了。

  我們平常稱念的“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己在不在?平時如果我們沒有“禪”的修養(yǎng),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如果能夠“觀自在”,就能“觀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觀人自在”──人我相處很自在;“觀事自在”──在一切事務(wù)塵勞里面皆能自在;“觀我自在”──自己沒有貪瞋癡,不計老病死,當(dāng)然就很自在。

  有信徒問溈山禪師:“甚么是道?”

  禪師回答:“無心是道。”

  信徒說:“無心是道,我不會啊!”

  “你去問會的人。”

  “誰是會的人呢?”

  “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我們在“迷”的生活里要覺悟,當(dāng)然一定要靠自己。

  禪宗的四祖道信禪師當(dāng)初去參訪僧璨禪師,求僧璨禪師為他開示解脫的法門。

  僧璨禪師反問他:“誰束縛你了?”

  道信想一想,說:“沒有人束縛我。”

  僧璨禪師道:“既然沒有人束縛你,你又何必另求解脫的法門呢?”

  可見得我們都是“自我束縛”,所謂“庸人自擾”。

  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點(diǎn)意見:

  1.自我觀照,反求諸己:

  就是要做一個“觀自在”,每天觀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己是否妄想紛飛,攀緣外境?觀照自己是否能夠把持自己?觀照自己是否凡事都能反求諸己,寬以待人?如果能夠如此自我觀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斷凈化:

  “禪”是很自然的,是非;顫姷;參禪學(xué)道,不能呆板,不能墨守成規(guī),不能積非成是。所以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凈化,不斷的升華,如此才能一天一天接近“悟”的境界。

  3.自我離相,不計勝負(fù):

  做人要把眼光放大,目標(biāo)放遠(yuǎn),不要在表相上、語言上、小事上斤斤計較。我們常常因?yàn)閯e人一句話就心里不安,因?yàn)閯e人一個動作,就弄得自己不自在;因?yàn)樘珗?zhí)著、計較人我、得失、勝負(fù),使我們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成敗得失的風(fēng)波里,不得安寧。因此,我們要離一切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被迷惑,不計勝負(fù),進(jìn)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4.自我實(shí)踐,不向外求:

  有信徒問趙州禪師:“如何參禪才能覺悟?”趙州禪師站起來,很風(fēng)趣地說:“我現(xiàn)在要去小便,沒有時間回答你這個問題。”

  禪師走了一段路之后,回過頭來對信徒說:“你問我‘如何開悟’,這是多大的問題!你看!像小便這么一點(diǎn)小事,還得我自己去呢!”

  趙州禪師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你要求覺悟,你要自己修行,靠別人是沒有用的!我不能代替你“吃”,我吃飯,你也不能當(dāng)“飽”。所以,“自我修行”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重視的課題。

  四、甚么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莊嚴(yán)三摩地”,就是觀法界平等相的“三昧”。修行“一行三昧”而證悟者,可以達(dá)到三種境界:

  不生憎愛取舍之心。

  穿衣吃飯當(dāng)中,雖有動作,心卻是如如不動。

  能所雙亡,真妄均除。

  所謂“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將善心住于一處而不妄動。在我們?nèi)粘I钪,例如寫字寫得好,就?ldquo;寫字的三昧”;說話說得得體,就有“說話的三昧”;處世圓融無礙,就有“處世的三昧”。甚至罵了人,還能令對方心生歡喜,這就是有“罵人三昧”。

  因此,“三昧”的定義,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現(xiàn)到最恰當(dāng)、最相應(yīng)、最究竟的程度,也就是:第一、凡事進(jìn)入甚深境地者;第二、為人處事有最完美的表達(dá)者;第三、處世待人最圓融者,乃至生活中有禪的灑脫、幽默、看破者,都是三昧。

  《摩訶止觀》說,三昧有四種:

  常坐三昧:以九十天為一期,專心一意坐禪,口中稱念某一尊佛的名號,心意集中一處,而觀照真如法性。

  常行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盤坐,更不可以躺臥,只準(zhǔn)許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繞室行走,不能休息。

  半行半坐三昧:就是現(xiàn)在的“禪凈雙修”,可以打坐,也可以繞佛,又可以跑香。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隨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臥之間,把心安住在“不動念”的境界。

  其中,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處”、一切“時”、一切“行住坐臥”之間,常行“直心”;“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時候,能夠“真心、直心、凈心、不動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禪”,是如來的“清凈禪”。當(dāng)自己能夠舍諸妄想、雜念,把“心”如實(shí)地會于一理,或是想一佛、觀一佛,念念相續(xù),不懈怠;在一念中,能夠見到十方諸佛,見到法界無邊的光明,得到“大辯才”、“大解脫”,那就叫做“一行三昧”了。

  此外,又有所謂的“辯才三昧”、“無住三昧”、“無心三昧”、“無我三昧”、“歡喜三昧”、“游戲三昧”、甚至“睡眠三昧”等。“三昧”可以說就是我們的生活能夠與“定慧”相應(yīng),能在生活里“不動心”,就是進(jìn)入了“三昧”。

  中國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的鳩摩羅什大師,幼年時,有一天隨母親到寺院去參拜,看到佛前一個銅鑄的大磬,覺得很好玩,就把大磬當(dāng)帽子一樣戴到頭上。一旁的母親看到,對他說:“孩子!你怎么能把銅鑄的大磬當(dāng)帽子戴呢?”

  鳩么羅什說:“!這是銅的呀!”當(dāng)下一念分別心起,頓感好重、好重!

  所以,“無心”的時候,重的東西都會失去了重量,這就是“無心三昧”。“無心”,就是對外境沒有分別,所謂“只要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此外,還有“游戲三昧”,在佛教史上有許多參禪得道的禪師們,如濟(jì)公活佛、金山活佛、飛錫禪師、普化禪師等,他們在世間種種的神通變化、游戲自在,說明他們的修行已經(jīng)達(dá)到生死一如、物我雙亡、運(yùn)用自如的“游戲三昧”境界了。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臺的湛然大師說,有四種方法能生“三昧”:

  三個月中,除了飲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個月中,或彈指間,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執(zhí)、我愛、我貪。

  三個月中,經(jīng)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個月中,說法而不求利養(yǎng)。

  假如能夠依照上述這四種方法修行,自能達(dá)到人我雙忘、物我一體的“三昧”定境。

  五、甚么是“障道因緣”?

  佛教主張“解行并重”,尤其重視“體證”,所以學(xué)佛必須要修行。

  說到修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修行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魔考、一些障礙修行的因緣。根據(jù)《六祖壇經(jīng)》記載,障道因緣有三:口說不行、心行歪曲、于法執(zhí)著。

  另外,以現(xiàn)實(shí)社會而言,富貴、美貌、年輕等,都是障礙學(xué)佛的因緣。然而在障道因緣中最主要的是“心”,我們的心為甚么會形成障道的因緣,有如下十二點(diǎn):

  1.心門不開:

  我們的“心”好像一扇大門,門不開,外面的人進(jìn)不來。如果“心門”不開,凡事排拒,則“真理”、“智能”的法水就無法流進(jìn)心中。所以心門不開是學(xué)佛的障礙因緣。

  2.心結(jié)不解:

  心里的結(jié),往往來自猜疑、嫉妒以及對人我是非“執(zhí)著”不舍、因此產(chǎn)生心結(jié),成為障道因緣。

  3.心擔(dān)不放:

  心里的“負(fù)擔(dān)”,如金錢名利、恩怨情仇、家庭事業(yè)等放不下,因此產(chǎn)生煩惱,自然成為障道因緣。

  4.心妄不除:

  經(jīng)云“妄念不起處處安”;相反的,妄想、雜念不除,不但無法心安自在,更是障礙佛道的因緣。

  5.心憂不喜:

  世間最珍貴的財富就是歡喜,一個人如果每天心里憂愁、煩悶,心里沒有法喜,如何領(lǐng)略微妙的佛法,因此“心憂不喜”,也是“障道因緣”。

  6.心暗不明:

  一個沒有般若智能的人,無法點(diǎn)亮自己的心燈,每天生活在“黑暗”里,自然難以見道。

  7.心狹不寬:

  心量狹小,不能包容、忍受別人的優(yōu)缺點(diǎn),也是“障道因緣”。例如“同行相嫉”、“見不得別人好”等,都是障道的因緣。

  8.心惡不善:

  七佛通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一個心里充滿惡念的人,自然無法與佛道相應(yīng)。

  9.心邪不正:

  學(xué)佛首要皈依三寶、相信因果。一個人如果心中充滿邪知邪見,例如“不信三寶”、“不信因果”,這也是障道的因緣。

  10.心貪不舍:

  一個人如果天天貪圖別人給我,自己完全不肯喜舍布施,這與佛教的六度、四無量心等教義是背道而馳的,自然無法契入佛道。

  11.心迷不信:

  心里迷惑,不求覺悟,完全與真理“絕緣”,如何能夠悟道?

  12.心有不空:

  《華嚴(yán)經(jīng)》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dāng)凈其意如虛空。”一個人如果自滿、執(zhí)著、成見不空,正如一個已裝滿茶水的杯子,再好的法水也流不進(jìn)心里。因此,心要“空”,才能悟道,才能認(rèn)識佛境界。

  甚么是“障道的因緣”?“三毒”、“五欲”、“六塵”;也就是世間的“金錢”、“感情”、“人事”、“觀念”、“無明”等,都是障道的因緣。當(dāng)初我們建設(shè)佛光山,立意就希望借助佛法來凈化社會、凈化人心,希望到佛光山朝山拜佛的人,都可以受到佛法的薰陶凈化。但是,偏偏有的人心里不能和佛光山建設(shè)的主旨相應(yīng),他只看到外觀建筑,不但無法生起清凈心、歡喜心,反而心生排拒,口出毀謗。所以,他雖然到了佛光山,實(shí)際上他根本沒有到佛光山,這就是“障道因緣”。參禪學(xué)道的人,對“真理”、“佛法”,要能接受,我們要把“心門”打開,要解開“心結(jié)”,放下“心擔(dān)”,那么,佛法才能進(jìn)入我們的心中。

  在〈定慧品〉里,六祖大師一再指導(dǎo)我們各種修行的方法,所謂“修行”,就是要“修心”;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都根源于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心正”、“心凈”,則一切皆“正”,一切皆“凈”。所以說“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于“心”的一念之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