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改變時不違常理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改變時不違常理

  改變時不違常理

  我們常說做事要講求常理,也要合乎常情。所謂「!梗褪墙(jīng)常的意思,而「常理」,就是通常的道理。中國宋朝的大儒家陸象山先生曾說過:「東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挂馑季褪钦f,人不分種族,不論是東方或西方、南方或北方人,人就是人,人心的需求,品格、道德的標(biāo)準(zhǔn),人之所以為人的準(zhǔn)則,都有一定的常規(guī),這就是常理。

  此外,在歷史文化發(fā)展中所產(chǎn)生的觀念、觀點,也是常理;而且不僅我們的民族、國家有,其他任何一個民族、國家、社會,也都有他們一定的常理。這都是做人做事、思考判斷時的參考和依據(jù)。

  個人的意見和看法雖然重要,但由于時代、環(huán)境的不同,以及個人身心狀況的不同,每個人的判斷、所認(rèn)為的道理,可能都不一樣,隨時隨地都會改變;而且或許他認(rèn)為對的,偏偏就和我們一般所認(rèn)同的常理相沖突、相違背。

  如果社會上偶爾會出現(xiàn)個人化的、異乎常情的看法和意見,倒是可以用諒解的角度來包容,因為他既然能夠提出這樣的看法,一定有他的立場和道理。而且一個社會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僵化或偏離常軌,這時候就需要一些不同的刺激。

  個人意見未必是不好的,因為沒有改變,社會就不會進(jìn)步;即使這個意見是錯的,也可以讓社會大眾受到一些刺激和反省,進(jìn)一步認(rèn)識到:原來社會上還有這樣的人、還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大家應(yīng)該幫助他,或者反省我們的社會有沒有偏離常理。所以,雖然個人的意見不合理,能夠提出來,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還是有正面積極的影響。

  所以在民主社會里,我們有權(quán)講出自己的看法,也要不吝于提供自己的意見,但是當(dāng)我們的提議被擱置,或不被采納時,還是要有繼續(xù)參與的雅量,并且服從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依循這個社會和團(tuán)體的常理常情。不能因為有人不接受我的意見,就要破壞他、推翻他,革他的命!如果非常堅持個人的意見,強(qiáng)烈凸顯自己,就是違逆常情、常理,甚至?xí)茐恼麄社會的和諧。

  想想看,如果家里有這種人,家庭一定不會和諧,很容易破碎。相同的,團(tuán)體中如果有一、兩個這樣的人,麻煩、是非就會增多;不但阻礙了進(jìn)步,還可能因此解散,這是非?上У氖。

  個人的意見,是所謂的「我見」、「主見」。個人的意見是要提供,但不要堅持,不要一副「不接受我的想法,我就跟你拼了」的架勢;本來大家還可以和諧共處,一拼之下兩敗俱傷,不僅不能成長,反而制造更多的混亂。

  如果真的想要改善一個社會或團(tuán)體,除了提供意見的幫助之外,同時還要適應(yīng)別人不同的意見和做法,逐步慢慢地調(diào)整,這才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