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與理性——佛教信仰的特點、誤區(qū)及其提升
圣凱法師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阿諾德說:“詩歌拯救世界”!霸姟迸c“思”,也許原本就是人的兩種最基本的精神存在方式!霸姟笔且环N本能的、審美的方式,訴諸于情感;“思”是一種經(jīng)驗的、判斷的方式,訴諸于理性。而海德格爾說:“人在大地上詩意地棲居”,則在尋求著“詩”與“思”的融合,激情與理性的交匯,這也是一切宗教、哲學(xué)所尋求的終極。
一百年前,一場有關(guān)“佛教非宗教非哲學(xué)”、“佛教是宗教又是哲學(xué)”的爭論,引起了人們對佛教特質(zhì)的思考,開始尋求佛教區(qū)別于其他宗教及哲學(xué)之所在。佛教作為一種世界性宗教,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不僅反映了人們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而且反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的道德需求和善的追求。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突出了其智慧的特色。孫中山先生說:“佛教為哲學(xué)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學(xué)可以補科學(xué)之偏。”梁啟超說:“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獨善,是住世而非厭世,是無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別,是自力而非他力!绷簡⒊壬母叨雀爬,可以作為我們把握佛教信仰特點的指南。
一、佛教信仰的特點
丹麥神學(xué)家克爾凱郭爾在《基督徒的激情》一書中指出,“信仰的對象是另一個人的現(xiàn)實,與他的交往是一種無限的關(guān)注!叛龅膶ο笫墙處煹默F(xiàn)實性,——即教師確實存在。因此,信仰的答案必定為是或否;因為信仰的答案與教條無關(guān),它與教條真實與否這一問題無關(guān)!笨藸杽P郭爾認為,信仰是對所信仰對象是否存在的信仰;如果沒有信仰,當然也就談不上幸福;同時,信仰與學(xué)說無關(guān),與這種學(xué)說是否真實也無關(guān)。
所以,作為一種信仰,其實是一種感情上的確認與相信,并且因為這種確認與相信而獲得力量,從而在思想與行為發(fā)生一系列變化。所以,一種信仰是感情與理性融合的產(chǎn)物。如果感情重,偏于信仰,離開理性的駕御,則形成狂熱的盲目信仰,會形成“邪信”、“迷信”;如果著重理性,對一切事物均抱著懷疑態(tài)度,抹煞道德價值,則會走向“不信”的反宗教道路!靶靶拧笔怯捎谌狈φ_的理性判斷,同時由于受到情感上的誤導(dǎo),從而在思想與感情上形成一種邪惡的信仰,偏離人生、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這是一種危險而且有害的信仰,如“*輪功”這種邪教組織的信仰。
“迷信”則是由于對信仰對象沒有經(jīng)過理性思考而不加分辨,處于盲目的附和狀態(tài)。其實迷信的心態(tài)不只在宗教里面才有,現(xiàn)實社會則有種種形形色色的迷信:有的人喜歡歌舞,迷信歌舞是人生唯一的快樂;喜歡賭博、游蕩的,迷信縱情逞暴可以解決人生一切苦惱。此外,各種“迷”的心態(tài)無非都是一種迷信,球迷確認自己球隊、球星的至上性,為其輸贏而歡喜、悲哀;歌迷沉醉在自己的音樂與歌星中,可以為見歌星一面而自殺;錢迷則迷信金錢萬能,……但是每一種迷信就如同經(jīng)中所說:“積聚終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當離,有生無不死”,都是虛妄不實、短暫無常的,像沙上的城堡,如空中的樓閣,既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也耐不住人事的變遷,隨時會崩坍潰散的。
邪信與迷信就像一條繩索,束縛了我們開朗的人生,給我們帶來很多無意義無價值的苦惱,使我們的人生不能獲致究竟解脫,不能求得光明的世界。迷信更像一付枷鎖,把自由自在的世界都鎖住了,把清凈如滿月的人格都埋藏了。
因此,無論是個人的修養(yǎng)與提升,還是社會的繁榮與發(fā)展,都需要一種“正信”。那么,佛教的信仰則是一種“正信”,有其自身價值與意義。佛教信仰有如下幾個特點:
1、激情與理性的合一
佛教是大覺世尊從大悲智海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仁慈、光明、清涼的一種言教。所謂正信的佛教,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確的信誓、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正信的宗教,必須是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普遍如此。如果一種宗教經(jīng)不起這三種條件的考驗,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
“信”是進入佛教的初門,被視為最重要的入手處!華嚴經(jīng)》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wǎng)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薄洞笾嵌日摗肪硪灰舱f:“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薄洞笾嵌日摗繁扔髡f,如人進寶山,山中蘊藏著許多寶藏,而信仰如同雙手,在佛教的智慧寶山中,才會有所收獲。因此,要想獲得佛教的利益,一定要具備信仰。
在佛教中,“信”是指身心如一、內(nèi)外一致的崇奉、相信。信仰作為一種追求,是一種精神與感情世界的活動,很難用有形的、有價的物質(zhì)去比較。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沒有主宰,不能確立中心的目標,這是因為他本身還沒有信仰所致。沒有信仰的人,往往不能使思想統(tǒng)一而產(chǎn)生力量。信仰如同我們的家;家,使我們的生命有所依靠。
同時,每一種信仰都有一種信仰對象,作為佛法中的正信,強調(diào)真實、功德、作用等。佛教的信仰,強調(diào)相信釋迦牟尼佛是確實存在。同時,釋迦牟尼佛是功行圓滿的覺者,具足智德、斷德、恩德等三德,他的道德是圓滿清凈的,跟隨這位人天的導(dǎo)師,可以使我們的道德更崇高,人格更完美。
我們信仰的對象,要具有圓滿的正法。佛法的道理,不偏不倚,因此叫正法。佛法的道理,放諸四海皆準,適用于任何的時、空、人、事。因為佛法超越時空,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它是圓滿的。
所以,佛教中的信仰雖然強調(diào)信仰的激情,但是非常重視信仰的理性。佛法中信仰,是透過考察與分別,了解到信仰的對象,具有真確(實)性、功(德)性和功用(能)性。佛法中的信仰以理智為基礎(chǔ);從理智出發(fā)而加強信心,從智慧體認而陶冶的信仰,理解愈深切則信心愈堅強。這種信心能引發(fā)我們向上向善,不但對信的對象上有“高山仰止”之情愫,而且進一步也想達到同一境地!
梁漱溟先生說過:“西洋文化的特征,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國文化的特征,是倫理的,理性的!逼鋵,在佛教文化中,宗教是哲學(xué)的,哲學(xué)是宗教的。所以,佛法作為一種信仰,表現(xiàn)為激情與理性的合一。依佛法說:信,當然是重于感情的;但所信的對象,預(yù)想為理智所可能通達的。理性的思考不僅是抽象的空洞的知識,而所證知的,必須有著真實的內(nèi)容,值得景仰與思慕的。
常見一般對佛法頗有研究的知識分子,理解力雖強,但缺乏信仰的激情,所以佛法不能在他們身心中生根,更不能獲得佛法的真實受用。信仰是一種情結(jié),一種割舍不斷的“情結(jié)”,無論是你身處何方,無論世界發(fā)生多大變化,它會使人從內(nèi)心世界里生起一種認同感,以佛法的教理來觀察社會、人生,以佛法來指導(dǎo)自己的人生,以佛法作為自己的歸宿,愿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佛教!信仰畢竟不是一種純粹的理性,如果沒有這種情緒,即使對佛法的智慧與佛陀偉大的人格產(chǎn)生多大的認同,但是他仍然不會將佛教作為自己的生命,佛教在這些人的心中仍然是一種外在的客體。
佛教生活是包括了信仰要素,當我們瞻仰那些泥塑佛像,手捧著那些佛陀的遺教,會有一種天生的神圣感。有了信心才能滌除內(nèi)心煩惱──貪、瞋、我慢。信心猶如明礬,放進濁水中,濁水不得不凈。人生現(xiàn)實社會苦惱重重,能使我們空虛苦悶的心境,獲得愉悅、安定和充實。但是,如果沒有經(jīng)過自由思考、理智陶冶,則其信仰永遠跟在他人走,這只是自我陶醉,屬于盲目的、反理智的迷信。佛教的信仰經(jīng)過智慧觀察,在信仰中不廢理性,故無一般宗教重信不重解的弊病。
這是一個信仰荒漠的時代,因為人類認為自己的理性可以戰(zhàn)勝一切,也可以了解一切。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飛速發(fā)展,人類已經(jīng)進入科技信息時代,人類對外界的認識獲得從所未有的進步。人們登上月亮,還要上火星;人們破解生命的DNA,似乎已經(jīng)了解生命的結(jié)構(gòu)了。佛法說:人類的知識,勝過一切動物;上天下地,似乎無所不知,卻不能了解自己本身,這是認識的偏差。但是,理性越是發(fā)達,物欲越是橫流,我們卻更加不快樂了。人類在內(nèi)心世界里呼喚著“原始的田園”,一種詩意的生活。
世紀之交的動蕩,“*輪功”邪教的興起,“9.11”事件在全球造成的恐慌,似乎都在說明人類在渴望著一種安寧與平靜?仗摰男撵`永遠無法用別墅、汽車來填滿,因為那是一種無限的底洞。但是,人類的信仰需要激情與理性的統(tǒng)一,任何的偏頗無論是對社會還是自己,都是有害的。外界的事物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佛法智慧的推求以自我體驗為中心,真理不從外得,認識了自我,把握住自我后,由內(nèi)向外,擴大到人生現(xiàn)象界,以外界作為自我體驗之印證。如對佛法的正確知解,愈高愈深,信仰也就愈深愈堅。沒有經(jīng)過理性思考的信仰,好像很虔誠,其實是非常浮淺。所以佛教主張從深解中起信仰,確信透過知識的信仰才是深固的。佛法是激情與理性的合一,在激情的信奉中,有一種深徹的理性;在冷峻的理性背后,有一種激情的沖動。能夠這樣的去了解,體驗,實行,則人生前途才充滿了無限光明。
2、信仰貫徹于佛法修學(xué)的始終
什么是信仰,《成唯識論》卷六說:“云何為信?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yè)!薄靶膬魹樾浴,即內(nèi)心的純潔,不預(yù)存一些主觀與私見,惟是一片純潔無疵的心情。有了這樣的凈心,這才對于覺者、真理、奉行真理的大眾,能虛心容受,一直到成佛。“深忍”就是深刻的忍可,即“勝解”。由于深刻的有力的理解,能引發(fā)信心,所以說“勝解為信因”!皹酚,是要實現(xiàn)目的的希求,愿望。有信心,必有愿欲,所以說“樂欲為信果”。信心,只有在深刻的理解與懇切的欲求中才能顯現(xiàn)出來;而且,是從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發(fā)意欲的。信以心凈為體性,這是真摯而純潔的好感與景慕;這是使內(nèi)心歸于安定澄凈的心力,如摩尼寶珠能清濁水一樣。信心一起,心地純凈而安定,沒有疑惑,于三寶充滿了崇仰的真誠。由于見得真,信得切,必然要求自己從實踐中去實現(xiàn)佛法。
對于學(xué)佛的入門,有些人因信仰而入,有些人因慈悲而入,有些人因智慧而入。但是,信仰作為學(xué)佛的初門,聲聞乘中說:“信為能入,戒為能度”,菩薩乘中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戒與智,不妨有所偏重,而“信為能入”卻是一致而不可或缺的。釋尊初成佛時,想到說法的不容易,覺得唯有信心具足,才能領(lǐng)受修學(xué)。龍樹比喻說:如人入寶山而沒有手,就一無所得;見聞佛法而沒有信心,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有。這可見佛法的無邊功德,都從信心的根源中來,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
整個佛法修學(xué)的次第以信、解、行、證為中心,一般人以為信仰只是佛法修學(xué)的初門,但是這四個階段都是互相融攝、貫通,一種不斷升華、提高、進步的過程。如果以“信”貫穿整個佛法,則可以分為“信順”、“信忍”、“信求”到“證信”,這都叫做“信”——以心凈為信。
信順,是對于三寶有一種純潔的同情與好感,無私的清凈心,能領(lǐng)解事理。只有真正信順佛法,才能接受與認可佛法,才能進入佛法的大門。信順,首先要求對佛法沒有懷疑,能夠確認其真實性與絕對性,這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性。依此而進求深刻的理解,得到明確的正見,即名“信忍”或“信可”。佛教的信仰絕非只是一種純粹的激情式的信仰,更加鼓勵人們?nèi)ニ伎寂c抉擇佛法,成就“抉擇慧”。只有經(jīng)過抉擇慧的思考,才能產(chǎn)生真正、懇切的信仰。經(jīng)過“信順”、“信可”,信心才是真正的成就,這是“信解位”。
信仰不僅僅是一種感情與理性的認同,更需要有親切的體驗,發(fā)起實現(xiàn)這目標的追求。所以,信仰的實踐是需要有其自身的體驗與靈感,如果信仰者沒有體驗到信仰的利益則很難堅固自己的信心。佛教的信仰也是如此,所以在佛經(jīng)以及祖師大德的著作中,乃至在現(xiàn)代佛法的弘揚中,靈感與體驗則是不可缺少的。在實踐的過程中,信心不斷地增勝,這是“解行位”。
“證信”或者可以稱為“證凈”,這是經(jīng)過自己的實踐而證實其所信非虛,這是“悟不由他”、“不依文字”,這就是“證位”。所以,信仰不僅是一種信奉,更要求我們?nèi)嵺`、證實自己的信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信心不退。如禪者所說的悟,小乘所說的四不壞信──四證凈(佛證凈、法證凈、僧證凈、圣戒證凈),都是凈信;大乘發(fā)菩提心,也即是大乘信心的成就;等到徹證大乘法,那就叫凈心地。所以,《大乘起信論》強調(diào)信仰佛、法、僧、真如,就是以修學(xué)大乘而證得真如,最終完成大乘信心為宗趣的。如果不能對大乘法生起信心,即與大乘無緣了。
3、信仰是一種自內(nèi)證性
按照宗教學(xué)的通常說法,宗教的產(chǎn)生來自于人類的依賴感與超越感。自己意向客觀化,與所依賴者為幻想的統(tǒng)一,成為外在的神。因此有人說,宗教是必然有神的,總帶有幻想、他力的成分。但是,對于佛教是否符合一般意義的宗教定義,則有所爭論。佛教是宗教,又是無神論。佛法的信仰強調(diào)其內(nèi)證性、獨立性,所以“信仰”不能被外在的人事所迷,而忘記了自己的本性。因此,佛陀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狈鸱▽⒚總人的人格,提升到最高,所謂“人人皆有佛性”,若能有這種體認,則信心必能增長。
佛說:有情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思想行為而決定。佛教的究竟歸依,就是有情自己依符合法則的思想與行為,從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凈化自己,圓成自己。所以歸依法,就是以因果事理的真相為依歸;歸依佛與歸依僧,佛與僧即契合真理──法而完成自己的覺者;歸依即對于覺者的景仰,并非依賴外在的神。佛法是自力的,從自己的信仰、智慧、行為中,達到人生的圓成。佛法與一般宗教的不同,即否定外在的神,重視自力的凈化,這就是佛教信仰的自內(nèi)證性。
信仰、修學(xué)佛法,是作為軌范身心的修持法,是為了實現(xiàn)自心的清凈與自在。所信、所學(xué)的,不是身心以外的神明崇拜,而是確信自(己身)心的可從修治以到達完滿的自在。大乘法──修行成佛的法門,是以自心為中心而去信仰、修學(xué),以及從自心為根本的立場去理解一切。所以《大乘起信論》指出,大乘就是眾生心;大乘起信,是信得以眾生心為本的法門。
所以,歸依的深義,是歸向自己(自心,自性):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正法涅槃;自己依法修持,自身與僧伽為一體,這就是所謂的“自性三寶”。佛、法、僧三寶,都不離自身,都是自己身心所能成就、顯現(xiàn)的。所以,我們佛教徒歸依三寶,舉行歸依儀式,從表面看來,歸依是信賴他力的攝受加持;其實,從深處看,這只是增上緣,而實是激發(fā)自己身心,愿實現(xiàn)我們自己的“自性三寶”。
4、佛教信仰具有包容性、圓融性
信仰在感情上具有一種排他性,這是必然的,佛教信仰也不例外。但是,如果無限膨脹這種排他性,便會成為宗教上的原教旨主義或排斥異端。所以,一種宗教信仰必須堅持自己的宗教主體性,同時又要有包容性、圓融性,這種宗教才能給社會、人類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利益。佛教,便能做到這一點。
在佛教徒的眼中,佛教是偉大的、至高無上的、究竟的,歸依是回邪向正、回迷向悟。所以,在佛教立場上,那種三教同源論只是出于一種教化的方便說,并非究竟義。若不斷請其他宗教人士向一般佛教徒宣說教義,雖然表面上這有助于了解其他宗教,促進宗教和平,但這畢竟有違于佛教信仰的純潔與至上。但是,佛教是一種和平、智慧的宗教,在佛教歷史上,從來沒有因為傳教而發(fā)生戰(zhàn)爭,佛教徒以其特有的包容心為人類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尤其是中國佛教,以其特有的融攝力與教化力,以“判教”作為方便手段,將其他宗教、文化攝入自己的信仰體系。這樣,不但體現(xiàn)了佛教的偉大與究竟,而且表現(xiàn)出佛教的包容性。
但是,佛教的信仰是最合乎理性的,一位對佛法已經(jīng)具有相當認識的佛教徒,對能夠接受考驗而無法動搖他的信心。而且,佛教不是一個獨斷信仰的宗教,不否定其他宗教的價值。佛教將法門分為五乘,人天乘便是五乘的基礎(chǔ),是一切法門的共通法門,也是一切宗教與哲學(xué)的共通善法。所以,一位正信的佛教徒雖然自信佛教的價值超過其他宗教,但是卻是不歧視、排斥其他宗教,這是佛教的殊勝處。
佛教的信仰既然是激情與理性的合一,所以在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便表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儀式與智慧。有些人經(jīng)常認為信仰佛教不必要任何外在的儀式,不需要參加任何佛教法會或活動,認為這種信仰是低級的。其實不然,儀式是佛教徒信仰生活的重要體現(xiàn),是佛教徒表達宗教感情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實踐佛教禮儀的過程中,通過事相、感性的感染力,從而讓佛教徒能夠領(lǐng)會佛教的智慧與哲理,陶冶佛教徒的心靈,有助于傳播和強化佛教信仰。同時,佛教禮儀是僧團聯(lián)系信徒的重要渠道,加深佛教徒之間的感情,是提高佛教徒凝聚力的源泉。在參加各種佛教的過程中,我們佛教徒不斷地加強佛教的認同感,以及自身作為佛教徒的認同感,會在內(nèi)心世界里形成一種強烈的感受:我是佛教徒!這是非常神圣而且有意義的。而且在集體的生活中,在大眾的加持力下,更容易收攝自己的身心,更容易增強自己的信心。
但是,佛教的一切儀式都是作入悟入真理的方便與基礎(chǔ),許多儀式本身都具有表法的意義,如燒香、供花等。正是通過這些儀式,使我們了解到佛法的內(nèi)在生命與宇宙真理。這體現(xiàn)出佛法理事圓融的特質(zhì)。
所以,佛教信仰作為一種宗教信仰,具有與其他宗教信仰相同的一面,但是佛教信仰更突出表現(xiàn)其不共與殊勝的一面。
二、現(xiàn)代佛教信仰的誤區(qū)及提升
佛教信仰本來是一種純潔、至上、究竟的信仰,是激情與理性的合一,是一種超越與脫俗的情結(jié)。但是,人類的根性不一,佛教流傳地域的區(qū)域文明不同,便會出現(xiàn)佛教信仰偏離正常的軌道,而在信仰層面上出現(xiàn)種種誤區(qū)。
由于中國傳統(tǒng)儒家重視“孝道”,講究慎終思遠,道教強調(diào)鬼神信仰,無形中影響了中國佛教徒的信仰取向;同時,中國人天生重視現(xiàn)實利益,對于宗教信仰都是采取一種利益交換的形式,也會形成中國佛教重視現(xiàn)實利益的特點。隨著科學(xué)的發(fā)達,西方文化的傳入,佛教信仰在遭受外來文明及宗教的沖擊下,在信仰生活中遇到許多現(xiàn)實困境。
1、信仰主體的模糊不清
在現(xiàn)代社會的佛教信仰里,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存在信仰主體模糊不清的誤區(qū)。在新加坡的一次宗教信仰調(diào)查中,根據(jù)資料顯示,信仰佛教的人數(shù)占全部國民的百分之六十。但是,新加坡的佛教界十分清楚這其中的水分。因為有些人認為自己有時到寺院燒香、拜拜佛,便是信仰佛教,盡管他家中供著孔子、老子、財神、灶神等。中國佛教的信徒中,以中老年居多,所以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嚴重。
中國的宗教,始終是在迷信與理性的交雜之中,五千年文明從未產(chǎn)生過像其他教的一神信仰。因為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釋迦牟尼佛、老子、孔子等都是一樣的,只要可以祈福、保佑平安,至于信仰什么其實已經(jīng)無關(guān)緊要了,所以其信仰是一種籠統(tǒng)、模糊的信仰。其實,這也是佛教信仰的包容性所造成的流弊。
同時,因為這種信仰主體的模糊不清,加上“人死為鬼”觀念的影響,也給鬼神等民間信仰在佛教中留下余地,佛教成為一種鬼神宗教。因此,經(jīng)懺佛事的流行,加深了人們對佛教的這種觀感。所以,在寺院中也燒紙錢、錫箔,也有寺院抽簽、算卦,佛陀他老人家看了,天天都要掉眼淚的,也許是被那些紙錢、錫箔的煙灰所熏的緣故吧!
2、信仰感情的冷漠
如果說這是一個信仰荒漠的時代,那么中國佛教更是信仰荒漠化的時代。在特定的社會背景與環(huán)境下,人們夾著尾巴做“佛教徒”,從來不敢宣稱自己是佛教徒,從來不敢公開到寺院來拜佛。信仰是需要激情的,需要一種擔當與沖動,敢于沖破世俗的禁錮,敢于為人所不敢為,這是信仰的力量!皩⒋松硇姆顗m剎”,我們又有什么可懼的呢?所以,我們佛教在“灰色情調(diào)”下,佛教徒都是那么萎縮與膽小,佛教都成為“好欺負”的象征了,我們又有什么好驕傲的呢?盡管我們知道自己的佛教很偉大、很精深,可是我們?nèi)狈Ρ憩F(xiàn)自己信仰的激情與勇氣。
在佛教信仰的冷漠中,人們一般只要想到一點,即根本就沒有什么佛教信仰。但堅決、果斷而明確地脫離佛教,這本身就包含一些激情的因素。所以,這不是冷漠的最可怕的方式。佛教信仰冷漠最危險、最普遍的方式在于,人們具有一點佛教信仰,但這種信仰畸形地變成了純粹的克爾凱郭爾所說的“兒戲”,被搞得一團糟,以至于人們竟能毫無激情地擁有佛教,這是冷漠的最危險方式。所以,無論人們怎樣去譴責(zé)道風(fēng)不振、佛法衰微……人們總認為自己問心無愧,認為這種譴責(zé)與他們自己風(fēng)馬牛不相及。所以,現(xiàn)代佛教界無論去提倡什么,既沒有支持的聲音,也沒有反對的聲音,這是最可悲的。
正是缺乏信仰的激情,會造成信仰感情的冷漠,這主要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佛教徒缺乏護教情結(jié)。信仰是我們的生命,那么我們應(yīng)該會如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佛教。可是,現(xiàn)代佛教界太缺少了這種護教的激情了。當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炸時,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佛在炮火的轟擊下,而化成灰,化成淚,大佛在我們的視線中永遠消失了。那是怎樣的一種心痛,我們?nèi)澜缬钟卸嗌俜鸾掏侥軌驗榇硕鴬^起努力!9.11事件”后,中國又有多少寺院為此舉行法會,祝禱世界和平,祈禱死者在他方世界能夠安寧地生活,祝福生者永遠幸福?在一個上千萬的大城市中,佛陀的誕日舉行浴佛會,我們到場的佛教徒只有一千多人,難道只有這么多人信仰佛教嗎?
信仰的激情是需要表達的,正是因為不斷的表達,我們的信仰反而更加堅定,更加富有激情。如果我們?nèi)绱死淠谖覀冏约旱姆鸾绦叛?那么有一天佛教可能真的會從我們手中消失掉了。
3、信仰實踐法門的缺位
信仰貫穿于整個佛法修學(xué)的始終,我們信順、信可佛法,還要信求、信證佛法,這才是真正的信仰。信仰是需要自己親身的體驗,一種缺乏體驗的信仰是不牢固的,是很難接受考驗的。
但是,現(xiàn)代佛教也許真的是“末法時代”了,千篇一律的念佛,“念佛至上論”已經(jīng)成為衡量一個修行人的唯一標準。如果一位學(xué)教的法師,平常鉆研教理,那么則是一位“不修行人”,或者是“不想了脫生死的人”;在禪堂里坐禪,坐禪很難斷除煩惱,因此禪者是一位“很難了脫生死的人”。如果真的那么簡單,三藏十二部都不要了,只剩下凈土三經(jīng)就可以了嗎?所以,師父們只能告訴他的信徒:老實念佛,別無他語。高,確實高明,但是否他缺一點什么呢?但是,也說不出所以然了。
作為初學(xué)者,尤其具有現(xiàn)代理性思維習(xí)慣的現(xiàn)代人,他需要一種來自不同于世間的體驗,一種寧靜與喜悅。其實,禪修是一種最好的方法。禪的功能,能使心念集中于一境,只有歇下狂心,才能得到身心方面的輕利安樂,這絕非五欲之樂所能夠相比。有了禪修的經(jīng)驗以后,他的佛教信仰才能加倍上升。
其實,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因此修行法門也應(yīng)該是多元的,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正是說明佛教的偉大。在這種多元的環(huán)境下,我們反而只提倡一種法門,這豈不是怪哉!這豈不是佛法的悲哀!
4、佛教信仰的提升
改變佛教信仰的現(xiàn)狀,這絕非幾句話。但是,有些話不說白不說,明知道是白說也要說。佛教流傳至今天,其歷史遺留的問題已經(jīng)深入民眾,一種歷史的深沉與厚重,使人們的佛教信仰很難變得清晰、明了。佛教信仰是激情與理性的合一,所有信仰的誤區(qū)來自其中的偏頗,缺乏理性的思考便會造成信仰主體的模糊不清,缺乏激情的表達卻產(chǎn)生了信仰的冷漠。
因此,佛教信仰的提升,其主要方法在于追求激情與理性的平衡。所以,首先努力宏揚正法,推進佛教的正信,剔除佛教信仰的庸俗化、鬼神化、商業(yè)化,純正我們的信仰;加強文化宣揚工作,出版大量適應(yīng)現(xiàn)代閱讀習(xí)慣、裝幀精美的書籍。第二,制造佛教信仰的氛圍,加強適合現(xiàn)代根性的弘法方式,如夏令營、梵唄演唱、讀書會、沙龍討論等;同時,積極推行慈善事業(yè),將佛教徒的慈悲集中起來,體現(xiàn)佛教徒的力量與團結(jié)。第三,提供多元的修行法門,積極提倡禪修、靜坐,從身心給予現(xiàn)代以安寧、自由。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是一種因緣,一種情結(jié),這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信仰,其實是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只要那種幸福、快樂的感覺在靜靜的信仰生活中,慢慢得到一點體會,似乎也就夠了。但是,這畢竟只是一個個體的信仰。佛教,一個所有人類應(yīng)該選擇的信仰,它應(yīng)該能夠為人類帶來最大的價值與意義;作為佛教徒,我們有義務(wù)來承擔這種傳播信仰的責(zé)任。愿我們的正法久住,慧燈長明!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佛教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積極入世的
- 靜波法師:需要有信仰和道德,才能夠拯救世事人心
- 明海大和尚:如何跟沒有宗教信仰的家人溝通?
- 太虛大師:學(xué)佛者第一步需要對佛與佛教有種認識
- 界文法師:佛教的慈悲觀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師:“科學(xué)”、“貿(mào)易”、“單位”這些名詞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師:佛教“牧!笔鞘裁匆馑?就是在修心
- 大安法師:佛教經(jīng)典與道教經(jīng)典可以同時誦嗎?
- 印光大師:佛教以孝為根本在大乘經(jīng)中多有闡發(fā)顯明
- 宏海法師: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凈界法師: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 靜波法師:不愧對自己的生命和信仰
- 覺真法師:佛教因果論的社會功能和倫理價值
- 界文法師: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禪的?
- 宏海法師:佛教為什么不殺生?戒殺是首善
- 印光大師:佛教往生的故事,佛力加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