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第一屆動中禪
石佛寺第一屆動中禪
明奘法師開示2010.3.1
南傳法師像他們這么好玩的不多,一般都是很嚴肅,很嚴謹?shù)。非典前我去泰國泰?-就是臺灣慈濟救助七萬多國民黨老兵的地方。當時的一個翻譯是我泰國曼谷的女徒弟,另一個女翻譯是廣東外貿(mào)大學的老師。她倆一下車,走在我的前面。當?shù)氐?a href="/remen/biqi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比丘馬上就說不可以這樣。她倆個立刻很不好意思的走到我后面1米以外處。然后他們又發(fā)現(xiàn)我?guī)У氖直?又立刻說不可以,不可以。在他們南傳的原始戒律里面規(guī)定身相金銀寶物都是不能拿,不能帶的,比如戒指啊,耳環(huán)啊什么的都是不可以的。但是我們看一些羅漢像卻有帶的,都應該是后人想象出來的,實際是不可以帶的,包括手表和手機。但是現(xiàn)在他們也帶相機,咔嚓咔嚓的,也算是一種與時俱進吧。他們的戒律真的很多。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戒律里最重的犯罪是偷盜,因為那時候物質(zhì)貧乏,東西沒了就等于斷了他的命,雖然不是直接殺人,卻是等于殺生了,而現(xiàn)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再偷個一兩百元,斷頭,斷指,浸豬籠已是不可能的了;佛教殺生在第一位,偷盜列第二位。
現(xiàn)在人們物質(zhì)生活豐富了,生活節(jié)奏加快了,我們的心運行的也更快了,而再想抽空回來與自己的內(nèi)心建立一個單純的快樂也就愈發(fā)的難了。而我們現(xiàn)在自認為的快樂大多是建立在勞民傷財?shù)幕A(chǔ)上的。今天爬上這座山,然后就想去登月,登上了月亮,再然后就是去火星,火星去過了呢,目標沒有了,自殺算了。他不修心的話,最后只有自殺一條路:騁馳畋獵令人心發(fā)狂,向外奔逸心光外流,說的都是這個,很像蒙古軍隊走過西方,看上去什么都是他的了,實際上一無所有。
而禪修的目的就是把我們徹底的往回攏,把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向內(nèi)攏。醫(yī)學上有個詞叫手術(shù)愈合術(shù),當你們在這里禪修過后再突然回到紅塵中去,肯定會感到無所適從--因為這七天里給你們感受的全是向內(nèi)的,而出去經(jīng)驗的呢,完全是外散的,這個對撞肯定很難適應。所以我們一般在第七天會帶大家體驗一些慈悲觀的修行方法。讓大家把自己修心的利益無條件的與人分享,這樣等你們回去后--因為我們有備在先--即使再遭遇對撞,也不會感到無所適從和難于接受了。
隨著禪修的深入,你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喜怒哀樂全部源自于內(nèi)心,而外在的東西只是個幫助的條件,也叫助緣。只有我們內(nèi)心的意愿才是真正的種子,其它一切諸如陽光,雨露,土壤,肥料等等的都只是助緣而已。禪修就是讓我們慢慢的歸于本心,沒有這個種子,即使外在的條件多么充足,也是沒有用的。而禪修會不會引發(fā)神通呢?會不會出現(xiàn)特異現(xiàn)象?可不可能看到其它世界甚至親歷另一個世界呢?一定會的。因為在初禪至四禪之間的幾個階段都會引發(fā)神通,在山里面單一的,安心的靜坐可以專門的修神通,并不太難。可是我感覺還是沒有神通的好:比如那幫家伙要去炸世貿(mào)大廈了,你事先知道了,可就是改變不了,那時候你會比誰都痛苦,這也是你最大的悲哀。所以真的不如不要神通。
春晚小沈陽演的《上海灘》:喂~干嘛呢?跟林青霞和張曼玉打麻將呢。你看,他沒有神通,一撥手機,天耳通了。天眼通呢,我們在這邊就可以看到智利在地震,8.8級。這就是用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把神通給實現(xiàn)了。所以現(xiàn)在俄羅斯的科學家呼吁可以克隆人類的精英,但我覺得這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年的本拉登就是中情局重點培訓的精英啊,結(jié)果美國是自食其果。還有《功夫熊貓》中的老虎,它收養(yǎng)的孩子最后卻害了自己。而《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那么一個讓人看不起的人最后卻收養(yǎng)了巧兒,埋葬了王熙鳳。我們河北有句土話叫:驢糞蛋還有發(fā)燒的時候,那個驢糞蛋曬干了燒火,放在里面燒出的土豆和玉米可香了。因為驢是素食的,所以驢糞蛋有它獨特的香氣。這你可能感覺難吃,那你們?nèi)ソ稚铣缘捏H肝驢腸子不是更惡心?
禪修就是要改變我們的認知,打破一切的束縛與對立。但是打破的方法一定不是向外的。西方的科學和哲學的精神是向外去探索:探索宇宙的奧秘,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我們中國儒家叫“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李自成是因為大規(guī)模的裁員才造反的--當時的郵政系統(tǒng)裁掉三萬人,李自成一個小小的驛丞,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招待所所長,他開始帶頭造反。太平天國叫做“建天國,滅人間”,是由于當時取締了五個通商口岸中的四個,太平天國才造反的。這些造反的人不是農(nóng)民,所以沒有土地,也不采礦,他們都是靠槽運,即海上運輸生活,所以關(guān)閉了通商口岸,就是斷絕了生活來源,那這些失業(yè)的人就要造反了。這些造反的人被分成男兵營與女兵營,一年不準見一次面。而那個首領(lǐng)自己呢,卻有80多個老婆。這就是格物致知,用圣人的教法造成的災難是無法統(tǒng)計的。
而佛法說格物致知和向外探索都有道理,但是它只是人類認知的某一個觸覺。假如說人類有兩個觸覺,一個向外,一個向內(nèi),那么我們的禪修一定是向內(nèi)的,徹底的向內(nèi)的。前天你們打坐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博文叫:奘師的不亦快哉。里面講了一個小故事:兩個討飯的小孩子,一個生下來就是盲人。一天盲孩子病了,另一個小孩子去討飯,來到一個富人家里,討到一份牛奶布丁,由于是液體的不好拿回去,這個小孩子就自己吃掉了;貋砗缶徒o盲孩子講起牛奶布丁,盲孩子問什么是牛奶?那個小孩告訴他牛奶是白色的。那什么是白色的?白色就是這只鵝的顏色。盲孩子摸摸鵝脖子后說:知道了,白色是彎曲的。另一個孩子著急的說不是,白色不是彎曲的。那個盲孩子又摸摸鵝身上的羽毛說:哦~明白了,白色是柔軟的。這就是向外求,人與人的認知都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找到那個最大的公約數(shù)的。
而向內(nèi)求呢,佛法所揭示的一些道理是不可能變的。比如我們內(nèi)心心念的起承轉(zhuǎn)合的變化:一個念頭升起來,無論它是善惡,還是不善不惡的,或者有善有惡,不管這些屬性,只管它升起來,停留一段時間,然后消失直至不見。這些階段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為什么呢?因為它是在無常法則催動下的,人是無法控制住這些念頭的。而實際上禪修無非就是對治兩個東西:一個是瞌睡,另一個就是妄念。這兩件事是我們最大的障礙,這兩關(guān)一過就沒事可做了。
我們?yōu)槭裁纯刂撇涣四铑^呢?因為所有的這些都具有無主宰性。你認為這顆心是你的,可是你做不了心里面起來的念頭的主。你認為身體是你的,那讓你自己連續(xù)躺上20個小時,人非瘋了不可。一次我到河南安陽,因為我這個頸椎老有問題,就找了個盲人小伙子給我掐,咵的就掐出血來了,我說你力氣真大啊,他說我這都是練出來的,如果一天不做十五個按摩,我這勁使不出去。那是1998年,我記得特別清楚。他一天要是不把勁用出來,就會淤積在里面,會不舒服。
所以說一切都是不能獨立做主的,我們的念頭也是一樣的。好了,既然不能做主,我們就要觀察它為什么不能做主。禪修就是這樣慢慢的深入,慢慢的探究的。無論你是哪個外在有形王國的國主,但是在我們內(nèi)心的心靈王國,我們都不是主人,這個事實會撞擊甚至突破我們很多的人生目標,也會打破我們很多的人生定位。因為當你發(fā)現(xiàn)追求的竟然是不能做主的空幻的東西時,好多人會受不住這個現(xiàn)實,甚至自殺。昨天那位想要自殺的同學還在么?赫赫~~
修行這件事情充滿了奧秘:不能結(jié)婚,不能討老婆,不能生小孩,不能享受天倫之樂,不能享受打造夢想王國的快樂,只能在這里坐著;有時候你們可能看到過老和尚在那邊特兒特兒的睡著了,你在這邊打坐腿疼一小時,人家那邊打瞌睡一小時,很享受,很滋潤。冬天外邊冷的不成,人家在禪堂里“大夢誰先覺”,多自在啊!那個內(nèi)在的樂趣是很有力量的。這就是有為之樂和無為之樂。
禪修就是讓你慢慢的,慢慢的向內(nèi)心走,向內(nèi)心走,在自己的心里建立起這種無為之樂。你可以說它是樂,也可以說它不是樂。從外向和物質(zhì)上來說它是苦的:不讓說話,不讓這個,不讓那個的,全是苦的。但是當內(nèi)在越來越充盈的時候,你就會越來越感受到那個快樂。你們做過企業(yè)培訓的一定知道這個現(xiàn)象:雖然具備了所有的條件,但就是不想做,然后是什么也做不成;相反,如果你內(nèi)心的意愿很強大,即使條件不好也可能會成功--我們的宣傳口號不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呵呵~
問:師父,那個翻譯老師說自殺的都不是阿羅漢,他們都沒有修到阿羅漢,他說真正的阿羅漢是不會自殺的。阿羅漢應該是無為的,自殺不就是有為了嗎?阿羅漢應該是活到壽終正寢的,怎么會自殺呢?
師:是的,他說的對,呵呵~
但是呢,像“草系比丘”的故事:強盜搶東西,被他看到了,強盜就要殺這個比丘。強盜里面有個佛教徒,他說:佛陀規(guī)定他的弟子們都不可以說假話,所以如果他能答應不把這件事說出去,他就不會說出去的。然后強盜用草把這個比丘捆起來,因為他們相信他不會逃跑的。接下來三天這個比丘都沒有動。后來政府的軍隊路過,把他解救下來,軍人問他為什么不掙開草繩?比丘說:因為我答應不逃跑,我不能妄語。
另外有個五百羅漢之一的比丘,在山洞里打坐時被一條小毒蛇咬了,他要是起來去求救一定可以活命的,可是他沒有,他只是告訴同伴說:我被毒蛇咬了,但是我的內(nèi)心很充盈,不想動,所以就這樣走吧。他的同伴回去告訴世尊,世尊說他已經(jīng)解脫了。
所以說這些東西是要分場合的:你們才開始學,自然要多告訴你們那些積極的,正面的東西,讓你們增長信心。慢慢的深入了,你們就要全面的去了解了。
問:還是自己做不了主啊。比如師父你要說什么不說什么要說多久,全是師父你做主啊。
師:呵呵,那一會兒你們誰要趕飛機,趕火車走了,我就做不了主了啊。還是各位自己做主。在這我也做不了主啊,他們不給我水,我再說會嗓子干死了,卻喝不到水,我也做不了主的啊。都做不了主,只是因緣生滅而已。
問:師父講的內(nèi)容不是師父自己做主嗎?
師:這就是不做主的地方,我到哪里講課都沒有提綱,沒有講義,只是往這里一坐,看看大家臉上的表情是笑是愁,然后我才說話,不做主,做主會累。你本來做不了主,卻要強著做,非給累死不可。
問:感恩師父幫我寫了“心佛”二字。
師:在哪兒呢?哈哈~ 哎呀,寫得真好~~哈哈
問:師父什么是心?什么是佛?為什么給我寫著兩個字呢?
師:你的問題太多了,你媽媽前天還發(fā)過短信,擔心你是不是能堅持,沒想到你還堅持的挺好的。
問:再來七天最好。
師:那你就來吧,沒人管你,我們結(jié)束了,你就自己來坐吧,你可以再來七天,如辛不是坐在你身邊么。
我們經(jīng)常看禪宗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家都以為眾生是生命,其實是眾緣合和而生,是謂眾生。一切的事物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生眾生就是眾多的因緣在推動的。學唯識時我們就會把它分成主因,助因,就是哲學里的主次要矛盾和主次要方面。都只是因緣的生滅。所以你看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無生滅,本無動搖,本自清凈,能生萬法。能生萬法不就是眾緣合和而生的一切么?那前面講的本無生滅,本無動搖,本自清凈,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一切善惡之法。所以“前念絕則眾生是佛,后念迷佛即眾生”。它的理論與實踐是高度統(tǒng)一的。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做到時時刻刻可以做念頭的主,清凈平等。那剛才還說不能做主,現(xiàn)在怎么又能做主了呢?八地以上的確實可以做主,因為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念頭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做主了。但這個修行它是一個矯枉的過程:我們的念頭全是外散的,現(xiàn)在讓你“咵”的倒回來,回攏,回攏。想想人是有生命的,是要與人發(fā)生交往的,所以要“心量廣大,猶如虛空”,或者“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天下的好話都被佛教說盡了,你要攻破它不容易。起碼以我掌握的這點佛教的知識,我相信沒有幾個科學家或者哲學家可以辯論過我,呵呵。上次我們在他們的基金會就做過一個“佛學與科學的對話”節(jié)目。
問:我看過幾本您的書,感覺《圓覺經(jīng)》是很有難度的,它給我的感覺是主要針對禪修的,好像是指導性的經(jīng)文,我看它的時候感覺很難理解,比其它幾部經(jīng)書都難理解,我不知道我這種感覺對不對?
師:對。講這部經(jīng)的時候是在北京朝陽寺甘澗峪禪修中心,3月14號裝修好,3月15號北大去了74個學生,然后開始講《圓覺經(jīng)》。我們請了馬來西亞的凈行老師,他出家做了17年的比丘,然后還俗了,我請他從馬來西亞過來,他是講英文的,翻譯是香港的。我每天只講兩個半小時,剩下的全是禪修,禪修就是由凈行老師帶的。
《圓覺經(jīng)》是從根本上,從認知方向上解決問題,叫做“止觀禪那”,有25種的修行體系,建立起來超越上述所有的東西的就是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幾乎涵蓋了哲學的所有問題。辯證法在《圓覺經(jīng)》非常唯美:“云駛月運,舟行岸移”,美吧?相對論。
《圓覺經(jīng)》確實不好理解。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辦好。我問當時攛掇我做八經(jīng)五論的的幾位老先生:我從哪里開始講?他們回答我:要講就講《圓覺經(jīng)》。他們?nèi)蝗琴Y深的媒體人,也有做出版發(fā)行的,全國有名的連鎖書店都是他們做的。所以那時候我比較省心:只管講課,其它啥都不管。只有《圓覺經(jīng)》是北京出版社把稿子拿回來時,我在飛機上比較認真的校對了一遍。
上海玉佛寺有一套從書:《佛教生命觀》,《佛教宇宙觀》,《佛教婚姻觀》,《佛教財富觀》,《佛教疾病觀》,《佛教健康觀》等一套八本,我呢只是《佛教禪修觀》。我記得02年就簽了協(xié)議,10000塊的稿費我都花光了,05年還沒有給人家交稿呢,呵呵。沒有辦法,女事務(wù)長劉紅走了,那時候她比較閑,給我做義工,在各地辦夏令營,我教課,她記錄,然后整理出來,那些書都是她編輯出來的。我自己沒有時間老老實實靜下心來寫書。昨天我答應他們,如果以后這些瑣碎的后勤的事務(wù)一概的不用我管了,我保證一個月寫一本書。
現(xiàn)在他們幾個已經(jīng)慢慢的做得有模有樣的了。雖然還不能像臺灣佛光山那樣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進得廁所,登上講堂”,全方位的做好而成為有影響力的僧團,但是簡單的做個維持已經(jīng)可以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參與,共同的努力下,讓他們從維持會升級為正義會,從正義會再慢慢升級到正行會還是可能的。而我自己也是一樣的:從一開始的不敢做--害怕露怯,害怕師父罵--到后來臉皮越來越厚,而工作經(jīng)驗也是在成正比增長的。只有敢于去做,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方法才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所以《金剛經(jīng)》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與非法無非是個對治的概念而已。
4月18號開光完畢,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做這些事情了。一會可以帶你們看下我藏身的地方--那是個鴨舍,曾經(jīng)是老百姓養(yǎng)鴨的地方。那邊正與石佛繭站商談,估計以后那里就是你們的住處了。師父住鴨舍,徒弟住蠶屋,呵呵。
禪修也是件簡單的事情。我正讓如是做個廣告詞:“坐下就是,不要多想;愛上禪修,就這么簡單”。哈哈~~ 我想了半天,想了這么一個廣告詞。
問:可是我們不能做主啊,不要想,它就是想,怎么辦?
師:所以這有個方法—哼哼教導ing ~
泰國解脫自在園的佛使比丘教的方法跟他相同,我給你們演示一下:覺知離開,覺知跟空氣的摩擦,覺知離開你的腿,覺知摩擦,覺知停頓,覺知下移,覺知痛楚,覺知離開,起來,覺知,移動,覺知停留,覺知漂移。。。他分了將近四十個步驟,就這樣一個動作要五分鐘才可以做完。一般人的心性在五分鐘后會變得狂躁,我試過。99年我在北京懷柔的大山里面練習這個,自己行禪,大雪地里到處都沒有人,我一點都不害怕,瘋就瘋唄。我記得我的師兄明海師在自己的寮房里貼了一副對子:拼做一生癡呆漢,要出塵勞煩惱身。就是要這樣子。但是記得如果動作過快,咵咵咵的,一會兒你就會亂了。這些方法都是由前人的經(jīng)驗而來的。就是要把你的念頭拴住。
問:師父這個可不可以默念啊?書上是說不可以的。
師:不準許的。只要去做。因為你默念是一個念頭,做又是一個念頭,現(xiàn)在又有兩個念頭了,左右陣營都不做主了,到底是念還是做呢?一定會起沖突的。
問:我是想不要默念,但是它自己就在那里數(shù)1.2.3.4.了啊。
師:咋辦尼?。。。咵!把你的心掏出來放這兒,等你做完了再放回去,,,可是俺沒有神通,做不到啊。。赫赫~
問:那師父你才說的那些:覺知離開,覺知摩擦什么的算不算默念啊?
師:所以南傳的禪修體系就是主張念的,而我們在學的這個方法呢就不要念,那既然你們現(xiàn)在練習的是這個方法,就按照它的要求不要默念。第一天我就說過,要盡可能的少,盡可能的傻,因為越少越傻會與這個方法越相應。就像我們坐船,即使是大力神,讓他腳踏兩只船,也不可能在兩條朝不同方向走的船上站穩(wěn)的。所以還是坐在一條船上最安全。
問:我大年初一在家里看《圓覺經(jīng)》,開始根本就看不進去,也看不懂,后來就上網(wǎng)找您的講課錄音聽,聽了一段后感覺就通了,然后再看書就感覺全通了。我現(xiàn)在很想聽《楞嚴經(jīng)》,但是您好像還沒有講完。
師:這里有一位同學應該聽過三課我講的《楞嚴經(jīng)》,后來因為場地的問題沒有講完。當時倡導八經(jīng)五論的都是有名的出版人,想跟陜西師大出版社的“圖說”一樣做個系列,他們的《圖說金剛經(jīng)》《圖說道德經(jīng)》《圖說六祖壇經(jīng)》等等確實做的很好,但是還仍然普及不夠。還有南懷瑾老先生,臺灣佛光山,法鼓山在宗教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都有出書。但是大家看了我的《朗月星空》后,都感覺我的書更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所以他們就攛掇我做這個八經(jīng)五論。原本打算書和碟一起發(fā)行,是想通過這種簡單的形式讓佛法走人尋常百姓的心里。但是一開講,時間排的很緊湊,完全按照七天講七次,根本不可能展開來講,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為了出版圖書而講的方式不對頭,所以到了《維摩詰經(jīng)》就停下了,現(xiàn)在也只講到了第九品,還剩下五品沒有講,就這九品我一共講了三次,用時29小時,根本沒辦法快講,因為過快現(xiàn)場的聽眾肯定消化不了的。沒有辦法。
昨天又有人跟我講:奘師,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說:受不了我什么?他說您講的東西也太多了,誰看啊?能不能搞的就像一個宣傳廣告頁一樣,咵~讓我們一看就明白了,佛法就這么簡單!我說:你說的非常非常有道理,“真?zhèn)饕痪湓?假傳萬句經(jīng)”,確實如此啊,可是呢,我們現(xiàn)在許多知識分子瞧不起和尚,一看你是和尚,就是肯定混不下去才出家的。在這方面我有很多的親身經(jīng)歷。但如果他看你都出書了,可能尊敬還是沒有,但那個過分的狂妄肯定會淡了一些,這種人很多的。
我出家的寺廟--柏林寺現(xiàn)在被戲稱為“老干部活動中心”,每天都有四至六撥兒中央老首長去那里參觀,訪問。省級的就更不用說了。我都離開那里這么長時間了,還經(jīng)常有電話問我在不在,說是有幾個朋友、幾個領(lǐng)導讓我接待一下。他們每次都指名找我們這幾個和尚:那個北大畢業(yè)的,那個武大畢業(yè)的,那個中大畢業(yè)的,他們就是沖這個來的。我們都知道修行跟這些是毫無瓜葛的,但他們就認這些,然后就對你沒有輕視之心了,就會愿意坐下來聽你說。菩薩五明之學,除了內(nèi)明是給自己用的,其它幾乎都是給別人用的。所以要廣學博聞,但是有個時間的分節(jié)點,上來就廣學博聞是不對的。一開始由要簡單的入手,比如說禪宗七經(jīng):《楞嚴經(jīng)》《楞伽經(jīng)》《圓覺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金剛經(jīng)》《壇經(jīng)》和《心經(jīng)》。你可以先看其中的三本,可以抽簽選書,不是自己不能做主么,那就讓菩薩來給你做主哈~話說騙別人不容易,那騙自己還不容易嘛,哈哈。
問:金圣嘆太喜歡《西廂記》就不忍心把它看熟,說看熟了就沒有味道,那我現(xiàn)在也是不忍心把《圓覺經(jīng)》看熟了,,,
師:這個金圣嘆太文人了,我的博文:《奘師的不亦快哉》中就有近一半的都是他的不亦快哉。當你讀透了《圓覺經(jīng)》,就想燒了它,連看都不用看了,那才是真正的讀明白了。當你看到別人拿著《圓覺經(jīng)》在那胡說八道,就不忍再看了,那才是真的不忍。
問:我跟一個朋友聊天發(fā)現(xiàn)他比較務(wù)實,而我傾向于務(wù)虛,那人生究竟是務(wù)虛一點好還是務(wù)虛一點好呢?
師:都有道理,要是太過務(wù)實,這個人就叫市儈了,如果小孩子看到星星沒有夢想,都在想星星又不能換銀子,也不能當白菜吃,那就完了,這個家庭,這個民族就不會有快樂了。相反太過務(wù)虛也不是太好,如果人到了五、六十歲還在裝嗲:好漂漂哦~~ 看的人非瘋掉不可!
你看歌德和叔本華既能務(wù)虛又可務(wù)實,叔本華家境富裕,可以純粹務(wù)虛;歌德也是,有他自己的莊園;而盧梭就不成,要靠華倫夫人接濟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很有成就,可是在物質(zhì)上不富裕。釋迦牟尼跟你有點相近,出身什么的都好,但是心靈就是不快樂,他務(wù)虛。但當這樣一個務(wù)虛的人被當成佛祖之后,佛陀從導師變成佛祖后,你看寺廟里的建筑什么的都變成務(wù)實的了。
所以他們真的挺苦的,王石是賣玉米種子起家的;還有我們江蘇常州破產(chǎn)的那個鋼鐵大王叫什么?117個億都沒有了。那都是從小窮看到別人有自己也想有,這都是唯物層面的東西。而佛陀出身高貴,從來不缺少這些東西,所以他不覺得這些是個問題,然后他就走向內(nèi)心的革命。那這種種不同或相同的條件在佛教上叫做業(yè)力,因緣,就是它們導致了人生境遇的完全不同。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自不同。我們還可以把這個“家庭”換做“人”來說:幸福的人是一樣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實際上,幸福人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
問:沒聽清。。。
師:他沒聽明白你的意思,這是溝通的問題。所以禪修老師很多,但是好的翻譯很少,比如我在講《圓覺經(jīng)》時的那個翻譯,很多時候他都沒能聽懂我的意思。07年春節(jié)前幾天,我邀請了斯里蘭卡的老師來朝陽寺講課,那時的條件比這時候不知道艱苦多少倍:34名男眾就住在朝陽寺的大殿里,打地鋪;50位女眾住在德圣庵里。當時老師講的很好,但是翻譯不成。他只懂得佛法術(shù)語的英語,但是沒有禪修的經(jīng)驗。所以那些只知道佛教知識而沒有禪修體驗的翻譯翻出來的東西是完全不對路的。只有真正的實證修行過的,哪怕他說錯了,但是他的神態(tài)讓你知道那個對的東西。所以要做禪修老師的翻譯真的不容易。我培訓了幾個,都是作為佛教講法的翻譯可以,可是就我這種講法,他們有很多都是翻譯不出來的。
圣經(jīng)說窮人進天堂很容易,富人進天堂比讓駱駝鉆進針孔還要難,這個是不對的。給孤獨長者和當時護持佛陀的人中,有的證得初果羅漢,有的證得二果羅漢,有的只是轉(zhuǎn)成天人,并沒有全部轉(zhuǎn)成阿羅漢。阿羅漢叫做聲聞弟子,只能是出家人,很嚴格的界定。在家的可以成為三果阿羅漢,叫阿那含。因為在家人要自己打拼,自己賺錢,所以他吃過夜的東西;而出家人接受供養(yǎng)是不吃過夜食物的。所有過夜的再好的都已經(jīng)不是原初的了。
有一次我給北師大,首師大的美國cet 學者們講課,我把兩個美國小伙子的眼睛蒙上了,然后把地下室的燈全關(guān)上了,讓他們?nèi)フ覠舻拈_關(guān)。我讓大家屏住呼吸不弄出響動來,那些美國的女孩子都忍不住的想笑,因為那兩個小伙子一會撞到凳子,一會踢翻椅子的,最后終于找到開關(guān)打開了燈。我讓他們解下眼罩,告訴他們:迷則千萬年,悟則剎那間;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迂。時間空間都是相對的,如果你總是拿一個受限的時空思路來禪修,想進入禪的意境,很難很難。你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隔,否則很難契入。
問:師父才說手部的動作就是為了對治念頭的,而我的體會是念阿彌陀佛也是對治念頭的,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師:對,一樣的。只不過好多人不知道念阿彌陀佛是修定的方法,最后的境界應該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只一處,念歸哪里”。在方法上都是以一念代替萬念的意思。而我們卻把念佛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那么多念佛的人,誰知道死后都去了哪里,而活著的人卻徹底的不開心,為什么?因為人活著的當下誰都去不了那個極樂世界,所以當下不得開心。凈土宗在這方面出了問題:念佛時攝心很快,但是人不開心。
問:那臺灣的那個蕭平實講無相念佛,,,
師:蕭平實把我們在世的佛教全罵了,不僅罵佛教,也罵了人,包括我們這些人,他誰都罵,有些過了。再者,我們這個佛教界并不認為他是個真正的明白人,盡管他的書越出越多。他還和我們禪刊有過一次論戰(zhàn)。
問:我感覺禪修就像人品嘗鴨梨,不同的人肯定會嘗出不同的意境,所以雖然我們聽您講,看您做的挺好,可是輪到自己去實踐時肯定不會100%的與您一致,是這樣子吧?
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樣,F(xiàn)在太多的途徑可以接觸這些東西,或是通過網(wǎng)絡(luò)了解,或是道聽途說,聽人傳聞,說西藏又來個大師,哪里出來個在山里住了三十年的大師,當年那個柯云路的《大氣功師出山》等等都講的是神乎其神的。而實際上佛法說:平常心是道。
初八晚上與《南方都市報》的記者閑聊,他們問我:修行的最后結(jié)果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平常,平凡,平靜。你悟道了,你明白了,可是還是要活著啊,那活著的方法就是平常心嘛。既然活著,又不能顯異惑眾,讓自己長三個嘴巴,十八只耳朵,你還是個平凡的人。那最后呢?平靜的等死唄。他們一聽完了就說:瞧你這個和尚說的,忙活了半天就是平凡人揣了平常心平靜的等死啊?
修行的檢驗標準不是被別人摸了腦袋,灑了藥,點些水什么的,而要看你個體的身心氣質(zhì)是否發(fā)生了根本的轉(zhuǎn)變。氣質(zhì),哎~看這個人很有氣質(zhì)啊。氣是形外的,看的到摸的著感知得到的;質(zhì)是內(nèi)在的。身心是一體的,心自己感覺的到,身別人可以看到的,你越來越柔軟,越來越光明,越來越充滿了憐憫與慈悲,對世人平等、寬懷對待,包括對自己,是非對錯美丑都看淡了,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常,越來越平凡,最后平靜的死掉。
沒有幾個人可以平靜的赴死。人常說壽終正寢,但如果不是壽終正寢,告訴你現(xiàn)在就要你死,你怎么辦?反思一生過往,無怨無悔,沒有遺憾,然后平靜的離開。視死如歸,大義凜然,那個容易做到,讓你去炸碉堡,去堵?lián)屟?你們在那個環(huán)境下一定也可以做到。但是若讓你平靜的等死,十有八九是做不到的,為什么?牽掛太多:哎呀,俺的孩子,大兒子蓋好房子娶老婆了,小兒子還沒呢,俺大孫子才上學,哎呦~~我不在了,誰給他做飯啊,對了還有俺的豬,到時候誰管啊~~。。。牽掛的全是外在的東西。開始時外在逼迫你去接受,慢慢的你就主動的去接受,去擁有這些東西了,進而主動的去散播,強迫別人去接受,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了嘛,一定把當初婆婆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東西用到自己的兒媳婦身上去。
所以修行的檢驗標準絕不是看你是否有了神通,而是你個體的身心氣質(zhì)是否有了根本的轉(zhuǎn)變。神通抵不過業(yè)力,該死還是得死,契爾年科病重的時候我們中國的氣功師不是去給他看了么,沒用,還得死嘛。兩岸三通全是民心所向,并不是靠什么神通達成的啊。當年那些大氣功師向臺灣發(fā)射心念力,心念導彈,也沒炸到誰吧?
修行是身心氣質(zhì)的改變,你自己可以檢驗的:過去我計較很多事情,現(xiàn)在越來越少了;過去抱怨的多,現(xiàn)在享受的多;過去挑剔的多,現(xiàn)在贊嘆的多,當然這個贊嘆一定是源于你對生命實像的了解與把握,并不是諂媚和阿諛奉承,不是有求于人時的手段,要是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這就是進步。而念佛,吃素,持咒,放生也會對身心氣質(zhì)的改變產(chǎn)生一定的效果,但那都是在走彎路,肯定不會像禪修這樣的直接與立竿見影。
問:我和我一些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當過去的痛苦經(jīng)歷通過禪修散去后,現(xiàn)在再坐在這里打坐,觀察念頭,就不會有什么進步的動力了,我們應該如何對治這樣一種狀態(tài)?
師:溈山禪師說:叢林以無事為最興旺。叢林就是寺廟。廟里面最好就是無所事事的,餓了吃飯,困了睡覺,然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樣最好。有事就要生非了,無論你做的是惡法還是善法。我們看5.12地震后,有多少慈善組織,義工組織在災區(qū)里面吵架啊:政府救援的發(fā)放他們說不公平,因為武警救援沒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就指責人家,都是業(yè)力牽纏,不是有好心就可以辦好事的。
佛門也是一樣的。一次有個基督徒問一個和尚:你們整天無所事事,什么作為都沒有。和尚說:你見過那個鐘表的齒輪吧,所有的齒輪都要轉(zhuǎn),但是中間的圓心是不動的,我們和尚就是那個圓點。你們看我們的這個光頭就是那個圓點嘛~~哈哈~~ 這個圓心是不能動的,它一動,天下就都動了,沒有標準了啊。這是人類唯一的一個圓心和精神的后花園了,你還要讓它動。。。
現(xiàn)在讓和尚,道士,道姑,僧尼去旅游搭臺,經(jīng)濟唱戲,寺廟做后盾,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政策,只會把我們?nèi)祟愖詈笠黄裎滞两o毀了。人到廟里去都要買門票,很無奈。我們到這里來開心了,然后心甘情愿回去賣房子捐獻我也愿意,可就是不想買這個票。所以在我的幾個道場,我都要求他們對來參加活動的佛教徒不能收門票,對于來參觀旅游的我不管,所以朝陽寺每年大年初一先給村里10萬塊錢。而且我還一直在做村里的工作,做企業(yè)的工作,因為賣票只能賺些小錢,失去的卻是人心。
而宗教管理干部們一開全國會議,哎呀,要管住這些和尚很簡單嘛,就給他們賣門票,信徒進不來和尚也出不去。他們交流的經(jīng)驗就是這些東西。然后果實別人來摘,罪名都要和尚來承擔,真的是災難。
問:我的嘴里含著姜糖呢,不知道是誰的,這樣說話不方便,但是吐了又可惜,您說我是吐還是不吐呢?
師:佛教戒律叫“不予取”。凡是有主物,別人沒給你,你拿了就算盜。再比如說那個東西是我的,有它沒它我都無所謂,你若拿了就算是輕微過失,坦白了就沒事了;但如果我若離了那個東西就會餓死,那你就犯了間接殺生罪,哈哈~ 佛教就是這樣界定的。這個戒律不僅適用于人,跟貓狗鳥魚等動物爭食物也算犯盜戒的。但是那個動物吃剩下的東西,比如一只動物吃剩下的小鹿你給拖回來煮了吃,那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老鷹正在吃,你用個大棒子把老鷹趕走,然后拖回來,就是犯戒了,叫不予取,因為你搶了老鷹的食物。
至于你這個呢,就是一個古龍小說再版,站在少林寺門口,一腳門里一腳門外:“請問方丈,我是要進呢,還是要出啊?”你是“我是咽下去啊還是吐出來啊”?咽下難受,吐出可惜,總歸在你,自己拿主意哈~
問:當宇宙洪荒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
師:那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啊,哈哈~~你就真的把內(nèi)衣當頭罩帶也沒人管你啊。 所謂文明的“明”就是指在光天化日下看的見,文就是遮掩的意思,文明呢,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遮掩其本來的樣子。
估計全人類就只有我一個做如是解說了,哈哈~~
- 上一篇:石佛寺第一屆動中禪開營
- 下一篇:禪宗思想和人生智慧
- 明奘法師 :佛弟子和佛教徒不一樣
- 明奘法師:禪修小貼士
- 明奘法師 :禪茶無非一味
- 明奘法師:禪修開示
- 明奘法師:第十二屆禪修開戒
- 明奘法師:六祖壇經(jīng)說什么
- 明奘法師:佛教的生命態(tài)度是智慧慈悲
- 明奘法師:宗教讓人敬畏 佛法讓人站起
- 明奘法師:素食館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經(jīng)歷
- 明奘法師:生命是一條無盡的長河
- 明奘法師:壺蹤茶影
- 明奘法師:“佛教與氣候變化”研究項目訪談錄
- 明奘法師:不及時的答復-關(guān)于思與不思
- 明奘法師: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 明奘法師:企業(yè)家的心靈環(huán)保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 明奘法師:也許會引發(fā)爭議的答問
- 明奘法師:與新浪網(wǎng)友的問答
- 明奘法師:最優(yōu)秀的人才來做和尚
- 明奘法師:石佛寺第一屆動中禪開營
- 明奘法師:禪宗思想和人生智慧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