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禪與生活禪
關于禪與生活禪
(2010年7月26日上午于文殊閣)
各位法師、各位營員: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關于禪與生活禪》。我們來到趙州祖庭,在柏子樹下、趙州塔前,參加第十七屆生活禪夏令營,度過了難忘的七天。我們在這七天里,聽了很多法師、專家、學者的授課,內容可說是豐富多彩,面面俱到,而且還有實際的禪修活動、行腳活動、寺院的生活體驗。所有這些,究竟給我們傳達了一些什么樣的信息呢?我想就這個方面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我們的夏令營是“生活禪”夏令營,生活禪和整體佛教密不可分,和禪宗密不可分,這是它的共性。之所以提出生活禪這個理念,一定還有它的個性。如果沒有個性的話,我們就可以按照傳統(tǒng)的修學方法、操作方法、理解方法,來信佛、學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另外標榜什么生活禪。既然提出一個生活禪的理念來,“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就必然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不是無根無據(jù)地臆想出來的,而是從整體佛教當中,整體禪宗當中抽出來某些特別對當代人有啟示的地方,為當代人容易接受的地方,我們把它加以總結歸納,使傳統(tǒng)的佛教、傳統(tǒng)的禪宗,對當代人有一個交流溝通的契入點。下面我想就此與各位做一些分享。
一、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先說關于禪的內容。這里所說的禪特指中國禪宗的禪,也就是祖師禪。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追隨太虛大師的思想,再來做一點點回應。太虛大師在幾十年前講《中國佛學》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中國佛學特質在禪!边@就是今天教內教外在講中國佛教,在講禪的時候經(jīng)常引用的一句話。禪的特質是什么呢?太虛大師也做過一些梳理,做過一些說明。下面要講的生活禪的六條信息就是禪的特質的一部分。太虛大師這里所說的禪,就是指的菩提達摩所傳的“頓悟成佛”的禪宗的禪。那么禪的特質具體指的是什么呢?當時太虛大師在這本書上引用了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講的四點意見。馮友蘭先生說,禪宗要義有四點:一、第一義不可說,二、究竟無得,三、佛法無多子,四、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是馮友蘭先生對禪宗要義的闡述。馮友蘭先生說此四點中,“佛法無多子”是禪宗所單提,余三點佛家、道家雖略及,但禪宗特重之。禪宗的特質,在太虛大師看來,就是馮友蘭先生所說的這四點。這四點當中,特別是“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生活禪的用意所在。
因為擔水砍柴這種說法,在唐宋以來的禪師語錄當中,可以說是普遍地有所提及。之所以會提到,因為禪宗寺院,禪宗僧團的生活就是不離日用而修禪。禪宗的生活方式、禪宗的禪風,正是把印度的如來禪和中國禪宗寺院所面對的中國文化背景結合起來的一種形態(tài)。擔水、砍柴,僅僅是很具體的兩件事,實際上這個提法,就是祖師禪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
在我沒有到四祖寺以前,對祖師禪是什么,理解還不是很深刻。到了四祖寺以后,看看那里的山川形勢,看看寺院前后那一塊一塊的田地,再想想當時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雙峰山麓,聚集五百人在那里學法參禪,如何能夠維持下去?只有走中國佛教獨辟蹊徑的自食其力的道路。這條路是一條違背戒律的路,這一條路是“四邪食”當中的“下口食”。當時的主流佛教是絕對反對的。“下口食”,就是自己種田、自己找飯吃,這就是下口食。律宗的人最激烈反對禪宗的這是第一條。但是禪宗聚集那么多的人,要靠化緣吃飯不可能,要靠大家的供養(yǎng)也不可能。黃梅四祖寺那個地方很偏僻,當時,唐朝總人口只有幾千萬,要那個小縣城供養(yǎng)五百個僧人,會極大地增加當?shù)乩习傩盏呢摀?同時也不現(xiàn)實。所以四祖大師提出一個新的禪宗僧團的生活方式,叫做“坐作并重”,坐禪和農作這兩者并重。這一下就解決了禪宗寺院的物質基礎,解決了禪宗僧團的吃飯問題。當時五祖在四祖座下專門領導五百人當中能勞動的人種田,解決吃飯的問題。佛教能夠生存到今天,禪宗能夠生存到今天,跟這一條“坐作并重”或者“農禪并重”或者“以農養(yǎng)禪”的道路是分不開的。所謂如來禪跟祖師禪的根本區(qū)別也就在這里。如來清凈禪,從形式上來講,接觸了農業(yè)生產,接觸了種地開荒,那就不清凈了,違反戒律了就不清凈了。所以仰山祖師跟某一位禪師討論禪門見地時說,汝只會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祖師禪的見地與功夫相一致,禪師們經(jīng)過禪門生活方式的歷練,師師相傳,心心相印,面對中國社會重農的現(xiàn)實,禪師們將農耕生活融入禪宗僧團生活之中,從四祖道信禪師的“坐作并重”到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形成了祖師禪最生動活潑的內容之一。這一點在中國佛教史上,可以說是維系法運,延續(xù)佛教慧命最根本的一種手段,一直到今天,“農禪并重”已經(jīng)成為中國佛教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
后來,百丈禪師出世,有所謂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guī)。馬祖建的什么叢林呢?禪宗的叢林。因為當時禪宗的僧侶寄住在律寺之中,諸多不便,所以當時馬祖就在江西開辟了許多禪宗的寺院。今天我們到江西去參訪,還有很多寺院都是馬祖開創(chuàng)的。禪宗的寺院多了,就有馬祖的弟子百丈禪師建立禪宗寺院清規(guī)的必要。禪宗寺院的清規(guī)貫徹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并重”的根本要求。沒有這一條,當時的禪宗叢林林立,要得到供養(yǎng)解決生活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建立禪宗寺院這一舉措,就使禪宗在中華大地上牢牢地扎下了根。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并重”的這一舉措就使中國佛教、中國禪宗真正立于不敗之地。這一條規(guī)定,這一條措施,在中國佛教歷史上經(jīng)歷的幾次教難中挽救了中國佛教。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是這一條原則,使中國佛教和社會主義制度找到了一個共同點,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找到了共同語言。在解放初期,跟中共的領導人能夠對話、能夠溝通的人,在佛教界還很難找到,當時有一位信佛的居士,他是國民黨第19路軍的起義將領,后來又在人民政府做了中南地區(qū)的農林部部長,他叫陳銘樞。他當時寫了三封信給毛主席,討論佛法在新中國如何發(fā)揮作用。在三上毛澤東論佛法的書信中,能夠和新政權找到共同語言的就是六祖大師的四句偈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边@使佛法與世間法,找到一個契入點,然后就是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的傳統(tǒng)。說明佛教是主張自食其力、主張勞動生產的,和今天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按勞分配”、“生產自救”、“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這些主張是不矛盾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1953年成立,就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一條作為中國佛教最根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以說禪宗祖師禪的這種具有中國農耕社會特色的生活方式,在新中國再一次挽救了中國佛教,使中國佛教能夠起死回生。
我們今天面對的現(xiàn)實還是如此,還是要繼續(xù)發(fā)揚中國佛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祖師禪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中國禪學的根本特質。當然,在今天,“農禪并重”這個具體原則如何來運用,這就是今天我們所面臨的一道新課題。我們說修行不能離開生活,不能在生活以外再找一個什么叫做修行的法門。修行本身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信佛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樣,信佛才有實際的內容可言。通過我們每天的生活來實現(xiàn)個人精神上的煩惱淡化,智慧開朗,心地清涼、自在。也可以說,把道場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當中,建立在我們每一個家庭當中,建立在我們每一個人所在的單位當中。如果我們能夠善自護持自己心靈這個道場,善自護持自己家庭這座道場、學校這座道場、辦公室這座道場、公司這座道場……那么我們整個山河大地,就是一個清凈莊嚴道場。修行一定不能脫離實際,不能空談修行。不能離開自心,另外去找一個修行的門路!稗r禪并重”的原則可以和我們每個人所從事的任何有益國計民生的工作相結合,讓禪與千千萬萬個工種“并重”,使祖師禪生活禪在廣闊無垠的生活土壤中開花結果。
二、生活禪的信息
生活禪作為一個修行法門,它必須在終極關懷、操作方法以及生活方式上提出它的一些理論依據(jù)來,傳遞一些信息。開辟一個門徑,使學人探驪得珠,就路還家。生活禪在這方面?zhèn)鬟f給我們的信息有哪些呢?最關鍵的、最根本的大致上有六個方面。
第一,佛國、天堂距離我們很近。我們一般都認為,天堂距離我們很遠,佛國距離我們很遠。佛國在心外,天堂在心外。從傳統(tǒng)的佛教、傳統(tǒng)的禪宗來講,從大乘的了義來講,一切都在自心,一切不離自心。凈土非遙,靈山不遠,都在我們一念心當中。離開了這一念心,地獄、天堂,東方、西方都無從建立。我們在《生活禪曲》里唱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边@就告訴我們,佛國就在心中。六祖大師在《壇經(jīng)》中開示我們,一念心清凈,當下就可以見西方極樂世界!維摩詰經(jīng)》告訴我們:“心凈則國土凈!痹S多的大乘經(jīng)典都告訴我們,凈土非從外得。離開了自心,求凈土、求天堂,都是心外求法。這是生活禪告訴我們的最根本、最關鍵的一條信息:我們距離佛國、天堂很近很近,可以說是零距離。
第二個信息,心的能量無比。我們的心有無限的能量,心的能量不可思、不可議。我們每天做晚課念誦的《蒙山施食》有四句話,這四句話出自《華嚴經(jīng)》:“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山河大地,一切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上天入地,飄洋過海,橫空出世……無非是我們心的力量的造化。心外無法,心的能量不可思議。心外無佛,心外無眾生,即心即佛。心迷成眾生,心悟成佛。迷悟由心,生佛由人。如果我們不能明白、不能了解心的力量,心的能量,學佛法總會是隔靴搔癢,摸不到癢處。所以五祖對六祖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币磺心軌蚧貧w到自心,了解自心,認識心的能量,我們才能在修行上有一個入處,才不至于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本身就是一個妄想、一個誤區(qū)。所以生活禪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這個信息是從整體佛教當中把它凸顯出來。我們平常對這四句話總在讀,總在念,如何去理解它、去把握它,往往和自己結合不起來,希望我們把這一條很重要的信息牢牢地記住。
第三,修行很簡單。不要把修行看得很復雜,看得復雜了,他不是在修行,是在隨著妄想分別做各種的動作。如果我們不能在活動當中把握自心,可能越活動,離修行的距離越遠。生活禪的理念是什么呢?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怎樣能把握呢?隨時專注當下。不管你是在上課也好,是在做作業(yè)也好,是在上班走路、做家務活也好,是在喝水也好……把你的心念放在當下,專注在當下。我在喝水,清楚地覺知,這一念心就在喝水上;當杯子放下的時候,不是一點覺知都沒有,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杯子放下了;手拿回來,清清楚楚;坐下來清清楚楚;再做第二件事還是如此。一天24小時,心都安住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這是最究竟的修行。心無旁騖,心無二用。
專注當下,不是離開了生活去專注,因為我們每一天24小時,分分秒秒都有生活,分分秒秒都在生活當中。分分秒秒都能夠安住當下,這既是最簡單的修行方法,又是最高深的修行方法。我說修行很簡單,因為就只要做這一件事;我說修行很高深,這件事最難做。我們現(xiàn)在在交流分享,在聽我說話,我們的心在哪里?是在打妄想,還是在清清楚楚地專注在聲音上?專注在當下一念上,這種方法隨時隨地可以運用。動中可以運用,靜中更可以運用。動靜結合,修行才真正有一個入處。
專注,就是四祖大師講的“守一不移”。專注了,如果說出現(xiàn)昏沉的狀態(tài),出現(xiàn)不清晰的狀態(tài),那就要再加一個方法,使專注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專注而后是清明,此心此念就像一盞燈點亮了一樣,是歷歷孤明的;不是一片蒙昧,而是一片光明。這種心態(tài),這種精神狀態(tài),還要讓它連續(xù)不斷地保持下去。所以接下來兩個字就是綿密,綿綿密密,相續(xù)不斷。修行很簡單,專注當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做到這六個字:專注、清明、綿密。念念如是,分分秒秒如是,修行很容易登堂入室。老是在打妄想,老是離開我們自心去找一個捷徑,去找一個有靈驗的方法,任何有靈驗的方法都不能離開自心。任何有靈驗的方法,如果離開了自心去做,外面有一種力量,使你怎么樣怎么樣,一是很危險,二是不能持久,第三,不是你自己的,和你自己沒有關系。只有把我們自心本有的能量發(fā)掘出來,在心地上做功夫,所得到的才是實實在在的。得到的什么呢?得無所得。
第四,開悟很容易。我們大家都覺得,開悟簡直是一個天方夜譚,太不容易了!如果開悟是那么不容易的話,修行還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呢?修行的目的,第一條就是要求開悟,所謂明心見性。以開悟為目的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正修;不以開悟為目的的修行,都不過是雜修而已。培培福報,種種善根,當然也非常重要,但是,不求開悟的修行不徹底不究竟。
為什么說開悟很容易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比碎g的好時節(jié),就是開悟的境界;人間的好時節(jié),從我們的內心開始。如果我們經(jīng)常有雜念在心頭,春天的百花,無意欣賞;秋天的明月,見到了就發(fā)愁。所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那是以一種妄想心去看明月,不是直接地看月亮,是看月亮以后產生了第二念,第二念已經(jīng)是妄想了,只要看著就行了,看了,不起第二念,這是現(xiàn)量境。起了第二念是比量,是分別,是妄想。“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边@才是真正開悟的境界。做到心無雜念,一念無雜念,一念就在覺悟的境界中;念念無雜念,念念就住在覺悟的境界。能夠把覺悟的境界保持下去,延伸開來,我們就住在一種不迷失、常覺悟的精神狀態(tài)之中。大家要想著這樣做,這樣生活;不想著這樣做,不想這樣生活,總是在琢磨著怎么開悟,在雜念妄想中,覺悟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不會出現(xiàn)!按河邪倩ㄇ镉性,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是人間的美景,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我們如果是抱著直接欣賞的態(tài)度,欣賞人間的萬事萬物,在欣賞的過程中,此心此念就像明鏡一般,一切萬象映現(xiàn)其中,不留任何痕跡,那就是一種直接欣賞的精神狀態(tài)。留了痕跡,就是妄想分別;留了痕跡,就是迷失的境界;不留痕跡,就是覺悟的境界。讓我們當下這一念,像明鏡一般的光明朗照,照而不留痕跡,這就是覺悟的境界。
我們偶爾會有一念、有一剎那,有一秒鐘,如果更好的話,會有一分鐘保持這種清明無執(zhí)的狀態(tài),繼續(xù)保持下去,從一分鐘到兩分鐘,兩分鐘到三分鐘,功夫做到純熟的時候,也可以三天兩天,十天八天都能保持這種心地光明朗照的精神狀態(tài)。平時,可以在一定的、沒有外在干擾的情況下來做這個功夫,然后逐步地做到有一些外在的干擾也能夠不受影響,久而久之,就可以達到對境無心,那就是一種覺悟的精神狀態(tài),很容易也不容易。我希望大家不要把開悟看作是一個畏途,不敢去接觸它。只要肯努力,開悟很容易。
第五條信息,解脫在當下。解脫是當下的事情,解脫是現(xiàn)在的事情,解脫不是明天不是后天的事,更不是這個身心性命結束那一刻的事,那就太晚了。如果我們時時能夠使這一念心像明鏡當臺一般,不受任何塵勞的干擾,當下就解脫,當下就自在!心經(jīng)》一開頭就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蹦蔷褪且环N解脫的境界,那種解脫是時時刻刻、心心念念的事,不是某一個階段的事情,那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精神超脫。解脫是煩惱的逐步淡化,心地的逐步開朗,這不是在某一個時候的事情,這應該是我們生活的整體。所以說,生活禪是要將禪的解脫自在覆蓋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分秒秒,當下就是解脫的境界。
希望各位年輕人,學習佛法,體驗佛法,不要走彎路,走一條直路,走一條直截了當?shù)穆?所謂單刀直入,或者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走一條直指的路。我們講臺上有一個字,大家認得是個什么字嗎?——“無”,這個“無”,就是一把斬斷一切煩惱的利劍,以這個“無”的利器去面對我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這些煩惱加在一起無非是私心雜念而已。私心雜念本身是煩惱,私心雜念達不到目的更煩惱,一“無”無下去,還有煩惱嗎?沒有了。趙州和尚的精神,六祖的精神,就是“無”的精神!盁o”是哲學的最高境界,“無”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無”就是解脫,“無”就是大智慧、大慈悲。
我們要把期待解脫的心變成眼前的現(xiàn)實,不要期待解脫,要實現(xiàn)解脫,落實解脫。因為人命無常,死亡的事情隨時都可能發(fā)生。解脫的目的是希望我們此刻不迷惑,心心念念不迷惑,把這個不迷惑的心念貫徹到始終。如果不在當下解脫,這個不迷惑的目的達不到。
生活禪的第六條信息,也是生活禪最根本的一個理念:處處是道場。道場不是在某一座寺院,也不是在某一座名山。每一座名山是道場,每一座寺院是道場,山河大地都是道場。古德講:盡大地是沙門一只眼。一只什么眼呢?照見五蘊皆空的眼,五蘊皆空了,處處都是道場。五蘊不空,天天住在寺院,寺院不見得就是道場。是不是道場,因人而異。我們現(xiàn)在加上營員在一起,住在柏林寺的起碼有五百人以上。如果我們五百人每時每刻都能保持心如明鏡,一塵不染,五百個佛國出現(xiàn)了,五百個道場出現(xiàn)了。如果五百人還是妄想紛飛,還是貪欲心、嗔恨心、愚癡心充滿我們的心田,我們身在道場,心不見得在道場。這里講的道場,主要是指修道之場。各位營員明天都要回到家庭、回到社會、回到工作單位、回到學校,我們的身體已經(jīng)離開了寺院,離開了道場。希望我們的心不要離開,把我們在道場中的這一念心一直延續(xù)下去,那就處處是道場了,處處都是修道的場所。所謂“何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云中縱有金毛現(xiàn),正眼觀時非吉祥”。這是描述趙州和尚朝五臺山的一首偈子,當時趙州和尚已經(jīng)八十歲了,他還要去朝拜五臺山(五臺山又叫清涼山)。當時就有人勸他,不要朝五臺山了,“何處青山不道場”,何必拄著拐杖去朝清涼山呢,“何須策杖禮清涼”,你到了五臺山,縱然看到文殊菩薩在云中出現(xiàn),用沙門這只眼來看,云中出現(xiàn)的并不見得就是妙吉祥菩薩的本體,所以“正眼觀時非吉祥”(文殊菩薩譯為妙吉祥菩薩)。一切唯心造,道場就在我們心中,文殊菩薩就在我們心中,一切都向自心求,不要心外求法。
當然,我們一年有幾次到各地的道場走走,我們把佛教寺院比作心靈的加油站,各個道場就是我們修生活禪的加油站。我們這輛車子跑了很久,沒油了,就到這些加油站去加油,加了油以后再繼續(xù)往前走。修行如果不能體會處處是道場這樣一個理念,在修行當中會有很多的障礙,會產生很多的分別心,會很煩惱、很痛苦。很多在家修行的朋友,由于家庭關系處理不好,由于過分的執(zhí)著保持外在的形式,不求內心的清凈,過分要求家庭成員認同他的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在家庭之中造成各種矛盾。在我們生活當中有一條是最重要的原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希望自己能夠改變外在的環(huán)境。外在的環(huán)境是共業(yè)所感,要想改變是很困難的。那么,難道我們對外在的環(huán)境就束手無策嗎?也不是的。一切從我做起,自己先去做,自己做好了,產生了影響力了,家庭成員逐漸地會認同你的做法,他們會自覺地跟你配合,這樣外在的環(huán)境才能得到改善。否則,你強行要求別人服從你,這是辦不到的。我對此有非常非常深刻的體會,你不要想去改變任何人,改變自己,這個是最實際的,最實在的,最可靠的。你一味地要求別人來配合你,你會永遠都失望,自己主動去做,你會很快樂,自己主動地去配合,你會很快樂。最后你得到的回報,就是大家對你的認同,大家對你的支持,大家對你的擁護,大家共同來實現(xiàn)一個心愿。所以生活禪的第六條信息就是處處是道場。這個是禪宗的思想,也是佛法的思想。生活禪僅僅是把這些思想比較集中的運用在生活禪的修行過程中。
關于生活禪的信息,就講這六個方面。我再把它重復一下:第一,佛國、天堂很近;第二,心的能量無比;第三,修行很簡單;第四,開悟很容易;第五,解脫在當下;第六,處處是道場。在講每一個題目的時候,我都把兩方面的意思講了,修行很容易也很不容易,開悟很簡單也很不簡單。題目只標出易的一面,講的時候難、易兩面都講了,希望大家不要產生誤解。
- 上一篇:第十七屆夏令營開營式上的講話
- 下一篇:僧團自身建設的“四化”工程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凈慧法師:修學佛法的關鍵就是從自身煩惱入手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如瑞法師:留心觀察、用心感知,生活中充滿了感動
- 仁德上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握自己的內心不出差錯呢?
- 凈慧法師: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的區(qū)別
- 印光大師: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該有往生計劃
- 宗性法師: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 星云大師:維護生命的存在才是勇者
- 凈慧法師:成就學問之道的同時要領會其中的真諦!
- 凈慧法師:妄想煩惱不是實在的,不要隨著走!
- 夢參法師: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隨時地觀照自己的念頭
- 大安法師: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中,信佛和不信佛的人有差別嗎?
- 星云大師:出家生活容易嗎?要如何適應?
- 凈慧法師:在禪堂內保持精進心與自己的無明煩惱習氣拼搏
- 延參法師:生活是要把握好內心的光明、力量和陽光
- 凈慧法師:同樣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種不同結果
- 凈慧法師:怎么理解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 大安法師:明知言行有錯可在生活環(huán)境中難以改變,怎么辦?
- 法藏法師:生存跟生活生命的層面有所沖突,佛弟子該如何調適?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