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八、我的生活觀

  四八、我的生活

  甲、緒論

  為甚么要生活?是因為有生命。設若沒有生命的話,那我以為可以用不著生活。而生命不單是人類獨有,即禽獸亦有之。既有生命,就要有生活來維持,假定沒有生活來維持,則生命就難以保存!雖人畜之生活方式有不同,而維持生命則一也。今以人言人,其生活約為十種:

  乙、本論

  (1)一般的生活

  我們是人,不能同牛一樣可以吃草,所以要吃飯;我們是人,不能和禽獸一樣有毛羽,所以要穿衣;我們是人,不能和野物一樣有巢穴,所以還要住屋。我們人類,除了這衣食住之外,還要其余的用物多得很,總說一句:“只要有了代表(金錢),一切都可以解決!彼砸话闳说纳,只要有(P 489)衣可以遮體,有食可以充饑,有屋可以避風雨。一切的一切,只要過的是人的生活,也就心滿意足,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生活。

  (2)縱欲的生活

  一般人以為只要過的是人的生活就滿足,而事實上只有另一種人,就不能這樣安份。不單是遮體而已,并且要綾羅綢緞;不單是充饑而已,并且要美酒羊膏;不單是避風雨而已,并且要雕梁畫棟。就是這三件事算了罷?不見得!跳舞,打牌,看電影……,一切的一切,只要能使他們的五欲滿足,任情縱意,家里有幾個老婆還不夠用,還要到外面去打野雞狎妓!錢從何來?那你只好去請問他自已。這叫做縱欲的人生觀。

  (3)技能的生活

  上面這甲乙兩種人,一是太過,一是不及,都不是正常的生活。所以另有一種人,生活比較高尚一點的人,他們以為人的生活,不能過這種單調物質的生活,并且要有一種高上的技能,這種生活,才有意義,才有興趣。所以他們修學各種技能,如研究各種科學,以及百工技藝,這叫做技能的生(P 490)活。

  (4)風雅的生活

  技能的生活,比較甲乙兩種,雖然是高上一等,然而究竟是為生活而修學技能,因有技能而得到生活,可見還是為生活而生活,好像代人拉車而得到車價,得到了車價就可以換到生活。像這種買賣式的生活,又好像馬拉車而求得一飽,恐怕不是一般風雅人所愿意的吧?所以他們所需要的生活是彈彈琴,下下棋,寫寫字,摹摹畫,看看山,游游水,題題詩,作作對,食食茶,飲飲酒…… 。他們以為這種生活,才是高尚的生活,比較賭博、狎妓、吸鴉片、斗雞、斗狗,總要文明得多,也是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叫他是風雅的生活。

  (5)惡人的生活

  這種人的生活,他們只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物欲,一個是自私;既然是以物欲為對象,那他們便“只求目的,不擇手段。”,只要有飲食可以到口,何妨把哥哥的手臂砍下來,而自己得到飲食;只要有女人給他玩弄,又何妨(P 491)跳過東家鄰居的圍墻,而去抱人家的姑娘。既是抱定了自私主義,那只要一切的一切自己快樂,而人家的痛苦,與我又有甚么關系?乃至只要我自己的國家興盛,把別人的國家,亡國滅種亦所不惜。他們一切的一切,都是為物欲打算,為自己打算,說甚么“禮義廉恥,仁慈博愛”,在他們這些人的心目中,那才是真迷信。所以作奸犯科,遺害人群,擾亂社會,侵略他國,滅人種族,這就是惡人的生活。

  (6)善人的生活

  善人的生活,只有一個字,一個“恕”字。他們知道自己既然愛惜生命,那末,人家也是一樣愛惜生命,所以不忍心去傷害人家的生命;自己既然愛惜財產,他知道人家也是一樣愛惜自己的財產,所以他不忍心去損害人家的財產;自己既然愛惜妻女,也知道人家一定也是愛惜妻女,所以不忍心去侵犯人家的妻女。其余的一切,都是照這樣推想去,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過來說,又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都是推己及人的思想。例如你想你自己的子女孝順你,那你就應當先孝順你自(P 492)己的父母;如果你想你的部不忠實于你,那你就應當對于你的領袖先忠實起。忠孝既然這樣,那仁愛信義和平,沓有例外嗎?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那末,害人者亦人恒害之。這是顛撲不破的一條原則,這就是善人的生活。

  (7)圣賢的生活

  圣賢的生活只有兩條:一是修己,一是為人。試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他們沒有那一個不是修己為人;一方面修養(yǎng)自己的高尚人格,一方面都是勤勤懇懇為民分憂,所謂“人溺猶己溺,人饑猶己饑”,而自己的私生活卻非常的嚴肅。固然不同(1)的為自己而生活,更不同(2)的縱欲的生活,也不是和(3)一樣求得一技一能的生活,當然不是(4)那樣無事的生活,何況是(5)那樣害人的生活呢?其實比較(6)的生活還要積極些;不單單個人行些善事就算了事,他們還要化民為善。試看孔孟兩個人的言行就知道,數(shù)十年來東奔西走,無啡想“以斯道,覺斯民”,這.就是圣賢的生活。

  (8)羅漢的生活(P 493)

  羅漢是甚么意義?譯成中國的意思,是“殺賊”。不過,他不是殺人家的生命之賊,乃是殺自己的煩惱之賊——貪、瞋、癡、慢、疑、不正見,心中這許多毒素。羅漢是佛的弟子,他們聽過了佛的教訓,說人生種種的苦惱,并不是外面來的。所謂“非天賜,非人與,亦非無因”,完全是自己造的甚么因,而受的甚么果。故欲除苦果,當滅苦因——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瞋、癡。羅漢把自心上這許多煩惱殺完了,所以叫做殺賊,又叫做無生,亦謂“涅槃”。有許多人不懂涅槃是甚么意義,他們以為涅槃就是殺完了。所以他們懷疑著,假定全世界的人類通通都涅槃了,那這個世界豈不是變了空空無人的世界,那還了得嗎?他們不知道假定全世界的人,都把心中的毒素鏟除了,沒有惡心的人,都是善心的人,這正合乎我們國家要改造,世界要改造,人類要改造的口號。難道是單單改造他們柱頭上門面——油漆擦光,而內面任從白螞蟻去蛀壞,這樣叫做改造嗎?所以真要改造社會、國家,和世界,那每個人都要同羅漢一樣,把內心的貪瞋癡三毒先改造起,然后世界自然會大同,而國家自然也會安寧,這叫做羅漢(P 494)的生活。

  (9)菩薩的生活

  許多人把偶像當菩薩,說菩薩是迷信,其實,菩薩倒不迷,他自己反先迷了(不明白)!因為菩薩是一種稱呼,和圣人賢人一樣。菩薩是甚么意義呢?在佛教說,凡救人救世的都可以稱他為菩薩。遠則孔子、孟子,固然可以稱他是菩薩,而耶穌、謨罕穆德,也可以叫做菩薩,林肯、甘地可以稱為他是菩薩,而我們的國父和總統(tǒng),難道不是菩薩嗎?他們的功行雖然是各各不同,而救人救世的心腸,那都是一樣的;位次雖然有深淺不同,而都可以稱他們是菩薩,亦猶之小中大三種學校固然是不同,而都可以稱他們是學生,不過程度有些等級罷了。佛教所說的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彌勒,這些菩薩,不過是到外國留學回來的博士學生一樣,這也算是迷信嗎?菩薩的性別,不問是男的女的,菩薩的年齡,也不問老的少的,菩薩的相貌,也不問他是憎的俗的,菩薩的工作,也不問他是文的武的,只要他做的是救人救世的事業(yè),那他就是菩薩罷了,這就是菩薩的生活。(P 495)

  (10)佛陀的生活

  有許多人,甚么羅漢、菩薩、佛陀,這些名字,統(tǒng)統(tǒng)攪不清楚。殊不知你沒有學過英文和日文,你怎樣知道英文和日本文?因為佛陀是印度的語言,譯成中國的意義,稱為覺者,就是一位大覺大悟的人。他覺悟了甚么呢?他覺悟了:

 、偎X悟了宇宙萬有一切法,都是由眾多的助緣生起的,決定沒有離開了眾多的因緣,而會孤獨的生起。明白了這種道理,有甚么好處呢?就會產生博愛的思想。

 、谒热挥X悟了每一法都是眾緣助成,他就不會有自大的心理了;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互為賓主,并沒有那一個是最大,或那一個是最小,就會產生平等的思想。

 、鬯热挥X悟了一切在我,那么我要成君子,即成君子;我要成小人,即成小人。君子和小人,權在自己,這還不自由嗎?絲毫都沒有一點尾巴來絆住我的腳,就會產生自由的思想。(P 496)

  拿這博愛、平等、自由三種思想去做事,知道人人對我都有恩德,你還不愛護他嗎?還會起損害人家的心理嗎?那不是損害自己的恩人!知道人人都是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那里會起輕視人家的心理,而不恭敬人家呢?知道一切凡夫和圣賢權在自己,那里還不努力去斷惡,而努力去為善呢?前面菩薩是因,現(xiàn)在所說的佛陀是果,所以他在時間是不計長劫,空間是不計廣大;以眾生為自己,而自己也就是眾生,而起無緣的大慈,同體的大悲,這就是佛陀的生活。

  丙、結論

  上面把十種生活的模樣繪下來了,由各人去采取那一種的形式,那是各人的自由吧。至于我的生活觀又是怎樣?我的物質生活是隨緣好壞不拘,有福也享,有苦也受。我的工作生活是一張嘴巴和一只手終日教書和寫作,而權利是不拿薪俸,義務倒是忙個不休,想成佛嗎?無所謂;想生極樂世界吧?也不見得,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P 497)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