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論著 >

詩偈

  一 慈舟

  腥塵戰(zhàn)緒日紛紛,清凈聲中折主軍,惆悵經(jīng)時無一語,凄凄雁叫暮天云。

  凈土旌旗已暗摧,蓮花上品一枝開,彼邦十萬到何遠,音樂聲前師便來。

  冬月中華西去日,南洲人類喪心時,樂邦補處梵王位,勢至涅槃定是師。

  二 明性

  愿作江南掛搭僧,莊嚴凈土古今稱,追隨寶座終難遂,直往蓮邦信足徵。

  芳躅隱時驚七眾,嘉言妙處契三乘,西歸接引彌陀佛,震旦宗師得繼承。

  三 廣覺

  師是西方大勢至,卓錫靈巖歲方四,垂手而興古道場,山靈呵護空王寺。

  法云普覆閻浮提,遍潤焦枯各暢遂,老農(nóng)村媼與販夫,莫不曉師之名字。

  師惟一語教念佛,如子憶母無以異,都攝六根妄念空,安養(yǎng)往生非難事。

  蓮風所扇滿寰區(qū),日麗中天德廣被,說法不務妙與玄,實語開示有真旨。

  三百年來惟一人,弘老此語有見地,十余萬人弟子中,愧我未得列名氏。

  遇機猶冀執(zhí)巾瓶,稍聆凈土甚深義,孰知相見竟無緣,一旦寂光遽歸去。

  本來無來今無去,法界一真相無二,群兒失母哭聲嘶,寒江昨漲感恩淚。

  感恩之淚不易揮,非師盛德殊難致,三十余年弘凈土,乘愿再來此叔季。

  數(shù)十萬言傳文鈔,緇素依歸咸所賜,我今展卷涕潸然,替人如師真不易。

  陸沉天醉世如斯,又喪導師悲忍置,回心虔念阿彌陀,無眼耳鼻舌身意。

  (師是大勢至化身。見楊信芳女士紀夢。)

  四 大根

  印光大師,生平專提凈土,世人咸尊為蓮宗十三祖焉。予幼時,披剃于東臺;寺,師祖養(yǎng)廉和尚,常教予讀大師《文鈔》,裨益無窮。其后每思至靈巖禮拜慈顏,終為因緣阻隔而不果。今者大師西歸,敬撰七絕一首,以酹《文鈔》攝化之恩于萬一耳。

  勢至曾言居此土,攝人念佛脫塵埃;光公亦是化身者,剎剎塵塵應現(xiàn)來。

  五 太虛

  印光法師西逝,二十年前余自粵歸普陀,承贈兩偈相勖,當次原韻,茲錄以追念。

  日月回互照,虛空映還掩,有時風浪浪,有時云黯黯。

  萬象恣妍丑,當處絕塵點,雖有春秋筆,亦難施褒貶。

  余霞散成綺,虛空忽渲染,恰恰紅塵漠,恰恰青天湛。

  悠然出岫云,無心自舒斂,泰山未嘗增,秋毫未嘗減。

  六 開悟

  民國十九年,余于普陀出家,聞師祖上真下達老和尚與印光大師道誼雅契,開悟嘗發(fā)親近大師之愿,但因差別因緣,未成事實。今大師已西歸,此后親近大師,當在七寶池中也。成七絕以悼。

  茫茫苦海失吾師,十萬億程寄遠思,承事靡由今已矣,相逢合在寶蓮池。

  七 圓瑛

  頌印光大師舍利

  大師末后放光明,靈骨珠花色色新,

  凈土真修有實證,從教火化不為塵。

  八 善覺

  印光大師,道行之巍峨,與夫世出世學之宏博,殆并世無二,生平力闡因果,專弘凈宗,不遺余力。方冀久久住世,何期遽爾示滅,噩耗傳來,緇素同悼。嗟夫!昏衢炬熄,蕓蕓眾生何怙?人天眼盲,浩浩僧流無依。鹙鷺子之興悲,金頭陀之流涕,豈徒然哉!爰賦五言一律,聊申哀慕。

  圣僧何罕覯,示跡有來由;

  本是彌陀輔,還同慧遠儔。

  蓮風吳地冷,落日國城愁;

  寂寞南天末,滂滂涕泗流。

  九 葉青眼

  奉和善覺上人悼我?guī)熡」獯髱熢?/p>

  我?guī)熅故緶?重覲已無由;

  (生平六覲我?guī)?法雨寺一、太平寺三、居士林一、報國寺一。)

  凈行夐難繼,宗風孰與儔。

  遺書日月耀,拜奠鬼神愁;

  惟學常慚愧,莫隨生死流。

  十 輕安居士

  我對公惟心仰之,未曾禮足未通辭;

  時乎難請留山暫,老矣深慚學道遲。

  千里凄風流木瀆,一條凈水接蓮池;

  從今四大名燈傳,應并靈巖號五師。

  (彭尺木居士有紫柏、憨山、蕅益、蓮池四大師傳。)

  十一 許屏仲

  聞示靈巖寂,人天失導師;

  鶴林驚月落,鷲嶺想風儀。

  老實能專一,精誠在執(zhí)持;

  全憑行愿信,芳躅繼蓮池。

  癸亥聆師訓,皈依十八年;

  (癸亥讀師《文鈔》而發(fā)心念佛)

  一心修凈業(yè),兩字秉薪傳。

  (師云學佛以誠敬為最要)

  證果生西贊,敦倫植福田,

  (學人妻許林性悟、女普慧入《凈土圣賢錄續(xù)集》)

  文鈔新續(xù)集,讀罷淚潸然。

  塵剎分身不可量,譬如一月印千江;

  靈巖山上清涼夜,不動慈光遍十方。

  十二 丁桂樵

  徹公去后紅蠡寂,百載而遠慧炬昏;

  獨轉(zhuǎn)萬流歸凈土,一行三昧唯心

  門庭無眾風何峻,布菽為言道益尊;

  (師生平未嘗薙度弟子)

  歲晚忽驚林樹白,靈巖斜日黯銷魂。

  十三 李圓凈

  云棲法水久無靈,喜復靈巖見凈瓶,

  盡分敦倫儒即佛,息災護國語成經(jīng)。

  雙林遠謁歡初續(xù),一葦輕違夢遂醒,

  最后幸留常住相,許儂伴日比金星。

  (感夢赴木瀆進謁,二十五日合攝一影,距本師坐化生西才一七日。)

  師今知我意云何,翹望吳門幽喟多,

  亂世蒼生方痛苦,名山白業(yè)久蹉跎。

  垣亡北斗樞安仰,舟失南針岸易訛,

  遠欲供齋無可供,報恩惟有念彌陀。

  “凈土專頁”電子版注:李圓凈《人鑒》一書指上詩非彼所作,乃汪千紉作。

  十四 李慧澄

  十九年前禮南海,承師苦切誨諄諄;

  光明幢倒吾安仰,剩有淋浪淚滿巾。

  (民國十一年夏,普陀進香,謁師于法雨寺之藏經(jīng)樓。一見即勸導持名念佛,開示懇切周摯,雖頑石亦應點頭。十七年春,師蒞滬,特延至二憶精舍佛堂,與亡室周氏圣定同受皈戒,自此趣向始定。)

  同心人去黯銷魂,敢效蒙莊亦鼓盆;

  中品下生經(jīng)判定,為伊回向感深恩。

  (民國二十年秋,圣定以疾歿于精舍。曾將其臨終以及前后情形稟師,且詢其能生西方與否。據(jù)師函示,判為中品下生。且告以當朝暮課誦時,稱彼法名,回向三七,以盡師生之誼。故當時余有挽聯(lián)云:“持齋共禮金仙,卿每云塵世聚散靡常,何似樂邦同命鳥;示疾遽登寶地,我自嘆凈業(yè)機緣難熟,獨為忍土未歸人。”自圣定之亡,忽忽七年,不意師竟又西去。嗚呼傷已!)

  文鈔正續(xù)兩編刊,法弱魔強下筆難;

  警世苦心說因果,總斯只手挽狂瀾。

  堂堂白日快西馳,不念彌陀更念誰(師聯(lián)語)?

  總為修持了生死,轉(zhuǎn)于呵斥見慈悲。

  (修凈業(yè)人如欲作大通家,當另請高明,屢見《文鈔》。)

  蓮風迭扇奏膚功,萬論千經(jīng)一句融;

  勢至化身弘凈土,故應念佛證圓通。

  (楊信芳女居士有師是勢至化身之夢,其記錄見第三十期《覺有情半月刊》。)

  對機說法避玄談,愿把蓮宗獨力擔;

  代有異人為教出,靈峰之后又靈巖。

  (第三句用吳梅村語)

  回入娑婆誓愿深,莫令慧日竟銷沉;

  抑禪揚凈滋疑謗,誰識慈航一片心?

  (佛徒多有疑師為揚凈抑禪者,不知末法眾生根機淺薄,而我慢習氣甚重,師特出手眼,告以自力之外必仗佛力,庶可往生,益見良工心苦。)

  百萬人天紛雨泣,大千沙界灑芬陀;

  社名弘化留弘愿,奈此癡頑群眾何?

  信愿行三稱鼎足,樂邦惟此是傳燈;

  罕言理性詳言事,慚愧僧成模范僧。

  (師行起解絕之風,媲美古德,而自號曰常慚愧僧,即是大好模范。且其駐錫普陀法雨寺時,山上均稱為模范僧,人格偉大,感化可知。此正所謂實至名歸者也。)

  百花深處松千尺,眾鳥喧時鶴一聲;

  師表人天今已矣,睹茲遺像倍傷情!

  (百花聯(lián)用古人句,以喻師之高行,似頗確當。)

  十五 傅經(jīng)方

  小住人間八十年,悲深獨駕愿王船;

  往來不著詎云寂,盡未來時度有緣。

  十六 王小徐

  《覺有情半月刊》社陳無我居士來書,言印光大師于十一月初四在靈巖生西,《覺刊》連出紀念大師專號,征求紀念文字。余夙世未修普賢菩薩第二行愿,不善作贊嘆文字,勉說偈句四百二十字,聊以塞責。王季同

  印光大菩薩,乘愿來茲土,以一句佛號,普攝利鈍根;

  誓于三千界,遍種九品蓮,住世八十載,功德贊不盡。

  弟子遍天下,一心持名號,文鈔若干卷,舌相覆大千;

  一函遍答覆,甚難希有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法;

  靈巖古道場,歷劫成廢墟,賴師興復力,佛聲徹遐邇。

  儒家慢增上,拒佛自鳴高,凈宗諸文字,坐是罕寓目;

  師創(chuàng)弘化社,募印億萬冊,流通遍宇內(nèi),法施悉周洽。

  我早習新學,亦幸聞正法,觀世界大亂,由不信果報;

  果報世俗諦,佛現(xiàn)量親證,我亦可比知,實是真能立。

  然彼新學界,多一闡提輩,依其似能破,謗之為迷信;

  青年諸學子,一盲引眾盲,謂果報無稽,不妨任作為。

  欲摧彼邪見,惟有弘佛化,是故我發(fā)愿,對彼說佛法;

  佛法方便門,號八萬四千,眾生根差別,接引各異宜。

  我觀新學子,得度之機緣,在法相唯識,及以祖師禪;

  故常對彼等,說此二法門,亦以是因緣,愿參即凈禪。

  嘗以差別愿,與友共商量,亦嘗呈似師,蒙師垂開示。

  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慚愧怠根性,髀肉尚充滿。

  昨得故人書,言師返安養(yǎng),眾生無福德,感師速舍去。

  嗟今五濁世,娑婆苦無量,鐵鷹飛滿天,炸彈投滿地;

  哲學宗唯物,政治主法西,享受無厭足,爭奪靡底止;

  人口論嚴重,死亡率增劇,哀哉良導師!胡為遽西歸。

  十七 張覺明女士

  時維葭月有四日,黯淡天容風蕭瑟,

  遙傳慧日忽西沉,痛哭失聲心慘栗。

  去春慈命畫宗師,準備莊嚴西去時,

  (去春命畫歷代凈宗祖師像,備西生時法事用。以筆弱難勝任,且劫后畫具全失,未能應命。)

  諭言旦暮離塵境,汝應精勤毋自悲。

  西冷劫后遂藏拙,仰體慈懷殊喜悅,

  (大師知余比年謝絕文字書畫應酬,頗為喜悅)

  常思再謁愿終虛,一面忽遽成永別。

  (只于受五戒時,面聆訓語。)

  燕京昔日厭囂塵,渴慕桃源世外人,

  乩扶木筆殷勤讀,怪誕迷離徒耗神。

  南歸邂逅善知識,盛道師尊世楷則,

  塵心頓覺歡喜生,至敬皈依仰碩德。

  諄諄教我念彌陀,百歲光陰一剎那,

  此身須向今生度,莫悔寶山空手過。

  展函字字皆珠玉,灌頂醍醐治三毒,

  在家束縛遠行難,不睹慈顏心未足。

  夜深忽夢到姑蘇,廣殿傳聲姓氏呼,

  悠揚細樂來僧眾,法服輝煌偉丈夫。

  形骸自顧何委瑣,三尺孩提敝衣裹,

  五體投誠仰首觀,光明寶相莊嚴坐。

  (民國廿五年春,夢有人導行赴蘇。至則廣殿無人,囑令少待,俄聞音樂

  婉妙,一僧自旁室出,法服輝煌,高大倍人,侍徒十余,高大如之。即有

  人呼余禮師,自顧形骸委瑣,渺小如孩提,衣履不整,惶愧交并。禮畢仰

  視,則高坐者法相莊嚴,祥光四照。后見師尊道影,儼然夢中所禮僧也。)

  夢醒擬摹出世容,嚴辭不許人迎逢,

  精誠感現(xiàn)凡夫相,一幅風行仰凈宗,

  (拙繪大師法相,乃第二次夢見之凡夫立相,見者頗多發(fā)心念佛。)

  慈心悲憫眾生苦,海上息災振法鼓,

  癡迷警醒懼沉淪,士女皈依不可數(shù)。

  菰城遠聆獅吼聲,苦恨無緣致禮迎,

  巍巍功德增敬仰,刺臂書經(jīng)瀝至誠。

  (上海啟建護國法會時,余在菰城,以收音機靜聆法語。因刺臂

  瀝血,書《阿彌陀經(jīng)》一卷,送會供養(yǎng),以表護法至誠。)

  頻年法駕駐靈山,戒語文鈔次第頒,

  鈍根正喜滋甘露,極樂蓮胎冀可攀。

  彌陀接引西方去,腸斷緇流悲士庶,

  救世婆心無盡期,法云普覆留鴻著。

  我今揮淚挽長歌,永志師恩終不磨,

  同門弟子勤精進,焰焰燈傳正法荷。

  十八 紀驅(qū)長

  菲島客次聞印光大師西歸

  師風豈獨南閻現(xiàn),直及諸天廿八層。

  舌有廣長頻說法,心無掛礙始為僧。

  三生弱水緣何淺(袁枚句),一會靈山愧未能。

  (客居海外拜見無緣)

  珍重大乘衣缽在,薪傳誰繼佛圖澄?

  十九 黃智隆

  憶二十五年春,偕幼弟奉母赴蘇州報國寺,皈依印光大師。大師掩關寺中,荷蒙攝受,其偉貌慈容,迄今猶深印吾八識田中也。大師房門上,貼有警策云:“虛度七十,來日無幾,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謝絕一切,專修凈土,倘蒙鑒愚,真是蓮友。”自警警人,真誠懇切。兩丸如駛,曾幾何時,而吾師已西逝矣!成三絕以悼。

  東林遺緒漸茫茫,爝火方爭日月光,

  卻喜文鈔編正續(xù),闡揚圣道有津梁。

  三千國土盡腥膻,幸有西秦火里蓮,

  昔日覺園敷講座,濛濛花雨散諸天。

  弟兄慈母列門墻,骨肉同心一瓣香,

  記得吳中朝覲日,親承摩頂最難忘。

  二十 張圣慧女士

  噩耗傳來一月遲,空窗雪夜哭吾師,

  人天眼滅悲何極,腸斷遺容瞻禮時。

  曾賜新書一車余,虔誠恭讀樂如如,

  千金一諾尚虛約,未講憨山年譜疏。

  (師曾寄《憨山大師年譜疏》數(shù)十冊,囑為講演。)

  一片鞋皮徹底酬,百千偈語中止流,

  摩娑頸上痕依舊,千古令人痛不休。

  (予在關中,閱《宗鏡錄》三七日畢,偶有省發(fā),偈語如流,曾錄呈十章請

  示。師以為與妙峰法師事相類,即以蒲王開示妙法師偈寄予,以作最決烈之

  訓誨。其偈云:者片臭鞋底,封將寄與汝,不是為別事,專打作詩嘴。)

  四宏誓愿勵初學,六字彌陀傳凈宗,

  最是令人難忘處,普陀三次謁慈容。

  憐才知我眼還青,詔誡頻頻不暫停,

  謹遵吾師真實義,彌陀講罷又觀經(jīng)。

  (師諭常言:汝當以粲花之舌,錦繡之筆,宏揚凈土,功德無量。)

  上品上生最吉祥,佛來親迎放毫光,

  望師俯念蒼生苦,乘愿重來到此方。

  二十一 馮稚銘

  慧炬高燒燭暗昏,蓮風大扇度沉淪;

  文章般若人傳誦,法語圓融世所尊。

  覺世但談極樂國,指歸恒贊最玄門;

  靈巖舍報分明處,示現(xiàn)慈悲滿月痕。

  八十遐齡養(yǎng)太和,釋尊世壽恰相符;

  耆年碩德應知少,警訓雄文有足多。

  故現(xiàn)色身來濁世,料乘悲愿駐娑婆;

  當頭棒喝無他語,六字洪名伏萬魔。

  再來重現(xiàn)比丘身,嚴凈毗尼六十春;

  說法每當獅子座,逗機常度鈍根人。

  木樨香證無生忍,玉藕花開不染塵;

  獅吼象鳴今已矣,人天無不淚涔涔!

  二十二 江謙

  雪里梅花撲鼻香,天生剛骨領群芳,

  及門桃李盈天下,一徑同歸極樂邦。

  庸言庸行路平平,信是家常粥飯僧,

  世出世間非隔絕,嘉言文集佛儒聲。

  老人一宿鎮(zhèn)南天,廿載恩師永劫緣,

  男女兒孫皆弟子,全家日日拜師前。

  忽報人天失大師,淚波涌入寶蓮池,

  愿師授記還來此,永作娑婆正遍知。

  二十三 屈翰南

  慧通于民國十七年于役陜西長安,內(nèi)弟沈君自北京郵寄《印光大師文鈔》四冊,即便領受。民國二十年,調(diào)任杭州,暇日往佛社念佛,恒至彌陀寺瞻禮石經(jīng),聞師化導事甚稔。二十五年在湖州,時滬上覺園建護國息災法會,師講開示,弟子焚香自無線電拜聽。二十六年避難,危而后安,深感佛佑。二十七年回杭,今歲中秋節(jié),由張居士引薦,侍家嚴并偕室人沈氏,具疏皈依座下,覆諭以真修實證、不尚文字空談為囑。十月初《續(xù)文鈔》出版,承垂詢內(nèi)地郵寄章程,十一月初六日,忽聞師于初四日生西,曷勝悲慕!師之戒德勸化,大有功于凈土,凡在同門,宜以信愿持名為往生之正鵠,庶不忘師恩云爾。皈依弟子屈翰南法名慧通拜撰。

  悵望人間大導師,靈巖山上克歸期;

  平生三昧精勤處,此日彌陀接引時。

  龍樹再來疑有愿,馬鳴忽去慟無依;

  天華衣裓空余想,嗚咽錢塘送落暉。

  名世其間五百年,紹隆佛統(tǒng)志前賢;

  宏揚凈土無遺力,荷擔如來有道肩。

  掃卻浮云懸慧日,撥開迷霧見西天;

  莫將文字觀師訓,信愿求生著祖鞭。

  二十四 張一留

  清涼山下舊招提,許我隨緣指我迷;

  六字洪名含萬德,一朝證果果生西。

  世臘雖然止八旬,慈門常是大無垠;

  一函遍覆彰彰在,寂后靈光更照人。

  二十五 張覺明女士

  恭誦印光大師遺札感賦

  昔年慈訓每珍藏,今日重觀暗自傷;

  火里蓮華方蓓蕾,毫端甘露倍清涼。

  (大師以予在家修持時有障礙,曾云汝真火里蓮華也。)

  敦倫勉事翁姑孝,盡分應教佛法昌,

  盥手焚香三覆誦,諄諄垂誡永難忘。

  皈依未得法音親,何幸威儀入夢頻;

  服飾莊嚴疑古佛,容光照耀若天人

  千潭月印誠心感,一紙風行大地春;

  (戚友中見予所畫大師像,發(fā)心念佛請求皈依者頗眾。)

  今日安詳生極樂,還期再世度沉淪。

  二十六 丁槃如

  庚辰仲春,從真達、德森二師,吳南浦姻伯、吳張慧賢姻母,暨胡松年、楊欣蓮、黃照青、李傳書居士等,同赴蘇州靈巖山寺,謁印光大師,山居旬余。今聞西歸,曷勝哀感!追述私懷,拈韻紀之。

  曠代高僧自不凡,慈容寶相見莊嚴;

  靈巖今繼廬山脈,推定蓮宗第幾銜。

  名利雙忘德教施,蔬齋布衲謹修持;

  閑來滌掃跏趺坐,凈行堪齊百丈師。

  連年瘦減痛妻兒,未到師前師已知;

  (繼配王氏婉宜,頗賢淑,戊寅夏不幸產(chǎn)亡。長兒萍生,己卯夏

  來滬考大學,途中航空風襲,西醫(yī)誤以肺病治之,歿于醫(yī)院。)

  遙賜法名期我健,分明佛眼又何疑。

  佛殿燃香私愿陳,紅痕灼臂綴珠鱗;

  清膚莫謂毋傷毀,半結(jié)良因半度親。

  (于靈巖山寺炙爇臂香)

  示寂傳來客滬濱,霜花紅葉帶愁顰;

  漫天烽火師歸去,剩我臨風涕淚頻。

  二十七 張壽鏞

  昔年攬勝到靈巖,瞻仰莊嚴七寶函;

  枯木生花憑照拂,法門大匠自非凡。

  大齡八十老彌堅,鉅制煌煌凈業(yè)傳;

  到死無忘端正志,真靈真性此中圓。

  二十八 周伯遒

  中千卓錫任勾留,宙宇蒼茫我佛憂;

  禪意浮空花雨笑,梵聲靜夜海潮秋。

  毒龍?zhí)犊呓德犞?戎馬沙場罷唱籌;

  一樣遠公開白社,遺民可許豁吟眸。

  言詮不落句能功,詩骨森天悟太空;

  菩薩化生千首佛,阿難入座一經(jīng)僮。

  圣凡平等從頭了,儒釋真源澈底同;

  石上精魂蘇印伴,凈邦遽速主人翁。

  二十九 邱菽園

  多年法雨掩關居,為接金臺勉著書;

  昨夢普陀山下過,連天碧海種芙蕖。

精彩推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