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從自利到利他

  第三篇 從自利到利他

  壹 前言

  佛教分有大乘與小乘,大乘是指發(fā)“上弘下化”菩提心的菩薩,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脫為主要目標(biāo)的聲聞、緣覺。“乘”是車子的意思,喻指能夠?qū)?a href="/remen/zhongshe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載至覺悟彼岸的教法。菩薩發(fā)心普度眾生,故稱“大乘”!洞蟪莊嚴(yán)經(jīng)論》卷十二載,大乘的“大”有七種意義:

  1.緣大:謂菩薩修行大乘之法,以無量修多羅(一切佛法的總稱)的廣大法義為緣,因此稱為緣大。

  2.行大:謂菩薩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復(fù)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因此稱為行大。

  3.智大:謂菩薩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觀察,了知人、法皆無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別,不起執(zhí)著,因此稱為智大。

  4.勤大:謂菩薩修行大乘,自久遠(yuǎn)大劫以來,發(fā)廣大心,精修無間,期登圣果,因此稱為勤大。

  5.巧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導(dǎo)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眾生,因此稱為巧大。

  6.畏大:畏即無所畏。謂菩薩修行大乘,智力內(nèi)充,明白諸法道理,能善加判別,于大眾中廣說一切法義,判定無失,則無所恐懼,因此稱為畏大。

  7.事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為令一切眾生了解其大事因緣,因此屢屢示現(xiàn)于世間,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稱為事大。

  大乘菩薩因為具有這七大,因此能發(fā)大菩提心,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做眾生的舟航。

  在《法華經(jīng)》中有個比喻,說有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聲聞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車之奔逸,不回顧后群;緣覺修十二因緣以求出離三界,略有為他之心,如鹿之馳走,能回顧后群;菩薩自度復(fù)能普度眾生,如牛之荷負(fù),安忍普運一切;最后會歸佛乘的大白牛車!斗ㄈA經(jīng)-譬喻品》說:“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發(fā)心自利利他,具有這種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薩。

  在我們社會中,一般人最容易做的是“利己不利人”的事,這是因為我們凡事以“我”為前提,以自己的利益著想,所以所做的都是利己不利人,甚至人己都不利。而菩薩能“無我”,所以菩薩發(fā)心先為眾生,后為自己。如果我們凡事能多為別人著想,多用一點慈悲心待人,必然也能從自利到利他,做個大乘菩薩。

  貳 菩薩的人生態(tài)度

  菩薩發(fā)心普濟一切眾生的苦難,度脫一切眾生的苦厄,有兩種不同的做法:

  1.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怎能度人?如同有人溺水了,如果自己不諳水性,不會游泳,如何救人?所以要普濟一切眾生之前,必先自己了脫生死,沒有憂悲苦惱才行。

  2.自己雖未得度,但是先來度人。這正是菩薩發(fā)心,菩薩是在眾生的身上學(xué)一切法,菩薩離開眾生,也就不名為菩薩了;救度眾生的工作完成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薩道完成的時候。

  不管怎么說法,既發(fā)大乘心學(xué)道,普濟一切眾生是首要的急務(wù)。所謂“弘法是家務(wù),利生為事業(yè)”,這就是大乘菩薩的人生態(tài)度。

  參 菩薩的大乘心

  菩薩發(fā)起普度眾生的心,就是大乘心。大乘心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

  太虛大師說: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本,方便心為究竟。一個菩薩行者發(fā)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發(fā)大乘心。

  1.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上求佛道的心。佛道是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達(dá)的,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那能承受那么久遠(yuǎn)的考驗?

  經(jīng)中說:世上多一個人發(fā)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種子。學(xué)佛不發(fā)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種;耕田不下種,將來那里會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四弘誓愿的心。

  《華嚴(yán)經(jīng)》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菩薩若忘失菩提心,則不能饒益眾生。因此,菩提心實是一切菩提道種的根本,是大悲法行的依據(jù)。

  2.發(fā)大悲心:就是下化眾生的心。菩薩下化眾生,是要發(f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把眾生的苦難看做自己的苦難,把眾生的歡樂看作自己的歡樂。度眾生而不望回報,為眾生工作是應(yīng)該的。所謂“愿為眾生馬牛”、“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3.發(fā)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攝法的心。眾生的根性不同,要解救眾生的痛苦,必須廣行方便。佛陀對眾生觀機逗教,開出八萬四千法門,這些無非是佛陀度生的方便。菩薩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說的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這三者就是大乘心。發(fā)大乘心救度眾生,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否則,大乘心是不容易發(fā)的。

  肆 菩薩的性格

  菩薩最大的特征,在于有慈悲與無我的性格。當(dāng)菩薩看到眾生受痛苦煎熬時,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發(fā)出拯救眾生出離三途之苦的大愿。因此,慈悲正是推動菩薩實踐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動力。

  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有如嚴(yán)父慈母一般,有求必應(yīng),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陽普照大地,照拂一切眾生,無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菩薩慈悲為本,隨順眾生的需要,運用般若智慧普度眾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以無比的悲心,發(fā)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脫五濁惡世的一切眾生。他隨時隨地駕著慈航,席不暇暖,運用神通方便,尋聲救苦。只要眾生發(fā)出求救的聲音,觀世音菩薩沒有不及時應(yīng)現(xiàn),及時灑下甘露法水的。他為了隨順眾生,應(yīng)病與藥,而示現(xiàn)種種法身,有時為諸天,有時為八部;或者現(xiàn)婦女相,或者現(xiàn)童男、童女身;有時攜魚籃,有時騎蛟龍;有時住竹林,有時持楊枝,化現(xiàn)三十二應(yīng)身,隨處示現(xiàn),救苦救難。這種隨緣而化的道行,正是菩薩從無我慈悲中所流露的圓融性格。

  伍 菩薩道的實踐

  佛教是一個重視實踐的宗教,也是充滿倫理特性的哲學(xué)。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經(jīng)典,汗牛充棟,教理高深,對于宇宙人生的現(xiàn)象有精辟獨到的闡發(fā),有別于其他只能信仰不許懷疑的宗教,因此說它是哲學(xué)。但是佛教更重視道德倫理的實踐,因此說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就是一個注重道德實踐的典范,因此,佛陀證悟之后,一再強調(diào)“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法要,希望眾生從道德實踐中凈化自己。

  菩薩道的修行,正如學(xué)生求學(xué)一樣,是循序漸進的。由煩惱的凡夫而至四雙八輩的阿羅漢,而至斷除煩惱的等覺菩薩,乃至于功德圓滿的佛陀境地,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薩的境界也因?qū)嵺`功夫的深淺而有不同,即使登地的菩薩,也還有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別。進入初地歡喜地的菩薩,方稱為地上菩薩,在初地之前的為地前菩薩。地前菩薩要實踐三十七道品方能離凡超圣。

  所謂三十七道品,又稱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是調(diào)治惡行,長養(yǎng)善法,斷除無明,莊嚴(yán)法身以進至菩提的資糧。這三十七道品即使是修至十地的菩薩,仍要勤持不懈。

  除此之外,菩薩還要修持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種。

  另外,在實踐菩薩道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六度!栋l(fā)菩提心經(jīng)論》卷上談到修行六度可以自利利他的意義:

  1.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隨所生之處而財寶豐盈,此為自利;能令眾生得心滿足,教化調(diào)伏眾生的慳吝,此為利他。

  2.行持戒,能遠(yuǎn)離一切諸惡過患,常生善處,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不犯惡業(yè),此為利他。

  3.行忍辱,能遠(yuǎn)離眾惡,達(dá)于身心安樂的境界,此為自利;能化導(dǎo)眾生趨于和順,此為利他。

  4.行精進,能得世間、出世間的上善妙法,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勤修正法,此為利他。

  5.行禪定,能不受眾惡而心常悅樂,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修習(xí)正念,此為利他。

  6.行智慧,能遠(yuǎn)離無明,斷除煩惱障、智慧障,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皆得調(diào)伏,此為利他。

  菩薩六度的精神是積極的,具有深遠(yuǎn)意義的。這種微妙、深奧的道理,是佛陀在過去無量劫所親修驗證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們,才有機緣聞此大法。因此,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必須躬親實踐,護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間;以真誠懇切的態(tài)度去創(chuàng)造事業(yè),福利社會人群。若人人都能信奉佛教,進而勤修六度法門,自利利他,則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世界和平的人間凈土自然就能實現(xiàn)。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