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結集
第二篇 結集
壹 前言
結集又稱集法藏,有等誦、合誦、會誦的意思。結集的方式,是先聚集許多圣賢比丘,再從眾圣賢比丘中推出精通法、律的圣者,由上座發(fā)問,宣誦者就憑記憶回答誦出,經(jīng)與會大眾共同審定,確認是佛陀所說,才是佛法。這種經(jīng)過共同審定,等于全體共同誦出的方式,即名為結集。
《摩訶僧只律》卷三十二記載,阿難在結集時,告訴長老大德,如果他所誦出的法,是佛陀所說,請大家隨喜贊同;如果不是佛陀所說,則請大眾提出異議,不要因為尊重而不敢發(fā)言,由此可見結集的慎重。
結集成的經(jīng)、律,是有部類與次第組織的編集,是代表當時佛教界公認的佛法。這些共同審定出來的圣典,為了避免錯亂忘失,還請經(jīng)師或律師就結集的經(jīng)律贊嘆持誦,使其正確的流傳下去,而達到“正法久住”的目的。
貳 第一次結集──五百結集
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后,本著慈心悲愿,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天龍八部宣講微妙甚深的義理,以及于鹿野苑為五比丘宣說四諦──初轉*輪的開始,歷經(jīng)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的說法,都是著重在音聲──語言的教說,再經(jīng)弟子展轉傳誦,流布人間。因此,當時并沒有文字的記載以資流傳。
佛陀說法都是隨順眾生,觀機逗教的。佛陀的教導,不只是言教,還有以身作則的身教,和開示道德的戒條、法制等,這就是佛陀“以法攝僧”而組成的僧團。
佛陀將要涅槃時,摩訶迦葉和五百比丘由波婆城趕赴拘尸那城,途中,由一位外道口中得悉佛陀已經(jīng)入滅,當時尚未離欲的弟子聽了都傷心慟哭,已經(jīng)證得圣果的羅漢也默默不樂,只有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難陀欣然地說:“太好了!平時大沙門總是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現(xiàn)在,大沙門已經(jīng)入滅,從此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了。”
大迦葉聽了,非常感慨。于是在拘尸那城佛陀荼毗典禮之后,便思惟:這三大阿僧只劫難得一聞的佛法,如何才能使它久住,如何才能令未來的世人依循奉行?于是征得大眾的贊許,推選五百人結集法藏。
在發(fā)起結集時,阿難幾乎為大迦葉所擯棄,因為當時阿難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眾比丘認為阿難久侍佛陀,博學聰慧,多聞第一,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應該讓他參加結集。大迦葉以阿難煩惱未盡,又犯有種種的過失,如不問佛微細戒,以及請佛度女眾出家等六突吉羅罪,因此不準予參加。阿難聽了既慚愧又悲傷,他知道自己沒有證果,是因為阿羅漢不能當侍者,為了服侍世尊,所以留殘結不斷盡,而不是不能證果。
阿難被逐之后,發(fā)憤用功,專精修行,終于在當晚開悟,殘結斷盡,證得阿羅漢果位而被允許參加結集。
這年夏安居,在阿阇世王大力護持之下,五百阿羅漢會聚于摩揭陀國王舍城北的七葉窟中舉行第一次結集,以大迦葉為上座,阿難誦經(jīng),優(yōu)婆離誦律,再由長老將所誦出的經(jīng)律加以檢討,審定出佛說的部分,共歷時三個月(或說七個月),時間是佛陀入滅后的第一年夏天,即阿阇世王在位第八年──約西元前四八五年。
這一次的結集,稱為五百結集或王舍城結集、五百集法、五百出。
參 第二次結集──毗舍離結集
第一次結集后,百年當中四眾遵守教法,沒有爭執(zhí)異議。佛陀入滅百年之后,印度東部跋耆族的僧侶對戒律發(fā)生異議,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引起了諍論,而導致第二次的結集。
論爭起因于嚴持戒律的波利城比丘耶舍,在毗舍離游化時,看見當?shù)匕详缺惹鹩诓妓_日接受信徒的金銀布施,認為這是非法的行為,提出異議,卻遭毗舍離比丘擯逐出城。
耶舍被擯逐后,前往西方,得到波利城比丘及商那和修的贊同,又赴僧伽?國取得離婆多的支持,于是集合七百位比丘,往東回到毗舍離。于是東、西雙方各推派代表四人,由耶舍長老主持,會中由離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詢問,薩婆迦眉一一作答,會議進行數(shù)月之久,最后一致判定跋耆等比丘所行的“十事”是非法的。這就是第二次結集,或稱七百結集、毗舍離城結集。
此次結集主要是對戒律的討論,裁定跋耆族比丘所行的十事是不合律制規(guī)定。據(jù)《五分律》卷三十所載,十事的內(nèi)容是:
1.鹽姜合共宿凈:戒律規(guī)定,比丘托缽乞食是為資養(yǎng)色身,若有剩余的食物應轉施他人,不能貯存。跋耆比丘認為有鹽姜拌合的食物,可以貯存于角器,第二天再食用。
2.兩指抄食凈:比丘應持過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則認為日影從日中遍移至兩指寬時,還是可以用餐。
3.復坐食凈:比丘不能過二堂。跋耆比丘則認為用完餐后,可再過二堂。
4.越聚落食凈:比丘用完餐后外出,村人如再供食,應轉施他人。跋耆比丘認為村人再供食,可以再食用無妨。
5.酥油蜜石蜜和酪凈:比丘應持過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卻認為以酥油蜜、石蜜,加上干酪做成的飲料,可以飲用,不算犯戒。
6.飲阇樓伽酒凈:比丘應持不飲酒戒。跋耆比丘認為未發(fā)酵或半發(fā)酵的椰子汁,是可以飲用的。
7.作坐具隨大小凈:坐具的大小有一定的尺寸。跋耆比丘認為坐具大小沒有限制,可以隨意制作。
8.習先所習凈:比丘應當舍棄過去所學的世間才藝。跋耆比丘認為過去的世間才藝,可以保留應用。
9.求聽凈:一切儀式作法,應由僧眾共同舉行。跋耆比丘認為單獨行事無妨,只要事后向僧眾報備即可。
10.受畜金銀錢凈:比丘不能儲蓄錢財。跋耆比丘則認為金銀錢財是可以接受的。
肆 窟外結集
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九、《部執(zhí)異論疏》等記載,大迦葉召集五百阿羅漢舉行第一次結集時,未被選入?yún)⒓拥谋惹鹕杏袛?shù)百千人。他們以婆師波羅漢為上首,另行結集,共結出經(jīng)、律、論、雜、禁咒等五藏。
由于此次結集,是大眾同聚一處而誦出,所以稱為大眾部結集,又稱窟外結集,以區(qū)別大迦葉在七葉窟內(nèi)的結集。
伍 第三次結集
佛陀入滅后約二百三十六年,阿育王篤信佛法,對僧團供養(yǎng)不絕。相反的,外道們卻衣食窮困,于是自行剃除須發(fā),穿著袈裟混入僧團,他們一邊獲取衣食,一邊傳入外道的思想,而引起僧伽間的論諍,使得王都華氏城阿育王寺七年間不能和合說戒布薩。
阿育王便迎請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分別邪正,將雜入佛法的外道,一齊驅出。之后,集合大眾,在摩揭陀國華氏城,舉行第三次結集,與會的比丘有一千人之多,他們用了九個
月的時間,重新整理經(jīng)、律、論三藏。目犍連子帝須還親自撰述《論事》,批駁當時外道的各種異議邪說。
陸 第四次結集
佛滅后百年至一百一十年之間,由于毗舍離和跋耆僧侶的十事非法諍,召開了第二次結集,重誦律藏,雖然上座部長老獲得勝利,僧團表面上仍屬統(tǒng)一,但實際上大眾部與上座部已開始產(chǎn)生分裂。到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之后,又發(fā)生了“大天五事諍”的事件,佛教從此正式分裂。
所謂大天五事是指:
1.余所誘:大天對弟子說,阿羅漢雖然離欲證果,遇到天魔來擾亂誘惑時,也會有夢失不凈的現(xiàn)象。
2.無知:無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種。阿羅漢雖然斷盡三界見思煩惱,但是僅僅斷除染污無知,尚未斷除不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阿羅漢不能斷,唯佛能斷。
3.猶疑:疑有“隨眠疑”和“處非處之疑”。阿羅漢尚未斷盡后者,所以雖然是獨覺圣者,還常常有迷惑。
4.他令入:阿羅漢必須依靠他人的授記,才知道自己是羅漢,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神通第一的人,也是經(jīng)由佛陀授記,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解脫。
5.道因聲故起:四圣諦的觀苦、空、無常、無我等是圣道,阿羅漢必須摯誠唱念“苦哉”,圣道才能現(xiàn)起、證悟。
以上五事是大眾部的始祖大天所提倡的,當時上座部持相反的論點,認為這五事是非法的,稱為五事妄語、妄言、邪說、惡見等。也由于對五事觀點的歧異,而導致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不到百年,大眾部又以學理見解的不同,分裂出一說部、說出世部及雞胤部。數(shù)十年后,又分出多聞部、說假部。再過數(shù)十年,大眾部比丘聚居制多山,重論大天五事,又起辯論
,于是再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至此,大眾部共分成八部。上座部則幾經(jīng)分裂,成雪山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山林部、化地部、飲光部、經(jīng)量部、法藏部。
從西元前二百多年阿育王時代,到西元開始之前,前后約二百多年,上座部加本部分裂為十一部,大眾部加本部分裂為九部,合稱小乘二十部。各部學說各有差別。
佛陀入滅后四百多年,印度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法,但是所聞佛法有許多異說,便請教脅尊者,脅尊者回答:離佛的時代已經(jīng)很遠了,各部派對佛法已滲入自己的見解,現(xiàn)在應該重新結集三藏典籍,以正明義理。
于是迦膩色迦王召集比丘大德及在家居士各五百位,在迦濕彌羅,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從事三藏的注解。歷時十二年,先后造“優(yōu)婆提舍”十萬頌以注釋經(jīng)藏;“毗奈耶毗婆
沙”十萬頌以注釋律藏;“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十萬頌以注釋論藏?偣踩f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并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以石函封緘,建塔珍藏,歷史上稱這次結集為第四次結集。
柒 其他的結集
根據(jù)巴利教史及緬甸史的記載:西元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而以國王為護法人。
此次結集歷時五個月,以律藏為中心,考訂校對圣典原文的異同,更將結集的三藏文字,分別鐫刻于七百二十九塊方形大理石上,然后豎立在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面還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F(xiàn)在依然保存在曼德勒古都里。
另外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衛(wèi)塞節(jié),緬甸佛教在國家贊助下,于仰光北郊藝固山岡上,舉行第六次結集。此次結集主要是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的興隆,和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
此次結集是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的七百二十九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jù),并參考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圣典協(xié)會,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作詳細考訂。經(jīng)過兩年,在一九五六年完成,并將結集的資料印刷流通。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