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七(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七(6)

  午四、緣起善巧(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

  現(xiàn)在的文是〈聲聞地〉!绰暵劦亍道镞呉还卜秩罂。第一科是〈種性地〉,第二科是〈趣入地〉,第三科是〈出離地〉。前兩大科都已經(jīng)講完了,現(xiàn)在是〈出離地〉!闯鲭x地〉里邊又分二科。第一科「結(jié)前生后」,第二科「略廣宣說」這一科分四大科。第一科「離欲資糧」,第二科是「品類建立」,第三科是「安立瑜伽」,第四科是「廣釋修相」。這四大科,就是把出離地講完了。

  現(xiàn)在是第二科「品類建立」。「品類建立」里邊一共分十七科,十七段。第一段是「補特伽羅品類差別」,第二科是「建立補特伽羅品類」,第三科是「所緣」,第四科是「教授」,乃至到十七科,F(xiàn)在是第三科「所緣」,就是修止觀的時候要有所緣境,這樣意思。這里邊分四段,就是標(biāo)、征、列、釋,現(xiàn)在的文是第四科。第四科又分四段。第一段是「遍滿所緣境事」,第二段是「凈行所緣」,第三科是「善巧所緣」,第四科「凈惑所緣」;這個「所緣境」分這么四大科。

  現(xiàn)在的文是第三科「善巧所緣」。善巧所緣里邊又分成五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標(biāo)」,第三科是「列」,F(xiàn)在的文就是第四科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就是一樣一樣的說明這五種所緣境的相貌。五種所緣境第一個是「蘊善巧」,第二科是「界善巧」,第三科是「處善巧」,第四科是「緣起善巧」,第五科「處非處善巧」,F(xiàn)在就是第四科「緣起善巧」。前邊的三個善巧都已經(jīng)講過了,現(xiàn)在是第四「緣起善巧」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就是什么叫做「緣起」?什么叫作緣起的「善巧」?提出這么兩個問題。下邊就是加以解釋,也就等于是回答了。解釋里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緣起」,第二科解釋「緣起善巧」。解釋緣起里邊分二科,第一科是「釋」,第二科是「結(jié)」。現(xiàn)在是解釋,先解釋「緣起」。

  未二、釋(分二科) 申一、緣起(分二科) 酉一、釋

  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

  這個「緣起」就是一切事物的現(xiàn)起的原因,這個事物雖然是很多,主要是眾生生命。「云何緣起?」就是生命是怎么現(xiàn)起的?就是這么一句話。

  這里邊舉出來的就是十二緣起,十二緣起在第九卷、第十卷解釋得很詳細(xì)的,都解釋過了,所以這里我們不再解釋。怎么叫做「緣起」?就是十二緣起;就是我們的生命有這十二個次第,這樣現(xiàn)起的。

  酉二、結(jié)

  是名緣起。

  這第二科是結(jié)束這一段。你問:什么叫做「緣起」?這十二條,這就叫做「緣起」。

  申二、緣起善巧(分二科) 酉一、顯所為(分三科) 戌一、無常

  若復(fù)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唯有諸行引發(fā)諸行。而彼諸行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體是無常。

  這是第二科「緣起善巧」。前面第一科「緣起」說完了,現(xiàn)在說到什么叫做「緣起善巧」?加以解釋。這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顯所為」,「顯所為」這句話就是顯示出來「緣起」是什么的;「緣起」是怎么回事?它是干什么的?是這么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無常義」!妇壠稹故潜硎尽笩o!沟囊馑,表示有很多的變化,不是在那里不變動的,顯示「無常義」。

  「若復(fù)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什么叫做「緣起」雖然解釋完了,但是「緣起」的義應(yīng)該說明。若是你是佛教徒你能夠?qū)W習(xí)佛法,你有了智慧你就會明白:「唯有諸法滋潤諸法」,沒有我可得;沒有那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可得,只是有這一切生滅的諸法,也就是十二緣起這個諸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

  「滋潤諸法」,這個諸法和諸法互相影響。實在來說就是能分別和所分別,這能分別的心去思惟所分別的一切境界,這一分別的時候就滋潤了;其它的地方也說是熏習(xí)。這「滋潤」,譬如說是種了谷,在土地里面你種植了谷的種子,那么有這雨水去滋潤它,滋潤它它就生長。說是我們的內(nèi)心,內(nèi)心里面也有很多的種子,從久遠(yuǎn)以來它有很多的貪瞋癡的各式各樣的煩惱種子,各式各樣的業(yè)力的種子,這些種子在你內(nèi)心里面,你心一動,你心在起種種分別,就滋潤了原來的種子,就加強了它的力量,這叫做「滋潤諸法」。

  「唯有諸法等潤諸法」,這個「等潤」這句話這個「等」這個字,我們通常說它是平等的,但是也當(dāng)個差別講,差別的意思。唯有各式各樣的法去滋潤各式各樣的法;譬如貪心滋潤貪種子,瞋心滋潤瞋的種子,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去滋潤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的種子,譬如善法的種子滋潤善法的種子,有善、惡、無記,是各式各樣的差別,不同的滋潤。譬如今天午前是有貪瞋癡的煩惱,午后又有戒定慧了,就是有變化,各式各樣的熏習(xí),是這樣意思,所以叫做「等潤」;蛘呤怯裳、由眼識去分別色境,耳識去分別聲音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緣色聲香味觸法,就引起第六識,眼識六識,耳識六識,這時候各式各樣的諸法,都是在這里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熏習(xí),就是這樣意思。這個「緣起」就是這么回事,是這樣子,不是另外有個力量它叫你受苦,它叫你受安樂自在;不是。是你自己的分別,這樣意思。

  「唯有諸行引發(fā)諸行」,前面滋潤了以后力量就加強了,加強了它若發(fā)生作用就會引出來一些現(xiàn)象。譬如這個人,他久遠(yuǎn)以來這個貪的種子很厲害,就引出來貪心了;這個人瞋心很強,遇見了因緣的時候瞋心就現(xiàn)起來很厲害;但是你忽然間學(xué)習(xí)佛法,有佛法的熏習(xí)的時候,雖然有貪瞋癡的因緣但貪瞋癡不動,它就會引出來不同的現(xiàn)行,不同的因緣引出來不同的現(xiàn)行,這是「唯有諸行引發(fā)諸行」。這個「行」就表示都是生滅變化的,沒有一樣它是自性有的、不變化的東西;不是。就是沒有我可得。

  「而彼諸行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體是無!,這是把這個無常義顯示出來!付酥T行因所生故」,就是滋潤的一切法,就是種子,種子也是行,它就引出來各式各樣的果報,這個主要的果報還就是你的一念心,你這一念心是你前生熏習(xí)的果報,現(xiàn)在現(xiàn)出來了,這個心是果報主。這個「諸行」它是「因所生故」,就是那個滋潤的種子現(xiàn)出來的,是「因所生故」。

  這樣說「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這兩句話;就是「唯有諸法滋潤諸法」這句話是總說,「唯有諸法等潤諸法」是差別說的,這兩句話合起來就是「因」!肝ㄓ兄T行引發(fā)諸行」就是由因而有果了,由因引發(fā)出來果,是這樣意思。但是這下面這句話等于是個注解;「而彼諸行因所生故」,引發(fā)出來的果,是由前邊的這個「滋潤」的種子的因所現(xiàn)起的,是這樣子!妇壦省;這個因所生這是種子;緣呢?那就是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這些緣了。有因的力量加上緣的力量,組合起來才有所生法,這果報才現(xiàn)起來。

  「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原來這個所生法是沒有的,后來因為因緣具足了,它就現(xiàn)起來了,所以「由無而有」!赣幸焉纭,有以后、它不能常有,這個逐漸地逐漸地消耗,這個力量逐漸地?fù)p減,到時候又沒有了,「由有而無」。說「由無而有,由有而無」,這就叫做「無!,它的體性不能夠永久存在。你今天很如意,但這個如意是有時間性的;說今天是不如意,不如意也有時間性,不是永久的。

  就是你在這個緣起法上能通達(dá)它是「無常義」,這就叫做「緣起善巧」。實在這個「善巧」這個字,就是智慧的意思;你有這個善巧的智慧,那就表示你知道一切法是無常了;你若知道無常,這就表示你有智慧了,你就有「緣起善巧」了。

  戌二、苦義

  是無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悴、悲嘆、憂苦惱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惱法故;則名為苦。

  前面是通達(dá)「無常義」,這是第二科「苦義」,你要通達(dá)它是苦。

  「是無常故」,因為這件事它不是常恒住不變異,它有變化;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即是生法」就是由無所有,它現(xiàn)起來了!赣蔁o所有」以后它有變動,所以就是「老法」,就是衰朽了,眼耳鼻舌身意各部份都遲鈍了,衰朽了,「老法」!覆》ā,它互相有沖突,那么就是;你的貪瞋癡…心里上有沖突就影響到生理,生理也是有沖突,這時候這就是「病」。這個老法和病法的結(jié)果就是「死法」,就是完全結(jié)束了。

  「愁悴、悲嘆、憂苦惱法」。在生的時候,人可能是感覺到歡喜,但是這生的時候也不是完全是令你歡喜的。這個老法、病法、死法就會使令你心里面「愁悴」;這個「悴」也就是「愁」,就是憂愁。「悲嘆」;這個「悲」悲傷感嘆。前面「愁悴」是內(nèi)心里面憂愁;「悲嘆」就發(fā)出來音聲發(fā)出來語言來慨嘆:很苦。】喟!這樣子「悲嘆」!笐n苦惱法」這句話是總說的;總而言之不管是愁嘆也好、悲嘆也好,總而言之是「憂苦惱法」令你苦惱,這個苦來惱亂你。總而言之就是這么意思「憂苦惱法」!甘巧ü剩酥潦菒婪ü,則名為苦」,所以是苦,就是這個苦是因為這件事才苦的。

  這是在緣起上的變化,緣起的無常令你心里面感覺到苦,你若明白這件事這就叫作「善巧」。

  戌三、無我

  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羸劣。由是因緣定無有我。

  這是第三科「無我義」。由于、就是因為這個生老病死愁嘆令你苦惱,所以「不得自在」,你自己不能隨心所欲;苦來的時候、我不苦,那就是自在;但是你不能。這個獨自的存在,不受這苦惱的干擾,那叫做「自在」;但是你不能,這個苦惱來了你心就是苦,就為苦所惱,「不得自在」!钙淞印,你的心的力量很軟弱,你不能抵抗,不能反抗這個苦,「我不苦!」沒這個力量!赣墒且蚓壎o有我」,從這件事上來看就可以知道,你的色受想行識里邊、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邊,決定沒有那個常恒住不變易的我可得的;若有我就是自在了,那就是有力量了,就不苦了。事實上非苦不可;你是不愿意苦,但是非苦不可,那就表示不自在,表示是沒有我。那唯有圣人,得了圣道的時候有大智慧可以;但是那是智慧的力量,還不是我。

  酉二、結(jié)得名

  若于如是緣生法中,由如是等種種行相善巧了達(dá),或無常智、或苦智、或無我智。是名緣起善巧。

  這是第二科「結(jié)得名」。前面第一科「顯所為」,顯這個「緣起」有無常、苦、無我的這些事情。這一科得了緣起善巧的名字了。

  「若于如是緣生法中」,若是你這個人對于這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個緣生法中!赣扇缡堑确N種行相」,由前邊說的這個無常、苦、無我的這些行相!干魄伞梗F(xiàn)出來的這種行相,你能夠有智慧善巧的「了達(dá)」,由這個行相上現(xiàn)出來,你就會了達(dá)「無常智」,你就會明白這是「苦」,這是「無我」,你有了這樣的智慧,「是名緣起善巧」。這是結(jié)束這一段文,這個緣起善巧是這樣的意思。

  午五、處非處善巧(分二科) 未一、釋(分二科) 申一、例緣起

  又處非處善巧,當(dāng)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

  前邊是第四段「緣起善巧」,這下邊是第五段「處非處善巧」。這也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例緣起」,就是和緣起相類同。又這第五個善巧名之為「處非處善巧」,這個「處非處善巧」的義是什么呢?「當(dāng)知即是緣起善巧」的「差別」,它就是緣起善巧,但是又有一點不同。那么這是和前面十二緣起相比例。

  下邊就加以解釋。第二科「顯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biāo)」。

  申二、顯差別(分二科)   酉一、標(biāo)

  此中差別者,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

  「此中差別者」,這里面「處非處善巧」就是緣起善巧,但是有差別,什么呢?「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就是表示這個意思。謂由于「處非處善巧」,你有這樣的智慧,知道這是「處」,知道這是「非處」。這里這個「處」這個字就當(dāng)?shù)览碇v,合道理名之為「處」,不合道理名為「非處」。你有這樣的智慧,就「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你就會「正了知」就是沒有錯誤的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就是平等因果道理;不平等因果道理;非不平等因果道理,這個「非」是否認(rèn)那個「不」,那也還就是「平等因果」。

  這個「平等因果」這個道理怎么講呢?就是因和果是平等,這個果是由因現(xiàn)起的,那么因是怎么有的呢?因也是由因現(xiàn)起的;那么因和果都是由因緣現(xiàn)起的,他們兩個就平等了。如果這個果是由因而有,因是自然而所有,那就不平等了。比如說是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萬物由上帝而有,那么萬物是因緣有;那么上帝怎么有的呢?上帝是自然有的,就是不平等了。現(xiàn)在說佛教徒由于「處非處善巧」就知道「非不平等因果道理」,沒有不平等的因果道理,都是平等的,沒有一件事不是因緣有的,那么這就叫做「處非處善巧」,是這樣意思。這下面再解釋。

  「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就是善法也好、它也有果報,不善法也是有果報;由善不善因招感善不善的果報,這樣意思。而因本身也是果,所以它前面還是有因的,所以都是平等的、平等的道理。

  這是「標(biāo)」。下面又再加以解釋。

  酉二、釋

  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諸不善法能感非愛果異熟法。

  「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若是你創(chuàng)造了善法的因,它就能招感可愛的果報!钢T不善法能感」非愛的,不可愛的果報,是這樣的意思。

  未二、結(jié)

  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名處非處善巧。

  這是結(jié)束這段文。你若能夠、你有這個能力能這樣的明白,「如實了知」,如其真實的情況去明了都是因緣有的,沒有不平等,「名為處非處善巧」。這段文解釋完了。

  巳二、結(jié)略義(分三科) 午一、標(biāo)

  此五善巧、略則為二。

  前邊是「別辨相」,辨出來五種善巧的相貌,F(xiàn)在第二科「結(jié)略義」,就是把前面這五種善巧的要義把它再顯示出來,這樣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是標(biāo)出來。

  「略則為二」,它的要義就是有兩個,有兩個不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就是這兩種不同,這要義就是這樣。這是第一科是「標(biāo)」,第二科是列出來。

  午二、列

  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

  「此五善巧略則為二」這是標(biāo)!缸韵嗌魄、共相善巧」這是列。下面就是解釋。

  午三、釋

  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由余善巧顯共相善巧。

  這個「自相善巧」,「自相」就是自己本身的情況,那叫「自相」。它自己本身的情況;譬如說色法本身的情況只有色法本身才有,心法里邊沒有;心是了知性,心的這個了知性是心法本身的相貌,在色法里沒有,色法里面沒有了知性,所以叫作「自相」。色法有色法的自相,心法有心法的自相;受想行識,受有受的相貌,想有想的相貌,乃至識有識的相貌。這個相貌唯有它本身有,其它法上沒有,所以叫做「自相」。

  這個「共相」,我也有、你也有。譬如說「無常義」,色法也是無常,受想行識也是無常,這「無!故沁@一切法共有的相貌,那叫作「共相」。譬如說「無我義」,色法也是無我,受想行識也是無我,這「無我」就是「共相」了,共同的相貌。

  這里邊說五種善巧「略則為二」,就是一個「自相善巧」,一個「共相善巧」,是這樣意思。這第三科是解釋「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前面說「蘊善巧」,五蘊里邊只是說色蘊,色就是堅、濕、暖、動、地、水、火、風(fēng)和四大種所造的這一切色法,這是它的自相。受想行識,受有受的相,乃至識只有識的相,那是顯的「自相善巧」。

  「由余善巧顯共相善巧」,這個蘊善巧里面最后也有無我義,那一點也就是「共相善巧」,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這個界善巧、處善巧也表示是「共相善巧」,乃至緣起善巧都是共相善巧。「由余善巧顯共相善巧」,就是共同有無常義、苦義、無我義,這個善巧。

  辰五、結(jié)

  如是總名善巧所緣。

  這就是在五種善巧各有各的原因,總而言之名之為「善巧所緣」。這個所緣境就是這樣觀察,這樣觀察這個所緣境的。

  這個蘊、處、界;五蘊、十八界、十二處,本來是初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就會學(xué)到這些名相的,但是還不是容易解釋的,解釋的時候還不是容易解釋。但是唯識的經(jīng)論上說的比較清楚,譬如說十八界,這個「界」是種子義,眼識有眼識的種子,眼根有眼根的種子,色有色的種子,耳識、耳根、聲音各有各的種子,乃至意識意根,乃至一切法都各有各的種子,是名為十八界,它這樣解釋。這個十二處,他用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來解釋,就是彼此的界限說的很分明,這就是他們本身的「善巧」!溉缡强偯魄伤墶埂

  卯四、凈惑所緣(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凈惑所緣?

  這個「所緣」里面有四大科;遍滿所緣、凈行所緣、善巧所緣,這已經(jīng)說過了,F(xiàn)在是第四科「凈惑所緣」,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凈惑所緣」?這句話怎么講?這個「凈惑所緣」就是清凈、排遣出去一切煩惱。你作如是觀的時候,能把你的煩惱排遣出去,令你心清凈,這叫作「凈惑所緣」。現(xiàn)在是怎么叫做「凈惑所緣」呢?那么這就是問。

  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世俗道」,就不是佛法,是世間的善法,由世間的善法也有「凈惑所緣」的這種功德,分二科,第一科「顯所緣」的境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標(biāo)」。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由世俗道(分二科)

  午一、顯所緣(分二科)           未一、略標(biāo)

  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這個「凈惑所緣」,就是你能夠觀察「下地」的粗性,和「上地」的寂靜性,那么這就叫做「凈惑所緣」。下面舉個例子;「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我們說無明緣行這個「行」有福業(yè)、有罪業(yè)、還有不動業(yè),F(xiàn)在這個「凈惑所緣」就超過了這個罪業(yè)和福業(yè),而是屬于不動業(yè),屬于這方面的事情。就是「如欲界對初靜慮」,這個初靜慮是色界天;欲界在色界天之下,色界天在欲界之上,所以稱之為「上地」,欲界就是「下地」。欲界對初靜慮來說,欲界就是「下地」,初靜慮就是「上地」!改酥翢o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這是無色界天,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無所有處和非想想非想處相對的時候,非想非非想處是「上地」是靜性;無所有處是「下地」就是粗性,是這樣意思。

  這是「略標(biāo)」,把「凈惑所緣」的大意簡單的顯示出來,下邊再廣辨。

  第二科「廣辨」分二科,第一科「明體相」,粗和靜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標(biāo)列粗性」,粗的體性。

  未二、廣辨(分二科) 申一、明體相(分二科) 酉一、標(biāo)列粗性

  云何麤性?謂粗性有二。一體粗性,二數(shù)粗性。

  「云何麤性?謂粗性有二」,這個「粗性」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這句話是問。下邊解釋。謂粗性有二種不同;第一個是體的粗性,那件事本身的粗劣的情況。二、數(shù)目上面的粗劣的情況,分這么兩種不同。

  酉二、別釋相望(分二科)       戌一、欲界最初靜慮相望(分二科)

  亥一、體粗性(分二科)         天一、正顯欲界

  體粗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粗性。

  這是第二科是「別釋相」。前面是標(biāo)列出來這個粗性,下邊第二科再一樣一樣解釋。怎么解釋呢?彼此相對望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欲界最初靜慮相望」,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體粗性」。體的粗性分二科,第一科是「正顯欲界」的體粗性。

  「體粗性者謂欲界」,欲界的境界;那三惡道不要說,就說人天的境界!竿蹯o慮」,對望色界初禪的境界來說。「雖皆具五蘊」,欲界也是有色受想行識,色界初禪也有色受想行識,都是具足五蘊的!付缰羞^患深重」,但是欲界里邊的色受想行識的過患,它里面有過失有災(zāi)患、有災(zāi)難,那個過患也特別的深,特別的重!缚嘧≡錾稀梗钅憧鄲赖木辰缣貏e的強。譬如欲界的人有老病死,欲界天上沒有老病而有死,但是還不如色界天上初禪的境界;色界初禪要比欲界天還要殊勝,他沒有這么多苦。因為欲界苦惱有五衰現(xiàn)象,諸天上的有五衰現(xiàn)象;色界天沒有這回事,但是也有死亡。所以欲界里邊的人天的過患,這個老病死,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很厲害。「最為鄙劣」是最為丑陋的事!干蹩蓞拹骸故沽钸@個人不歡喜。不但人間的人感覺人間的境界很苦惱,天上的人感覺天上的境界最后也是不如意,「最為鄙劣、甚可厭惡」。

  「是故說彼為體粗性」,所以說欲界和色界初禪對比,欲界的體性是不好的,它是粗劣的「體粗性」。

  天二、簡初靜慮

  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

  這是第二科「簡初靜慮」。第二個色界,「初靜慮中則不如是」,就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他們就不像欲界這樣子。「極靜、極妙」,這個「極靜」;欲界「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這就是動亂的境界,這個苦惱來了人的心就不安,動亂;這色界天上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個苦所以他心里面寂靜。這欲界的境界「最為鄙劣、甚可厭惡」;這個色界天初靜慮是「極妙」、極好,「妙」者好也,令他特別的滿意了,不是可厭惡的事情。所以稱之為「是故說彼為體靜性」,這個「靜」是這樣意思;這個「粗」是這樣意思,這樣解釋完了。

  亥二、數(shù)粗性

  數(shù)粗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yīng)知應(yīng)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shù)粗性。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體粗性」說完了,現(xiàn)在說這個「數(shù)粗性」。

  「謂欲界色蘊」,欲界里邊的眾生他里邊的「色蘊」,色受想行識這個蘊「有多品類」,這個受想行識蘊先不說,就先說「色蘊」有各式各樣的類別。就是欲界的人,每一個人的身體和別人都不一樣,很多很多的問題;有大、有小、有的具足、有的不具足,就是具足了也有各式各樣的情形,「有多品類」。那么多的「品類」,你「應(yīng)知應(yīng)斷」,你應(yīng)該認(rèn)識它,令你不滿意的你應(yīng)該把它消除,「應(yīng)知應(yīng)斷」。

  「如是乃至識蘊亦爾」,就是「乃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有各式各樣的;受蘊也是有各式各樣的,有的人有很大的福德,有的人很苦惱;想蘊,就是有的人很有學(xué)問,有的人學(xué)問不是那么多;行蘊,他的行為各式各樣情形也不同!改酥磷R蘊亦爾」,也都是彼此都是不一樣的,「是故說彼為數(shù)粗性」。

  戌二、諸余上地展轉(zhuǎn)相望(分二科)   亥一、總顯

  如是上地展轉(zhuǎn)相望,若體粗性若數(shù)粗性,隨其所應(yīng)當(dāng)知亦爾。如是粗性,于諸上地展轉(zhuǎn)相望,乃至極于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

  應(yīng)該從這個地方開始是第二科「諸余上地展轉(zhuǎn)相望」,分二科,第一科是「總顯」,第二科是「別簡」。

  前面是說欲界這個體粗性、數(shù)粗性。這下面是第二科,就是「上地」,說色界天,「展轉(zhuǎn)相望」,就是初靜慮比欲界是靜,但是初靜慮和第二靜慮對比,初靜慮又是粗了,第二靜慮又是靜了。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乃至到非非想天!溉趔w粗性若數(shù)粗性,隨其所應(yīng)當(dāng)知亦爾」也像前邊欲界和初禪對比的情形。

  「如是粗性,于諸上地展轉(zhuǎn)相望,乃至極于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敢磺邢碌乜鄲涝龆唷,無所有處對非非想處來說,無所有處就是「下地」了;乃至空無處對識無邊處來說,空無邊處也是「下地」了!敢磺邢碌亍箤ι系貋碚f,它的苦惱就是多過上地,壽量也是不多了。我們?nèi)碎g的人就是一百歲左右或者七、八十歲;那么到欲界頂天是一萬六千歲;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一萬六千大劫;若到非非想天就是八萬大劫了。所以這里面也有這個「苦惱減少,壽量增多」,上地苦惱減少、壽量是多的;下地就是苦惱逐漸增多、壽量逐漸減少了。

  亥二、別簡

  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

  這是「別簡」。前面是「總顯」,現(xiàn)在這是「別簡」。

  「非想非非想處」就是無色界天最高的那一層天,「非非想處,唯靜唯妙」他再向上去那就不屬于三界了,在這些有漏的境界里面他是最殊勝了,是「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在有漏的世界里邊再沒有比他更高勝了,能超過他的、沒有了。

  申二、舉要義(分二科) 酉一、標(biāo)

  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粗性義。

  這下邊是第二科「舉要義」。前面是「明體相」,現(xiàn)在是「舉要義」。

  「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粗性義」,前面說到一個粗、一個靜,現(xiàn)在再把它的要義解釋解釋!赣羞^患義是粗性義」,這個「粗性」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就是有過失、有災(zāi)患、有災(zāi)難令你苦惱,那就「是粗性義」。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粗性

  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粗性。

  前面是「標(biāo)」,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釋「粗性」。

  「若彼彼地中」,彼欲界、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無所有處!高^患」的「增多」,「即由如是」的「過患增多性故」,叫做「粗性」,它本身有很多的過患。譬如初禪要有尋伺,這個尋伺,后文看出來就是修不凈觀,由于不凈觀能滅除欲界的欲,可見尋伺是很重要的;你有了這樣法門你才能夠離欲界的欲,也就是遠(yuǎn)離了欲界的災(zāi)難,這可見這個尋伺是有功德的。但是初禪和二禪來對比,尋伺又有過失了,使令心不寂靜。二禪有喜有樂,到三禪的境界又不高興這個喜了,到四禪的時候又不高興三禪的樂了?偠灾杏X到有過失,逐漸地減少過失,一直到非非想地,那么世間的禪定就感覺到圓滿了。所以「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粗性」。

  戌二、靜性

  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

  過患逐漸減少了,就叫做「靜」;增多了就叫做「麤」。

  午二、顯凈惑(分三科) 未一、標(biāo)

  此是世間、由世俗道凈惑所緣。

  這底下第二科「顯凈惑」。前邊是「顯所緣」,所緣有粗、有靜。現(xiàn)在這是第二科顯這個「凈惑所緣」這個「凈惑」兩個字什么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

  「此是世間」,前面這一段解釋粗和靜的意思,這個所緣境的差別。「由世俗道凈惑所緣」,不是由佛法;你修成功了,你還是個生死凡夫,所以叫做「世俗道」。用粗、靜的方法來清除你的煩惱,你這樣子在所緣境上觀察,就會有「凈惑」的作用。

  未二、征

  何以故?

  前面第一科「標(biāo)」,下面第二科是「問」。什么原因能夠凈除你的煩惱呢?這是問。

  未三、釋

  彼觀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以為粗性;觀于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

  「彼觀下地多諸過患」,這第三科解釋!副恕鼓莻修行人觀察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這個「粗」這個字就是「多諸過患」;「多諸過患」那個「過患」是什么樣子呢?「如病」就像人有病了,那就叫做「粗」!溉绨b」,癰就是那個毒性的瘤!釜q如毒箭」,或者中了有毒的箭了!覆话搽[性」;有「病」的時候也不安隱,「癰」的時候也不安穩(wěn),「如毒箭」所中也是不安穩(wěn)性,這就叫做「粗」。

  「觀于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觀察上地和下地對比的時候,上地和下地是相違反的,那就叫做「靜性」。就不是「如病如癰猶如毒箭」,是「安穩(wěn)性」了。

  《披尋記》九三二頁:

  如病如癰等者:苦所逼切,故喻病癰。苦所隨逐,故喻毒箭?鄲涝龆,名不安穩(wěn)。

  「如病如癰等者:苦所逼切,故喻病癰」,這個很多的苦惱逼迫你,像用刀來切似的,「故喻病癰」,用這個病和癰做比喻!缚嗨S逐,故喻毒箭」,這個毒箭,這個箭有毒這箭射來了,那么你這個苦惱隨著你不舍,不舍棄你一直的隨著你,就像那個毒箭射來似的,「故喻毒箭」。「苦惱增多名不安穩(wěn)」,有苦惱來了這心就不安,不要說是多,少也不舒服,這個苦惱增多了更是「不安穩(wěn)」了。所以叫做「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穩(wěn)性,以為粗性」。

  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于后時更相續(xù)故。

  你用這樣的方法,觀察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穩(wěn)性」,觀察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你用這樣的方法去修止觀的時候,「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就把你在下地所有的這些煩惱,因此都消除了,對于下地的愛著沒有了,沒有這種心!甘紡挠缒酥辽蠘O無所有處」這煩惱都斷滅了。譬如說觀察初禪是靜、觀察欲界是粗,就把欲界的煩惱斷掉了。觀察二禪是靜、初禪又是粗,這樣子展轉(zhuǎn)到無色界天的無所有處都是粗性。

  「此是暫斷」,這樣子觀察就把下地的煩惱消滅了,但是這個滅煩惱是暫時的!阜蔷烤箶唷梗皇蔷烤沟挠谰玫臄鄿缌藷⿶!敢杂诤髸r更相續(xù)故」,因為你以后,你現(xiàn)在成就的禪定有時間性,到時候禪定失掉了,你下地的煩惱又現(xiàn)出來了,又相續(xù)的現(xiàn)起來了。所以那個煩惱是暫時的斷,不是永久的斷除了。所以這是屬于世俗道凈惑所緣,不是出世間的圣道。

  這個「粗」和「靜」在其他地方也談到,但是這里說得更明白;這個「粗」怎么講?這個「靜」怎么講?

  歡喜靜坐的人總是好過不靜坐,但是歡喜靜坐只是令心寂靜而不修觀。這上面解釋的就是「世俗道凈惑所緣」它還是修觀的,就是觀察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穩(wěn)性」,還是做如是觀生厭離心。然后令心寂靜,這是世間的世俗道的靜坐。這個靜坐下面批評這件事:「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于后時更相續(xù)故」。若是我們靜坐的時候我們不修觀,只是貪圖心里面寂靜住,那你將來會怎么樣呢?就算你成功了,也就是這樣子了。但是若是你沒有學(xué)習(xí)這一段文的時候,你知道這回事情嗎?

  等到下邊說到「出世間」的圣道「凈惑所緣」,那就有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修這苦、空、無常、無我的觀行了,你做如是觀的時候它能滅除煩惱種子,那就不是「暫斷」而是「究竟斷」,所以小乘佛法也能得圣道。我們?nèi)魧W(xué)習(xí)這樣的經(jīng)論的時候,你回頭想一想:我們的修行只是在那里閉上眼睛,那能行嗎?所以我們佛教徒不可以不讀經(jīng)論。這個朱子治家格言「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朱子還有這種見地。我們佛教徒反倒是把這個經(jīng)書放在藏經(jīng)樓上面不讀,我就閉上眼睛坐在這里,那行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