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4)
寅二、明能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對治。一、修光明想。二、修離欲想。
前邊是第三科里邊「后四種」,舉出來四種所對治,現(xiàn)在是第二科「明能治」,「能對治」所對治的「過失」的。
「如是四種」,「如是」指前邊文說的四種所對治法!府斨嘤兴姆N修習」的能對治法,來對治前面那四種。前面那四種所對治法,第一種「于奢摩他毗缽舍那品有暗昧心」,這個能對治呢,第一種「修光明想」。這后邊文有解釋就是修習法光明來對治這個暗昧心,這是第一種。「二、修離欲想」,這個第二種「于諸定有隨愛味」怎么樣對治呢?「修離欲想」。這個「欲」不是欲界的欲,是色界、無色界這個禪定里邊的欲。這樣的欲怎么樣對治呢?修離欲想!杜麑び洝返慕忉尅
《披尋記》七二三頁:
修離欲想者:謂于離欲界中,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離欲想故。
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里邊就是這個八背舍,就是在禪定里邊修四念處,就能破除去禪定里邊的欲。
這里說「觀見最勝寂靜功德」,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寂靜功德」,但是出世間的無漏的禪定是「最勝」的「寂靜功德」。這樣子就能對治禪定里邊的欲,這是第二種。
三、修滅想。
第三種「修滅想」。這第三種的過失「于生有隨動相心」,就是在中有的時候去得果報,看見一種境界心里面不能自主地就浮動了,這是一種過失。這樣的過失應該怎樣對治呢?彌勒菩薩開示「修滅想」?催@《披尋記》解釋。
《披尋記》七二三頁:
修滅想者:此說滅界,即無余依涅槃應知。
用這樣的觀想來對治。就是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而不是要向那里邊去,不是這個意思。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令心無所住,采取這個態(tài)度。這是第三「修滅想」。
四、修死想。
第四「修死想」。這個第四個過失是什么呢?「推后后日,顧待余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這是一個懈怠的境界。怎么樣對治呢?要「修」習「死想」,就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決定要死掉了的。這個《披尋記》上:
《披尋記》七二三頁:
修死想者:謂所得自體,是死法性故。
我們先世的業(yè)力引來的這個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雖然現(xiàn)在還在生存,但是它是決定要死掉的,「是死法性」。說是什么時侯死是不一定,但是一剎那間就會死掉的,所以不應該向后推,「推后后日,顧待余時」,你「顧待余時」,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還那有余時呢?所以應該積極的去修行才對的。
辛二、廣辨(分二科) 壬一、廣三種想(分三科) 癸一、不凈想(分二科)
子一、舉所治(分三科) 丑一、標列
又不凈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
這是第二科「廣辨」。前邊第一科是「略說」,是簡略地說出來這個修觀的事情。這以下是廣說,分兩科,第一科「廣三種想」。分三科,第一科先廣說這個「不凈想」。這三種想,第一個是不凈想,第二于無常所修苦想,第三是光明想,廣說這三想,先說這個不凈想。分兩科,第一科「舉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列」,舉所治的不凈。
這個「不凈想」略有兩種不同;第一個是「思擇力」所「攝」的不凈想,第二是「修習力」所「攝」的不凈想。看《披尋記》解釋這兩個力。
《披尋記》七二三頁:
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略于一切現(xiàn)法、后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乃至廣說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陵本九十八卷十頁)此二差別,義應準知。
「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略于一切現(xiàn)法、后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略」就是「要」,要略地、簡要地說!赣谝磺鞋F(xiàn)法」,一切現(xiàn)在的生命體!负蠓ā,「后」是將來的生命體,所發(fā)出來的「諸惡行」里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這些罪過的業(yè)力里邊「深見過已」,深深地看見它的過患。做惡事就有惡報,要深深地要注意這件事!改苷紦瘢⒅T惡行」,深見過患之后就能夠正思擇,就能依據(jù)佛法的智慧去觀察。「息諸惡行」,就是停下來一切罪過的事情,不可以造!感拗T善行」,修學一切善法。這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持戒,把惡停下來修諸善行就是持戒了,用戒來停止一切惡行,戒本身就是善,對治惡行就是善行。能這樣子做這叫做「思擇力」。
「乃至廣說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改酥翉V說」,這里邊很多沒有講出來,還有「廣說」持戒怎么樣滅一切惡法。「由此為依」,由這個滅除一切惡,修一切善為基礎!改苷蘖曀哪钭〉取,那么這個善法里邊應該包括奢摩他,就是修習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或者是到四禪,這里邊有淺深的不同!改苷蘖曀哪钭〉绕刑岱址ā咕褪窃诮浜投ɡ镞呅匏哪钭〉呐徤崮橇,修三十七道品!府斨诵廾蘖暳Α,這就是「修習力」,「修習力」是這樣的意思。
這樣說,「思擇力」是在聞、思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不凈觀!感蘖暳Α咕褪窃谒、修;聞、思、修三慧;思、修的這個階段,這個時候這個不凈觀的境界。這些話是「(陵本九十八卷十頁)」上解說的!复硕顒e,義應準知」,這里說的「思擇力攝」、「修習力攝」,這兩個差別的名字,它里邊的含義應該準照「九十八卷十頁」的解釋就可以明白了。
這是第一科是「標列」,標列出來思擇力攝的不凈想,修習力攝的不凈想。下邊第二科「隨釋」,分兩科,第一科「思擇力攝」,先解釋這思擇力攝的不凈想。分三科,第一科「標」。
丑二、隨釋(分二科) 寅一、思擇力攝(分三科) 卯一、標
思擇力攝不凈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
有五種境界是所對治的,這是「標」。
卯二、征
何等為五?
這是「征」。
卯三、列(分五科) 辰一、欲貪
一、親近母邑。
這下邊是列出來這五條,第一個是「欲貪」。
「親近母邑」,說是這個人歡喜和女人親近。這是一種。
辰二、失念。
二、處顯失念。
這個「處顯失念」,這個「顯」就是顯露的境界,就是在大眾之中。你處在,這個「處」就是「停留」,也就是「在」的意思。在大眾之中你失掉了正念,是這樣意思?催@個《披尋記》就說得非常清楚。
《披尋記》七二三頁:
處顯失念者:謂往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于彼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能壞梵行,能隨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xiàn)行,應住正念及與正知,密護根門,不應觀視。與此相違,隨觀凈妙,是名處顯失念。
「處顯失念者:謂往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那這只是出家人喔!出家人離開了寺廟到這個村邑;或者是村、或者是邑、或者是聚落、或者是亭,到那兒去「邏」!高墶咕褪窃谀抢镒⒁,這個「邏」在那里走路而注意,當然沒有正念,那就是向外攀緣的意思。「巡行乞食」實在還是有事情做,去乞食去!赣诒四敢厥鈩儆咨,盛年美妙形色,能壞梵行」,對于那個在女人中特別殊勝的,而又是幼少,又是盛年的,又是持別美妙的形色的,這樣的境界能破壞你的梵行,能障礙你修梵行!改芰罘N種諸惡不善」的「尋思」活動出來!笐≌睢,應該,這個比丘應該安住在正念,不要胡思亂想。「及與正知」,要知道不對了,趕快地把它調過來叫「正知」!该茏o根門」就是嚴密地保護自己的六根,不要叫它有污染,保護它清凈!覆粦乖撊ァ赣^視」這個美妙形色能壞梵行的境界!概c此相違,隨觀凈妙」,你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不能密護根門,你就「隨觀凈妙」,就是放縱自己的心去觀,「是名處顯失念」,是這樣意思。
辰三、放逸
三、居隱放逸。
這第三科!妇与[放逸」,前面是顯露,現(xiàn)在是在隱密的地方,你心里面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這是放逸。
《披尋記》七二三頁:
居隱放逸者:謂閑居時,于凈妙相不正思惟,不勤對治,是名居隱放逸。
「居隱放逸者:謂閑居」的「時」候,就是你在你自己的住處的時候。「于凈妙相不正思惟,不勤對治,是名居隱放逸」。
這是第三,下面第四。
辰四、串習
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
「通」于,你是「處」于「顯」、或者處于「隱」,你心里面你不能安住正念正知,是「由串習」的「力」量?催@個串習什么意思。
《披尋記》七二四頁:
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者:若處隱時,于凈妙相多所思惟。及處顯時,于凈妙相欣樂觀視。當知此由串習所作,非暫失念及與放逸。此串習力通處隱顯,故與前別。
「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者:若處隱時,于凈妙相多所思惟。及處顯時,于凈妙相欣樂觀視」!府斨擞纱曀鳌,這是應該知道,這是無始劫來這個虛妄的分別就是這樣子,就是連續(xù)不斷地這樣子熏習了,成了習慣了,「串習所作」!阜菚菏睢梗皇菚簳r地失掉正念的事情!讣芭c放逸」,也不是暫時放逸的事情!复舜暳,通處隱顯」,「隱」也是這樣子,「顯」也是這樣子!腹逝c前別」,所以同前邊不同。
這個「串習力」就是也可以說是俱生的,生來就是這樣子,成了習慣了。前邊的兩個是由作意力,你自己特別地去虛妄分別。所以不一樣。
辰五、錯亂
五、雖勤方便修習不凈,而作意錯亂。謂不觀不凈,隨凈相轉,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這是第五「錯亂」。
「雖勤方便」,這一位修行人還知道好歹的,他就能夠努力地守護自己的根門,精勤地善巧方便修習不凈觀。雖然是這樣努力了,「而作意錯亂」,你心里面正念觀察,忽然它就是不對勁,就是還是心里不清凈?吹紫陆忉。
「謂不觀不凈,隨凈相轉」,你本來是作意密護根門的,但是這個心就是不聽招呼,它就是不觀,不修這個不凈觀,偏要修這個凈妙相的觀。「隨凈相轉」,這個心里面就是這樣子顛倒迷惑。「如是名為作意錯亂」,這樣子。
寅二、修習力攝(分三科) 卯一、標
修習力攝不凈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
前邊是「思擇力攝」的顛倒妄想。這以下是說「修習力攝」的所對治的境界,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這個「修習力攝不凈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的,為所消除的。這是「標」。
卯二、征
何等為七?
這是「征」。
卯三、列(分七科) 辰一、心散亂性
謂本所作事心散亂性。
這是「列」出來,分七科,第一科是「心散亂性」。
「本所作事,心散亂性」,這是一。這個「本所作事」,這個「本」就是「原來」,原來你所作的事情,這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原來是修止觀的,修這個瑜伽,但是修止觀的時候呢,過去的這種心散亂性就出現(xiàn)了,就是這個凈妙相就顯現(xiàn)在心里面,心里面就散亂,這是一種解釋。另外一種解釋,這個「本所作事」就是以前造過這種顛倒迷惑的事情,這種事情在心里面現(xiàn)出來了,你坐在這里修止觀,但是這個顛倒的事情現(xiàn)出來了心就散亂,有這么一種解釋。
辰二、趣作用性
本所作事趣作用性。
這是第二個。這個「本所作事」看《披尋記》的解釋。
《披尋記》七二四頁:
本所作事心散亂性等者:謂瑜伽師修習瑜伽所作,是名本所作事。心未調順,色等十相令心流散,是名心散亂性。復由其相,令心作用遽務,是名趣作用性。色等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相應知。
「本所作事心散亂性等者:謂瑜伽師」,就是修止觀的這個人!感蘖曡べに鳌沟氖,就是修止觀!甘敲舅魇隆,這是屬于清凈的!感奈凑{順,色等十相令心流散」,雖然是修止觀,這止觀不調順,就是你還是不能夠控制住,心里面有的時候清凈,有的時候顛倒,所以不是調,還有所不調,還是不順,不能順你的智慧的指揮。那么「色等十」種「相」貌顯現(xiàn)出來,就「令」你的「心」在十種相上「流」動、「散」亂;「是名心散亂性」,「本所作事,心散亂性」是這么解釋。
「復由其相,令心作用遽務,是名趣作用性」,這是解釋第二句!笍陀伞惯@種心散亂的十種「相」,在你心里面現(xiàn)出來,它不但是令你心里面散亂,還能「令」你「心」里面「作用」,「遽務」就是急促、不安祥、不自在,就是浮動得很厲害,這樣意思,這么講!甘敲ぷ饔眯浴,這個「趣」就是向那邊去,向那邊去就是「作用性」,使令心里面不寂靜,很急促。
「色等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這是五個相,「及貪、瞋、癡」是三相,還有「男,女相」,加起來就是十相,在十相上心里面散亂,「趣作用性」,這樣解釋。
辰三、不善巧性
方便作意不善巧性,由不恭敬勤請問故。
「方便作意不善巧性」,這是第三個。這個「方便作意」就是你修不凈觀的這種善巧方便的作意!覆簧魄尚浴咕褪切薜牟皇悄敲辞‘敚薜牟皇翘线m,什么原因會這樣子呢?「由不恭敬勤請問故」,你不恭敬你的老師,去勤勤地請問那件事,所以你得不到一個善巧方便的、很適合的、不凈觀的方法。
辰四、尋思擾亂
又由不能守根門故;雖處空閑,猶有種種染污尋思,擾亂其心。
這是第四科。說是由于這一位修行人,他到村邑聚落去的時候,他「不能守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門」,所以「雖」然回到自己的「空閑處」,在這里住下來的時候,「猶有種種」的染污的「尋思」「擾亂」他的「心」。因為你不守根門,你這個眼耳鼻舌就取著這些顛倒的境界,到第六識就是法塵了,所以有染污的尋思。這是第四。
辰五、身不調適
又于飲食不知量故,身不調適。
「又于飲食不知量故」,這是第五「身不調適」。「又」這位修行人,他對「于飲食」這件事「不知」道「量」,不知道自己飲食的時候是多是少,這個量他不能把握。因為你吃太多了也不對勁,吃太少了也不對勁,所以這個「身」體「不」能「調適」,不合適,四大不調和。不調和呢,你這身體不調和,對于修止觀也有影響的。
辰六、不樂內定
又為尋思所擾亂故,不樂遠離內心寂靜奢摩他定。
「又為尋思所擾亂故」,這是第六個「不樂(ㄌㄜˋ)內定」,或者是「不樂(ㄧㄠˋ)內定」!赣譃閷に妓鶖_亂故」,這位修行人他不能夠守護根門的關系,所以他內心里面有很多的染污的尋思擾亂他的心的原因,變成什么樣子呢?「不樂遠離」,不歡喜遠離憒鬧,愿意到憒鬧的地方走一走,去看一看。不歡喜內心的寂靜,內心的寂靜他不歡喜。不歡喜「奢摩他定」,這件事不歡喜,心里面就是不高興這樣子。這是第六。
辰七、不善修觀
又由彼身不調適故,不能善修毗缽舍那,不能如實觀察諸法。
「又由彼身不調適故」,這是第七「不善修觀」!赣钟伞褂凇副松怼贵w的「不調適」,所以「不能善修毗缽舍那」。就是你吃得太多,就是打瞌睡多,那也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你吃得太少,又沒有精神,也是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其實你若常常靜坐的時候,很明顯地會感覺到這里,所以「不能善修毗缽舍那」。怎么叫做「不能善修毗缽舍那」呢?「不能如實觀察諸法」,就是這個身體不對了,心理也受到影響,就不能夠真實地觀察諸法的不凈,諸法的無常、無我的道理,都觀察不來。
丑三、總結
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一門十二、一門十四。
這底下第三科是「總結」,把前面這兩段文總結一下。
「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一門十二」,就是這個不凈這一門里面有十二條。前面是五條,這后邊是七條。這個思擇力是五條,這個修習力是七條,加起來是十二條!敢婚T十四」,十四條;這個思擇力和修習力是總,五和七是別,總別加起來,那么就是十四,十四條。
子二、成能治
又即如是所對治法,能治白法還有爾所。于修二種不凈想中,當知多有所作。
這是第二科「成能治」,前面是說這個所治有十二條。現(xiàn)在這以下說能治,能對治的。
「又即如是」,就前邊「如是」十二種、或者說十四種「所對治」的過失!改軐χ巍沟氖恰赴追ā,是清凈的法,清凈的止觀。「還有爾所」,也是有那么多,也是有十二種!赣谛薅N不凈想中,當知多有所作」,于思擇力修不凈觀,于修習力修不凈觀,「當知多有所作」,你能這樣修行,就有很多的作用,能對治那種過失。這個「多有所作」下邊文有解釋。
癸二、于無常所修苦想(分二科) 子一、舉所治(分三科) 丑一、標
又于無常所修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
前邊是廣說這個「不凈想」。現(xiàn)在是第二科「于無常所修苦想」,分兩科,第一科「舉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于無常」,用無常想來對治自己的懈怠,在這里「所修」的「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
丑二、征
何等為六?
這是「征」。下邊第三科是「列」出來。
丑三、列
一、于未生善法最初應生,而有懶惰。
這里把懶惰和懈怠說得非常清楚!赣谖瓷,沒有生起的「善法」,「最初」發(fā)心用功的時候,「應」該把善法建立出來。這件事需要有強大的愿力,有力量的愿力,「我要得圣道」,就是很努力地發(fā)動這件事。但是他「有懶惰」,就是提不起勁來,不愿意做這件事,那么這個未生善法就很難生起了。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七二五頁:
未生善法等者:若惡對治,若蓋若結,若結對治,是名善法。若未和合,未現(xiàn)在前,說名未生。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一頁)于此未生應生善法,無猛利欲不具起發(fā),名有懶惰。
「未生善法等者」,什么叫做「未生善法」?就是什么叫做「善法」呢?「若惡對治」,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的對治,那就叫做「善法」,能對治身、語、意的惡行,那就叫做「善法」,那也就是十善!溉羯w」,就是五蓋:貪欲、瞋恚、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溉艚Y」的「對治」,「結」有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和慳結,這些煩惱的對治!甘敲品ā梗軐χ芜@些過失的,那就叫做「善法」。「若未和合,未現(xiàn)在前」,這個因緣沒有和合的時候,這些善法不能現(xiàn)前,「說名」叫做「未生」!溉纭绰暵劦亍嫡f,(陵本二十九卷一頁)」,「于此未生應生善法,無猛利欲」,你這些沒有生起的善法應該生起,怎么樣才能生起呢?第一個條件就是你要有猛利的愿望,也就是要有圣道的愿望,你若沒有這樣猛利的、有力量的、勇猛的這樣的愿望!覆痪咂鸢l(fā)」,就是不具足,這個因緣不具足,它就不能生起來。名叫做「有懶惰」,這個「懶惰」這么講。
二、于已生善法應住不忘修習圓滿倍令增廣,所有懈怠。
這個第二條是已經生起的善法。我能對治了這些過失,這樣的「善法」你已經開頭了,「已」經建立起來了,那應該怎么辦呢?「應」該繼續(xù)地這樣努力「不」要「忘」掉了。這都是心所法,心里面的善法你不要忘掉,繼續(xù)地「修習」令他「圓滿」,使「令」他加「倍」地「增長」廣大,應該這樣做。但是你呢!「有懈怠」,就不想這樣做,就是忘了修行,忘了這樣做了,那么這叫做「懈怠」。這個「懈怠」是對「已生善法」說的,「懶惰」對于「未生善法」說的。這個《披尋記》解釋得很清楚。
《披尋記》七二五頁:
于已生善法等者:善法如前說。若已和合,已現(xiàn)在前,說名已生。謂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是名應住。于此善法明了現(xiàn)前,無暗鈍性,名應不忘。于此善法已得現(xiàn)前,數(shù)數(shù)修習,成滿究竟,名應修習圓滿。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三頁)由不策勵,不發(fā)精進,不能于已生善倍令增廣,是名倍令增廣所有懈怠。
「于已生善法等者:善法如前說」,前面那未生善那個地方,解釋什么叫做善法,解釋過了!溉粢押秃,已現(xiàn)在前,說名已生」,若是你有猛利的愿望,各種條件都具足了,你這個善法就「現(xiàn)前」了,「說名」叫「已生」!钢^此善法已得不失」,已經得到已經成就,不失掉,「已得」而「不退」,「是名」叫做「應住」。「于已生善法應住」這個「應住」這么講。
「于此善法明了現(xiàn)前,無暗鈍性」,這個「暗鈍」就是不明了、遲鈍,「名」叫做「應不忘」。你若「暗鈍」,就忘掉了、不明了了,不是這個善法很分明地顯現(xiàn)在你的心里面,你要把它現(xiàn)前就很容易在心里面現(xiàn)前出來;現(xiàn)在不是,「暗鈍」,就是不現(xiàn)前了叫做「暗」,或者想要現(xiàn)前、「鈍」,就是不容易出現(xiàn)在心里面,想不上來,那么那叫做「暗鈍」,F(xiàn)在沒有「暗鈍性」,「名」叫「應不忘」,這個「不忘」這么講。
「于此善法已得現(xiàn)前,數(shù)數(shù)」的「修習」,一次又一次地修習,「成滿究竟」,名叫做「應修習圓滿」。「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三頁)」。
「由不策勵,不發(fā)精進」,由于你自己不能警策自己,不能用無常來警策自己,不能勉勵自己,你就不能發(fā)出來精進的力量。「不能于已生善倍令增廣,是名倍令增廣所有懈怠」,懈怠這么講,這幾句都說得很清楚。
三、于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不恒相續(xù)。
這是第三個。「于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你請問師長的時候要有恭敬的想法。
這個《大毗婆沙論》上說一件事,就是那個,是鄔波夷這個人。這個人和舍利弗尊者討論滅盡定的問題。這個鄔波夷的意見和舍利弗尊者的意見不一致,舍利弗尊者怎么說他也不接受。不接受,但是有一部份舍利弗尊者應該給他解釋,或者他可能會接受,舍利弗尊者不出聲,他就不說。我看到那一段文就看出來,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羅漢,不是凡夫境界。你對他呀…反抗他的意見,他就不出聲了,會有這種事情。
所以這里說「三、于恭敬師長往請問中」,可見這個恭敬是有作用的!覆缓阆嗬m(xù)」,有的時候恭敬,有的時候又不恭敬,有的時候往請問,有時候不請問,這是一個問題。這是第三個,有這樣的問題。
四、于恒修善法常隨師轉,遠離凈信。
第四個「于恒修」的「善法」,常常這樣修習的善法!赋kS師轉」,常是隨順師教而行,這個「師」教導你這樣修你就這樣修,這件事呢、「遠離凈信」,沒有清凈的信心,這也是過失。這個地方也還有分別?催@個《披尋記》它解釋的。
《披尋記》七二五頁:
于恒修善法常隨師轉等者:〈攝異門分〉說:于一切事現(xiàn)正隨從,故名信順。若即于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聞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于彼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故名凈信。(陵本八十三卷二頁)此中常隨師轉,即彼名信,唯于補特伽羅處所起故,非于彼法處所而起,故名遠離凈信。
「于恒修善法常隨師轉等者:〈攝異門分〉說:于一切事現(xiàn)正隨從,故名信順」,就是對于一切修行的事情,你現(xiàn)在正在隨順師教而作,這叫作「信順」。「若即于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這下邊詳細解釋;若是這個人對于那個人,這個「補特伽羅」就是那個人,就是指師長而說,「處所而起」,是對那個人而生起的信心,這叫做「信」。
「聞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于彼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故名凈信」,這個「信」和「凈信」還有差別!嘎劚斯Φ隆,聽聞彼師長所開示的法門有種種的功德,這個法門這樣修有種種功德,有種種的威力,有殊勝的智慧!讣从诒朔ㄌ帯,在法那個地方生起信心。不是人,人和法兩個部份!鸽S順理門」,這個「隨順理門」是什么意思?是沒有顛倒。沒有顛倒,這里邊在「法」上沒有顛倒;你不是用貪瞋癡隨自己的感情上去生起信心。這樣子,「故名凈信」,這叫做「凈信」。就是,這也是一種智慧;只要是那個人說的,我就相信,不是那個人說的,我就不相信;那么這是在「人」上生起信心!鸽S順理門」是在「法」上生起信心,這是兩回事。這是「(陵本八十三卷二頁)」。
「此中常隨師轉,即彼名信」,這上面說「于恒修善法常隨師轉,即彼名信」,即彼八十三卷說的那個,在補特伽羅上生起信心的,「唯于補特伽羅處所起故」,生起的信心!阜怯诒朔ㄌ幩穑拭h離凈信」,不是在所說的法門上生起信心,所以不名「凈信」,是「遠離凈信」。因為主要是「法」,如果你的注意力在「人」方面,那不能名之為凈信。所以在「法」上要注意,能生起不顛倒的智慧,那叫做「凈信」。這是一種。
五、由遠離凈信,不能常修。
這是第五個。由于你在法上沒有生起清凈的信心,那你對于法的念就不具足了。那你就不能常常、不斷地、精進地修行的,也有過失。
六、于內放逸,由于放逸故,于常修習諸善法中,不恒隨轉。
「六、于內放逸」,就是心里面放逸,就是也是拿不出來、不能發(fā)動這個精進的力量。「由放逸故,于常修習」的「諸善法中」也就不能夠長期地「隨法而轉」,不能這么修。就是你有了凈信的話,如果你要放逸,也還是不能修?催@個《披尋記》。
《披尋記》七二六頁:
由遠離凈信等者:〈攝異門分〉說:言常恒者,謂即于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舍軛。又說:不放逸者,謂得信已,于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恒常發(fā)起善法修習。(陵本八十三卷三頁)翻彼,當知此所說相。
「由遠離凈信等者:〈攝異門分〉說:言常恒者」,這個「常恒」怎么意思?「謂即于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舍軛」,你在「正加行中」修不凈觀、修四念處的時候,你能夠精進不間斷地這樣修,這就叫做「常恒」,也就叫做「不舍軛」,不舍掉這個善法。
「又說:不放逸者,謂得信已,于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恒常發(fā)起善法修習」,這個「不放逸」怎么講呢?「謂得信已」,得到信心以后,「于樂出離障礙法中」,這里面有自己的愿力,「樂」就是你圣道的愿望,你愿意解脫一切的「障礙法中」!阜雷o其心」,保護內心的清凈,不要叫它染污了,「恒常發(fā)起善法」的「修習」,是這樣的意思,這就叫做「常恒隨轉」!阜耍斨怂f相」。
子二、成能治
如是六種所對治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多有所作,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前邊是「舉所治」,下面是成立能治,能對治的。
「如是六種所對治」的「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多有所作」,你若能夠對治這六種過失呢,你會有佷多很多的功德建立出來。「與此相違」,這個六種能對治法是什么呢?「與此相違」,與所對治的相違,「應知其相」,就是能對治的相貌。這個地方略去了。
癸三、光明想(分二科) 子一、指多種
又光明想,緣多光明以為境界,如三摩呬多地中已說。
這個「廣三種想」,現(xiàn)在前兩種想:不凈想,于無常所修苦想,這兩種想已經說完了,F(xiàn)在說這第三種,說這光明想。分兩科,第一科「指多種」。
「又光明想,緣多光明以為境界」,就是在你修止觀的時候,在靜坐的時候,在奢摩他中去觀察很多的光明,觀察這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的「光明以為境界」,這個「如三摩呬多地中」己經說過了。
子二、簡今義(分三科) 丑一、標
今此義中,意辯緣法光明以為境界,修光明想。
現(xiàn)在第二科「簡今義」,現(xiàn)在這個文的義是別有所指的,是「緣法」的「光明」以為所緣境界的,「修光明想」。
這是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先解釋這個法光明的這個名字,「釋名」。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釋名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與彼俱行彼相應想,應知名光明想。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這個「法光明」的含義就是你聽聞的佛法,「聞已」,聽聞了,而能夠成就「究竟不忘念法」,那就是要思、修,才能成就這個不忘念,那就叫做「法光明」。這個「法」,它有光明的作用;你把佛說的法語在心里面這樣憶念的時候,就能使令你增長智慧,它就能夠消除一切顛倒妄想,它有這個作用,所以叫做「法光明」。這還只是說是你在「念」,只是把這個「法」在你心里面分明地顯現(xiàn)出來,就有這種威力。
「與彼俱行彼相應想,應知名光明想」,「與彼俱行」就是你的「心」與那個「法」在一起俱生俱滅,就是你的心由這「念」的力量把這個「法」顯現(xiàn)出來,叫做「俱行」!副讼鄳搿,那個法里邊有「義」,你能觀想、觀察、思惟里邊的「義」,那叫做「相應想」,這就屬于不但是念,里邊有智慧的觀察了,這個時候,應知名「光明想」!阜ü饷鳌古c「光明想」意思有點不同。這叫做「光明想」。
寅二、顯義
何以故?真實能令心暗昧者,謂方便修止觀品時,于諸法中所有忘念。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光明。
第二科是「顯義」。前面是「釋名」,下邊是「顯義」。
「真實能令心暗昧者,謂方便修止觀品時,于諸法中所有忘念」,「真實能令」你內「心」里面「暗昧」的。本來修止觀的時候,心是明了性的,你不修止觀的時候心也是明了性。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明了性用修止修觀才是對,但那個時候暗昧了,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暗昧」。「謂方便修止觀品」的「時」候,「謂」你依據(jù)佛的法語善巧「方便」修止修觀的時候,止是一品,觀是一品!赣谥T法中所有忘念」,就是止,應該怎么止,觀,應該怎么觀,叫「諸法」,「所有」的「忘念」,就是不知道了,不知道怎么修止,把止的方法也失掉了,觀的方法也失掉了,心里面什么也不知道了,那就叫做「暗昧」。
「與此相違」,與這個暗昧相違反的!府斨词枪饷鳌,這時候心里面明了,修止的時候能夠明靜而住,修觀的時候能如法地觀諸法實相,那就是有光明?础杜麑び洝。
《披尋記》七二六頁: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等者:多聞思修,所集成念,名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由此念故,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名法光明。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名彼俱行。同一所作,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即由是義,名光明想。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等者:多聞思修,所集成念」,你能多聞佛法,而能夠專精思惟,還能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樣子所成就的這個念力,這個念力很高了,「集成」的「念」,「名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赣纱四罟,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由這樣的念,隨你所領受的佛的法語,或所思惟的法語,「所觸」,「觀察諸法」,以此念所現(xiàn)前的法門,去觀察諸法實相。「或復修習隨念佛等」,或者修習念佛,念佛的名號,念佛的相好光明,念佛的如來、應供、正偏知…,念佛的功德;蛘吣罘、念僧等,「名」都叫做「法光明」。
「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你的觀察與彼念心所,當然這個心王……,「想」和「念」都是心所法,一定是有心王在里邊。「同生住滅」,同在一起剎那剎那地生滅,「名」叫做「彼俱行」。
「同一所作,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念心所、和想心所、和心王共同地做一件事。「展轉相攝」,我的所緣境也是你的所緣境,你的所緣境也是我的所緣境,「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即由是義,名光明想」。
丑三、廣(分二科) 寅一、舉所治(分二科)
卯一、總顯兩種(分三科) 辰一、標
又第一義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十一法為所對治。
這是第三科是「廣」,這是「丑三」。前面「丑一、標」,「丑二、釋」,現(xiàn)在「丑三」是「廣」說。前面「釋名」、「顯義」是略說,現(xiàn)在是「廣」說。分兩科,第一科「舉所治」。分兩科,第一科是「總顯二種」。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又第一義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由這個「第一義思所成慧」,由專精思惟所成就的智慧,「及」在禪定里邊修觀所成就的智慧!妇愎饷飨搿梗@都是光明想,當然修所成慧的光明想是高深了。這里邊「有十一法為所對治」的,這是「標」。
辰二、征
云何十一?
這是「征」!钢^思所成慧」,這以下是解「釋」。
辰三、釋
謂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七法;如是所治,合有十一。
合起來有十一法。這是「標」、「征」、「釋」,這是「總顯二種」說完了。現(xiàn)在下邊是第二科「隨標別列」。分兩科,第一科是「思慧俱法」。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列」出來。
卯二、隨標別列(分二科) 辰一、思慧俱法(分二科) 巳一、列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一、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于所思惟有疑隨逐。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那是什么呢?「一、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于所思惟有疑隨逐」,這是一個問題。這位修行人在思慧的時候,「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于所思惟有疑」惑「隨逐」,有疑惑就不能決定,有疑惑呢,也就不能觀察?础杜麑び洝返奈。
《披尋記》七二六頁:
不善觀察故等者:謂于三世諸行疑我為有為無,是名不善觀察。于苦等諦生惑生疑,是名不善決定。
「不善觀察故等者:謂于三世諸行疑我為有為無」,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這一切的有為法,在這有為法的流動中疑惑:「我究竟是有呢?是沒有?是有我呢?是無我?」這樣子「是名不善觀察」。「于苦等諦生惑生疑」,對于苦集滅道這個四諦生出疑惑;「惑」是不懂,「疑」是疑惑、不決定,有多少明白又不決定;「是名不善決定」。而這些事情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無明,一個是疑,這是一個所對治的。
二、住于夜分懶惰懈怠故,多習睡眠故,虛度時分。
這又是一個問題!缸≡谝狗帧梗滋斓牟徽f,住在夜間的時候,「懶惰懈怠」,像前面所解釋的懶惰懈怠故!付嗔曀摺梗褪抢舷胍X,就把光陰都空過了。這是一個問題。
三、住于晝分,習近邪惡食故,身不調柔,不能隨順諦觀諸法。
這是第三個!缸∮跁兎帧,是白天!噶暯皭菏彻省,你常常歡喜吃這種邪惡的飲食,邪惡的飲食。就是你若歡喜靜坐,你要注意你的飲食,你就知道什么是邪惡的飲食?吃了這種飲食,令你容易生欲心,容易動瞋心,容易昏沈睡眠,這一類的都是邪惡的飲食。你不知道簡別這件事,這樣子你的身體就不調柔,不能隨順你修止也不能隨順你修觀,就是不調柔!覆荒茈S順諦觀諸法」,你睡覺,打瞌睡也不能修止觀了;蛘呷菀讋硬_心,你一發(fā)脾氣修止觀也受影響。這個貪、瞋、癡,和各式各樣的這些煩惱一動,對于修止觀都有障礙,這是這個事情還有這種問題。
四、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于隨所聞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
這又是一個問題。就是和在家人在一起住,和出家人在一起住,「共相雜住」!腹蚕嚯s住」有什么問題呢?「于隨所聞」的佛法,「所究竟」觀察思惟的佛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了,也都障礙了。人在一起容易說話,應該停下來吧,還要繼續(xù)講,就把光陰也空過了,還有種種的過失的。
這前面是列出來這四種,這下邊第二科加以解釋。
巳二、釋
如是疑隨逐故,障礙能遣疑因緣故;此四種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對治;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凈。
「如是疑隨逐故」,這是第一條,疑惑心隨逐你!刚系K能遣疑因緣故」,你有疑惑的時候,他還使令你不善觀察、不善決定。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障礙」你「能」排「遣疑」惑的「因緣」,你有疑在的時候「排遣疑惑的因緣」也被障礙。槐緛磉@樣做可以排遣這個疑惑,但也被障礙了!复怂姆N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對治」,前面列出這四種是思所成慧的光明想,能對治這四種過失,能對治。
「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凈」!噶钏妓伞,這個所對治的這些事情,這些障礙,這些不清凈的過失,使「令」你這個「思所成」的「若智、若見,不得清凈」,智也不清凈,見也不清凈。
《披尋記》七二七頁:
令思所成若智若見等者:此中智見有多差別,〈攝事分〉中廣辯其相,隨應當知。(陵本八十六卷九頁)
在「(陵本八十六卷九頁)」那上面有說。
那上面說得很清楚;譬如說是這個,過去世的事情、未來世的事情,這是不現(xiàn)見的事情,你若能通達這叫做「智」。于現(xiàn)在世的事情你通達,那叫做「見」。于現(xiàn)在的事情能夠通達的智慧,叫做「見」;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是不現(xiàn)見的,你能通達,那叫做「智」。還有幾種解釋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