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一(3)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一(3)

  寅二、釋合說(分二科)  卯一、約處所等辨

  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

  這個五蓋里邊第三個是惛沉睡眠蓋;惛沉和睡眠是兩回事, 但是也有合在一起說的這個事情,這是講過了。這個第四蓋是掉舉惡作蓋,掉舉和惡作也兩回事,但是現(xiàn)在把他合在一起說,所以這是第二科「釋合說」。前邊的「別辨相」說完了,現(xiàn)在解釋合說。合說里面分二科,第一科「約處所等辨」,就是生起的處所,生起掉舉惡作的原因是相等的,因此而合在一起說,是這樣意思。

  「由前掉舉、與此惡作」前邊說修止觀的人,修止觀的時(shí)候止觀不修心里面打妄想,這是掉舉。這個掉舉和這里說這個惡作,惡作就是后悔的意思,不高興所作的事情;就是當(dāng)時(shí)我是愿意做,做完了以后,后悔不高興這樣做,這叫作「惡作」,厭惡他所做的事情。這兩種過失的原因是一樣的,所以叫「處所」,就是發(fā)起這種過失的地方是相等的,因此「合說一蓋」,就是合在一起成為一種障,叫做「掉舉惡作蓋」。

  《披尋記》三五四頁:

  由前掉舉至合說一蓋者:掉舉惡作,皆以親屬等所有尋思及曾所經(jīng)戲笑等念為食。即此處所為因,能生掉舉惡作,由是說言彼處所等,故此二種合說一蓋。

  「由前掉舉至合說一蓋者:掉舉惡作皆以親屬等所有尋思」,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等。「及曾所經(jīng)戲笑等」,就是過去曾經(jīng)驗(yàn)過的這些戲笑的事情!傅饶顬槭场咕瓦@些妄想為掉舉惡作的食,就是它的營養(yǎng),你這樣做就能增長你的掉舉和惡作,能加強(qiáng)你這件事,「即此處所為因,能生掉舉惡作,由是說言彼處所等,故此二種合說一蓋」。

  卯二、約處所不等辨(分二科) 辰一、辨惡作差別(分二科) 巳一、非處惡作

  又于應(yīng)作不應(yīng)作事,隨其所應(yīng)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應(yīng)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舍。

  這是第二個原因「約處所不等」、不一樣,來辨別它是蓋,合說一蓋。分二科,辰一「辨惡作差別」,辨這惡作的不同。

  「又于應(yīng)作不應(yīng)作事」又這個修行人,這個坐禪這個人,他對于過去的時(shí)候應(yīng)該作的事、不應(yīng)該作的事,他后悔了!鸽S其所應(yīng)」隨這兩種事情所適合的,「或已曾作或未曾作」,或已經(jīng)作過不應(yīng)該作的事,那么就后悔了;或未曾作應(yīng)該作的事。這當(dāng)然都是事后的分別心,事后在分別:哎呀!這件事我應(yīng)該作、我沒有作!后悔;蛘呤遣粦(yīng)該作、我當(dāng)時(shí)糊涂作了,后悔!「心生追悔」,他心里面發(fā)動「追悔」,「追」就是向前追,就是后來的時(shí)候悔恨了,這樣意思。

  「云何我昔應(yīng)作不作、非作反作」,這就是后悔的相貌;我怎么這么糊涂呢?我以前那個時(shí)候應(yīng)該作、但是我沒有作,這個悔恨自己!阜亲鲬(yīng)作」不應(yīng)作的事情我反倒是作了,他在后悔;心里面不高興,自己恨自己!赋茸坊谒鷲鹤鳎藧鹤骼p猶未能舍」,這「除先」這是另一回事,就是除掉以前「追悔所生」的這個「惡作」,這件事除掉;只說這個「我昔應(yīng)作不作、非作反作」這一樣。那么這個惡作的煩惱,「猶未能舍」這個修行人,他還沒能棄舍,他還是在那悔恨。

  《披尋記》三五五頁:

  除先追悔所生惡作等者:前說尋思戲笑等念,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名先追悔所生惡作。除此復(fù)有非處惡作,即由應(yīng)作不作、非作反作之所引發(fā)。此現(xiàn)行時(shí)未能除遣,名未能舍。

  「追悔所生惡作等者:前說尋思戲笑等念,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這是「名先追悔所生惡作」,這個「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是指這個事情說的,就是這個戲笑,除先前說的尋思戲笑等念這個!赋藦(fù)有非處惡作,即由應(yīng)作不作、非作反作之所引發(fā)」的這些追悔!复爽F(xiàn)行時(shí)」,就是這個追悔現(xiàn)行的時(shí)候,「未能除遣,名未能舍」,這解釋這個意思。

  這是「辨非處惡作」。這下面是第二科「相續(xù)惡作」,這是又一種。

  巳二、相續(xù)惡作

  次后復(fù)生相續(xù)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

  「次后復(fù)生相續(xù)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這是另一種后悔的情形。事情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復(fù)生相續(xù)」,心里面還生起來「相續(xù)不斷的憂戀之心」,憂愁苦惱的這種心情、「惡作追悔」這種事情;就是后悔的心一直的相續(xù)下來。「此又一種惡作差別」,這是又一種后悔的不同的相貌。后悔,作錯了事情應(yīng)該后悔,但是馬上這個問題要解決就算了,不應(yīng)該繼續(xù)的后悔;若繼續(xù)的后悔,這也是障礙自己用功的一種過失。

  辰二、釋雜說一蓋

  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后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喧動,今此亦是憂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

  這是第二科「釋雜說一蓋」,這是辰二。辰一「辨惡作的差別」,現(xiàn)在第二科解釋這個雜說的一蓋,解釋這個雜說一蓋的原因。

  「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就是自己有這種過失的后悔,及后邊的惡作;后邊的惡作就是相續(xù)不斷的憂戀這些,那個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和前邊那個掉舉的過失,原因是不相等的!溉蝗绫讼囹v躍喧動」,可是彼掉舉的相貌是騰躍;「騰」是從地面上飛到虛空里面飛騰,「躍」就是跳躍,這個人的身體在跳動。這個是從身相上的不安靜來形容內(nèi)心的不安靜,是「浮動」就這個意思!感鷦印故谴舐曊f話,這是用說話來形容內(nèi)心的不寂靜?偠灾,是內(nèi)心里面那個掉舉,是因?yàn)閷τ跐M意的事情心里面悸動、浮動起來,這樣意思。「今此亦是憂戀之相」,現(xiàn)在這個惡作也是憂愁執(zhí)著的相貌,也是令你心不安靜障礙修道!甘枪逝c彼雜說一蓋」,所以這個惡作就和掉舉合在一起說為一個蓋,就叫做「掉舉惡作蓋」。

  丑五、疑蓋(分二科)  寅一、于三寶

  疑者;謂于師、于法、于學(xué)、于誨及于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證斷寂靜。

  這是說這個「疑蓋」;這個五蓋的最后一個「疑蓋」,「疑蓋」也是很厲害。

  這個「疑蓋」是「于師、于法、于學(xué)、于誨」;這個《披尋記》上解釋,「于師」是大師。這個經(jīng)論上用這種字的習(xí)慣,這個「師」若說是「大師」就是佛,稱佛為「大師」的;但是這里邊也應(yīng)該包括你的親教師、包括你的戒師,你學(xué)習(xí)的這些教授師,都應(yīng)該在內(nèi);對于師有疑惑!赣诜ā梗褪菐熕淌诘姆ㄩT也有疑惑。「于學(xué)」,「學(xué)」就是戒律,「應(yīng)當(dāng)學(xué)」就是戒律,戒應(yīng)當(dāng)學(xué);這個「法」就是經(jīng)論,這兩樣合起來,就是于經(jīng)律論有懷疑!赣谡d」,就是那個師和經(jīng)律論合起來,來教誨我們,教誡教授、教導(dǎo)我們,那么就疑惑「他講得對嗎?」就是這個意思!讣坝谧C中」,說是你這樣修學(xué)這個無漏的戒定慧能得無生法忍、能得圣道,在這里面「生惑生疑」,生了迷惑、有疑。這個「惑」是不明白,「疑」還有疑心,有多少明白但是又不明白,有多少信心又沒有信心,就是這樣子疑信參半。這惑和疑還是不一樣的,就是對于師長有疑惑,對于法、對于經(jīng)律論有疑惑,對于師長教誨的這個經(jīng)律論也是有疑惑,經(jīng)上說是能夠得圣道這件事也有疑惑,「我能得圣道嗎?」這就是疑惑。

  這件事在事實(shí)上看也是有這個情形,但是我認(rèn)為有疑惑的人少,是有,有疑惑的人不多;而有信心的人多,我有點(diǎn)感覺。而且我感覺容易有信心的人還特別多,就從這個社會上發(fā)現(xiàn)的這些現(xiàn)象上看,容易有信心的人特別多而沒有疑,所以使令那個特別有一點(diǎn)小智慧的人能大行其道,這就可以證明人容易有信心。但是這件事也證明,佛法是容易弘揚(yáng)的,只要你肯弘揚(yáng)就能夠,就能有成效的。就是可惜我們弘揚(yáng)的少,弘揚(yáng)的不夠。弘揚(yáng)不夠也是情有可原,也不能說不對。我去中國大陸到各廟上去看,就是我看我住在那里多少天,天天都放焰口、拜梁皇懺,這里去看打水陸、水陸大齋。那里看也是水陸多得很,打水陸、做佛事多的很,但是這件事也不能說不對。就是他要修廟,破壞了不修也不行,這也是一個原因。那么很多來燒香的人,就在那里拜一拜就走了,沒有看見我們這個主持人有一種安排,對來的信眾有佛法的教導(dǎo)、教育,不看見、不看見這件事。不看見這件事,還有很多人來燒香,這是怎么回事情?就是過去世的大善知識的弘揚(yáng)剩余的勢力,是那么回事情。而這個天主教、基督教的人,人家不是,他們是很積極的弘揚(yáng),他不怕政府逮捕他,他還是去弘揚(yáng)努力地,而我們佛教就是少,只是有個佛學(xué)院。但是在臺灣不同,臺灣好像好一點(diǎn),好得多。所以有疑惑是少數(shù)人,少數(shù)人是什么人呢?有一點(diǎn)智慧的人才有疑惑,一般的人多數(shù)不疑惑。

  「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證斷寂靜」,疑惑這件事有什么不對呢?就是「不能趣入勇猛方便」,這個疑惑障礙他,他不能進(jìn)步、不能勇猛的去修行「證斷寂靜」,能證悟真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心里面就寂靜了,證悟真理心里也寂靜了。就是沒有一切的苦惱使令我們心不寂靜;我們有苦惱的時(shí)候心不寂靜,煩惱來的時(shí)候也心不寂靜,F(xiàn)在若勇猛精進(jìn)的修行,一切苦惱斷掉了心里寂靜,煩惱也斷掉了也就寂靜。所以這個「證斷寂靜」是滅諦,「勇猛方便」就是道諦,由道諦證入滅諦,就斷除去苦集二諦,那么就成功了。但是因?yàn)橛幸苫蟮年P(guān)系,就有這個問題,就是障礙了,只停留在苦集上面,而不能入到滅道二諦里面去,不能。

  這個「于師有疑惑」,這是很嚴(yán)重的事情;「于法」、「于學(xué)」、于戒定慧、經(jīng)律論有疑惑,也是很嚴(yán)重的事情;于這個教誨有疑惑,也是很嚴(yán)重。但是我認(rèn)為這幾種嚴(yán)重里邊,于師疑惑是最嚴(yán)重;于師疑惑那就不能夠聽他的教導(dǎo)。若是于經(jīng)律論有疑惑,于教誨有疑惑,還不是嚴(yán)重,因?yàn)槟憷^續(xù)不斷地學(xué)習(xí)佛法,你自己會進(jìn)步,進(jìn)步你就會不斷的修正自己。這教的人你不斷的教,也不斷的會修正自己;學(xué)的人,你不斷的學(xué),也能修正自己。就怕你于師有疑惑就不學(xué)了,不學(xué)了就完全停下來了。

  這個是「于三寶」有疑惑,這樣「于三寶」這個「師」當(dāng)然應(yīng)該是指佛說;佛、法,當(dāng)然也包括僧在內(nèi)。這前邊說是「于證」,那應(yīng)該是對于自己有多少沒有信心,應(yīng)該是這樣。這個「于法」、「于學(xué)」,這是經(jīng)律論是「于法」有疑惑,「于師」是于人有疑惑,「于誨」還是人、法,「于證」應(yīng)該是于自己有疑惑。

  這底下第二段「于世等」

  寅二、于世等

  又于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又于去來今」,就是過去、未來、現(xiàn)在也有疑惑。就是像前面解釋十二緣起、那個無明那里;我于過去是有嗎?是沒有?于將來還是有嗎?死了就完了嗎?將來還有?現(xiàn)在是怎么回事?色受想行識有我?無我?的這些事情。「及于苦等諦」,苦集滅道四諦,這就是法,這和前面也有關(guān)涉的地方!干笊桑膽讯帧,心里面有兩個;是這樣是對呢?是那樣是對的?「迷之不了」,迷惑不明了,心里面猶豫不決去推測,是這樣子?是那樣子?這是疑惑的相貌。那么這疑惑也還是一樣,使令自己不能夠安心的修學(xué)佛法。

  子二、明食等(分五科)       丑一、貪欲蓋(分二科)

  寅一、別辨相(分二科)       卯一、食(分二科)      辰一、問

  問:此貪欲蓋以何為食?

  這是子二,第二科。前邊五蓋第一科是「辨彼相」,說明五蓋的相貌,這一大科說完了。這第二科「明食等」。這真是要佛菩薩才有這個智慧,能說出這個第二科來!该魇车取狗治蹇疲谝豢剖恰肛澯w」!肛澯w」又分兩科,第一科「別辨相」。「別辨相」分兩科,第一科是「食」,先「問」。

  「問:此貪欲蓋以何為食?」我們凡夫誰沒有貪欲呢?都有這種障,對于修行上有所障礙。但是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先說這個食。這個食就像人吃飯,你若吃飯能滋養(yǎng)你的生命有精神,就能發(fā)生作用;這個貪欲的煩惱亦復(fù)如是,它也有飲食,你若吃這樣的飲食,這個貪欲它就興盛起來,它就是勇猛有力量。那么就研究這個問題,這里頭很有意思的。

  先「問」,底下這是回答;卮鸱謨煽,第一科是「標(biāo)」。

  辰二、答(分二科)        巳一、標(biāo)

  答:有凈妙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xí),以之為食。

  這個「食」就是兩種飲食;一個是「凈妙相」作飲食,一個是「及于彼相不正思惟」,還「多所修習(xí)」,這「多所修習(xí)」和這個「不正思惟」有點(diǎn)不同,你一次兩次的不正思惟;若是常常的不正思惟,就叫「多所修習(xí)」了。這就是貪欲蓋的飲食,他能夠加強(qiáng)你的貪欲心。這是「標(biāo)」,底下解釋。

  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釋凈妙相(分二科)     未一、舉最勝

  凈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欲之相。若能于此遠(yuǎn)離染心;于余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強(qiáng)力,余劣自伏。

  「凈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欲之相」。這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釋凈妙相」,「凈妙相」又分兩科,第一科「舉最勝」。

  「謂第一最勝」,這個「第一」就是它超過一切,它是最殊勝的!竸倜睢鼓兀渴莿e的都不如它叫「勝妙」;它比其他的都強(qiáng)叫「第一」,別的都不如它叫「勝妙」,其實(shí)也是一個意思,也是一樣。這「諸欲之相」,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的相貌。

  「若能于此遠(yuǎn)離染心」,若是我們修行人,對于這些「第一勝妙諸欲之相」棄舍了染污心,不去愛著不貪欲!赣谟嘞铝右嗟秒x染」,這個殊勝的你都不染著,那其余的下劣的、不殊勝的,當(dāng)然也能遠(yuǎn)離染污心,那就比較容易了!溉缰茝(qiáng)力,余劣自伏」,就譬如你能制伏、你能打倒那個有力量的人,那個強(qiáng)力的人你能打倒他,「余劣自伏」,剩余的劣弱的人自然是你就調(diào)伏他了,那就比較容易、不是難事。

  這是「舉最勝」,底下未二、「廣彼攝」!笍V彼攝」;這個分科的人有這種學(xué)問,用這三個字來形容這個意思,其實(shí)這個就是解釋這個「勝」,什么叫做「第一勝妙」的「諸欲之相」?這個「諸欲之相」究竟是什么相?就是解釋這個意思!笍V彼攝」,就把那個「第一勝妙諸欲之相」的那個相詳細(xì)的說一說,是這么意思。

  未二、廣彼攝

  此復(fù)云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凈相;由此八處,女縛于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jìn)止、妙觸、就禮。

  「此復(fù)云何?」這里邊的意思又怎么樣呢?「謂女人身上有八處所攝可愛的凈相;由此八處,女縛于男」。所謂「八處」是什么呢?就是「歌」、或者是「舞」、或是「笑、睇、美容」、還有「進(jìn)止」、還有「妙觸」、還有「就禮」,這是八相。這個八相,男人都被女人綁住了。那么這是第一科,第二科就是「結(jié)得食名」。

  午二、結(jié)得食名

  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

  「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眾生本來從無始劫來就有貪欲,可是若遇見了這八種事情,貪欲還在種子的時(shí)候它還在潛伏在那里沒有動,但是若遇見這八種相的時(shí)候,那個沒生的貪欲在種子的時(shí)候這種子就動了,煩惱就生出來,「未生令生」!干言鲩L」,這生了還沒有停生那里,生了以后又增長,又特別的擴(kuò)大,力量大起來,這個煩惱越大就不得了了。「故名為食」,這個食是這樣意思。這個「為食」的意思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三五六頁:

  有凈妙相等者:色等五欲實(shí)唯不凈,唯粗非妙,然由相似凈妙相現(xiàn),是故說言有凈妙相。若于彼相不凈計(jì)凈,顛倒思惟,是名不正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貪欲未生而生,又多串習(xí),能令貪欲生已增長,是故貪欲以此為食,由長養(yǎng)義是食義故。

  「有凈妙相等者:色等五欲實(shí)唯不凈」,實(shí)在是不凈!肝浄敲睢故谴至,并不是好的!溉挥上嗨苾裘钕喱F(xiàn)」,和那個凈妙相似的相貌現(xiàn)出來。我們這個身體里邊,不管是男女都是一樣,不凈充滿,但是有一層皮包起來,這一層皮,于凈相似的清凈;這層皮一包住了的時(shí)候,里面那個不凈肉眼再不能見,是這么回事!甘枪收f言有凈妙相」,這個凈妙相就是這么回事,并不是承認(rèn)它真實(shí)有凈妙相,實(shí)在這個是凡夫,凡夫就是這樣子。這貪心;我們這個心是無記的,有貪的染污的心所控制住了這無記的心的時(shí)候,就沒有智慧去觀察了,就認(rèn)為是有凈妙,有凈妙相。「若于彼相不凈計(jì)凈」,不清凈而心里面思惟執(zhí)著認(rèn)為是凈的!割嵉顾嘉,再加上迷惑錯誤的想法,「是名不正思惟」,這「不正思惟」是這么意思。

  「即由此故,能令貪欲未生而生」,就是很簡單,說起來很明白;于不凈計(jì)凈,顛倒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貪欲沒生的而生起!赣侄啻(xí)」,「多」,這種分別心、顛倒心常是多、不是少數(shù)。「串習(xí)」是連續(xù)不斷的這樣子去思惟。「能令貪欲生已增長」,這時(shí)候貪心會增長!甘枪守澯源藶槭,由長養(yǎng)義是食義故」,這個「食義」怎么講,是長養(yǎng)的意思,能滋養(yǎng)你,能令你增長、力量廣大起來,這也是食的意思。

  卯二、非食(分二科)          辰一、問

  問:此貪欲蓋,誰為非食?

  前面是說「食」,現(xiàn)在就說「非食」,這說得非常清楚;為什么那個人貪心大、貪欲心重,是因?yàn)槟愠33詵|西;你常常的生貪心,貪心就大,說明這個貪心大原因在這里。現(xiàn)在再說這個「非食」,不是食。分兩科,第一科「問」。

  這貪欲蓋,誰是它的「非食」?就使令它不增長。這是「問」。

  底下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標(biāo)」。

  辰二、答(分三科)           巳一、標(biāo)

  答:有不凈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以為非食。

  就把那個「食」翻過來就是「非食」了!赣胁粌粝唷,你觀察它是不凈的;若把那一層皮剝落了的時(shí)候,看看里邊的心肝脾肺腎有什么好呢?就是這樣,不凈相!讣坝诒讼嗳缋淼淖饕狻梗褪钦鎸(shí)的去觀察,實(shí)在是臭穢的。「多所修習(xí)」,不但一次的如理作意還不行、還不夠;「多所修習(xí)」,因?yàn)槟銦o始劫來這個不如理作意太久了,所造成的這個貪欲心也很大、很強(qiáng)很強(qiáng)地,所以你想要對治它不能只思惟一次,「多所修習(xí)」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不斷地重復(fù)去思惟,這樣子它才能有力量,這個「非食」。這修「不凈觀」是這樣子,修「無我觀」、修「一切法空觀」亦復(fù)如是,我們總是認(rèn)為是真實(shí)有;這老虎來了,就認(rèn)為真實(shí)是老虎;毒蛇來了,真實(shí)是毒蛇,在心里面執(zhí)著。你觀察它是假的,這觀察的智慧也要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重復(fù),你怕重復(fù)是不行的,是沒有力量的,所以要不斷重復(fù)才能有效。

  這是這個「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以為非食」。

  《披尋記》三五六頁:

  有不凈相等者:謂觀內(nèi)外種種不凈作意生時(shí)不顛倒轉(zhuǎn),故名如理。以彼不凈于內(nèi)于外自能現(xiàn)見去來今世,不過如是不凈法性故。

  「有不凈相等者:謂觀內(nèi)外種種的不凈作意生時(shí)不顛倒轉(zhuǎn)」,這「不顛倒」的作意活動起來,就是如理作意活動起來,「故名如理」。「以彼不凈于內(nèi)于外自能現(xiàn)見去來今世」,你若這樣觀察內(nèi)外,你就自然你會知道、「現(xiàn)見」,就是現(xiàn)前就看明白了,現(xiàn)在是這樣子、過去也是這樣、未來還是這樣子。「不過如是不凈法性故」,不會超過這個不凈法性的。若是清凈就超過不凈;實(shí)在不是,沒有超過,都是不凈;過去也是不凈,未來還是不凈,和現(xiàn)在一樣。

  巳二、征

  此復(fù)云何?

  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標(biāo)」,這底下「征」、就是問。

  「此復(fù)云何?」這上面說「不凈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以為非食」,這話我不懂,你再解釋解釋,就是這個意思。

  巳三、釋(分二科)          午一、觀二不凈

  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凈、雜穢充滿,名觀內(nèi)身不凈之相;復(fù)觀于外青瘀等相、種種不凈,名觀外身不凈之相。

  這底下第三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觀二不凈」。

  「謂青瘀等」的不凈相,「若觀此身種種不凈、雜穢充滿」,這個不清凈不是一種;很多的不凈,「雜」者合也,合在一起的一大堆的臭穢充滿在身體里面,「名觀內(nèi)身不凈之相」!笍(fù)觀于外」,表現(xiàn)于外的「青瘀等相、種種不凈,名觀外身不凈之相」,內(nèi)外兩種「不凈之相」。

  這底下第二科「結(jié)名非食」。

  午二、結(jié)名非食

  由觀此二不凈相故,未生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

  「由觀此二不凈相故,未生的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斷」,也能停下來,「生已」能停,令其永久也不再生,那么就是斷掉了!腹拭鞘场,沒有長養(yǎng)的意思。

  《披尋記》三五七頁:

  若觀此身種種不凈等者:觀內(nèi)身中發(fā)、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是名內(nèi)身朽穢不凈。若觀外身青瘀、膿爛、變壞、膨脹、食啖、變赤、散壞、骨鎖等相,是名外身朽穢不凈。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頁)此不凈觀,能與貪欲作斷對治,是故非食。

  「觀此身種種不凈等者:觀內(nèi)身中發(fā)、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是名內(nèi)身的朽穢不凈」!溉粲^外身青瘀、膿爛、變壞、膨脹、食啖」,「食啖」就是為禽獸所食啖!缸兂唷;「變赤」是什么呢?就是一塊骨頭里面的肉都沒有、都吃光了,就剩了一個骨頭就是「變赤」。還有「散壞」骨頭散壞、散了,這里一個胳膊、那里一條腿,「散壞」!腹擎i」或者是骨連結(jié)起來,這些「骨頭等相,是名外身朽穢不凈」。有內(nèi)不凈、外不凈,常常這樣觀,熟了這貪欲心就不起了!溉缦隆绰暵劦亍嫡f(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頁)此不凈觀,能與貪欲作斷對治」,能斷除這貪欲心,能對治、能消滅這貪欲心,「是故」叫「非食」。

  寅二、簡作業(yè)(分二科)          卯一、由如理作意

  由于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xí)故,生已能斷。

  這是「簡作業(yè)」,簡別作業(yè),是「寅二」。前面說「食」、「非食」,現(xiàn)在簡別這個作業(yè)。這個「明食等」分五科,第一科是「貪欲蓋」,「貪欲蓋」第一是「別辨相」,現(xiàn)在第二科是「簡作業(yè)」。「簡作業(yè)」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由如理作意」。

  「由于彼相如理作意故」,這個修行人在靜坐的時(shí)候,有的時(shí)候沒有蓋,這五種蓋都沒有很順利;忽然間又有蓋了。有蓋了的時(shí)候怎么辨呢?你要「如理作意」,就是要修不凈觀,就可以對治。若是有蓋了以后,這個止觀就不能修了,不能修就放棄了,這樣是不對的,應(yīng)該對治它!赣捎诒讼唷褂捎谶@個修行人對于彼那個不凈相,如理去作意,「遮令不生」就是遮止這個貪欲心,叫它不要生起。因?yàn)槟闼嘉┧鼉粝,這貪心就生起;若思惟不凈,貪就不生起,道理是這樣子,事實(shí)上也是如此。就是你要把那一念顛倒心轉(zhuǎn)一下,顛倒的妄想轉(zhuǎn)變成如理作意,只要你做這件事就可以了。

  「多所修習(xí)故」,常常這樣作念修習(xí),那這貪心就「生已能斷」,雖然生但是能把它斷掉,「生已能斷」。

  卯二、由不如理作意

  前黑品中,由于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xí)故,倍更增廣。

  這是第二科,「由不如理作意」。前面那個「為食」那就是「黑品」!赣捎诒恕褂捎谀莻修行人一時(shí)的顛倒,所以對于那個欲相「不正思惟」,所以煩惱沒生起的也生起了,「未生令生」。「多所修習(xí)故」,你常常地顛倒思惟,「倍更增廣」加倍的,一倍又一倍的增廣,煩惱加倍的去增長,增長得很快,「倍更增廣」。

  這是貪欲蓋的作業(yè),這一科說完了。底下說「瞋恚蓋」。

  丑二、瞋恚蓋(分二科)  寅一、食(分二科)   卯一、問

  問:瞋恚蓋以何為食?

  這分兩科,第一科是「食」分兩科,第一科「問」。

  第二科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標(biāo)

  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xí)以之為食。

  這個「瞋恚性」,其實(shí)「瞋!咕褪遣_恚心;這個瞋恚心,你常常的動這瞋恚心,瞋恚心就有力量就不容易改變,就叫「瞋恚性」。這「性」有不容易改變的意思,「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性」有不容易改變的意思!赣胁_恚相」有瞋恚的相貌!覆_恚性」還是心,你心一動了就表現(xiàn)在外邊,那就是「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xí)以之為食」,那么有瞋恚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這個引起你發(fā)動瞋心的相,你不正思惟,你沒有如理的作意,你常常的思惟這個相,「多所修習(xí)以此為食」,那么你的瞋心愈來愈厲害,就像得到了飲食的人,人就有精神,這道理是一樣。

  這是「標(biāo)」,底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分三科,第一科是「瞋恚性」。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別辨(分三科)     午一、瞋恚性

  依于種種不饒益事心生惱害,名瞋恚性。

  「依于種種不饒益事心生惱害」,就是因?yàn)槟憬邮,「依」?shí)在就是你內(nèi)心里面接受;接受了種種的不利益你的事情,對于你沒有好處,對你或者有傷害的事情,你來接受這個相貌,接受這件事,「心生惱害」,心里面就生出來一種憤怒,就想要去傷害對方,生出這種瞋心出來,這就叫做「瞋恚性」!覆_恚性」很簡單,這就叫「瞋恚性」。

  午二、瞋恚相

  不饒益事,名瞋恚相。

  這個是第二科是「瞋恚相」,前面是「瞋恚性」!覆火堃媸隆,這個「不饒益」是什么意思呢?自己發(fā)動了這個瞋恚的行為,要去傷害對方去,這叫「瞋恚相」。自己接觸到不饒益事,自己的憤怒來了;憤怒以后就想要去搞對方去,這也叫「不饒益事」,「不饒益事」分兩方面說。這是「瞋恚相」,底下第三科「不正思惟」。

  午三、不正思惟

  于九惱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

  「于九惱事不正作意」你不能合理的觀察思惟,「名不正思惟」;這是「不正思惟」。

  一個「瞋恚性」,一個「瞋恚相」和「不正思惟」,這是辨這個瞋恚的食,瞋恚的食是這三種,底下「總結(jié)」。

  巳二、總結(jié)

  如是等事,皆名為食。

  心里動瞋心,然后表現(xiàn)瞋恚的相,「于九惱事不正作意」,那都是瞋恚的食。這個「九惱事」看《披尋記》怎么講?

  《披尋記》三五七頁:

  于九惱事不正作意者:〈決擇分〉說:瞋事亦有十種。依前六事立九惱事。緣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陵本五十五卷八頁)云何六事?謂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xiàn)在怨親。于后三中怨親各二,是故建立成九惱事。當(dāng)知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唯有諸蘊(yùn),唯有諸行,于中假想施設(shè)安立我及有情,不應(yīng)依彼心生惱害作意思惟。即彼作意,名為不正作意。

  「于九惱事不正作意者:〈決擇分〉說」,這〈抉擇分〉上說:「瞋事亦有十種」,有十種瞋事!敢狼傲隆梗N瞋事里邊前面的六種事,「立九惱事」,這九惱依那六種事可以建立。「緣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都叫做有情瞋,這樣意思。(陵本五十五卷八頁)那上說的!冈坪瘟拢俊惯@「依彼六事建立九惱」,這「六事」是什么呢?「謂一、己身」、自己的身體,這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發(fā)瞋心!付、于所愛有情」發(fā)瞋心,于「非所愛有情」也發(fā)瞋心。「四、過去的怨親」、不是現(xiàn)在,過去是我的親、是我的怨!肝濉⑽磥硎赖脑褂H」,「六、現(xiàn)在怨親」,這是六個事!噶隆估镞叄懊嬲f是「瞋事有十種」,這里列出來六個,再加上一個「不可意」的境界,還有「嫉妒」,還有「宿習(xí)」,還有「他見」,加上這四個就是「瞋有十事」。

  「于后三中」,前面的「六事」于后面三個中,「怨親各二」怨和親各兩個,三個呢就是六個,六個再加前面那三個「己身」、「所愛有情」、「非所愛有情」,加起來就是九事,「故建立九惱事」,是這么意思。

  這九惱事,「于九惱事不正作意」就叫「不正思惟」。那么這底下《披尋記》說「當(dāng)知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唯有諸蘊(yùn)」,這些發(fā)動瞋心的這些境界,里面沒有我,在這臭皮囊里邊沒有那常恒住不變易的我的體性,沒有我。「有情」也還是我,就是這個我是有情的,能令你有愛!肝ㄓ兄T蘊(yùn)」,沒有我、有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識而已,叫「諸蘊(yùn)」;這個「蘊(yùn)」是積聚的意思,色蘊(yùn)是一大堆,受蘊(yùn)也是一大堆,想蘊(yùn)、行蘊(yùn)、識蘊(yùn)都是一大堆,叫作「蘊(yùn)」!肝ㄓ兄T行」,而這些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赣谥屑傧胧┰O(shè)安立我及有情」,我們?yōu)槭裁磿䦂?zhí)著有我呢?就是不明白是假的,在這色受想行識里面「假想」,就是方便這樣子安立說「這里邊有我、這是我、是有情」而已。「不應(yīng)依彼心生惱害」,不應(yīng)該在這里面生了惱害心,「作意思惟」,不應(yīng)該作意思惟有我!讣幢俗饕饷麨椴徽饕狻,你生惱害的作意,你執(zhí)著有我,「他來傷害我」你這樣分別,就叫「不正作意」。

  「于九惱事不正作意」執(zhí)著有我、我所,執(zhí)著有惱害事,這樣子瞋心就來了,「名不正思惟」!溉缡堑仁,皆名為食」。

  前面說瞋的「食」,這底下說「非食」!阜鞘场梗取竼枴。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問

  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

  「答」分三科,第一科「標(biāo)義」。

  卯二、答(分三科)        辰一、標(biāo)義

  答:有仁慈賢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以為非食。

  「仁慈」,「仁」就是「慈」,就是慈悲心!纲t善」,他內(nèi)心里面沒有什么煩惱,心里面很良善的,心性非常良善,那么叫「仁慈賢善」!溉蚀取,是對一切人有愛心叫「仁慈」;這個「賢善」就是沒有惡心,沒有傷害人的心情那就是「賢善」。而又積極地進(jìn)一步的愿意利益一切人、饒益一切人,那叫做「仁慈」,可以這么樣解釋。這一個人若是有仁慈之心、有賢善之心,那么這樣的人瞋心自然會輕、自然會輕一點(diǎn)。

  「及于彼相如理作意」,若是這樣子有仁慈賢善,對瞋恚就有傷害,能傷害這個瞋恚。如果你能「及于彼相如理作意」的話,你能觀察這都是虛妄分別、這是畢竟空寂,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一次又一次的修習(xí),那么就把這個瞋恚心就破了,這就叫做「非食」,它不長養(yǎng)這個瞋心,而能夠消滅瞋心的,這樣意思。

  前面是「標(biāo)義」,底下第二科是「辨相」。

  辰二、辨相

  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力所攝作意,調(diào)伏九惱。

  「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前面說「仁慈」和「賢善」,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就是這個人他常常的愿意給別人安樂,叫別人身體安然、心情快樂,愿意幫助別人身心安樂,這就叫做「仁慈賢善」的相貌,這個意思!负阌c他安樂為相」,人也的確是有這種人;也有的人沒有這種心情,我只管我自己,我不管別人。

  「修力所攝」;如果說我的心沒有仁慈賢善的意思,那怎么辦呢?「修」,你常常修這個仁慈賢善,那么也就會有仁慈賢善的心情了,這是修來的,可以創(chuàng)造的,「修力所攝」!赣伤紦窳λ鶖z作意,調(diào)伏九惱」,這等于就是解釋這個「修力所攝」。由于你內(nèi)心用智慧去思惟觀察的關(guān)系,思惟觀察任何人都不愿意受到傷害,我也是這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是歡喜安樂自在的,別人也歡喜安樂自在;我歡喜別人幫助我安樂自在,別人也有這個心情,所以我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這樣幫助別人安樂自在。你能這樣思擇、這樣作意,那你這慈悲心就來了,你這仁慈賢善的心情就來了!刚{(diào)伏九惱」,把那個九種惱亂的瞋恨心就制伏了、就沒有了。

  這是「辨相」。第三科「結(jié)說」。

  辰三、結(jié)說

  以能斷除瞋恚蓋故,經(jīng)中唯說此為非食。

  「以能斷除瞋恚蓋故」,你能這樣子修習(xí)這個「仁慈賢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修這個「多瞋眾生慈悲觀」,修慈悲觀,那就能夠斷除瞋恚蓋,瞋恚就障就能除掉!附(jīng)中唯說此為非食」,這是瞋恚蓋的「非食」,我們可以這樣來對治瞋心。

  丑三、惛沈睡眠蓋(分二科)      寅一、食(分二科)      卯一、問

  問:惛沈睡眠、蓋以何為食?

  這「惛沈睡眠蓋」第三科,分兩科,第一科是「食」,先「問」,底下回答。

  卯二、答

  答:有黑暗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xí)以之為食。

  這個「黑暗相」,惛沈睡眠以「黑暗相」,你去思惟黑暗相的時(shí)候就容易睡著覺。這「黑暗相」與睡著覺有什么道理?若光明相,就把各式各樣事情的相貌都現(xiàn)出來,在光明中能現(xiàn)出很多的各別的相貌;現(xiàn)出來了,你心就去分別,這個是水、這是書桌、這是茶杯、這是蓮花,那么你若一多分別那就不能睡覺、不惛沈了。若是黑暗來了,把所有的相貌都隱藏起來,你心沒有辨法去思惟,得不到思惟的助緣,那么心就收回來了,不向外攀緣了;一收回來那么就睡覺了,是這么回事。所以「黑暗相」是一個幫助你睡眠的因緣。

  「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及于彼相」是什么相呢?就是各式各樣的行相,你去「不正思惟」,你沒去正思惟。沒正思惟,你老常常這樣的不正思惟,你這個睡眠、惛沈就多起來,就是「以之為食」。所以靜坐時(shí)有惛沈來了,你心里面努力的去思惟觀察,這個惛沈就沒有了,你努力的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不知道你們怎么想法?我當(dāng)初讀《金剛經(jīng)》,人家讓我去講「金剛經(jīng)」,我在這個地方想了很久不明白,怎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么講呢?想了很久才有一點(diǎn)分別,怎么叫做虛妄?就是你要努力的去思惟,這個惛沈就沒有了,惛沈沒有了睡眠也沒有了,睡不著覺的。所以你若「不正思惟,多所修習(xí)」的話,你這惛沈睡眠就會多起來。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問

  問:此蓋誰為非食?

  這第二科「非食」。前面說「食」,第二科「非食」。

  「問」:這個惛沈睡眠蓋,誰是它的「非食」;誰能對治它呢?

  底下「答」,「答」是分二科,第一科「略標(biāo)」。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略標(biāo)

  答:有光明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xí)以為非食。

  「有光明相」,有這光明的相貌!讣坝诒讼嗳缋碜饕,多所修習(xí)以為非食」,這就是惛沈睡眠的「非食」,能對治惛沈睡眠的。

  這是「標(biāo)」,底下「廣釋」分兩科,第一科「辨種類」分二科,第一科「總標(biāo)列」。

  辰二、廣釋(分二科)      巳一、辨種類(分二科)     午一、總標(biāo)列

  光明有三種,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

  「光明有三種」,這光明相有三種。一、是治暗的光明,黑暗的光明,它能夠驅(qū)除一切黑暗的光明,這是一種光明。第二個是法的光明。第三、是依身的光明,有這三種光明。

  《披尋記》三五八頁:

  法光明者: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如〈修所成地〉說。(陵本二十卷九頁)。

  「法光明者: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叫做「法光明」。其實(shí)這個就是經(jīng)律論都是法,這個法就是光明!溉纭葱匏傻亍嫡f」(二十卷九頁)。

  這是列出來「辨種類」,第一科是「總標(biāo)列」,這個把法光明列出來。底下第二科「隨別釋」解釋。前面是治暗光明、法光明、依身光明,列出三種光明,這底下解釋。

  午二、隨別釋(分三科)    未一、治暗光明(分二科)     申一、略標(biāo)

  治暗光明復(fù)有三種。

  這治暗的光明是什么呢?「復(fù)有三種」治暗的光明。

  申二、列釋

  一、在夜分,謂星月等。二、在晝分,謂日光明。三、在俱分,謂火珠等。

  「在夜分」,有晝分、有夜分。這一日夜分成兩份,一個是夜分、一個是晝分!冈谝狗,謂星月等」,這天上的星宿和月亮,這是治暗的光明。二、是「在晝分」,就是白天,白天就是太陽的光明!溉⒃诰惴帧,就是夜分也好、晝分也好,它都有能力破除黑暗,「謂火珠等」,加上燈,這是發(fā)光的這些東西。

  這是把治暗的光明解釋了。未一「治暗光明」,申一是「略標(biāo)」,申二是「列釋」。

  「未二」是「法光明」,前面這解釋完了。

  未二、法光明

  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

  「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這叫「法光明」!杆堋咕褪俏覀兯鶎W(xué)習(xí)得的一切佛法。這個「所受」就是聞慧,「所思」就是思慧,你接受了以后你還要思惟。這個「觸」就是證,進(jìn)一步地證實(shí)了這樣的真理!杆堋沟闹T法要觀察,「所思」的觀察諸法、「所觸」的諸法觀察,這都叫做「法光明」。

  《披尋記》三五八頁:

  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者:于法受持,是名所受。于法思惟,是名所思。于法觸證,是名所觸。隨此所生聞思修慧與光明想相應(yīng)而轉(zhuǎn),能正對治諸所治法,令心清凈,由是故能觀察諸法,名法光明。

  「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者:于法受持是名所受,于法思惟是名所思,于法觸證是名所觸」,這個「觸」還是很高深的境界。「隨此所生的聞思修慧與光明想相應(yīng)而轉(zhuǎn),能正對治諸所治法,令心清凈,由是故能觀察諸法,名法光明」。是這樣意思。

  這個「光明想」,「隨此所生聞思修慧」照理說這就是光明想,聞思修慧就是光明相;「與光明想」又說到光明想,那又是一回事。這也是要訓(xùn)練,思惟太陽的光明、或者思惟燈的光明。這樣思惟久了,你一閉上眼睛,盡管是沒有日月燈的光明,是黑暗的;你修成功了,你一閉上眼睛就是光明的,屋子里沒有黑暗,就是光明。修成功了的時(shí)候,在光明中可以觀佛像,也可以讀書,這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譬如說夜間睡著覺了,屋子都沒有開燈;但是你睡覺的時(shí)候,認(rèn)為是有太陽的光明,沒有黑暗,也在讀書、做事情,這光明從哪來的?你做夢的時(shí)候,不是夜間,也有光明,也有燈光,有太陽的光明,也有可以讀書、可以做事,那光明從哪來的?就是心的分別。

  或復(fù)修習(xí)隨念佛等。

  這是修這「法光明」,你修習(xí)「隨念佛等」這也是法光明;念佛的光明,念佛的白毫相,念佛的肉髻相,念佛的三十二相,或是念佛的功德:如來、應(yīng)供、正偏知…這些功德,或者念佛的戒定慧等這個功德。

  《披尋記》三五九頁:

  或復(fù)修習(xí)隨念佛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法僧!绰勊傻亍嫡f:于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陵本十四卷二十頁)如是隨念治心沈沒,名法光明。

  「或復(fù)修習(xí)隨念佛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法僧」,可以念法、念僧!浮绰勊傻亍嫡f:于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那么就破出去黑暗,破出去這惛沈睡眠了!溉缡请S念治心沈沒,名法光明」。

  未三、依身光明

  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

  「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的身光明」,這是諸天身體有光明;我們?nèi)说墓Φ虏粔颍瑳]有身的光明;蛘佛身有光明。

  這是有治暗的光明、有法光明、有依身的光明,三種光明。治暗的光明是一回事,我們靜坐的時(shí)候有惛沈、有睡眠,那要以法光明來對治,這樣意思。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