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想陰區(qū)宇十種天魔
楞嚴經(jīng)白話解 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想陰區(qū)宇十種天魔
內(nèi)容提要:
想陰區(qū)宇十種天魔:一、怪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二、魃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三、魅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四、蠱毒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五、疬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六、大力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七、鬼神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八、精魅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九、精靈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十、自在天魔附體害人。這十種禪定所顯現(xiàn)的境界,都是自己心中想陰作用的表現(xiàn)。眾生愚癡迷亂,遇到這些景象,不識其真相,卻說大妄語,自稱已登圣境,因此墮無間地獄。
原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圣位1。得意生身2,隨往無礙。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qū)宇。
。ü律皆唬菏既凉u次,終乎妙覺其間有賢有圣,皆是三世諸佛所歷之位,故通稱圣位。今受陰既破,即入相似圣位,故云意生身也。長水曰:未破想陰,故如熟寐寱言也。有成圣位分,故言音韻倫次也。令不寐者,咸悟其語,如證圣人,則知彼有圣位之分。故般若云: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的成就阿耨菩提。)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于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
。ü律皆唬河X明如鏡,浮想如塵想盡心明,猶居相似首尾,猶始終也。若悟真常,無始終生死之異,故云圓照。溫陵曰:想能融變,使心隨境,使境隨心,如想酢梅。能同質(zhì)礙,故名融通妄想。)
【注】
1上歷菩薩六十圣位《大日經(jīng)疏》把菩薩十地的每地又按十心分為十位,歷六十位,則入第七地遠行地。
2意生身《楞伽經(jīng)·卷二》載,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于彼異方無量由延,因先所見,憶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絕,于身無障礙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時俱。菩薩摩訶薩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莊嚴,圣種類身,一時俱生。”同經(jīng)卷三載,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三種意生身,分別對應菩薩七地、八地、九地以上的境界。
白話解
佛說:“阿難,修三摩地的善男子,在禪定中,受陰已盡,雖未漏盡,已心神離形,如鳥出籠,有一定成就。從凡夫身上歷菩薩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有點像睡著的人在夢中說囈語,這人雖然自己不知道,而所說的話,卻很清楚,醒著的人都聽得真切。這就是處于想陰區(qū)宇的狀態(tài)。
若不動心念,不再浮想,以本覺明心,不沾塵垢,圓照生滅不息的虛妄境界,便說想陰已盡。
這人便能超煩惱濁。引起想陰作用的因由,根源在于計著融通妄想。
一怪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1,口說經(jīng)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驗榈坩;驗閶D女;比丘尼;?qū)嫲凳疑碛泄饷。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谥泻醚詾南樽儺悺;蜓匀鐏砟程幊鍪;蜓越倩稹;蛘f刀兵?植烙谌恕A钇浼屹Y,無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注】
1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被天魔附身的人,即是修行著魔且有五種神通之人,當今世界各國,多有邪教害人,邪教大小頭目,可以說都是被天魔附身的人,如果沒有邪心邪念,天魔不得其便。究其根底,天魔亦是心魔。
白話解
阿難,那已得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圓明,刻意追求善巧變化,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善巧變化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這人的形貌隨時變化,或是比丘,或是帝釋,或是婦女,或是比丘尼;蛟诎凳抑,可見其身發(fā)光。凡愚受其迷惑,以為遇到菩薩,拜其為師。他令隨他修習的人心神搖蕩,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災祥變異,或說某處有如來出世,或預言世界劫火刀兵災難,蠱惑人心,騙人散財避災。這是怪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若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二魃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游蕩,飛其精思,貪求經(jīng)歷。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游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淫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谥泻醚灾T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銷滅。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阿難,已得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游蕩,刻意追求禪定中種種虛幻經(jīng)歷。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游歷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這人身形不動,便能使來聽法的眾人忽然見到各自身坐蓮花寶座,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人人驚嘆神奇。凡愚受其迷惑,以為遇到菩薩,拜其為師。他令隨他修習的人心生淫逸,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還喜歡說諸佛應世,說某處某人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是某菩薩來化度人間。受其迷惑之人,傾心渴慕,邪見興盛,種智消滅。這是魃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三魅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綿合,澄其精思,貪求契合。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虻宿命,或有他心;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蚩谡f偈。或自誦經(jīng)。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谥泻醚苑鹩写笮,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綿密,刻意追求一一契合,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這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契合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身形不改,使聽法之人,未聞說法,心已被感染。隨著他的誘導,意念跟著他轉(zhuǎn);虻盟廾,或得他心通,或見地獄形狀,或能知種種人間好惡之事,或口中說偈,或自己誦經(jīng)。人人心開喜悅,贊嘆這是前所未見的事。凡愚受其迷惑,以為遇到菩薩。聽眾與其密契,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佛有大小先后,妄言真佛假佛、男佛女佛、真假菩薩、男女菩薩。受其迷惑之人,自以為洗滌本心,其實是悟得邪法。這是魅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四蠱毒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xiàn)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xiàn)在即為佛國。無別凈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谥泻醚匝鄱巧,皆為凈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已得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已得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窮根究底,刻意追求明辨細析,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窮根究底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身有威神,座下聽眾被其威神所懾,還未聞法,先已心伏。聽他說法的人,都認為眼前自己的肉身即是涅槃佛的菩提法身,父子遞代相生,法身不絕;認為眼前的國土即是佛國,別無金色凈土。聽法的人,迷失本心,深信邪說,生起了前所未有的虔誠之心,愿跟隨這人上刀山,下火海。凡愚受其迷惑,以為遇到菩薩,拜其為師,從其推究,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眼耳鼻舌都是凈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實處所。無知之人聽到這些污言穢語,信以為真,迷失本心。這是蠱毒惡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五疬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舍離。身為奴仆,四事供養(yǎng),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谥泻醚裕矣谇笆烙谀成,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yǎng)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此名癘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玄妙感應,刻意追求冥感應驗,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靈感應驗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聽眾見其身面猶如年壽百千歲的異人,心生愛慕,難舍難離,愿做奴僕,奉事其起居飲食,不嫌勞累。座下聽眾確信此人是先師,知識淵博,深愛其法。追隨左右,如膠似漆,涌起前所未有的親愛之心。這些人愚蠢癡迷,以為遇到菩薩,拜其為師。與其親近,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前生曾度某人,這某人是他的妻妾兄弟,今生再來相度,與你同歸某個世界,供養(yǎng)某佛。或說別有大光明天,諸佛菩薩住在其中,是一切如來所居住處。無知之人,聽到這些虛妄狂言,信以為真,迷失本心。這是疬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若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六大力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深入?思盒燎,樂處陰寂,貪求靜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yè);蛴谄涮幷Z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眾傾心斂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諦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谥泻醚晕慈坏湼。及至其時,毫發(fā)無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深研,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追求靜謐之境,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陰寂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說可使聽眾各知自己本業(yè),當眾指某人未死已成畜生。令一人到其后,踏其尾,被指是畜生之人起身不得。于是大眾傾心欽伏。如果有人起心動念,他能在其動念之初便知其心。他對人苛刻,除佛律儀之外,另加苦行。誹謗比丘,罵詈徒眾,揭人私隱,不避譏嫌。他喜歡說未來禍福,到時一一應驗。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七鬼神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于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后著其體;蛘T聽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驎r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諦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圣賢潛匿之處。隨其后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蛴行品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1;蛴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注】
1五欲有兩種說法:一、指對聲、色、香、味、觸的欲望和追求;二、指財、色(性欲)、飲食、名望、睡眠五種欲望。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地中,若心愛知見,刻意追尋宿命所歸,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知宿命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聽眾見這人在說法處無端得到大寶珠,有時他會變出畜生,聽眾見這畜生口含寶珠,并有奇珍異寶、簡冊符牘等異物,授與此人,再附其體。他或說地下藏有明月珠,這珠能照耀發(fā)光。聽眾所見所聞,都驚嘆前所未有。他多服食藥草,不吃嘉肴美饌;偶爾一日食一麻一麥。因有魔力,形體肥壯。他無端誹謗比丘,惡口罵詈徒眾,不避譏嫌。口中好說別處有寶藏,是十方圣賢隱居之處。跟隨他去,往往能見到奇異之人。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附體害人;蛐麚P淫欲,破佛律儀,與奉事他的人潛行五欲。有時貌似精進,只食草木。行事無定則,惑亂人心。此魔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八精魅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復手執(zhí)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shù)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蛩闲校缏钠降;蛴诳罩邪沧粍;蛉肫績(nèi);蛱幠抑。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諦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谥谐Uf神通自在;驈土钊税姺鹜痢9砹笕,非有真實。贊嘆行淫,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地中,若心愛神通種種變化,刻意追求,貪求神通力,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這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神通變化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或手執(zhí)火光,將一團一團的光分置與來聽法的四眾頭上,可見各人頭頂上的火光,都有數(shù)尺長。光而不熱,并不焚燒。他或在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或在半空中,安坐不動;蜚@入瓶內(nèi),或捆在囊中,或穿墻過壁,都無障礙。只有刀兵相臨,不得自在。他自稱是佛,身穿白衣,享受比丘的禮敬。他誹謗禪律,罵詈徒眾,揭人私隱,不避譏嫌?谥谐Uf神通自在,或帶人去魂游佛土。都是以鬼力迷惑人,并非真有其事。此人贊嘆行淫,不守禁戒,以猥褻言行傳授其法。這是天地間的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精魅、或是龍魅,或是神仙壽終成魅等等精魅,或神仙死期已到,形體不化,為別的怪物所附,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九精靈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于大眾內(nèi),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颥F(xiàn)其身洞如琉璃;虼故肿阕黛固礆狻;虼笮”闳绾袷。誹毀戒律,輕賤出家?谥谐Uf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后身,及諸凡圣。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jīng)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入滅,刻意追求變化,化有入空,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化有入空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在眾目睽睽之下,忽然隱形不見,突然又從空中出現(xiàn),隱顯自在;蜃兤渖砣缌鹆О阃该,或手足出旃檀香氣,或排出便溺如同石蜜。他誹謗戒律,輕視出家人?谥薪(jīng)常說無因無果,無分凡圣,死后永滅,不再有后身。雖然能修行入虛寂之境,卻潛行貪欲。受其欲染之人,亦隨之起惡見空,撥無因果。這是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等經(jīng)千萬年吸收日月精氣,不死成靈,在國土出現(xiàn)。這是精靈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后,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十自在天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fā)明。三摩提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1。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蚪(jīng)萬里,瞬息再來。皆于彼方取得其物;蛴谝惶,在一宅中,數(shù)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xiàn)前。
【注】
1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棄分段生,指已斷分段生死。頓希變易,錯認不思議變易生死為圣境界。細相即不離無明引起的微細惑。細相常住,這相當于聲聞須陀洹、斯陀含的境界。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三摩提中,若心愛長壽,刻意追求長生不死,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jīng)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長生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喜歡說往返無滯,能于瞬息間到萬里之外,并在那里取得東西而返;蛟谀骋惶,或在住宅中,從東壁到西壁,不過幾步距離,叫人從東壁急步行走,走上一年也到不了西壁。因此取信于眾,眾人以為他是活佛現(xiàn)身。
原文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發(fā)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虿灰驇,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zhí)金剛與汝長命,現(xiàn)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他還常說十方眾生皆是我的兒子,我生諸佛,我造世界。我是最初的佛,我是自然而有,我的功德不是修行所得。這是住世自在天魔附于人身,并派遣其眷屬,如遮文茶、未發(fā)護法心的四天王天屬下的毗舍遮鬼食人精氣。無須魔師作法,修行人自會見到,他口說有金剛之法讓你長命,變現(xiàn)美女鬼,與你淫欲。被迷惑之人,因淫欲無度,不待經(jīng)年,肝腦枯竭,獨言獨語,說的全是妖魅之言。受魔師迷惑之人,不知底細,多陷于王難,未及王刑,自身早已干死。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原文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于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蜃袁F(xiàn)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贊嘆淫欲,破佛律儀。
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后,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阿難,應當知道,這十種魔,在末法時,亦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xiàn)形,都說已修成正遍知覺。贊嘆淫欲,破佛律儀。
首惡魔師與其魔徒,淫蕩相傳,邪精魅心,深入贓腑。少則九生,多則過百世,令真發(fā)心修行之人成其魔王眷屬,始終成為魔民,修不成正遍知,反而墮無間地獄。
經(jīng)文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v得無學,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對積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xiàn)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xiàn)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圣。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于我滅后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注】
你今未須取寂滅佛勸阿難不取小乘的涅槃,回心無上菩提,自度度他,救度世間眾生。
我今度你已出生死佛印證阿難已離二種生死,已超菩薩八地境界。
白話解
你今未須取寂滅,即使已得無學,還要發(fā)愿心在末法中救度眾生,起大慈悲,救度發(fā)心深信的眾生,使他們不著魔道,得正知見。我今度你已離二種生死,你當遵從佛的教導,以報佛恩。
阿難,這十種禪定所顯現(xiàn)的境界,都是自己心中想陰作用的表現(xiàn)。眾生愚癡迷亂,遇到這些景象,不識其真相,卻說大妄語,自稱已登圣境,因此墮無間地獄。
你們應當將如來所說正法,在我滅后,將如來法音傳示末法眾生,使所有眾生開悟這些真實義,無令天魔得便。要保護修行人,得成無上道。”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楞嚴經(jīng)》“將毀戒體”說明阿難示現(xiàn)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jīng)》
- 如何學《楞嚴經(jīng)》?放下識心和一切執(zhí)著
- 聞佛法而不修行 如同沒聽過佛法
- 圓瑛法師及憨山大師對《楞嚴經(jīng)》的推崇
- 高僧大德為什么推薦去學《楞嚴經(jīng)》呢?
- 楞嚴經(jīng)和楞伽經(jīng)哪部好?楞伽經(jīng)與楞嚴經(jīng)的區(qū)別
- 《圓通章》的出處殊勝
- 《楞嚴經(jīng)》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因緣
- 在家人可以修持《楞嚴經(jīng)》嗎?
- 《楞嚴經(jīng)》中的見識,見性,根性有何關(guān)系與區(qū)別?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傳入中國的?
- 《楞嚴經(jīng)》傳到中國的秘密
- 出離世間苦海最好的法門
- 佛說妄情積聚不休而能產(chǎn)生體內(nèi)愛水
- 佛說末法時代邪魔會施行貪淫魔道
- 從輪回中解脫出來才是最大的目標
- 《楞嚴經(jīng)》和凈土法門,所說的成佛道理是否相同?
- 不斷淫修禪定者,即使千百劫后也仍是一堆熱砂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