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阿彌陀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
佛(1)說阿彌陀經(jīng)(2)
【解】釋迦牟尼佛說的一部經(jīng),叫做《阿彌陀經(jīng)》。(這一句是這一部經(jīng)的名目。)
【釋】(1)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這釋迦牟尼佛,本來早就已經(jīng)成了佛的,因為要勸化這個世界上的人,所以特地來投胎做人。
在中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那個國王的名號叫凈飯王。他的夫人叫摩耶夫人。
釋迦牟尼佛投胎到摩耶夫人的肚子里,在中國周朝的昭王26年,是甲寅年份的四月初八日,從摩耶夫人的右邊脅骨中間生出來的,就是堂堂皇皇的太子。
后來長大成人了,看見世界上的人,受種種的苦惱,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做人,一點沒有甚么好,就一切都看破了,情愿不做太子,出家修行。從19歲起,修到30歲就得了道、成了佛。后來就在各處地方說佛法,勸化世界上的人。到79歲,就入涅槃。
。2)阿彌陀經(jīng):為什么為一部經(jīng)叫《阿彌陀經(jīng)》呢?因為有一尊佛,名叫“阿彌陀佛”從前他發(fā)心修行的時候,也是一個國王。他父親名號叫“月上轉(zhuǎn)輪圣王”,母親叫:“殊勝妙顏夫人”。在那個時候,他的國里出了一尊佛,名號叫“世自在王佛”。他聽了佛說的法,覺得學佛法,有種種的好處,在世界上做人,有種種的苦惱,所以就拋棄了王位,出家去修行,法名叫“法藏”,并且還立了重誓,情愿修成了佛,現(xiàn)出一個清凈的世界來,好讓眾生都投生到那里去,享受種種的快樂。
現(xiàn)在這部經(jīng)里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經(jīng)過了好多劫數(shù),修福修慧,修成就了所現(xiàn)出來的世界。
他在修行的時候,他還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發(fā)了四十八大愿心(24),在這四十八個大愿心中的第十八心說:若是我成了佛,十方世界一切的眾生,若是誠心相信,并且愿意生到我的國里去,只要念我的名號,就一定可以去的。倘若念我名號的眾生,不能生到我的國里去,我就不愿成佛了。阿彌陀佛有了這樣大的愿心,才能成佛的。
這部經(jīng)所說的,都是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好處,和往生到那里去的方法。所以這部經(jīng)叫做《阿彌陀經(jīng)》。
但是我們這些人,本來不曉得有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有說不盡、講不完的好處,更加不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釋迦牟尼佛的心,慈悲的很,哀憐我們這些人苦惱,所以特地說這一部《阿彌陀經(jīng)》。把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好處,和修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去的最容易、最簡便的方法,都在這部《阿彌陀經(jīng)》里,說給我們聽,教我們依了這種方法去修,就決定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在這《阿彌陀經(jīng)》四字上面,加上“佛說”兩個字,是要我們曉得這一部《阿彌陀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金口說的,不是旁人假造出來的,佛是決不會說假話的。我們念這部阿彌陀經(jīng)的人,都不可以有一點疑惑心的,一定要切切實實的相信。
。3)涅槃:涅槃是梵語,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話。涅字的解釋是不生,不生就是沒有生相。槃字的解釋是不滅,不滅就是沒有滅相。
佛因為要教化眾生,所以現(xiàn)出投胎、出世形相來。到了教化事情完畢了,仍舊歸到他本來沒有生沒有滅的真如實相去,這就叫涅槃。
那些不知道的人,看見佛入涅槃,就算佛死了。哪里曉得佛就是永遠不會死的。這種道理,很深很深。不說明白,恐怕人家倒反要起疑惑。但是要拿白話來說明白,實在不容易。
。4)生相:覺得有生出來的形相叫做生相。
。5)滅相:覺得有消滅去的形相叫做滅相。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
。6)真如實相:沒有生的形相,也沒有滅的形相,就是佛所證的真如實相。證是得到的意思。真如實相就是自己本性的清凈心。因為沒有虛假,所以說是“真”;因為完全平等,所以說是“如”。這是真實的心相,所以說是“實相”。
。7)清凈心:清凈心也可以叫真實心;本性的清凈心也說可以叫“真性”,是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但是永遠不會改變、永遠不會消滅的,不論什么東西,凡是會改變的、會消滅的,就是虛的、假的,這種種永遠不改變、永遠不消滅的“真性”才可以說是真的,并且從佛起,一直到地獄的眾生都有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叫“完全平等”。在各種佛書里,常常說到“眾生就是佛”,就是這個緣故。
。8)眾生:眾生兩個字,除了佛,從菩薩起一直地獄的眾生都有的、都是一樣的,在下面解釋“其國眾生”一句時,會詳細說明白的。
。9)常住不變:常常是這個樣子,永遠沒有變動,所以叫“常住不變”。
(10)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先把佛的三種身體約略說幾句,使得大家可以知道佛的“涅槃”,比凡人的“死”,是大不相同的。怎么說佛的三種身體呢?凡是一個人,修到成了佛,都是有三種身體的。哪三種身體呢?一種是“法身”,一種叫“報身”,一種叫“應身”。大家不要聽我說了佛有三種身體,就疑惑一尊佛三種身體,不是就變成了三尊佛么?要曉得雖然說起來有三種身體,實在仍舊只是一尊佛,并且所說的“只是一尊佛”,還是就“法身、報身”說的。若是講到“應身”,那么一尊佛就可以變化出無窮無盡的佛來了。
譬如天上月亮的影子,印地各種水里,不論是江、是河、是海,就是很小的水缸里,也都有一個月的影子現(xiàn)出來的。這許多影子,究竟還是有許多的月呢?還是只有一個月呢?自然只有一個月了。佛的“應身”就是從這個“法身”上顯現(xiàn)出來的。“法身”就譬如月,“應身”就譬如月的影子。所以“應身”雖然多得很,“法身”實在只有一個,就同這一個月可以在各處水里都印到的道理是一樣的。
月碰到了清凈的水,就能夠顯現(xiàn)出月的影子來。佛碰到了有根機緣分的眾生,就現(xiàn)出“應身”來給有根機緣分的眾生看。等到可以度脫的眾生度完了,佛就現(xiàn)這種入涅槃相了。
譬如水干了,月的影子也沒有了,但是水干了后,月的影子雖然看不見了,但是月還是好好地在那里,一點也沒有變動,不可以說沒有月了。況且水干的地方,即使看不見月的影子,但那些有水的地方,仍舊都可以看見這月的影子的。
從這個道理想起來,就可以曉得佛入了涅槃,不可以說佛沒有了,不過,我們這個地方看不見罷了;蛘呶覀冞@些人,同佛沒有緣分,所以看不見的,并不是佛沒有了。
況且佛有三種身體,就有三種名號:現(xiàn)在所說的釋迦牟尼佛,他的法身名號,梵語叫“毗盧遮那”;他的報身佛名號叫“盧舍那”;他的應身佛名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釋迦牟尼”,也是梵語,釋迦兩字,就是中國文的“能仁”兩個字。
我們到寺院里去,看見大雄寶殿上,中間塑的一尊很大的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各種佛經(jīng)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11)法身:是拿所有一切法平等的“真實性”來做的“本體”,不可以把形色來拘泥的。
(12)報身:產(chǎn)因為所修的種種功德,修得長久了,積得多了現(xiàn)出這個極莊嚴的形相來,享受快樂的報應。這種報身,只有大菩薩能夠看的見,凡夫是看不到的。
。13)應身:因為眾生的根機緣分感應了佛,所以變化出這種身體的形相,到世界上來專門度脫眾生的。
。14)法:“法”字在佛經(jīng)里解釋起來,不論什么東西、不論什么事情、不論什么境界,凡是有名目可以叫得出的、有形相可以看得見的,都叫“法”。
“一切法平等”,就是不論隨便什么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的,這就是佛的“本體”,也就是佛的身體的根本,所以叫拿這個真實性來做“本體”。這個道理實在是佛法真正的道理。但是很深、很不容易懂的,又沒有法子把淺的話來解釋明白。所以,若看了不懂,可以暫時不去管他,只要記牢了佛的法身不是同人一樣有形色相貌的就是了。
。15)本體:本體的“體”字,實在就是從佛起,一直到“地獄”的眾生本來有的那個“真實性”,也實在就是身體的根本,但是并不是我們這種血肉的身體,千萬不可弄錯的。
。16)莊嚴:莊嚴二字有端正、尊重的意思。在下面解釋“池中蓮華”一節(jié)的小注里會說明的。
(17)毗盧遮那:中國文叫“遍一切處”。就是無論什么地方,沒有不周遍的意思。
。18)盧舍那:中國文叫“光明遍照”。就是身上的光明,廣大得很,無論什么地方,都可以照到的意思。
。19)能仁:“能”是能干。“仁”是慈悲。
。20)牟尼:“牟尼”兩個字就是中國文的“寂默”兩個字。“寂”就是寂靜不動的意思。“默”是符合本性的意思。
。21)誓:就是俗話說產(chǎn)賭咒,有決定要做到的意思。
。22)劫:就是記年代的大數(shù)目,在下面解釋“無量無邊阿僧祗劫”一句里會詳細講明白的。
。23)慧:“慧”是明白真實的道理,不起一絲一毫的妄想的念頭。“妄想”就是亂轉(zhuǎn)念頭。
。24)四十八大愿心:在《無量壽經(jīng)》里有詳細的說明。
。25)十方:指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東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和下方,叫做“十方”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3)
姚秦(1)法師(2)鳩摩羅什(7)譯
【解】這部《阿彌陀經(jīng)》本來是西域(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國)的梵語(印度國的文字)。在從前南北朝的時候,姚秦國有一位精通各種經(jīng)書的大法師,名字叫鳩摩羅什翻譯成就中國文字的。(這一句說明這一部《阿彌陀經(jīng)》是某人翻譯的。在念這部《阿彌陀經(jīng)》的時候,這“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一句,是不要念的。)
【釋】(1)姚秦:我們中國,在南北朝的時候,亂的很,分了好幾國,都是自己稱皇帝的。那人時候,前后兩個秦國,一個秦國的皇帝姓符,名字叫堅,所以大家稱他做“符秦”,也稱“前秦”;后來被姚萇奪了皇帝,雖然仍然叫秦國,但是皇帝改了姓姚的,所以大家稱他做“姚秦”,也稱“后秦”。
因為這位法師是姚秦時候的人,所以稱他做“姚秦三藏法師”。
。2)三藏法師:三藏是指“經(jīng)、律、論”三種。藏字是包藏的意思。因為“經(jīng)、律、論”三處都包藏著許多的道理在內(nèi),所以叫“三藏”:就是“經(jīng)藏、律藏、和論藏”三種。
這位法師是精通這三種學問的,所以稱他做“三藏法師”。
法師是精通佛法的出家人,能夠把佛法來教導世人的。
。3)經(jīng)藏:是佛說的各種經(jīng)。“戒”、“定”、“慧”的道理在經(jīng)藏里都講到的,有過講“定”的地方最多。
。4)律藏:是講應該守的各種戒。譬如我們世間的法律一樣的。律藏是專門講一種“戒”的道理。
(5)論藏:是專門講許多佛法的道理的。論藏是專門講一種“慧”的道理。
(6)戒、定、慧:“戒”是自己禁戒自己,不但是不做種種惡事,就是惡劣的念頭也一點不轉(zhuǎn)。“定”是一心一意,專誠用功佛法,不去轉(zhuǎn)一絲一毫別種念頭。已經(jīng)講明白進的。戒、定、慧三種道理,實在是佛經(jīng)里要緊修的,能夠在這三種道理上用功夫,才可以把一個人的種種壞處漸漸去掉。
。7)鳩摩羅什:是法師的名字。法師是印度地方中天竺國人,生在蔥嶺東的龜茲國(qiuci)。他的父親,名字叫鳩摩羅琰,做過宰相的,他七歲的時候就明白佛法的道理,后來就專心功,精通佛法。
符堅聽到了他的大聲名,就派一名將軍,叫呂光的,去攻打龜茲國,接法師來,等到呂光接到了法師,回到?jīng)鲋莸胤剑θO已奪了皇帝的位,所以在涼州住了幾年。后來姚萇的兒子姚興做了皇帝,才把法師迎接來,就拜他做了“國師”。
(8)國師:是皇帝拜他做師父的尊稱;实郯萘怂麕煾,就請他在全國各地傳揚佛法了。
。9)譯:譯是翻譯的意思。中國所有的佛經(jīng),本來是許多很高明的大法師把梵文翻譯成中國文字的。這部《阿彌陀經(jīng)》就是鳩摩羅什翻譯出來的。
他所翻譯的佛經(jīng),總共有390多卷。差不多要死的前幾天,對了許多人說道:我翻譯的佛經(jīng),若是沒有翻譯錯,那么我死后,燒起我的身體來,我的舌頭不會爛的。后來他死了,就照佛教的規(guī)矩,把他的身體火化了,身體燒得一點沒有了,獨有一條舌頭還是好好的沒有燒去。所以可見得他所翻譯的這部《阿彌陀經(jīng)》是決定沒有錯的。
如是我聞。一時(2)。佛在舍衛(wèi)國(4)。祗樹給孤獨園(5)。
【解】我親自聽得佛陀這樣說的。有一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以后簡稱佛)在舍衛(wèi)國的一個花園里,這個花園叫祗樹給孤獨園。(這一句說明佛在什么地方。)
【釋】(1)如是我聞:這一部《阿彌陀經(jīng)》雖然是釋迦牟尼佛說提的,但是佛說過了,當時并沒有記下來。后來佛的堂弟,就是佛的弟子,名叫阿難的,恐怕日期長久了,大家都記不得,所以特地把佛所說過的佛法,一句一句的都編集起來。
“如是我聞”的“如是”兩字,是“這個樣子”的意思,就是總指這部經(jīng)。“我”字是阿難自己稱呼。
佛差不多要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問佛:“將來編集起佛經(jīng)來,開始第一句怎么樣說法?”佛回答阿難道:“佛旨第一句一定要有用‘如是我聞’四個字才可以證明這部經(jīng)都是你阿難自己親聽佛說的,不是從旁人那里聽來的。”因為佛這樣吩咐過阿難的,所以阿難編集的各種佛經(jīng),開頭第一句都有“如是我聞”四個字的。
。2)一時:是有這么一個時候的意思。因為“時候”各處不同的,所以不能夠說定某年某月。譬如說我們現(xiàn)在用的陽歷正月初一,在陰歷還是十一月。又像夏朝的十一月到周朝就算是正月了;又像忉利天的一晝一夜,在我們這外世界已經(jīng)是一百年了;夜摩天的一晝一夜。在人間已經(jīng)是二百年了;所以佛經(jīng)上講到佛法的時候,都渾說一個時候,不能夠就定是在什么年份、月份,就為這個緣故。
。3)忉利天、夜摩天:在后面解釋“無量諸天大眾俱”一句里會詳細講明白的。
。4)舍衛(wèi)國:舍衛(wèi)國“是一個大國的名,就是現(xiàn)在印度的地方。
。5)祗樹給孤獨園:是舍衛(wèi)國內(nèi)的一個花園。舍衛(wèi)國有一位有財、有勢、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名叫“須達多”。他時常周濟窮苦的人,所以都叫他“給孤獨長者”。
那個時候,舍衛(wèi)國的國王有一個太子,名叫“祗陀”。他有一個花園,叫“逝多園”,園內(nèi)有很多的樹木,這位長者想問祗陀太子買下這個花園,在園內(nèi)造一點房屋,請佛來說法。太子假意不肯,說要把金子鋪滿這個花園的地,才肯賣給你。給孤獨長者聽了,就拿出自己家中提金子來,鋪在花園的地上。那太子看他誠心的很,就把這個花園送給他了。后來就把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做了這個花園的名字,所以叫做“祗樹給孤獨園”。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4)
與(1)大比丘僧(2)(3)。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在祗樹給孤獨園內(nèi),同佛常常在一起的有出家的1250人。(這一句是同佛在一處的人數(shù)。)
【釋】(1)與:是“同”的意思。
。2)比丘:比丘是梵語。出家的男子,受了“具足戒”的,叫“比丘”。就是俗人稱他們?yōu)?ldquo;和尚”的男子。出家的男子受的“具足戒”,總共有250條,受了這250條“具足戒”的男子,才可以算是“比丘”。凡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都是男身。就是婦女們,倘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都會變成男身的。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外大愿,其中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倘然生到我國里來的女人,仍舊是女身的,我就不愿成佛。”阿彌陀佛發(fā)過這樣的大愿心,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只有男身、沒有女身的。所以只有“比丘”沒有“比丘尼”。
(3)大比丘:在這一句經(jīng)里,“比丘”前加一個“大”字,可見得這些比丘都是道行很高的,并不是初出家的人能夠比的上的。
。4)大比丘僧:在這部經(jīng)里所說的“大比丘”,那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在舍衛(wèi)國聽佛說法的,并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佛得道后,最先度脫他們的。
。5)僧:是許多人和合在一處的意思,因為出家人都是許多人和合在一處修行的,所以“出家人”叫“僧”。又“僧”字,從菩薩起直到初出家受過具足戒的,都可以稱“僧”。
。6)具足戒:“具足”兩個字是完全的意思。“戒”是防備做不了規(guī)矩的事情和禁止做惡事情的方法。“戒”有好幾種,有多有少的。受“具足戒”就是受“全戒”,沒有比這種戒再多的了。受過了戒不可以再犯了。譬如受了“殺戒”,就不可以殺活的東西了。
。7)比丘尼:出家的女人,受了戒的叫“比丘尼”。就是俗人稱她們?yōu)?ldquo;尼姑”的女人。出家的女人受的“具足戒”總共有500條,受了這500條具足戒的女人,才可以算是“比丘尼”。
皆是大阿羅漢(1)。眾所知識。
【解】上面所說的1250人,都不是平常的出家人、都是大阿羅漢。大眾人都知道他們、認識他們的。(這兩句話是說同佛在一處的許多人是怎么樣的一等人)
【釋】(1)阿羅漢:就是俗人叫做“羅漢”的。
(2)修行:一個人修行,將來就會得到好報應。一個人造業(yè)將來就會得到苦報應。
修行到樣樣完全、樣樣圓滿,就成佛了。
修六度萬行的,就是菩薩。
修十二因緣的,就是緣覺,也叫辟支佛。
修四諦的,就是聲聞。
修上品十善業(yè)的,生在天道,就是生到天上,做天上的人。
修中品十善業(yè)的,生到人道。還有一種說法,是守五戒的,生在人道。
修下品十善業(yè)的,生在阿修羅道。
犯下品十惡業(yè)的的,生在畜生道。
犯中品十惡業(yè)的,生在餓鬼道。
犯上品十惡業(yè)的,生在地獄道。
以上是先把修行、造業(yè)的各種人所受的報應,所以不相同的緣故,大略說一點,在下面再把一種一種的說清楚。
。3)業(yè):凡是所持的念頭、所做的事情,不論善的、惡的,都叫做“業(yè)”。
。4)善業(yè):轉(zhuǎn)善念頭、做善事情,就叫“善業(yè)”。
(5)惡業(yè):轉(zhuǎn)惡念頭、做惡事情,就叫“惡業(yè)”。
。6)上品、中品、下品:修得最認真的叫做“修上品”,差一點的叫做“修中品”,再差一點的叫做“修下品”。
十惡業(yè)犯的最重、最多的叫做“犯上品”,差一點的叫做“犯中品”,再差一點的叫做“犯下品”。
。7)六道:若是一個人不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總在這六道里出出進進,逃也逃不出。六道有“三善道”、“三惡道”二種。
。8)三善道:善的就生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叫做“三善道”。
。9)三惡道:惡的就墮落到“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叫做“三惡道”。
(10)六度:又叫“六波羅蜜”。
第一是“布施”,梵語叫“檀那波羅蜜”。布施有兩種:一種叫“法施”,就是拿佛法來勸化人;一種叫“財施”就是拿錢財、物件來周濟、苦人。
第二是“持戒”,梵語叫“尸羅波羅蜜”,就是守住佛的禁戒,不造各種惡業(yè)。
第三是“忍辱”,梵語叫“羼提波羅蜜”,就是忍耐一切苦痛,受了旁人欺負,不同他爭鬧。
第四是“精進”,梵語叫“毗梨波羅蜜”。就是各種善事肯發(fā)狠去做,各種惡事肯發(fā)狠去禁止。
第五是“禪定”,梵語叫“禪那波羅蜜”。就是把這個心,安住在“真如實相”的道理上,不放他散開來想雜亂的念頭。
第六是“智慧”,梵語叫“般若波羅蜜”。就是能夠分別真正的道理,破除種種的迷惑。
。12)十二因緣:
第一是“無明”。就是不明白真正的道理產(chǎn)意思。因為不明白道理,就會生出種種煩惱來,所以又叫做“煩惱的根本”。
第二是“行”。行字意思就是沒有停歇。因為種種的煩惱沒有停歇的時候,常常動起心來,就造出種種的“業(yè)”來了。
第三是“識”。識是“業(yè)識”,就是妄想分別心。因為一個人前世有了種種的“業(yè)”,就被這種種的“業(yè)”感動了這個“識”,看見了可以投胎的地方,就去投胎了。
第三是“名色”。就是投了胎,“識”和身體都漸漸的長大起來了。
第五是“六入”。又叫“六根”就是眼、耳、鼻、身、口、意(即念頭)。完全成就了,要出胞胎了。
第六是“觸”。就是初生出來,年紀二、三歲的時候,對于各種的東西、各種的事情,還不很會分別它的好的、壞的、苦的、樂的。
第七是“受”。就是年紀到了六、七歲的時候,對于各種的東西、各種的事情,漸漸的會分別起好壞來。就覺得的有時受著樂,有時受著苦了。
第八是“愛”。就是年紀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就會生出種種愛的心、貪的心來了,并且生得很厲害的。
第九是“取”。就是到了成人的時候,這種種的愛心、貪心更加厲害。想到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手了。
第十是“有”。有字,就是“業(yè)”字的意思。因為有了“要”的心,就會生出煩惱來了。有煩惱,就會造出種種業(yè)來了。既然造了業(yè),就會有將來的報應了。
第十一是“生”。就是按照現(xiàn)在所造的善業(yè)、惡業(yè),將來就要受生生死死的苦,并且還不知道生到什么地方去。
第十二是“老死”。就是既然有了“生”的苦,就一定有“老”的苦、“死”的苦了。
第一種的“無明”,最是迷惑人的東西。有了這種“無明”,一個人就糊糊涂涂的隨便造業(yè);造了業(yè),就要受報應了;受報應,就是在這個人生生死死里,出了又進,進了又出;或是投人身、或是投畜生,總歸逃不出這個關(guān)頭。所以,這個“無明”實在是一個人生生死死的根本。有了這個根,就是會生出第二種的“行”,一直生出第十二種的各種因緣來了。
一個人死了去,死的是軀殼,他的靈性仍舊還在的、不會死的。他的“無明”也仍舊沒有破去,所以免不得還要投生做人。
。13)因緣:“因”字是種子的意思。“緣”字是幫助成就的意思。譬如種稻,一粒谷是“因”。地土、雨水和種田人是“緣”。不論什么事情,都要有“因”、有“緣”才會成就,一個人所以生了又生、死了又死,逃不了這個生死的苦,就因為有了這十二種“因緣”的緣故。
(14)緣覺:“緣覺”曉得生生死死的苦,所以就在這十二種因緣上用功,自己開悟了、得了道,就成就了一個不生不死的身體。因為他們覺悟了這十二種的“因緣”,所以稱他們做“緣覺”。
。15)分別:不論什么事情、什么東西、都去分別他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
。16)名色:這個時候,一個人的“識”還沒有什么大用處,只有這個“識”的名目,所以叫做“名”。身體雖然沒完全成就,但是已經(jīng)漸漸的要成就色身了,所以叫“色”。
。17)靈性:是最靈妙的“知覺性”,并不是大家所說的“靈魂”。靈魂是常常要變的,靈性是永遠不變的。
。18)知覺性:是眾生本來就有的“性”,有了這個“性”才有知覺,沒有這個性,就同木石一樣了。所以叫做“知覺性”。
(19)四諦:
第一是“苦諦”。諦字是見到了真實的道理,一點也沒有錯的意思。“苦諦”,就是苦報應。
第二是“集諦”。集是聚集的意思。就是“貪、瞋、癡”等種種煩惱和種種的惡業(yè),能夠聚集起各種苦報應來。
第三是“滅諦”。就是滅除生生死死的苦惱。
第四是“道諦”。就是照真正的道理修行。
因為有了第二種的煩惱惡業(yè),就有了第一種的苦報應。所以要修真正的道理,才可以滅除生生死死的苦惱。
“聲聞”明白了這種道理,所以就在這四種道理上用功夫,修到了不生不滅的地位。
(20)聲聞:“聲聞”還有四種分別,叫做“四果”。“果”字,就是結(jié)果的意思。修到什么功夫,就結(jié)成就什么果。也有叫做“果位”的,加一個“位”字,就是得到什么位子的意思。第一果叫“須陀恒”,第二果叫“斯陀含”,第三果叫“阿那含”,第四果叫“阿羅漢”。
須陀。哼@個名字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做“入流”,也叫“預流”。意思就是剛剛明白真正的道理,可以進到圣人一類的地位了。
斯陀含:功夫稍深的一點的叫“斯陀含”。也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一來”。意思就這個人死了就生到天上去,做一世的天上的人,再生到我們?nèi)说氖澜缟蟻,做一世的人,就能斷盡生死的苦惱,不再受生死了。
阿那含:功夫更深一點的,叫“阿那含”。也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做“不來”。意思就是這個人死了,生色界天上去,有的就在這一層天上,證到第四種果的就“了生死”的;有的要在色界的各層天里,一層一層的升上去,受了幾次的生,才“了生死”的;還有的要從“色界天”上,一直生到了“無色界天”去才了生死的。但是,總歸在天上修,一直要修到煩惱都斷得清清凈凈不再生到人的世界上來。
阿羅漢:在“聲聞四果”中,“阿羅漢”的功夫最深。阿羅漢也是梵語,翻譯出中中文來,叫做“無生”。意思就是一切煩惱都斷清清凈凈,一點也沒有,不再受生死的苦惱了。“羅漢”是“聲聞”中最高的一“位”。
。21)小乘——大乘:“緣覺”和“聲聞”只知道自己要逃脫這生生死死的苦,不肯發(fā)心度人的,不象“菩薩”一邊自己修,一邊就專門度盡世上人的苦,所以,“聲聞”和“緣覺”叫小乘。
“聲聞”和“緣覺”雖然有致于再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做人、受生生死死的苦,但是倘然不發(fā)度人的大愿心、修菩薩的道,那就終究不過是“聲聞”、“緣覺”罷了。不獨是不能成佛,并且也不會成菩薩的。所以,一個人修行,總是要發(fā)大愿心,不可以只管自己、只顧自己的。
但是,“聲聞”、“緣覺”即然修到了“阿羅漢”、“辟支佛”的地位,他們不論遲早,決定會回轉(zhuǎn)“小乘”的心來,歸向到“大乘”的佛道上去。發(fā)大愿心,學做菩薩,情愿再來世界上來,度脫一切苦惱的眾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就是“菩薩”了。不過,有的就在這一世里發(fā)大心的,有的則要過了許多劫數(shù)才發(fā)大心的,但是決定沒有永遠不發(fā)大心的。
。22)乘:“乘”就“車”。“大乘”譬如大的車,可以裝很多東西的。“小乘”譬如小的車,不能夠多裝東西的。
這是譬喻菩薩的心量大,能夠度一切眾生;聲聞、緣覺的心量小,不能夠多度眾生。
度脫的眾生多,就是修行的功德大,等到修行的功德圓滿了,就成佛了。
。23)了生死:就是不再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24)色界天、無色界天:在下面解釋“無量諸天大眾俱”一句中,都會詳細說明的。
(26)心量:“心”就是“心思”;“量”就是限量。“心量”實在就是俗話的“度量”。凡夫的心量有限制的,所以;菩薩的心量沒有限制的,所以大。
。27)十業(yè):是“身三業(yè)”,就是身體上造出來的三種業(yè):第一是殺業(yè),第二是盜業(yè),第三是“淫業(yè)”。
“口四業(yè)”就是口上出來的四種業(yè):第一是“妄言”中,第二是“兩舌”,第三是“惡口”,第四是“綺語”。
“意三業(yè)”就是意識里造出來的三種業(yè):第一是“貪”,第二是“瞋”,第三是“癡”。
。28)殺業(yè):不要說殺人了,就是最小的蟲子,也是一樣有生命,都不可以殺的。不吃素的人,這殺業(yè)犯得多極了。
(29)盜業(yè):不要說強搶了,就是拿別人的東西,你沒有告訴他,他也沒有應許你,先就拿了,就算是盜。
。30)淫業(yè):不要說淫人家的妻女了,就是嫖妓,也就犯了淫了。婦女同旁人家的男子,私下往來,也一樣犯淫業(yè)。
。31)妄言:就是說假話。
(32)兩舌:就是搬弄是非。
。33)惡口:就是罵人。
(34)綺語:就是說輕薄話。
(35)貪:就是貪心不足。
(36)瞋:就是動火發(fā)恨。
。37)癡:就是心里轉(zhuǎn)念頭不合正當?shù)牡览恚⑶也幌嘈?ldquo;因果”,不相信一個人死了,他的靈性仍舊不滅的道理。
(38)因果:粗話說起來,就是“報應”,在下面解釋“彼佛何故號阿彌陀”一句中,會詳細講明白的。
(39)五戒:同“十善”差不多。第一是戒殺,第二是戒盜,第三是戒淫,第四是戒妄語,第五是戒飲酒。這“五戒”若守不住,就不敢保住這個人身;倘然守住“五戒”這個人身就一定靠得住了。
。40)優(yōu)婆賽:凡是在家的男子受了“五戒”,叫做“優(yōu)婆賽”。
。41)優(yōu)婆夷:凡是在家的女人受了“五戒”,叫做“優(yōu)婆夷”。
(42)妄語:包括“兩舌”、“惡口”和“綺語”在內(nèi)。
(43)飲酒:因為酒最容易迷人的心。一個人喝醉了酒,就會做出種種不規(guī)矩的事情來,所以要戒的。
在“釋”中,只有(1)與經(jīng)文有關(guān)系,從(2)至(3)就同經(jīng)文沒有關(guān)系了,那么為什么要去講它呢?因為在佛法里,這些大略的道理也都應該要曉得一點的。所以一齊把它來大略說說。看了懂的自然好,看了不明白的,可以暫時不去管它。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5)
長老(1)舍利弗(2)、摩訶目犍連(3)、摩訶迦葉(4)、摩訶迦旃延(5)、摩訶俱絺羅(6)、離婆多(7)、周利槃陀伽(8)、難陀(9)、阿難陀(10)、羅睺羅(11)、憍凡波提(12)、賓頭盧頗羅墮(13)、迦留陀夷(14)、摩訶劫賓那(15)、薄拘羅(16)、阿[少/兔]nou樓陀(17)。如是等諸大第子(18)。
【解】他們是道行高、出家的年數(shù)多的舍利弗等十六位長老,有這樣的許多大弟子。(這一段是說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其中不某某等這幾位,并說明他們都是佛的大弟子、是阿羅漢,都不是平常的出家人。)
【釋】(1)長老:“長”字是說道行高;“老”字是說出家的年數(shù)多。“長老”兩個字,不獨是稱“舍利弗”一位,從“舍利弗”起至“阿nu樓陀”總共十六位,都是道行高的,還有出家的年數(shù)多的,所以都稱他們做“長老”。
但是“道行高”和“出家年數(shù)多”兩種,其中只要有了一種,也不可以稱“長老”的。
。2)舍利弗:就是“舍利子”。在佛的許多弟子中,要算“智慧”最高,所以稱他智慧第一。
(3)目犍連:就是“目連”,神通最大,所稱他神通第一。
。4)摩訶迦葉:專門苦修的,佛哀憐他年紀大了,勸他休息,他仍舊苦修,所以稱他頭陀第一。
。5)摩訶迦旃延:同旁人講起道理來,能夠使得大家相信他、佩服他的說法,所以稱他論議第一。
。6)摩訶俱俱絺羅:口才最好,隨便問什么,都能回答的,所以稱他答問第一。
(7)離婆多:他的心情很正的,沒有一點顛倒的念頭。又是很定的,沒有一點散亂的念頭,所以稱他無倒亂第一。
。8)周利槃陀伽:他的根機是很鈍的。佛教了他兩句偈,就一心一意的讀這兩句,想這兩句的道理,后來竟然就明白一切的佛法了,所以稱他義持一。
。9)難陀:是佛的同胞弟,最講究禮節(jié),并且相貌也好,所以稱他儀容第一。
。10)阿難陀:是佛的堂弟,就是編集這部《阿彌陀經(jīng)》的。他做佛的侍者,做了25年。佛每次說法,他總是聽到的。并且佛從前所說的法,他沒有聽到的,佛也重新給他說一遍。他所聽的佛法就比大眾格外多了,所以稱他多聞第一。
(11)羅睺羅:是佛的太子,他的功行秘密的很,只有佛知道他,所以稱他密行第一。
。12)憍凡波提:因為他過去千萬世的時候,嘲笑了出家人,所以經(jīng)過許多劫數(shù)的時代,墮落在畜生道里做牛,后來報應滿了,做了人,吃起東西來,還象牛倒噍的樣子,佛恐怕旁人看見了要嘲笑他,就造成輕慢圣人的罪了,所以教他長在天上、受天人的供養(yǎng),所以稱他受天人供養(yǎng)第一。
。13)賓頭頗羅墮:佛吩咐他長久住在世界上,受這末法時代的供養(yǎng),所以稱他福田第一。
。14)迦留陀夷:是佛常常差他出去教化人的,所以稱他教化第一。
。15)摩訶劫賓那:懂得天文的,所以稱他知星宿第一。
。16)薄拘羅:因為他從前周濟過一個有病的出家人,并且還能夠守不殺生戒,有了這兩種功德,就世世做人,都是長壽的,所以他壽命第一。
。17)阿nou(非常抱歉,這個字打不出來,一個少、一個兔,上下結(jié)構(gòu))樓陀:也是佛的堂弟,因為眼睛瞎了,佛教他修一種定心的方法,就得了“天眼通”,比旁人的天眼更加特別,所以稱他天眼第一。
(18)諸大弟子:照這部經(jīng)里說,同佛在一塊的羅漢有1250人之多,若是把他們的名字,一位一位都提出來,那就煩得不得了。所以只把這“道行最高”、“出家年數(shù)最多”、并且各有一樣“特長”的十六位大弟子提出來,做個榜樣的。
(19)智慧:“智慧”和“聰明”,雖然差不多,但是究竟不同的。聰明可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智慧是能夠分明邪正的道理的。
。20)頭陀:是梵語,有“除去”和“洗凈”的意思,總共有十二種刻苦修行的規(guī)矩,都是出家人學的,大概都是除去種種煩惱、洗凈心思的方法。
。21)鈍:就是沒有智慧。
。22)偈:是梵語,就是中國的一個“頌”字,是稱頌,頌揚的意思。在佛經(jīng)中,凡是句子有長短的叫做“長文”;句子的字數(shù)多少一樣的叫做“偈”,也叫做“頌”。有一句三個字的、有一句四個字、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的,各樣的偈,同我們中國的詩差不多。
(23)義持:“義”字就是道理,“持”字就是守牢的意思。
。24)儀容:“儀”字就是禮節(jié),“容”字就是相貌。
。25)侍者:近身服侍的叫做“侍者”。
。26)倒噍:是咬嚼。牛吃東西,吃過后,往往停了一刻,再吐到嘴里咬嚼一回,就叫做“倒噍”。這位憍凡波提羅漢,有這樣一種的形相。
。27)末法、像法、正法:從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算起,叫做“正法”時代,總共是一千年;過了一千年,叫做“像法”時代,總共也是一千年;其后是 “末法”時代,總共是一萬年,F(xiàn)在正是在末法的時代,已經(jīng)過了九百五十多年了。
。28)福田:“福田”是說修了功德,一定能夠受到享福的報應,同下了種子在田里,一定得以收成一樣的意思。
。29)教化:“教”是教導的意思,“化”是勸化的意思。
(30)天眼通:在下面解釋“其土眾生,常以清旦”一節(jié)里,會說明白的。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6)
并諸菩薩摩訶薩(1)。文殊師利法王子(2)、阿逸多菩薩(3)、乾陀訶提菩薩(4)、常精進菩薩(5)。與如是等諸大菩薩(6)。
【解】還有許多大菩薩,就是文殊師利法王子等各位大菩薩。(為一段是說不獨是有1250位大羅漢,并且還有許多大菩薩,其中有某某等幾位。)
【釋】(1)菩薩摩訶薩:是梵語,若是完全說起來,應該說“菩提薩埵”、“摩訶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又有使得旁人醒悟的意思。“薩埵”是眾生的意思。“摩訶”是大的意思。“菩薩摩訶薩”五個字,并起來說:就是能夠把佛法來化導眾生,使得眾生能夠明白真實的道理,并且是大大的化導,要一切眾生都成佛。若是照字眼講起來,就是“大菩薩”三個字。
。2)文殊師利法王子:就是文殊菩薩。在許多菩薩中,智慧最高,所以把他的名字排在各位大菩薩的第一位,同把舍利弗排在許多羅漢中的第一位是一樣的意思。
(3)阿逸多菩薩:就彌勒菩薩,F(xiàn)在各處寺院里,山門口的一尊開了口笑的菩薩,就是他的形像。但是要曉得,這一尊像,是唐朝時候,一位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出來的應化身。所以塑這樣的像,使人曉得菩薩常常在世界上顯現(xiàn)的道理。若是講到彌勒菩薩的本像,那就和文殊菩、普賢菩薩一樣的。
從釋迦牟尼佛后,將來第一個成佛的,就是經(jīng)上的這位阿逸多菩薩,將來就稱做“彌勒佛”。他的心是最慈悲的。
(4)乾陀訶提菩薩:就是“不休息菩薩”。因為他不曉得經(jīng)過了幾千萬萬年,一直修行,從來不休息的,所以得了這個名字。
。5)常精進菩薩:照《大寶積經(jīng)》說:這位菩薩為一個眾生,不曉得費了多少年代去勸服他,還是不肯受勸,但這位菩薩卻仍舊跟著他,用種種方法教化他,沒有一點厭倦心的,所以稱他叫常精進。
。6)諸大菩薩:佛說法的時候,來聽法的菩薩也多得很,若是把他們的名字一位一位都提出來的也太煩了,所以揀幾位提出來。但是為什么提出他們這四位呢?那是有一個道理的。因為修這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必定人有“信”、“愿”、“行”三種心才能夠成就。
若是沒有大智慧的人,就不能夠發(fā)起真實的信心來;沒有大慈悲的心,就不能發(fā)起度脫一切眾生的愿心來,倘然不發(fā)度脫眾生的這個大愿心,那就同阿彌陀佛的愿心不能夠相應了。那么就是愿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恐怕也不能夠成就了。
有了這信心、愿心,還要切切實實的修行——念佛,不可以一天不念。若是今天念了,明天不念,那也是不會成就的。并且要把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念頭,時時刻刻放在心上,不可以念過了佛,就把這個念頭拋開的。
所以必定要學那文殊菩薩的真智慧,發(fā)起信心來;學那彌勒菩薩的大慈悲,發(fā)起愿心來;再學那不休息、常精進二位菩薩修行的樣子,一心一意的念佛才能成就。這里特地提出他們四位來,就是給修行人做個榜樣的意思。
。7)信、愿、行:(“行”,凡是作修行解釋的,都讀“恨”音)信是相信,愿是情愿,行是照修行的方法修。在下面解釋“眾生聞者,應當發(fā)愿”一節(jié)內(nèi)會詳細說明的。
及(1)釋提桓因(2)等。無量(3)諸天(4)大眾(5)俱(6)。
【解】還有釋提桓因等許多天上的人,同各種人都在一塊兒。(這兩句是說不獨是大羅漢、大菩薩,還有許多天上的人、各方世界上的人,和龍王等,都在那里聽佛說法。)
【釋】(1)及:“及”字,是“同”的意思。
。2)釋提桓因:就是道教里所說的“玉皇大帝”。實在就是第二層天上的“天帝”。第二層天叫“忉利天”在須彌山的頂上,就是我們的頭頂上的天。這一層天的天王,就是“釋提桓因”也叫“帝釋”。
佛經(jīng)上說過,他從前在迦葉佛的時候,是一個平常的女人,他因為看見迦葉佛入了涅槃,就發(fā)了一個大愿心,要造一座塔來供養(yǎng)迦葉佛。在那時,還有三十二個女人幫助他造塔,成就了這個大愿心?苛诉@種善業(yè),他就做了“忉利天王”。在“忉利天”的四邊東南西北,各有八天,總共有三十二天,各天的天王就是那三十二個女人做的。但是這三十二天,都歸釋提桓因管的。
可見造塔、造廟的功德大得不得了的,所以有這樣大的好報應。
(3)無量: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4)諸天:“諸”是許多的意思。因為天多得很,不但是一直上去的二十八天,包括忉利天四面的三十二天,所以叫“諸天”。
。5)大眾:“大眾”二字,不獨是說天上的許多人,并且包括“阿修羅”和其他世界的各種人,還有龍王等,種種都在內(nèi)。
。6)俱:就是在一塊的意思。
。7)天:共有二十八天,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都叫做“天道”。
(8)欲界天:
1、四大天王:在須彌山腰的四周圍,各有一位天王。東天王名叫持國天王,南天王名叫增長天王,西天王名叫廣目天王,北天王名叫多聞天王。這四位天王因為在須彌山山腰的四周圍,所以蓋不到我們這個世界的。
2、忉利天解釋見上(2)。
3、夜摩天
4、兜率天
5、化樂天
6、他化自在天
從我們這個世界下邊的最下一層地獄——阿鼻地獄起,向上經(jīng)過我們的這個世界,一直到位“他化自在天”,總共有六層天,都叫做“欲界”,因為生有這里的人,都有男女情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9)色界天:
從欲界天再上去,叫做“四禪天”,就是“色界”,總共有十八層天。其中是:
1、初禪三天: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這三層天叫“初禪天”。
2、二禪三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三層天叫“二禪天”。
3、三禪三天:有“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這三層天叫“三禪天”。
4、四禪九天:有“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這九層天叫做“四禪天”。
凡是生到這九層天的人,都沒有淫欲了,并且只有男人沒有女人的。不過,那些人的身體,都還有形狀和顏色,可能看得見的“色身”,所以這十八層天,叫做“色界”。
。10)無色界天:從“色界”十八層天再上去,又有四層天:叫做“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住在這四層天上的人,連色身都看不見了,所以叫做“無色界”。
(11)迦葉佛:在下面解釋“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一句中會說明白的。
。12)阿鼻地獄:“阿”是梵語,就是中國的“無”字,“鼻”字就是中國的“間”字,所以又叫“無間地獄”。在那里就是常常不停歇的受苦,沒有一點間斷的時候。地獄的種類很多,這“阿鼻地獄”是最苦的、犯罪最重的,就要墮到“阿鼻地獄”里去的。
。13)色身:就是有形狀顏色可以看見身體的。
(14)三界:佛經(jīng)里常常說的“三界”就是這“欲界”、“色界”、“無色界”。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7)
爾時(1)。佛告長老舍利弗(2)。從是(3)西方過十萬億佛土(4)。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5)。今現(xiàn)在說法(6)。
【解】在那個時候,佛告訴長老舍利弗道:從我們這個世界一直向西方去,經(jīng)過十萬億佛的世界,那個地方,另外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世界”。在那個西方極樂世界中,有一尊佛,名叫“阿彌陀佛”,現(xiàn)在在那里說佛法。(這一段經(jīng)文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在什么地方和西方極樂世界,有哪尊佛在那里?在那里做什么事?》
【釋】(1)爾時:“爾時”二字,是那個時候的意思,就是佛說法的時候。
佛向來說法,都是先有人問了再說的,獨有這部《阿彌陀經(jīng)》是沒有人問,佛自己說的。這是因為佛看見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造業(yè)太多了,受苦受得太深了,哀憐我們世界上的人的心里太悲切了,急急要人曉得有這么一個好地方,有這么一個好方法,可以使得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要再受種種的苦,所以等不得人問就先說了。
但是這種很深很妙的方法,若然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恐怕聽了,心里不免要有些疑惑。倘然有了一點疑惑心,那就不能夠發(fā)起愿心來,照了這樣的方法,切切實實去修行了。
要曉得天下的事情,都是靠了這個切實的信心做成就的,何況修學佛法呢!
。2)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間,舍利弗是第一個有智慧的人。對佛說的這種道理,容易明白些,所以佛叫了他的名字,同他說。雖然像是只同舍利弗一個人說,實質(zhì)是同大眾說的。并且佛說的時候,凡是在那里的大眾,沒有一個不聽得的。當他們看見舍利弗這樣有智慧的人,聽了佛說的這種方法,大家就知道這個方法,斷斷乎沒有可以疑惑的地方,都應該發(fā)起信心、愿心來了。佛所以叫舍利弗的意思,就是要大眾發(fā)起信愿心來。這層道理,不可以不說明白的。
。3)從是:“是”字,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
。4)十萬億佛土:“億”就是一千萬,“十萬億”就是一萬萬萬。“佛土”就是佛所住的、所教化的世界,一個“佛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過十萬億佛土,就是從我們這個世界起,一直向西過去,經(jīng)過一萬萬萬個“三千大千世界”便到極樂世界了。
。5)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所以永遠在西方極樂世界,并且永遠在西方極樂世界說法的。
。6)今現(xiàn)在說法: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阿彌陀佛已經(jīng)在那里說法了,現(xiàn)在仍舊在那里說法,就是再過無窮無盡的年代,也還在那里說法。這是阿彌陀佛同別個世界的佛特別不同的情形。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真實的好處,實在就在這一層道理上。因為常?梢月牭桨浲臃鸬恼f法,永遠不會停歇的,所以能夠容易成就。
。7)娑婆世界:“娑婆”二字是梵語,是會“忍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會忍耐受這種苦。
現(xiàn)在我們所住的地方叫做“南贍部洲”,在須彌山的南邊。
(8)億:“億”有十萬、百萬、千萬、萬萬四種說法。
在《華嚴經(jīng)》中所說的:“億”都是在“百萬”之后,可見得“億”的數(shù)目,必定比較“百萬”還大。
在《金光明經(jīng)》中所說:一個大千世界,有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合算起來,“億”就是作“一千萬”。
這部《阿彌陀經(jīng)》中所說的“億”,不可以照“十萬”算的。因為記大數(shù)目,必定是用大的計數(shù)的。
靈峰澫益大師的《彌陀經(jīng)要解》中就說這“億”是“一千萬”。大師的注解一定是有根據(jù)的。
。9)三千大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也叫做一個“佛土”。因為其中有“小千”、“中千”、和“大千”三個“大千”的數(shù)目,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并不是在一個“佛土”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不要解釋差了。
。11)世界:每一個世界從“直”系上講來“從地獄起,一直向上到“大梵天”,其中有一個“日”,一個“月”,一座“須彌山”。“日”和“月”都在“須彌山”的山腰周圍運行。
從“橫”系講起來:在須彌山外面,有“香水海”,再外面,有“七金山”,每一座山隔著一道香水海。總共有七道香水海和七座金山。在須彌山的周圍,總共有四個洲:東邊的叫“東勝神州”,也叫“弗婆提”;南邊的就是我們這個“南贍部洲”,也叫“閻浮提”;西邊的叫“西牛賀洲”,也叫“瞿陀尼”;北邊的叫“北俱盧洲”,也叫“郁單越”。
那“須彌山”都是四種寶貝合成就的。不像我們現(xiàn)在所看見的山是泥土和石合成的。
須彌山在水底下,有八萬“由旬”(每一“由旬”有四十里。)在水面上,也有八萬“由旬”。
第一座金山,比須彌山一半的高;第二座比第一座一半的高,每向外一座,高就減少一半。
在第七座金山東外邊,有一道“咸水海”,上面所說的東、南、西、北四個洲,就在這“咸水海”上面。
咸水海的外邊,就是“鐵圍山”。
我們許多的天,許多的山,許多的海,算是一個世界。這樣的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8)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那個世界,為什么叫他“極樂世界”
其國(1)眾生(2)。無有眾苦(3)。但受諸樂(4)。故名極樂。
【解】因為生到那個世界中去的許多人,沒有種種的苦惱,只有享種種的快樂。所以叫做“極樂世界”。(這一段是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苦惱,只有快樂。)
【釋】(1)國:在這部《阿彌陀經(jīng)》中,除了“舍衛(wèi)國”的“國”字外,其它所有的“國”字,都是作“一個大千世界”解釋的。因為一個“大千世界”中,就有一尊佛做“教主”(5)。
這一個“大千世界”,也就稱做“國”。若是做我們現(xiàn)在所稱做“國”的講起來,單是一個“南贍部洲”,就已經(jīng)有許多的大國、小國;那是一個“大千世界”國,要有有無窮無盡的“國”了。
但是這種“國”都是人的“國”。不是佛的“國”。下面解釋中,凡是講到“國”的地方,都是說“佛國”的,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這里的“其國眾生”的“國”字,是指西方極樂世界說的。
。2)眾生:“眾生”二字,除了佛,都可以叫的。菩薩、緣覺、聲聞、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都是“眾生”。但是這種說法是普通的說法。
這部《經(jīng)》里所說的“其國眾生”的“眾生”雖然其中也有天道、人道兩種,但是已經(jīng)都成了菩聲聞的圣人了,決定沒有“凡夫”在那里的,何況“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四種惡趣就更沒有了。
。3)眾苦:“眾苦”二字有許多說法:有“三苦”、“十苦”、“一百十苦”種種的分別。最普通說的,有八種苦,那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無論你富的、貴的,都是免不了的。
一、第一種苦叫“生苦”。就是一個人在娘肚子里的時候,氣悶的不得了,娘吃些熱的東西下去,就像火山旁邊一樣的熱;娘吃些冷的東西下去,就像在冰山旁一樣冷,娘吃的飽了,又像一座山壓下來一樣的重;等到要生下地的時候,像是兩座山把他夾住了,硬在這兩座山中間鉆出來,那些痛苦都是說不盡的,所以小兒生下來,總是哭就是這個緣故。
二、第二種苦叫“老苦”。就是人到了老的時候,苦惱得很,要看什么東西,眼光看不明白了;要聽什么說話,耳朵聽不清楚了;要吃什么東西,牙齒脫落了,咬不動了;要走到什么地方去玩玩,腳又沒有力了,走不動了;冷起來,格外怕冷,熱起來,格外怕熱;交什么節(jié)氣的時候,又要覺得腰酸背痛了,這種苦,哪里說得盡呢?
三、第三種苦叫“病苦”。生病是最公道的,那怕你富的、貴的人,病起來和貧的、賤的人一樣的。要吃,吃不下;要睡,睡不著;要走,走不動;肚子里種種的難過;渾身種種不舒服;還要許多極苦的湯藥;厲害的病,還要覺得痛得不得了,一日到夜叫天叫地;到了這個時候,什么人能代替呢?有一俗語說得好,叫做“英雄獨怕病來磨”。這真是叫有法沒用處的了。
四、第四種苦叫“死苦”。一個人到死的時候,伸手牽腳,扮鬼臉,看他種種樣子,就曉得這種苦實在是不容易受的;要說話,舌根硬了,不好說了;或是神志不清醒了,或是人雖然人雖然清楚的,喉嚨被痰塞住了、說不出來了;要透氣,氣又逆了,透不轉(zhuǎn)來了;渾身痛苦,四肢百節(jié),處處象是硬把他拆開來一樣;要死,又偏偏氣不肯斷,死不下去,看了自己家里的人,真是心痛難熬。這種種的苦,可惜人死了不會說話,所以人都不很曉得。
五、第五種苦叫“愛別離苦”。就是極恩愛的夫妻兒女,天天在一塊兒,不肯離開一步的;蚴菫榱饲笠、求食,要出門去了;或是碰到刀、兵、水、旱各種災害,只得硬了心腸,各走各和路,那一種難舍難分的苦處,真是說不出來、描不來的;又象要死的時候,那是不獨是恩愛情重的人要分別開了,就是平時最愛的東西,哪一樣不要同他分開呢?所以到了臨死的時候,往往要流下眼淚來,都是因為舍不得丟開的緣故。
六、第六種苦叫“怨憎會苦”。就是一個人總有大家不要好的人,或是向來有怨仇的人,要來壞我的名譽;或是要來謀我的財產(chǎn);或是要來傷我性命。盼不得大家避避開,不要見面,哪里知道,又偏偏常會著,逃也逃不過,會著了就會生出種種的煩惱來。這種事情,我們這個世界上,也很多的。
七、第七種苦叫“求不得苦”。就是要東不得東,要西不得西。譬如想要一件東西,或是盼望成就一件事情,或是要到一個地方去,或是要看見一個好的人,偏偏都做不到,沒有能夠稱我的心。這種情形,那怕你有錢有勢的人也很多的,哪里都能樣樣稱心呢?
八、第八種苦叫“五陰熾成盛苦”。這是受苦的根。因為有了這種苦的根,所以就生出前七種苦來。什么叫“五陰熾盛”呢?這個“陰”字,就是遮蓋的意思。不五種事情,遮蓋了人本來有的靈性,弄得人的心,迷迷糊糊,造出種種的業(yè)來,受不盡的種種苦惱,所以叫他做“五陰”。
。4)諸樂:“諸樂”二字是說種種快樂。因為和到極樂世界去的人不是從父母胞胎里生出來的,是從蓮花里變化生出來的,自然“生苦”沒有了。那個地方?jīng)]有春夏秋冬,永遠溫和不會改變的,所以人也不會“老”,就沒有“老苦”了。蓮花里生出來的身體不是血肉身體,所以沒有“病苦”。生到極樂世界去的人,就壽命無窮無盡,那么“死苦”與自然也沒有了。我都是從蓮花中生出來的,又是只有男子,沒有婦女,所以都沒有父母、妻子的,哪里還有“愛別離苦”呢?住在一塊的,都是菩薩、羅漢,哪里還有“怨憎會苦”呢?要食,食自然會來;要衣,衣自然會來;要什么,有什么,“求不得苦”也自然也沒有了。心思都是很清凈的,所見的、聽到的,都是叫人生出念佛的心來,哪里還會有“五陰熾盛”的苦呢?
這種種的苦都沒有了,自然就快樂了,況且還有下面所說的種種的地方、種種的東西,都是寶貝珍奇的,供給那些人享受,還不是很多快樂么?象這樣的快樂,自然應該叫“極樂”了。
(5)教主:凡是這一尊佛所教化的一個大千世界,就像一個“王”管理一個“國”所以,這一尊佛就稱做“教主”。
釋迦牟尼佛是教化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
。6)阿修羅道:是善惡夾雜的。所以有的時候,同天道、人道叫做“三善道”;有的時候,同畜生、餓鬼、地獄,叫做“四惡趣”。“惡趣”二字同“惡道”差不多意思。
。7)五陰:也叫做“五蘊”的,字眼盡管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哪五種“陰”呢?
第一種叫“色”。就是我們的身體,和那種種有形象可以見得到的東西,都包括在“色”內(nèi)。
第二種叫“受”。就是一個人所受的著的種種的苦的、樂的境界。
第三種叫“想”。就是心中常常轉(zhuǎn)著的種種好的、壞的亂念頭。
第四種叫“行”。就是心中秘轉(zhuǎn)的亂念頭,一個過去了,一個又起來了,接連著沒有停歇的意思。
第五種叫“識”。就是分別那種種東西,種種境界,這樣好,那樣壞的心。這“五陰”產(chǎn)“識”實在同那“十二因緣”里的“識”差不多的。
因為有了這種“五陰”使得一個人迷迷惑惑、顛顛倒倒、不明不白,就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地生起“貪、瞋、癡”三種壞心來了。起了這三種壞心,又倒轉(zhuǎn)來著牢在這個“五陰”上面,正象火碰著了干柴一樣,就會烈烈烘烘的燒起來了。
這“熾盛”二字,本來是火勢旺得厲害的意思。現(xiàn)在他來比喻這“五陰”的迷惑人,就像干柴引火一樣,容易造出“業(yè)”來。這一世里造了“業(yè)”,到了下一世,又要受前邊所說的七種苦的報應,所以,這八種苦是循環(huán)報應,牽連不斷的。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9)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1)欄楯(2)、七重羅網(wǎng)、七重行樹(3)。皆是四寶(4)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四方極樂世界有一排排的欄桿,總共有七重;一層層的羅網(wǎng)也有七重;還有一行行的樹林,也總共有七重。這許多的欄桿、羅網(wǎng)、樹林都是四種寶貝成就的。并且那四種寶貝成就的一重一重的欄桿,把一重一重的樹林四面圍起來;那四種寶貝成就的一重一重的羅網(wǎng),也把一重一重的樹林遮蓋起來,好看的很。所以那西方的世界叫做“極樂世界”。(這一段經(jīng)文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地面上的種種好處。最后總結(jié)一句,再說明白西方那個世界,所以叫他“極樂世界”的緣故。)
【釋】(1)七重:所說“七重欄楯”、“七重羅網(wǎng)”、“七重行樹”,它們是一重欄桿圍繞一行樹林;一重羅網(wǎng),遮蓋一重樹林,一重隔一重,總共有七重,都是排列的很整齊的。
。2)欄楯:“欄”是橫的欄桿,“楯”是直的欄桿。
。3)行樹:是說那些樹林,都是一行一行,很整齊的意思。就是樹上的枝、葉、花、果,都是枝對枝、葉對葉、花對花、果對果、整整齊齊,一點不雜亂的。
(4)四寶:就是金、銀、琉璃和玻璃四種東西。
琉璃:是一種青色的寶石。玻璃:有些象水晶的一種寶貝,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玻璃。
欄桿也不象我們這個世界上是木做的。
羅網(wǎng)也不象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線結(jié)的,那都是四種寶貝成就的并且那些羅網(wǎng),雖然是四種寶貝成就的,但是很軟的;象棉一樣的,不像我們世界上金、銀、寶石都是很堅硬的。
樹林高的有八千由旬。有些樹完全是金的、或是銀的、或是琉璃的,或是玻璃的。有些樹樹身是金的,枝葉是銀的;有些樹,樹身是銀的,枝葉是琉璃的;有些樹,樹身是琉璃的,花果是玻璃的;有些樹樹身是琉璃的,枝葉是玻璃的,花果是金銀的,各色各樣,種種的不同。各種寶貝,還都會放出光來,好看得很。
在這些羅網(wǎng)中間,還有比了天宮更加好看的宮殿現(xiàn)出來。在樹上面的花中,把這個極樂世界所有的景象,同佛的種種教導眾生菩薩等種種修行,都會清清楚楚現(xiàn)出來的。
那種種的好看,哪里形容得盡、講得完呢?不獨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斷斷不會有的,并且在我們這些人的心思里,也斷斷料想不到的。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1)、八功德水(2)。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6)。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6)。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3)、赤珠(4)、瑪瑙(5)而嚴飾之。池中蓮花(7)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8)。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是地面上有象上面所說的種種好處,還有七種寶貝形成的水池,池中有八種功德水,很滿很滿的。在池的底下,完全是金子的沙鋪滿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池,底下都是泥沙的;在池的四邊,有階沿、在道路。都是金、銀、琉璃、玻璃四種寶貝,合起來成就的;在上面虛空中,有樓、有閣、,也都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種寶貝,齊齊整整,裝飾很好看的。在池內(nèi)的蓮花都是很大的,有車輪盤一樣的大,青色的蓮花會放出青色的光來,黃色的蓮花會放出黃色光來,紅色的蓮花會放出紅色的光來,白色的蓮花會放出紅色的光來,并且這種蓮花都是很好、很香、很潔凈的。(這一大段經(jīng)文的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好處,先說西方極樂世界池中的水的種種好處,再說階道樓閣的好處,又說蓮花的種種好處。
【釋】(1)七寶池:池的四邊,也不是磚砌的,底下也不是泥沙的,都是有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種寶貝成就的,所以叫“七寶池”。
這種池,有完全是硫璃、金的;有池底是金的,四邊是銀的;有池底是金銀的,四邊是硫璃、玻璃的;有池底是琉璃、玻璃的,四邊是硨磲、赤珠、瑪瑙的;有池底是琉璃、硨磲、瑪瑙的,四邊是金、銀、赤珠、玻璃的,也是各色各樣都不相同的。這種寶貝,也是可硬可軟的。
這種池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多的,并且還是很大的,或是十由旬大,或是二十、三十由旬,直至一百、一千由旬大,差不多要像海一樣大了。
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可以隨便在這些池中洗澡的,并且池中的水,要它熱些就會熱些,要它冷些就會冷些,要多些就會多些,要少些就會少些,只要一動念頭,就會隨了你的念頭,使得你喜歡稱心的。
。2)八功德水:
第一是澄凈:就澄清潔凈,沒有一點沖激污穢的。
第二是清冷:就是清凈涼冷,沒有一點昏濁煩躁的。
第三是甘美:就是水的味道,覺得另有一種甜味,很好喝的。
第四是輕軟:就是水的性質(zhì),是輕浮柔軟的。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水只會向下流,但是這里的水還會向上流的。
第五是潤澤:就是滋潤滑澤,能夠有益人的身心的。
第六是安和:就是安寧和平,沒有很大很急的波浪的,所以在水中洗澡,是很安穩(wěn)舒服的。
第七是除患:就是喝了這種水,不但是除去渴,并且可除去餓的。
第八是增益:就是喝了這種水,或是在這種水里洗了澡,可以加增人的善根,使得從身體安樂,心思清凈。
有這樣八種的好處,所以叫他做“八功德水”。
并且池中的這種水,永遠是滿的,永遠是不會干枯的,池底下沒有一點泥土的,都是金沙鋪滿的。
。3)硨磲:有些像白玉,有一條一條的紋路,像車輪的渠。渠本來就是小溝,“車渠”就在池上滾過的印子,像溝渠一樣的。
。4)赤珠:是紅色的珠。
。5)瑪瑙:也是一種寶,形色像馬的腦子。
。6)階道、樓閣:在池的四邊,有沿階道路;在虛空中,有樓閣,都是各種合成的?梢娢鞣綐O樂世界,無論在水中、地上、虛空,所有的東西,都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都是泥土的,或是板木的、磚石的。
并且這些階沿、道路、樓閣,也像以上的樹林一樣,或是一種寶貝合成的,或是二種、三種、四五六七種合成的,都是齊整得很。
若是生在那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道行高、功德大的,那么他們的樓閣就會浮在虛空中,隨著他們的意思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而且不落下來的。這種希奇的事情,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做夢也夢不到哩!
。7)蓮花: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本來也算是一種最清潔的花,但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那就更希奇了。
所說同“車輪盤”一樣的大,要曉得那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見的各種“車輪”。
照《觀無量壽經(jīng)》上說起來,西方極樂世界池中的蓮花,團團圓圓,有十二由旬大,那就是一朵花,有四百八十里的大了。
照《無量壽經(jīng)》上說起來,西方極樂世界池中的蓮花,大小很是不同的:有的竟然有一百由旬、或是一千由旬的大。可見所說的“大如車輪”不是象我們現(xiàn)在所看見的的“車輪”了。
照《華嚴疏鈔》上的說法,金輪王的車輪,就有一由旬大,所以這車輪的大小,實在不能夠說一定的。
看了《觀無量壽經(jīng)》和《無量壽經(jīng)》所說蓮花的大小,就可曉得這車輪的大小了。
一朵蓮花,有幾百、幾十億的花瓣,也都是七種寶貝合成的。
有些花,一朵一種顏色,就放出一種顏色的光來;有些花,一朵就有無窮無盡的顏色,就放出無窮無盡的光來。
并且每一種光里,又會現(xiàn)出無窮無盡種種佛來,這些佛又各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他們自己世界中的人聽。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若是有發(fā)心念佛的,那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就會生出一朵蓮花來的;有十個人念佛,就會生出十朵蓮花來;有百千億個人念佛,就會生出百千億朵蓮花來。
念佛的人越念越高興、越念越誠心,那么這朵蓮花就會一天光明一天、一天鮮艷一天。
到了這個念佛的人,差不多要死的時候,阿彌陀佛便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拿了這朵蓮花,來接引這個人去西方極樂世界去。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念佛的人就在這朵蓮花中生出來了。一生出來,就同那些先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個樣子了,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是父母生,要慢慢的長大起來的。
但是念佛的人,倘然起初念佛的心,是很勤懇切實的,念到后來,念佛的心漸漸退下來了,那么,這朵蓮花就會漸漸地干枯了,發(fā)出的光,也就會漸漸地不鮮明了;若是竟然不念佛了,那么這朵蓮花也就會消滅沒有了。
還有一層,生在這種蓮花里的人,還有許多品級哩。大略說起來有九品: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這是看念佛的人功夫的淺深和道行的高下定的。功夫深的、道行很高的,那么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即將就是上品上生;功夫不很深的、道行不很高的,品級也就漸漸地低下來了。
上品上生的,一到西方極樂世界,那蓮花立刻就會開的,就可以看見佛、聽佛講說法;若是下品下生的人,那蓮花開的日期就很長久了。所以,我們修行人總要多念佛,多做種種善事,將來可以盼望到上品上生。
。8)微妙香潔:“微”字,有微細的意思,因為每一張花葉上,有八萬四千條的紋路,所以說他微細;還有精巧的意思,因為這種蓮花都是寶貝成就的,所以說他精巧。
“妙”字,就是好的意思。
“香”字,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是香得很的。
“潔”字,就是潔凈的意思。
。9)《觀無量壽經(jīng)》:是說觀想的方法的,就是用心想念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景象、以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身相,還有九品往生的各種情形,心里要想得清清楚楚,好像是眼睛里看見的一樣,這叫做“觀想”。
(10)《無量壽經(jīng)》:也叫《大阿彌陀經(jīng)》,是說阿彌陀佛在做菩薩修行的時候,發(fā)各種大愿心修種種的功德,莊嚴成就這一個極樂世界,后來成了佛,就照自己的愿心,接引十方念佛的眾生,都生到他的極樂世界去。
。11)《莊嚴》:這二字很不容易用白話來解釋。大概“莊”字是端正的意思,“嚴”字是整齊恭敬的意思。端正自己的心。恭敬佛說的法,所以叫莊嚴。若是照平常的解釋,差不多有“裝飾整齊”的意思。
。12)《華嚴疏鈔》:是一種解釋《華嚴經(jīng)》的書名。
(13)金輪王:也是人世界上的國王,不過他有大的不得了的威權(quán)勢力,能夠統(tǒng)管這東、南、西、北四洲,就是我們這“南贍部洲”。這四種輪王,現(xiàn)在都沒有了,因為現(xiàn)在是減劫的時候,所以沒有這樣有威權(quán)勢力的輪王。
。14)減劫:是個壽命一歲一歲減少的時代,在下面解釋“無量無邊阿僧祗劫”一句會詳細說明白的。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0)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1)功德莊嚴(2)。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極樂世界,象以上所說的“欄楯”、“羅網(wǎng)”、“行樹”、“寶池”、“樓閣”、“蓮花”,種種整齊得很,裝飾得非常好看,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成就的。(這第二句產(chǎn)總結(jié)以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好處所以成就的緣故。)
【釋】(1)如是:是指以上所說的“欄楯”、“羅網(wǎng)”、“行樹”、“寶池”、“樓閣”、“蓮花”等,各種東西。
(2)功德莊嚴:在“阿彌陀佛發(fā)的四十八大愿心”中,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在我的國里,從地上一直到虛空中,所有的宮殿、樓閣、池水、華樹、一切東西,都是無數(shù)的寶貝裝飾成就的,倘然不是這樣的,我就不愿成佛。
還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凡是要生到我國來的眾生,都在七寶池中的蓮花里生出來的。
阿彌陀佛發(fā)了這樣各種的大愿心后,就切切實實的修福、修慧,修了不曉得幾千幾萬年,化導了無數(shù)的眾生,教眾生發(fā)起修道心來。
因為阿彌陀佛積了這樣無窮無盡的大功德,才能夠成了佛,滿了起初發(fā)的大愿心。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好處,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成就的。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1)天樂(2)。黃金為地(3)。晝夜六時(4)。雨天曼陀羅華(5)。其土眾生。常以清旦(6)。各以衣裓(7)。盛眾妙華。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佛(8)。即以食時。還到本國(9)。飯食(10)經(jīng)行。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極樂世界,常常作天上很好聽的各種音樂。
地是黃金的,不是泥土的。
在晝夜六時中,天上常常不停歇的落花下來,這種花叫做“曼陀羅花”,很香很好看的。
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常常在清早的時候,各人都把他們的衣襟,裝了許多很好的花,拿出去供養(yǎng)各方世界的許多佛,所供養(yǎng)的佛有十萬億之多,他們從清早去的,到吃飯的時候,已經(jīng)回到自己本來住的西方極樂世界來了。
他們從他方十萬億個世界回來了就吃飯,吃過了飯就在佛前各處地方圍繞轉(zhuǎn)走。表示明白他們聽了佛法,心中歡喜、愿意依照所說的方法去修行的意思。(這一節(jié)經(jīng)文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樣好聽的音樂,那里還有非常清凈的黃金地;常常有很好的“天花”落下來;除此種種的好處,還有生到那里去的眾生,都有“神足通”的神通,和逍遙自大的景象。)
【釋】(1)常作:就是常常作的、沒有停歇的。
。2)天樂:是說這種音樂,非常的好聽,只有天上有的,不是我們?nèi)说氖澜缟纤軌蛴械摹2⑶疫@些音樂的器具,都是浮在虛空中不會落下來的。也不要人去彈,自然而然會發(fā)出百千種很好的聲音來的。
念佛的人,在臨終的時候,虛空中有天樂來迎接,就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本來常常有這種音樂的緣故。
。3)黃金為地:西方極樂世界的地面,又全是黃金的,非常的清凈。并且那種黃金是很軟的、不是堅硬的。地面雖說是黃金的,卻還有各種寶貝在中間,光亮的很。還有一種最好的情形,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地又寬又大,又平又能正,沒有高低的地方,也沒有黑暗的地方。
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是泥土的地,很污穢的。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地高的有山,低的有坑,高高低低很不平的。并且還有刺人的荊棘(有刺的小樹)。到了夜間就很黑暗了。這是因為我們這些人,都是貪心不足,不能夠平心,所以地也是不平的。
(4)晝夜六時:就是佛經(jīng)上常常說的:“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就是日間的時候分做三份:“初日分”就是早晨,“中日分”就是中午,“后日分”就是“下晝”。又把夜間的時候,也分做三份:“初夜分”就是黃昏,“中夜分”就半夜,“后半夜”就是四、五更天的時候。也就是日間六個時辰、夜間六個時辰。
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日的,也沒有月的,那里的亮光不是靠日月發(fā)出來的,是自然而然有的,所以不象我們這個世界,日出來了就算日間,日落下去了就算是夜間。那西方極樂世界是花開了、鳥飛了就算日間;ê狭恕ⅧB停止不飛了,就算是夜間的。“晝”字是“日間”的意思。
我們中國計算時間,一日一夜,總分十二個時辰的,佛經(jīng)中分做六份,差不多每一份都要合我們中國的兩個時辰。
。5)雨天曼陀羅華:“雨”字,就是落的意思。
“曼陀羅”是花的名稱,翻譯起中國文來,就是“適意”的意思。因為人看見了這種花,心中很快樂。又因為這種“曼陀羅花”是天上落下來的,所以叫做 “天曼陀羅花”。這種花香味也是很稀奇的。不是我們?nèi)说氖澜缟纤械。這些花不消長久的時候,先落下來的就化去了、沒有了。后落下來的,又遍地都是了。日間三份時候和夜間三份時候常常落下來就常;]有了。
還有一層必須要曉得,西方極樂世界的一晝一夜,要相當于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劫。
。6)清旦:就是清早。
(7)衣裓:就是衣服的襟。有人說就是裝花的器具。
。8)他方十萬億佛:指西方極樂世界以外的世界。有一個大千世界就有一尊佛,現(xiàn)在說十萬億佛,就有十萬億個大千世界。
。9)食時還到本國:“食時”就是吃飯的時候。
從清早到吃飯,時候是很短的,十萬億個佛土,路是很遠的,供養(yǎng)十萬億佛,佛又是很多的,他們怎么會這樣快,來得及回到本國極樂世界呢?
這有一個緣故的。仙人已經(jīng)有五種神通了,已經(jīng)很可以逍遙自在了,何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呢,自然他們的神通,比了仙人,更加高得不能夠說了。
有一句話,叫做“五通仙人,六通羅漢”。那“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六種。但是得到這樣各種神通的,都有大有小的分別,獨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靠了阿彌陀佛的愿力,所以他們的神通,比平常的羅漢還要大。
現(xiàn)在經(jīng)上說的清早出去,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佛,只消到吃飯的時候就可以回來,這就是得了“神足通”的緣故。實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完全得到這六種神通的。不過在這部經(jīng)中只說到了一種“神足通”,還有五種都沒有提起來罷了。
。10)飯食:“飯”字,讀作“反”字音。“食”字,讀做“嗣”字音,這兩個字就是“吃飯”的意思。
在西方極樂世界,譬如想要吃了,那些吃的東西,自然會到面前來的。想要吃什么,就自然有什么。不要用錢去買。也不要用人去燒。并且味道都是非常鮮的,甜、酸、咸、淡,沒有不隨各人的意思的。要吃多少就自然來多少,不會多,也不會少。裝東西的碗盞想用金銀的,金銀的碗盞就自然會來,想用珠寶的,珠寶的碗盞就自然會來。吃過了,就自然會化去的,等到下次要的時候,又會來了,也不要人去收拾。吃了不會饑餓,多吃了也不會飽脹。吃下去,也沒有渣滓存留在肚子里,所以也沒有大小便。講到實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只消看見了各種吃的東西的顏色、或是聞到了各種吃的東西的香味,肚子里也就覺得飽滿適意了,不必要真正去吃東西的。
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這種好事嗎?并且我們這些人吃飽了就想睡覺,或是去做種種煩惱的事情。
。11)經(jīng)行:那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吃過了,就在各處散散步,逍遙自在,真是快樂。“經(jīng)行”的“經(jīng)”字是圍繞的意思,就是在佛的各寶池,各行樹邊,周圍繞轉(zhuǎn),一圈一圈盤旋的意思。
。12)天眼通:是無論日間、夜間,無論遠到幾千萬億里的路、幾千萬億的世界,無論有多少的大山隔著,沒有一點看不見的。就是極黑暗的地方,也可以清清楚楚看的見的。不象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凡夫,有了一張紙、一道墻,遮隔斷了我們的眼光,或是到了夜里,或是沒有亮光的地方,就一點看不見了。
。13)天耳通:地無論遠到幾千萬億里路、幾千萬億的世界,無論很輕很小的聲音,沒有聽不見的,連心中起的念頭的“聲相”也都會聽見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凡夫,僅不過能夠聽見極近的地方的聲音和大一點的聲音,若是稍稍遠一點,或是輕一點就聽不清楚了。
。14)他心通:是無論什么人心中的念頭沒有不曉得的,無論什么書,不消讀過看過,那書中所說的種種事情、種種道理,都會曉得明白的。不識字的人也自然都會識字了。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凡夫,旁人的念頭,無論父子夫妻、最恩愛的人,也不會曉得的。
。15)宿命通:是無論自己的、他人的事情,無論這一世的、前一世、前十世、前千萬億世的事情,都會曉得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凡夫,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也都忘了,哪里還會曉得前世的事情呢?
(16)神足通:是只消動一動念頭的時候,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就都可以一齊同到。并且一點不吃力、一點不煩難,高山大海都不會阻隔他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凡夫,就是極強的、常常走路走慣的人也不過一天走一百里路吧。若是碰到了高山大海,就被它隔住了,不能過去了;蚴怯辛舜箫L、大雨、大雪,也就不好走了。
。17)漏盡通:先講一個“漏”字,譬如一個破的瓶,裝了水進去,就都要漏出來的。人有了貪瞋癡等種種煩惱,他的念頭就是都被這些煩惱牽了去,造出種種的業(yè)來,守不住自己的心,就像漏的東西一樣。
“漏盡”就是“漏”的壞處完全沒有了,把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一齊去的清清凈凈一點也沒有了。因為這樣,就得到了種種神通,所以叫做“漏盡通”。
。18)聲相:是聲音的相貌,即苦聲、樂聲、悲聲、歡聲等,種種不同的相,起念頭也有“聲相”。
沒有讀過佛書的人聽了這句話,一定要疑惑的。要曉得世界上所有一切相完全是自己的心造出來的,所以都在心內(nèi),沒有在心外面的。起念頭雖然說是“妄心”,實在也就是“真心”的作用。一個人不起念頭便罷中,若是起了念頭就不但是有聲音,并且也有“色”的。
我說出一個道理來,大家就可以明白了。譬如我們用心想一個人的形狀,或是一處地方的風景,只要心中記得清楚,那個念頭一動,就仿佛在眼前現(xiàn)出來,明明白白的看見了,這不是從念頭中現(xiàn)出形色來的證據(jù)嗎?
再象我們念佛的人,靜坐了、心中默念、耳朵里就覺得清清楚楚的聽到這一句佛號聲音,這不是從念頭中發(fā)出理的證據(jù)嗎?
所以一個人不正當?shù)哪铑^,萬萬不可以起的,起了念頭,佛菩薩就都會聽到的。
。19)妄心:就是虛的、假的心,不是一個人原有的真實心、清凈心。“作用”,就是拿它來用的意思。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1)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1)功德莊嚴。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極樂世界以上所說的“常作天樂”、“黃金為地”、“雨天曼陀羅華”和眾生都有“神足通”等種種好處,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成就的。(這里是總結(jié)以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好處。)
【釋】(1)如是:在一段經(jīng)中的“如是”兩字是指“常作天樂”、“黃金為地”、“雨天曼陀羅華”和眾生都有神足通的種種功德。
因為在阿彌陀佛的十八大愿心中,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從地上起,都是無窮無盡的寶貝,和幾百幾千種香合并成就的。
又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無論天上的人,或是地上的人,聽到了我的名號,就點種種的燈,散種種的華來供養(yǎng)我,還做種種的善事,雖然不過一天一夜,也必定能夠生到我的國土中去的。
又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我國中的菩薩,拿了香花等種種的東西要到各方世界去供養(yǎng)許多的佛,只消一頓飯的時候,就可以各方世界一齊同到。
又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我國中的人要吃的時候,在這種寶貝的缽盂內(nèi),幾百種味道的東西都會化出來、現(xiàn)到面前來的,吃過了又自然化去的。
因為阿彌陀佛發(fā)了這樣種種的大愿心,才成就了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樣的好處,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成就的。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1)。白鶴、孔雀、鸚鵡、舍利(2)、迦陵頻伽(3)、共命(4)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月時。出和雅音(5)。其音演暢(6)五根(7)、五力(8)、七菩提分(9)、八圣道分(10)。如是等法(11)。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12)念佛念法念僧。
【解】佛又說道:舍利弗,那西方極樂世界還有各色各樣、希希奇奇、很可愛、很好看的鳥。像“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等種種的鳥,這許多的鳥,日間三份時候、夜間三份時候,不停歇的發(fā)出和平、又雅致的聲音來。在這種聲音中,都是演說宣布那“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種種的方法。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聽了這許多鳥說那種種修行方法的聲音后,就大家動了心,都想念“佛寶”、想念佛所說的“法寶”、想念依了佛法修行的“僧寶”了。(這一段,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鳥也都會說法;聽了鳥的聲音,有這樣的好處。)
【釋】(1)奇妙雜色之鳥:“奇妙”:是說不是平常所有的,很希奇、很好看的。雜色是說鳥的顏色多得很,鳥的種類也多得很,在本經(jīng)中提出幾種來說說:有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等各種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四種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也還是有的。迦陵頻伽和共命二種鳥,在印度從前還是有的,不過也很希奇,不是常常有的。
。2)舍利:是梵語,翻譯我們中國話叫“鹙鷺”,也叫“百舌鳥”。
。3)迦陵頻伽:也是梵語,翻譯我們中國話:“迦陵”是好,“頻伽”是聲音,所以叫做“好聲鳥”。
。4)共命:是二個頭,二個心識,合在一個身體的鳥。“心識”就是“識”,也有叫“識神”的,在以上“十二因緣”和“五陰熾盛”中都已講明白過的。
。5)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我們這個世界上的鳥,只有日間會叫;西方極樂世界的鳥,那是日間、夜間,總共六份時候常常不停歇叫的。叫起來的聲音,又是很溫和的,一點也不粗暴,很雅致的,一點也不蠢俗。聽了他們很溫和的聲音,自然心中和平快樂得了不得;聽了他們很雅致的聲音,自然心中清凈文雅得了不得。
。6)演暢: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奇妙雜色之鳥不但能“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在它們所發(fā)出來的聲音,還可以演說出許多佛法來呢1
“演”有形容的意思。因為佛法中許多的道理是很深的,把它形容出來才會明白。
“暢”有宣揚、疏通兩種意思。因為佛法中許多的道理是很細的,把它宣揚、疏通的演講出來,才可以使得這種道理,完全表達明白。
。7)五根:“根”字,是“根本”的意思。因為這五種法是生出各種善法的根本,所以叫“五根”。
第一種是“信根”。就是能夠切實相信各種真正的道理。這一種根,是五種根的總根。還有四種根都是從這一種根里發(fā)生出來的。
第二種是“進根”。也叫“勤根”因為既然相信了,應該勤勤懇懇,沒的停歇的向上用功。
第三種是“念根”。常常想念這些真正的道理。
第四種是“定根”。就是要使得這個心,著牢在這些真正的道理上,不使這個心放散到其它的地方去。
第五種是“慧根”。既然不使這個心放散到其他地方去,心就不散亂,就會生出智慧來了。有了智慧,就會分別邪正、決定是非了。
有了這五種根,自然會一心一意的走到真正的道理中去了。
。8)五力:“力”就是力量、功用的意思。功用是益處、用處的意思。前面的“五根”慢慢的增加長大起來,就會有很大的力量功用了。
第一種是“信力”。上面所說的“信根”,增加長大起來,有大力量,大功用,可以破除疑惑,不被疑惑所搖動了?梢缘种菩澳,不被邪魔所迷亂了。可以消除煩惱,不被煩惱所擾害了。
這一種是“信力”和“信根”是一樣的,也是一種總的力,還有四種力也都是從這一種力中發(fā)生出來的。
第二種是“進力”。進根增加長大起來,有大力量、大功用,會破除種種的懶惰心,成就“出世”的種種事業(yè)。
第三種是“念力”。念根增加長大起來,有大力量、大功用,可以破除種種的“邪念”,成就一切出世的“正念”。
第四種是“定力”。定根增加長大起來,有大力量、大功用,可以消除一切雜亂的念頭,使得這一個心,可以安安定定。
第五種是“慧力”;鄹黾娱L大起來,有大力量、大功用,可以破除一切疑惑,可以斷絕一切不中不正的種種固執(zhí)的見解。
。9)七菩提分:“菩提”一字,也可以當做中國的一個“道”字解釋。所以發(fā)“信道”的心,就可以叫做“發(fā)菩提心”,還有“覺悟”的意思。“分”字是一份一份的意思。“七菩提分”,也有叫做“七覺支”的。“支”字就和“份”字一樣的意思。“覺”字又有智慧的意思。因為有了前面的“五根”、“五力”,所以得到這七種的“覺悟”。
第一種是“擇法”。就是能夠用了智慧,去辨別各種法的真假。
第二種是“精進”。就是能夠用了智慧,明了真正的道理,不去浪費精神,放在無益的事情上。
第三種是“喜”。就是能夠用了智慧,得到了真正的好方法,才生出歡喜心來。
第四種是“除”。就是能夠用了智慧,去斷除種種的煩惱,不使這些煩惱,害著真正的善根。
第五種是“舍”。就是能夠用了智慧,舍去一切虛的、假的事情,永遠不去想念它。
第六種是“定”。就是能夠用了智慧,明了在“定心‘里所得到的各種境界都是虛的、假的、不生出愛惜保守的心來。
第七種是“念”。就是能夠用了智慧,使得這個“定根”、“定力”和“慧根”、“慧力”,常常均平,沒有高低。因為這個心若是偏在這“定”的一邊了,恐怕要沉沒下去,就應該用“擇法”、“精進”和“喜”三種方法,把這個心提起來。又若是這個心偏在“慧”的一邊了,恐怕要浮散開去,就應該用“除”、“舍”、“定”三種方法,把這個心伏下去。這個念頭,常常要放在“禪定”和“智慧”的上邊,使得兩面平均,不可以稍有一點偏的。
。10)八圣道分:也叫做“八正道分”。
第一種是“正見”。就是實在見到了“四諦”真正的道理。一點也沒有差誤,所以叫做“正見”。這是以下七種的主腦。
第二種是“正思惟”。就是既然見到了“四諦”真正的道理,就專心在這個真道理上轉(zhuǎn)念頭、用功夫,沒有一點邪念,使得真正的智慧,增加長大起來,可以盼望得到不生不滅真正的地位。
第三種是“正語”。就是不獨是心中沒有邪念,還要用真正的智慧來修“口四業(yè)”,不說一切不合道理的話。
第四種是“正業(yè)”。就是除滅身體上一切邪業(yè),使得這個身體常常很清凈,一點沒有不正當?shù)氖聵I(yè)。
第五種是“正命”。就是把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三種完全的消除得清清凈凈,不可以因為愛惜自己的性命,在這身、口、意上面造出業(yè)來。
第六種是“正精進”。就是勤勤懇懇,一直向那自己原有的、不生不滅的“真性”上修去。
第七種是“正念”。就是專心想念本來所修的道理,沒有一點其它的念頭。
第八種是“正定”。就是把這個心,常常安住在這個本來所修的道理上面,一點沒有搖動。
這個八種法,就叫做“八正道”。因為一點沒有偏、一點沒有邪的,所以叫做“正”。依照這八種法修起來,就可以免脫生死。這是修行最正當?shù)姆椒,所以叫?ldquo;道”。
(11)如是等法:這四個字是說“有這樣的許多的法”。說到一個“等”字,就可見不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25種法,一定還有沒有說出來的法,包括在這一個“等”字內(nèi),那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12種法。連了上面的25種,總共有37種法,就叫做“三十七道品”。“品”與“種”、“類”同義,如說“三十七種”,“三十七類”都可以的。加上一個“道”字,因為這些都是跳出生死關(guān)的正道理,所以叫做“道品”。
第一是“身念處”:就是要看一個人的身體,種種的污穢不潔凈。不要說死了、爛了,都變成了膿漿,就是活的人也全靠一層皮包住了,在那皮內(nèi)就都是臭得很的膿血屎尿了,污穢不污穢呢?所以要常常相念這個身體是不潔凈的。
第二是“受念處”:就是要看一個人所受到的,沒有一樣不是很苦的。大略說說,已經(jīng)有象前面說過的八種苦了,若是仔細說起來,就說也說不盡了,所以要常常想念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所受的,沒有不苦惱的。
第三是“心念處”:“心”有幾種心:一種是“肉團心”、種是“緣慮心”、一種是“真實心”。
“肉團心”就是人身體里心肝的“心”,那是一團肉塊,沒有知覺靈性的。
“緣慮心”就是我們現(xiàn)在用它來分別各種境界的心。“緣”是攀住的意思,“慮”是分別的意思。“緣慮心”實在也就是“十二因緣”和“五陰熾盛”中的“識”。
“真實心”那是一切眾生的本體,永遠不會改變的,“真實心”和“本體”兩種名目,在前面解釋“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一句中中,已經(jīng)詳細講明白了。現(xiàn)在所說的“心念處”的“心”是這三種心中第二種“緣慮心”。一個人對了外邊的各種境界,就生出種種的心來分別它。一個心去了,一個心又來了,時時刻刻在變的,當境界過了,那個分別心也就消滅了。同那云中閃耀的電光一樣,亮一亮就暗的。所以一個人應該要常常想念這個人的心是虛假的,不可以錯認這個心,當它是“真實心”,說是永遠不變的。
第四是“法念處”我們?nèi)硕級脑谶@一全“我”字,因為個個人都知道有這個“我”,所以就生出種種的“心”來,造出種種和業(yè)來。一世一世在六道輪回里冤冤枉枉受這生死之苦。
現(xiàn)在不去講別的法,單講這一點種“五陰法”,就是以上所講過的“色”、“受”、“行”、“識”的五種。問你這個“我”在什么地方?在“色”里嗎?色里并沒有“我”。在“受”里嗎?“受”里也沒有“我”。為什么說沒有“我”呢?要曉得一切有形色的,都是自己心中變出來的“相”,那完全是空的,假的,雖然變了出來,終究還是要消滅的。
就講一個人的身體,大家總說是“我”、是“我的”,到死了以后,這個身體上的知覺沒有了,還可以說是“我”嗎?再過了幾時,皮肉骨頭都爛完了,還可以說是“我”的嗎?若然真是“我”,或者真是“我的”,那么我自己就是可以做得主了,為什么這個身體,不要他生病,偏要生病。不要它死,偏要死呢?既然自己一點也做不來主,怎么能夠是“我”?說是“我的”呢?
身體是“色法”,身體既然不能夠說是我,不能夠說是“我的”,那么就是“色法”里沒有“我”了。
“受”、“想”、“行”、“識”四種是“心法”,都是因為有了這個“色法”才有的。 “色法”尚且不能夠說是“我”,不能夠說是“我的”,何況再從“色法”上生出來的“心法”呢?那一定更加沒有“我”了!佛經(jīng)上所說的“法無我”,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一個人應該常常想念這個“法”,也是空的、假的,不可以認做真實的。
“念處”二字的意思,就是“應該想念的地方”,能夠這樣的想念,自然會漸漸的合到正當?shù)牡览砩先チ恕?/p>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2)
。13)正四勤:
第一是“已生惡,令斷”。就是所有已經(jīng)生出來的“惡法”,一心要把他除斷,不許它留著一點。
第二是“未生惡,不令生”。就是“惡法”雖然現(xiàn)在沒有生出,但是將來恐怕要生,所以預先一心防住他,不許有一點的“惡法”生出來。
第三是“未生善,令生”。就是“善法”現(xiàn)在還沒有生出來,就要一心的修,一定要教它生出來。
第四是“已生善,令增長”。就是“善法”已經(jīng)生出來了,還要一心的修,要使它漸漸的增加長大起來。
這四種都叫做“四正勤”,因為能夠破種種的邪道,在正當?shù)牡览砩希谇趹⿷┬扌械木壒省?/p>
。14)四如意足:“如意”二字是稱心的意思。“足”是滿足的意思。這四種都是講“定力”的。
因為“四念處”是修實在的智慧。“四正勤”是修正當?shù)纳线M功夫,但在“定力”上還差一點,修了這“四如意足”就加添了“定力”,就均平了。“智慧”、“定力”既然均平了,就能夠斷除“三界”內(nèi)的一切煩惱,所有各種的愿心,都可以稱心如意,完全滿足了,這“四如意足”。
第一是“欲如意足”:“欲”是喜歡和希望的一處心念。
第二是“心如意足”:這個“心”字和“念”字的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說一心記念所修的“善法”,不使它忘記,所以也有叫“念如意足”的。
第三是“勤如意足”:也有叫“進如意足”的,是同樣的意思。
第四是“慧如意足”。
從這個“欲”、“心”、“勤”、“慧”的四種上,把散動的心放收束定了,依靠這個“定力”往往能夠得到“身如意足”。(就是上面所說的“六神通”中的一種“神足通”,因為得了這種神通,就能夠稱自己的心,不論怎樣遠,沒有不能夠到的,并且沒有一點東西可以阻礙他的,所以叫“身如意通”。)
。15)三十七道品:
現(xiàn)在把修這“三十七道品”的次序講一講:
。1)當聽(16)到了“法”。先應該想念(16)它的道理,所以先是“四念處”。
。2)既然想念了,就應該勤勤懇懇的修(16),所以在“四念處”后面就是“四正勤”。
。3)能夠勤勤懇懇的修,自然心思也不會散開來了,所以在“四正勤”后面就是“四如意足”。
。4)心既然有了“定力”,就同樹木一樣的生了根,所以在“四如意足”的后面就是“五根”。
。5)根既然堅固了,一定能夠長大起來,所以就有“五力”。
(6)有了這個“根力”,方才能夠用真實的智慧去分別一切的法,所以有這種“七菩提分”。
。7)把一切法律邪正都分別清楚了,那就可以在正當?shù)牡览砩先プ隽,所以最后就?ldquo;八圣道分”。
從“四正勤”一直到“八圣道分”所說的都是修“慧”。西方極樂世界的鳥,都會說出這樣的種種方法來,奇怪不奇怪呢?以上所講的“三十七道品”都是講修道的方法,不很容易看明白的,看了能夠懂,自然最好,若是看不懂,盡管看下去,暫時不必理會它。
。16)聞、思、修:聽法叫做“聞慧”,因為聽了法就能夠生出智慧來;聽了法去想念它的道理叫做“思慧”,用心想念,也能夠生出智慧來;既然想念了,就去修種種的佛法,叫做“修慧”,也都能夠生出智慧來的。
。17)六道輪回:是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生在那一道,總是在這“六道”中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象車輪這樣的轉(zhuǎn)法,永遠不出去,所以叫做“輪回”。
。18)色法:“色”是形相可以看的見的,那身體就是有形相看得見到東西。“法”是有“名目”可以叫得出來的,那身體既然有形相可以看得見,就自然有“名目”可以叫得出了,所以身體叫“色法”。
。19)心法:“受”、“想”、“行”、“識”,四種都是在心上發(fā)生出來的事情,并且都是有“名目”可以叫得出來 ,所以叫“心法”。
。20)邪魔:“魔”是一種很有力量的“邪鬼”,專門反對佛法、破壞佛法的,所以叫做“邪魔”。
(21)出世:是跳出這個“三界”的意思,再不受生生死死之苦了。
(22)皆悉:聽了西方極樂世界的鳥的聲音,倘然沒有什么益處那是同聽了我們這個世界上“凡鳥”的聲音一樣了。那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聽了這些鳥所發(fā)出來的聲音,都是說的種種法,所以聽過了,就想念起“佛寶”、“法寶貴”、“僧寶”來了。
。23)佛寶:所說的佛,不一定是真正的佛身,就是木雕的,泥塑的、紙畫的,看了都要同真佛一樣敬重。因為佛從無窮無盡的劫數(shù),為了要度脫眾生,極苦的功夫修行,才圓滿成了佛。人若是歸依了佛就可以免脫墮落“三惡道”的苦,所以叫做“佛寶”。
(24)法寶:“法”就是講佛法的“經(jīng)”、或是“咒”,都叫做“法寶”。因為人總是受“貪、瞋、癡”三種毒的苦,生生死死,受無窮無盡的苦報。佛所說的“經(jīng)”,都是勸人斷除“貪、瞋、癡”三種生死的苦根。人若是歸依了“法”,也可以免脫墮落“三惡道”的苦。并且還可以加增說不盡的智慧,所以叫做“法寶”。
(25)僧寶:僧,就是“比丘”、“比丘尼”、“沙彌(出家受十戒的男子)”和“沙彌尼(出家受十戒的女子)”這些出家人。佛法全靠僧人流傳,使得佛法不致于消滅。人若是歸依了僧,也可以免脫墮落“三惡道”的苦,所以叫做“僧寶”。
(26)三寶:佛、法、僧三寶,我們都要尊重他們、恭敬他們的,所以叫做“三寶”。
。27)歸依:歸依佛的“歸”和“皈”字是一樣的。我們念起佛號來,前面都有“南無”二字,地梵音,就是“歸依”的意思。“歸”就是把我的性命歸托他。“依”是把我的性命依靠他。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3)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1)。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做(2)。
【解】佛又舍利弗道,你不可以說“這些鳥是因為做人的時候造了罪,所以受這種投畜生的苦報應的”。為什么不可以這樣說呢?因為那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畜生、餓鬼、地獄三種惡道的。
舍利弗,那西方極樂世界,“惡道”之名尚且沒有,何況實在的“惡道”?那是更加不會有了!
這許多的鳥,都是阿彌陀佛要使得佛法宣布出來,流通開去,所以變化出來的。(這一段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惡道的。)
【釋】(1)無三惡道:造了罪就有苦報,這是一定道理。西方極樂世界若是還有受苦報的畜生生在那里,那么怎么可以說是“極樂”呢?怎么可以說是“無有眾苦”呢?所以這些鳥不可以說它們產(chǎn)受苦報的畜生。
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里,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在我的國土中,是沒有不善的名目聽見的,若是不能夠滿我的愿,我就不愿成佛。那么,不善的名目尚且不會聽到,哪里還會有不善的事情呢?
又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在我的國土中,若是有畜生、餓鬼、地獄,我就不愿成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若是真有了畜生,那阿彌陀佛的本愿心,就沒有圓滿了!所以這種“惡道”在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是眼睛所看不到,也是耳朵聽不到的。
(2)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在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沒有惡道,究竟這些鳥是從哪里來的呢?這都是佛變化出來的。
佛要使這種種的“法音”(佛說法的聲音“宣布、流通,遍布在他的國土里,所以變化出這些鳥來說法,才可以使得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無時無處不聽到佛法。這是佛的大神通、大力量才能夠做到這種地步。這些鳥,完全是阿彌陀佛的神通智慧,不可以真的把它當作鳥來看待的。若是真把它當作鳥看,就同經(jīng)義違背了。因為經(jīng)上明明說這許多鳥都是阿彌陀佛要使得法音宣布、流通,所以變化出來的。倘然不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那么同尋常的鳥就差不多了,哪里會說種種的法呢。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1)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wǎng)。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2)。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3)。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世界極樂世界有微細輕和的風,吹動了這些許多寶貝成就的羅網(wǎng)。于是,在這些樹林和羅網(wǎng)中,就會發(fā)出很細很好的聲音來。這種聲音很好聽,象有幾百幾千種樂器,在同一時間一齊吹彈起來。只要聽到這種聲音的人,就自然而然的都會生出想念佛、想念法、想念僧的心了。(這一段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風、樹、羅網(wǎng)也都會說法的。)
【釋】(1)微風:是很輕、很細、很和的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樣不好,所以吹來的風,又象有,又象沒有,又不冷、又不熱。不象我們這個世界上的風,很大、很狂的,可以傷壞房屋樹木,變成風災的。
。2)百千種樂:那些樹林、羅網(wǎng),本來是七種寶貝成就的,輕輕的風,慢慢的吹上去,樹碰動網(wǎng),網(wǎng)碰動樹,自然就會發(fā)出很好聽的音聲來了。
雖然說象幾百幾千種樂器,在同一個時間一齊吹彈起來,但是這種聲音不但好聽,并且還能夠象鳥的聲音一樣,也會發(fā)出象上面所講的各種“道品”的法音來的。
《無量壽經(jīng)》中說道,我們這個世界上,皇宮里的音樂,雖有百千萬種之多,但不及忉利天宮一種音樂好。忉種天宮里雖有百千萬種音樂,也不及夜摩天宮里一處音樂好。每高一層天,音樂就要好上百千萬倍。這樣的好,已經(jīng)是無法用言語形容了,但是還遠遠不及西方極樂世界,微風吹動了樹林,羅網(wǎng)發(fā)出來的聲音好聽。
。3)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為這種聲音借它來說法的,不但是為了好聽,凡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只要聽到這種聲音,自然生起修道的心,想念起佛、法、僧三寶來了。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4)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1)是功德莊嚴。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極樂世界象以上所說的,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各種鳥,和各種寶貝成就的樹林、羅網(wǎng),也都會說法的聲音來,使得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聽了這些聲音,都會生出念佛、法、僧三寶的心來,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成就的。(為兩句也是總結(jié)以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好處。)
【釋】(1)如是:這一段中的“如是”二字,是指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各種鳥和各種寶貝成就的樹林、羅網(wǎng),都會說法的種種功德。
因為阿彌陀佛還有一個大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在我國土里的人,隨他們的心愿,要聽什么法,就自然有什么法給他們聽。阿彌陀佛發(fā)過這樣的大愿心,所以這些鳥、這些樹、這些風都會說法,說給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聽。
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成就的。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你的意思里怎么樣想法?那西方極樂世界的佛,為什么稱他叫阿彌陀呢?(這兩句是佛要自己講阿彌陀佛的功德,所以自己的先問一問,下面就是佛自己回答解釋。)
【釋】(1)因果:世界上一切事情,都不出“因果”兩個字。種了什么“因”,業(yè)結(jié)什么“果”,斷斷不會有一點些差的。譬如把瓜種下去,一定生出瓜來,把豆子種下去,一定生出豆子來,斷斷不會種了瓜生出豆子來,也斷斷不會種了豆子生了瓜來的。一個人轉(zhuǎn)的念頭,做好的事情是種“因”。轉(zhuǎn)了善念頭、做了善事情,將來一定得好結(jié)果,就是好報應。轉(zhuǎn)了惡念頭,做了惡事情,將來一定得苦結(jié)果,就是苦報應。
。2)報應:報應分兩種:一種是“正報”,一種是“依報”。
。3)依報:報應他的叫“依報”。譬如一個人受種種的好報應,或是受種種的苦報應,拿什么東西去報應他呢?就是把住的、吃的、穿的、用的、種種的東西去報應他。報應好的,那么這些住的、吃的、穿的、用的、種種的東西,也都是好的。報應苦的,那么這些住的、吃的、穿的、用的、種種的東西也都是苦的。這種種的東西就叫“依報”。
講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又是很污穢的,又遠不及西方極樂世界的清凈,那么我們的“依報”也是很不潔凈的。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上,無論“正報”、“依報”沒有一樣比得上西方極樂世界的。
以上幾段經(jīng),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好處都是講的“依報”。
。4)正報:受“報應”的叫“正報”。譬如一個人受種種的好報應,或是受種種的惡報應。是什么東西去受呢?自然就是這個身體去受了。所以這個身體是“主”,就叫“正報”。
我們這些人的身體是爺娘的精血成就的,這個根本,已經(jīng)是很不潔凈的了,包在一層皮內(nèi)的,又都是膿、血、屎、尿,所以我們這些人的“正報”,實在沒有一點潔凈的。
從這一段經(jīng)起,要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了。“正報”有主、有伴。“主”是主人,“伴”是伴侶。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人,所有阿彌陀佛是“正報”的主。還有那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是“正報”的伴,F(xiàn)在,先把“正報”的主—阿彌陀佛講講清楚。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5)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1)。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那阿彌陀佛全身發(fā)出來的光很亮很大的,能夠照到十方一切許多佛的世界,不會被別的東西遮隔住的,所以叫做阿彌陀。阿彌陀是“無量光”的梵語,所以,阿彌陀佛也叫“無量光佛”。(這一段是說阿彌陀佛有無窮無盡的光。)
【釋】(1)彼佛光明無量:阿彌陀是梵語,就是我們中國的“無量光”三個字,就是光明無窮無盡、沒有數(shù)量的意思。
凡是佛的身體,都有光明的。不過“光”有兩種:一種是“常光”,就是平常時候常常有的,那是一定的光。一種是“放光”是因為有了什么緣故,特地從身上各處放出來的,那是沒有一定的光。照現(xiàn)在經(jīng)中所說的意思看來,是說阿彌陀佛的“常光”。
別種光隔了一張紙就照不過去了,那怕你現(xiàn)在的電燈光,遠了也照不到了。阿彌陀佛的光,可以照到十方世界,沒有一個地方照不到,并且無論什么東西都遮不住、隔不斷他的光。
不要說別種光了,就是日光、月光,也萬萬比不上阿彌陀佛的光。因為日光、月光只能夠照到一個世界,鐵圍山的外面就照不到了。并且行到了東邊,西邊就沒有光,行到了南邊,北邊就沒有光。不但是不能夠各處都照到,并且一遮就遮住,一隔就隔斷的。
還有一層,若是日光照了人的眼睛,眼就睜不開了,人就要覺得熱的、覺得煩燥了。阿彌陀佛的光照了人,這個人就覺得身體上非常舒服,心里感到非常的清凈,比天上的人還要快樂。
并且阿彌陀佛對念佛的人,都用光來照他們、保護他們的。象極慈愛的母親,寶貝女兒,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照《無量壽經(jīng)》上說:阿彌陀佛的光,在十方世界算是第一了。因為別尊佛的光都沒有象他的光照的遠。這是因為他發(fā)的四十八大愿中有一個愿心說道,倘然我將來成了佛,我的光有數(shù)目限止,不能夠照遍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就不愿成佛,F(xiàn)在既然成了佛,這個愿心一定能夠滿足的,所以就有這樣的光。
還有一層,我們也不可以不曉得的,就是我們這些人,本來有的靈性。是同佛沒有什么兩樣的。為什么他叫做佛、我們叫凡夫呢。他有這樣的光,我們連一尺一寸的光也沒有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地不清凈,不能夠把一切煩惱的念頭都拋開去。譬如月亮的光被那浮云遮住了,所以光就發(fā)不出來了。但是浮云雖然遮住了月亮的光,究竟仍舊一絲也沒有受到損失,只要那浮云散去,光就會顯出來了。
人的“心光”,即自己“真心”中本來有的“光”,也是這樣的。若是能夠把一切的煩惱,絲毫都不放在心上,那么“心光”也自然會發(fā)出來了。
至于阿彌陀佛的光,我們?yōu)槭裁匆稽c都看不見呢?也是因為被這些壞念頭,把我們本來的清凈靈性遮蓋住了,所以就看不見了。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6)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1)阿僧祗劫(3)-(8)。故各阿彌陀。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阿彌陀佛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他們的壽命都是無窮無盡、沒有數(shù)目可以計算的,所以稱他做阿彌陀。阿彌陀是“無量壽”的梵語,所以阿彌陀佛也叫“無量壽佛”。(這一段是說阿彌陀佛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都有無窮無盡的壽命。)
【釋】(1)無量無邊:“無邊”兩個字和“無量”一樣的也是很多很多,沒有數(shù)目可以計算的意思。
。2)阿僧祗:是梵語,中國文叫“無央數(shù)”,也是沒有數(shù)目可以計算的意思。但是這樣很大的數(shù)目,不是凡夫的心量可以計算的。
。3)劫:是梵語,叫“劫波”,就是災難的意思,F(xiàn)在借用這個“劫”字來計算年代的數(shù)目,“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種分別。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
。4)小劫:一個小劫就是,人的壽命從最短只有十歲時候算起,每過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到了人壽八萬四千歲,就是每過一百年減一歲了,仍舊減到十歲。照此規(guī)律,加一回、減一回總共1680萬年,這是一個小劫的時間。
二十個“小劫”成就一個“中劫”,就是33600萬年。
四個“中劫”成就一個“大劫”,就是134400萬年。
一個劫已經(jīng)有這么多年了,何況是無量無邊沒有數(shù)目的“劫”呢!那年歲的長久還可以算得清么?
。5)中劫:四個“中劫”都是有名目的,叫“成劫”、“住劫”、“壞劫”、和“空劫”。
成劫:是這個世界成就的時代。成就這個世界是很不容易的,要一個“中劫”的長久,才能夠完全成就。
住劫:是世界已經(jīng)成就,有了人的時代,最平穩(wěn)的時候,大家在這個世界上過日子。“住”字是停住在那里的意思,現(xiàn)在就是在“住劫”時代。我們正處在住劫中第九個小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人的壽命恰好一百歲,此經(jīng)算來,現(xiàn)在的人應該有七十歲的壽。
壞劫:是世界毀壞的時代,壞也是很不容易的,也要壞一個“中劫”的長久,才能夠壞完。
空劫:是世界已經(jīng)壞完,就都變成“虛空”了,所以叫做“空劫”。但也要空一個“中劫”的長久,再慢慢的成就一個新的世界,就是又到了“成劫”。
。6)大劫:在“壞劫”起初的時候,就有大火災起來了,越燒越厲害,直燒到“壞劫”的末后一個“小劫”,就燒得空空洞洞,一點東西都沒有了。平常的火燒了東西,還是有灰的,但“劫火”燒過了,連灰也沒有的。
這就是“大三災”:第一是“大火災”、第二是“大水災”、第三是“大風災”。但是這三種大災不是同時來的,是輪流來的,只是厲害的很,不象我們這個時候的災了。
第一次的“大火災”起的時候,有七個太陽,在一個時候,一同出來燒這個世界。從這個世界下面最低的阿鼻地獄燒起,一直燒到“初禪天”,所有“初禪天以下的世界,和世界的山河大地,一齊燒得干干凈凈,一點兒也不留,這是第一次的的大劫。
大火災來過以后,“壞劫”就過去了,又到了“空劫”的時代了,等到“空劫”過去后,世界又重新出現(xiàn)了。又是“成劫”、“住劫”,漸漸的過去,等到第二次“壞劫”仍舊是“大火災”,直要經(jīng)過七次“大火災”了,到第八個大劫中的“壞劫”,就改做“大水災”了。
這次“大水災”也是從阿鼻地獄起,一直要到“二禪天”了。所有“二禪天”以下的世界天地,也都被大水浸壞了,象“水浸鹽”也一點也不留,這是第八次的“大劫”。
照以上的情況,有七次“大火災”和一次“大水災”要輪流經(jīng)過七回,再來七次“大火災”,總共已經(jīng)過六三次的“大災”,也就是已經(jīng)經(jīng)過六十三個“大劫”了。
輪到這第六十四次的“大劫”,是“大風災”來了。也是從阿鼻地獄起,但這一次的大風災更加厲害了,一直要吹到“三禪天”了,所有“三禪天”以下的世界天地,也一齊被這大風吹散,吹滅的干干凈凈,一點也不留。
在這五十次“大火災”和七次“大水災”之后,再加上一次“大風災”,這樣總共有六十四次的“大災”,也就是六十次個“大劫”了。
。7)住劫中的“小三災”:不但上在每個大劫的末后,一定有這樣的“大災”,就是在“中劫”的“住劫”時代,算是最好的時代,也有許多“災”,但沒有象“壞劫”的那樣厲害罷了。
在“住劫”中每一個“小劫”的末后,就有所說的“小三災”來了,那“小三災”就“饑饉災”(“饉”就是餓的意思)、“瘟疫災”和“刀兵災”。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到了現(xiàn)在末法時代,一天比一天惡,所以壽命也一天比一天短,到壽命減短到三十歲的時候,天上的龍因為看見世界上的人太惡了,七年不肯降雨,所以各處地方都遭旱荒,沒有東西可吃,就一大半人都要餓死了,這就是“饑饉災”。
等到壽命短減到二十歲的時候,很厲害的瘟疫災來了。人吐出來的東西,碰到了就可送命的,人也要死一大半。
到了壽命減短到十歲的時候,人的瞋心已經(jīng)發(fā)展到極處了。那怕大家要好的人,只一句話不投機,就可以拔出刀來殺他的。地下所生的草,也都可以拿它當?shù)队,可以殺人的。在那個時候,正是你殺我,我殺你,大家專門相殺的時代,所以遍地都是“刀兵災”。人差不多要殺得沒有了。
到了這個時候,天上的人動了哀憐之心,就下來到我們?nèi)俗〉氖澜缟,勸化這些惡人,漸漸的改惡向善,這些人也覺得太苦了,就聽了天上人的好話,人心漸漸的向善起來了,壽命也就要漸漸的加長起來了。等到加到八萬四千歲的時候,人心又要漸漸的惡起來,壽命也要漸漸的減短到十歲了。因為照了所經(jīng)過的時代算起來,一定要碰到這樣的災難,所以叫做“劫”。講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實在沒有這種災難的,不過借這個“劫”的名目,計算年代長久罷了。
。8)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
世界上的災難,都是眾生的惡業(yè)感應來的,而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種種的功德所成就的,那里自然不會有災難,并且也不會毀壞了。雖然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或者也有先前已經(jīng)造過惡業(yè)的,但是用極誠懇的心念了一句佛,就可以消去八十億劫的重罪。所以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所有從前的惡業(yè),實在已經(jīng)消滅得干干凈凈了,況且還靠了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大愿力,那些眾生自然都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的享受無量無邊、無數(shù)劫的長壽了。
還有一層,講起本體來,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既然沒有生滅,那壽數(shù)就永遠不會完結(jié)的了,不但是無量無邊無數(shù)劫的長壽哩!
只有“夢”醒后,才能真正長壽。我們這些人因為從前世、前前世,一直到現(xiàn)在,妄想的癡心不能夠斷,把自己的真心迷住了,就造出種種的‘業(yè)’來,就被這各種的業(yè)力,牽到了 “六道輪回”中去,受一世一世的報應。其實真像做夢一樣,都是虛的、假的、不實在的。但在那“夢”中時,受苦受樂好像樣樣都是實在的。
現(xiàn)在教人修這個念佛方法,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是一種叫醒那“癡夢”的方便方法。只有等“癡夢”醒了,那虛的、假的生生死死就不會再受了,就自然而然能夠回復那不生不滅的本體了,那時,壽的長久不可以用年歲來計算嗎?
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這樣長壽的。他們所以能夠這樣的長壽,一半是靠了阿彌陀佛的大愿的力量,一半也是眾生念佛的功德和自己的力量感應來的。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7)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1)。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從阿彌陀佛成佛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個劫。(這兩句是說阿彌陀佛成佛的年代。)
【釋】(1)十劫:前面已經(jīng)把阿彌陀佛所以得到這個名號的緣故說明白了,F(xiàn)在再把阿彌陀佛成佛的年代說說清楚。自從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了佛,算到現(xiàn)在的時候,一劫一劫的已經(jīng)有了十劫了。
所說的“十劫”,就是世界成一次、壞一次的大劫,不可以認做中劫、小劫。經(jīng)中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是已經(jīng)過十個“大劫”的意思。
就平常的眼光看起來,覺得已經(jīng)是非常長久了,但是照阿彌陀佛無量無邊阿僧祗劫的壽命說起來,那個“十劫”,還只好算是剛剛起頭。將來,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中講經(jīng)說法,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的眾生,生到那里去的時候,正是比長久還要長久呢!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1)聲聞(2)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shù)之所能知。諸菩薩(3)眾亦復如是(4)。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那阿彌陀佛有許許多多的“聲聞”弟子。“聲聞”總共有四種,但是阿彌陀佛的聲聞弟子,都是最高一等,就是“阿羅漢”。這“阿羅漢”實在非常的多,不是用數(shù)目能夠算得清楚、可以知道他們確實的數(shù)目的。
不但是“聲聞”多得很,就是“菩薩”也多得很,就象“聲聞”一樣,不是可以用數(shù)目來計算清楚的。(這一段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聲聞”、“菩薩”之多和“正報”之“伴”)
【釋】(1)無量無邊:在佛經(jīng)中所提到的有關(guān)數(shù)目的名字,有最大的十個。“阿僧祗”是第一個大數(shù)目,“無量”是第二個數(shù)目,“無邊”是第三個大數(shù)目。若是照這樣說起來,那“無量”、“無邊”還是有數(shù)目算得出來的,F(xiàn)在經(jīng)中說這些人的數(shù)目,不是用算法的數(shù)目能夠曉得的;那么這里所說的“無量無邊”四個字,真是形容他們的人數(shù)是非常的多,不是“十個大數(shù)目”中的“無量無邊”了。
(2)聲聞:西方極樂世界的“聲聞”,都是“大乘聲聞”。不要說已經(jīng)證“聲聞”果位的,是“大乘”。就是“下品下生”的人,也都是“大乘”氣派的。切不可以把我們這個世界上“聲聞”的名目來胡亂辯論,若是胡亂辯論,罪過很大的。
有人說在西方極樂世界,“聲聞”、“緣覺”二種“小乘”都不會有的,為什么在這部經(jīng)中又有“聲聞”呢?這有兩種緣故:一種是在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時候,專門修“小乘”法,不發(fā)大愿心的那些人,后來碰到了“善知識”或是臨終的時候,碰到了“善知識”教他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大乘”法。(就是用極誠懇的心念佛。)他聽了這個人的勸導,就發(fā)了大愿心,后來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但是他修“小乘法”修慣了,所以聽了“四念處”等修行的方法就明白了佛的道理,先得到了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的各種果位了。
一種是智慧少的人,雖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他只能夠一步一步的上去,聽幾時佛法,破幾分迷惑,就進一步果位,所以還是要經(jīng)過這種“小乘”的階級的。
但是,這兩種“小乘”,既然已經(jīng)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永遠是“小乘”了。慢慢的多聽佛法,把他們種種的迷惑,一齊破除完了,就會成“菩薩”、“成佛”的。
這里只說“聲聞”,不說“緣覺”,是什么緣故呢?因為“緣覺”出在沒有佛的年代的。西方極樂世界中,明明有阿彌陀佛在那里說法,自然不是沒有佛的年代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中,沒有“緣覺”根性的人,也沒有證“緣覺”果位的人的。但是其它沒有佛的世界的“緣覺”,若是發(fā)了大愿心,也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他們既然發(fā)了大愿心,就不可以說他們是“緣覺”了。
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不會有“聲聞”、“緣覺”兩種“小乘”,還是不差的。因為不過塹時有,不是究竟有的,終究要成就“大乘菩薩”的。
(3)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中,菩薩也是多得很,也不是用算法的數(shù)目所能夠算得清楚他們的數(shù)目的。
。4)亦復如是:“亦復”兩個字是“也是 ”的意思。“如是”兩個字代替以上“無量無邊”和“非是算數(shù)之所能知”兩句的。
(5)善知識:是知識很好的人,肯教人的做善事、信佛的人。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8)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1)。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無窮無盡的光明;阿彌陀佛和生到那里去的人都是無窮無盡的壽命;還有多得數(shù)不清的聲聞、菩薩。這樣種種的好處,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成就的。(這兩句是總結(jié)以上所說的“正報”的好處,所以能夠成就的緣故。經(jīng)文到此為止,以上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種種的好,使人曉得了,生出羨慕的心來。以后經(jīng)文是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種種方法,和勸人發(fā)出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心來。)
【釋】(1)如是功德莊嚴:這兩句的解釋,還是同前面的幾處“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一樣的。但這里的“如是”兩個字是指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和聲聞、菩薩之多。進起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來,阿彌陀佛是“主”,無量無邊的聲聞、菩薩是“伴”。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心中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我頭頂中間的光比日光、月光要勝過千萬億倍。
又一個愿就道:我若是成了佛,我不光要照到無窮無盡的世界,黑暗的地方,也都要照得很光明;許多天上的人和人世界的人。還有即使很小的蟲蟻,凡是看見我的光明的,沒有不發(fā)出慈悲心來做善事的,所以將來都能夠生到我的國中來的,若是我的光有限量的,我就不愿成佛。
又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我和生到我國中來的人的壽命都是長到?jīng)]有數(shù)目可以計算的,若壽命有限量,我就不愿成佛。
又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我國中的菩薩,他們的神通、智慧、相貌等,都和佛一樣。
阿彌陀佛發(fā)了這樣種種的大愿心才成了佛,所以上面所說的“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和許多“聲聞”、“菩薩”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成就的。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1)。其中多有(4)一生補出(2)。其數(shù)甚多。非是算數(shù)所能知之(5)。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眾生,只要一直修上去,沒有退轉(zhuǎn)來的。所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中,還有許多人,就在這一世上補到佛的位子,數(shù)目也多得很,也不是用算法的數(shù)目可以知道他們實在的數(shù)目的,只能夠拿這個無量無邊“阿僧祗”的大數(shù)目來說說。(這一段是說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只有上進,沒有退轉(zhuǎn)來的,漸漸的修上去,一直補到佛位的很多,并且已經(jīng)修到了“一生補處”的大菩薩,愿意生到那里去的,也多得很。)
【釋】(1)阿鞞跋致:是梵語。“阿”字是中國的“無”字。“鞞跋致”是中國的“退轉(zhuǎn)”的兩個字。“阿鞞跋致”就是沒有退轉(zhuǎn)的意思。
不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聲聞、菩薩,就是陸陸續(xù)續(xù)生到那里去的人,也都是只有慢慢的修上去,沒有修行退轉(zhuǎn)來的。
為什么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只有上進,沒有退轉(zhuǎn)來呢?這個緣故多得很,大略說起來有六種:
第一種:阿彌陀佛有一個大愿心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凡是聽到我名字的人,能夠歸依了我,勤勤懇懇的修,那么就只有修上去,沒有退轉(zhuǎn)來的。
第二種:凡是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就放出光來,保佑他們、接引他們。因為靠了佛的力量,所以能夠不生退轉(zhuǎn)來的心。
第三種: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林、羅網(wǎng)、鳥音、風聲都會說法的,生到那里去的人,常常聽了這種種說法的聲音,自然會生出念佛、法、僧三寶的心來,哪里還有退轉(zhuǎn)來的呢?
第四種: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聲聞、菩薩,那么生到那里去的人,就同這些聲聞、菩薩在一塊兒做朋友,還可以親自見佛,親自聽到佛說法。不象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不要說已經(jīng)過去的佛都看不見了,就是我們現(xiàn)在教主釋迦牟尼佛也已經(jīng)入涅槃了。所有寺院內(nèi)的佛,也只有紙畫的和木雕泥塑的像,不會來給我們說法的。那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有這樣的好,哪里還會退轉(zhuǎn)來呢?
第五種:一個人所以心思常常變動,做做好人,忽然又變成壞人,大半都是為了這“財”、“色”兩件事情。西方極樂世界要吃就有得吃,要穿就有得穿,又沒有妻子兒女要養(yǎng)他們,要錢做什么呢?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都是從蓮花中生出來的,沒有淫欲心的,況且那里又沒有“女身”的,這個“色”字也說不到了。“財”、“色”兩件事情,既然不會來攪亂,自然一心一意的修行了,哪里還會修修重新退轉(zhuǎn)呢?
第六種:還有一種,可以使得我們改變心思的,就是那種種邪教魔鬼來引誘我們,如果我們的見識不正當、主意立定,就要上他們的當,正路不走,走邪路了。西方極樂世界又沒有這樣的邪魔,自然只會上進,不會退轉(zhuǎn)來了。
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會退轉(zhuǎn),就是因為這種緣故。若是要詳細說起來,那就說不完了。
。2)一生補處:這四個字就是在這一世上,補到佛位的意思。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修到那“位不退”、“行不退”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何況現(xiàn)在生一世中就修到“等覺菩薩呢”?現(xiàn)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只有這一次,從蓮華中生出來,慢慢的一直向上修,就可以修到補佛的位子。這種大便宜的事情,除了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哪里還會有第二種方法呢?!
并且這種就能夠補到佛位的人,也很多很多,直是多到數(shù)不清。所以除了那些極呆的人,還有不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么?
所說補到佛位的一個“補”字,就象做官補缺一樣,有了一個缺出,才可以補到一個位子。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漸漸的修,修到了等覺菩薩的地位,只要有佛的缺出來,就可以補著佛的位子,就是佛了。
現(xiàn)在這一個“大劫”叫做“賢劫”。在這個“賢劫”中,總共有一千尊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出世,F(xiàn)在已經(jīng)出了四尊佛了。第一尊佛名叫“拘留孫佛”,第二尊佛名叫“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佛名叫“迦葉佛”,第四尊佛名叫“釋迦牟尼佛”。一尊佛涅槃了,就再有一尊佛出來補他的位子。再要經(jīng)過很多很多的時候,到了“增劫”的時代,(“增劫”是人的壽漸漸增加起來。)人的壽命加到八萬四千歲,又減到八萬歲的時候,就應該輪到“彌勒佛”出世,補“釋迦牟尼佛”的佛位了。
現(xiàn)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將來“阿彌陀佛”之后,就是“觀世音菩薩”補缺,佛號叫做“普光功德山王佛”,再后來就是“大勢至菩薩”成佛了,佛號叫做“善住功德寶王佛”。
至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可以一直補到佛位的緣故有兩種:一種就是以上所說過的,只有向上修,沒有退轉(zhuǎn)來的緣故,一種是因為壽命長的緣故。
因為別個世界上的人都沒有這樣長的壽命,所以用功的時候,也沒有十分長久。若是根基淺薄一點的,恐怕等不到修成就,壽命已經(jīng)沒有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壽命是無窮無盡的,千千萬萬年修上去,哪里會有修不成的道理呢?況且還有以上所說種種不會退轉(zhuǎn)來的緣故,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比較任何世界都好,就為這種道理。這是說“凡夫”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夠得到“一生補處”的地位。
還有一種說法,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中,有許多已經(jīng)修到了“一生補處”地位的,象“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是已經(jīng)修到了“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也都在佛前發(fā)愿,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梢娢鞣綐O樂世界實在好的了不得,所以大菩薩也都想生到那里去。那么,我們這種“凡夫”還不趕緊發(fā)愿求往生嗎?若是真能夠發(fā)這個愿心,將來一定會應的。
又在《無量壽經(jīng)》中,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說:這個娑婆世界有67億不退轉(zhuǎn)的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們都是供養(yǎng)過了無數(shù)的佛,就同彌勒菩薩一樣的。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既然說他們同彌勒菩薩一樣,那么也都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了。
照這樣看起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中,的確有許多已經(jīng)修到“一生補處”的地位了。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在上面既然都是“不退轉(zhuǎn)”的,并且還有無量無邊的阿僧祗劫的壽命,那么他們應該都修到“一生補處”的地位了。
。3)不會退轉(zhuǎn):有三種分別,一種叫“位不退”,就是已經(jīng)到圣人、賢人的地位,不會再退轉(zhuǎn)來做凡夫的意思。一種叫“行不退”,就是專門學大乘的菩薩,一心一意的度眾生,不會再退到小乘的聲聞、緣覺去的意思。一種叫“念不退”,就是心思總是同佛的智慧相合的,不會再有別的念頭起來的意思。
。4)多有:為什么經(jīng)中不說“都是一生補處”,但是說“多有 ”呢?(“多有”,是有“許多”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的意思。)其中是有道理的。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一愿心說道,我若是成了佛,我國中人的壽命,是沒有數(shù)目可以計限止的,除了那個人,本來有旁的愿心,要向他方世界教化眾生,那么,要壽長、要壽短,就可以隨他的便。若是不能夠這樣的,我就不愿成佛了。
還有一個愿心說道:我若是成了佛,他方世界中的許多菩薩,若是生到我的國土來,一定能夠修到“一生補處”的地位。除了他自己本來有旁的愿心,要到其他佛國中去,修種種的功德,教佛眾生,那么要去就去,也可以隨他的愿。若是不能夠這樣的,我就不愿成佛了。
因為阿彌陀佛有這樣的兩個大愿心,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或是因為自己本來有旁的愿心、不要永遠往在西方極樂世界;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得到了些好處,等不得修到“一生補處”的地位,就到其它佛國中去修了,都可以隨便各人自己的意思的。
那么,在西方極樂世界中修的人,就不一定都是得到“一生補處”的地位的了。所以,這“一生補處”,只說“多有”,不是“都是”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還有一層,照以上“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兩句經(jīng)文看起來,可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不全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其中還有許多“聲聞”在內(nèi),這也是不能夠說“都是”,只能說“多有”的緣故。
(5)其數(shù)甚多,非是算數(shù)所能知之:已經(jīng)修到了“一生補處”的菩薩,也都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往生的自然多了。象以上所說娑婆世界有67億不退轉(zhuǎn)的菩薩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個世界已經(jīng)有這許多的“一生補處”的大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了,那還可以算得清他們的數(shù)目嗎?何況還加上生到那里去的“凡夫”,也慢慢的修到了大菩薩的位子,那自然更加沒有數(shù)目可以算得清了。
。6)等覺菩薩:“佛”字,本來就是梵語,就是中國的“覺”字,就是“覺悟”的意思。“等覺”兩個字,就是同“佛”一樣的意思。菩薩的等級也多得很,“等覺菩薩”是菩薩中最高的位子。
。7)《阿彌陀經(jīng)》的殊勝因緣:將來到釋迦牟尼佛的末法一萬年差不多要過完的時候,所有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種種佛經(jīng),除了這部《阿彌陀經(jīng)》還有一百年留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別的佛經(jīng)都消失滅了,(所說的“消滅”并不是特地去毀滅它,這是因為眾生的福薄,所以佛經(jīng)自然沒有字了。)佛法也沒有人傳了!栋浲咏(jīng)》比別種佛經(jīng)多留一百年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也是釋迦牟尼佛特別的恩典。因為別種佛經(jīng)都沒有了,別種方法都不能夠修了,把這部《阿彌陀經(jīng)》多留一百年在我們這個世界上,讓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還可以修這種念佛方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上去,免得在這個世界中一世一世的受苦。到了這個一百年過去了,我們這個世界上就一句佛法也沒有了。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19)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fā)愿(1)。愿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3)諸上善人。俱會一處(4)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眾生聽到了以上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樣許多的好處,應該都要發(fā)出愿心來,情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什么呢?因為在那里能夠同這樣許多最上等的善人在一塊兒的緣故。(這一段是佛第一次勸聽到過“依”、“正”、兩報種種功德的眾生,要發(fā)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心,以及勸人發(fā)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故緣。)
【釋】應當發(fā)愿:以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種種了不得的好處,生到那里去的人都可以得著這樣的好處。所以凡是聽到這樣許多好處的人,都應該要發(fā)出大愿心來,情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佛第一次勸人。
因為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三種最要緊的事情,就是“信”、“愿”、“行”三種。
“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有的,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確有象這部阿彌陀經(jīng)所說的種種了不得的好處;相信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確只要一心念佛,就一定能夠去的;相信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的確比其它什么方法,簡便得多穩(wěn)當?shù)枚,不可以有一點疑惑。
“愿”既然能夠相信了,就應該要發(fā)愿心。情愿將來壽命完了,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生到別的世界去;情愿專門修念佛的方法,不修別的方法;情愿生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了佛,得了“無生法忍”再回到這個世界來,度脫有緣、無緣的一切眾生。
“行”既然發(fā)了大愿心,就應該要修了。“行”就是實實在在的去修,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信、愿、行三件事,譬如一只香爐、三只腳,缺了一只就擺不平的,所以一樣也不可以少的。
但是這三件中,“信”和“愿”更加要緊,因為能夠“信”,又有了“愿”,自然會“行”了。
不有一層,大家必須曉得的,這個“愿”心的力量是最大的。發(fā)了愿心,沒有不靈驗的。一個人發(fā)了善愿,將來一定得善的應驗。發(fā)了惡愿,將來一定得惡的應驗。一個人差不多要死的時候,無論什么東西都要丟開了,獨有這個“愿”心,跟了同去的。
佛經(jīng)中說到這種實在的事情多得很,大家可以查看的。就象阿彌陀佛,所以能夠成佛,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好處,都是阿彌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時候所發(fā)的四十八大愿心,一件一件應驗的。
觀世音菩薩能夠成大菩薩,也靠了他的廣大誓愿。普賢菩薩能夠成大菩薩,也靠了他十個大愿。
可見“愿”心的力量是比任何什么力量都大,沒有可以敵得過的。所以佛再三再四勸人要發(fā)愿心,勸人發(f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的愿心。
。2)無生法忍:“無生”二字,是能夠把這個“心”,安住在“真如實相”上面,覺得絲毫沒有凡夫的情念可以丟棄,也沒有圣人的見解可以取得的意思。
一切眾生本來沒有生,也沒有滅。之所以大家看見“生生死死”,都因為“貪、瞋、癡”種種虛的、假的亂念頭太多了,就現(xiàn)在出這種“生”、“滅”的形相來。
講到“真如實相”的道理,的確沒有“滅”,也沒有“生”的。說了沒有“生”,那就沒有“滅”,就包括在其中了。所以只好說“無生”。
“忍”字,本來是安心、忍耐的意思。
“無生忍”是證得心念沒有“生”、“滅”,就是“不動心”的意思。
“無生法忍”是因為證得了“心念”沒有“生”、“滅”的道理,從此就能夠見到一切“法”都沒有“生”、“滅”。
這是要真正見到了“真如實相”產(chǎn)道理,才能夠得到這種“忍”的。得了這種“無生法忍”,就叫“阿鞞跋致”,永遠不會被外面的境界,迷惑動搖他的心再退轉(zhuǎn)去了。
。3)“如是”二字,就是指以上所說過的無窮無盡的聲聞菩薩以及許多一世就補到佛位的大菩薩。
。4)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這種最上等的善人。若是發(fā)了大愿心,生到了那里去,就可以同他們天天聚在一塊兒了。
上面說:“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眾生,都可不退轉(zhuǎn)來”,就是因為和這些上等的人天天在一塊兒的緣故。
因為這個世界有畜生、餓鬼、地獄的,有些世界就是沒有畜生、餓鬼、地獄,但是有善人,就有惡人。有些世界雖然只有善人,沒有惡人,但不一定都是最上等的善人。只有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最上等的善人,天天同他們在一塊兒,這個人還有不“一心向上”的么?
況且一個平常的凡夫,只消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可以和這些大阿羅漢、大菩薩天天聚在一塊兒,若不是靠了阿彌陀佛的大愿力,有這樣的好福氣嗎?
所以,無論什么世界,沒有比西方極樂世界更加好的了。怎么可以不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0)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1)福德(2)因緣(3)。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5)。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8)。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9)。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F(xiàn)在其前(10)。是人終時(11)。心不顛倒(12)。即得(13)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定要有“因緣”的。“善根”和“福德”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因緣”。但是“善根”少、“福德”也要積聚得多。
凡是信佛的男子,都叫“善男子”,信佛的女人,都叫“善女人”。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有人說起阿彌陀佛的名字,就念起“阿彌陀佛”來,或是一日,或是二日、三日,或是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念到他一個心,專門放在“佛”上面,中間一點兒也不夾雜別種亂的念頭。那個念佛的人,差不多要死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許多的菩薩,都顯現(xiàn)在他的面前來了。
這個人到了命差不多要絕的時候,一定心里清清楚楚、不會顛顛倒倒的,一定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這一大段是說要多善根、多福德的人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還要念佛到一心不亂的地步,現(xiàn)了臨終的時,阿彌陀佛和燕菩薩都會顯現(xiàn)在他的面前,由于他心思很定,就能立刻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釋】(1)善根: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信”、“愿”、“行”,三種完全了,才能夠成就。以上已經(jīng)說過了。但是這個“行”字,有“正行”、“助行”兩種分別。
“正行”是“行”的主腦,“行”的根本。“助行”是幫助“正行”成就的。
“正行”就是“發(fā)菩提心”和念的“阿彌陀佛”的名號。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道心”,就是發(fā)“信佛”的心,發(fā)“度脫十方世界眾生”的心。
既然發(fā)了這樣的大愿心,就應該切切實實的修,專門念阿彌陀佛。所以“發(fā)菩提心”和“念佛”叫“正行”。所說的“善根”,就是指這種“正行”。
不照這種“正行”修,就是沒有“善根”。修行人若是只想自己修得好、自己可以免除生生死死,不發(fā)菩提,度脫十方世界眾生,將來只能成就“小乘”,就是“少善根”。
。2)福德:“助行”,就是“孝養(yǎng)父母”、“念經(jīng)拜佛”、“修六度、十善”、“受持禁戒”、(“受”字,是領(lǐng)受在心里;“持”字是依照方法去做。)“救濟窮人”、“戒殺放生”,一切善事,都要盡自己的力量,認真去做,一切惡事,完全不做。再把做的這些善事,都“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叫做“助行”。所說的“福德”,就是指這種助行,不照這種“助行”修,就是沒有“福德”。
修了不“回向”,將來不過得到“天上”,或是“人”的世界上的好報應,就是“少福德”。
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定“善根”要多培養(yǎng),“福德”也要多積聚,才能夠去得成就,所以說“不可少”。
。3)因緣:“因緣”二字,前面已經(jīng)大略講過的。不論什么事情,都要有“因緣”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自然更加要有“因緣”了。“因”字本來是“根本”的意思、是“種子”的意思。“緣”本來是“幫助”的意思。
這里的“善根”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因”,“福德”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緣”。
。4)回向:就是不論做了什么大小功德事情,都把它回過來,歸向到求往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修行的人,隨便做了什么功德,就應該隨時“回向”。“回向”是有方法的,必定要另外念一種“回向”的“文”,照著“文”內(nèi)的意思,發(fā)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心。不是單單把“文字”讀一遍,就可以算“回向”的。
。5)善男子、善女人:所說的男子、女人,連出家人、六道眾生,只要有緣的,都包括在內(nèi)。但是為什么都稱他們?yōu)?ldquo;善男子、善女人”呢?因為一個人能夠聽到佛的名字,他的前生,必定有“善根”的,所以才有這種福氣。怎么見得有福氣呢?凡是做一個人都有五種難處,但現(xiàn)在我們這些人,不要自己看輕了自己,不要自己對不住自己,我們這個五種難處,一樣難處也沒有。我們還不一心一意的修行嗎?
(6)五種難處:
第一是“人身難得”:照佛經(jīng)上說,要完全不犯五戒,或是修“中品”的十善,才可以得到人身?梢姷萌松硎呛懿蝗菀椎摹
但是講起發(fā)心修行來,獨有“人道”來得容易。因為生在“天道”的人,快樂的事情多。大家貪圖了快樂,就不肯發(fā)心了。所以生在“天道”倒反沒有生在“人道”的好。況且凡是佛出世,總是在“人道”中“現(xiàn)相”成佛的,說佛法也是在“人道”中的時候多。所以佛經(jīng)內(nèi)不說“天身難得”,只說“人身難得”,就是這個緣故。
第二是“中國難生”:若是生在“邊地”,象現(xiàn)在的外國,就很不容易聽到佛法了。
第三是“五根難備”:“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種。“備”字是完全的意思。這五種“根”、是很不容易完全的。眼睛瞎了,就不能夠看經(jīng)書;耳聾了,就不能夠聽佛法;舌壞了,就不容易念佛;身體殘缺了,就不能夠拜佛,以及去做其他的一切功德。
第四是“善友難值”:“值”字是碰到的意思。現(xiàn)在末法時代,人心惡的多,只有引他人做壞事的人多,肯勸人做善事的人少,肯勸人念佛修行的人更加少,所以叫“善友難值”。碰不到善人,就沒有人把佛法來勸導了。
第五是“佛法難聞”:有了以上所說的四種情形,要聽到佛法實在是不容易了。
況且佛是難得出現(xiàn)有世界上的,有的時候,竟然一個劫中沒有佛出世,或是幾個劫中也沒有佛出世。
照《法華經(jīng)》上說的,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那是沒有佛的時候,更加長久提不得了。
象現(xiàn)在這個賢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真是難得的。照現(xiàn)在“末法”的時代,也不過再有七千多年了。過了這“末法”時代,就沒有佛法聽見了。直到經(jīng)過許多萬萬年,到彌勒佛出世的時候,方才再有佛法聽到。那么生在這個中間時候的人就都聽不到佛法了。
。7)現(xiàn)相成佛:“現(xiàn)相”是現(xiàn)出各種形相來。“現(xiàn)相成佛”是現(xiàn)出成佛的“相”來。譬如釋迦牟尼佛,本來已經(jīng)成了佛的,因為要現(xiàn)給眾生看一個修行的榜樣,所以特地投生做太子,慢慢的修行成佛,這就是叫“現(xiàn)相成佛”。
。8)執(zhí)持名號:“執(zhí)持”二字,本來都是用手“捉住”、“捧住”的意思。“執(zhí)持名號”,就是教人常常一心一意的念佛,把這個心常常放在“佛”的名字上面,象把這個“佛”的名字,用手捉住、捧住他,不放他走去的意思。
念佛的方法也很多:有出聲念的,有不出聲念的,有掐念珠念的,有不掐念珠念的,都可以隨便,沒有一定的。
還有念“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這字的,雖然也可以隨便,但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就格外恭敬些、誠心些。因為加了“南無”兩個字,就有把我自己的身命,歸托給“佛”的意思在內(nèi)了。所以念起佛來,不可以貪快、貪多只念四個字,不加“南無”兩個字。
。9)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第一日念佛,心還不能夠不亂,或是到了第二日才能夠不在亂、或是到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最慢的,或是竟然到了第七日才能夠不亂。
一種是只能夠六日不亂,到第七日就要亂了;或是只能夠五日、四日不亂;或是三日、二日不亂;心是最難歸一的,或是只能夠一日不亂,到第二日就要亂了;倘然能夠從第一日起,一直到第七日,這個心一點也不亂,那么這個人的心,安定寂靜,真是了不得了,將來一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但是這種“亂”、“不亂”,全看念佛的根機,根機深的、厚的就容易些,根機淺的、溥的就難些,是沒有一定的。不過能夠把功夫用上去,就自然會漸漸不亂的,因為功夫是可以勝過根機的,全在人自己的“要好”、和“不要好”了。
所說的“七日一心不亂”,并不是在壽命快要完的時候,是指平常說的,平常時候,能夠做到這樣的功夫,那么到了壽命完的時候,也自然會不亂了。所以要勸人天天念佛、時時刻刻念佛,就因為我們這些人的心中,雜亂念頭太多,一個念頭去了,一個念頭又來了,那怕你一分鐘內(nèi),也不曉得要起多少的亂念頭。念佛就是要收束散亂念頭,使得這個念頭,放牢在“佛號”上面。“佛號”的念頭多一分,散亂的念頭就少一分,漸漸的用功,能夠把這個念頭,都收到“佛號”上去,其他的念頭,一點也沒有了,那就叫做“一心不亂”。
念佛的人,最好是用心聲聽自己念佛的聲音,要一句句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字也不放他混過去,照這樣的念法,心自然就容易歸一,其他念頭起不來了,這是修“一心不亂”的最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學得的。平常時候,果真能做到了“一心不亂”,那么,到了臨終的時候,就可以一心都在佛的身上,別種雜亂念頭一齊不起,就可以感動佛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就是根機差些的人,沒有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只要有真正的信心、切實的愿心、至誠懇切的念,再能夠任何什么惡事,一點不做,任何什么善事,都認真做,還要一心決定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起“死了要做鬼”的念頭,也不起“下一世要做人”的念頭,那么到了臨終的時候,也可承蒙佛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切不可說:“我還沒有到一心不亂的地步,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去求下一世的“福報”(有福的報應),那就大錯特錯了。
一個人若是能夠到“一心不亂”的地步,就決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就是沒有到“一心不亂的地步,只要切實的信心、愿心,也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不過覺得“吃力”些,并且所生的品位,比較那“一心不亂”的人,要低得多了。
這一部《阿彌陀經(jīng)》說“行持”的方法,(“行”修行,“持”是依了方法去做。)最要緊的地方,就是這個“一心不亂”四個字上面。
。10)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念佛的人,直能夠念到“一心不亂”,那么這個人到了差不多壽命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許多菩薩、聲聞,許多天上的人,都會顯現(xiàn)在這個人的面前的。并且,阿彌陀佛手中,還拿了念佛人起初念佛的時候、七寶池里所生出來的一朵蓮花來迎接他。這個人的“心識”就托在這朵蓮花中,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但是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運至兩位大菩薩,也要看這個念佛人的功行的。倘然功夫深、道行高,能夠得到上品、中品的,那么佛和菩薩親自來迎接。若是下品生的,那么只有化出來的佛、化出來的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來了。
一個人到了臨終的時候,最緊要關(guān)頭,平常所造的善業(yè)、惡業(yè)、都在這個時候同你算帳,所說的“萬般將不去,惟有業(yè)隨身”,就是一個人到了臨終,隨便什么東西都拿不去,只有善業(yè)、惡業(yè)跟牢了你的。照這樣說起來,可怕不可怕呢?一個人還做的惡事嗎?
念佛修行有功德的人,臨終的時候,就有佛和菩薩來迎接。若是造惡業(yè)的人,那么就有刀山、劍樹、牛頭、馬面、種種地獄的惡形象現(xiàn)出來了,所以有些人臨死的時候,面上露出種種驚嚇的形狀來,就是這個緣故。
你想一個人,只要一心念佛,等到臨終的時候,就有佛和菩薩來迎接他,這種事情便宜不便宜呢?
這也是阿彌陀佛發(fā)的大愿心中有一個愿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十方世界有發(fā)菩提心、修種種功德,情愿生到我國中來的眾生,他臨終的時候,我和許多菩薩、聲聞等,都在他面前顯現(xiàn)出來。阿彌陀佛發(fā)了這個大愿心,才成就佛的。所以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和許多菩薩、聲聞等去迎接他的。
(11)是人終時:以上說“臨命終時”,是說“差不多要臨終的時候”。這里說“是人終時”,竟是“命絕氣斷”的時候了。
。12)心不顛倒: 一個人到“命絕氣斷”的時候,倘然平常時候不修的,這個心一定亂得很、糊糊涂涂、昏昏沉沉,一點也捉摸不住了。
應該墮落到地獄道去的,看見了“刀山劍樹”,當它是很好的花園。應該墮落到畜生道去的,看見了驢馬的胎,當他是很大的房屋。顛顛倒倒,不知不覺就進去了。
平常時候,念佛念慣的,沒有惡業(yè)的,到了斷氣的時候,心思清清凈凈、安安定定,一心想生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佛,自然就會到那阿彌陀佛來迎接的時候,拿的那朵蓮花中跟隨了阿彌陀佛一同去的。
并且一個人到了斷氣的時候,他家里人萬萬不可以狂喊亂叫、高聲大哭,使得這個人的心思,有一點擾亂。因為這個人看到家里人悲傷的樣子,聽到了哭喊的聲音,功夫差一點點的,就要動起情愛來了。一動了情愛,有一點舍不得、放不下的意思,那心就要亂了,念頭就要顛顛倒倒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去不成就了。
這個是最要緊、最是錯不得的。所以他家里人要是碰到了有要臨終的人,最要緊的,是大家?guī)椭罘,并且要高聲念,使得他聽到,那么這個人的心思就完全在“念佛”上面了、就有會散亂了,不會顛倒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去得成就了。
就是氣已經(jīng)斷了,身體還沒有冷的時候,若是哭的哭、喊的喊,他還是聽得到的,聽到了,也還是心亂的。一定要等他身體冷透了才可以哭。
凡是做兒女、媳婦的人,能夠幫助他的上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才算是真正的大孝,這個功德,大得了不得。若是不明白大道理,只曉得盡我們這個世界上些些假面子,害得他上輩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就是真正的大不孝了,這個罪過也,也是大得了不得的。這一出一進的關(guān)系,實在是很大很大的。
還有一層,也一定要曉得。一個人剛剛斷氣,還沒有冷的時候,雖然就是已經(jīng)死了,但是他的靈性還沒有去得遠,他的身體上碰不得的,因為碰著了是很難受的,他還覺得著的,覺著了難受。他口里雖不會說了,但是他心中一定是很發(fā)火的、很怨恨的。那剛剛死的人一發(fā)了火、一動了怨恨心,就不但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還恐怕要墮落到毒蛇、惡獸那里去哩。所以一定要等到他的身體冷透了,才可以去揩他,搬動他、或是替他換衣服,這也是很要緊的,不可以不牢牢記著的。若是時候長久了,尸身的臂和腿硬了,不能夠把他彎曲轉(zhuǎn)來、穿衣服上去,可以用熱毛巾搭在臂彎和腿彎內(nèi),只消地過一刻,就會發(fā)軟了、好穿衣服了。
(13)即得:“即得”二字就是“立刻能夠得著”的意思。有的人說道:西方極樂世界隔開我們這里有十萬億個佛世界,這樣的遠,就是走幾千萬年,恐怕也還走不到,怎么能夠立刻就生到那里去呢?要曉得一個人的心量,雖然有限制,不能夠象佛菩薩那么大,但是已經(jīng)很不小了,所有十方世界完全在自己心中,所有種種形相,都是從自己心中現(xiàn)出來的,所以那怕隔得再遠些,只要心一動,就已經(jīng)到達那邊了。
譬如一個人,從前出過遠門的,現(xiàn)在想起那個地方來,心中就清清楚楚的,象在眼前一樣。還有,從前的書中說,有人做夢,覺得到了一個地方去,看見種種東西,后來隔開了多少時候,真會尋到那個地方,同夢中所見的竟然一點也沒有兩樣?梢姷媚莻做夢的人,實在是到過那個地方去的。往生的人,同這兩種情形差不多的。
要曉得一個人的身體,都是前世的業(yè)報。念佛是一種清凈的“業(yè)”,修了這種“凈業(yè)”,到了后世,就自然應該受“凈土”的福報。(“凈土”是清凈的國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況且還靠了阿彌陀佛的愿力來接引他,所以只消動一動念頭的功夫,就能夠在西方極樂世界現(xiàn)出相來,這就叫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1)
舍利弗。我見是利(1)。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fā)愿。生彼國土。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我看見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大利益,所以說一心念佛的話。若是有聽到我這種話的眾生,就應該要發(fā)愿心,情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段是說佛看見了以上所說的種種利益,所以說這個專門念阿彌陀佛的方法,勸人發(fā)“一心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
【釋】(1)“是利”二字,是指以上“一心念阿彌陀佛”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利益。利益有兩種分別,一種叫“自利”,是自己得著利益,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慢慢的修上去,就可以補到“佛位”。一種叫“利人”,是使得他人有利益,就是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了佛、得了道,再回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度脫眾生,一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佛因為看見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有這樣的兩種大利益,所以勸說人“一心念佛”的話,盼望眾生聽到了這種話,個個都發(fā)出大愿心來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我們要曉得,既然說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有這樣大利益。反過來說,就是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利益、只有禍害了。既然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利益,只是禍害,那還可以不趕緊的拼命念佛求往生嗎?
譬如有兩樣東西在那里,一樣是很好的,一樣是很壞的,隨便你什么人,自然拿好的,決沒有拿壞的。那么現(xiàn)在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很好的西方極樂世界,一個是很苦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還有誰不想快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嗎?還有誰舍不得丟開這個娑婆世界的嗎?
況且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想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修行,那就不曉得要修到哪一世才會成就呢。因為我們這個世界上壽命既然短得很,照現(xiàn)在時候,平均算起來,活到七十歲,已經(jīng)算是長壽了。(因為現(xiàn)在是減劫的時代,照算起來,人的壽命,只應該有七十歲。)況且一天一天過下去,將來的壽數(shù),還要更加短下去呢!在這個世界上又沒有親看見佛,親聽到佛說法,也沒有許多菩薩、聲聞天天在一塊兒,F(xiàn)在又是“末法時代”,邪魔,外道(“邪魔”是有害人的意思,“外道”不過他們的知識見解是不正當?shù),凡是不合佛法修行的,都可以叫?ldquo;外道”。)引誘人走到迷路上去的,這種人到處都是。我們這些人的根機,又都是很淺薄的。哪里就會得到真正的佛法,就在這一世修成就呢?
佛曾經(jīng)說過:末法時代,就是有億億人修行,也難得有一個人能夠修成就,只有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才能夠免得了這生生死死的苦。所以除了這個念佛方法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無論用什么方法,要在這一世上修成就,終是來不及的,若是到了下一世,就不曉得生到什么地方、哪一道中去了;又象以上所說的“五種難處”,也不曉得能夠免去、不能夠免去叫呢!若是不能夠免去,那么要修也很難很難了。倘然墮落到了三惡道去,那就不曉得哪一世才能夠得著人身呢!
你們不要說,我這一世不做什么惡事,下一世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去的,要曉得一個人的受“報應”,不一定受前一世的“報”的;“報應”有近報、遠報分別,或是“報”前一世,或是“報”前二世、前三世、前十世、前二十世,都說不定的。你們保得住前生、前前生都沒有做過惡事嗎?就算下一世不墮到“三惡道”去,或竟然得到了好“報應”,做極快樂的人,但是越快活,越容易造“業(yè)”;越有權(quán)勢錢財,造起業(yè)來越大越厲害,那么再下一世,決定要受不得了的苦“報應”了。所以前面說: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利益,只有禍害,就是這個緣故。何況下一世保不住一定不墮落到“三惡道”去呢!細細想來,可怕得很。
所以我們現(xiàn)世得了人身,又曉得了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最簡便、最穩(wěn)當?shù)姆椒ǎf萬不可以錯過這種機會、不趕緊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因為機會難得,一錯便千生萬劫難碰著了。只看要修成了佛的,哪一尊佛不是修了好多劫數(shù)的年代才成就的,就象釋迦牟尼佛,也是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了佛的,等到做印度太子的時候,是已經(jīng)修成了佛再來現(xiàn)生說法的。(“現(xiàn)生”是現(xiàn)出這種投胎到世界上來做人的“相”。)
所以,現(xiàn)在靠了阿彌陀佛的大愿心,有了這個仿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世就可以補到佛位的好方法,佛就再三再四勸我們。我償若是不聽,就很對不起佛的一片很好的心了。這個罪過也就不小了。
因為別種方法修行,一定要修到惡業(yè)消滅盡了、各種微微細細的迷惑都破得干干凈凈了,才能夠修成就,F(xiàn)在所講的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可以帶了“業(yè)”去的,一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得到了“宿命通”,曉得了前世造的罪業(yè),只要在阿彌陀佛面前,自己認了罪、誠心懺悔就都可以消去的。
況且照《觀無量壽經(jīng)》上說:若是誠心念佛,就是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已經(jīng)可以消去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是天天念佛呢!
還有一層,也不可以不曉得:我們這些人在“六道”中出出進進,不曉得多少次了,哪里會沒有“業(yè)”呢?若是真沒有“業(yè)”,怎么還會在這個世界上做人受苦、不在西方極樂世界受快樂呢?
這是佛第二次勸人發(fā)愿,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2)
舍利弗。如我今者。贊嘆(1)阿彌陀佛不可思議(2)功德(3)之利。東方(4)亦有阿閦鞞佛(5)、須彌相佛(6)、大須彌佛(7)、須彌光佛(8)、妙音佛(9)。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10)。各于其國(11)。出廣長舌相(12)。遍復(13)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主。汝等(14)眾生。當信是(15)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17)經(jīng)(16)。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象我現(xiàn)在所以贊揚嘆美阿彌陀佛,因為他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象以上所說種種功德的利益,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完。
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東面,有無窮無盡的世界,在那些世界中的佛,有阿閦鞞佛等,不曉得有多少,象恒河里的沙,數(shù)也數(shù)不清。
以上所說的許多佛,各在他們自己的佛世界中,現(xiàn)出他們又闊、又長的舌和形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一齊遮蓋起來。共說誠誠實實的話道:你們這些眾生,當你們聽到“稱贊這種‘心思想不到、說話講不了’的功德,并且所有一切佛,大家都保護、都記念《經(jīng)》時,應該都要相信,不可以有一點疑惑的。(這一段經(jīng)文是說佛自己贊嘆阿彌陀佛了不得的功德。并說東方各世界的許多佛現(xiàn)出又大又長的“舌相”來,稱贊這《阿彌陀經(jīng)》,勸眾生相信。)
【釋】(1)贊嘆:“贊”是贊揚。“嘆”是嘆美,釋迦牟尼佛所以贊揚、嘆美阿彌陀佛,是因為阿彌陀佛有象以上所說的種種大功德、大利益。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一切眾生,說這個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這個方法,實在是少有的、實在是不容易聽到了實在要感謝阿彌陀佛的恩德的。所以又要稱贊、又要感嘆。
。2)不可思議:就是不是可以用心思想得到的,不是可以用說話講得完的。是說這個人一心念佛的功德,所得到的利益,又大又多,這樣功德的利益,實在不是平常所有的利益。
(3)功德:所說“功德”二字,包括得很多。以上所說過的種種依報、正報,和一心念佛。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會退回轉(zhuǎn)來,一直可以補到佛位的種種功德,都包括在內(nèi)。
。4)東方:阿彌陀佛的功德是最大最多,不獨是釋迦牟尼佛稱贊嘆美,就各方世界的佛也都稱贊嘆美的。東方世界也有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許多佛,也都稱贊阿彌陀佛的功德。
。5)阿閦鞞佛:“阿閦鞞”三個字是梵語,照中國的解釋就是“不動”。佛的“法身”是不生不滅的,永遠不會變動的。“阿閦鞞佛”的名字,就是取這個意思。他的世界叫“歡喜世界”。它和西方極樂世界差不多的,但是歡喜世界的人,雖然也是從各種華里生出來的,雖然也沒有淫欲的事情,究竟還有男女的形象,所以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好。
。6)須彌相佛:是說佛相的種種好處,都是從福德智慧兩種上顯出來的。譬如“須彌山”,是四種寶貝合成就的。
(7)大須彌佛:是說佛的福德大、智慧大,沒有可以同他比的,象“須彌山高過七金山一樣”。
(8)須彌光佛:是說光能夠照到遠處地方,借“須彌山”來比喻佛光的大。
。9)妙音佛:是說佛的聲音微妙,能夠使得聽佛說法的眾生,都得到種種的利益。
。10)恒河沙數(shù)諸佛:既然說東方的佛,多到數(shù)不清楚,為什么只提出五尊佛的名字呢?這同以上一千二百五十個大弟子,只提出“舍利弗”等十六位來一樣意思。
恒河、是印度地方一條很大的河,有四十里的路的闊,佛說法的地方,離開這條河很近的。這條河中的沙,比其它河中的沙,格外的細、格外的多,所以佛要比喻多的地方,都是用恒河的沙來比喻的。東方的佛,有像恒河中的沙這樣的多,那還有數(shù)目能夠說嗎?
(11)各于其國:一尊佛管理一佛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叫各佛在各佛自己的世界中。
佛的身體可以大,也可以小。小的不過一丈六尺,就是所說的“丈六金身”。照《觀無量壽經(jīng)》上說,也有現(xiàn)八尺的形相的。這都是出給凡夫和“緣覺”、“聲聞”看的。若是大的,那就充滿在虛空中,同虛空一樣的大,并且一尊佛的身體可以充滿在虛空中,十尊佛佛身、百千萬億無窮無盡的佛身也可以各各充滿在虛空中,大家聚在一塊兒,并且大家各不相礙的。
因為佛的“法身”就是那“不生不滅”的真實心,心量是最大的,但是沒有形相的!楞嚴經(jīng)》上,佛對阿難說,要曉得虛空在你的心中,象一片云在“太清”中一樣,何況所有的許多世界,還完全在這虛空之中呢!看了這幾句話,就可以曉得“心”的大,也就可以曉得佛的“法身”的大了。
佛的“法身”既然沒有形相的,大家聚在一塊兒,自然就不會大家相礙了。譬如在一間房內(nèi),點了許多的燈,那各盞燈的光,都是照滿這間房屋的,燈光和燈光,盡管多得很,但一點沒有相礙的。所說的一切佛的“法身”是一個“法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的法身,和我們“凡夫”的身體是不同的。
若是講起真實的道理來,就是我們現(xiàn)在身體,也不能夠說是一定有“形相”的。只要想那些學邪術(shù)的人,有一種“隱身法”,能夠把身體隱沒有了,一點形跡也沒有。還有一種“遁法”,能夠穿過墻壁去沒有阻隔,可見得一個人的身體,實在與可以說是“空”的。倘然不是“空”的,真有堅硬的東西,那怎么能夠“隱沒”?怎么能夠穿過墻壁呢?能夠穿過墻壁,實在連這墻壁也可以說是“空”的、說是沒有“質(zhì)地”的了。所以,佛經(jīng)中說,凡有看得見的各種形相,都是不真實的。這層道理,大家應該明白的。
還有一層,佛的“法身”,雖然說沒有形相的,但是能夠現(xiàn)出種種的“形相”來的!队^無量壽經(jīng)》上說:或者現(xiàn)出大的身體來,充滿在虛空中;或者現(xiàn)出小的身體來,就是一丈六尺,或是八尺。要現(xiàn)大,就現(xiàn)大,要現(xiàn)小,就現(xiàn)小,都是可以的。
。12)廣長舌相:是東方各世界的佛,要使得他們本國的眾生,大家都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部《經(jīng)》,所以顯大神通,現(xiàn)出遍復三千大千世界的“廣長舌”來,盼望他們本國的一切眾生,看見了這種“舌”的形相,又聽見佛勸他們相信。于是大家都相信領(lǐng)受,依了佛所勸的話去做,沒有一點疑惑的念頭。
。13)遍復:“遍”是“周遍”,就是“各方面都到”的意思。“復”字是“遮蓋”的意思。“遍復”就是沒有一處不遮蓋到。“口業(yè)”清凈的人,舌一定長的。“凡夫”若是“三世”不打“妄語”,“舌”可以長過“鼻尖”。佛歷來都沒有妄語的,況且是為了囑咐眾生,要他們相信這第一等最圓滿、最爽快的好辦法,所以顯現(xiàn)的“大神通”,那么,這個“舌”自然大得了不得,可以遮蓋到三千大千世界了。就是現(xiàn)“丈六金身”的佛,平常不顯神通的“舌”也可以遮蓋過面孔,一直到頭發(fā)邊哩!
。14)汝等:不是俗語中的“你們”。
(15)是:“當信是”的“是”,就是指這部《阿彌陀經(jīng)》。
。16)《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這十六個字,就是這部《阿彌陀經(jīng)》原來的名目。
鳩摩羅什法師,所以改叫《佛說阿彌陀經(jīng)》有二個緣故。一個緣故,是要人常常聽到佛的名字。一個緣故,是字數(shù)少,容易說,也容易使得人家記牢。
這個發(fā)起信心、愿心、專門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實在是十方三世一切的許多的佛,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從起初發(fā)心修行,直到后來究竟成佛的最最高、最最好的第一等方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了這部經(jīng),東方一切的許多佛,也各各出出“廣長舌”的相來,表明白這個方法是可以相信的,再和他們自己世界中的、不論是“圣人”、“凡人”、一切的眾生說,你們都應該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部經(jīng)。
因為那些在“法會”(講佛法的會)中的大眾,若是已經(jīng)修到了圣人的地位,那是“他方”各世界許多的佛所勸導的話,他都能夠完全清清楚楚聽得到的了。即使沒有修到“圣人”地位的那些“凡夫”,聽不到“他方”各世界許多何佛勸導的話,也可由他們各人自己世界中的佛來勸他們相信。那無論“圣人”、“凡夫”自然都能夠照著這個方法去修行了。
這樣看來,這種“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實在是最合“真道理”,最合“上等”、“中等”、“下等”各種根機的方法。若再不相信,就很得罪各方世界的許多佛了。
在本經(jīng)的上半部,釋迦牟尼佛的贊嘆,是贊嘆阿彌陀佛。從這段經(jīng)文開始,是各方佛的贊嘆,是贊嘆這部經(jīng)。
。17)護念:是保護、記念的意思。凡是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常常在他的頭頂上保護他的。又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常常記念他們,接引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F(xiàn)在說到各方的佛,那是不但是阿彌陀佛護念了,各方無窮無盡的佛,也都來護念了。
我們這些人還可以不趕快依了這部《經(jīng)》中所說的方法,出生“信心”來、發(fā)起“愿心”來念《阿彌陀經(jīng)》、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嗎?
(18)三世:是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凡是已過去的時代,都叫做“過去世界”;現(xiàn)在的時代,就叫做“現(xiàn)在世”;后來的無窮無盡的時代,都叫做“未來世”。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3)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1)、名聞光佛(2)、大焰肩佛(3)、須彌燈佛(4)、無量精進佛(5)。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南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無量無邊的佛,也都懇懇切切的勸他們本國中的一切眾生,都要相信這《經(jīng)》。(這一段是說南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贊這《阿彌陀經(jīng)》,勸眾生相信。)
【釋】(1)日月燈佛:是譬喻佛的智慧,能夠破去根本的“無明”。就象那日光、月光、燈光能夠照到一切地方,消滅那黑暗的景象一樣。
。2)名聞光佛:是說佛的名聲大,可以使得十方一切世界上都能聽見,象那極明亮的光一樣,能夠照到遠處地方。
。3)大焰肩佛:“焰”是火光,“肩”是左右兩“肩膀”,借它來顯明白佛的兩種“智慧”、一種是“方便的智慧”。一種是“真實的智慧”。用這種智慧,擔當去做的佛事,所以說是“肩”。“智慧”能夠照破“無明”,譬如象火的光,所以說是“焰”佛的智慧最大,所以得這“大焰肩”的名號。
。4)須彌燈佛:是說“燈火”象須彌山一樣的高大。這也是譬如佛光,能夠照到極遠的意思。
(5)無量精進佛:“無量”二字有兩種道理。一種是說修行經(jīng)過的時候,長久得沒有限量,和以上菩薩中:“常精進”的名號差不多的意思;一種是說所做的事情沒有限量,那是贊嘆佛的“自利利他”的功德。
。6)方便的智慧:就是佛書中所說的“權(quán)智”二字。凡是佛講經(jīng)說法,實在都是“方便”,就眾生的根機、對什么人說什么話,使他們相信佩服,走進佛法之門,慢慢的可以度脫他們。
。7)真實的智慧:就是佛書中所說的“實智”二字,講到佛法真正的理,實在是不可思議的。說起來,總不免落到偏的一邊,只有用這個真實的智慧去覺悟的。
舍利弗。西方有無量壽佛(1)、無量相佛(2)、無量幢佛(3)、大光佛(4)、大明佛(5)、寶相佛(6)、凈光佛(7)。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
【解】佛又叫舍利弗說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面,也有無窮無盡的各世界中的佛,都在勸他們本國中的一切大眾要相信這《經(jīng)》。(這一段是說西方的許多的佛都稱贊這《阿彌陀經(jīng)》,勸眾生相信。)
【釋】(1)無量壽佛:這尊佛是和阿彌陀佛同名的,你們要曉得,十方世界同“名號”的佛,也多得了不得,不是數(shù)目可以算得清的,若是當做是“阿彌陀佛”就太呆板了。因為一尊佛,就可以有無數(shù)的名號,一個名號,也可以有無數(shù)的佛,這也是為可以為曉得的。“無量壽佛”的名字,在前面解釋“彼佛壽命”一句中,已詳細的講過了,這里不必再講了。
。2)無量相佛:是說佛種種形相的好,沒有限量,就象《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種相,一種一種相中,又各有八萬四千種的“隨形好”,(隨形好是跟隨在這個形相上的好,每一種形相中,還各有八萬四千種連帶的好相。)一種一種的“隨形好”中,還各有八萬四千種光,實在也可以稱他是“無量光”的。
(3)無量幢佛:“幢”字和“幡”字差不多的,都是把它來做壽引導用的。不過“幡”是扁的,“幢”是圓的,或是六角的、八角的,豎起來很高的,借它來比喻佛的功德高大。“幢”是數(shù)目無量,就是表示佛的功德無量。
。4)大光佛:是說佛光最大,沒有一處照不到的。
。5)大明佛:是說佛用了大智慧,破除一切的無明迷惑,沒有了“無明”,那就是大明了。
。6)寶相佛:是說佛的形相好,比眾不同的,象是各種的寶貝。還有一層,佛經(jīng)中常常拿寶貝來稱贊“佛相”的,象佛眉心中間的“白毫相”,說他是象“琉璃筒”,這就是所說的寶相了。
(7)凈光佛:是說佛的光明圓滿清凈,被這種光照到的人,就能夠得著“身心清凈”的利益。
舍利佛。北方世界有焰肩佛(1)、最勝音佛(2)、難沮佛(3)、日生佛(4)、網(wǎng)名佛(5)。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
【解】佛又叫舍利說道:這個世界的北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中無量無邊的佛,也都勸他們本國的一切眾生,要相信這《經(jīng)》。(這一段是說北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贊《阿彌陀經(jīng)》,勸眾生相信。)
【釋】 (1)焰肩佛:意思和前面的“大焰肩佛”一樣的,已經(jīng)解釋過了。
。2)最勝音佛:是說佛的聲音最好,勝過所有一切的聲音。佛的聲音,總共有八種好處:
第一種叫做“極好音”。各種天上的人,和“聲聞”、“菩薩”說話的聲音也都是好聽的,但是比了佛,終究是及不到,所以說佛的聲音是極好的,沒有比得上的。
第二種叫做“柔軟音”,佛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發(fā)出的聲音,也是溫柔和軟的。
第三種叫做“和適音”。“和”是沒有違背的意思;“適”是相當恰好的意思。佛所說的法,都是照了自己所證到的道理,依了聽法人的根性的大小深淺,替他們講演。向上合著自己所證到的道理,對下合著聽法人現(xiàn)在的根機,兩面都顧著,恰好的和合適當,一點也沒有“根機”和“教法”不投機的話。
第四種叫做“尊慧音”。佛是一切眾生中最尊貴的。佛的智慧是最廣大的,所有發(fā)出來的聲音,能夠使得聽到的人,心中都尊重他的說法,并且能夠使得聽的人,增長許多的智慧。
第五種叫做“不女音”。佛的十號中,有一個是叫“調(diào)御丈夫”。“調(diào)”是教化的意思。“丈夫”就是男人,俗話說的“男子漢”、“大丈夫”。實在“大丈夫”三個字,只有“佛”能夠說。佛得聲音能夠使得“天魔”(天上的魔 )、“外道”,聽了都歸伏他。因為象女人的說法,一味柔軟好聽,沒有威勢的。
第六種叫做“不誤音”。佛的智慧能夠見到一切事情的真實道理,所以發(fā)出來的聲音,一定沒有一點錯誤的。
第七種叫做“深遠音”。“深”是指“豎”來說的;“遠”是指“橫”來說的。佛的聲音能夠使得所有十方有緣的眾生大家都聽見,沒有上下遠近的分別。
第八種叫做“不竭音”。“不竭”就是無窮無盡的意思。佛的說法,就是只說得一句,其中也有想不完的許多道理。
佛有這八種聲音,所以說是“最勝”。
。3)難沮佛:“沮”是水的名目,有流動的意思。“凡夫”在輪回中生生死死的不了,就象流動的水。佛是已經(jīng)證了法身、永遠不會變動的了,所以說“難沮”。還有一個解釋“沮 ”字和“阻”字可以通用的。“難沮”是說佛的威德神通,一切天魔、外道都難阻止他。
(4)日生佛:是譬喻佛的智慧光,能夠照到一切,象是太陽升起來了,各處都照到的意思。若是說佛光照了,可以破自己的“無明”,那是“自利”。若是佛光照了,可以破眾生的“無明”,那是“利他”。
。5)網(wǎng)名佛: “大梵天王”有一個寶珠的網(wǎng),網(wǎng)上有一千顆寶珠,都有光發(fā)出來的。一顆一顆珠子的光,這顆照那顆、那顆照這顆,光頭回折轉(zhuǎn)來,更加明亮的了不得。佛的智慧,一切都能照到,象大梵天王的珠網(wǎng),一樣的明亮,這也是譬喻佛的智慧的。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1)、名聞佛(2)、名光佛(3)、達摩佛(4)、法幢佛(5)、持法佛(6)。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
【解】佛又對舍利弗說道:這個世界的下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的一切佛,也都勸他們本國中的一切眾生要相信這《經(jīng)》。(這一段是說下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贊這《阿彌陀經(jīng)》,勸眾生相信。)
【釋】(1)師子佛:“師子”二字就是“獅子”,是野獸中的王。只要他叫一聲,各種野獸都嚇得不敢動了。佛的說法,能夠使得一切的眾生都相信他、佩服他,就是那天魔,外道也都歸依佛法。象是獅子降伏一切野獸的情形差不多的。
。2)名聞佛:意思與上面的“名聞光佛”差不多的,已經(jīng)解釋過了。
(3)名光佛:若是說佛的名聲象那日光照到遠處一樣,那就同上面的“名聞光”是一樣的意思。若是分開來說,那么“名”就是佛名;“光”就是佛光。佛的大名聲,一切世界都能夠傳得到;佛的智慧光,一切世界都能夠照得到。照這樣的解釋也可以的。
。4)達摩佛:“達摩”二字是梵語,就是中國文的一個“法”字。佛自己證得了“法身”,再說出各種的方法來,要使得一切眾生都證得“法身”。自利利他,都在這個“法”字上面。
。5)法幢佛:“幢”字,有使得人家信仰的意思。佛法最高,一切眾生都信仰的,所以拿“幢”來比。
(6)持法佛:“持”字,是“拿定”的意思。拿定這種最妙的佛法,教化一切的眾生,使得他們都能夠脫離苦海到極快樂的地方去。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1)、宿王佛(2)、香上佛(3)、香光佛(4)、大焰肩佛(5)、雜色寶華嚴身佛(6)、娑羅樹王佛(7)、寶華德佛(8)、見一切義佛(9)、如須彌山佛(10)。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
【解】佛又叫舍利弗說道:這個世界的上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的佛也都勸他們本國的眾生要相信這《經(jīng)》。(這一段是說上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贊這《阿彌陀經(jīng)》,勸眾生相信)。
【釋】(1)梵音佛:“梵”就是“梵天”。梵天的人沒有情欲的念頭,都是清清凈凈的,所以“身、口、意”三種“業(yè)”都清凈的修行人,就說他是“修梵行”。佛說的各種方法,都是教眾生除去一切煩惱,使得心中好清凈,所以佛的聲音,也說他是“梵音”,就是取“清凈”的意思。
。2)宿王佛:“宿”字就“星宿”。“月”稱“星宿”的“王”。因為無數(shù)的星光,都比不上一個月光的亮,所以說他是“王”。譬如佛在一切眾生中最尊、最貴的意思。
。3)香上佛:是說“佛”是香中最上等的“香”,佛證得了“五分法身”的“香”就是一切的大菩薩,也都比不上佛的“功德香”,所以說是“香上”。
。4)香光佛:是說佛的“功德香”能夠發(fā)出光來的,象上面所說阿彌陀佛的光,能夠照到十方世界,沒有一點阻礙,就是修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能夠這樣的。一個人能夠誠心念佛,心中自然也會有功德的“香光”的,《楞嚴經(jīng)》上“大勢至菩薩”說過的,這個念佛的方法叫做“香光莊嚴”,就是這層道理。
。5)大焰肩佛:同南方世界的“焰肩佛”名號相同的。
。6)雜色寶華嚴身佛:“雜色”不是一種的色。“寶華”不是尋常的華。“嚴身”是裝飾自己的身體。譬如佛修了種種的功德,幫助成就顯出這個“法身”來的意思。
。7)娑羅樹王佛 “娑羅”是梵語。照我們中國的解釋,就是“堅固”。因為那種樹,不論冬天、夏天,總不改變的,所以說它“堅固”。“樹王”說是樹中的“王”。譬如佛證得了不生不滅的法身,在一切圣賢中最尊、最貴的意思。
。8)寶華德佛:是說佛的種種功德,象是寶貴的“華”,應該歡喜贊嘆的。
。9)見一切義佛:是說所有一切法的真實的道理,沒有見不到的意思。
。10)如須彌山佛 “須彌”是最高最大的山。佛的功德最高最大,所以說象“須彌山”。
(11)五分法身香:是說用了五種功德的香,熏出這個“法身”來,所以叫“五分法身香”。五種什么“功德香”呢?
第一種是“戒香”:自己心中沒有貪心、瞋心、癡心等,種種惡心,就叫做“戒香”。
第二種是“定香”:對于外面的種種境界,不管它是好、是壞、是苦、是樂,心中總是一點也不動,就叫做“定香”。
第三種是“慧香”: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不起一點亂想的心,就叫做“慧香”。
第四種是“解脫香”:心中清清凈凈,不去想那一切的境界,逍遙自在,沒有阻礙,就叫做“解脫香”。
第五種是“解脫知見香”:既然自己的心不去攀緣外面的境界,也不放它落在“空”的一邊,那么就應該多讀各種佛經(jīng)、多看各種佛法的書,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就叫做“解脫知見香”。
以上所說的,不過是就我們初學修行的人學習那“五分法身香”的方法說的,若是講到佛,那是已經(jīng)完全證到了“法身”的,他的功德的香,就不是我們凡夫能夠知道了。
。2)攀緣外面的境界:就是這個心攀住外面境界的意思;“緣”字也就是“攀”的意思。
。3)六方佛稱贊《阿彌陀經(jīng)》:釋迦牟尼佛所以引東、南、西、北、下、上六方許多許多的佛,稱贊這部《阿彌陀經(jīng)》的話來做“見證”,就是要證明這部《阿彌陀經(jīng)》實在是很好很好,所說的修行方法實在是最容易,所以各方無窮無盡的佛,都稱贊、都勸眾生相信,那么我們些“凡夫”還可以不相信嗎?
這是佛要我們切切實實的相信,所以引這六方許多佛,現(xiàn)出“廣長舌相”來,勸他們本國的眾生,都相信這部《經(jīng)》里的話,來做一個大大的“見證”,我們還可以不相信嗎?
唐朝玄藏法師翻譯的叫做《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實在就是這部《阿彌陀經(jīng)》。不過翻譯的字句中,稍稍有一點不同。那部《經(jīng)》上稱贊這部經(jīng)的佛,除了東、南、西、北、下、上六方,還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的四方,總共有十方,F(xiàn)在這部《經(jīng)》上少去了四方。因為已經(jīng)有了東、南、西、北、下、上六方,可見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方的許多佛,也一定是一樣稱贊的,所以不必一齊翻譯出來了。
各方的佛稱贊這《經(jīng)》,實在也是阿彌陀佛的愿力,因為阿彌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時候,發(fā)的四十八大愿心中,有一個愿心說道,我若是成了佛,一定要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稱贊我的名號,倘然不能夠這樣的,我就不愿成佛,F(xiàn)在各方的佛都稱贊,就是滿了這個愿心了?梢姷靡粋人只要能夠發(fā)大愿心,將來一定總會成就的。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4)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1)。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jīng)受持(2)者及聞諸佛名(3)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zhuǎn)(4)于阿耨三羅三藐三菩提(5)。是故舍利弗。汝等(6)皆得信受(7)我語。及諸佛所說。
【解】佛又叫舍利弗說道:你的意思里怎么樣想?為什么這部經(jīng)叫做《所有各方世界的許多佛,大家都保護、記念的經(jīng)》呢?佛就自己回答解釋道:舍種弗,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了這部經(jīng)中所說的念佛方法,能夠領(lǐng)受記住的、或是聽到這許多佛的名字的,象這樣的許多善心的男子、善心的女人,都能夠受到各方一切佛的保護,并且還常常承一切佛的記念。因為這個緣故,那些修行人的心,就能夠永遠不退轉(zhuǎn)來,并且能夠漸漸得到佛的智慧了。佛又叫舍利弗道:所以你們應該相信、領(lǐng)受我所說的話,和許多佛所說的話。(這一段經(jīng)文,是佛要講《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八個字,所以自己先問一句,下面是佛自己回答解釋:凡是聽到過許多佛名的人,都能夠慢慢的到佛的地位,不會退轉(zhuǎn)回來。并勸眾生要相信佛所說的話、要相信六方許多佛所說的話。)
【釋】(1)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這部經(jīng)原來的名目叫《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為什么現(xiàn)在佛問舍利弗,單說《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除去了上面的“稱贊不可思議功德”八個字呢?因為“不可思議功德”六個字,就是釋迦牟尼佛所“稱贊”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所以不必再講了。只有這“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緣故,還沒有說出來,應該也要講講明白,所以釋迦牟尼佛特地提出來問的。
(2)受持:是記住了上面所說的“一心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依了去做。佛在《無量壽經(jīng)》中說道:有許多菩薩,要聽這“一心念阿彌陀佛,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世上就成就佛”的方法,都還聽不到,那么聽到這《阿彌陀經(jīng)》實在是很不容易的,F(xiàn)在我們這些人都聽到了,真是不曉得幾世里修來的福氣,還可以不常常放在心上記住了,依了這個念佛的方法去做嗎?
。3)聞諸佛名:《華嚴經(jīng)》中說,情愿受地獄之苦能夠聽到佛的名字,不情愿生到天上聽不到佛的名字。那么聽到佛的名字也是很不容易的,F(xiàn)在我們這些人在這部《阿彌陀經(jīng)》中,聽到了許多佛名字,真正是前生有根機的,還可以不常常記住嗎?
。4)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起中國話來:“阿”字是“無”字;“耨多羅”三字是“上”;“三”字是“正”字;“藐”字是“等”字;“菩提”是“覺”字;合并起來說,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六個字。若分開來說:“無上”二字是“最高最上”的意思;“正等”二字是沒有“邪見、偏見”的意思;“覺”是“醒悟”的意思,合并起來就是“佛的智慧”,就是“成佛”。
。5)不退轉(zhuǎn):因為念佛的人,都靠托了各方世界無窮無盡的佛保護、記念的力量,所以修行的心,能夠永遠不退轉(zhuǎn)來,一直得著佛的智慧。
照這樣的說法,就是這一世沒有來得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究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善根已經(jīng)種好了,終有一天可以結(jié)成就圓滿的果,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會退轉(zhuǎn)來的。
所以這部《阿彌陀經(jīng)》實在是最好的《經(jīng)》,無論是圣人、是凡夫,都要依了這個方法去修的。
。6)汝等:說到“汝等”二字,可見不獨是勸舍利弗一個人要相信,要勸那個時候,所有聽法的大眾,以及后來世界上一切的眾生都要相信,所以渾稱“汝等”。
。7)信受:“信”字下面再加一個“受”字,就是要勸眾生不但要相信,還要依了佛所說話去做。能夠曉得念了阿彌陀佛有想不盡、說不盡的功德,就是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說話。再能夠曉得念了阿彌陀佛,一切的佛,都保護我、記念我、就是相信六方諸佛的說話。
所以說了“信”,還要說“受”。因為若然只是相信,并不肯依了佛所說的要“發(fā)愿”、要“念佛”的話去做,那么同“不相信”有什么分別呢?譬如有人送一樣寶貝來,雖然曉得這是一件寶貝,但是并不收受它,那么,寶貝是寶貝,我是我,有什么益處呢?這是佛第三次勸眾生發(fā)出信心來。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fā)愿(1)。今發(fā)愿。當(2)發(fā)愿。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zhuǎn)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3)。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fā)愿。生彼國土(4)。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若有人已經(jīng)發(fā)愿、現(xiàn)在發(fā)愿、將來發(fā)愿,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這許多人,無論已經(jīng)、無論現(xiàn)在、無論將來,都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并且還能夠一直修到成佛,不會退回轉(zhuǎn)來。所以,舍利弗,你要曉得,許多有善心的男子、善心的女人,若是有信心的,就都應該了愿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段是說凡是肯發(fā)愿心的人沒有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心。)
【釋】(1)發(fā)愿:所說“發(fā)愿”,發(fā)什么“愿”呢?說是要發(f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
。2)當:“當”發(fā)愿、若“當”生的“當”字,是“將來”的意思。
。3)若有人已發(fā)愿……若當生:這一段的解釋,是必須要把《經(jīng)》的句子,倒過來講,才容易明白:
“說已經(jīng)發(fā)愿的人,已經(jīng)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現(xiàn)在發(fā)愿的人,現(xiàn)在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將來發(fā)愿的人,將來一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說已經(jīng)、現(xiàn)在、將來三種時候,就見得只要發(fā)愿心,無論什么時候,沒有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唯獨不肯發(fā)愿心,那是沒有辦法了。并且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就能夠得到佛的地位,不會退轉(zhuǎn)來的。就這一段看來,這個愿心的力量,真是大得很哩!
。4)諸善男子……生彼國土:既然發(fā)了愿心,就沒有一個人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只要有了信心,就應該要發(f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愿心。這是佛第四次勸眾生了。
若然不是象佛這樣的慈悲,哪里肯這樣的懇懇切切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的勸呢?若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是有象以上說過的種種好處,佛哪里肯這樣不怕煩瑣的來勸人呢?我們這些人還可以不信嗎?還可以不趕緊發(fā)愿修行嗎?若是再不肯發(fā)愿修行,不要說對不起佛了,就是自己也覺得對不起自己,冤枉做了人、冤枉聽到佛法了。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白話解釋(25)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1)。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2)。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國土。五濁惡世(3)。劫濁(4)、見濁(5)、煩惱濁(6)、眾生濁(7)、命濁(8)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9)。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象我現(xiàn)在稱贊許多佛,想不到講不了的許多功德。他們許多佛,也都稱贊我想不到講不了的許多功德,說這樣的話道:“釋迦牟尼佛能夠做這樣很煩惱、很少有的事情,能夠在這個娑婆世界有五種壞處的惡世界上,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到了無上佛道,為了許多眾生,說這樣世界上一切眾生所難得相信的方法。”(這一段,先是釋迦牟尼佛稱贊許多佛的功德,后由許多佛稱贊釋迦牟尼佛的許多功德,在我們這個污穢世界上能夠得道是很不容易的,并專門為了眾生說這樣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
【釋】(1)稱贊不可思議功德:六方許多佛,各各勸他們本國的一切眾生相信這《阿彌陀經(jīng)》,就是六方許多佛的不可思議功德。
六方許多佛各各勸眾生相信這《經(jīng)》的話,說明一切的佛都保護記念那修行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稱贊許多佛的不可思議功德。
但是有一層,照這部《經(jīng)》上說是:“如我今者,稱贊不可思議功德。”若是照玄奘法師翻譯的經(jīng)本上,仍舊說是“如我今者稱贊無量壽佛。”那么現(xiàn)兩部經(jīng)比起來,不是不同了嗎?這是有道理的!度A嚴經(jīng)》上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既然一切的佛,法身總是一個,那么阿彌陀佛,也可以說就是各方的許多佛;各方的許多佛,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了。
所以《觀無量壽經(jīng)》上說:無量壽佛化身無數(shù)。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曉得“一個”和“多個”沒有什么分別的了。既然“一個”和“多個”沒有分別,就可以曉得“一佛”和“一切佛”也沒有什么分別了。所以說“稱贊許多佛”也可以說就是“稱贊阿彌陀佛”。況且既然說“許多佛”,那么阿彌陀佛自然也在其中了。所以只看兩部《經(jīng)》的字句,象是不相同的,但是講起道理來。實在是一樣的。
《華嚴經(jīng)》上又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照這兩句的解釋是說我們自己本來有的“真心”、和一切佛的“心”、一切眾生的“心”,說起來雖然像是三種,實在沒有高低分別的。要曉得一個人的“心”中,本來完全滿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和十方三世一切佛是一樣的。只因為“眾生”被那“無明”迷住了,不能夠覺悟,對于自己心上現(xiàn)出來的各種虛假的境界認做是真實有的,就起了種種“亂念頭”的“心”,造出種種的“業(yè)”來。所以常在那“六道輪回”中,冤枉受那生生死死的苦,不能夠證得自己真實的“法身”。照外貌說起來,“眾生”和“佛”那是“天差地遠”了,但是“眾生”雖然沒有證得自己的“法身”。他們“心”中的功德,實在絲毫不曾減少,還是和“佛”沒有兩樣、沒有分別的。只要能夠把一切“亂念頭”完全拋開了,就可以顯出自己的“法身”來的。雖然說是顯出自己的“法身”,實在也就是許多“佛”的“法身”,也就是一切“眾生”的“本體”。
所以,講起真正的道理來,不獨是一切佛的“法身”是相同的,就是我們“眾生”的“本體”,也和許多“佛”相同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念“阿彌陀佛”,實在也可以說就是念自己的“心”。要曉得所有一切的境界形相,沒有不是從自己的“心”中變現(xiàn)出來的,“阿彌陀佛”的形相,就是自己的“心”,一切眾生的形相,也都是自己的“心”,就是我們現(xiàn)在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自己的“心”。
這層道理,只要把“夢”來一想,就可以明白了。一個人做“夢”的時候,“夢”中的境界,有自己的“身體”,有他人的“身體”,或者還有種種眾生的“身體”。醒轉(zhuǎn)來一想,自己的身體明明睡在床上,那么“夢”中的境界哪里來的呢?所有自己的“身體”、他人的“身體”和種種眾生的“身體”,究竟是哪個呢?還不是完全從自己“心”中造出來的嗎?曉得了“夢”中的境界,是自己的“心”中造出來的,就應該曉得醒時候的種種境界,也都是自己的“心”中造出來的了。“夢”中的境界的確是虛假的,醒時候的境界,也哪里是真實的呢?明白了一切都是從“心”里造出來的道理,那么,自己的“心”造出來的“佛”怎么能夠不恭敬呢?自己的“心”造出來的“眾生”,怎么能夠不愛惜呢?能夠用這樣的“心”念“佛”,可以說是真正的念佛了。
。2)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前一段,是釋迦牟尼佛稱贊了六方許多佛的功德,自己又總結(jié)一句。這一段是六方許多佛稱贊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從“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一句起,到“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的一句,都是六方許多佛稱贊釋迦牟尼佛功德的話。
。3)五濁惡世:“濁”字是污穢不潔凈的意思。五種“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照這五種“濁”說起來,那第一種的“劫濁”,實在是被后面四種“濁”造成就的。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都是免不了這五種“濁”的。若是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沒有“成”、“住”、“壞”、“空”的各種劫,也沒有大小三種災,是沒有“劫濁”。眾生都有正當?shù)闹R、正當?shù)囊娊猓菦]有“見濁”。眾生生的智慧都很高的,心念都很清凈的,是沒有“煩憂濁”。天天在一塊兒的都是“聲聞”、“緣覺”、“菩薩”,有受三界中生生死死的苦,是沒有“眾生濁”。壽命是和佛一樣無窮無盡的,是沒有“命濁”。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叫“清凈土”,就因為沒有這種污穢的緣故。
。4)劫濁: “劫”就是以前說過的“大劫”時代。雖然說“劫濁”并沒有什么污穢的事情,因為有下面的四種“濁”,才造成就這個 “劫濁”的。但是在這個時代中,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個“中劫”中又各有二十個“小劫”,到了每一次的“壞劫”又會輪流生出各種“大災”來,到了每一個“小劫”的末了,又會發(fā)生出三種“小劫”來。人的壽命又忽然加多、忽然減少。這樣種種的壞處,所以也可以算它是一種“濁”。
。5)見濁:有五種:
第一種是“我見”:因為人都執(zhí)定了有一個“我”,有“我”的一個身體,就有了這種“我”的見解,就要分別出來了。因為我和他人有了分別,就生出種種不合正當?shù)览淼男乃紒砹耍斐鰵、盜、淫、妄等種種的“業(yè)”來了。
第二種是“邊見”: “邊見”就是“偏見”、不正當?shù)囊娊狻⑵谝贿叺囊娊。)或是因為?zhí)定了一個人,死了就沒有了。沒有什么好報應的,就算造惡業(yè)也不要緊,造善也沒有用;蚴菆(zhí)定了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做人的終究做人,做畜生的終是做畜生。也不會做了惡事受苦報應,做了善事受好報應的。所有的見解,都是這樣偏的。
第三種是“戒取見”:有一種外道,假說守了他們各種的戒,就可以得怎樣的好結(jié)果。不明白道理的人就會上他們的當,不走正路走邪路了;蚴羌偻兴麄兎N種的說法,就要旁人施濟他們的錢。
第四種是“見取見”:因為執(zhí)定了自己的見解,黑的定要算它是白的,“非”的定要算它是“是”的,自己總不肯認錯,就生出爭斗的念頭、爭斗的事情來了。
第五種是“邪見”:凡種種不合正當?shù)览淼囊娊,都?ldquo;邪見”。
因為這五種“見解”都可以束縛住一個人的,在這個生生死死中不能夠跳出“三界”去,所以叫做“濁”。
(7)眾生濁:因為眾生永遠在“六道”中生生死死,就是做了人,也要受生、老、病、死等種種苦惱。若是到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中去,那更加有說不盡的苦了。象這樣子的受苦,沒有脫離的日期,所以叫做“濁”。
。8)命濁:就是一個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年四季,冷暖沒有一定,時時催人老死,一口氣呼出來了,就不曉得還能夠吸回去;不能夠吸回去,人的壽命象朝露一樣,一眨眼就可以沒有的,真是危險的很,所以叫做“濁”。
。9)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是太簡便了,所以世界上的人都不容易相信的。要在這樣污穢的世界上修行,已經(jīng)是很難了。釋迦牟尼佛不但是在這樣的世界上修行,并且在這樣的污穢的世界上得道,不是難上加難嗎?還要在這樣的世界上說這樣大家不容易相信的、“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是又加上一層難處。
釋迦牟尼佛勸化眾生的慈悲心真是了不得,所以各方的許多佛都要稱贊他。
“難信”二字的前面,加“一切世間”四個字,可見得這個方法,不獨是生在“惡道”中的眾生不會相信,就是“人道”、“天道”中也多有“疑心”的。不獨是愚笨的人不會相信,就是聰明的人也多有“疑心”的。所以說一切世間難信。為什么難信呢?實在是因為修這個方法太簡便、太容易了,照這樣簡便容易的修法,得到的利益,應該是很少了,哪里曉得,竟然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并且還可以一世就能夠成佛。這樣的大利益,難怪人家不肯相信了。
不要說那個時候,忽然聽到這樣稀奇的說法不肯相信,就是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二千九百多年了,有許多高明的大法師,把這種念佛往生的道理,詳詳細細的說明白了,還有許多一心念佛的人,真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象那《往生傳》和《凈土圣賢錄》這兩部書中所記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實在是真不少,都是有名、有姓、有地方、有年代,臨命終的時候,還有種種特別的好景象,確實靠得住,可以做證據(jù)的。尚且還有許多人不相信哩。
他們不相信的緣故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把各種修行的方法,和念佛的方法比較起來,覺得這個念佛的方法,實在希奇得了不得,因為其他的種種方法,無論你所修功夫怎樣的高,所悟的道理怎樣的深,若是有一絲一毫煩惱沒有斷盡,就萬萬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了。念佛的方法,無論怎樣高等的“根性”(即各種“根機”的心性),不能跳出這個方法之外去,無論怎樣下等的“根性”,也可以進到這個方法中來,就是“煩惱”、“業(yè)障”極深極大的人,也都可以仗了阿彌陀佛慈悲的愿力,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
那些不相信念佛方法的人,只把那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的方法,去辯論這靠佛力“了生死”的道理。那是不知道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是普通的方法,這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特別的方法。若是知道了這個道理,那些明白的人就個個一心一意的修這個念佛方法了,不肯把在這一世上可以“了生死”的大利益,讓他人獨得了。
你們須要知道:佛最禁戒人說謊話,所以佛決不會說謊話的。佛所說的這種方法,一定是真正靠得住的,大家絕對不可以不相信,不可以有一點疑惑的。這是關(guān)系到自己的將來,比了什么事情都大呢!
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1)。得阿耨多羅在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1)。是為甚難(1)。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你應該要曉得,我在這樣五種污穢的世界上,做這樣信、愿念佛的難事情,得成就了佛道,為了世界上所有一切的眾生說這樣難相信的方法,實在是很難得的。(這一段是總結(jié)“得道”和“說法”的難。)
【釋】(1)行此難事……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以上兩段。是六方許多佛,稱贊“釋迦牟尼佛功德”的話,釋迦牟尼佛把這些話告訴舍利弗聽的。從這里起,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話了。“行此難事”一句,就是佛說,我從前也是修這個用“信心”、“愿心”,專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的,這個方法很容易的。
為什么叫做“難事”呢?因為一切世界上的人,都不容易相信這種事情,所以叫做“難事”。佛做這種難的事情,就成了佛道。
這種話,恐怕有許多人不相信,但是請不相信的人,詳詳細細的多讀幾百遍、幾千遍《普賢行愿品》(這是《華嚴經(jīng)》中的一品,專門講發(fā)愿心,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的。)就會把那些不相信的心,翻轉(zhuǎn)來變得很相信了。
佛做了這種難的事情,才能夠成佛道的,又為了一切世界上的人說這種難信的方法,是難上加難,所以說“甚難”。以上各方的許多佛說了“難”,這里釋迦牟尼佛自己,又說種種的“難”,那么真的是很“難”的了!
實在說起來,是很容易的。因為有不相信,所以變成很“難”了。
釋迦牟尼佛慈悲的很,把這種很難相信的方法,說給我們聽,我們肯依了這個方法去修,再勸導一切眾生也修這個方法,才可以對得起佛,不至于辜負佛的大慈大悲的恩德了。
釋迦牟尼佛說“念佛的方法”,到這里已經(jīng)講完了。
佛說此經(jīng)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1)。聞佛所說。歡喜信受(1)。作禮而去。
【解】佛說完了這部《阿彌陀經(jīng)》,舍利弗和許多比丘僧,還有天道、人道、阿修羅等種種的眾生,聽到佛所說的這部《阿彌陀經(jīng)》,大家歡喜的很,都相信領(lǐng)受,禮拜了佛,各回到自己的原來的地方去了。(這一段是重新說,聽佛說法的許多眾生,聽取佛說的這部經(jīng)后,都非常歡喜的信受奉行。)
【釋】(1)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就是世界上一切的天、人、阿修羅,加一個“等”字,是包括“八部六道”在內(nèi)的意思。
“八部”第一是天上的“人”;第二是“龍”;第三是“夜叉”,就是在空中飛行的鬼,是神道的一類;第四是“乾闥婆”,就是在玉皇大帝那里管音樂的神;第五就是“阿修羅”;第六就是“迦樓羅”,就是金翅鳥,大得很的,兩個翅膀在兩旁邊,隔開有三十六萬里遠,專門吃龍的;第七是“緊那羅”,象人的樣子,不過頭上有角的,也是在玉皇大帝那里管樂器的神;第八是“摩睺羅伽”,就是大蟒,也叫“地龍”。
從“佛說此經(jīng)已”,一句起,一直到底都是阿難所記大眾聽佛說法的情形,不是佛說的話了。
。2)歡喜信受:以上所說的許多眾生,聽了佛所說的話,大家覺得從來沒有聽見過這樣好的方法,所以大家都歡喜的很、都相信得很、一點沒有疑惑的心;大家都領(lǐng)受了佛所說的話,永遠記住了,不讓它忘卻。并且很感激佛說法的大恩大德,所以大家都行一個禮,拜謝拜謝佛,各自回去了。
到這里末了,阿難也說到“信受”二字,可見得這一部《阿彌陀經(jīng)》最重緊的,就是這一個“信 ”字。實在因為這個“信”字,是“發(fā)愿”和“修行”的根本。能夠“信”了,才肯發(fā)“愿”心,才會實在去做“念佛” 的功夫。
一部《阿彌陀經(jīng)》最要緊的,就是“信”、“愿”、“行”三個字。大家都要記牢了。
- 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完整版儀軌
- 下一篇:阿彌陀經(jīng)全文多少字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