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阿難達的前世
第八章 阿難達的前世
須摩那鳩馬喇發(fā)愿成為侍者
阿難達的在過去十萬劫前蓮華上佛座下,發(fā)愿成為大弟子。蓮華上佛是住在漢沙瓦低(Hamsabati)王城的難達王之子,其弟是須摩那鳩馬喇(Sumanakumara)太子,統(tǒng)治一片其父賜封的采邑。
有一次,蓮華上佛和十萬名比庫隨從住在首都時,須摩那鳩馬喇奉父親之命前往邊境平亂。當返回首都時,父親要封賞他,他選擇邀請佛陀與僧團(sangha)到自己的城市,在三個月的雨安居期間供養(yǎng)他們。
太子對佛陀的侍者須摩那(Sumana)比庫印象非常深刻,在安居期間特別仔細觀察他。三個月結(jié)束時,他虔誠供養(yǎng)佛陀與僧團一切資具,頂禮佛足,并將功德回向發(fā)愿,希望未來能在一位正自覺者座下成為其侍者。佛陀觀察未來而告訴他,他的愿望會在十萬劫后茍答馬佛(Gotama)的教團中實現(xiàn)。據(jù)說從那天起,須摩那鳩馬喇就感覺到,他已手持衣缽走在茍答馬(Gotama)的身后。
本生故事中的阿難達
在本生故事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阿難達早期化身的重要特色。在這些故事中,最引入注目的是阿難達和菩薩——未來佛陀之間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他通常是菩薩的兄弟、兒子、父親、助手、同僚或朋友。在此所舉前世的三個例子,強調(diào)他自己圓滿德行所作的努力。完整檢視他的前世可以看出,他只有幾次是天神或動物,大多數(shù)是人。相形之下,阿奴盧塔(Anuruddha)幾乎都是天神,而迭瓦達答(Devadatta)則經(jīng)常是動物。
放下欲望的國王,成為梵天
阿難達與菩薩是出生于賤民階級的堂兄弟,他們在煙熏惡臭的地方工作。為了避免受人輕視,他們偽裝成年輕的婆羅門,去德咖西羅(Takkasila)的大學學習。后來身分被識破,遭到同學的痛打,一位睿智而善良的人出面阻止,并建議他們出家成為沙門。
他們遵從這建議,但由于欺騙的惡業(yè),命終后轉(zhuǎn)生為一只雌鹿的后代,他們形影不離,最后一起死在獵人的箭下。在下一世中,他們成為鷹,并再次被獵人射殺。
自此之后,他們低于人道的轉(zhuǎn)生便結(jié)束了。阿難達轉(zhuǎn)生為王子,菩薩則是皇家教士的兒子。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阿難達的地位較高,但菩薩則天賦異稟;他能記得上述全部三世,而阿難達則只記得他身為賤民那一世。
菩薩在十六歲時,成為精進修行的沙門,而阿難達則成為國王。之后,菩薩去拜訪國王,請贊嘆出家之樂,并解釋世俗生活的不圓滿(苦)。阿難達承認他了解這點,但仍無法放下欲望,他的執(zhí)著就如大象深陷在沼澤中。
因此,菩薩建議他,即使身為國王也能持戒,例如,可免收不公平的稅金,并支持沙門與教士。反之,當他情欲高漲時,他應想到母親:在他身為嬰兒完全無助時,若無母親的照顧,他永遠無法成為國王。于是,阿難達下定決心成為沙門,后來兩人都達到梵界的成就。(Jat.498)
一錢國王,出家為沙門
菩薩雖然生為貧窮的勞工,卻努力維持伍波薩他(uposatha,布薩)。㈡由于這個善果,他轉(zhuǎn)生為國王。阿難達在他的王國中,是個貧窮的運水工,所有的財產(chǎn)只有一個錢幣而已,他將它藏在某處的一塊石頭下。
當人們在城里舉行節(jié)慶時,運水工的妻子勸他好好享受,并問他是否有錢,他說有一個錢幣,但遠在十二里外。她請他去拿,并說她自己也存了一樣的金額,他們可以用那些錢購買花、香與飲料。阿難達頂著正午的酷熱出發(fā),期待歡度節(jié)慶。當經(jīng)過王宮庭院時,口中唱著歌,國王看見了,就問他為什么如此高興。他回答因為被熱切的欲望所驅(qū)使,并未注意到天氣炎熱,并說出自己的故事。
國王問他寶藏有多少:是十萬件嗎?當他最后得知只有一個錢幣時,他大聲說阿難達不該頂著酷暑走路,它會給他相同的錢幣。阿難達回答,他很感謝,因為如此就有兩個錢幣了。
于是國王給他兩個錢幣,但阿難達說他仍會取回自己的錢幣。國王激動起來,便提高贈予到百萬,甚至總督的職位,但阿難達仍不放棄自己的錢幣。只有當國王將一半的王國分給他時,他才同意。這王國便一分為二,而阿難達則被稱為「一錢國王」。
有一天,這兩個國王去打獵。當他們累了時,菩薩將頭靠在朋友的膝上,就睡著了。這時阿難達竟想殺死國王而獨吞天下,正要拔劍時,想到自己原本只是個鄉(xiāng)巴佬,蒙受國王隆恩,竟會生起如此的邪念。于是又收劍入鞘,但那欲望卻一再地生起。
一想到這個難以遏制的想法,可能會讓自己做出蠢事,于是他拋開劍,搖醒國王,頂禮他并請求原諒。菩薩原諒他,并說阿難達可擁有整個王國,他會滿足于作阿難達的總督。但阿難達說他已打消權(quán)力欲望,想要出家成為沙門。他已看到欲望的因,以及它如何增長,如今想將它徹底根除。之后他去喜馬拉雅山禪修,而菩薩則繼續(xù)留在世間。(Jat.421)
貪婪的國王,成為菩薩盟友
菩薩是巴拉納西國(Benares)正直的國王,他修持王德:布施、持戒,并遵守伍波薩他日。那時有個大臣不斷想染指后宮的妃子,當被逮捕時,仁慈的國王赦免他的死刑,只是放逐他,并準許他帶著家眷與財富同行。之后,這位大臣遷往鄰國王宮,成為國王的心腹,他告訴國王可以輕易占領巴拉納西,因為那國王太仁慈了。
但鄰國的國王阿難達很懷疑,因為他相當清楚巴拉納西國的權(quán)勢與力量。這個大臣建議他可以破壞巴拉納西國的一個村莊作實驗,如果有人被逮捕,國王甚至可能酬賞罪犯。果不其然,當搶匪被帶到菩薩面前并哭訴他們是迫于饑餓時,國王竟發(fā)錢給他們。
這使阿難達相信奸臣的話是真的,于是便出兵巴拉納西。菩薩軍隊的主將保護王國,但菩薩說他不想成為傷害他人的因。如果其他國王想要巴拉納西國,他便會送給他。于是他讓阿難達逮捕他,并關(guān)入牢內(nèi)。
菩薩在獄中對貪婪的國王阿難達修慈悲觀,此時阿難達正陷入狂熱與罪惡的陷阱中。最后阿難達請求菩薩原諒,并歸還王國,發(fā)誓永遠做他的盟友。菩薩重回王座,并對大臣們說不害的功德與福報,他說因為和侵略者保持和平,數(shù)百人得以免于戰(zhàn)死沙場。然后,他放棄王位,出家成為沙門,并達到梵界的成就。而阿難達,則繼續(xù)當國王。(Jat.282)
原注
、宕耸鲁鲎浴对鲋Р.是第一品》(AN comy.too Etadaggavagga)的注釋。
㈡伍波薩他(uposatha)日是特殊的宗教儀式,大伍波薩他(uposatha)是在陰歷的滿月與新月日舉行,此時比庫們合誦別解脫戒,在家佛教徒則誦另外的戒,聆聽開示,并修禪。小伍波薩他(uposatha)則在兩個半月日舉行。此事記載于:AN 8:20;Ud. 5:5; Vin.2:236-37。
- 上一篇:第七章 與佛陀的對話
- 下一篇: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