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自力與他力(二)

  十四

  修持功課,隨機而立,愈簡愈妙。無論朝暮,均可以念彌陀經(jīng)、往生咒,即念佛矣。朝暮如是,日間如是亦可。須知所有功課,均以念佛為主,經(jīng)咒為賓。所不可稍有更張者,信愿行三之宗旨也。

  若用禪家參念佛的是誰,則是參悟求悟,殊失凈土宗旨,此極大極要之關(guān)系。人每欲冒禪凈雙修之名,而力主參究,則所得之利益有限,所失之利益無窮矣。以不注重信愿求生,不能與佛感應(yīng)道交?v令親見念佛的是誰,亦難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無信愿求生之心故也。又未斷煩惑,不能仗自力了生脫死。好說大話者,均由不知此義。凈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余諸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并論乎?此修凈土法門之最要一關(guān)也。(復(fù)陳慧新居士書)

  十五

  凈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凈土法門,由茲自誤誤人,而又自謂宏法利生者,不勝其多。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與自力大小難易。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自力之法門,而欲平論,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平論,則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復(fù)善覺大師書)

  十六

  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可思議。然眾生雖具有不可思議之心力,不以佛力法力加持,亦不能得其受用。由蒙佛力法力加持,俾眾生心力完全顯現(xiàn)。故大集經(jīng)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凈土一法,普利群機,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其利益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古德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可謂最善形容,妙無以加者矣?刹谎鲎袷ヒ,專主念佛,尚欲仗自力而棄佛力,只圖撐大門庭,不計得益與否,慕虛名而輕實益,其喪心病狂,何至如此乎?(復(fù)廣慧和尚書)

  十七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難!很難!我們凡夫根機劣,知識淺,而且五濁惡世邪師外道甚多。要了脫生死,究竟如何了脫呢?唯有念佛法門,真信切愿,精進念佛,求生凈土。

  佛法之中,方便多門,參宗學(xué)教,都可以了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為參宗研教,都要務(wù)到極處,如實修證,才有希望。這是全仗自力,談何容易!

  念佛是攸賴佛的愿力加被,自然確有把握了。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仗佛力如駕慈航。飛渡難免墮落之虞,駕慈航?jīng)Q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難易安危,想大家都能辨別底了。(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音)

  十八

  仗自力參禪悟道,了生死,未證到家,總是不易了。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yè)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辦。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到寶山,切莫空手而回也。

  又復(fù)當(dāng)知念佛法門,不是專被下根,是三根普被的。無論利根鈍根,上智下愚,直至等覺菩薩,都是向這個法門,然后能成佛。凈土法門真是最高尚最圓滿的法門。若誣為愚夫愚婦之行者,直是謗佛謗法地獄種子!不信凈土者,其愚狂墮落,是至可憐愍者也。(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音)

  十九

  普通教理修心,全仗自力。凈土是仗佛力,是特別的教理,非是普通的教理。以普通的眼光來觀特別的教理,自然不得其當(dāng)矣。

  普通教理仗自力如同功名上進,逐步高升。凈土仗佛力的特別教理,譬如生在王家,出胎便為國儲。其難易曲直,不待智者而知之矣。

  凈土,道雖高貴,法無奇特。只要切心求佛,自蒙加被。當(dāng)知佛的護念眾生,過于父母愛子,所以有感必應(yīng)的。念佛的人,只要至誠懇切,心佛之心,行佛之行,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具一分虔誠,得一分受用。(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

  二十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凈土耳。今既不發(fā)愿,亦豈有信?信愿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以無信愿,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yīng)道交。若見思惑盡,或可往生。若全未斷,及斷未凈盡,則業(yè)根尚在,何能即出輪回?

  須知去卻信愿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若得往生,則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鐵案也。經(jīng)云一心不亂,遠承前文依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眾生聞?wù)?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愿生彼國,即是教令發(fā)愿,又況下文勸信勸愿,不一而足。

  又無信愿之一心,與有信愿之一心,敵體同觀,故有刀砍不入,豈非純一,何以無愿不得往生之疑。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夾雜,難以枚舉。舉其正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非指發(fā)愿為第二念,為夾雜也。

  須知凈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為宗。行如車牛,愿如御者,信如前導(dǎo)。導(dǎo)與御者,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fā)愿。又不念佛時,亦不可泥?v令一念萬念,不妨日有起止。若謂有不念時,有發(fā)愿時,便成間斷夾雜,便難成辦。

  試問此一心念者,亦曾見色聞聲,著衣吃飯,舉手動足,與否。若有,彼既不間斷夾雜,此何獨間斷夾雜。若無,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處,而現(xiàn)身塵剎。其間斷夾雜,將不勝其多矣。(復(fù)濮大凡居士書)

  二十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yè)凈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yè)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有信愿,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回,其可得乎?

  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yè)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愿同人系體此義。(一函遍復(fù))

  二十二

  平生絕無信愿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既云善惡頓時頓現(xiàn),且無論阿彌陀佛四字不現(xiàn)者,不得往生。即現(xiàn),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今善惡皆現(xiàn),由無信愿,便不能奈惡業(yè)何矣。

  須知仗自力,則惡業(yè)有一絲毫,便不能出生死,況多乎哉!又無信愿,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絕不可以此為訓(xùn),以斷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凈土之善根。

  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業(yè)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從事,則云云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復(fù)濮大凡居士書)

  二十三

  近來佛法,約居士邊論,似乎大興,約僧眾邊論,則絕無興相。何以故?居士多以念佛為主;僧眾之應(yīng)酬經(jīng)懺者,日只以為人念經(jīng)拜懺為正事,修持一事,置之度外。

  有正念者,歸于宗門。參禪一事,非小根行人所做得到。即做到大徹大悟地位,而煩惱未能斷盡,生死仍舊莫出,F(xiàn)在人且莫論,即如宋之五祖戒乃非常之人,門庭高峻,若龍門然,學(xué)者每每望崖而退。在當(dāng)時之聲望,何等赫然!而只一見惑,尚未曾斷,說什了生脫死,超凡入圣乎哉?仍是具縛凡夫,連須陀洹之初果,尚未曾得。

  參禪人以宗自雄,不肯仗佛力以了生死者,一念此結(jié)果,能不自反曰,仗自力與仗佛力相差懸遠,曷若專修凈業(yè),以祈現(xiàn)生了脫之為愈乎!宋朝大名鼎鼎之宗匠,來生尚退步于前生,再一來生,又不知作何行狀乎?(復(fù)廣慧和尚書)

  二十四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dāng)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則可悲者轉(zhuǎn)為可樂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

  大丈夫生于世間,事事無不豫為之計,唯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yè)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xiāng)。三途一報百千劫,復(fù)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須知法門無量,皆須自力斷惑證真,方有了生死分,則末世眾生,頗難現(xiàn)生即得實益。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最為第一。以其仗佛慈力,即未斷惑業(yè)之人,亦可出此娑婆,登彼極樂,實為我輩無力斷惑者之一大恃怙。(凈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

  二十五

  佛以大慈悲,預(yù)知后世眾生,無仗自力現(xiàn)生能了生死者,特開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特別法門。無論老幼男女、貴賤智愚、士農(nóng)工商、政軍學(xué)界、在家出家、上圣下凡,皆令現(xiàn)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薄地凡夫帶業(yè)往生,既生西方,惑業(yè)苦三,悉皆消滅,喻如片雪當(dāng)于洪爐,未至而化。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難。唯此一法,全仗阿彌陀佛慈悲誓愿攝受之力,即與行人信愿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yīng)道交,即生了辦也。(福州佛學(xué)圖書館緣起)

  二十六

  現(xiàn)今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凈土法門為主。蓋凈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

  凈土,為凡夫依之現(xiàn)生了生死者;置之不究,縱將一切法門通究得十分通徹,誰能現(xiàn)生將煩惱斷得凈盡無余,而到自力了生死地位乎?仗自力者,既不能得;仗佛力者,又以不知而不注意;則所學(xué)之佛法,皆為現(xiàn)在撐場面,未來種善根而已,欲得真實了生死利益,則難之難矣。(復(fù)福州佛學(xué)社書)

  二十七

  須知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說一切諸法中之特別法門。其道理超出一切禪教律密之上。一切法門欲了生死,必須斷盡煩惑,方有了生死分。若煩惱惑業(yè)未斷,任憑你見地高,工夫深,智慧大,皆不濟事。此各法門,皆仗自力故難。凈土法門,全仗佛力故易。

  若有真信切愿志誠念佛者,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則煩惱不期斷而自斷。以西方所有境界,皆令人增長功德智慧,了無令人起貪嗔癡者,故龍樹菩薩稱為易行道,馬鳴菩薩稱為最勝方便。然此不但普度凡夫,實則普度一切凡圣。(復(fù)王雨夕、王雪夕居士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