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因果法則
世間以五欲六塵為樂,達人以禪悅法喜為真;世間以立德立功為務(wù),達人以證悟般若為要;世間以百年長壽為久,達人以無量壽命為安;世間以迷信執(zhí)我為真,達人以慈悲無我為實。(101)
真正的富有,是歡喜而不是財富;真正的貧窮,是無知而不是無錢。(102)
心生萬物隨識變,心有所主自能安;人生際遇隨業(yè)轉(zhuǎn),視己經(jīng)營圣凡分。(103)
多欲為窮,知足眼前皆樂土;人生有定,通達身外總浮云。(104)
歷史有人,才成為歷史;人有歷史,才成而為人。(105)
因緣如條件,條件具備,才能成事;自性如明鏡,明鏡無塵,才能照明;心地如田地,田地肥沃,才能種植;布施如播種,播種善緣,才能收成。(106)
修行如和煩惱作戰(zhàn),勸信如對未來傳燈,般若如造世間橋梁,菩薩如作眾生慈母。(107)
愛語如春風,好言如冬陽;真心如光明,慚愧如瓔珞。(108)
求法如爬山,信仰如靠山;聞法如醫(yī)病,愿力如根本。(109)
平等應(yīng)視人如己,立場互易;平等應(yīng)泯除成見,消滅對待;平等應(yīng)尊重包容,促進和諧;平等應(yīng)建立共識,倡導文明。(110)
有心,即使十萬里路也不算遠;無心,即使近在隔鄰也走不到。(111)
細胞基因可以改變?nèi)朔N品質(zhì);善惡因緣可以改變?nèi)松磥怼#?12)
有道之人的身中,常有情理;有道之人的手中,常有事理;有道之人的口中,常有法理;有道之人的心中,常有天理。(113)
佛陀大雄大力大無畏;菩薩大慈大悲大救濟;羅漢大舍大離大犧牲;僧侶大愿大行大情義。(114)
惜精神者,可以卻;省財用者,可以卻貧。卻病者一身安樂;卻貧者一家安樂。(115)
真理能阻擋愚癡的邪風;柔和能消滅瞋怒的烈火;喜舍能對治貪欲的洪流;謙虛能鏟除驕慢的高山。(116)
「慈悲喜舍遍法界」,這是內(nèi)修的自我涵養(yǎng);「惜福結(jié)緣利人天」,這是外弘的利生化世;「禪凈戒行平等忍」,這是治學的思想方針;「慚愧感恩大愿心」,這是自他的人格圓成。(117)
地上的山水妙在丘壑之深邃;畫上的山水妙在筆墨之淋漓;夢中的山水妙在景象之變化;胸中的山水妙在位置之自如。(118)
現(xiàn)實的家園會有成住壞空,自己的本性才能永恒安住。(119)
務(wù)農(nóng)耕者能知道種植方法,即是般若;建筑業(yè)者能懂得規(guī)畫設(shè)計,即是般若;科學專家能發(fā)明利生用品,即是般若;家庭主婦能管理全家事務(wù),即是般若。(120)
志因事立,事立則志成;佛由人成,人成即佛成。(121)
佛法說「苦」,目的是要眾生「除苦得樂」;佛法說「空」,目的是要眾生「知空識有」。(122)
受戒才是自由,欲得自由,必須持戒;喜舍才是富貴,欲得富貴,必須能舍。(123)
無你、無我、無生死分隔的「超越觀」是佛道;無自、無他、無怨親對待的「慈悲觀」是佛道;無彼、無此、無人我差別的「緣起觀」是佛道;無私、無欲、無利害得失的「平等觀」是佛道。(124)
一水貫通五湖四海,一月遍照萬國九州;一雨普潤三春草木,一雷覺醒大地群迷;一言決斷千古猶豫,一理貫通千差萬別;一心廣含十方虛空,一念慈悲萬眾受益。(125)
力田不如逢春;善仕不如遇緣;巧辯不如誠實;考官不如選佛。(126)
寡言者未必是愚癡;利口者未必是聰明;自尊者未必是傲慢;承順者未必是忠誠。(127)
根深本固,其果必茂;淵源流長,其水必清;登高遠眺,其境必寬;養(yǎng)深積厚,其志必大。(128)
無牽無掛的心理是快活的;無欲無求的眼界是寬闊的;無得無失的人生是豁達的;無來無去的生命是自然的。(129)
不忌殘缺,懂得欣賞殘缺之美,就是圓滿;不妒賢良,懂得廣納賢良之才,就是成功。(130)
物不在奇,缺之則珍;才不在高,適用則優(yōu);施不在多,及時則貴;道不在深,應(yīng)機則妙。(131)
樹高萬丈不離根,花開千朵不離心;聳云高樓不離地,萬乘之尊不離民。(132)
識見不高,易生事端;德望不足,易生怒氣;誠信不夠,易生流言;道理不明,易生詭辯。(133)
人之心量大,心境自閑;人之心境閑,心術(shù)自正;人之心術(shù)正,心事自少;人之心事少,心情自樂。(134)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徑;努力是成功唯一的大道;正義是勝利唯一的坦途;真理是解脫唯一的慈航。(135)
人世間最美麗的是感動的笑容,宇宙間最寬廣的是真理的道路。(136)
一念反躬,便是天理;一念為人,便是天堂。(137)
表現(xiàn)「真理」的最高境界是「因果」;學習「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圓滿」。(138)
外道不可怕,邪道才可怕;迷信不可怕,邪信才可怕。(139)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凈土----快樂。(140)
蒸氣是雨水之因,有蒸氣之因,才有雨水之果;理想是現(xiàn)實之因,有理想之因,才有現(xiàn)實之果。(141)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人是自己的園;存好心得好報,存歹心得歹報,心是自己的主人。(142)
月亮不一定要圓滿,殘缺也是一種美;人生不一定要擁有,享有也是一份福。(143)
小覺小悟,久而久之,自能大徹大悟;小因小緣,日積月累,自成大因大緣。(144)
水,不為外境所動,即能波瀾不生;心,不為外境所動,即能堅忍其性。(145)
造惡如欠債,欠債當受報;受報如還債,還債即解脫。(146)
幽默是睿智的禪心,它是自我解嘲,而非取笑別人;詼諧是智慧的言談,它是自我調(diào)侃,而非諷刺別人。(147)
因果并非定命,認命的人不會進步;業(yè)報由于自造,玩命的人不能善終。(148)
父母是幼年的偶像,老師是學生的偶像,圣賢是成人的偶像,佛陀是眾生的偶像。(149)
只要有根,當春雷驚蟄,就能頂天立地,枝繁葉茂;只要有翼,當秋風吹起,就能展翅上揚,探索碧空;只要有德,當時機成熟,就能樹立形象,贏得人敬;只要有道,當因緣聚會,就能照破無明,見自本性。(150)
施舍者,內(nèi)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物;雖粒米之施,當如萬鐘之粟。利人者,望人回報,計己之能,美施之物;雖百億金銀,難比一文之值。(151)
信心如瓔珞,可以令人身心莊嚴;信心如手杖,可以令人行進無憂;信心如寶藏,可以令人獲得財富;信心如城池,可以令人安全無慮。(152)
學道容易入道難,入道容易守道難;守道容易悟道難,悟道容易行道難。(153)
能忍者必有力,能忍者必有勇,能忍者必有智,能忍者必有仁。(154)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后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占些便宜,最后注定要失敗。(155)
歲寒三友:松、竹、梅,宇宙三要:天、地、人,人生三德:智、仁、勇,心中三毒:貪、瞋、癡。(156)
心中有人,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心中有佛,是修真、修善、修美之道。(157)
「前線」是英雄最好的戰(zhàn)場,「謙讓」是圣賢最好的戰(zhàn)場。(158)
心中有禪味的人,耳中所聽聞的都是八萬四千的詩偈;心中有歡喜的人,眼中所看見的都是賞心悅目的景色;心中有道念的人,臉上所展現(xiàn)的都是祥和愉快的笑容;心中有佛法的人,身上所感受的都是善人共聚的快樂。(159)
石頭用堅忍行走,星球用引力行走;歷史用過去行走,偉大用卑微行走。(160)
因為無知、無明,所以有煩惱、有痛苦;因為無爭、無求,所以有法喜、有自在。(161)
能知,才能有所悟;悟者,明心見性也。能行,才能有所證;證者,圓成菩提也。(162)
悟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懂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163)
所謂法會,是以法為會;所謂法會,是以法為師; 所謂法會,是以法為軌;所謂法會,是以法為樂。(164)
平等是人間的和諧,互尊是人本的要義;環(huán)保是世界的規(guī)律,自然是生命的圓滿。(165)
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可以表達佛法的道德,方便可以傳遞世情的智慧。(166)
「明理」,是事業(yè)成功的條件;「無理」,是人格修養(yǎng)的缺陷;「真理」,是宇宙人生的規(guī)則;「道理」,是世間萬象的本性。(167)
數(shù)學是用邏輯統(tǒng)一知識;哲學是用思惟統(tǒng)一知識;科學是用分析統(tǒng)一知識;佛學是用悟道統(tǒng)一知識。(168)
遠離顛倒妄想,才能觀人自在;遠離分別臆測,才能觀境自在; 遠離執(zhí)著纏縛,才能觀事自在;遠離五欲塵勞,才能觀心自在。(169)
諸供養(yǎng)中,法的供養(yǎng)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170)
小孩以啼哭為力,婦女以嬌媚為力;比丘以忍辱為力,國王以威勢為力;羅漢以無欲為力,菩薩以慈悲為力。(171)
巧心慧手,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善心美意,可以轉(zhuǎn)惡因成好緣。(172)
一點慈悲,不但是積德種子,也是積福根苗;一念容忍,不但是無量德器,也是無量福田。(173)
人生只管現(xiàn)在享福,則如點燈,愈點愈枯竭;人生能為將來積福,則如添油,越添燈越明。(174)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fā)心立愿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chǎn);真如佛性是永恒的寶藏。(175)
一束鮮花,不如一臉微笑;一杯清水,不如一念清明;一曲音樂,不如一句好話;一首詩歌,不如一聲贊嘆。(176)
富者能知足是真富者;貴者常助人是真貴者;貧者不知恥是真貧者;窮者因多貪是真窮者。(177)
水深波浪靜,學廣語聲低;山高鳥飛集,德厚人自親。(178)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要享閑情,先要放得下。(179)
富貴榮華,總難滿意,歡喜就可滿意;天地日月,總無主人,欣賞便是主人。(180)
便利的交通,尊重的和平,讓世界天涯若比鄰;良好的溝通,種族的和諧,讓人我關(guān)系如一家。(181)
欲望愈少,心靈愈清明;成見愈少,生命愈寬廣。(182)
「豎窮三際」的時間觀,可以拓展我們過現(xiàn)未來的知見;「橫遍十方」的空間觀,可以擴大我們東西南北的視野。(183)
在政治上,沒有比自由、民主更美好;在社會上,沒有比幸福、安樂更寶貴;在國際上,沒有比尊重、融和更迫切;在人生上,沒有比解脫、放下更自在。(184)
河水流動,才能涓涓不絕;空氣流動,才能生意盎然;財富流動,才能造福社會;心意流動,才能通達無礙。(185)
心好命又好,榮華富貴早;心好命不好,一生能溫飽;命好心不好,前程不能保;心命都不好,窮苦直到老。(186)
愛語如和諧的音樂;微笑如盛開的花朵;善行如濁世的清流;真理如久旱的甘霖。(187)
因果,是最高的法律;真理,是無盡的寶藏;佛性,是不死的生命;煩惱,是生滅的假我。(188)
遠古的人類,因發(fā)明了火炬而走出洪荒;千年的暗室,因點亮了油燈而頓生光明;夜航的船只,因燈塔的照亮而認清方向;陋巷的行人,因標志的指示而知道前途。(189)
禮佛更要學佛,講經(jīng)更要讀經(jīng);念善更要行善,修心更要發(fā)心。(190)
真理從清醒而來,善良從體諒而來;氣質(zhì)從智慧而來,美麗從慈悲而來。(191)
自然的可敬,是因為生命與自然相互依存;生命的寶貴,是因為生命由眾緣和合所成。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的隨緣生活。生命,就是力;力,就是生命的燈燈相續(xù)。(192)
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準備;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生,是緣生故有;死,是緣滅故無;無生也無死,無死也無生。(193)
從一砂一石中看到無限的世界;從飛湍鳴澗中聽到真理的聲音;從剎那因緣中感受永恒的未來;從明月清風中體悟清凈的自性。(194)
古寺的鐘聲,雖無翅,也能飛揚;感人的文章,雖無聲,卻能印心;池塘的荷花,雖雕謝,但能留香;世間的偉人,雖犧牲,必能傳后。(195)
鳥叫蟲鳴、飛泉流瀑,這是自然的音樂;萬紫千紅、綠葉婆娑,這是天然的圖畫;稚子童言、肺腑剖白,這是本然的詞篇;燦爛笑容、自在神情,這是渾然的雕塑。(196)
沒有掌聲的講演,不會精彩叫座;沒有贊美的兒童,不會乖巧聽話;沒有花朵的庭院,不會美麗動人;沒有配料的菜肴,不會色香俱全。(197)
與其為世上的刀兵劫難而悲憤,何如傾聽夜半屠門傳出的哀號聲;與其為社會的災(zāi)禍頻傳而嘆息,何如傾聽平日碗盤眾生的怨恨聲。(198)
自然界,梅花愈冷愈芬芳;生物鏈,細菌愈洐愈進化;人世里,心性愈練愈堅強;宇宙間,真理愈辯愈明白。(199)
自然則和,違反定律,就會導致紛亂;自然則順,矯枉過正,終將帶來弊患;自然則美,渾然天成,最能傳達神韻;自然則成,隨順因緣,必能水到渠成。(200)
- 昔生未了今須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釋
- 心隨萬境轉(zhuǎn),轉(zhuǎn)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的解釋
-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的解釋
- 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
-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的解釋
- 天地銷歸何處去,微塵幻現(xiàn)奈他何的解釋
- 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的解釋
-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的解釋
- 性定伏魔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的解釋
- 多年古鏡要磨功,垢盡塵消始得融的解釋
- 夢里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的解釋
- 人來謗我我何當?且忍三分也無妨的解釋
- 生死河邊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釋
-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的解釋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釋
- 懷恨難入菩提道,應(yīng)修寬恕及慈悲的解釋
- 閉關(guān)容易守關(guān)難,不肯修行總是閑的解釋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的意思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