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眼看臺灣》中港大排(溪)奠亡魂
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
那是1997年4月14日上午,臺北縣林口鄉(xiāng),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白曉燕告別母親去上學,然而誰也沒想到,不幸正向這個天真爛漫的女孩降臨,她中途莫名失蹤。晚上,她的母親——臺灣藝人白冰冰接到歹徒電話,要她去一個地方取信。母親拿到了孩子的被綁照片、左手半截小指與開價500萬美元的勒索信一封,她痛苦萬分,只有報案。
警方確定陳進興、林春生、高天民三歹徒為此案主謀。接下來的幾天中,白冰冰計劃與歹徒談判,換回白曉燕,但由于警方不慎,加上媒體的緊追不舍,解救人質的努力最后以失敗告終。4月28日傍晚,有人在臺北縣新莊中港大排附近發(fā)現了白曉燕的尸首——她已被歹徒極其殘忍地虐殺十天了。
終于,在被警方擊斃了前兩名罪犯后,1997年11月19日,最后一名歹徒陳進興投案——陳犯于1999年10月6日被槍決。
此案發(fā)生的那一年,我正住在廣東的潮州;蛟S因為我也姓白的緣故,這樁案子的出現,深深牽動著我的心。白曉燕那稚嫩的面孔、可愛的笑臉總是時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平時并沒時間看報的我,那段時間,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破案進展的報道如何。我無數次地祈禱、不停地念佛,期望這個無辜的孩子能夠脫離災禍。然而,不幸的消息最終還是傳來,令人心碎。我痛苦一朵尚未開放的花朵就這樣夭折,我痛苦世間為何會有陳進興等那么殘酷的異類——他們于長達幾個月的逃亡過程中又陸續(xù)奸淫并殺害多名女性。
時間已經過去整整十年,有時一想到臺灣,我還會想到白曉燕。一想到白曉燕,就會莫名地哀傷。每到這時,我也就更感肩頭的責任之重——我發(fā)愿,要盡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獻世間,用以洗滌人們的靈魂,阻止類似的慘案再現!
今天,與朋友到臺北新店參觀,想不到恰巧就經過了發(fā)現曉燕尸體的臺北新莊中港大排。于是,再美麗的風景于我視若未見,恍惚中宛若時光再現。斯時,斯地,我要把亡魂祭奠:小曉燕,你現在冤魂何方?可否早已投生人間?但愿你不會記得過去的一切!希望你幸福成長,永離災難,永遠吉祥!
南無阿彌陀佛……
- 上一篇:《僧眼看臺灣》感冒不感冒
- 下一篇:《僧眼看臺灣》無聊的民粹主義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