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國師訓(xùn)誨文》講解 五
《中峰國師訓(xùn)誨文》講解(五)
「晨昏切莫貪睡」,睡也是煩惱,是五蓋之一。蓋是覆蓋的意思,是煩惱的別名。貪欲、嗔恚、睡眠、掉悔、懷疑這些能覆蓋我們的真性,讓善法不能生起,所以是煩惱。睡眠也是一種煩惱,因為昏睡太多能覆蓋我們心性不能證道,所以不要貪睡。佛告訴我們前后夜修行,中夜獅子臥休息。小眾正確的修行方法就是讀誦、禮拜、打坐,一開始訓(xùn)練基本功。把要背的背會,早晚禮佛拜懺,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好習(xí)慣。一個修行人通過讀誦、禮拜、打坐,就可以對自己有一個調(diào)整,有人說出家人太靜,要動起來,多多地拜佛就是動啊。我們剛出家的時候,要先拜佛再打坐,就是練腿,再就是讀誦。先修修這個「晨昏切莫貪睡」,早晚修修,給自己一個磨練,學(xué)會降伏睡魔。
第二要修行報恩。「誦經(jīng)報答四恩,禮拜自求;!刮覀兂黾伊耍脠笏亩鳎骸父改笌熼L恩、國土恩、眾生恩、三寶恩!雇瑫r也要至誠禮拜懺悔業(yè)障,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來修;圪Y糧。一個修道人更應(yīng)該有責(zé)任,在家要為衣食奔波,妻兒老小一大堆,要考慮他們,出家就是一心向道,我們不事農(nóng)工商,我們?nèi)鄙倭四囊粯拥氖苡茫渴┲鳛槭裁磿䜩?a href="/remen/gong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供養(yǎng)我們?因為我們是一個修道人。
有個故事:佛到一個地方,大家都來供養(yǎng),其中有個窮人,他沒什么東西供養(yǎng),大家供各種好吃的,他只做了一塊米糕,而且很粗糙,在眾多人中,佛為了利益就接受了他這塊米糕,佛受用以后,給他咒愿,當(dāng)時旁邊很多人,給他一百二百三百四百,都告訴他,我們隨喜你供佛的功德,他不敢要,他問佛,佛說你可以收下,因為他們想從你這里得到供養(yǎng)的福報的。
我們在受眾生的供養(yǎng)一定要眾生的恩。無始劫來的眾生輪回六道,都是互為父母,菩薩戒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和自己沒有關(guān)系的,只是流轉(zhuǎn)太久陌生起來,認不得了,才要來念他們的恩,來報答他們的恩。父母生我們的色身要感恩他們,沒有這個色身我們又怎樣來修行?我們要報國土恩,是指國家,我們在這個國土上,受著國家的恩惠,以前是國王,現(xiàn)在一個國家,要有軍隊的保護等等,所以要報國土的恩。沒有佛誰來說法?沒有僧誰來弘法?所以我們要帶著一種責(zé)任來修行,確實要覺醒起來,發(fā)起來修道之心。沒有責(zé)任修行是不可以。
你看你們現(xiàn)在佛堂、教室,還要專門給你們學(xué)習(xí)的時間,實在是對待劣等人的教育,實在是沒辦法,如果是上根利智,一天就好好做事就好了,修行的功夫自己去找時間,不能浪費時間,再沒時間,早晚就是自己的功夫,不說一晚上不睡,最起碼睡得晚一點起得早一點,這應(yīng)該是能做到的。同時我們要能懂,有一些初發(fā)心的,好象覺得有精力,一瀑十寒,一夜不睡,到時三天不起。根據(jù)我們的報身,只要我們能按照我們起床板按時起床,到時按睡覺板休息,堅持一年不要請假,天天都是如此,你看看怎么樣?
- 上一篇:《中峰國師訓(xùn)誨文》講解 四
- 下一篇:《中峰國師訓(xùn)誨文》講解 六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怎樣增進智慧和珍惜福報?為什么要福慧雙修?
- 修行人要勤求佛道,遠離放逸,把當(dāng)下價值最大化
- 以歡喜感恩的心,恭迎藥師佛圣誕日
- 生病了該怎么辦,怎么面對疾?
- 修學(xué)佛法,要大膽的親近善知識
- 自律管好自己,慎獨切莫放逸
- 留心觀察、用心感知,生活中充滿了感動
- 境不迷人人自迷,心安一切安,心凈一切凈
- 今日事今日了,做好每個當(dāng)下應(yīng)該做的事
- 人命無常,人身難得,聽聞佛法要及時
- 中秋時節(jié),感念月光菩薩的功德
- 修行要認識自己,不能以自己之長去比別人之短
- 秋天的谷穗,告訴了人們謙下是美德、修養(yǎng)、境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