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jīng)
【解深密經(jīng)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jīng)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jīng)》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jīng)》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jīng)》1卷。...[詳情]
解深密經(jīng)要義說
庚午春以來,筆者擔(dān)任《解深密經(jīng)》課程的講授,在授課過程中,認真研讀了圓測《解深密經(jīng)疏》,并其他瑜伽論典,對該經(jīng)重要思想,一一都作了探討,寫下一些心得筆記,現(xiàn)將它整理出來,敬請大德們指教。
凈土是佛教重要理論之一,佛教中有凈土宗專談凈土,其他宗派也談凈土,唯識宗就是一例,在本經(jīng)《序品》說到如來講經(jīng)處所時,有十九句經(jīng)文描述凈土的殊勝莊嚴(yán),依親光《佛地經(jīng)論》釋,為顯示凈土的十八種圓滿。對照經(jīng)文:
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yán),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顯色圓滿),無量方所妙飾間列(形色圓滿)。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因圓滿),周圓無際其量難測(分量圓滿),超過三界所行之處(方所圓滿),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因圓滿),最極自在凈識為相(果圓滿),如來所都(主圓滿),請大菩薩眾所云集(輔翼圓滿),無量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迦人非人等常所翼從(卷屬圓滿),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任持圓滿),現(xiàn)作眾生一切義利(事業(yè)圓滿),蠲除一切煩惱纏垢(攝益圓滿),遠離眾魔(無畏圓滿),過諸莊嚴(yán)如來莊嚴(yán)之所依處(住處圓滿),大念慧行以為游路(路圓滿),大止妙觀以為所乘(乘圓滿),大空無相無愿解脫為所入門(門圓滿),無量功德眾所莊嚴(yán),大寶華王眾所建立大宮殿中(依持圓滿)。
十八圓滿體現(xiàn)了唯識經(jīng)論的凈土觀。唯識宗的核心思想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凡夫眾生由于有漏妄識,而產(chǎn)生雜染三界,佛土的清凈莊嚴(yán),則依殊勝的無漏種為因,如來凈識為體相,由如是因招感如是果。
以十八圓滿顯示凈土莊嚴(yán),還見于《攝大乘論》,該《論》是引自《菩薩藏百千契經(jīng)》,論中又說明凈土四德:一向凈妙、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體現(xiàn)凈土的功德殊勝。
本經(jīng)又說到凈土與穢土的不同。如經(jīng)中《如來成所作事品》說:
曼殊室利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諸穢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諸凈土何事易得,何事難得?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諸穢土中八事易得,二事難得,何等名為八事易得:一者外道,二者有苦眾生,三者種姓家世興衰差別,四者行諸惡行,五者數(shù)犯尸羅,六者惡趣,七者下乘,八者下劣意樂加行菩薩。何等名為二事難得:一者增上意樂加行菩薩之所游集,二者如來出現(xiàn)于世。曼殊室利,諸凈土中,與上相違。當(dāng)知八事甚為難得,二事易得。
這是將凈土與穢土進行比較。凈土與穢土的情況截然相反,以顯示凈土的優(yōu)越。
唯識家說到佛的身土:有法性身土、自受用身土,他受用身土及變化土四種差別。佛陀的自性身依法性土,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變化身依變化土。而法性等三土唯凈無穢,變化土通凈及穢。法性土依真如理為體,具足恒沙功德;自受用土是大圓鏡智相應(yīng)凈識,純凈無漏種子所現(xiàn),此但自利;他受用土是平等性智大慈悲力,隨于十地菩薩所宜變?yōu)閮敉?變化土是依成所作智,隨未登地有情所通化為佛土,或凈或穢。此土就佛所變唯是無漏,若就有情所變,通有漏及無漏。
十八圓滿的凈土,是佛陀宣說本經(jīng)的處所,它在四土中究屬何土所攝呢?真諦譯的《解節(jié)經(jīng)》,認為是化身如來在穢土中說;本經(jīng)及《深密解脫經(jīng)》同謂受用身在凈土中說。圓測《疏》受用土說,三釋迦牟尼說此經(jīng)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凈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測《疏》取第三說例同此經(jīng),這種解釋還是比較合理的。
二、勝義諦相
世俗與勝義合稱二諦:一者為眾生的虛妄世界,一者為圣賢的真實世界。《中論-四諦品》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于二諦,則于深佛法,不知真實義?梢姸B在大乘佛法中的重要。本經(jīng)《勝義諦相品》專門闡述勝義諦內(nèi)容和特徵,并用種種璧喻,生動形象的顯示勝義諦,大分四段說明。
一、離言無二相:是說勝義諦不是相待語言所能表示,必須透過語言概念才能證得!督(jīng)》中說:(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正是說明此理,由事實上的有為或無為,不是概念上的有為無為,我們言有為無為,不過是教主為對遣愚夫執(zhí)著,證得離言法性,方便假設(shè)的名言,言教是為顯發(fā)勝義,但言教本身不是勝義,這是學(xué)者應(yīng)該知道的,否則難免執(zhí)指為月。《經(jīng)》中又舉出幻師紀(jì)化喻,顯示出凡夫依他妄心顯現(xiàn)種種形象及圣人方便施設(shè)的言教,都是虛幻不實,行者要證得勝義諦,必須透過凡夫情見及圣教,如果依言執(zhí)義,二見不除,勢必永遠無法證得用義諦。
二、超尋思所行相:尋思具有推求、分別、思量義,勝義諦是不可思議,非思量處。其原因是:勝義是圣者根本智所親證,直接而不變影像,尋思認識事物要通過名言概念,各言概念是依影像而起,只能間接認識事物,勝義是離言法性,不可言說,尋思要依賴名言概念,勝義離見聞覺知所得,尋思則緣見聞覺知境界:勝義斷絕是非煩惱,尋思則依是非煩惱生起。所以說勝義是超過尋思,不可以通過尋思證得。
三、非一異性相:辨勝義諦與諸行相的關(guān)系。勝義諦與諸行相(依他有為相)非一非異。因為如果是一,則有凡夫見諦、證涅槃、成就無上菩提的過失;如果是異,圣者證得諸法寶相,得安隱涅槃,則有不能除遣有為相,不能斷除相縛及粗重縛,乃至不能成就菩提的過失。又勝義是清凈的、無差別的,諸行相是雜染的,有差別的,所以非一;勝義諦是諸行無我相、共相,所以非異。勝義諦與諸行相就如螺貝及其鮮白色性不離螺貝,但又不即螺貝,非一非異。
四、遍一切一味相:說明勝義諦具有普遍的、平等的、無差別的特徵,由勝義諦是清凈所緣,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食、四諦、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一切法中,無有差別。修觀行比丘通達一蘊真如法無我性了,更不尋求余溫、處、界等真如法無我性,又勝義諦如果有差別,則必然由因所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就不是勝義諦了。此勝義諦譬如虛空,無相無分別無變異,遍一切處;仨撌
勝義諦一名在佛教各宗各派中所指頗不一致,圓測《疏》依其;或勝是殊勝,義是義利,即涅槃果為殊勝義利;或指圣道(無漏智),勝即是義。足見勝義諦一詞,包括境、行、果三味,但在本經(jīng)卻特指真如,唯識家核心典藉《唯識三十論》曰:(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的說法,就是淵源于此,又把真如作為所緣境,是新譯唯識經(jīng)論特有的說法。
三、論不可說
《勝義諦相品》第一段是離言無二相,顯示勝義是離開相待的語言概念,第二段超尋思所行相中,也說到(我說勝義不可言)。交響樂 可說,是佛教表達真實相時,常用的一個概念,應(yīng)該作何理解呢?
薩婆多部以名言離損益故不可說,如《大毗婆沙論》說:義為可說為不可說耶?設(shè)樂保失,若可說者說火應(yīng)燒舌,說刀應(yīng)割舌,說不凈應(yīng)污舌,說飲應(yīng)除渴,說食應(yīng)除饑如是等。若不可說者,云何所索不顛倒?答:動初時人共于象等假名立想,展轉(zhuǎn)傳來,故令所索而不顛倒。
言說是言說,真實是真實,言說無損益于人,而真實有損益于人,至于人們能夠依名取物,是因為長期的習(xí)慣造成的!洞笾嵌日摗芬灿蓄愃频恼f法。
法相唯識經(jīng)論以諸法自相不可說,如《因明正理門論》說:此中現(xiàn)量除分別者,謂若有智于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xiàn)現(xiàn)別轉(zhuǎn),故名現(xiàn)量。
《理門論》分所緣法為自相、共相;能4緣智為現(xiàn)量、比量。自相是現(xiàn)量所得,不可言說;共相是比量所得,可以言說。但言說只能遮詮止濫,如言表遮非表等。
法相唯識又以名不稱體顯不可說。如《攝大乘論-所知相分》說:
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zhí)自性顯現(xiàn)而非稱體: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
從三個方面說明假名不能詮表實相:由先有寶后立名,事物在未設(shè)名時,于某物上并不能使人生起某種名的感覺,又一物有多名;或多物共一名,充分說明了名義不相稱,名義互為客的道理。
說到這里,不免令人產(chǎn)生這樣的一個疑問?真理既然不能用語言表達,真理是離言的,那么佛陀一生施設(shè)種種教法,建立龐大的理論體系,有何意義呢?《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說:何因緣故于一切法離言自性而起言說,若不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能聞如是義,若無有聞,則不能知此一 切法離言法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故于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回頁首
事物的真實相離言自性本來是不可說的,但眾生無始以來由于錯誤的習(xí)慣,生活在自已的觀念里,虛妄分別,以至不能認識真實,圣人為了扭轉(zhuǎn)我們凡夫眾生的錯誤思想,生如實見,所以在離言法性中起方便言說,目的是使眾生通過言說去認識離言法性,去證得離言法性,從而轉(zhuǎn)凡成圣。
四、一切種
佛教講緣起無我,又談生死輪回,從表面上看,二說似相違背,所以有許多人提出這樣的疑難,既然無我,輪回主體是什么?這個問題到了唯識經(jīng)論里,才有詳盡的解釋,那就是在意識之外,又建立一切種子心識。
一切種子心識的提出,在唯識家經(jīng)論中,最早見于本經(jīng),如《經(jīng)》中《心意識相品》說:
廣慧當(dāng)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zhuǎn)和合,增長廣大。
六道眾生死在在輪轉(zhuǎn)生過程中,他們不論是用那種受生形式生起,最初都必須依賴一切種子心識作為生命主體出現(xiàn)。與你母精卵和合,才能構(gòu)成生命。這個過程在《瑜伽師地論-意地》說:
樂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后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jié)之時,當(dāng)于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zhí)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托。云何和合依托,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同時,即 由一切種子識切能力故,有余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于此時中說識已住結(jié)生相續(xù)。
這是介紹有情的整個投生情況,它除了需要物質(zhì)基礎(chǔ),更要有生體意識,一切種子心識就是扮演著這個角色,來往于五趣四生之中。
一切種子心識在本經(jīng)中,還安立許多異名:曰阿陀那識、曰阿賴耶識、曰心。其中對阿賴耶識含義的解釋!缎囊庾R相品》說: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于身攝受、藏隱,同安危故。
本識藏隱于身中,攝受身體,安危與共,這個定義與后來唯識家,以阿賴耶識翻譯為藏,具能藏所藏執(zhí)藏義,是大不相同的。
本經(jīng)提出一切種子心識,成為唯識家特殊理論,從唯識學(xué)發(fā)展史上來看,此時此識還不能稱為第八識,因為八識思想,要到第七未那識建立后才形成的。一切種子識在唯識學(xué)的重要論典中,都作了論證,如《瑜伽師地論》有八證,《攝大乘論》從世出世間染凈生起的五個方面論證,到了《成唯識論》則演成著名的五教十證,為第八識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jù)。
五、諸法唯識
諸法唯識是唯識宗的核心理論,最能反映這種思想的著作,是世親的《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玄奘糅譯的《成唯識論》,及窺基注的《成唯識論述記》等,然其思想是來源于《解深密經(jīng)》。
本經(jīng)在《心意識相品》提出一切種子心識,作為宇宙人生一切法生起的所依,如《經(jīng)》中說: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展轉(zhuǎn)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zhí)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zhí)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xí)氣執(zhí)受---。亦名曰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zhuǎn)。
一切種子心識為根本:一方面現(xiàn)起根身器界,及相名分別言況習(xí)氣;另一方面現(xiàn)起前六識,奠定了唯識學(xué)上一能變唯識思想。
本經(jīng)又從瑜伽止觀的修習(xí)方面說明唯識,如《分別瑜伽口》說: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毗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dāng)言有異,當(dāng)言無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dāng)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故---。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xiàn)。
修習(xí)瑜伽止觀者,在定中所見到的種種影像,都是心的顯現(xiàn),不離自心!督(jīng)》中接著說: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于諸影像不如實知唯識,作顛倒解。
不但定中境界是唯心所現(xiàn),常人散心所緣出不離識。只是因為凡夫顛倒虛妄,不能正確認識罷了。
建立一切種子心識為能變的一能變唯識思想,成為彌勒《中邊分別論》說:根塵我及識,本識生似彼。
這是從一本識現(xiàn)起似根、似塵、似我、似識。根塵就是本經(jīng)的六根及根依處,為所取相;我指未那,識是前六識,為能取的六根及根依處,為所取相;我旨未那,識是前六識,為能取識。它與本經(jīng)不同的地方,是在能取識中多出未那識,所取相中少了決氣。彌勒在另一部論典《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述求品》說:能取及所取、二相各三光。
依釋論長行分解是:由一本識現(xiàn)起能取及所取相,所取相中有句光是囂世間,義光是六塵,身光是六根;能取相中有意光是染未那,受光是前五識,分別光是意識!肚f嚴(yán)論》的能取三光,與《中邊》全同,不過六識開為二類而已。所取三光中,身光是六根,義光是六塵, 但多了一器世界的句光。
無著繼承彌勒思想,其代表作《攝大乘論》,與《中邊》、《莊嚴(yán)》觀點基本一樣,如《攝論-所知相分》說:
若處安立阿賴耶識為義識,應(yīng)知此中余一切識是其相識,若意識識及所依止是其見識,由彼相識是此見識生緣相故,似義顯現(xiàn)能作見識生依止事,如是名為安立諸識成唯識性。
《攝論》把一切法歸納為十一種識,但后六種是差別,自性的只是身等五識,把它同這段論文配合起來是,阿賴耶識為依因,似義影現(xiàn)相識中身現(xiàn)是根身,所受識是器界;似分別影現(xiàn)見識中能受識是意識,身者識是染污意,受者識是無間滅意。
唯識學(xué)到了世親,由一能變轉(zhuǎn)為三能變,再轉(zhuǎn)到陳那、護法之后,從原來的本體論上建立唯識轉(zhuǎn)移到認識論上,盡管有這樣大的變動,但它的思想淵源還是本經(jīng),這就是經(jīng)中(諸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的思想。
六、諸識生起情況
人的心識來源于何處?如何產(chǎn)生的?這是一個古來哲人智士所關(guān)心的問題,本經(jīng)提出了自已的看法,認為因緣所生。
八識的緣生,在本經(jīng)中只講到前五識。如《心意識相品》說: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zhuǎn)。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zhuǎn);有識耳鼻舌身及色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zhuǎn)---。廣慧!譬如大暴水充,若有一浪生緣現(xiàn)前,唯一浪轉(zhuǎn),若二若多浪生緣現(xiàn)前,有多浪轉(zhuǎn)。然此暴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
前五識中任何一識的生起,都要阿陀那識為根本依止,第六意識為分別依,同時還要有根和色為緣,在一定時間內(nèi),如果眼識的這些條件具備了,那么只有眼識生起;五識條件都具備,則五識為分別依,同時還要有根和色為緣,在一定時間內(nèi),如果眼識的這些條件具備了,那么只有眼識生起;五識條件都具備,則五識同時生起,這種道理像風(fēng)緣大小能起水浪多少一樣。
到了奘公公所譯《成唯識論》,對此理又有了更為詳盡的說明。論中說到眼識九緣(空、明、根、境、作意、種子、根本依、染凈依、分別依),耳識八緣(眼識九緣中除去空明二緣),第六意識五緣(意根、法境、作意、種子),第七末那識四緣(俱有依、所緣境、作意、種子),第八阿賴耶識四緣(俱有依、所緣境、作意 種子)。《唯識三十論》中的(五識隨緣起,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和《八識規(guī)矩頌》中的(九緣八七好相鄰)都是說明這種道理。
緣起法顯示了佛教與神教的不同,像印度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它們對于輪回解釋時,總要提出具有永恒、不變、主宰義的我、或靈魂,佛教則用緣起說明一切,從緣起的立場來看,我或靈魂根本就不存,所以在佛教的三法印中有諸法無我印。
或許有人會提出共識,佛教雖然不講靈魂或神我,但建立阿賴耶認還不是一樣吧?其實大大不然,阿賴耶識是緣起的,它與靈魂截然不同。如《成唯識論》說: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恒轉(zhuǎn)故。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xù)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shè)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zhuǎn)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后變共,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zhuǎn)識重成種故。恒言遮斷,轉(zhuǎn)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雨。阿賴耶識是剎那生滅,相似相續(xù),不常不斷,如暴流水一般,與靈魂或神我豈能同日而語。
七、三法相
三法相簡稱三相,又叫三性。相是相狀、體相義,性是體性,其含義一樣。為唯識宗核心理論。
三相是:遍計所執(zhí)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如本經(jīng)《一切法相品》說:云何諸法遍計所執(zhí)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隨起言說;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
遍計所執(zhí)相是在一切有為無為法上,假立的種種自性差別以及言說概念;依他起相是雜染的緣生現(xiàn)象;圓成實相是真實的本體。
三相自本經(jīng)提出后,在后來的許多唯識論典中,都有詳細的論述,但其內(nèi)容與本經(jīng)有一定的出入。有以所執(zhí)雜染無倒建立三性:如《楞伽經(jīng)》說:“大慧!彼名及相是妄相自性;大慧,若依彼妄相生心心法名俱時生,如日光俱,種種相各別,分別持,是名緣生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
隨主觀施設(shè)的名和相,是遍計所執(zhí)性;依妄心緣起的有漏雜染法,是依他起相;一切有為無漏圣智及諸無為,是圓成實相。
有以所執(zhí)緣生不變建立三性:如《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說:
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中幾所攝。問:第二自性中幾所攝。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zhí)自性執(zhí)應(yīng)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凈分。若清凈分當(dāng)知緣彼無執(zhí)應(yīng)可了知。
依他起性具有雜凈兩個方面,在五法中包括了名、相、分別、正智四法;圓成實相在五法中唯指真如。
有以所執(zhí)緣生無倒建立三性。如《成唯識論》說:分別緣所生應(yīng)知且說染分依他,凈分依他亦圓成故;或指染凈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凈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
依他起相包括染凈二種,但凈分依他起相也可以攝在圓成實相中。
以上機種說法中:《深密》只從雜染說依他,依不變立圓成實;《楞伽》依雜染立依他,從無倒立圓成實;《瑜伽》從緣生有染有凈,說圓成則攝無漏正智真如。
三相在佛陀教法中,揭示了諸法空有問題。如本經(jīng)《一切法相品》說:
若諸菩薩能于諸法依他相上如實了知遍計所執(zhí)相,即能如實了知無相之法;若諸菩薩如實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雜染相法;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清凈相法。
三相中遍計所執(zhí)相是無體相法,依他起相是雜染相法,圓成實相是清凈相法。同《經(jīng)》中《分別瑜伽品》說:
若于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凈,遍計所執(zhí)相畢竟遠離性,及于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于大乘中總空性相。
大乘瑜伽所說空有,就是認識到三性中,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是有,遍計所執(zhí)是空。
三相理論在修證上也有重要意義。如《一切法相品》說:若諸菩薩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凈相法。
三相的修證次第是:先認識到遍計所執(zhí)相的空無,于依他相上下起遍計所執(zhí)相;進而斷除雜染的依他起相,由此證入清凈的圓成實相。
八、三無自性
唯識家解釋諸法空有問題,除了依三性,就是從三無性說明。三無性是: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
善男子!云何諸法相無自性,謂諸法遍計所執(zhí)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性。
依遍計所執(zhí)建立相無性,由遍計所執(zhí)但有假名,無實體相,所以稱為相無性。同《經(jīng)》說:
云何諸法生無自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
依依他起相建立生無性。依他起相說明一切法依因待緣而有,非自然有,無自然性,所以稱為生無性。同《經(jīng)》說:
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于諸法中,若是清凈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復(fù)有圓成實,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 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義無性或依依他起相施設(shè),由雜染依他起相非是清凈勝義,所以稱為勝義無性;或依圓成實相建立,由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此勝義是法無我性所顯,名曰勝義無自性。
本經(jīng)依三性建立三無性,而三無性并非說明三自性中一一都無自性。如《經(jīng)》說:
復(fù)次勝義生,非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zhí)自在為自性故,亦非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在性上,增益遍計所執(zhí)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
凡夫?qū)σ浪鹱孕约皥A成實自性不能正確認識,于中起增益執(zhí),遍計所執(zhí)自性,所以才建立三無性。其實三無性但為空無遍計所執(zhí)性。
三無性的提出,主要還是為了解釋《役若經(jīng)》中(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的道理。
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是《般若經(jīng)》的思想精髓,龍樹、提婆曾經(jīng)依此建立大乘中觀體系,為初期大乘佛教,可是到了深密會上,佛陀卻提出,般若會所說的一切法無自性空,是密意說的,如《經(jīng)》說: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般若經(jīng)教),于我甚深密意言說,不能如實解了,于如是法雖生信解,然于其義隨言執(zhí)著,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決定本來寂靜,決定自性涅槃,由此因緣于一切法獲得無見,由得無見及無相見故,發(fā)一切相皆是無相,誹發(fā)諸法遍所執(zhí)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何以故,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zhí)相方可施設(shè)。
不知道一切法無性空是密意,如言執(zhí)義,就會墮入無見及無相見的惡趣空中。對本經(jīng)這種思想作進一步闡述,是《瑜伽師地論》。該《論》在《真實義品》說:
如有一類聞?wù)f難解大乘相應(yīng),未極顯了密意趣義甚深經(jīng)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起不如理虛妄分別,由不巧便所引典峭能如實解所說義,起不如理虛妄分別,由不巧便所引尋伺,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唯假,是為為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彼于虛假所依處所實有唯事,發(fā)為非有,是則一切虛假皆無,何當(dāng)?shù)糜幸磺形偈菫檎鎸。由此道理彼于真實及以虛假二種俱謗都無所有,由謗真實及虛假故,當(dāng)知是名最極無者。
瑜伽唯識觀點是假依實立,有空不空。如說色:色等名言但是遍計所執(zhí)假施設(shè)有,則為假有;然彼名言要依色等實有法性施設(shè),此則是實有,如果否定實有唯事,于密意言教,如言起執(zhí),認迷一切都是假有,那就要墮入斷見了。
與惡趣空相反的是善趣空。善趣空是如實認識諸法空有實相。如《論》說:
云何復(fù)名善趣空者?謂由于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若復(fù)于此余實是有,即由余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
事實上沒有就正觀為空,事實上沒有就正觀為空,事實上有則正觀為有,具備了這樣的認識,才能稱為善取空者。那么何空何有呢?《辨中邊論-真實義品》說:
許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不真,一有無真實。
認識諸法空有,當(dāng)從三性中去觀察,三性中遍計所執(zhí)性非有, 依他起性緣起假有,圓成實性真實有。所以對于佛陀的一切無性教,要依三性三無性去理解,不可一概遍執(zhí)為空無。
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本經(jīng)認為依相無性和勝義密意說的。由遍計所執(zhí)施設(shè)的相無性,其自性都無所有則無生。無生即無滅,又一切雜染不相應(yīng)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三無性在修證上的意義是:為初發(fā)心修習(xí)資量的有情。說生無性,顯緣起無常無恒,從而相信因果,修習(xí)資量,為加行位有情說相無性及勝義無性,便其于緣起因果能正厭、能正離欲、能正解脫,不起三種雜染,由此斷惑證真。
九、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通往解脫涅槃之道曰乘。在佛教經(jīng)論中,有建立三乘,出有唯說一乘。一乘之與三乘,何為真實,何為方便呢?這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佛教的經(jīng)論,說一乘真實、三乘方便。如《法華經(jīng)-方便品》說: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余乘,若二若三。
佛陀但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在一乘之外,沒有獨立的三乘。同《經(jīng)》又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dǎo)于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
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但諸佛為度化眾生的需要,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別說三,三乘是權(quán)巧安立,三乘但是假名,這就是一乘真實,三乘方便的理論依據(jù)。
玄奘翻譯的瑜伽唯識經(jīng)論,主張三乘真實、一乘方便。如《解深密經(jīng)-無自性相品》說:復(fù)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足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姓有情,諸如來乘種姓有性,亦由此道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姓有情,諸如來乘種姓有情,亦由此道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凈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凈,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一妙清凈道就是三無性道理,三乘人都因為通達了這種真理而各證無余涅槃,基于這個原因,佛陀方便說唯有一乘。同《經(jīng)》中《地波羅密多品》說:如世尊說:若聲聞乘、若復(fù)大乘,唯有一乘,此何密意?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如我于彼聲聞乘中,宣說種種諸法自性,所謂五蘊,或內(nèi)六處,或外六處,如是等類,于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說乘差別姓。于中或有如言于義妄起分別,一類增益,一類損減,又于諸乘差別道理謂互相逢,如是轉(zhuǎn)展興爭論。
(1)、《佛地經(jīng)論》卷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二九二頁
(2)、《攝大乘論-彼果智分》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五一頁
(3)、《大乘法苑義林章-佛土章》卷七、《大正藏》第四十五卷三六九中---三七四中
(4)、圓測《解深密經(jīng)疏》卷三、金陵刻本一 -- 三頁
(5)、圓測《解深密經(jīng)疏》卷六、金陵刻本二頁
(6)、《大毗婆沙論》卷十五一《大正藏》第二十七頁卷七十三上
(7)、《攝大乘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九下
(8)、《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九下
(9)、《瑜伽師地論》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卷二八三上
(10)、《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大正藏》第三十卷五七九頁回頁首
(11)、《攝大乘論-所知依分》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三五一---三六頁
(12)、《成唯識論》卷三
(13)、《中邊分別論》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九一中
(14)、《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卷五、《大正藏》第三十卷六一三下
(15)、《攝大乘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三九上
(16)、《成唯識論述記》卷四十
(17)、《成唯識論》卷三
(18)、《楞伽跋多羅寶經(jīng)》卷一
(19)、《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三十卷七0四下
(20)、《成唯識論》卷,八
(21)、《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八
(22)、《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八
(23)、《辨中邊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六八下
(24)、《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
(25)、《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
《解深密經(jīng)》要義說(下)
大乘講一實相印。為對治聲聞乘的自性差別實有妄執(zhí),顯示真理的一味平等,遍一切一昧相,世尊依一實相之理,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施設(shè)一乘的意趣,在其他論典中也有解釋,如《攝大乘論-彼果智分》說:若此功德圓滿相應(yīng)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此中有二傾: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意說一乘。
這二頌:出自《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它包含十義以說明一乘意趣 。一、為引導(dǎo)不定種姓聲聞等趣向大乘。二、為引導(dǎo)不定種姓菩薩眾令住大乘。三、法平等:三乘圣者雖有深淺不同,但所證法性平等。四、無我平等:三乘有情補特伽羅同不可得,在無我中平等平等。五、解脫平等,佛與羅漢同斷煩惱障,同證解脫。經(jīng)曰:三乘同坐解脫床。六、姓不同:眾生的根姓不同,而不定種姓,大乘小乘都有一分,如果回小向大就可成佛。七、攝取平等意樂,即攝他為自,自他平等,如是自既成佛,彼亦成佛。八、法性平等意樂,所證平等法性。九、約佛的變化身說,佛說我過去身中曾做過聲聞,現(xiàn)緣覺身,入般涅槃,現(xiàn)在仍然可以成佛。十、由佛乘為最究竟。因為這些理由,所以佛說一乘。此外《顯揚圣教論》卷二十,也有類似的解釋。
《法華》、《涅槃》等經(jīng)論依一實相建立一乘,又以能乘之人雖有三,但都必須依佛疲乏而般涅槃,所以說一乘真實,三乘方便。《深密》、《瑜伽》等經(jīng)論,以為三乘所證法性雖一,而能證之人有三,三乘人種姓不同,決定了得果各異,因此說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十、五姓各別與一姓成佛
學(xué)佛的最高目的是成佛,是否一切眾生都有資格呢?這個問題在經(jīng)典翻譯未全的南北朝時曾經(jīng)有過爭議。據(jù)說在法顯翻譯的六卷《泥洹經(jīng)》中,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人不能成佛的經(jīng)文,當(dāng)時的大德們都以為一闡提決定不能成佛,唯有道生大師孤明獨發(fā),唱出闡提也有佛性,遭到了當(dāng)時教界的反對,后來大本《涅槃經(jīng)》譯出后,果然說闡提也能成佛,因此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基本上已成為中國佛教傳統(tǒng)的看法,教界的定論。沒想到,奘公所學(xué)所譯瑜伽唯識經(jīng)論又出現(xiàn)五姓各別,無姓有情,定姓二乘不能成佛的說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掀起軒然的波浪。
關(guān)于一姓成佛的觀點,主要見于《大般涅槃經(jīng)》。《經(jīng)》中《如來性品》說: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結(jié),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因為具有佛性的關(guān)系,眾生斷了煩惱,才能成就佛果。同《經(jīng)》又說: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是我義從本以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眾生具有佛性,只是被煩惱所覆藏,不得顯現(xiàn),就如貧女寶藏,烈士額珠,本自具足!赌鶚劷(jīng)》思想,反映了眾生只有一姓,就是都有佛性,都能成佛。
五性各別,無性有情不能成佛是奘公所譯瑜伽唯識經(jīng)論的特色。瑜伽一系經(jīng)論把一切有情分為五種姓:一、菩薩種姓,二、緣覺種姓,三、聲聞種姓,四、不定種姓,五、無種姓。其中無姓有情及趣寂聲聞不能成佛。如本經(jīng)《無自性相品》說:非于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姓,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姓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shè)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dǎo),終不能令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惟有下劣種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
《深密》提出了有情種姓差別,并說明趣寂聲聞不能成佛,但還沒有說到五姓名目,在唯識家另外一部經(jīng)典,即魏譯《入楞伽經(jīng)-集一切佛法品》說:復(fù)次,大慧!我說五種乘證法。何等為五: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
這是五姓的明證,顯示了有情根機不同,有五種差別。
繼承種姓思想有《瑜伽師地論》,該論在聲地緣覺地菩薩地中,建立三乘行果時,都強調(diào)種姓的重要。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云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姓,二習(xí)所成種姓。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zhuǎn)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習(xí)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xí)善根所得,是名習(xí)所成種。
種姓又叫種子、或稱曰界。種姓有二種:一是本性住種姓,無始以來法爾而有;一習(xí)所成種,后天熏習(xí)而成。種姓的作用,如該《論》中《菩薩地》說: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為依止故,為建立,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姓,為諸菩薩堪任性持---。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雖有發(fā)心,及修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
《瑜伽》在聲聞地中說到聲聞行果時,也強調(diào)聲聞種姓的作用,以為三乘行果的建立,必須要具有三乘種姓為因,假如三乘行者不具有種姓,即使修行也是枉然。
五姓名別說自從《深密》、《瑜伽》提出后,經(jīng)過十大論師的提倡,為中國唯識宗所繼承,傳說玄奘大師將唯識教授慈恩的時候,即曾告訴他:五姓宗法,唯汝流通。慈恩果然不負師托,大大弘揚五姓說。如《樞要》說:
若爾者,有無二姓,俱圣所說,更有何故,乍許有姓,不詳無姓?三乘眾生,皆乘所被,更有何由,乍許有姓,不詳無姓?三乘眾生,皆乘所被,更有何由,乍許大乘定姓,不許二乘定呢?此等教理,皆如磐石,誰人得動,若以法華等皆成說,為其證者,我以深密等五姓說,為其誠證;若以法華開三顯一,為其由者,我以深密,會五立一,為其所由,若以法華說相嚴(yán)重,為超過余教之德者,深密華藏世界所說,教主即是廬舍那佛,正機即是觀間、彌勒等,諸八地以上大士,一部五卷正宗七品,文文悉盡性相奧府,品品自稱究竟了義,在于十八圓滿報上,說了義教,是何耶?對于至極深位大士演淺法門,亦何用耶?何況法華雖會三乘,未會五姓,深密分明和會一乘,法華未說大乘性相,深密說回向菩薩,聲聞成佛,兩教隱顯,思可知之。
一姓成佛依《涅槃》、《法華》立論,為三論、天臺、華嚴(yán)諸宗所主張,它代表著傳統(tǒng)佛教,在中國有雄厚的勢力;五姓各別的觀點,與一姓成佛的思想,正好相反,在當(dāng)時的教界要立住腳勢必很困難,所以窺基大師在這里,進行了不厭其煩的比較說明。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唯識,自然也沒有必要去和會它,兩個體系,兩種思想,本來就是不同,佛陀對機設(shè)教,教法豈能一概,學(xué)者根據(jù)任何一門修行,都能成就佛果,倘若對教法作比較,在是非上下功夫,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十一、三時判教
判教,是對佛陀一代教法按其深淺及前后次第所作的分判,在中國佛教的幾教派中,都流行判教,且所見各異,如天臺判五時八教,賢首的五教,三論宗辨三種*輪。唯識宗則依本經(jīng),建立三時判教。
三時判教的提出,是勝義生菩薩聽聞佛陀顯了說明一切法無性(三無性)道理后,撫今追昔,回憶如來一生所說的言教,作了義不了義的區(qū)分。其內(nèi)容如《無自性相品》說:
爾時勝義生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時在婆羅 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fā)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zhuǎn)正*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zhuǎn)者,而于彼時所轉(zhuǎn)*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爭論安足處所。世尊在第二時中,唯為發(fā)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zhuǎn)正*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而于彼時所轉(zhuǎn)*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鋮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于今第三時中,普為發(fā)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zhuǎn)正*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zhuǎn)*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爭論,安足處所。
三時教理的區(qū)別就是隱密與顯了,了義與不了義的不同。在如來一代時教中:初時阿含偏說有,隱去了遍計所執(zhí)的空無,第二時般若教偏說空,隱去依他、圓成之有,唯第三時具顯空有,說三性三無性。因此,第三時為顯了說,而前二時是隱密說。
又了不了義者,三時中前二為不了,第三時為了義。因為第一*輪隱空說有,第二*輪隱空說有,第二*輪隱有說空,是為不了;第三*輪具足顯示了空有中道,是為了義。這種了不了的分別,是根據(jù)教法顯現(xiàn)的全面不全面,并非說三時教理有淺深的緣故。
十二、瑜伽止觀
從學(xué)習(xí)唯識理論到證得諸法唯識之理,這里有一個必要過程,就是修習(xí)瑜伽止觀。
如何修習(xí)止觀呢?佛陀告訴慈氏菩薩說;首先要有無上菩提之愿,然后依止十二分教,如本經(jīng)《分別瑜伽品》說:
(十二分教)菩薩于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fù)即于此能思惟心,內(nèi)心相續(xù),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菩薩聽聞了十二分教,到寂靜處,專心一意,如理思惟,相續(xù)不斷,起身心輕安是名為止!督(jīng)》上又說:
如是菩薩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內(nèi)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菩薩依教理作意思惟,制心一處,獲得了止,同時又對三摩地中所緣境界,進行觀察抉擇則名為觀。
止觀種類很多,從對所緣境深淺觀察不同,建立三觀:
即于三摩地中所緣似法似義之相分境,生起觀察,為有相觀;為善解了此觀境故起思量推察,是尋求觀;于此觀察解了已,如實緣之,為伺察觀。依此三觀施設(shè)三止。從眾生根機不同止觀所獲處所各異:建立依法止觀與不依法止觀,即從十二分教的學(xué)習(xí),依其義理修行,為依法觀;從某善知識教誡教授修行,為不依法止觀。又對十二分教總緣別緣的不同,建立總別止觀,即緣各別契經(jīng)或契經(jīng)中各別含義,修行止觀,是緣別法止觀?偩壱磺蟹ɑ蚓壷T法總相,作真如解,修行止觀,是緣總法止觀。又根據(jù)分別教法粗細有無,建立三種止觀;即于法相粗顯分別領(lǐng)受,是有尋有伺止觀;微細憶念教法,領(lǐng)受觀察所有止觀,是無尋惟伺,于諸法相都無領(lǐng)受觀察,是無尋無伺止觀。
止觀所緣境事有四種: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是觀的境界,可以分別抉擇: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界,是止的境界,止是心專注一處,不起分別;三者事邊際所緣境界,有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從外延觀察諸法,如緣五蘊等;如所有性從內(nèi)函實質(zhì)觀察諸法,如緣七真如等。四者所作成辨所緣境事,是修行成就時所緣境界。四種所緣在修行過程中,前二種通地前,進入地上則有三種,成就佛果后,四種都能具備。
修習(xí)止觀是依止十二分教,所以修止觀者必須知法知義,經(jīng)中辨說了五相知法,十相知義,五相知義,四相知義,三相知義及三慧知義差別,幾乎概括了一代時教義理,值得注意的是,修行止觀者掌握教理已,在修習(xí)過程中還要逐漸遣除之,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義相又修空觀,依十七種空除去難遣之相,如是心境俱泯,能所雙亡,才能進入見道。
修行止觀過程中主要的障礙有五擊、五蓋、五種散亂,及地上十一障。五擊,一、顧戀身,二、顧變財,三、于諸圣教不得隨欲,四、樂相雜住,五、于少喜足。前二障止,第三障后二俱障,五蓋: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昏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昏沉睡眠疑是毗缽舍那障;貪欲、嗔恚是俱障。五散亂:一、作意散動,二、外心散動,三、內(nèi)心散動,四、相散動,五、粗重散動,五種散動俱障止觀生起。又十一障是障十一地。
修行止觀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這一過程要先學(xué)習(xí)教理,樹立正知正見,積累資量,到加行位修真如觀,逐漸除遣諸法粗細相,證入見道,見道后,地上菩薩依以楔出楔的方法,遺除內(nèi)相,由遣相故,除去相縛,進而斷粗重縛,如煉金法,淘練其心,乃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十三、如來法身
依據(jù)唯識經(jīng)論修證,能成就二轉(zhuǎn)依果,一是斷果,即涅槃;一是智果,即菩提。二果的功德總稱曰法身,它標(biāo)幟著佛果的殊勝。
法身又曰法性身,是如來依三大阿僧祗劫修行所成。如本《如來成所作事品》說:若于諸地波羅密多,善修出離,轉(zhuǎn)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當(dāng)知此相二因緣故不可思議,無戲論故,無所為故,而諸眾生計著戲論有所為故。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zhuǎn)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當(dāng)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脫身。由解脫身故,一切聲聞獨覺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無量功德最勝差別,算計所不能及。
法身是如來通過漫長時間修習(xí)六度、真如觀、斷除二障已,所成就的身相,它沒有生滅,遠離戲論,與聲聞獨覺所證解脫身截然不同。
如來依止法身能顯現(xiàn)無量化身,而解脫身不能。同《經(jīng)》說:世尊,等無加行,何因緣故如來法身,為諸有情放大智光,及出無量化身影像,聲聞獨覺解脫之身無如是事?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譬如等無加行,從日月輪,水火二種頗胝迦寶放大光明,非余水火頗胝迦寶,謂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諸有情業(yè)增上力故---。如是緣于無量法界,方便般若,極善修習(xí)磨瑩,集成如來法身,從是能放大智光明,及出種種化身影像,而解脫身不能。
如來法身是如來功德智慧所成,能顯現(xiàn)無量化身;聲聞解脫身但斷煩惱所顯,所以不能。
化身依法身而起,但化身與法身又有區(qū)別,同《經(jīng)》說:一切如來化身作業(yè),如世界起一切種類,如來功德眾所莊嚴(yán),住持為相,當(dāng)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
化身是有生滅,法身是沒有生滅,釋迦牟尼的八相成道就是化身相,化身的作業(yè)與我們凡夫作業(yè)不同,它是無心的,如世界生起一切種類。
本經(jīng)祗說到法身、化身,后來唯識論典在這基礎(chǔ)上,提出了三身說。如《攝大乘論-彼果智分》說:彼果智殊勝去何可見?謂由三種佛身,應(yīng)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謂諸佛眾會所顯清凈國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變化身者,亦依法身,從親更多天宮現(xiàn)沒、受生、受教、城出家---。
三身是智果,所以三身又攝四智,三身中受用身、變化身都是依止自性身而生起,這點與本經(jīng)是一樣的;所不同者,經(jīng)中沒有提到受用身的名稱。
唯識宗的核心論典《成唯識論》對三身有著更明確的說明,論中以佛果殊勝總稱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別:即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受用身又分二種:一、自受用身:是如來三大阿僧祗劫所修福智資量無邊真實功德生起的色身,圓滿清凈周遍法界,湛然相續(xù)盡未來際;二、他受用身:是如來依平等智示現(xiàn)得凈微妙功德身,屬純凈土,為住十地菩薩,現(xiàn)神通,轉(zhuǎn)*輪,決疑綱,令彼受用大乘法樂!段ㄗR論》的三身比起《攝論》則又更為詳盡了。
十四、結(jié)說
綜上所述,可以探知《解深密經(jīng)》在唯識宗的重要地位。經(jīng)中一切種子心識、諸法唯識、三性、三無性等明所觀境;瑜伽止觀辨能觀行;凈土莊嚴(yán)、如來法身顯所提果。唯識宗的教理行果幾乎盡攝其中了。今天人們研究唯識,除了學(xué)習(xí)各各時期論師們撰寫的論典,更應(yīng)該探究本經(jīng),認識每種理論建立的背景和本義,只有這樣,學(xué)習(xí)唯識教理才不至于偏離佛陀設(shè)教的本懷。
- 上一篇:《解深密經(jīng)》與唯識思想
- 下一篇:解深密經(jīng)講記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濟群法師: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濟群法師: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濟群法師: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濟群法師: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
-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濟群法師: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濟群法師: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yīng)該逃避痛苦嗎?
- 濟群法師: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濟群法師: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濟群法師: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濟群法師: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濟群法師: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