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圣徐霞客

  游圣徐霞客

  文/釋本性

  讀中學時,就特崇拜明代徐霞客。

  這不僅僅因為他:馳騖數(shù)萬里,躑躅三十年。還因為他寫成了天下奇書之《徐霞客游記》。

  今天,2012年5月19日,中國國務院批準設定的中國旅游日。這旅游日,5月19日,是以《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作為日期。去年,首屆中國旅游日的主題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年的主題:愛旅游,愛生活

  早年,在常熟興福寺時,讀過《徐霞客傳》,作者是常熟的錢謙益。那時,我對徐霞客的出行,要么伴一僧,要么攜一奴的做法,印象深刻。

  徐霞客旅歷,從22歲起出游,直至56歲時去世。在那時代,這是常人很難做到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是“中華旅游第一人”,亦是“背包客的始祖”,堪稱“游圣”。

  少年徐霞客便嗜好游歷,更立愿說:大丈夫朝游碧海,而暮宿蒼梧。他的好旅嗜游,與其家庭影響關系很大。其父一向樂于山水,有次,兩官員來訪,他知消息后,為避而不見,悄悄從后門溜掉,到太湖樂他的山水去了。徐霞客少年時,由于文思很好,親友都勸本無意官場與八股文的他去考科舉,以便金榜題名,惟其父說:人各有志,豈可勉強。19歲時,其父亡。古人云:父母在,不遠游。因老母在堂,他仍沒有遠去。對此,他母親對她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志在四方,出去游歷吧,到天地間去舒胸放眼,怎能因我,如籬笆里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為呢。為此,他就戴著母親親手為他做的遠游冠,出門壯游,時年22歲。

  徐霞客的游歷,與僧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錢謙益的《徐霞客傳》曾說:他出游,或伴一僧,或攜一奴。當然,還有一拐杖,一包袱。有次,他與僧人靜聞一同欲往云南雞足山,一處迦葉菩薩的道場。不料,路遇盜賊,不僅盤資被搶,靜聞還被重傷致死。有人勸他回家算了,他說:我?guī)е话谚F鍬出來,什么地方不可以埋骨呀。不肯回頭,還是繼續(xù)前行。千辛百苦,終到雞足山。在雞足山,他把靜聞的骨灰掩埋于此,了卻靜聞臨終的遺愿。但此行,他也付出了很大代價,腳生病了,人難行走。于是,他便暫留,兼修《雞足山志》。生命后期,在他病重時,有友人去探望他,他對友人說:西漢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朝的耶律楚材等到西域,他作為一個平民百姓,也到了西域,與那三人合而為四,今雖死也無遺憾了。由此可見,他對玄奘大師的崇拜。

  從張騫,至玄奘,到耶律楚材,及至徐霞客,不同時代,其游歷模式或許會有不同,但我想,其精神當是一如的,就如我們僧人的行腳——

  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是一種生活品位。

  是一種信仰方式,

  是一種信仰境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