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jīng)
大般涅槃經(jīng)(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漢語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大本涅槃經(jīng)》或《大涅槃經(jīng)》,簡稱《涅槃經(jīng)》。北涼曇無讖譯。40卷。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卷第三十八
大般涅槃經(jīng)卷第三十八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六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清凈梵行。佛言。善男子。一切法是。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法者義不決定。何以故。如來或說是善不善;驎r說為四念處觀;蛘f是十二入;蛘f是善知識。或說是十二因緣。或說是眾生;蛘f是正見邪見;蛘f十二部經(jīng)。或說即是二諦。如來今乃說一切法為凈梵行。悉是何等一切法耶。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經(jīng)。乃是一切善法寶藏。譬如大海是眾寶藏。是涅槃經(jīng)亦復如是。即是一切字義秘藏。善男子。如須彌山眾藥根本。是經(jīng)亦爾。即是菩薩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虛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是經(jīng)亦爾。即是一切善法住處。善男子。譬如猛風無能系縛。一切菩薩行是經(jīng)者亦復如是。不為一切煩惱惡法之所系縛。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是經(jīng)亦爾。雖有外道惡邪之人不能破壞。善男子。如恒河沙無能數(shù)者。如是經(jīng)義亦復如是。無能數(shù)者。善男子。是經(jīng)典者為諸菩薩而作法幢如帝釋幢。善男子。是經(jīng)即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導師引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諸菩薩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諸闇。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病苦眾生作大良藥。如香山中微妙藥王能治眾病。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一闡提杖。猶如羸人因之得起。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一切惡人而作橋梁。猶如世橋能渡一切。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行二十五有者。遇煩惱熱而作陰涼。如世間蓋遮覆暑熱。善男子。是經(jīng)即是大無畏王。能壞一切煩惱惡魔。如師子王降伏眾獸。善男子。是經(jīng)即是大神咒師。能壞一切煩惱惡鬼。如世咒師能去魍魎。善男子。是經(jīng)即是無上霜雹。能壞一切生死果報。如世雹雨壞諸果實。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壞戒目者作大良藥。猶如世間安阇那藥善療眼痛。善男子。是經(jīng)能住一切善法。如世間地能住眾物。善男子。是經(jīng)即是毀戒眾生之明鏡也。如世明鏡見諸色像。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無慚愧者而作衣服。如世衣裳障蔽形體。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貧善法者作大財寶。如功德天利益貧者。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渴法眾生作甘露漿。如八味水充足渴者。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煩惱之人而作法床。如世之人遇安隱床。善男子。是經(jīng)能為初地菩薩至十住菩薩。而作瓔珞香花涂香末香燒香。清凈種性具足之乘。過于一切六波羅蜜受妙樂處。如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善男子。是經(jīng)即是剛利智斧能伐一切煩惱大樹。即是利刀能割習氣。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智火焚煩惱薪。即因緣藏出辟支佛。即是聞藏生聲聞人。即是一切諸天之眼。即是一切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處。即是餓鬼解脫之處。即是地獄無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眾生無上之器。即是十方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之父母也。善男子。是故此經(jīng)攝一切法。如我先說此經(jīng)雖攝一切諸法。我說梵行即是三十七助道法。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品。終不能得聲聞正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不見佛性及佛性果。以是因緣梵行即是三十七品。何以故。三十七品性非顛倒能壞顛倒。性非惡見能壞惡見。性非怖畏能壞怖畏。性是凈行能令眾生畢竟造作清凈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亦復能作。無漏法因。如來何故不說有漏為凈梵行。善男子。一切有漏即是顛倒。是故有漏不得名為清凈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第一法為是有漏是無漏耶。佛言。善男子。是有漏也。世尊。雖是有漏性非顛倒。何故不名清凈梵行。善男子。世第一法無漏因故似于無漏。向無漏故不名顛倒。善男子。清凈梵行發(fā)心相續(xù)乃至畢竟。世第一法唯是一念。是故不得名凈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眾生五識亦是有漏。非是顛倒復非一念。何故不名清凈梵行。善男子。眾生五識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顛倒。增諸漏故名為有漏。體非真實著想故倒。云何名為體非真實著想故倒。非男女中生男女想。乃至舍宅車乘瓶衣亦復如是。是名顛倒。善男子。三十七品性無顛倒。是故得名清凈梵行。善男子。若有菩薩于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攝知增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如是菩薩則得名為清凈梵行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知根乃至知畢竟耶。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菩薩發(fā)問為于二事。一者為自知故。二者為他知故。汝今已知但為無量眾生未解啟請是事。是故我今重贊嘆汝。善哉善哉。善男子。三十七品根本是欲。因名明觸。攝取名受。增名善思。主名為念。導名為定。勝名智慧。實名解脫。畢竟名為大般涅槃。善男子。善欲即是初發(fā)道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是故我說欲為根本。善男子。如世間說。一切苦惱愛為根本。一切疹病宿食為本。一切斷事斗諍為本。一切惡事虛妄為本。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先于此經(jīng)中說。一切善法不放逸為本。今乃說欲。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若言生因善欲是也。若言了因不放逸是。如世間說。一切果者子為其因;驈陀姓f。子為生因地為了因。是義亦爾。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先于余經(jīng)中說。三十七品佛是根本。是義云何。善男子。如來先說眾生初知三十七品佛是根本。若自證得欲為根本。世尊。云何明觸。名之為因。善男子。如來或時說明為慧;蛘f為信。善男子。信因緣故親近善友。是名為觸。親近因緣得聞正法。是名為觸。因聞正法身口意凈。是名為觸。因三業(yè)凈獲得正命。是名為觸。因正命故得凈根戒。因凈根戒樂寂靜處。因樂寂靜能善思惟。因善思惟得如法住。因如法住得三十七品。能壞無量諸惡煩惱。是名為觸。善男子。受名攝取。眾生受時能作善惡。是故名受為攝取也。善男子。受因緣故生諸煩惱。三十七品能破壞之。是故以受為攝取也。因善思惟能破煩惱。是故名增。何以故。勤修習故。得如是等三十七品。若觀能破諸惡煩惱要賴專念。是故以念為主。如世間中一切四兵隨主將意。三十七品亦復如是。皆隨念主。善男子。既入定已。三十七品能善分別一切法相。是故以定為導。是三十七品分別法相。智為最勝。是故以慧為勝。如是智慧知煩惱已。智慧力故煩惱消滅。如世間中四兵壞怨;蛞换蚨陆≌吣。三十七品亦復如是。智慧力故能壞煩惱。是故以慧為勝。善男子。雖因修習三十七品獲得四禪神通安樂。亦不名實。若壞煩惱證解脫時。乃名為實。是三十七品發(fā)心修道。雖得世樂及出世樂四沙門果及以解脫。亦不得名為畢竟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是故我說畢竟者即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善愛念心即是欲也。因善愛念親近善友。故名為觸。是名為因。因近善友故名為受。是名攝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為增。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所謂欲念定智。是即名為主導勝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脫。除斷愛故心得解脫。斷無明故慧得解脫。是名為實。如是八法畢竟得果名為涅槃。故名畢竟。復次善男子。欲者即是發(fā)心出家。觸者即是白四羯磨。是名為因。攝者即是受二種戒。一者波羅提木叉戒。二者凈根戒。是名為受。是名攝取。增者即是修習四禪。主者即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導者即是阿那含果。勝者即是阿羅漢果。實者即是辟支佛果。畢竟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善男子。欲名為識。觸名六入。攝名為受。增名無明。主名名色。導名為愛。勝名為取。實名為有。畢竟者名生老病死迦葉菩薩言。世尊。根本因增。如是三法云何有異。善男子。所言根者即是初發(fā)。因者即是相似不斷。增者即是滅相似已能生相似。復次善男子。根即是作因即是果。增即可用。善男子。未來之世雖有果報。以未受故名之為因。及其受時是名為增。復次善男子。根即是求得即是因用即是增。善男子。是經(jīng)中根即是見道。因即修道。增者即是無學道也。復次善男子。根即正因因即方便因。從是二因獲得果報。名為增長。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畢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云何可得。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云何為十。一者無常想。二者苦想。三者無我想。四者厭離食想。五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者死想。七者多過罪想。八者離想。九者滅想。十者無愛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修習如是十種想者。是人畢竟定得涅槃。不隨他心自能分別善不善等。是名真實。稱比丘義。乃至得稱優(yōu)婆夷義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菩薩乃至優(yōu)婆夷等修無常想。善男子。菩薩二種。一初發(fā)心。二已行道。無常想者亦復二種。一粗二細。初心菩薩觀無常想時作是思惟。世間之物凡有二種。一內(nèi)二外。如是內(nèi)物無常變異。我見生時小時大時壯時老時死時。是諸時節(jié)各各不同。是故當知內(nèi)物無常。復作是念。我見眾生。或有肥鮮具足色力去來進止自在無礙;蛞姴】。色力毀悴顏貌羸損不得自在。或見財富庫藏盈溢;蛞娯毟F觸事鮮乏;蛞姵删蜔o量功德;蛞娋咦銦o量惡法。是故定知內(nèi)法無常。復觀外法。子時芽時莖時葉時花時果時。如是諸時各各不同。如是外法;蛴芯咦慊虿痪咦。是故當知。一切外物定是無常。既觀見法是無常已。復觀聞法。我聞諸天具足成就極妙快樂神通自在。亦有五相。是故當知即是無常。復聞劫初有諸眾生。各各具足上妙功德。身光自照不假日月。無常力故光滅德?lián)p。復聞昔有轉輪圣王統(tǒng)四天下。成就七寶得大自在。而不能壞無常之相。復觀大地。往昔之時安處布置無量眾生。間無空處如車輪許。具足生長一切妙藥。藂林樹木果實滋茂。眾生薄福令此大地無復勢力。所生之物遂成虛耗。是故當知。內(nèi)外之法一切無常。是則名為粗無常也。既觀粗已次觀細者。云何名細。菩薩摩訶薩觀于一切內(nèi)外之物乃至微塵。在未來時已是無常。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壞相故。若未來色非無常者。不得言色。有十時差別。云何十時。一者膜時。二者泡時。三者皰時。四者肉團時。五者肢時。六者嬰孩時。七者童子時。八者少年時。九者盛壯時。十者衰老時。菩薩觀膜若非無常不應至泡。乃至盛壯非無常者終不至老。若是諸時非念念滅終不漸長。應當一時成長具足。無是事故。是故當知。定有念念。微細無常。復見有人諸根具足顏色暐曄。后見枯悴。復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無常。復觀四大及四威儀。復觀內(nèi)外各二苦因饑渴寒熱。復觀是四若無念念微細無常。亦不得說如是四苦。若有菩薩能作是念。是名菩薩觀細無常。如內(nèi)外色心法亦爾。何以故。行六處故。行六處時;蛏残幕蛏列。或生愛心或生念心。展轉異生不得一種。是故當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無常。善男子。菩薩若能于一念中。見一切法生滅無常。是名菩薩具無常想。善男子。智者修習無常想已。遠離常慢常倒想倒
次修苦想。何因緣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于無常。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緣故名為無常。無常因緣故。受內(nèi)外苦饑渴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苦皆因無常。復次智者深觀此身。即無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復是苦。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是苦滅即是苦。苦生滅故即是無常。非我我所修無我想。智者復觀苦即無常無常即苦。若苦無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喾鞘俏覠o常亦爾。如是五陰亦苦無常。眾生云何說言有我。復次觀。一切法有異和合。不從一和合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一切和合皆無自性。亦無一性亦無異性。亦無物性亦無自在。諸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復作是念。一切法中無有一法能為作者。若使一法不能作者。眾法和合亦不能作。一切諸法性終不能獨生獨滅。和合故滅和合故生。是法生已眾生倒想。言是和合從和合生。眾生想倒無有真實。云何而有真實我耶。是故智者觀于無我。又復諦觀何因緣故眾生說我。是我若有應一應多。我若一者。云何而有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人天地獄餓鬼畜生大小老壯。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若多者。云何說言眾生我者。是一是遍無有邊際。若一若多二俱無我
智者如是觀無我已。次復觀于厭離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嗫諢o我。云何為食起身口意三種惡業(yè)。若有眾生為貪食故。起身口意三種惡業(yè)。所得財物眾皆共之。后受苦果無共分者。善男子。智者復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云何于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于食不生貪心。復次智者當觀。因于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舍身。今貪此食云何當?shù)蒙岽松硪。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揣食有如是過。次觀觸食。如被剝牛為無量蟲之所唼食。次觀思食如大火聚。識食猶如三百鉆矛。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四食已。于食終不生貪樂想。若猶生貪當觀不凈。何以故。為離食愛故。于一切食。善能分別不凈之想。隨諸不凈令與相似。如是觀已。若得好食及以惡食。受時猶如涂癰瘡藥。終不生于貪愛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觀者。是名成就厭離食想。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作不凈想。為是實觀虛解觀耶。若是實觀。所觀之食實非不凈。若是虛解。是法云何名為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想者。亦是實觀亦是虛解。能壞貪食故名為實。非蟲見蟲故名虛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為虛。亦能得實。善男子。若有比丘發(fā)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乞食愿得好者莫得粗惡。愿必多得莫令鮮少。亦愿速得莫令遲晚。如是比丘不名于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愿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作是愿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不空食于國中信施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作是念言。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shù)秒x于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于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于世。一一眾生周遍經(jīng)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于畜生道中;驗閹熥踊⒈蚶窍篑R牛驢。次觀轉輪圣王之身。統(tǒng)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于世間不可樂想。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于苦。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于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于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凈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系縛。然我今者貪于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儲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于屠所。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fā)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善男子。智者觀命系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饑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嗔恚發(fā)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于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于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于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智者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何等名七。一者常修想。二者樂修想。三者無嗔想。四者無妒想。五者善愿想。六者無慢想。七者三昧自在想。善男子。若有比丘具足七想。是名沙門名婆羅門。是名寂靜。是名凈潔。是名解脫。是名智者。是名正見。名到彼岸。名大醫(yī)王。是大商主。是名善解如來秘密。亦知諸佛七種之語。名正見知斷七種語中所生疑網(wǎng)。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當知是人能呵三界。遠離三界滅除三界。于三界中不生愛著。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稱可沙門之相。爾時迦葉菩薩。即于佛前以偈贊佛
憐愍世間大醫(yī)王 身及智慧俱寂靜
無我法中有真我 是故敬禮無上尊
發(fā)心畢竟二不別 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禮初發(fā)心
初發(fā)已為人天師 勝出聲聞及緣覺
如是發(fā)心過三界 是故得名最無上
世救要求然后得 如來無請而為師
佛隨世間如犢子 是故得名大悲牛
如來功德滿十方 凡下無智不能贊
我今贊嘆慈悲心 為報身口二種業(yè)
世間常樂自利益 如來終不為是事
能斷眾生世果報 是故我禮自他利
世間逐親作益厚 如來利益無怨親
佛無是相如世人 是故其心等無二
世間說異作業(yè)異 如來如說業(yè)無差
凡所修行斷諸行 是故得名為如來
先已了知煩惱過 示現(xiàn)處之為眾生
久于世間得解脫 樂處生死慈悲故
雖現(xiàn)天身及人身 慈悲隨逐如犢子
如來即是眾生母 慈心即是小犢子
自受眾苦念眾生 悲念時心不悔沒
憐愍心盛不覺苦 故我稽首拔苦者
如來雖作無量福 身口意業(yè)恒清凈
常為眾生不為己 是故我禮清凈業(yè)
如來受苦不覺苦 見眾受苦如己苦
雖為眾生處地獄 不生苦想及悔心
一切眾生受異苦 悉是如來一人苦
覺已其心轉堅固 故能勤修無上道
佛具一味大慈心 悲念眾生如子想
眾生不知佛能救 故謗如來及法僧
世間雖具眾煩惱 亦有無量諸過惡
如是眾結及罪過 佛初發(fā)心已能壞
唯有諸佛能贊佛 除佛無能贊嘆者
我今唯以一法贊 所謂慈心游世間
如來慈是大法聚 是慈亦能度眾生
即是無上真解脫 解脫即是大涅槃
大般涅槃經(jīng)卷第三十八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涅槃經(jīng)》十句經(jīng)典語錄
- 經(jīng)常煩惱的話,煩惱也會跟著增長
- 大般涅槃經(jīng)中的涅槃思想
- 第二十一卷 南本大般涅槃經(jīng)
- 大般涅槃經(jīng)四相品斷肉食章
- 大般涅槃經(jīng)論
- 曇無讖與《大般涅槃經(jīng)》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卷第三十
- 《大般涅盤經(jīng)》略釋(下)
- 《大般涅盤經(jīng)》略釋(上)
- 《涅槃經(jīng)》與涅槃師
- 《大般涅槃經(jīng)》在北朝隋唐時期的傳播與影響
- 涅槃傳譯與中國涅槃宗的形成
- 涅槃學派——弘傳《涅槃經(jīng)》而得名
- 涅槃經(jīng)原文
- 涅槃經(jīng)文章
- 涅槃經(jīng)講解
- 涅槃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