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yán)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果地,故曰華嚴(yán)。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法身,故曰華嚴(yán)。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四十華嚴(yán) 第一卷 第3講

  《四十華嚴(yán)》第3講(2006年11月28日) A

  我們昨天跟各位談到啊,華嚴(yán)修法的特色,我們跟各位提到分有技術(shù)面跟工程面。那么技術(shù)面要怎么進行呢?這是我們要探討的。

  各位可能會一直覺得,直接來下手就好,很多學(xué)佛的朋友們都有這種感覺,“師父,怎么開悟?”師父說“開!”那你就“霧”了,你是“滿天大霧”的“霧”,那個“霧”不算。開悟不是說怎么開悟,你不可能開悟的,它有一個先決條件你必須具備。

  那些具備的先決條件是什么?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看老師寫字,寫的好漂亮,就去問老師“要怎么樣字才寫的好?”你想老師會告訴你怎么樣?“你就好好寫就好了。”很多同修也這樣問“師父你喜歡喝茶,你泡的茶很好,茶要怎么泡?”教你呀?jīng)]有用。很多人喜歡到茶坊去啊,跟那些茶姑娘學(xué)泡茶,告訴你,沒用,你學(xué)的是一套理論。要怎么泡?告訴你,很簡單,你先去買十公斤的茶,各種不同的茶,帶回家,把那十公斤的茶,把它泡完,你自然就知道怎么泡。為什么呢?這叫功夫。你要把字寫好,下功夫!像我很喜歡寫字,可是我四十年沒拿毛筆,你就會知道我寫的是什么字,對不對?喜歡歸喜歡,你想開悟你喜歡開悟也沒錯啊,可是你要下功夫。

  那么,功夫我們又分兩方面。一個就是技術(shù)面,以泡茶來講,泡茶的技術(shù),以寫字來講,寫字的技術(shù),筆、墨、硯、紙啦,你要搞清楚啊。這些東西你搞不清楚,你說你會寫什么,對不對?所以你在實際運作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筆紙墨硯的基本常識你都會摸索出來,你一定會摸索出來。因為你在下功夫嘛,你遇到什么困難障礙嘛,用狼毫的筆,用羊毫的筆,還是什么筆寫出來怎么樣,那么你的墨汁太稠,不夠稠,你用的紙,什么紙,都有影響嘛,是不時這樣?同樣你在泡茶,泡不同的茶,各種不同的壺,乃至于各種不同的水,或者各種不同的火,你都會發(fā)現(xiàn)啦,對你泡的茶有影啊。你要拿捏到你的東西出來,那這個時候你就會去所有相關(guān)的,主觀、客觀環(huán)境都會去作調(diào)整。那你去想想看,你主觀客觀條件都不認(rèn)識你有可能開悟嗎?這是第一個技術(shù)面上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你都懂,但是你寫出來的字有什么格?字體啊,就是字的品味如何?這就不在于技術(shù)上的問題了,那是在于你生命中的東西了,這個部分,我們叫工程面。這個工程面是來自于你的人品。所以我們還是回到我們昨天講的五大人格性必須具足,否則你寫的字不正常,你修的法一定產(chǎn)生偏差。

  人格不健全的人為什么不能精進修行呢?男的精進會比誰都精進,叫做“魔”,要不牛魔王怎么來的?牛魔王的功夫很厲害,唐三藏就沒有牛魔王的功夫啊,但是為什么牛魔王要吃唐三藏的肉呢?聽說啊,咬一口功深加一千年,為什么?牛魔王那么厲害吃它自己的肉就好了,為什么要吃唐僧的肉呢?因為他的人品,他的生命品質(zhì)優(yōu)秀。吃的不是那塊肉,要吸收他的人品。女的也不能精進,人格性不健全的沒辦法精進,一精進就成“精”。人格不健全精進修法,男的成魔,女的成精,所以才有蜘蛛精、狐貍精。你想想看,他們的功夫不見得比佛差,但是佛跟魔差別在哪里?就在人格,就在人格性。

  所以我跟各位講,你只要人格不健全,先好好的先調(diào)理人格性的問題,功德無量。你不要先急著成佛,人家一座三個小時你就一座三天,我告訴你,變蜘蛛精、狐貍精比較快。你那功夫可以學(xué)得很好,不否認(rèn)你的功夫成就,但沒有用,你只會成魔。你要成佛,佛法教你要成佛,就是人品的問題。

  那么人品里頭再進一步要做什么呢?這是功夫了。就是《心經(jīng)》上面講的,觀自在菩薩。“觀自在”知道嗎,都會寫了,“觀”是什么?能觀能自在,不觀就不自在。那個觀要觀什么?你馬上帶進去了,你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帶,但是佛法有一定的指導(dǎo)。

  觀現(xiàn)實人生苦空無常無我,觀法界的運作苦集滅道,觀有為法的世間十二因緣、成住壞空,你這些看透了以后,那真如的世界是什么?你要能觀。你看透了,娑婆世界,然后按照佛陀的指導(dǎo),你看到真實的生命,那一種涅磐境界中的“常樂我凈”它會現(xiàn)前,那,你就是自在。所以你真的會觀,你就會自在。那么,工程面的意思也就是這三個字。

  所以昨天跟各位講,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或者觀世音自在菩薩,你不要把它擬人化,變成一個人。它不是一個人,它是你生命中的一項品質(zhì),一項因素,我們佛法中叫做性德。所以,你把菩薩的名號要性德化不要擬人化,過度擬人化你看不懂佛法,你就會拜偶像,你就會迷信。我們不是叫你拜偶像,不是叫你迷信,是要你覺悟的,要你明心見性,要你開智慧的,不是要你增長迷信的。所以我們呼吁,各位把佛菩薩的名號先性德化,這樣你就知道說,學(xué)佛在學(xué)什么。

  所以我們學(xué)佛有幾個前提,包括指導(dǎo)者,你假如去找善知識、找?guī)煾敢棠愕脑,那有五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不傷害眾生。這沒有問題吧!但你常常會發(fā)現(xiàn),邪魔外道就是會傷害眾生,有些人有被孽待狂,還以為被人家傷害他很高興,這個叫被孽待狂,這個不當(dāng)。所以我們第一個前提不傷害眾生,包括你將來從今往后也是一樣,要發(fā)愿絕不傷害眾生,你跟人家學(xué)也是一樣。

  第二個不欺騙眾生。這個就很廣了,要怎么不欺騙?有很多教導(dǎo),是暫時不告訴你,但是它不是欺騙。那,這個原則你假如不能確定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心悅誠服的接受善知識的指導(dǎo)。因此佛教界,我們本身就有一個這樣的前提,一個指導(dǎo)者不能夠欺騙眾生。來跟你學(xué)的人他是無知的,就好像父母一樣他不能欺騙孩子,孩子是無知的,我們不認(rèn)為孩子有過,因為孩子無知嘛,有過呀是父母親有欺騙。同樣的一個學(xué)佛人要跟一位善知識來學(xué)的話,善知識怎么可以欺騙眾生呢?這是絕對不行的,這是一個本質(zhì)。

  第三個就是不給眾生迷信。不能給眾生迷信。那你只要進入宗教界里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糊里糊涂的狀況,都是在給眾生迷信的,那個叫“獅子身中蟲,還吃獅子肉”,靠佛吃飯,混飯三界,欺騙眾生才給眾生迷信。佛法是要給眾生覺悟,覺悟人生宇宙的大道理,要給這些佛弟子能夠找尋到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標(biāo),發(fā)現(xiàn)生命的存在與真相,過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那你怎么可以給他迷信呢?所以這里面我們通常講的情況,你去注意看看,外面很多流通的這些,所謂善書或者佛書,你可能也有著作在流通,我告訴你,我講的是事實,但是你不要對號入座,我不是說你。很多人在這些佛書上面很肯定、很篤定地“一定”“凡是”,這種話出來時候,通常會誤導(dǎo)眾生,都會誤導(dǎo)眾生。因為在講的人是為了加強語氣,就用很肯定地,那你就被我騙了。

  昨天有人問藕益大師如何如何,我告訴你,你就是被他那肯定地口氣所欺騙,他雖然不想讓你迷信,可是他也使你墮落了,因為你把他的執(zhí)著,那個“厭”解釋成“厭氣”“厭惡”,那就不對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太肯定了。那你呢?你不懂得語言模式。所以我們昨天告訴各位,語言是人類最笨拙的溝通手段,他很難去講清楚,因為他講只是用意在肯定他的那個立場,可是你的解讀就會錯誤。所以我跟你說你跟任何善知識在一起,一定要懂得他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否則你會把甘露良藥變成毒藥,因為你誤解了。那個誤解是從你那邊產(chǎn)生的。

  所以我們講經(jīng)的人在揣摩一個問題,我不知道其他講經(jīng)人的狀況,但是我經(jīng)常在揣摩,第一個我不能講錯,第二個我不能讓你聽錯,知道嗎?第三個你講出去給別人聽的時候會不會講錯?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地方。我要怎么講?基本上我是不會講錯的,我講了時間不多啦,大概兩三萬個鐘頭而已,像這樣子一個鐘頭一個鐘頭一直講。我最多的時候每個月要講一百個鐘頭以上,每個月啊,早上晚上排得沒時間,早上三點半起來,四點開始講,還有人爬墻進來聽。有啊,講那么多,我告訴各位我一句話都沒有用過慣性,每一句我都很清楚,但是發(fā)生一個問題,我雖然沒講錯,聽的人聽錯的人很多。所以我要注意了,講話要怎么講。而我發(fā)現(xiàn)了,像我們怡學(xué)大和尚講話就很有技巧,不會讓你聽錯。像我這個啊,講得理直氣壯的時候,像大炮一樣“砰”就出去,很多人都被打敗了。為什么?因為我覺得這樣講很好,那就忽略了你那邊在轉(zhuǎn)話在拷貝我這句話出去的時候,它都變形了。所以我開始在留意啊,我要怎樣講你才不會聽錯。

  當(dāng)我留意到我要怎樣講你才不會聽錯的時候,事實上對我來講是進一步,更進一步。那么在這當(dāng)中我還會考慮到,你一聽很高興會把我的話傳出去呀。傳出去的時候啊,你常常大概會傳一半,因為你會把你最喜歡的那一句傳出去,前面也沒有后面也沒有,你雖然懂了,對方聽不懂啊!這個很麻煩,因為那已經(jīng)跟我無關(guān)。

  我跟你肯定啊,藕益大師絕對不是那意思,因為你不知道啊,藕益大師學(xué)易經(jīng),你知道嗎?藕益大師很多著作是用易經(jīng)來解佛經(jīng)的,他通風(fēng)水。而且藕益大師有個專長,他就喜歡卜卦。卜卦,你知道嗎?所以你看他的《彌陀要解》啊,我告訴你,你根本完全看錯,包括很多人講《彌陀要解》,完全看錯!因為你不了解藕益大師這個人,你只用藕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來解釋《阿彌陀經(jīng)》啊,你絕對錯,不是他錯。因為藕益大師絕對沒有我修這個法門,要防止你把話傳出去的時候傳錯話。他沒講,他沒修這個法門,至少我現(xiàn)在在修。

  所以前兩天我告訴你,不要把我當(dāng)圣人,你要把我當(dāng)圣人我就會變剩下的那個人,知道嗎?我們只是朋友,當(dāng)朋友就好。當(dāng)你把我看成朋友,要把我的話轉(zhuǎn)出去的時候你就不會那么理直氣壯,你就不會講,我有個上師我有個大師,不會,你會說我有個朋友他怎么怎么講,那大家會把這種氣氛稍微平和一下。要不然就像昨天那個問了,有個修佛的人這樣講,我告訴你普通修佛的人講什么你大概也不會理他,你雖然講說有個修佛的人是這樣講,那一位你一定,你心目中把他當(dāng)作圣人,知道嗎?問題就在這個地方。

  所以我們告訴你一個很重要的,怎么樣不使眾生產(chǎn)生迷信,一個善知識啊,要作指導(dǎo)者這是他的一個先決性條件,要不然下面會產(chǎn)生一大堆的弊端。為什么會有正法,像法,末法乃至無法的時代?大家都那么認(rèn)真那么殷勤的在求法,可是正法到你手上為什么會變末法?關(guān)鍵就在這里,語言的障礙。所以不使眾生迷信這個前提,是一個指導(dǎo)者本身要具備的條件。

  第四個不挖苦眾生。不要苦惱眾生。

  第五個不要恐怖眾生。那個一講話,你聽不習(xí)慣“下地獄”“背因果”“果報”“有報應(yīng)”,恐怖眾生!我告訴你,發(fā)自于身口意三業(yè)的都有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要講的是,你講的是善的還是惡的,你講的惡的有惡報嘛,你講善的有善報啊,對不對?你的行為、你的思維都一樣,身口意三業(yè)都是因,下面就是果報。果報等緣來就現(xiàn)前,緣到了果到了。所以我跟你講,當(dāng)你身口意造因的時候,果就已經(jīng)存在了。所以因果是同時的,那個報應(yīng)什么時候到?等緣啦,緣到了報應(yīng)就現(xiàn)前,不是不報,因緣未到。因緣到你躲都躲不掉。關(guān)鍵就在這里。

  那你假如造了惡因以后,你怕果報現(xiàn)前,你要怎么辦?那就先懺悔。因為你發(fā)現(xiàn)了嘛,針對那件事懺悔。

  懺悔叫什么,懺悔要怎么解釋?佛說懺悔我們就懺悔,你怎么懺悔?懺悔就是反省、檢討,從你內(nèi)心里頭真正去反省,把那個因素給除掉,后不復(fù)造,以后呢不再造,這是懺悔的第一個要件。懺悔的第二個要件呢,要將功補過。怎么將功補過?比如我罵人,“糟糕,我這樣罵不好。”對不對?不好那怎么樣?可是罵已經(jīng)罵出去了,對方受傷了,那怎么辦呢?或許對方也不在意,粗枝大葉的人,你罵的時候他像一陣風(fēng)過去了,可是果報你現(xiàn)前羅!

  他不找你算賬,沒錯,可是你的果報也會現(xiàn)前,這時候怎么辦呢,你要將功補過。怎么補過?要贊嘆!因為我嗔心罵人,現(xiàn)在要以歡喜心來贊嘆人家,用歡喜!你說要贊嘆到什么時候?以后我們修隨喜功德、稱贊如來,用贊嘆的方法。

  不是說我罵人一聲,那贊嘆三次就抵過了,不是這樣算的。至少你要勉勵自己多贊嘆,養(yǎng)成隨喜贊嘆別人的這一個生命能力是很重要的,這個我們將來在講圓融道修法的時候我們再詳細(xì)講這個部分。

  這個是指不自怖、不他怖,不自苦、不他苦,不苦惱自己、不苦惱別人。做錯事不要在那里哀怨“唉呀,我要下地獄呀,我造了很多業(yè),我怎么辦啦?”這種人統(tǒng)統(tǒng)去死好了。不要這樣哀怨,不要這樣恐怖自己,不要這樣挖苦自己嘛。誰不造業(yè)呀?我們又不是圣賢,對不對?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重點在知過能改,改就是懺悔。所以這是一個先決性條件。

  有了這樣的前提以后,那我們來修行,你大概就沒有問題了。一個不懂得懺悔跟反省的人,基本上是人格性有缺陷,那五大人格性有缺陷。我們應(yīng)該來講,一個正常人,他會經(jīng)常反省自己,經(jīng)常檢討自己。

  所以,你今天已經(jīng)學(xué)佛了,你也開始做功課了,不管是念佛,修密或者禪修或者是什么誦經(jīng)拜佛,不管,每天晚上做完課以后啊,大概要靜坐半個鐘頭,檢討一下“今天我的身口意三業(yè)有哪些地方不對,要改。”你自己去反省,向你自己負(fù)責(zé),不是要講給佛聽,也不是講給師父聽,都不是,自己向自己負(fù)責(zé),想一想,去改。那個事情只有你才知道,因為有些起心動念只有你才知道別人不知道。

  但是你要知道,你的意念一動,意業(yè)就生了,這個就叫業(yè)識身。業(yè)識身,你可能發(fā)生在身口意三方面,這個業(yè)識身是惡質(zhì)跟雜質(zhì)。這個惡質(zhì)跟雜質(zhì)包裹著你的法身,然后隨業(yè)流轉(zhuǎn),這個叫輪回。

  輪回是什么東西在輪回?就是那個業(yè)識身在輪回。所以由業(yè)識身來接受苦樂報,你造惡業(yè)當(dāng)然你就受苦報,你造善業(yè)就受樂報。有人今天福報很大,福報大不是不好,它是你的本質(zhì)呢還是你的雜質(zhì)?假如是雜質(zhì)呢,福報受完了就沒了。假如是本質(zhì)的話,它是永遠(yuǎn)的存在。

  那我們要怎么看你的福報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真的是本質(zhì)顯現(xiàn),假的就是洪福齊天。那福報要來一直來,不要也不成,錢這么多不要了,不要還是來,因為你前輩子修那么大的福報。它要來你擋不住,那個時候你說“我要用完了怎么辦?”那沒辦法,因為它正在來的時候,你用不完?墒钦娴挠猛炅司筒辉賮砹,那你求天天不應(yīng)、求地地不靈。

  但是本質(zhì)的福報不是這樣。本質(zhì)的福報是我要它就來。你怎么要。课覀冎v,就跟菩薩講“菩薩,我現(xiàn)在要干什么,我要貴人沒貴人幫我找個貴人啦。”唉,你就好了,哪一天,嘣,一個貴人跑出來,那個貴人會“唉!我就是你的貴人。”那就是魔,沒有哪個貴人跑出來說“我就是你的貴人”,沒有啦,或者說他是什么佛菩薩要來指引你一條迷津啦,不是。貴人是在生活中,會使你的危機平平淡淡地度過。那是從你的本質(zhì)中出來的。

  你也會發(fā)現(xiàn)有人有很多貴人,七嘴八舌啊使你昏頭轉(zhuǎn)向,有沒有?這個也說很對那個也說很好,你不知道怎么辦,有沒有?那個不叫本質(zhì)的東西,那個叫雜質(zhì)的福報。太多貴人了,有的教你上山有的叫你下海,你不知道怎么樣,快要被四分五裂了,那個叫雜質(zhì)的福報。包括一般人所講的福報,財富金錢也一樣,財富金錢太多的不是福報是業(yè)力。

  有個故事講給各位聽聽看,你可能聽過了,我講的不可能像記錄的清楚,不過大概是這樣。

  有個員外很有錢,每天胸前都戴著兩個金算盤,每天算啦每天收入多少,用到哪里要怎麼樣讓錢再滾錢。

  太太看他每天忙得昏頭轉(zhuǎn)向就很不高興,有一天就跟他講“看你那么有錢怎么那么苦惱?”

  “哎呀錢多好,你看我錢這么多,你才有那么好的衣服穿,那么多的傭人可以供你使喚。”

  她說“這有什么了不起,一點都不高興不快樂。”

  他說“不然,你要怎么快樂?”

  她說“你看我們家圍墻外面那對老夫妻,你注意聽,又開始了,放個小板凳先生把腳跨在板凳上,拿起二胡來,太太就唱山歌。你看,有沒有聽到?他們兩個好高興啊!我嫁給你三十年了,一句也沒哼過,太沒情調(diào)了。”

  這個員外說“好!就這樣子,送給他五百兩銀子,你就拿過去給他。”

  第二天以后就不再唱山歌了。過一個月以后啊,那夫妻倆就把五百兩銀子送回來了。

  太太就問他“你為什么不要。课灏賰摄y子很多呢。”

  他說“是呀,自從你送給我們以后啊,我就完蛋了。怎么樣呢?我怕小偷來偷。晚上我們倆個又不敢睡覺,白天我們又不敢出去。我必須守著它,所以呢,白天我睡覺,晚上她睡覺,所以我們唱歌就唱不起來了。”

  “錢好嗎?”

  他說“錢不好,我還給你好了。”

  自從還了以后,那一天下午開始,他們又唱山歌了。

  要知道啊,這個告訴我們一個問題,你要懂得檢討反省,不要一味追求你的目標(biāo),可能會讓你喪失了幸福的享受,這個叫做“位移理論”。

  我們原來是追求幸福的,為了要幸福呢,你可能說我們買個房子,要買個房子所以要賺一堆錢,然后就拼命去賺一堆錢,賺了一堆錢以后呢,房子也買了,二十年過去了。夫妻兩個人就為了那個殼,那個屋子,結(jié)果那個“家”的內(nèi)容不見了。二十年以后把那個殼、那個屋子弄起來了,那個家已經(jīng)分裂了。有沒有?有沒有感覺到?這個就是位移,位子被移開了,我坐的這個位子,被偷偷的換走了,你都不知道。這個是很遺憾的。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呢?因為你的大腦太發(fā)達(dá)了,佛教的術(shù)語叫做“識性發(fā)達(dá)”的結(jié)果,識性發(fā)達(dá)。你都不知道,偷偷摸摸的被人家偷天換日了。家可能弄到了,成功可能得到了,可是呢,幸福不見了,健康不見了,子女不聽話了,夫妻可能,可能啊,我不是說你啊,不要說我罵你啊,離婚了。那,你成功又有何用呢?成功應(yīng)該給你帶來幸福,成功不應(yīng)該給你帶來災(zāi)難。

  所以各位要注意,學(xué)佛一定要掌握這個人生的基本原則。

  所以,隨時我們都在檢討“活著的價值跟意義在哪里?”“我這樣活著對嗎?”“我這樣忙碌對嗎?”“我為何而活下去?”“活著且干什么?”,你有沒有想過“我是誰呀?”“我在做什么?”你假如能夠篤定說“這樣子做對”,那就做。假如你對于“我為什么這樣做”還搞不清的話,那就多拜佛、多誦經(jīng)、多聽我講經(jīng)。

  都沒有人鼓勵,看!聽我講經(jīng)都那么痛苦嗎?(鼓掌,眾人笑)真不夠幽默,不是我愛這樣講啊,這個叫做幽你一默。

  我想。今天的重點啦,我要先跟各位談的,是技術(shù)面的問題。剛才講的那些,其實都是做工程面的基礎(chǔ)鋪墊,你自己要去給自己找一個人生的價值觀,社會有社會的中心價值觀,那你個人有你的生命價值觀,生命價值觀不要背離這個中心價值觀太遠(yuǎn)。

  我要跟各位談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大法門。每一個人,我講一個人啦,佛法是從,講修行都是講個人,你不要管別人,這是第一個。各人有自己的生命空間,我講這個名詞啊,你把它定義下來,各人有各人的生命空間。

  那么,你跟第二個人在一起,就是你的那一半,包括你的情人你的愛人,你的父母,兄弟,或者你的辦公室里頭的同事同仁,或者我們這個社會、國家或者是這個世界、人類乃至于六道眾生相處,這個,有一個族群公約。我這樣講,從你一個人跟你的那一半,一直構(gòu)成到整個社會、整個世界乃至全法界的六道眾生,甚至于是十法界,跟佛、菩薩、聲聞、緣覺還有六道輪回的眾生,要怎么樣子合和相處?

  佛法講的境界是很廣的,不是只有小小倆夫妻啊,F(xiàn)在,我們倆夫妻都搞不定,搞到最后就是離婚,為什么?離了就昏了嘛,所以叫離婚。剛開始見面的時候一見鐘情,然后就結(jié)婚,結(jié)了就昏了;柽@邊也不對昏那邊也不對,那個叫什么?那個叫族群公約,人與人相處有一個公約,必須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接納、互相欣賞。

  可你當(dāng)沒有這種準(zhǔn)備的時候,你兩個撞在一起,所以昏倒。你說“好我們現(xiàn)在想清楚了,因為沒有弄清楚所以結(jié)婚,現(xiàn)在弄清楚了所以要離婚”,還是昏吶,通通昏。這就表示你們兩個人的族群公約沒有架構(gòu)起來。

  你要成立一個家庭,我們結(jié)婚就要建立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嘛,對不對?我不是鼓勵你,但是我不反對,我們出家人不是鼓勵你一定要結(jié)婚成家要恩恩愛愛甜甜蜜蜜啊,不是指那個。但是你既然要結(jié)婚,建立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這是一個共識。那么建立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有一個公約啊。

  所以我簡單跟你講,你是男的,結(jié)婚就以女方為主,這是一個,要不然你不能包容她。你是女的,結(jié)婚就要以男方為主。你要先有這種認(rèn)識,但是現(xiàn)在很難,因為現(xiàn)在你在家里還沒結(jié)婚的時候,你是個孩子王。孩子王,知道嗎,在家里你最大。

  聽說我們大陸啊,我不是大陸的我不知道,聽說我們一胎化政策都是生一個,生一個,爸爸媽媽就痛你這一個,你就做王了。所以早上起來棉被一踢,人就走了,媽媽替你折棉被。你要知道結(jié)婚以后你要替人家折棉被,這個你沒想過?吃完飯,啪一丟,人就走了,媽媽替你洗碗筷,回到家一座就開始吃了,你從來沒想過你要替人家洗碗筷,你要做飯給人家吃。你沒想過,既然要結(jié)婚你要先想這一點!你要替人家洗衣服,你洗完澡啊,有的聽說還是父母親替他洗澡,活到七老八十還要父母洗,你父母親永遠(yuǎn)不要死呀?你要想到這一點。

  所以這個族群公約要開始架構(gòu),要結(jié)婚,那你的生活習(xí)慣要變,第一個“要以對方為主不是以我為主“,你再不是孩子王了,所以結(jié)婚其實是很慘烈的。本來是當(dāng)王,一結(jié)婚你要當(dāng)奴隸,先服務(wù)一個人接著要生第二個,只要生孩子下來就以孩子為主了。你會發(fā)現(xiàn)兩夫妻為孩子會開始吵,就開始吵了。”我要他學(xué)音樂”“我要他學(xué)哲學(xué)”“我要他學(xué)科學(xué)”“我要他將來當(dāng)主席”,都是你想的,你這個孩子將來什么料子,大概只能當(dāng)豆腐渣,你都不知道,因為你們兩個再吵下去啊,那孩子就完蛋了。你不知道。

  三個人有三個人的族群公約,兩個有兩個人族群公約。好了,還不止這個樣子,因為你結(jié)婚是兩個家庭在一起,就等于兩個世界碰在一起啊,有些時候兩小無猜,那“四大天王”,是不是“四大天王”啊,兩方面的父母就吵成一團了。要住我家要住你家,好了,你就發(fā)現(xiàn)兩個人嘛,變成六個人在一起的族群公約。生了這小孩子后就變成三代,七個人的族群公約,那你會混成一團。

  逐漸你要一直擴大,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那個族群公約其實就是人際關(guān)系,那個族群公約其實是什么?灑掃,應(yīng)對,進退。有沒有?

  我們發(fā)生最嚴(yán)重問題就是應(yīng)對、進退發(fā)生問題,應(yīng)對、進退。再簡化一點叫做為人處事,做人處事發(fā)生問題了。

  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今天的人最大的苦悶呀,就是應(yīng)對進退發(fā)生問題,就是做人不會做人,怎么辦呢?假如今天你是為人父母,遲早你都會為人父母,因為你沒有出家。那你要教子女的其實不是什么技能,要教他應(yīng)對進退,要教他怎么樣跟人家相處,處得來。

  今天我要告訴各位,我們這個世界最糟糕的,全世界都一樣,物質(zhì)文明越發(fā)達(dá),資訊來往越頻繁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應(yīng)對進退的問題都發(fā)生障礙,而且嚴(yán)重障礙!甚至于今天,有很多人,就是坐在電腦里頭過著一種虛擬的世界,他面對人的時候好像面對老虎獅子一樣,他不會講話了,不會跟人家相處了,這是很可怕的現(xiàn)象。

  所以我是奉勸各位,有空的時候不要太疼、太溺愛自己的子女,要讓自己的子女從小,在兩三歲的時候開始要有朋友,你不要到二三十歲才有朋友,大概一般都被騙。因為社會是險惡的,你沒有族群公約,你不知道怎樣跟人家如何互動,你不知道什么樣叫做良師益友,你不知道什么叫做江湖險惡,你不知道什么樣叫損友,什么叫惡友,不知道。那這樣的話你越疼你的子女,你的子女越糟糕。這個部分我們不詳講了,詳細(xì)講下去時間占太多了。

  我是先跟各位講人性品質(zhì)的這個部分,你了解以后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你要該怎么開悟。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資糧道,資糧道有三個。我先把縱軸線給拉出來:第一個就是人格性要健全,這是資糧道第一項。當(dāng)你人格很健全,人生觀很健全,心理沒有缺陷,人格沒有扭曲,你的人際關(guān)系良好的時候,你的生活才會正常。

  正常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間其實是多變化的。我講的只是多變化,多變化就是無常。各位知道嗎?天下間通通都是無常,沒有永恒的東西。只有一個東西是永恒的,那個永恒的名詞叫做無常。知道嗎?因為那個無常是永恒的,所以一切都是無常的,你放心!既使永恒它的名字也叫無常。就是這個原因,你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世界就是這個狀態(tài),所以叫做苦空、無常、無我。

  那個苦有很多定義,你不要一直以為吃苦瓜那種苦,不一定。被釘子砸到了,苦,那不是苦,那個叫痛?嗍鞘裁茨?苦就是無奈,苦就是求之不得,知道嗎。你要要不到,“我愛他(她),可是他(她)愛她(他)不愛我”,那就苦了,對不對!苦就這樣來的,當(dāng)“我愛他(她),他(她)愛我”,當(dāng)然不苦啊,可是你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愛他(她),他(她)也很愛我,可是呢他(她)得癌癥”,苦。∥腋嬖V你,兩個相愛你覺得沒事,可它后面有個什么事在,有沒有?你要留意啊,當(dāng)你愛他(她),他(她)愛你。當(dāng)他(她)晚上熬夜的時候啊,我告訴你,你就睡不著,因為你愛他(她),所以希望他(她)早一點休息。可是他(她)說“這個沒有做好不行,明天要交報告。”那個時侯啊,他(她)不苦,因為他(她)在忙在工作,他(她)其實不苦。你在旁邊呀坐立難安,那個就叫苦?嗖皇钦f世界什么苦,這個就是苦了,你越不懂它就越苦。等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你就慌亂。

  這個部分人格性具足以后你才能看清這個世界真正的狀況,這個時候你會產(chǎn)生一種,叫做出離心,出離不是討厭,是看得很清楚,這世間一切是苦,既然一切是苦那是什么呢?你就會產(chǎn)生一種不執(zhí)著的心,不執(zhí)著。愛,很美,但不執(zhí)著;錢,很好,不要執(zhí)著。你要知道,成功了不起,不要執(zhí)著。

  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失敗比成功更美,知道嗎?成功的人只能夠說“承讓了,承讓了,承蒙你讓給我。”對不對?有沒有這經(jīng)驗?下棋贏了對方,那你頂多說“承讓了”。可是輸?shù)娜,你會發(fā)現(xiàn)啊,他能展現(xiàn)一種智慧,為什么?“唉呀!你真厲害,高明啊。”我9000米高,你9001米,所以你贏我。那時侯你才會展現(xiàn)一種胸襟,因為輸?shù)娜瞬艜嬲潎@贏的人,知道嗎?所以失敗比成功更美。

  可是我們就是不會訓(xùn)練說,我們怎么當(dāng)一個失敗的人。各位要記得,成功的人一天24小時,失敗的人也一天24小時。成功的人要吃飯,失敗的人也要吃飯。我告訴你,成功跟失敗的人,兩個人是平等平等的。可是你大腦潛意識里告訴你“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可是你要知道,有一個人成功你要知道有多少人失敗。所以我告訴你,失敗是很正常的,成功的人是不正常的。我不是罵成功的人,你們不要對號入座。這是,事實是事實,絕對事實,情節(jié)不是虛構(gòu)。

  你仔細(xì)看看,成功的人永遠(yuǎn)是比失敗的人永遠(yuǎn)是少得非常少。失敗的人很多,但是要活出一個失敗者的特色來,非常少。因為每一個失敗的人都會覺得“唉呀,很慚愧。”失敗有什么好慚愧,失敗是正常的,有什么好慚愧。像我一輩子都在失敗,知道嗎?

  失敗,挫折,逆境,不如意,這些名詞很多,我只是講四個,其實還很多了。那個時候,當(dāng)你的人生里有那種失敗,挫折,逆境,不如意的時候,是你的生命要成長的關(guān)鍵時刻。生命的成長永遠(yuǎn)都是在失敗挫折當(dāng)中。

  你不要以為說,我一輩子都很順,我告訴你一直都很順的人災(zāi)難在后面,他只要失敗一次就完了,他受不了那種打擊。但是經(jīng)常經(jīng)歷過那些鍛煉的人,他的生命是很堅韌的,他的生命是很芬芳的,因為他的成長是一步一步踏出來的,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你要有這種認(rèn)知,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產(chǎn)生出離心。

  因為你在一再的失敗挫折當(dāng)中,你一定會發(fā)覺,那,真正的人生是什么?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什么?這個時候你再進行一下生命領(lǐng)域里頭的探索,你就在摸索了,真正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是摸索出來的。

  你說“師父,告訴我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什么?”怎么講,我告訴你,有些商人說“無商不奸”,有些人說“無官不貪”。那些人呵,我不是說你呀,你不要對號入座,有這種人生。有的人說“人生以服務(wù)為目的”,誰講的?孫中山先生,聰明才智大者當(dāng)服千萬人之務(wù),聰明才智小者當(dāng)服一人之務(wù),服務(wù)自己嘛。你問什么人,他講什么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不一樣的。那個誰啊“我思故我在”,你最好不要思太久,會得憂郁癥。有時候還是出去運動比較好。

  因為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每一個人自己摸索出來的,對他來講那是對的,對你來講未必,你要自己去摸索。

  所以我告訴你,真正修行的三個基本條件,我們叫資糧道就是這三個:第一個,健全的人格性。第二個,產(chǎn)生出離心。第三個,開始摸索。這個時候啊,那你再摸索就很多了,有的去打太極拳,有的練氣功,有的練瑜伽,有的去練武術(shù)。武術(shù)知道吧?山、醫(yī)、命、卜、相,中國傳統(tǒng)的,山就是風(fēng)水,醫(yī)就是中醫(yī)的醫(yī)理,命就是看命,卜就是卜卦,相就是看面相,看面相叫什么金面,看手相叫玉掌,有沒有學(xué)過?沒學(xué)過都不算,你都不會摸索。有的算紫薇斗數(shù),紫薇斗數(shù)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我都不知道怎么講下去了。有的算子平數(shù),四柱八字,看八字有沒有?出生年月日,你們現(xiàn)在都不知道你是幾點出生的,那八字變六字,年天干地支,月天干地支,日天干地支,時也是天干地支,所以算起來叫八字,一共四個所以叫四柱。對不對?都可以算,那是摸索。

  摸索時候沒有對不對,你要去摸索。當(dāng)你在摸索摸索,你會摸索到宗教界里頭來,你去找上帝,耶和華,有時候找安拉,有時候找瑪利亞,有時候找媽祖,現(xiàn)在找到觀世音菩薩這里來了,對不對?阿彌陀佛這里了,這叫進入三寶門中,摸到這里來。摸到這里來干什么?跟人家拿支香拜拜,有求必應(yīng)。看到師父就問“師父你看我怎么樣?“師父看你怎么樣,不錯啊,還會講話,沒死嘛!這個都在摸索。

  現(xiàn)在你開始聽講經(jīng),講經(jīng)就告訴你修行了。修行就要技術(shù)啊,有技術(shù)面。今天主要跟各位談的,我先談一個。要不然師父講那么多啊,寶沒有秀出來。有沒有人念佛?有沒有?沒有人念佛人我就不講了。舉手看看。有啊?有很多,好,手放下。那么我請問你,你念佛那么久,有沒有人告訴你怎么念佛?念佛絕對往生,一稱南無佛究竟得菩提,對不對?念佛一聲福增無量,那你念了幾千萬聲,福增到哪里去了?你念佛大概也是三句佛號,第一個阿彌陀佛,第二個就忘記了,雖然嘴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閻羅王那邊,閻羅王說不算。有嗎?

  臺灣,我講的都是臺灣的例子。有個老菩薩她就念佛,念佛,念佛,念佛,念了很久。她兒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念。

  念到她孫子要考大學(xué)的時候,她叫孫子來“阿嬤跟你講。”阿嬤,懂嗎,臺灣話,就是祖母。“阿嬤跟你講,你跪在這里,我跟菩薩講。”她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

  念好久,不知道多久,那孫子跪到腿酸了說“阿嬤!”“不要吵,阿嬤還在跟阿彌陀佛講。”

  又念念念,那孫子說“阿嬤。”阿嬤說“怎么又叫。”

  她又念,念到后來他又叫一聲“阿嬤。”

  她說“叫你不要叫了,聽不懂?一直叫,叫什么!”“阿嬤,我叫你三聲你都受不了了,你已經(jīng)念了兩個鐘頭了,阿彌陀佛已經(jīng)昏倒了。”

  那,你這樣念佛有效嗎?我看無效了,再念佛也不會成就了。

  我現(xiàn)在要告訴你的,是念佛的技巧。為什么會煩起來呢?因為你沒有技巧,你以為我念。她大概要十萬遍回向給孫子,希望他考大學(xué)考上第一志愿,大概是這么想,阿嬤也沒講清楚,或者講了孫子也聽不懂,因為孫子也沒學(xué)佛。

  他也不知回向是什么,功課怎么做,但是孫子把這個寫在周記上的時候,那就笑死人了。周記知道嗎?你們要不要寫周記?我們那里每禮拜要寫一篇,跟你們的政治教育差不多,向老師做報告,這禮拜發(fā)生什么事。他就把阿嬤念佛的故事寫上去,所以在臺灣念佛界里很有名。他就這樣子。

  怎么會有這種情況呢?這叫不得要領(lǐng)。我們現(xiàn)在要跟你講的是,你要真的去念佛。那你有沒有想過“我這樣念對嗎?”這是一個問題,這是摸索嘛。因為我是摸索來的啊,摸索到念佛。師父都說念佛很好,念佛可以到極樂世界,只要念佛就好,完了我就念。念了老半天啊,我苦惱很多,第一個沒時間,念的時候兩個腿要折起來,左腿放在右腿上面,右腿拉過來放在左腿上面,坐在那里一次就要念十萬聲。我一直念,念到念珠都斷了,掉到滿地,不知道要不要揀,那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念對嗎?要怎么樣念才對,怎么念才有效?因為師父說念佛那么好,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我只發(fā)覺念了幾個月下來煩惱一堆,沒念佛還沒這些煩惱,一念佛這些煩惱都來。有沒有想過?可能各位比較乖,我是不太乖。

  好,發(fā)生這些問題怎么辦?我就注意去看了,有些老菩薩念得很好,我就看他們是怎么好。看他們在念啦,每個老菩薩念佛啊,他們都有一套,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太一樣,不太一樣。大概,很多老菩薩念佛都不拿念珠。現(xiàn)在念珠很普遍,我們那時代沒念珠。有一種念珠就是草菩提,草菩提知道嗎?草菩提是什么?薏仁。薏仁白白的,在煮飯,煮什么吃時,聽說可以消體內(nèi)的水氣。而那薏仁拿出來了,殼還在,殼串起來是最普遍的。后來呢,經(jīng)濟繁榮,條件比較好,就從印度進口的叫星月菩提,菩提子。

  《四十華嚴(yán)》第3講(2006年11月28日) B

  好,我們剛剛跟各位提到啊,這個念佛的方法。

  那么,我先提到的是你從摸索的過程來,要自己來探討摸索的方法。摸索啊,就是探討啊,這個念佛的方法到底對不對。

  可是我們大腦發(fā)達(dá)以后,尤其知識分子啊,一個很討厭的一個狀況,喜歡問“師父你是怎么念的?”或者“師父,我這樣念對不對?”你怎么念都對。但是呢,跟你講“對”沒有用,這個東西要你自己去體會。我要跟各位講是,你要感受到才對,你沒有感受到,它不存在。師父跟你講對的沒有用,因為你感受不到,你的重點是要自己去摸索一種方法。

  那我剛才跟各位提到,就是指,你是運用觀察的方法,看到那些老菩薩他在精進。他怎么精進呢?他常常一坐大概就七八個鐘頭才下來,那這七八個鐘頭是怎么坐的?他并沒有盤腿,他可能就象這種椅子一坐,靠著。然后呢,你就不知道了,他在干什么。你要仔細(xì)的去看。

  我看到幾個老菩薩,其中有一位是這樣子,我看他在念,是這樣子。你不要伸頭看我,他的頭就這樣輕輕的擺動,輕輕擺動。那,當(dāng)中我問一位,這一位他這樣講“我這樣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九聲,再回過來阿彌陀佛,十聲。”這樣知道嗎?這樣子,頭這樣移過來,再回過來,剛好十聲。十聲了,手就捏一下。然后呢,又十聲又捏一下,又十聲又捏一下。這樣子你知道啊,十個手指頭捏完,幾下?100下。100下,他腳趾頭按一下。

  然后呢,又來一下,又100下,腳趾頭又按一下。十個腳趾頭完畢,幾下?十個腳趾頭完了,1000了。1000以后啊,他回過頭來,他按這個第二個指頭。再,腳趾頭全部按完了以后啦,他回過來再按一次啊,差不多就一萬。知道嗎?十個手指頭完,十個腳趾頭然后就按一下。

  當(dāng)他這個全部按過以后,已經(jīng)一萬。他什么都沒有,一萬以后呢,他自己就留意,把重點放在一個眼睛,一個眼睛,兩個眼睛,一個鼻孔,兩個鼻孔,一個耳朵,兩個耳朵,一個眉毛兩個眉毛,你算算看一共幾個?他一次念佛,每天一坐上去到下來就十萬聲。能不能亂?不能亂啦!亂了就不知道多少下,對不對?他就好好地去算它,十萬聲,很謹(jǐn)慎的。

  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他心境很平和,因為他不能亂也不能急,更不能有妄想,一有妄想就不知道念到哪里去了,有沒有?這個就是方法啊,你自己掌握。這個方法不管你用成功不成功,功德都很大,都很大。

  你說我三個月才弄完一次,那就不得了了,我告訴你!尤其各位都是識性發(fā)達(dá),腦筋里頭奇奇怪怪的東西很多。一念佛啊,尤其是,那個,現(xiàn)在有一種計數(shù)器,有沒有?咔,咔,那念了都沒用,“阿彌陀佛”咔,“阿彌陀佛”咔,腦袋里頭孫悟空跟豬八戒在打架,那就沒有用了!

  他在念佛不會產(chǎn)生那種現(xiàn)象,因為他完全專注,告訴各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工程。你要在十萬聲里頭一個雜念都沒有的時候,你的生命品質(zhì),我告訴你,非常的高,非常的純潔,非常的純凈!知道嗎?

  你自己要用功,這個方法自己來,你怎么算都可以。你怎么算都可以,只要你不亂。念佛號都不亂,十萬聲都不亂,基本上啊,大勢至菩薩的那個生命因素你就兌現(xiàn)了,你就變成大勢至菩薩了。知道嗎,大勢至菩薩的生命因素會從你的生命中展現(xiàn)出來。

  你就不要在什么時候,講話,做生日啦,人家跟你說“阿媽,生日快樂!”你就一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阿彌陀佛”,沒有意義。那個大部分都念假的,大部分。

  你要真的,你要做這件事情,你專心做這件事情,做那件事情就專心做那件事情。記得我講這句話,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專心、完全投入、鉆進去,念佛,那就是念佛。

  不是我在做這件事情,那我還一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到里面還是“阿彌陀佛”,我告訴你,那事情做不成了,你不知道要做什么。你假如要這樣的話,我還是勸你趕快出家,不要待在家里。待在家里,念佛念到這種情況,不當(dāng),你干脆出家。

  可是你又不出家又要待在家里,然后一天24小時念佛,不當(dāng)。這個時候你應(yīng)該出家。你在家里,做家里的事,你就好好做。譬如說你煮飯,你就要想“我應(yīng)該煮軟一點還是硬一點?”你要想到家人喜歡吃什么,怎么煮才好吃?這個就是你用心投入。

  洗衣服,在洗衣服時候啊,多加一點,不是加味素也不是加糖,加個什么?加個愛心。在洗衣服的時候,加個愛心,衣服穿起來特別溫暖。你衣服都送到洗衣店去洗,那個衣服不溫暖。你會有一種什么,機器油味。但是你要是給先生洗衣服啊,你把愛投進去,不一定用肥皂,用愛去洗,那衣服穿起來特別溫暖?墒悄銢]有啊,你現(xiàn)在洗衣服都機械化了,丟進去、拿出來、掛起來。“衣服呢?”“自己去拿。”好冷啦,你沒有一點關(guān)懷,沒有一點愛。

  要投入,真正的投入。投入,完全投入就是念佛。那你在念佛在誦經(jīng)也是一樣,用這個方法。

  但是我告訴你一個原則,這樣的念法怎么樣才對?即使到了這種程度我們都要帶著疑情,我這樣念對嗎?你要怎么樣去求證。

  那我告訴你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這叫做心靈頻率的穩(wěn)定訓(xùn)練。心靈頻率要穩(wěn)定,你在念的時候啊,不是量的多少。

  我剛才舉例是,那位老菩薩他一次都念十萬聲,因為他是很簡單的方法,因為他什么都不會。那個老菩薩是這樣,他原來是一般民間信仰。臺灣有很多民間信仰。他每年到年底,像現(xiàn)在這種月份,10月15號以后他們就會包游覽車,到臺灣島繞一圈,叫進香團,去拜拜。這個叫做世間善人。

  他出去拜拜的時候,住在廟里,那就布施供養(yǎng)一些金錢就回來。他布施供養(yǎng),每一年,那老太太跟人家洗衣服,洗衣服的錢,一個月賺的一點錢,因為家里不太需要他用錢,她存下來。她出去啊,每年出去啊,進香團繞一圈的時候,幾個廟啊,她就去供養(yǎng),花完了就回來,然后呢,再繼續(xù)工作,就是這樣。

  那一年,她的兒子討個媳婦,那個媳婦在佛光山出入。臺灣的佛光山,知道嗎?她就在那邊出入啊,學(xué)佛啊。那,這個媳婦看到婆婆這樣啊,覺得不太好,就叫她念佛。然后,帶她到佛光山的寺院。因為她在我的故鄉(xiāng)宜蘭,宜蘭那個故鄉(xiāng),佛光山雷音寺那個地方法。師父就叫她念佛,送給她一串念珠。她念珠就抓在手上而已,她就這樣子。

  那么,她媳婦蜜月以后要上班了,就拿個凳子,放著,“那你就坐在這里。”她就布置一個佛堂,那就叫她念佛。她就不知道,她就每天座上去一直念佛,一直念佛。她就只會念阿彌陀佛,其它都不懂。

  因為媳婦去上班,叫她坐椅子上念佛,媳婦回來她還坐在椅子上念佛。媳婦看她這么精進念佛,她就去做晚飯。

  做完以后吃晚飯,就叫她說“媽媽,吃飯了。”

  “嗯,可以下來呵?”

  “當(dāng)然可以啊。”

  “哦!”她下來,先上廁所。因為一天沒上廁所了,她一直坐在上面一直念佛。

  她媳婦也不知道,她就每天都這樣子。媳婦去上班,有時候忘了跟她講,她就禮拜一到禮拜六都這樣念。禮拜天沒有,因為媳婦沒上班所以沒叫她坐上去啊。她就一個禮拜念六天,禮拜天放假。阿彌陀佛有沒有找她,我不知道。

  那過了一年,就念一年。過年的時候,到廟里參加千佛懺,拜三千佛。拜的時候啊,因為她不會拜,她就一直合掌,這樣,經(jīng)文她反正看不懂。

  可是后面師父發(fā)現(xiàn)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那經(jīng)文會自己翻過去,到該翻的時候要翻。而她不知道要翻,因為她字看不懂,大家在唱她也不知道,就翻過去了。師父就覺得奇怪,大家一直在拜啊,她就一直,因為她習(xí)慣坐那椅子,這樣合掌,這樣念佛。大家在拜佛啊,她就這樣念佛,因為她也看不懂字,可是呢,經(jīng)文就會翻過去。那時候,師父就覺得很奇怪。

  第一年還沒感覺,第二年又來了,還是一樣。因為媳婦認(rèn)為婆婆不識字,不要跟她講太多了,所以就沒和她講,她也不知道。

  第二年還這樣,這師父覺得很奇怪了,就請老菩薩講一講,學(xué)佛的心得。

  她什么也不懂,她說:“學(xué)佛是什么,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人生,人生就像豆腐一樣,”她不是講我們的術(shù)語啊,豆腐知道嗎?一大盆,新鮮豆腐。豆腐要是掉下去啊,不是都碎掉嗎?她說“人的生命啦,就跟豆腐一樣,一掉下去就‘亂國國’,” ‘亂國國’(音,臺語)就是稀爛,“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修行。”她講生命啦。

  第二個她講:“人生像大水流瀑布。”她用臺灣話講的,大水流瀑布在河流里頭,是不是隨緣亂轉(zhuǎn)?“人生就是這樣,我也是這樣。今天有福報,媳婦帶我來學(xué)佛,就好像那瀑布被撈上岸來。”

  有沒有?她講的什么?她講生命的無常就像豆腐一樣,隨時你都會弄個稀爛。無常啊,詮釋的多美多神呀。她講人生隨緣漂流,有沒有?現(xiàn)在學(xué)佛了到了岸上來了,有沒有?

  我們講經(jīng)怎么講都沒有她那么傳神,一句佛話都沒有,但是她到彼岸去了。

  念到第三年,她就跟她媳婦講,說“我要走了,要回家了。”

  媳婦說“你要回娘家是嗎?”

  她說“我哪一天要走。”她媳婦以為她要走。

  她說“走的時候,你把我的兄弟姐妹帶來。”

  “兄弟姐妹在哪里?”

  她說“菜堂啊。”菜堂,就念佛堂,學(xué)佛以后吃素嘛。“把菜堂那些兄弟姐妹都找來,我要煮個圓子湯,紅豆加圓子,圓子湯。請大家吃。”

  吃完以后啊,她請大家一起念佛。她就這樣坐著往生,殊勝吧!

  各位偉大的念佛人,你能肯定嗎,你預(yù)知時至嗎,你肯定坐著能往生嗎?

  她就這樣,標(biāo)準(zhǔn)的勞動階級。跟各位講,什么都沒有,真正的精進念佛。

  但是,你現(xiàn)在不一樣了,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樣念對嗎?你要怎樣念才能像她那樣?她一坐下去能夠不起來。她媳婦叫她吃飯,她才吃飯,她還說“哦,可以起來?可以下來?”她還不知道念佛還可以下來。我們都不要人家講,就會亂跑。這個,最重要啊,是她的頻率很穩(wěn)定。

  那么,各位不一定要像她念那么多啦,但是你可以訓(xùn)練一個啊,當(dāng)然我不是叫各位偷懶啊,念的量不一定大。不是量的多少問題,是你的心靈頻率要穩(wěn)定。你一個鐘頭,比如說念六千聲,可以往生,跟你講,念三千聲也可以往生。往生不在量的多少、快慢,不在這里,在穩(wěn)定,你的心靈頻率要穩(wěn)定。

  我通常這樣舉例啦,假設(shè)你念六千聲音,六十分鐘六千聲,十分鐘一千聲,對不對?那你每十分鐘都要念一千聲,同樣的每分鐘要念一百聲,每分鐘都要一百聲。那很簡單講就是,秒針走一圈,“啪”到十二的地方,你剛好第一百聲念完。每分鐘都這樣念,那頻率就很穩(wěn)定了。

  你要知道,為了維持這個頻率的穩(wěn)定呵,你腦子里頭不可能打妄想。因為打妄想啊,想到高興的時候你速度會加快,想到悲哀的時候你速度會減慢,頻率就不穩(wěn)定了。你一直都很穩(wěn)定的時候,你就沒有喜怒哀樂了,對不對?要不把喜怒哀樂拿來影響你的佛號速度呢,那你就不能打妄想,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

  而這個時候因為佛號在動,你的腦子里頭不可能一片空白,對不對?你就不會一片空白。既然不會一片空白,你就不會變成枯木禪,就不會墮入無記,知道嗎!所以念佛法門殊勝就在這個地方,但是你必須心靈的頻率很穩(wěn)定。這個叫心靈頻率的穩(wěn)定訓(xùn)練。你自己來訓(xùn)練,你自己訓(xùn)練。

  今天假如跟以往一樣,大家真的都是無產(chǎn)階級,勞動階級,腦筋很簡單,識性不發(fā)達(dá),那也可以像老菩薩這樣?墒悄憬裉炷,已經(jīng)業(yè)障很重了,識性很發(fā)達(dá)了,腦筋里頭牛鬼蛇神裝了一堆了,那這個時候你妄想很多,所以你就要用技巧來降伏其心,知道嗎,來降伏你的心。你用什么方法?用心靈頻率的穩(wěn)定訓(xùn)練來降伏你的心。這個就是念佛的方法。

  這個部分只有你自己摸索,我只能夠舉例子、做譬喻讓你了解,然后你自己要去進行。你問我對不對沒用,你問我,我絕對說對,因為你在摸索嗎。可是當(dāng)我說對以后,你就停在那里,你又變成慣性。變成慣性以后啊,你的妄想又起來了,起來就不對了。所以你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前進的時候,你一直在調(diào)整,讓妄想不起來,知道嗎?功德無量,修行在這里。這個就是修行,沒有一定的模式,它唯一的模式就是自己一再的前進,一再的前進。

  所以我們修行,一個人是不是在修行,用兩個定義來看。不是你念佛、持咒、打坐,不是。第一個,你是不是在邁向未知,對未來未知的境界你有沒有一直在摸索;第二個,你是不是在做無盡的超越,永不停止、無盡的超越。

  所以我跟各位講,什么人是修行人?你注意看看,藝術(shù)家絕對是修行人,因為他必須超越自己,他永遠(yuǎn)都在邁向未知,他永遠(yuǎn)都在做那個超越自己的動作。有沒有?哪些人啦?推銷員,有沒有,他每天都要面對新環(huán)境超越自己。還有一種人,運動員,他要超越自己,有沒有?

  修行人沒有完美的,永遠(yuǎn)都在超越自己,怎么有可能完美呀。到止于至善究竟完美的那個時候,你成佛了。不要追求成佛,只要要求自己無盡的超越,你最終會到達(dá)止于至善的目標(biāo),那就自然成佛了。成佛不是像打棒球這樣子,哇!啪!滑壘,得分,成佛了,沒有那種成佛的啦,那叫莫名其妙,不是。你一直無盡的超越,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到最后一定能達(dá)到止于至善,對不對?

  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你求著成佛干嗎,成佛以后干嗎?成佛以后就跟它們一樣,就坐在這里,是吧?你看坐在這里多辛苦,對不對?我再阿諛?biāo)、跟它幽默,它也不?a href="/remen/shengq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氣呀,它不能動呀。成佛不是這樣。所以說成了佛就是這樣坐在桌子上給人家拜呀,那無聊呀,那叫偶像,那不叫成佛,那個叫佛像雕刻鑄造完畢,不叫成佛,成佛不是,成了佛還是跟各位一樣。

  所以以前的人問那禪師,叫什么名字我忘了,“還沒成佛我們要做什么?”

  “要成佛。”

  “成佛以后要做什么?”

  “做凡夫。”

  聽懂嗎?凡夫餓了吃飯困了睡,成佛以后餓了還是吃飯困了還是睡,天氣冷了添衣服天氣熱了脫衣服,凡夫這樣,佛也一樣,佛也一樣。并不是說這么冷的天氣,佛就不要穿衣服,明天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個“佛”凍死在街上。

  所以你真的跟佛學(xué),不要把佛看成圣人,你最好把他看成跟你一樣,這樣你才學(xué)得到東西。否則你所學(xué)的都是意識形態(tài),都是識性發(fā)達(dá)。

  佛不是不殊勝,佛的殊勝就在平凡中。平常,所以我們說平常心,有沒有?平常心。你不要弄出一個奇形怪狀的,沒有。

  所以,我跟各位講,佛法,越大的法,越偉大、越了不起的法,告訴你,越生活化。知道嗎?佛法在世間,佛法不能離開人群,佛法絕不離開生活。知道嗎?離開生活的不叫佛法,離開人群的不叫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是在人群中來的。一離開人群有什么大乘?你說嘛,對不對。坐在山林里啊,修得會坐在樹梢上或者會坐在云端上,又怎么樣嘛。坐在云端跟坐在椅子上有什么不同,對不對?你可能會覺得“哦!我坐在云端會很好。我要到哪里去可以不要買機票。”碰到亂流的時候就掉下來,對不對?因為你不知道,你以為那是什么?那叫特異功能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所以佛法絕對從生活中來的。

  我們跟你講再怎么深的理論,離不開生活啦,一定要走到生活中來。你假如不能走入生活中,那不叫佛法。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我用三個階段的東西跟各位解釋以一下,你就會知道。

  佛法,我們的標(biāo)準(zhǔn),第一天就跟各位講,有個叫佛教真理,有個叫佛教文化。我們穿這衣服叫佛教文化,你會發(fā)現(xiàn)喇嘛不穿這個衣服,對不對?你能夠說穿這個衣服才對嗎?不是啊。南傳比丘他們也不穿這個衣服,對不對?

  所以三大系統(tǒng),巴利語系、藏語系、漢語系三大系統(tǒng),文化都不一樣,你注意看,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像藏語系啊,它的寺院里,寺院沒有住人,所有喇嘛都自己弄個房子自己住,然后他們煮飯的地方在一起。你到那邊看多少人你看它掛在墻壁上的鍋子,有幾個鍋子就有幾個喇嘛,這是它的文化,吃飯的文化。

  在我們啊,對不起,五觀堂過堂用齋,有嗎?有廚房,但廚房不一樣。而且我們一定什么結(jié)齋啦,那個臨齋儀,有沒有?所以臨齋如臨壇,吃飯像在修法一樣,唔,那個很難過啊。所以我跟各位講,在寺廟里頭吃飯功德無量,因為你吃一餐飯是修一座法。但是不準(zhǔn)講話,講話就叫破功,知道嗎?這個叫過堂用齋,這個是功德。

  那你要吃完飯,不好意思“師父,這一餐多少錢?”那是買賣,沒功德。吃完飯,你又覺得說“今天吃了,人家供養(yǎng)我,那我愿意供養(yǎng),明天供養(yǎng)別人。”那你可以,可以出錢,不是多少錢不是買賣,這樣有兩份功德。你假如問多少錢,而且講“又沒有一塊肉還那么貴”,那就造業(yè)了,對不對。五觀堂里怎么可以殺豬殺鴨給你吃呢,對不對?即使禽流感再怎么樣,口蹄疫再怎么樣,都不可能殺豬給你吃。這是修法功德。

  所以你供養(yǎng)的時候一份功德,吃的時候是別人供養(yǎng)的,一份功德,兩份功德。買賣呀一份功德也沒有,等于零。所以五觀堂沒有定價。你不要說廣化寺的齋飯很好吃,一餐吃下來裝作不知道,免費,那就負(fù)債了。你來應(yīng)供就有功德,你來偷吃就負(fù)債,買賣沒功德,你再發(fā)心護持、供養(yǎng)兩份功德。

  你看看佛法中殊勝就在這里,這個叫做“佛寺門中福田第一”,你修福報是這樣修來的。不會修的是用買賣的,修了老半天“我天天在那里吃飯怎么沒功德呀?”,因為你用買賣的心。不要用買賣的心,佛教不買賣。

  所以我昨天跟各位講,出家人是沒薪水的。誰發(fā)薪水給師父呀?我到現(xiàn)在還沒領(lǐng)過一份薪水。每天累的要死,忙的要命,然后一大堆的問題。有的回家以后還給師父打電話“師父,對不起我忘了給你紅包。”那算了吧,你不要以為問一個問題呵,解答一個問題要五十塊,這不是算命,“我坐在這里,你來問,問完,潤金八百塊”。不是,不是這樣算,你不用算這些。

  你有問題,我們幫你做人生的一個指點,生命應(yīng)有的方向,奮斗的目標(biāo),這是出家人應(yīng)該做的。給你的生命,給你的人生做定位,讓你活的有價值有意義,這個東西是無價的,知道嗎?不是說“師父我問三個問題,一個多少錢?三個以后打八折。”不是啦,不要以這種功利的心態(tài)來講。

  所以我們在做奉獻(xiàn)的時候是無止境的奉獻(xiàn),無條件的奉獻(xiàn),不是看你紅包大小。“行,看一下,摸一下,這么厚,里面是十塊的還是一百塊的?”不是算這個。假如師父有那種心,他自己也沒功德,永遠(yuǎn)修不成。假如用這種心態(tài)求佛法或者教佛法,縱經(jīng)塵劫,勞苦修行,猶如煮沙欲成佳饌,無有是處。

  我們學(xué)佛一定要弄清楚,為什么要講這些,叫玄談,懸在那邊亂談,不是,它是有一個程序,叫你確實知道學(xué)佛到底在干什么,所以我們要跟你弄清楚,你不要學(xué)到外道去了,弄清楚。學(xué)到外道去是你的因緣啦,你要經(jīng)過多久的勞苦修行,無有是處,然后才會恍然大悟,又再轉(zhuǎn)回來,那受苦受難是你。師父教導(dǎo)的也不過是希望你免走冤枉路,是這樣,這個部分弄清楚。

  所以說,我們在這個修學(xué)的過程里,是有很多歧路、岔路啊,你不要走到岔路去。學(xué)佛都是指在生活中來的,你不要弄錯說有什么特異功能。特異功能我們不否認(rèn)、不排斥、也不反對,但是不鼓勵。人家有特異功能也是他前輩子修來的,要尊重、要恭敬。他懂不懂得尋找生命的價值意義跟奮斗的方向努力,那是他個人的事。我們可以啟發(fā)他,讓他發(fā)菩提心。你不要排斥他,不要排斥,不要結(jié)惡緣,這個要弄清楚啊,懂得接納跟包容,但是你不一定要學(xué),不一定要學(xué)。好,已經(jīng)進入佛門了,我們把這些狀況,都先給弄清楚。

  講了一堆我講到哪里去了?好,這個是講技術(shù)面,剛才講的,技術(shù)面念佛的方法。

  其實誦經(jīng)也有這種情況,你要誦經(jīng),也要弄清楚,一部經(jīng)啊,通常一部經(jīng)像《彌陀經(jīng)》《金剛經(jīng)》《普門品》大家都常在誦,《地藏經(jīng)》《藥師經(jīng)》大概是這四部經(jīng)最多嘛,對不對,加《地藏經(jīng)》這五部經(jīng),是常常在誦的。每天在誦一個禮拜以后啊,你就變成“三句經(jīng)”了,“如是我聞”,然后就不見了一片空白,到“信受奉行”,醒來了。那一片空白是什么?演電視,新聞報告,跑到那邊去,妄想一堆,所以叫三句經(jīng)。

  誦久了你也會發(fā)覺,我這樣誦對嗎,這樣的疑情要帶起來,對不對?我一誦起來就妄想一堆,那這樣誦有意義嗎,對嗎,有功德嗎?好!那要怎么辦?你想想看,剛才講“三句經(jīng)”,“如是我聞”,然后一片空白,“信受奉行”,一片空白就等于零分,有的話是“如是我聞”的功德跟“信受奉行”的功德。你能不能想說,用一個什么方法,這當(dāng)中多加一點,有沒有,多加一點就多一分功德嘛。

  所以呢,我就這樣想了。我把我的經(jīng)驗提供給你,我是這樣想說,那假如我能夠加三點,那是不是多三個功德,對不對?因此呢我最初就拿三支筷子,只要這邊還有東西啊,就表示我那三個功德沒修到。所以誦到一半,趕快再鉆進去,已經(jīng)跑掉了嘛,再抓回來,鉆進去。鉆進去以后啊,嗯,抓到有一個重點,啪,放下去,這里有一個。

  大概兩個月以后,這三個就很簡單了,還有很多時間要再加進去,那我就改為五支。假如這里還有,經(jīng)已經(jīng)誦完了就再來一遍,懲罰自己,因為你太不用心了,妄想打出去都忘記回來,對不對?

  你訓(xùn)練幾次就知道每一部經(jīng)誦完,最少我抓到五個重點。五個重點是不是比一片空白功德大很多。亢美参揖鸵恢奔,加到十只,每次誦經(jīng)就十只筷子。

  后來嫌筷子太大,有沒有那個叉子,那叉水果用的那叉子,有沒有,就是竹棒,比較細(xì)了,拿十支。尖尖的常常把經(jīng)書割破,就把尖尖的給弄斷,就十根。后來我發(fā)現(xiàn)有一種叫五色繩,繩子剪成十段來抓著,那不是更好嗎,對不對?后來又發(fā)現(xiàn)一種叫,貼紙,有顏色的貼紙,那就更好了,十張貼到它不黏,丟掉,再來一次,有沒有?這就是你自己在用心嘛。

  一卷經(jīng)文有十次,你會發(fā)現(xiàn)呵,每一次停在經(jīng)文里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分鐘而已。換句話說一卷經(jīng)文誦完假設(shè)要一個鐘頭,那你現(xiàn)在只停得十分鐘,還有五十分鐘是不是沒有,對不對?那我就要求自己了,每一次由一分鐘增加到兩分鐘,到了兩分鐘以后,我就要求到三分鐘,到四分鐘,到五分鐘,一直延長。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根本不要用這些東西,誦一卷經(jīng)文六十分鐘,只有一種起伏而已,就是妄想跑出去你就抓回來,妄想跑出去你就抓回來。

  那一卷經(jīng)文誦下來,你功德全收。有沒有?經(jīng)文就很清楚了。要不要背起來,已經(jīng)不很重要了。你的心從開始,從“如是我聞”開始就幾乎沒有離開經(jīng)文,只是有一點波動而已。

  然后呢我讓這波動再穩(wěn)定,那一誦經(jīng)“啦…”過去就很清楚。告訴你,你就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本里頭像個寶藏,有很多的東西它會一直出現(xiàn),而且每一次誦經(jīng)會你有不同的收獲。知道嗎?

  這樣子一部經(jīng),為什么說一部經(jīng)你要一直誦下去?你知道,誦到這樣的程度,從三句經(jīng)一直誦到這樣的程度,大概時間要多久?知道嗎?我不要跟你講了,你回去自己摸索。誦經(jīng)不打妄想絕對可以做得到,絕對可以做得到,不打妄想,誦經(jīng)可以不打妄想。

  我算是很認(rèn)真的人,六年多的時間。因為我剛開始并沒有去統(tǒng)計,但是我剛開始注意這種改進的時候,正式到達(dá)這個時候要六年。各位你來,你比我聰明,你有人教。我已經(jīng)教你了,你不修欠我的。你不要說“我沒欠你,我只是來偷聽。”我正式教你了,從頭到尾講一遍了,我相信你只要照著這個方法去做,六年之內(nèi)一定可以完成。你要更有善根,時間會更縮短。

  我還要一面誦經(jīng)一面上班,還要到經(jīng)濟部上班。那各位呢,你假如有工作的大概六年,沒工作的時間會更快,對不對?所以一定可以做得到。就算你再笨,十年也可以完成。但是你要知道,這個時候啊,你可以免輪回,出三界了。

  你不要以為這樣,這樣子你繼續(xù)再誦下去,你每一次這個境界都會出現(xiàn)。

  所以我跟各位講,誦經(jīng)以后所開的智慧猶如大海一樣,不可限量。那個智慧如海就是這樣子來的,知道嗎?

  我們智慧如海怎么來的?“師父,我要求智慧。”

  “怎么樣?”

  “給我摸一下。”

  老是要師父給你摸一下,這樣就會開智慧?不是,它是一個方法訓(xùn)練出來的。

  我這只是舉個例給你看看,有很多種方法,你自己去摸索一定可以找到,一定要去做。所以我跟各位講,知道不算,我跟你講,知道不算,你要去做到,做到才算啦。功德是你的,我沒有跟你抽股份,所以你開悟以后要一半給我,沒有吧!開悟都是你的。要不要分紅?不要這樣嘛,聽得那么凝重干嘛?我肯定這是你學(xué)佛以來最重要的一項禮物,送給你的,沒收著作權(quán)啦。這些通通是你的。

  我們希望你回去以這樣的一種形式去進行摸索,不是說你照我講的去訓(xùn)練,沒有用,因為那只是一種知識,再來就是你自己來的。就像寫毛筆字一樣,你自己會去體驗,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我用狼毫比較好,我的個性呀寫字啊,我用什么紙比較好,或用什么筆比較好,或者用什么硯臺,端硯,歙硯,澄泥硯啦,還是什么硯啦?你得自己來,自己挑嘛。沒有什么人說一定用這個一定用那個,沒有,這個沒有一定。你自己在摸索的過程當(dāng)中,會形成你的一個風(fēng)格出來,那就是性德。

  泡茶也一樣,你自己摸索以后,你可能喜歡烏龍茶,鐵觀音,武夷茶,大紅袍還是普洱茶,那不一定,可能碧螺春,綠茶,你自己來嘛。你摸索以后啊,你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東西產(chǎn)生,那就是你生命的性德。

  行法也一樣,我只是拿個范本一個帖子給你看,你按照這帖子你去臨摹寫出來,不是變成帖子,那你去制作一個影印機好啦。佛是要我們成佛,對不對?沒有叫你變成釋迦牟尼佛,搞清楚呀,要你成佛不是把你COPY成悉達(dá)多太子。知道嗎?你要透過你的性德顯現(xiàn)出來,這是佛教最大的特色。你看所有的菩薩,各種不同的名號,那個名號是什么,就是不同的性德,充分展現(xiàn)嘛。你自己從你的地方展現(xiàn),佛教不會用一個模子去COPY,不是這樣。不是要你套用佛陀的模式COPY出來,不是。其他的宗教可能有這種現(xiàn)象,佛教絕沒有這種現(xiàn)象。

  佛教只是,佛陀把他的修法告訴我們,你人生必須覺醒,必須去摸索,然后把他摸索成功的部分呢給我們做參考。當(dāng)字帖一樣你要去訓(xùn)練你自己,你自己把你的生命,那種生命的因素,生命的性德給兌現(xiàn)出來。佛法,它可貴的地方就在這里。它不是把綁著擠到模子里去弄出來,每一個都長的一模一樣,不對。

  但是呢,你訓(xùn)練到某一個程度以后,你自然就三十二相莊嚴(yán),每個人都一樣。每個,三十二相莊嚴(yán),你入禪定以后,大概都三十二相莊嚴(yán)。法身現(xiàn)前,一樣莊嚴(yán)。但不是用模子把你拷出來,那是化身,化身不可能一樣。法身完全一樣,九十七相,一一相有無量好,一一好有無量光,一一光有無量明,一一明度無量無邊眾生。知道嗎?這樣聽懂嗎?我應(yīng)該沒有背錯。雖然沒有背錯,但是會“咬舌頭”啊。這個是佛法,它具有生命力的地方。

  我可以提供給各位,全世界發(fā)現(xiàn)宗教以來,可以說有無量的宗教,無量的宗教。這些宗教傳到第二代到第三代以后全部陣亡,剩下宗教文化,宗教的生命都不見了。告訴你,所有的宗教,只有一個,那個宗教它的生命沒有消失,禪宗。禪宗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在這里,我剛才講了這種狀況。給你一個東西你自己去摸索,那你會產(chǎn)生你的生命感,知道嗎?那生命感一產(chǎn)生以后,你自己就走你自己的路了,不一定要跟著前面的人走。

  所以我跟各位講,禪宗你看啦,別的不談,菩提達(dá)摩他是什么法門?叫大乘壁觀。壁觀會不會寫?墻壁的壁,觀世音菩薩的觀。他的法門是大乘壁觀。傳給慧可,慧可是什么法門?安心法門,不一樣了;劭墒嵌,傳給三祖僧粲,僧粲是信心法門,他不講安心,講信心。有沒有?他傳給四祖道信,守一法門。有沒有?你看看一個一個不一樣。他到這個地方都是用《楞伽經(jīng)》來印證的,所以叫《楞伽師資記》。有沒有?

  好了,再來,四祖道信,他的守一法門傳給弘忍,五祖,對不對?弘忍就用《金剛經(jīng)》了。他這個地方用的法門,跟他的師父也不一樣。他把守一改成守心法門,他把一改為心,就守心。

  到了六祖惠能更不一樣,他就叫智慧法門。你去注意看看,每一個禪宗的師父啊,每一個都不像他師父,我跟你講,每一個都很像他師父,每一個都不像他師父,這就是他們相像的地方。

  今天我們剛好相反,“你師父怎么樣,你怎么沒跟他一樣?”這叫愚蠢的凡夫。一個有成就的人絕對不像他師父,怎么有可能像他師父呢?因為他的師父沒有他的性德觀,他的生命價值觀,怎么會一樣呢?今天的笨蛋呢,通通要每一個都像他師父,把他師父做一個模子好了。你喝過星巴克的咖啡沒有?從喝第一杯到喝一百萬杯啊,同一個口味,同一個口味。你再喝再多都只喝一杯,不會喝第二杯。

  有個朋友,他在高雄開咖啡廳。他每個人來,他知道他要喝什么咖啡,你都不用講你要喝什么咖啡。他說咖啡有四百有多種,每一個人來,每一個人都說很好喝。我就坐在那邊看他泡。他的咖啡只有一筒,每一個人來都那一筒下去泡,但是每一個人喝的都滿意,這個才叫咖啡神。

  不會泡咖啡的人啦,幾百種掛在那個地方,“你要哪一個?”忙的手忙腳亂,昏頭轉(zhuǎn)向。他不用,他就那一筒,“你要喝什么,別講,坐下去,反正每一個人都一杯350。”每一杯都350,哪里不同?就咖啡杯不同,內(nèi)容都是那一罐咖啡去泡的。他已經(jīng)開了四十年,非常有名,在高雄。而他的咖啡只有一種,但是他說他有四百多種。你不管跟他點什么咖啡,他都說“別管,坐好。”他就是那種脾氣。他看你是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講話,進來的味道,你近到他面前,他就聞你的味道,就知道你喝什么咖啡。這個厲害吧,他用人家教嗎?自己來。

  告訴各位,你也有這種本事,這是真修行人呀。所以我跟各位講,什么叫真修行人?你具備那兩個條件,邁向未知,向未知的領(lǐng)域邁進,一再的超越自己,你就是修行者

  你不用擔(dān)心,“我在做什么,怎么會是修行者?”你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不要說把頭發(fā)剃掉,把頭殼剃掉都沒用,假修行人啦。真修行人具備真修行,這個叫行者本色,行者本色,他的心始終咬住那個目標(biāo),未知的領(lǐng)域,很謹(jǐn)慎的向那里邁進,但是告訴你,常常頭破血流。

  所以你看清楚,我告訴你看清楚,佛有沒有滿頭包,有沒有?他就是啊,撞得頭破血流,因為他邁向未知嘛,對不對?你再看看無見頂相,有沒有?永遠(yuǎn)在邁向未知,成佛以后他也要邁向未知,所以你見不到頂,見不到頂叫無見頂嘛。我跟你講,這個完全是,這個叫“佛話”,只是你聽不懂。

  你就說“師父你就講無見頂相嘛。”對不對?你要講啊,佛頭上面有很多髻啊,我跟你講,都是“小籠包”,被眾生尅的,上求下化當(dāng)中,嘗試、經(jīng)驗了多少錯誤,多少失敗。你假如不愿去經(jīng)歷錯誤,去經(jīng)歷那未知,以及它所帶來的痛苦、錯誤、失敗,你永遠(yuǎn)沒有辦法成長,那你要怎樣到達(dá)止于至善呢?

  所以,跟各位講,修行很美,真的很美,因為它就是經(jīng)歷錯誤和失敗;修行很苦,因為老是會失敗。你要是認(rèn)為修行很苦,遭遇挫折是苦,你別想成佛。但是你每次失敗,都會有一種,那個精力旺盛,再來再來的感覺,呵,很爽,每次失敗,“叭”這里長一個,“叭”又長一個,無盡的那個,那就對了,每次失敗都像多吃一個“小籠包”,那你要成就就很快。你會讓人家有一種追不到,永遠(yuǎn)無法超越你的感覺。

  當(dāng)然剛開始的十年之內(nèi),你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你的挫折感會很重。所以我們跟各位講健全的人格性很重要就在這里,失敗不怕,失敗再來,失敗再來。到哪一天,人家會覺得奇怪“你怎么會跑那么遠(yuǎn)去了?”“沒有啊,我還在經(jīng)歷失敗。”可是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講出來的,你的思考模式,你的行為模式,你的語言模式,已經(jīng)有自己的一套出來了,那就解脫了嘛。

  那問題是十年,各位能不能下功夫。

  跟你講,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啦,我舉個例子,我個人的例子給你看。當(dāng)我摸索到佛法確定以后,大概五六年了,我把菩提心這個疑情解開了。大家進佛門來,都講發(fā)菩提心,發(fā)菩提心,其實沒有人知道菩提心,我敢肯定,包括各位在里面,什么叫菩提心你一定講不清楚?墒谴蠹叶家l(fā)菩提心,我就很納悶,什么叫菩提心;肆甑臅r間,我解開了,知道什么叫菩提心了,可那個時候我還不會講。

  那個時候我就發(fā)愿要出家,因為大家對佛法沒有辦法解讀,我發(fā)現(xiàn)必須把佛陀的真實意告訴大家。那時候呢,我想,那我要講經(jīng)給大家聽,我就必須要出家。那時候孩子已經(jīng)出生了,要怎么辦呢?我等十年孩子大一點,懂事以后我再出家。

  那十年本來在社會上非常忙碌,我就對菩薩講,我想當(dāng)公務(wù)員,你給我一份工作,到那里才能用功,才有時間,上班下班就好嘛,聽說公務(wù)員八點上班,九點到就可以,十二點下班十一點就吃午飯(眾笑)。我不知道,我不說你們啊,我是說我們那里啊(眾笑)。

  所以就貪這個便宜,我跟菩薩講了?墒枪珓(wù)員都要考試,不考試的不能當(dāng)公務(wù)員,考試要及格啊。要考試及格,可是我沒時間啊,因為我要用功沒時間準(zhǔn)備考試啊。所以我就跟菩薩講不考試,你給我弄個政府的缺給我就好了,你看這個大膽不大膽?我就講我不管了,要用功去了。

  幾個月以后,經(jīng)濟部通知我,“你是不是要來經(jīng)濟部上班?”

  我說“是啊。”

  “那你來吧。”

  我說“什么時候去?”

  他說“明天可以嗎。”

  我就去了,莫名其妙就發(fā)了一堆試卷給我,叫我考試。不管啦,反正那個時候,我讀經(jīng)濟的,考經(jīng)濟的我都會,考英文的反正我用猜的,我英文本來就是用猜的。

  過一個禮拜接到一封信叫我去,我不知道那叫人事令。進去了,就搞了一堆,什么公保證的都拿來,就開始上班了。

  很多親戚朋友都問我說“你是當(dāng)工友還是公務(wù)員?”

  “公務(wù)員啦。”

  “你又沒參加高普考怎么會當(dāng)公務(wù)員呢?”

  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真的公務(wù)員,黑官,不是白官,因為通過高普考考試的是正式官員。我們沒通過高普考試的,臺灣叫黑官,不是正式的但也算,一切待遇比照正式的,但是是黑官就對了,就這樣子。

  好了,開始以后啊,我再跟菩薩講“我十年以后要出家,不要忘了。我公務(wù)員只當(dāng)十年,只要當(dāng)十年,那十年以后要出家。”那十年是元旦呢,還是除夕?我就算算算,應(yīng)該是太陽從南回歸線回來的時候,對不對?那就一年要開始嘛,就是冬至。冬天到那邊就開始嘛,是冬至。冬至以前要出家,這樣就不會騙自己,不然拖到過年,拖到除夕以后再拖一年,你也拖啊。我就限令好,冬至那一天。

  到了第十年的元宵到了,我就跟菩薩講“沒有師父,怎么出家?”這就問題來了,我說“那你要幫我找?guī)煾浮?rdquo;

  到最后兩個禮拜的時候,還沒有師父。到最后一個禮拜的時候,有同修來說“有個師父從美國來的,拜地藏王菩薩的,你要不要?”

  我說“馬馬虎虎了,有師父剃度就好了。”

  所以,那個禮拜我跟師父講了。師父說“我出家六十年了還沒有收徒弟。”

  我說“總有第一次嘛。”

  他就回去睡個覺做個夢,第二天說“好,剃度。”“哪一天?”

  我們就決定禮拜天好了。

  禮拜天,剃完度,我一看,冬至。(眾笑,鼓掌)

  所以你都不用擔(dān)心,你只要發(fā)心走在這個路上,那就對了。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不但你的身體,你的心理會產(chǎn)生變化,這個我們叫觸功德,以后講到實際行法我們會講。連你生活的外在世界也會跟著變化,那就不可思議了,但是呢,不是特異功能,法的力量。你必須在法上精進,必須在法上用功,就這樣而已。

  那時我在用功,白天上班,晚上我可以寫完一支圓珠筆,抄經(jīng)書,一支圓珠筆一個晚上。吃完飯洗完澡坐下去,圓珠筆寫完天亮,然后上班。就只有這樣,你會說會不會累呀,沒有累不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