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靜思 之 知足
靜思、智慧、愛
卷一 靜思 之 知足
4.知足
若欲脫諸苦惱,
當觀知足。
富樂安穩(wěn)
人生要怎樣才能得到富有的生活呢?佛陀在《遺教經(jīng)》中教育弟子:「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故裁礃拥娜俗羁鞓?其實,很少有真正快樂的人。家庭富裕,財物充足的人就算是快樂嗎?不,他還有心靈上的苦惱、還是有不足的缺憾。
我們要常常警惕自己,時時刻刻修知足常樂,人生才無憾事,也才能脫諸苦惱。故佛陀又說:「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wěn)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佛陀教我們要知足,能知足就能夠處于富樂安穩(wěn)。人都是在不足中造業(yè),在不足中煩惱。
人生活在五欲中,永遠都有填不滿的不足感——苦惱。放眼天下看人生,又有哪個會說:「我所得到的已很夠了,我已夠滿足了呢?」人往往有了一分,還想要得另外的九分,越得越想得越多。愛欲的心始終沒有辦法滿足,人永遠都在欠缺中。所以我們如能有自我心里的滿足,就是處于最安穩(wěn)快樂的環(huán)境中。
知足寡欲
知足寡欲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世間的物質再怎么追求,也沒有滿足的一天,無限的愛欲與情就是人生苦惱的根源,要除去這些苦惱,唯有用知足的方法。一個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但已經(jīng)覺得很滿足了。
而有些人在柔軟的床上,卻還有不足的苦惱!所以人生一定要能夠知足,常找環(huán)境磨練這分知足的心理;如不知足,即使住在天堂,物質上的享受豐富,你還是不稱意,心中的煩惱仍多。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挂驗椴恢愕娜,心中還有欠缺,有欠缺就是貧。相對的,知足者,雖貧而富,從形態(tài)上看來,也許他是貧窮的,但他的心中卻是富有的。什么都不覺得欠缺的人就是富有啊!
永遠的名
現(xiàn)今的社會上,許多人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爭來斗去到頭來又是為了什么呢?真正要為社會、為人群做事的人,又豈需要如此的你爭我奪呢?難道人生在世只是為名與利嗎?
真正的名是要從良能發(fā)揮出來,無形中建立在受惠者的心中,這才是永遠的名。所以名根本不需要去爭取,該得的總是會實至名歸!
自食惡果
報紙報導的餿水油事件,我當時就說過,這是自種其因,自食其果。自己不想吃,吃不完的東西倒掉以后,因為不肖商人的伎倆,把那些丟掉的東西再制,讓消費者吃回肚子。這不是自種浪費的因,而自食惡果嗎?
現(xiàn)代人身體有病,幾乎都不是營養(yǎng)不良的病,而是營養(yǎng)過剩的病,這都是「吃」出來的毛病。
沉迷的人生
睡,也就是沉迷的人生。有美好的人生,有與生俱來的良能,卻不去發(fā)揮救人救世的工作,只沉迷在歌臺舞榭中,浪費在觀光旅游中,這等于是活著在睡覺的人生,貪得一己之清閑,而不肯去服務人群,真是可惜。
五欲造業(yè)
從一個知足的人來看不知足的人,會覺得對方很可憐。因此,佛陀看眾生,憐愍眾生,就如同一位修行已覺悟的人,看到在迷途中昧了本性良知的人,那樣的痛心和憐愍。所以往往有錢尚不知足的人,也會被沒錢而安貧樂道——知足的人所憐愍。
佛陀教育我們,最主要的是要顧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去發(fā)揮我們的智慧,用這分智慧去看透世間一切的物質,而世間的物質都是一種潮流。太平年代時金銀玉石是寶,而戰(zhàn)亂時期米糧衣布是寶,世間所謂價值的東西是要用什么來衡量呢?其實,那完全是盲目追隨潮流及虛榮心的作祟。
擴大愛心
人為什么不得安穩(wěn)快樂呢?比如說:一個人身邊有金錢寶物,他的心一定很惶恐不安。尤其現(xiàn)在這個社會,即使在白天也會害怕隨時有禍患發(fā)生。為何會有防患不安的煩惱呢?就是因為害怕有人來爭奪自己所愛的東西。
有一位女士,她的先生是一位企業(yè)家,她說她很痛苦,過去夫婦二人白手成家,什么都沒有,夫妻兩人聯(lián)手并肩建立家庭,創(chuàng)下事業(yè)。而現(xiàn)在生活富裕了,事業(yè)發(fā)達了,先生卻變心了。過去貧困的時候,她雖然背著孩子去做工,住的房子是租的,身上沒有任何裝飾,她卻感到很滿足幸福,且很有安全感。
現(xiàn)在住高樓大廈,生活富足,反而讓她天天都哭哭啼啼的。到底她在苦惱什么?她還要爭取什么呢?只是為了爭個愛與情啊!為了爭取先生的感情。她說她女兒曾勸她,「不要去爭取,苦苦爭取又能得到什么?不爭取又會損失什么?」我向她說:「你生了這么一位有智慧的女兒,反而生她的人卻是如此沉迷不醒!」我告訴她:「你應該滿足了,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少了一分先生對你的愛,但你有四個兒女,你已得到了子女的四分愛;你該把這分母性的愛發(fā)揮出來,移給四個孩子,好好教育他們;移給整個家庭,把家庭事業(yè)照顧好,再把這分愛發(fā)揮到社會人群。如能這樣,雖然失掉了一個人的愛,卻是擴大了無邊無量的愛心。何況情、愛并不是硬爭能得的!
我常比喻情與愛:「它如同一個球,你愈硬碰硬,彈得愈高、越遠。一切順其自然,該來的自然會來,它不來就算想盡辦法爭取,還是無法獲得……。」她回答道:「可能是這樣吧!」先生曾向鄰居說過:「太太把我愛得太痛苦了,所以故意用冷酷的形態(tài)去磨她,把她磨得死心。」
問情是何物呢?如能拓寬感情的范圍,放棄一對一的私己情愛,那不是會很安穩(wěn)泰然嗎?
心胸寬闊
知足,生活才會富有;有人說出家就是要學解脫。佛教中有句話:「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出家人真正灑脫,因為他們只有三衣一缽就可以生活,而且走遍天下把佛陀的教化宣導給眾生。他們的心胸寬闊,能包容天下一切萬物,無論天邊海角,只要看得到的東西,就是我的;至于有沒有放在我身上那是無關緊要的。
這就是佛陀訓練弟子要有一分寬闊的心胸,如能以別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別人的富有如自己的富有,這就是永遠滿足的人生,永遠富有的人生。
知足常樂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真正快樂幸福的。但幸福與快樂并不是用物質衡量的,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精神上如能常常滿足,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有知足思想的人,自然心量是開闊的。有開闊胸襟的人,對人、事就不會計較。要做到如此的胸懷,那就必須走進宗教之門。能真正體會到超然的宗教思想與教育,自然所感觸到的一切事物也會很美滿。
精神長存
不知足,就是智慧不開的人,他不了解社會物質價值的程度,會隨著物質的表相而迷失了本性,這豈不是很可憐嗎?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給人用的,而現(xiàn)在都變成人被物所用了。我希望大家能把父母給我們的身體能力,及無始以來就具有的本性發(fā)揮出來;找回自己,找回良知良能,為人生服務,發(fā)揮人生的作用,這樣才不枉費人生。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是使人的精神長存于人間的重要方法。釋迦牟尼佛距今已將近三千年了,但是他在人間并未消失,還是活在每個人的心目中;佛陀普愛眾生的心胸,就是廣大的慈悲心。
學佛要知道「生死疲勞」。在六道之中,不是在天道就是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或地獄道、餓鬼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實在非常疲勞。這疲勞的事從何而起呢?是從貪欲而起,所以我們必須少欲知足;能知足的人,才有快樂。
「少欲無為,生死自在!顾^修行學佛,除了為社會人群謀福利,更要追求佛陀的教理,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從何處去,要以什么形態(tài)去選擇、如何去進取……,直到生死自由,來去自在,如此就可達到想要以什么形態(tài)來人間,就可以隨意來人間。觀世音菩薩可以三十二應化身,以種種形態(tài)出現(xiàn)人間,應人間的需要現(xiàn)身形,而救度人間的眾生;一切菩薩都是生死自在。
要生死自在,首先必須少欲無為。我們既來人間,就應抱持——來人間是為眾生而來。為眾生而來人間,就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就是凡夫。既然我們都有一分福,也就是在過去生中造人道的福因,人道的業(yè)力牽引我們來到人間,雖然現(xiàn)在還是凡夫,但是,我們應該很慶幸已得人身,又能聞佛法。
我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辜热宦牭椒鸱ň鸵s快走向佛道,趕快修行。佛經(jīng)不單是我們要去聽、去誦,還要把它當作路來實行。
- 上一篇:卷一 靜思 之 修養(yǎng)
- 下一篇:卷一 靜思 之 八正道
- 不執(zhí)著空與有,踏實走在菩薩道上
- 怎么看待壽命的長短?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
- 學佛者要具備兩種忍——“法忍”與“生忍”
- 佛教徒有三類,到底哪一種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 時時守好自心,分秒觀照當下的一念心
- 心存善念不求回報,才是智慧明亮的“清凈之愛”
- 世間最大的苦就是自己想不開
- 婆羅門向佛陀請教人死后靈魂會到哪里去?
- 驚嘆!嫉妒心讓他輪回千百世都與佛敵對
- 大魚舍身
- 乞兒成富
- 水中金像故事
- 靜思語錄50條
- 羅睺羅的眼淚
- 證嚴法師:談一談缺失
- 要能轉苦為樂,才能時時自在
- 發(fā)愿行菩薩道便要謹防五種心魔
- 若能透徹此理,便能善解難看的臉或難聽的話
-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是因為得失之心
- 其實,要當菩薩是很容易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