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驪珠集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僧稠禪師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僧稠禪師
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少林寺跋陀三藏──道房禪師──僧稠禪師
僧稠禪師,俗姓孫,元出昌黎,末居鉅鹿之癭陶焉。性度純懿,孝信知名,而勤學(xué)世典,備通經(jīng)史。徵為太學(xué)博士,講解墳索,聲蓋朝廷。將處器觀國,羽儀廊廟,而道機(jī)潛扣,欻厭世煩。一覽佛經(jīng),渙然神解,時年二十有八。投鉅鹿景明寺僧寔法師而出家,落發(fā)甫爾,便尋經(jīng)論,悲慶交并,識神厲勇,因發(fā)五愿,所謂財法通辯,及以四大,常敬三寶,普福四恩。
初從道房禪師,受行止觀,房即跋陀之神足也。
既受禪法,北游定州嘉魚山,斂念久之,全無攝證,便欲出山,誦《涅槃經(jīng)》。忽遇一僧,言從泰岳來。師以情告,彼遂苦勸修禪,慎無他志,由一切含靈,皆有初地味禪(《摩訶止觀》卷九上云︰「大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埂洞笳亍匪牧.一一八頁中),要必系緣,無求不遂。乃從之。旬日攝心,果然得定。常依《涅槃》圣行四念處法,乃至眠夢覺見,都無慾想。歲居五夏,又詣趙州障供山道明禪師,受十六特勝法,鉆仰積序,節(jié)食鞭心,九旬一食,米惟四升。單敷石上,不覺晨宵,布縷入肉,挽而不脫;蛑笫澄词,攝心入定,動移晷漏,前食并為禽獸所噉。
又常修死想,遭賊怖之,了無畏色,方為說諸業(yè)行,皆摧其弓矢,受戒而返。
嘗於鵲山靜處,感神來嬈,抱肩筑腰,氣噓項上,師以死要心,因證深定,九日不起。後從定覺,情想澄然,究略世間,全無樂者。便詣少林寺祖師三藏,呈己所證,跋陀卅︰「自蔥嶺已東,禪學(xué)之最,汝其人矣!鼓烁谏钜,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才足,忽見婦人,弊衣挾帚,卻坐階上,聽僧誦經(jīng)。眾不測為神人也,便訶遣之。婦有慍色,以足蹋泉立竭,身亦不現(xiàn)。眾以告師,師呼︰「優(yōu)婆夷。」三呼乃出,便謂神卅︰「眾僧行道,宜加擁護(hù)!箣D人以足撥於故泉,水即上涌。時共深異,威感如此。
後詣懷州西王屋山,修習(xí)前法。聞兩虎交斗,咆響振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一時忽有仙經(jīng)兩卷,在于床上,稠卅︰「我本修佛道,豈拘域中長生者乎?」言已,須臾自失。其感致幽顯,皆此類也。
從移止青羅山,受諸癘疾供養(yǎng),情不憚其臭潰,甘之如薺。坐久疲頓,舒腳床前,有神輒扶之,還令跏坐。因?qū)胰攵?每以七日為期。
又移懷州馬頭山。
魏孝明帝,夙承令德,前後三召,乃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乞在山行道,不爽大通!沟鬯煸S焉,乃就山送供。(中略)
帝常率其羽衛(wèi),故幸參覲,師處小房宴坐,都不迎送,弟子諫卅︰「皇帝降駕,今據(jù)道不迎,眾情或阻!箮熦ΙU「昔賓頭盧,迎王七步,致七年失國;吾誠德之不逮,未敢自欺形相,冀獲福於帝耳。」時亦美其敦慎大法,得信於人。
黃門侍郎李獎,與諸大德,請出禪要,因為撰《止觀法》兩卷,味定之賓,家藏本據(jù)。
以齊乾明元年(西元五六○年)四月十三日辰時,絕無患惱,端坐卒於山寺,春秋八十有一,五十夏矣。
(以上錄自《續(xù)高僧傳》卷一六「僧稠傳」,《大正藏》五○.五五三頁中─五五四頁下)
附錄:稠禪師意(敦煌文獻(xiàn))
問︰大乘安心,入道之法云何?
答︰欲修大乘之道,先當(dāng)安心。凡安心之法,一切不安,名真安心。言安心者,頓止諸緣,妄想永息;放舍身心,虛壑其懷;不緣而照,起作恒寂。種種動靜音聲奸,莫嫌為妨。何以然者?一切外緣,各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能無心,於法即無障礙,無縛無解。自體無縛,名為解脫。無得,稱之為道。又復(fù)是非之見,出自妄想。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若能俱亡,則諸相恒寂。以諸法等,故萬惑皆如如理。真照無法,非道此法,秘要非近情所惻。行者若欲開讀,蹔看實意,莫取文字。還自縮心,無令有閑。不得調(diào)戲,散心放逸。大道法不可輕示,所可默心自知以養(yǎng)神志。溫道育德,資成法身。三空自調(diào),以充惠命。非是不肖之人,而能堪受要福,重人乃能修耳。內(nèi)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乃知一切諸法滅,非智緣滅。若能行之觀者,體同空虛,名無邊三昧;無心入,名大寂三昧;諸量不起,是不思議三昧;不從緣變,名法住三昧。
問卅︰何云名禪?答卅︰禪者定也,由坐得定,故名為禪。
問卅︰禪名定者,心定身定?答︰結(jié)跏身定,攝心心定。
問卅︰心無形狀,云何看攝?答卅︰如風(fēng)無形,動物即知。心亦無形,緣物即知。攝心無緣,即名為定。
問卅︰五停十八境,見物乃名為定。眼須見色,心須見境,云何名定?答︰見境即心生,物動即風(fēng)起;風(fēng)息而境安,心息即境滅。若心境俱滅,即自然寂定。
問卅︰既無心境同虛空,云何修行?答︰心雖無形,而有大用,即是圣法。今稱心體,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業(yè)非懙(煩惱),非邪非恧(惡),即斷三障,即成三學(xué),即舍凡即圣法。
夫安心者,要須常見本清凈心。亦不可見,如是不可見。如是不可見,心常須現(xiàn)前。雖,F(xiàn)前,而無一物可得。非但無一物可得,乃至少許相貌,亦不可得。雖少許相貌亦不可得,如是行處分明了了,不被一切言教惑亂,而不舍是心;從初發(fā)心,乃至成佛不離此行。惟當(dāng)漸漸寬廣,漸漸易成,畢竟歸空。雖作事業(yè),具六度行,一切業(yè)常不舍,是心不覺。漸漸除疑惑,漸漸悟解,即須讀誦大乘經(jīng)典,與心相應(yīng)者。雖讀誦經(jīng)時,亦不須分別,強(qiáng)作解釋。漸漸自當(dāng)洞達(dá)一切諸法。
上來雖言了了,分明見心。如是見心,非眼所見,亦非凡夫所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力飲河池,詎能吞大海?不習(xí)二乘法,何能學(xué)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
無信誦大乘,空言無所益。具足諸善根,守護(hù)慈悲本。常樂攝利物,是名為大乘。
(以上錄自《華岡佛學(xué)學(xué)報》第六期九三─九四頁,冉云華博士所撰〈敦煌文獻(xiàn)與僧稠的禪法〉所舉「敦煌文獻(xiàn)之二」全文)
- 禪定是達(dá)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dá)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guān)懷
- 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jié)合為一的
- 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對于家庭暴力需謹(jǐn)慎處理
- 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應(yīng)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如何離苦?遠(yuǎn)離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guān)系的痛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