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人時間多,勤勞健康好
忙人時間多,勤勞健康好
《民生報》詹建富專訪
清晨四點,臺北近郊的農(nóng)禪寺住持釋圣嚴法師早已起身。他今(一九九三)年六十四歲,不但積極投身各種凈化人心、社會公益活動,為了籌建法鼓山世界佛教園區(qū)的志業(yè)未竟,即使一天只睡四、五個鐘頭,每天天未亮之前,他便已展開一天忙碌的生活。而且,從他每天誦經(jīng)、修持、著作的「心靈功課」之外,還一直以「提升人的品質(zhì),建設人間凈土」為念。不難了解:這位博士僧夙夜匪懈、無時無刻無不抱著為佛法獻身的悲愿。
乍見圣嚴法師,信眾見到他體態(tài)清癯,雙目炯炯有神時,當下即有如棒喝。其實,圣嚴如此清瘦,其來有自。他說,母親在四十二歲時生下他,一個鄉(xiāng)下的貧婦,早已沒有奶水,加上當時身處戰(zhàn)亂,天災人禍不斷,營養(yǎng)不良在所難免。他幼時的乳名叫「?怠,也和他當時體弱多病不無關系;直到六歲,他才會走路和學會講話。后來隨國軍來臺,從軍十年間,他又染上風濕。
圣嚴說,由于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的情形下長大,他雖有一百七十二公分高,但體重最低時,曾只有四十二公斤,最重也不超過五十二公斤。以如此單薄的身軀,即使大病不患,卻是小病不斷。不過,他每年以榮民身分到臺北榮總健康檢查時,醫(yī)師都說沒有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唯一的建議是「要多休息」。
確有不少信眾關心法師的健康,會送他一些高營養(yǎng)食品進補。他說,現(xiàn)代人對食物的講究也許食不厭精、燴不厭細;但從他早年對食物粗細毫無選擇余地,經(jīng)年累月的粗茶淡飯,至今如果吃營養(yǎng)一點,腸胃就會不習慣,反而是蕃薯葉、莧菜等,是他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圣嚴指出,十年前,他應邀到新加坡弘法時,由于不適應當?shù)氐臐駸釟夂?便得了熱癥,因此返國后住院一周療養(yǎng),成為他生平唯一住院的經(jīng)驗;不過,感冒等小病卻經(jīng)常纏身。但他表示,自己很少吃藥,一出現(xiàn)感冒癥狀,只需禪坐十五分鐘,就會掃除身體不適。而且,他也常把禪坐當成平常睡眠不足的體力加油站。
提到禪坐的功效,圣嚴強調(diào):「這是最佳的運動、健身及治病的養(yǎng)生方法」。理由是禪坐時,可藉身體姿勢和控制心智,達到「動中取靜,靜中取動」的效果。他認為禪坐時可調(diào)和體內(nèi)的循環(huán)、呼吸和消化系統(tǒng),并可調(diào)節(jié)新陳代謝的速度,不致過快或過緩,而且也可讓浮躁的心安靜、平穩(wěn)下來。
他認為,心平氣和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門。當情緒過于波動時,如興奮、憂慮、嫉妒或其他強烈的欲望,都容易加速體能消耗,造成體內(nèi)神經(jīng)組織或內(nèi)臟細胞受損。他雖然也會為外在的喜怒哀樂所動,但多年練就的「定力」,已能讓他在短時間即可「不動如山」;他說,他就是從禪坐中體悟「以不變應萬變」乃是養(yǎng)成「定力」的訣竅,避免受到外在環(huán)境干擾。
對于這種禪坐的心法,圣嚴曾經(jīng)有過入定時刻,偶爾也會覺得有一股氣貫穿所謂「任督二脈」,他也不確認這是否就是「氣功」。但他透露,曾有氣功師傅在他旁邊,能感受他氣的存在;而且,目前他可以自行控制血壓和體溫高低。圣嚴說,曾有護士量他血壓發(fā)現(xiàn)高了一些,他問說:「可否再量一次?」結(jié)果,血壓果然降了下來。另外,他多次赴大陸參訪佛教圣地,有時遇到酷寒及炎熱,他能暫時使自己的體溫上升或下降,那是藉由觀想的方法,作隨時的調(diào)整。
正因為如此,農(nóng)禪寺近年來一直推廣初級打坐班、「一日禪」、「三日禪」或「七日禪」,就在教導信眾禪坐的觀念和方法。圣嚴強調(diào),許多政商及文教界的高階主管積勞成疾,在于平時壓力無法紓解,如果能以禪坐讓身心安定下來,便可以體會健康要訣。不過,多數(shù)人悟力不夠,覺得很難而未堅持繼續(xù)禪坐,他也愛莫能助。
近年來,農(nóng)禪寺的聲名隨著圣嚴法師積極入世弘法而逐漸傳開,前去學法或親近師父者日多,圣嚴對蕓蕓眾生的開示是:除了心中要安寧,要廣種福田,多布施行善外,最重要的是勤勞。他說:「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怪挥星谟诠ぷ、思考,才能培養(yǎng)好的體能,并可在無形中增長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圣嚴每次在各種場合還不斷提倡心靈環(huán)保、勸人重視心理健康。他強調(diào),心中沒有煩惱的人,多半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即使是肢體殘障的朋友,只要心理健康,也比起心靈蒙污的正常人還要健康。因此,他常說:「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如此可以增長;,自然可以在法喜充滿時,得到清心自在的平安幸福──而這是不假外求的。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民生報》第二十三版「名人談保健」專欄刊出)
- 上一篇:建設人間凈土精神最重要
- 下一篇:走一個和尚該走的路──做個有方向感的人
- 禪定是達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懷
- 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jié)合為一的
- 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對于家庭暴力需謹慎處理
- 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應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如何離苦?遠離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系的痛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