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幸!非榫w管理智慧

\

簡體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禪的態(tài)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后就把它放下。簡而言之: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人生,真的有很多不公平要去接受。生活,難免出現逆境。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負擔起來,才能真正地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因此,放下的幸福,簡單而深沉。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面對它: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fā)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當問題發(fā)生時,逃避并不能阻止它不出現;只有坦然以對,把它當做是一種應對危機處理的鍛煉,或者是另一種讓自己成長的助力。不要害怕承擔做錯的后果,努力從中累積人生的經驗。不做鴕鳥,直面人生。面對是幸福的第一步。

  接受它:很多人在問題發(fā)生后,都很難接受這個令人失望而意外的結果,但是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起伏波折,得失是很平常的事,我們不可能永遠處在順境之中,所以,遭遇逆境時,也要勇敢接受,就是一種智慧。

  處理它: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于任何不好的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也不必失望,繼續(xù)努力,下次還有成功的機會。

  放下它:“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過去的事情已然過去,繁華似錦也罷,一塌糊涂也罷,歸零是必然的。現實早在重啟,你還戀戀不舍,耿耿于懷。心里放不下,又是何苦?

  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禪的最高境界,緣于“放下”。“放下”的禪理類同于“得與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種痛苦,也是幸福。因為只有失去,空下的雙手,才能拾起新來的幸福。

  能作如此想的人,對一切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縛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無論遭遇任何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fā)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fā)生,擔心又有什么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最后放下,才是最好的辦法。

  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即使發(fā)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能夠面對、接受,就等于是在處理;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擔心,應該放下了。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該怎么生活就怎樣生活。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馬,也要放別人一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鉆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長、還寬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繁體版序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總是喜歡說“追求”或“爭取”幸福,仿佛幸福是一面高掛在墻上的獎牌,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斗才能獲得。這種普遍的意象使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來自于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樣東西。然而,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自己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的戰(zhàn)利品時,卻隱約察覺到有一種失落感,因為我們所期待的“幸福”,并未隨之而來。

  為什么一個人可能得到一切卻仍舊不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是來自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圣嚴法師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來自變幻無常的情緒與感覺,而是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tài)。因此,透視煩惱,進而運用方法化解、對治煩惱,到最后完全放下煩惱,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處。

  圣嚴法師在第一章首先探討的正是煩惱的來源——情緒。他指出三種“情”——情操、情感與情緒的不同,并強調:任何情緒都是情感無法滿足所造成的沖擊與困擾,都是煩惱。書中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則分別深入探討對我們造成最大傷害的五種煩惱——貪、嗔、癡、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五毒”,并提供不同層次的管理與解決之道。

  法師擅長以短短的幾句話,為一般人不易理清的觀念做出精彩的說明,例如,對于何謂“貪”,他說:“得到了需要的東西不叫貪,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貪。”在解釋如何對治“嗔”時,則說:“忍并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沖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

  煩惱雖有千百種,但是它們和所有的事物一樣,只是暫時性的存在。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只要善用書中的方法一一化解,最后終能“放下”執(zhí)著,讓心回歸單純、天真的本性,這時,幸福便不求自來了。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人的五大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會帶來許多情緒的困擾,如何以佛法消解情緒煩惱,開創(chuàng)幸福人生?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沖動而犯了錯,事后卻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么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系的人和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產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么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wěn)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凈,且非常和平、穩(wěn)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泄、滿足時,心里就會發(fā)生沖擊和困擾,因此產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guī)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只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名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所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膳,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別人看到情緒沖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因此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隨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癮,所以有情緒也沒什么不好!”

  這種將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劃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wěn)定,心理也才會健康。

  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fā)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劃不來的,因為最后倒霉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yǎng)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圣號,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產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凈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然而,我們在運用觀念或方法的時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壓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其實只要我們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這個問題,或是老想要沖過它、對付它、抗爭它,情緒反而都能很簡單地化解。

情緒從哪里來?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里,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fā)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里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么產生的?不過,念頭從何而起,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情緒,那么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fā)生過的事生氣。即使是發(fā)生過的事,也都已經過去了,那又何必生氣呢?動情緒不但沒用,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或動作粗暴,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真是既傷身又傷心。

  知道引起情緒起伏的原因,觀察情緒的生滅,以及了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這才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理方式。這種智慧,就是明白情緒生滅的來龍去脈;知道了以后,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問題統(tǒng)統(tǒng)交代清楚以后,自己反而沒有事,既然沒有事,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另外,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么?起因是什么?爆發(fā)點是什么?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人之所以為人所愛、所敬,就是因為有智慧,會有人想做愚者嗎?只要是情緒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面對情緒,只看念頭而不管它的好壞,或是怎么生起的,當下就停止念頭。

  所以,佛教稱起煩惱時為熱惱,惱就是煩惱,熱就是火熱。雖然在現實中,我們不在地獄,但其實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熱地獄沒有兩樣。把自己放在地獄里,是多么愚蠢的事!在這個時候,就要馬上當機立斷,讓煩惱的念頭一起時,就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這個層次相當不容易,所以還是要從第二個層次,也就是從看著念頭起、看著念頭滅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純熟之后,才能再進一步到達一發(fā)現念頭起,馬上就不見的地步。能到達這個層次的人,我們稱他為賢者,但賢者并不是沒有煩惱,只是已經不會再被煩惱傷害,也不會再傷害其他的人,這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業(yè)力與潛意識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yè)力有密切的關系。業(yè)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并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yè)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yè)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yè)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huán)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yè)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huán)境讓它發(fā)展,那么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yè)力歸咎于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fā)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產生這么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并在頭腦里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并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fā)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yè)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yè)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并從內在制造一些觀念,于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yè)力來,但是和業(yè)力并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yè)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了解潛意識與業(yè)力愈多,發(fā)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么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里,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么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里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yè)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了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y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了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么?想講什么?準備想做什么?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后,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yè)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么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yǎng)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yè)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yè)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如何安心?

  禪宗有一個故事,是初祖菩提達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禪師之間的對話;劭啥U師老是覺得心里問題很多,希望菩提達摩能夠幫他安心。于是菩提達摩問他:“你的心在哪里?把你不安的心拿出來讓我看一看!”結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這時菩提達摩就告訴他:“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內心不安的原因,歸結起來不外是嫉妒心、擔心、嗔恨心、憤怒心、貪心,以及種種矛盾沖突。這沖突包括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之間,以及現實和想象或期待之間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時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好,心里就會不舒服,其實別人有好的表現應該要贊嘆歡喜,感同身受。而且對別人的成就,我們也可沾一份喜悅,甚至起而效法。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去了解他人能夠成功的原因,并且看看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夠像他一樣優(yōu)秀。但是,有時別人能得到的,也許自己付出了同樣的努力還是得不到,這時就要想到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因緣福報不夠,只要再努力,然后加上因緣福報的促成,自然就會成熟了。

  所以別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來的,即使不是這一生的辛苦,也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有的人會對別人生來有錢、有地位,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辛苦一輩子,既沒有錢,也沒有福氣。這時我們就要想到,這是別人過去世努力修來的結果,不用羨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夠得到的不叫貪,得不到的卻想要,這才是貪。貪得無厭是很痛苦的事,其實能夠得到的自然會來,所謂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別人爭,只要努力去經營,自然會開花結果。如果成果沒出現,表示因緣尚未成熟,也不必為此難過。能夠這樣想,就可以消除因貪而產生的痛苦了。

  事實上,內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當覺照到心不安的時候,可以先了解心為什么不安?找到原因之后,就會發(fā)現很多煩惱都是沒有必要的。例如參加聯(lián)考,有的人考完試,每天等著發(fā)榜,心里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擔心會不會上榜?究竟考上哪里?這時如果能轉念一想:“反正都已經考完了,擔心這么多也無濟于事。至于發(fā)榜以后究竟會怎么樣,到時候再來打算,現在擔心也沒有用。何必自尋煩惱?”這樣一想,馬上就會心安,覺得自己的胡思亂想真是無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時候,可以反思,問問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如此一反問,很容易就會發(fā)現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實上,沒有什么值得煩惱和難過的。經過這樣的省思,心就會安定下來。此外,內心不安的時候,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圣號,將心、念頭安住在佛號上,不再去想那些煩惱的問題,心自然會慢慢安下來。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會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后,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例如一個視錢如命的人,看到了錢就如饑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要占為己有,這種饑渴的感覺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種饑渴的感覺,看到錢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會是不是該拿,這時已經變成是一種貪的習氣,而不是貪的煩惱,所以習氣和煩惱是不太一樣的。

  煩惱不但會傷害自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如果煩惱生起的時候,不表現出來,也許別人不會受傷,卻會傷害到自己,讓自己很痛苦。例如一個單相思的男孩,心里總是想著喜歡的女孩,但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男孩的內心卻在煩惱。他雖然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卻已經傷害到自己。或者說,這個男孩不管對方愛不愛他,總是追著對方不放,把別人煩得痛苦極了,讓對*得像是一條甩不掉的蛇,這樣影響到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也是帶給別人煩惱。

  而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的,自己并不覺得在傷害人,也不覺這是煩惱。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飯時,他會習慣地看看別人的碗里究竟吃些什么,看得別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別人的感覺,咳嗽的時候不捂嘴巴,甚至對著人一邊談話一邊咳。他并不知道這些行為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是無心的,所以不覺煩惱,而他的無心卻傷害到人。這種讓別人討厭的無心怪習慣,就是習氣。

  習氣重的人,經常讓人感到討厭;但也有一些習氣,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像有位高僧來訪時,他在公共場合常常一邊講話,一邊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動作滿多的。他不管別人的感覺怎樣,但是因為是從這位高僧的身上表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

  有一次我在臺北的國父紀念館演講,因為衣服穿得滿多的,覺得很熱,當下我也不管別人感覺怎么樣,就說:“對不起!我很熱。”然后就把外袍脫掉,現場的聽眾則覺得這位法師很自在、很親切。雖然我沒有像那位高僧那樣灑脫,但是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在身體癢的時候,強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體癢的時候當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動一動,不需要什么事都一板一眼的,因為這樣也是一種痛苦。

  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么樣的場合、是什么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自己沒煩惱,卻造成別人的煩惱,那就不好了。

調和感性與理性

  在一般的看法里,人大約可以分成兩種形態(tài):一種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種人則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對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無理取鬧,理性的人則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愿意接受理性的人,對感性的人反而敬而遠之。

  事實上未必盡然,有時感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態(tài)度冷淡的冷眼旁觀。例如我有一個徒弟非常理性,做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許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錯誤,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壓力很大。雖然他做事有條有理,但是人緣不好,因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雖然有時有一點多管閑事,但是他會顧慮到別人,會同情、諒解、包容別人。

  但是太過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泛濫,很可能會表錯情而帶來麻煩。如果不能恰到好處地照顧、關懷別人,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達要適當,不要讓對方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或讓對方習慣你的照顧而黏住你,最后你想擺脫卻擺脫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單純的關懷和照顧,結果卻造成對方的依賴,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是傷害。

  其實,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處世,樣樣照規(guī)矩來,沒有變通和彈性,就像機械一樣,每一個螺絲都得規(guī)規(guī)矩矩定位,不能更換。如果像這樣的機械化,生活還有什么味道呢?人與人的關系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來輔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來潤滑,這樣才是一個菩薩行者。

  真正的感性是一種清凈的感性,它是凈化以后的感情,也就是菩薩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個名詞,但是智慧并不等于理性。理性沒有轉圜的空間,而智慧則可以為適應對方而做調整,但自己不會在適應調整的過程深陷其中,產生煩惱。這樣,可以和許多有煩惱的人相處,但是自己卻不會受到影響,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產生情感的糾纏;僅僅是理性,則又會變成一板一眼,機械化的人生。社會的混亂與不和諧,以及現在許多人的問題,多半就是因為不知道恰到好處地應用感性和理性,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認為感性的時候覺得痛苦,自認理性的時候又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社會也因此失去了溫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才能真正為人間帶來溫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什么是貪心?

  凡是“想要”的超過“需要”時,就是貪。若能生活簡樸、減少欲望,心便不會隨著物欲而起伏不定。

  在佛經上,“貪”有好多不同的說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貪“色、聲、香、味、觸”五欲,眼睛貪好看的、耳朵貪美聲、鼻子貪香、舌頭貪好味、身體貪接觸的舒適感?傊,凡是好的都喜歡貪。

  但是,人本來就不能不吃飯、不睡覺,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聽。所以,貪是指我們過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子們說的:“得到需要的東西不是貪,想獲得不需要的就是貪了。”實際上,人們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們睡覺只需要一個床鋪,吃飯只要吃飽就夠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獲得很多東西,為什么人會這么貪得無厭呢?這和人的心理有關。

  人的心理有一種想永遠據為己有的欲望,因為一般人想要貪著的東西都是不能永遠保有的,但是當擁有以后又開始擔心會失去。以金錢為例,我們日常所需的花費并不多,但是一般人總是害怕得到的金錢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希望財產能夠愈積愈多,以備不時之需,結果變得貪得無厭。

  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結滿果實的桃樹上的猴子,它看到滿樹飽滿欲滴的桃子,每一顆都想吃,結果摘了一個往手里放,又摘兩個夾在腋下;摘到最后,不但一顆桃子都沒有吃到,還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這樣,被貪心帶來的許多煩惱給累死了。

  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人并不僅是對財物貪著,對很多東西也都是貪得無厭地追求、爭取。人和人之間很多的磨擦和不協(xié)調,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貪心不僅為自己帶來困擾,也會為社會、自然帶來災難。

  本來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個人的需要之外,為全體大眾的需要考慮,這就不叫做貪,譬如希望大眾能夠有衣服穿、有車子坐、有房子可住,為社會眾生造福,就不叫做貪。

  因此,我們除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適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

為什么貪心?

  只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tài),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不同,而有好壞之別,因為不管你貪的是什么東西,都是額外的追求。但它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也就是貪求的目的是為自己,還是為了他人的差別。

  有一位寺院的住持,才接任沒有多久,就對我說:“自從我當了住持以后,貪心似乎增加了很多,可是我又不能不為寺院著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信徒前來,希望有更多的錢、更多的弟子,也希望寺院的房子蓋得愈來愈多,很多弘法的事業(yè)都能隨之展開。”他覺得當了住持后,頭腦里整天都在想如何能夠得到更多一點,這讓他很苦惱,可見得貪真是煩惱的根本。

  我問他:“你的這些打算、期待,是為了自己嗎?你希望當住持一定要當得讓人稱贊嗎?或是羨慕你擁有這么多的信徒、這么大的寺院,感覺你這個住持很能干,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如果你真的這么想,那就是貪。如果不是,而是為佛教、為寺院、為大眾設想,那就不是貪了。”

  這位住持為了弘揚佛法,所以需要有個道場作為弘法的場所;為了容納更多人來這個地方修行、聽聞佛法,所以房子要蓋得大一點、多一點;為了讓眾生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能夠種福田、布施供養(yǎng),所以需要寺院替他們來結合捐款,用清凈的財務來做有益于眾生的事。這些需求全都是因為眾生、社會需要,和為了推廣佛法,所以并不是貪。

  如果是自己本身的欲望想要,不是為了他人、團體而著想,那就是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成功時會很驕傲,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好像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功勞;失敗時,就覺得很倒霉,害怕讓人看不起。像這樣患得患失的情形,就已在煩惱之中了。相反的,如果能將念頭轉過來,知道自己的努力是為了佛法、為了眾生而服務,那就是有智慧的人。

  如果真能這樣想,也就沒有煩惱。對大眾而言也是一樣,大眾的反應都會隨著你的存心和動機而改觀。就像社會上雖然有一些人是以私心在做慈善事業(yè),讓大家誤以為他是個很有慈悲心、公德心、了不起的人,但是這種人終究還是會被揭穿的。

  即使包裝得非常好,讓人誤以為他是個好人,畢竟還是騙術。既然是騙術,也就是煩惱,就算能騙人一輩子,自己的內心也不能平安快樂。因此,一個有智慧的人,是絕對不會自欺欺人的。

轉貪心為愿心

  佛法說貪為苦本,想解決苦的問題,就要先從“知貪”開始。人的需求有兩種,一個是需要,一個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過自己的需要時,就叫做“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難將需要和想要兩者的差別,分得很清楚,總是感覺還不夠、還沒有滿足。

  其實,要分辨需要與想要有何不同,并沒有那么困難,譬如口渴了要喝水,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夠了,如果為了以備不時之需,而想要儲存兩三杯,那就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的心理一樣,這就是“想要”的貪了。當前的問題必須先解決,這就是需要,至于以后需要什么?是不是還需要這么多?因為都無法事先預知,所以根本不用顧慮。

  人缺乏飲食,生命就不能夠維持下去;沒有男女關系,種族就不能夠維系傳承,生命也沒有辦法延續(xù)。告子說:“食色,性也。”可見飲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會被認為是壞事的原因,在于人很容易過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無法自拔,譬如耽溺復雜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喪志,這些都會因貪為自己帶來煩惱,也就是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那還沒有什么關系,但如果是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負荷的,麻煩就會接踵而來。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吹矫利惖娘L景、聽到好的音樂,總會想多看幾眼、多聽一下,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與音樂,是本能的反應,并不需要特別厭離。對于公園讓人賞心悅目的花朵,就讓它自然而然地呈現在面前,只需單純欣賞它的美麗;對于音樂,如果正巧聽見動聽的音樂,那就自然地去聆聽,聽得歡喜,也是一種享受。

  但是如果覺得花朵很美,而興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頭,這就是貪了。音樂也是一樣,如果聽得渾然忘我,忘了手邊該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為了聽好的音樂,而耽溺于玩音響,并且愈玩愈高級,要求也愈來愈多,像這樣不斷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就變成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變成執(zhí)著,那就會帶來各種煩惱。

  欲和愛本來并沒有什么不好,只是它們常常容易引起人們貪的欲望,而欲和愛一旦和貪連在一起,就變成煩惱的名詞。但是貪也有好壞程度的分別,譬如愛可以是一種付出奉獻,而欲也可以是一種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夠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進步,這就是把貪愛和貪欲轉成愿心,轉成一種期待。因此,貪愛和貪欲也可以轉往良善的方向發(fā)展,對社會做出積極的奉獻。

以布施對治貪念

  貪念會帶給我們許多的煩惱,該如何幫自己除貪、解毒呢?

  用布施來對治貪,是最好的辦法。所謂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擁有的財力、物力,來幫助別人渡過難關,甚至還可以布施自己的時間、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樣的資源協(xié)助他人。當我們能多為別人設想、為他人謀求福利,往往自己的收獲更多。

  以我個人為例,我本是個一無所有的出家人,可是當我看到有許多人生活得很痛苦,為了幫助他們改善環(huán)境,我就開始想辦法募款,結果有愈來愈多和我有同樣心愿的人出來支持我,在眾人的成就下,建設了法鼓山。法鼓山并不是我個人的,而是屬于社會大眾的。

  由于我的付出,共襄盛舉的人也愈來愈多,聚集的力量也愈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愈來愈多了。這就如同老子所說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愈能夠奉獻,自己擁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自然而然就會來了。

  這就好比井里的水,取用的人愈多,水源就會源源不絕;如果舍不得供人取用的話,井里的水永遠都不可能再生。同樣地,如果不舍得把自己擁有的財產給人,不僅財產不會增加,還會被罵是守財奴,而且也會為了錢該怎么處理、運用,死了以后又該給誰而擔心,反而徒增痛苦。

  所以,如果真的想布施,即使沒有任何東西都沒關系,因為只要發(fā)了愿心,并且努力去爭取、去制造,加強自己的能力,結果一定會有東西可以布施。真正的布施是奉獻給眾生,心中完全沒有回收的期待,也沒有貪心,這樣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也圓滿的境地,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

名利只是暫時擁有

  一般人貪取的項目,不外是金錢、名位,然而這些東西有時是必須的,有時又是“不請自來”的,所以重點不在如何規(guī)避它們,而是要用正確的態(tài)度來看待它們。

  以儲蓄為例,如果有正當的目標計劃,像是儲蓄多少錢之后可以請一部《大藏經》,或是就可以設立獎學金幫助人求學,這些都是很好的立意,所以并不是貪。如果儲蓄的目的,是為了累積財產以滿足私欲,這就是貪了。

  又如投資股票,我們?吹接腥送婀善蓖娴絻A家蕩產。其實,以股票作為正常的投資并沒什么不好,除非是將股票拿來投機炒作,那便是一種貪念,就是煩惱。

  金錢就像水一樣,需要常常地流動,流動的時候,不論多也好、少也好,都還是維持在一個整體中。所以當你投資股票時,只要想到這個錢放到股票里去,可以幫助社會經濟資源的流通,如此,你賺了錢會高興,賠掉了也不會痛苦。

  如果你貪心大起,希望賺的錢愈來愈多,那么在投資的時候,你就會孤注一擲,把全部財力都投進去,結果反被股票套牢了,不得解脫。所以,一樣的行為用不一樣的觀念與心態(tài)去執(zhí)行時,會帶給你不同的結果。

  至于名位,最重要的是實至名歸,否則會為了保有浪得的虛名而痛苦不堪。“名”不過是一項工具,因為有名自然就有社會地位,有社會地位就有能做的事業(yè)、能發(fā)揮的力量。有名位并不是壞事,但有名聲、地位充其量只是“大家知道”而已,不要把名位當成自己。事實上,名位也不需要刻意追求,時機成熟時,它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因此也沒有必要看得太重,患得患失。

  有的人因為在電視上的曝光率比較高,變得有名了,所以就開始對名斤斤計較,怕自己又變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天電視上不再出現他的面孔時,他可能就會覺得社會遺棄了他,于是產生失落感,變成一種煩惱。

  其實,個人的事跡會在報紙、電視上這一類大眾媒體上被報導,并不代表什么,只是因為我們做了這些事,恰好被大家看到罷了。如果沒有機會曝光,就表示時間、環(huán)境還沒有因緣需要我公開出現,我可以在其它地方做其它的事。

  所以,不論是金錢或名位都應該把它當成是暫時的擁有,而不要把它看成實質的東西,或當成是自己的代表,有也好、沒有也好,都只是一時的因緣而已,這樣就不會有痛苦煩惱了。

遠離名位、權力的誘惑

  名位、權力,人人都想追求,許多年輕人常常會說:“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仿佛愈作怪,出名的機會就愈大。其實他們多半只是希望被注意,純粹是為了出名而出名,可是這種滿足只是一時的刺激,所得的也只是一種虛名,而虛名只會引來浮利?v然真的得到利益,恐怕也是非常的空虛吧!

  然而,年輕人從來不考慮這種虛名究竟能讓自己有多少利益?對他人又有多少好處?虛名浮利往往反而是造成煩惱的原因,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們,所以必須不斷地興風作浪,引起討論話題。即使所作所為沒有犯法,卻已經造成社會的浮動和人心的不安了,不僅他們本身是群受害者,對整個社會也是有害而無益的。

  面對這種社會現象,我們并非無能為力去改變社會風氣,最重要的還是從小開始的家庭教育。做父母的應該要把孩子當成朋友般看待,和他談心,輕松自然地討論這些問題,慢慢讓孩子自己發(fā)現一些正面的東西,建立正確的見解,而不僅是教訓孩子,強輸觀念給他們。另外,父母的行為對兒女來說,具有示范的作用。試想:如果父母自己就做不好,卻對孩子說:“我這樣是不對的,但是孩子!你千萬不要學我。”孩子怎么可能因你的說法而改變觀念呢?

  除了名位以外,權力也是很多人想要擁有的。有權力時雖然可以做點事,可是和名位一樣,我們要小心別被權力控制,落入煩惱的境界里。

  雖然有權的人往往也有名,但有名的人不一定有權,因為有名的人大部分只是在場面上出現,背后有一只更有力量的手在操控他,因此他們只是演戲的人。演戲的人雖然有名,但在背后操控的人才有實權,譬如很多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就不是實權者。

  權力一方面從金錢而來,另一方面從智慧而來,也有從職位而來的。

  所以,如果你有錢、有智慧,也有職位,即使沒有名,也一定會有權。有的人有了權之后,就開始弄權、玩權,將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卻沒有想到未來變化。要知道,權勢有它的時間性、階段性,而且每個人都有年齡的限制,因此人不可能永遠掌權。隨著身體衰老、環(huán)境變化的時候,權力終究也會失去,所以最好不要玩權。

  有權能夠為人設想、幫助他人,而不過分使用權力或自私自利,那是很好的,名位也是一樣。所以,重要的是你使用權力的愿心,以及你看待、運用它的態(tài)度。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

  我們都知道貪是不好的習慣,可是有時候我們又會走入另一個極端——慳,也就是小氣、舍不得和吝嗇,有人以為這是節(jié)省,其實慳和節(jié)省是兩回事。

  慳和節(jié)省的差別,主要在于節(jié)省的目的,譬如我們有十塊錢,為了布施而量入為出,努力節(jié)省了一塊錢,這就不是慳。相反的,如果我的生活只需花費五塊錢,可是當沒飯吃、沒衣服穿的人向我們求救時,也舍不得將剩余的五塊錢布施給人的話,那就是慳了。

  因此,慳是即使自己有多余的東西也不給人,而寧可把它貯藏起來,這樣的行為對他人沒有利益。但它不像貪是硬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所以不會損害到人,和貪比起來稍微好一些。

  雖然慳不會傷害別人,可是許多人就是因為舍不得布施,反而阻礙了自己的成長和事情的發(fā)展。譬如有的人學問很好、知識非常豐富,或是技術相當精巧,但他就是不愿傳授給人,也不愿意分享給人,死的時候等于把智慧財產帶到棺材里,這不就等于沒有用了嗎?

  又譬如你公司里有很多的職員,他們?yōu)槟阗嵙撕芏嗟腻X,結果你一毛不拔,那么這個公司還能繼續(xù)存在嗎?有利就應該共同分享,而分享的時候可以分層次,付出的多分享的多,付出的少則分享的少。

  一個老板付出的是資本、是他的智慧與心力,因為他付出的最多,所以得到的多是正常的。但是,一般職員至少也付出了勞力、智慧和努力,甚至還付出了超額的時間來為公司工作,所以給予適當公平、合理的分享,是應該的。如果只曉得剝削,或者不愿意和員工分享利益,就會漸漸失去向心力和人緣,這就是慳吝帶來的損害。

  有的人雖然沒有什么財產,但是他很慷慨,愿意把所有的東西與他人分享,因為這么慷慨,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擁護他,可說是一個領袖人才。而一個慳吝的人,因為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和人分享,所以沒有人緣,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擁戴。

  但是,慷慨和“打腫臉充胖子”還是有差別的?犊亲约簺]有,或有的不多,而盡其所能地奉獻給人;而有的人則是自己沒有,卻拿別人的東西,譬如用賒、借、偷、搶等方式所獲得的東西來和別人一起享受,也就是慷他人之慨,是在打腫臉充胖子了。

  今生沒有廣結人緣的人,來生只會是個愚蠢的人。如果能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來生才會增長福慧。

凡事恰到好處最好

  慳吝會讓我們不得人緣、失去朋友,同時自我也不能成長。因此,無論我們有什么東西,都盡量能讓人充分運用,包括名位、財產和權力等都是一樣,而不要自己獨享。有很多名人就是怕被人利用,因此不愿意把名借給人,像有時別人只不過是希望能借助你的名氣來推廣某一個活動,代表你也贊成這件事情,但即使這只是一個假名,你可能仍然不愿意借給他用。

  當然,我們要愛惜羽毛,弄清楚對方的目的,不要讓人假借你的名去做壞事。如果目的是正當的,請求的人也沒有什么問題,你卻不給他用,那就是慳了。如果經過了解之后,發(fā)現對方或是事情本身有點爭議性,那最好還是不要給他用,否則恐怕會惹很多麻煩,別人會懷疑你怎么會和那種人牽扯在一起,進而猜測你們也許是合伙人,如果是這樣,就得留意愛惜羽毛。不過,愛惜羽毛過了分,那也叫做慳。

  名是如此,權也是一樣,只要能夠做好職務之內的事以及必須做的事,那就不是慳。我們常說“人在公門好行善”,就是希望有權的人能隨時主動運用自己的權力來幫助他人,利益眾生和社會。如果說有權的時候不用權,或是不用來利益社會大眾,只是抱持做做官,讓上司不生氣、下屬高興,和和稀泥的心態(tài),那這個權力就浪費掉了,給你權等于沒有用一樣。所以,權還是要給有魄力、有理想的人來做。

  但是,去慳有時很容易又變成是一種浪費,因此兩者之間一定要取得平衡點。凡是多余的就叫做浪費,如果是恰到好處地付出,那就不是浪費。譬如別人已經給他某樣東西了,你又再給他一份;或是今天有了、明天也有了,你還要給他更多,那就是浪費了。

  中國人很怕被別人批評為小氣,總希望讓人覺得自己很慷慨,所以請客的時候,明明五道菜就可以吃飽了,卻一定要準備十二道菜,仿佛這樣才不算小氣,結果每道菜都剩下很多,形成浪費,這實在是一種惡習。所以請客的時候,要考慮自己所請的是什么樣的客人?而自己的身分、財力又是如何?雖然不要太吝嗇、寒酸,但也不要過分浪費。

  我們做事要掌握“恰到好處”這四個字,任何事恰到好處就是最好的,過與不及都不好。因為不及就是慳,超過就是浪費,能以智慧來分辨如何做是剛好,就能做到恰到好處。

清貧與慳吝大不同

  清貧生活的風氣曾流行一時,也可以稱為是一種簡單過生活的思潮。

  所謂清貧生活,就是符合自然,盡量節(jié)約,崇尚樸實,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它和慳不同,慳是舍不得用,而清貧是強調生活的清淡、簡樸,因此需要用的東西仍然要用,只是要耐久而不奢華;自己的環(huán)境也要打理得非常簡單、素雅,不講求過分的華麗和花俏。

  我有一個朋友,雖然他是船運業(yè)的巨子,是位大商人,但他每天早上吃的東西都非常簡單,只要一杯咖啡、一個蘋果、一杯牛奶,就打發(fā)了。有一天我去拜訪他,他從冰箱里拿出一個檸檬,看起來已經切過好幾次了;接著他切了一片放進他的紅茶里,也切了一片放到我的紅茶里,然后又放回冰箱。我就問他:“這個檸檬吃了幾天?”他說:“這是第三天,反正一個人吃飯,早餐也習慣這樣。”我說:“這樣子是不是太節(jié)省了?”他說:“可是我只要這么多!”因此,他一個檸檬大約可以吃上五六天。

  一般人也許會因此而覺得這個人很慳吝、很小氣,其實他是非?犊娜耍S媒疱X幫助他人,設立了各種獎學金來幫助社會、幫助學校,和所有需要幫助的年輕人。他將自己個人的花費降到最低,生活過得相當簡單,然后再把大筆的錢提供給需要的人,這種人怎么會是慳呢?

  另外,還有一個人也很有意思,他每次來看我都會帶一籃水果,我問他:“你平常不是已經有別的捐款了嗎?為什么每次來都還要帶一籃水果呢?”他回答我說:“師父,我每次來都不坐自己的車子,而將省下來的汽油錢拿來買水果,因此這籃水果都是從車錢中節(jié)省下來的。”

  像他這樣當然也不算慳,慳是因為不舍得給人才節(jié)省,清貧則是為了生活簡單,并不是舍不得。而且唯有自己簡樸、簡單,才會有更多的東西給人;如果自己浪費、享受了,那能給人的東西就減少了。

  清貧思想為什么能夠流行?這是因為欲無止境,物質的享受永遠無法滿足,也沒有辦法讓人的心感到真正的寧靜、安定與和平;只要物質的生活條件愈舒服,人心就愈不容易安定下來。譬如一雙平價的鞋子就可以穿,可是物以稀為貴,因為虛榮,一定要穿名貴的,結果要求愈來愈高,拚命搶稀有的東西來享受,以為只要能享受愈名貴、稀有的東西,就愈能得到滿足。

  其實這些東西都不能讓人得到滿足,享受到最后還是空虛。人的心必須在樸實簡單之中才能安定下來,才不會隨著物質而起伏,今天想要這個,明天又想要得到比這個更好的享受。所以,唯有過樸實、清貧的生活,才能讓自己滿足,也才是最好的自在享受。

為什么要生氣?

  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就是嗔。若能多培養(yǎng)、增長我們的慈悲心,嗔念自然就會減少,甚至消失了。

  佛法認為,“貪、嗔、癡”是我們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稱為“三毒”。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起嗔心,只不過有一些人是嗔恨在心里,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會把心中的嗔恨從身、口的行為中發(fā)作出來,無論是表現在言語或身體上,都是既傷己又傷人。所以,我們通常會把嗔譬喻為火,又稱為嗔火,是因為它像火一樣會使我們失去清涼的智慧。

  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平心靜氣,就不會有嗔恨心了?上У氖,要一直保持心靈的平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嗔恨的起因,一般認為是外在環(huán)境無法獲得滿足,或者不能讓人順心如意,而使人的內心產生沖突而生起嗔恨心。

  但有時其實是自己內在的關系,例如他人并沒有妨礙我們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別人不順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氣來。所以外在環(huán)境的原因,有時是個人自以為是,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觀,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么人事物讓人嗔恨,即使自己已經氣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會知道。

  另外,嗔恨不一定是對外的,有時是自己內在的煩惱,譬如有的人會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報不夠,或恨自己不夠聰明、努力不夠等。雖然自己恨自己不會傷害別人,但是心中有恨意總是不好的,尤其當自己恨自己到了極點時,就會開始處罰自己,而對自己最大的處罰就是自殺。因為討厭自己這么差勁,于是覺得實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嗔恨會帶給人非常大的禍患,一定要適時化解嗔心;獾姆绞接袃煞N:首先是觀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從觀念上來化解,仔細分析嗔恨發(fā)生的原因,并進一步思考:嗔恨對我們究竟有什么影響?經過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后,在觀念上就會知道無論是恨人或是恨己,都無濟于事,倒不如從改變自己、改善處境做起,這要比用恨或嗔的情緒面對問題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樣分析、解釋,都化解不開嗔恨心時,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讀經打坐,這些方法都能夠化解嗔恨的情緒,幫助人透過修行消業(yè)。但是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沒有慚愧心和懺悔心的話,業(yè)還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修行方法,都是要我們學習慈悲,不僅對待眾生要慈悲,對自己也是一樣。對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來處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么容易動氣、動情緒。而對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沒理,都應該原諒他,就像我們也希望別人能諒解我們一樣,要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能以身作則,或是設身處地諒解他人,嗔恨心就會慢慢地減少了。

嗔是心中火

  佛教稱嗔火為無明火,像是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或是“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梢娻粱鹉軌蜃屓嗽谝荒钪g,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摧毀了,就好像兒童玩積木一樣,只要一生氣,把腳一踢,辛苦堆好的房子馬上就應聲而倒。

  因此,忍實在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忍就會產生憤怒的心,憤怒的心一般是從語言、行為表現出來,這種直接由言語和行為所發(fā)泄的憤怒,對人的傷害非常大。雖然有的人敢怒不敢言,其他人并不知道,也不會因此受傷害,但是因為他的內心充滿了恨,其實已經造成了自己的極大痛苦。所以憤怒,不管別人是否能看到或感覺得到,都不是件好事。

  根據研究報導,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身體的細胞會死得很快,而且容易生氣憤怒的人,身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都會產生障礙。常常用語言或動作來發(fā)泄憤怒的人,對身體健康已經很不好了,何況不發(fā)泄出來,僅僅在心里發(fā)火的人,那就好像悶燒一樣,對自己的身心傷害反而更大。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一些人老是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容易害精神上的疾病的原因。

  那么,我們該如何化解憤怒呢?這可以從觀念和方法兩方面來幫助自己。

  所謂觀念,就是要了解自己為什么會憤怒?為什么會那么痛苦?其實,憤怒的原因不論是想要發(fā)泄,或是敢怒不敢言,都是因為自己感覺被冤枉,而心中充滿委屈。譬如被責怪做錯了事,或是說錯了話,但事實上是被人陷害,因此既怨恨自己無力申冤,也怨恨別人的惡意陷阱。

  對于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從因果來理解。現在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那我不要還報,因為我還報給他的話,不但他痛苦,我更痛苦;如果是果,那么我應該要接受,不要再還報,如果還報的話,那又變成了因,重重無盡,就會不斷地因果循環(huán)下去。如果能從這一點來看,就不會那么憤憤不平了。

  如果當下我們的觀念轉不過來,也想不通時,這時就先不要想它,也不要用理由來解釋,一有時間就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圣號,或是注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念活動情況,以及自己的內心痛苦現象。此時就能夠體會:“都已經這樣痛苦了,我還要更加痛苦嗎?”想到這一點,你的心就不會總是和那些不平的事對抗,情緒也會慢慢地緩和,憤怒的情形也會減少,而這就是從方法上來化解憤怒。

  所以,只要能靈活運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我們的心就不會再被無明火燒傷,而造成難以彌補的憾恨了。

嗔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所謂嗔,是個總名稱,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憤怒、怨恨、看不慣和不自在等內心的感受。呈現在外表上,則是一種憤怒的表情或動作,讓人覺得陰險、奸詐或是恐怖,仿佛生命將受到威脅?梢哉f,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嗔心。

  慈悲心是愛護人、為人設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有時也有金剛怒目的慈悲心。金剛怒目和嗔恨不同,它是一種慈愛。以威嚴方式所展現的慈愛,就像是因為擔心你會掉到井里,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邊玩!”這是警告,是出于慈愛的警示,和嗔恨不同。

  所以,僅僅從表情、語氣上觀察,就認為和顏悅色的是愛,而現憤怒相的是嗔,那恐怕是不正確的。還是必須從對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應,以及行為的動機來判斷。

  譬如口蜜腹劍的人,雖然口里講的都是甜言蜜語,但是內心盡是一些壞計謀;而人之所以會以害人為目的,不外乎是貪圖別人的東西,因為得不到,才起了嗔心。

  像社會上有一些情殺的事件,把別人毀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來對付變心的那一方,都是因為從愛戀轉成了嗔恨,仿佛一定要看到對方受傷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頭之恨。然而,并不是一定要發(fā)生讓對方受到傷害的行為才是嗔,只要是存有希望讓對方受傷害的心,就已經是嗔了。

  我們常聽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嗔心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煩惱。首先,會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系。因為一個常常生氣的人,往往會讓人感覺到害怕,而被當成鬼、當成魔來看,即使他并沒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會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就是生過氣后,常常會覺得很疲倦、很無奈,懊惱自己為什么要生這個氣?

  有禪修經驗的人會發(fā)現,只要一個嗔念起,心就已經浮動而沒辦法安定了。因為心一浮動,渾身的血液就會跟著它緊張起來而發(fā)熱,身體當然會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體內燃燒一樣。

  嗔恨心也會讓人失去理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分泌都因此失調,這都是造成壽命減短的原因?梢,生氣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妨礙有多么大。

  與其讓嗔心傷人傷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彌漫著一股暴戾之氣,而這種嗔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明火”。

  人之所以起嗔心,是由于個人的欲望、貪愛不能得到滿足;或是雖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夠順自己的意就不會起嗔心,偏偏世間不如意的事十之*,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氣,火氣就是嗔。像是怨恨、憤怒和仇視,這些都是嗔。

  嗔心實在很傷人,只要一生氣,身體的細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穩(wěn)定,以及身體上的疾病。所以,嗔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氣也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因為用斗爭、強權、憤怒等方式處理事情,除了會讓人一時之間有點怕你之外,根本無濟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來處理,才能真的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幾率通常比較高;而時時動嗔火的人,因為大家都怕他,當然不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們要多下工夫修養(yǎng)自己的脾氣,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嗔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確實體認到起嗔心是無用的,只有不嗔,對自己才有好處。因為當不如意的事發(fā)生了,再怎么生氣都沒有用,生氣只會變成互相謾罵或是肢體沖突,是損人又不利己。因此,我們應該聽聽他人的意見,并且體諒對方的苦衷和用心,這樣嗔心就會減少了。

  有的人動不動就愛生氣,明明知道生氣不好,他也不想發(fā)火,可是習氣實在很難改。遇到這種連觀念都用不上的時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著:“我還能夠呼吸,實在是太幸運了!”那么,情緒就會慢慢地穩(wěn)定下來。

  面對別人發(fā)火生氣的時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發(fā)生。因此,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還大。忍辱不僅是對逆境現前要忍,對順境也要忍,因為順境出現時,我們往往會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嗔恨心馬上就會生起。所以,能時時刻刻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誤以為忍就是逆來順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說:“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實,忍并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沖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因為只有先了解發(fā)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這樣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才是忍辱。

  嗔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總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見、得失和面子。其實很多事都沒什么大不了的,為了一點面子問題,就和別人一爭長短,甚至拼得你死我活,實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萬不要認為壓制別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嗔心時,對方是不是也同樣會起嗔心?如果兩人都生氣的話,就一定會產生問題。如果是自己起嗔心而對方不起嗔心的話,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為發(fā)脾氣的人是自己,對方并沒有發(fā)脾氣。即使對方也受害,但相較起來還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損失大,而對方的損失小。想通了這一點,下次嗔心又起時,就會先留一個退路給自己,同時也給別人一條路走,這樣彼此就能夠暢通無阻了。

生氣是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嗔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常起嗔心就如同慢性自殺一樣,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

  然而,勉強控制嗔恨心的結果,反而會愈控制,就愈嗔恨自己,因為你會發(fā)現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每當嗔恨心生起時,你就會怨恨自己:“怎么搞的?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太不應該了!”

  情緒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來處理的,必須要采取疏導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嗔心。而嗔恨和慈悲是相對的,因此只要我們多培養(yǎng)、增長慈悲心,嗔心自然就會減少了。所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轉變自己的情緒,以更積極的慈悲心、愛心來看待世界,才是化解嗔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們又在你身旁吵鬧,心里當然會覺得很討厭、煩亂。但是,如果你能將念頭一轉,想到:“孩子們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為玩得很高興,才吵吵鬧鬧!”那么你就會感覺到他們的可愛,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嗔火。但是孩子們的吵鬧畢竟還是會影響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們一起玩,順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這樣說不定效率更高。

  其實,當某個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氣時,你應該要感謝他,因為對方用他負面的行為來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你,讓你能夠戒嗔;而且你也要慈悲、憐憫他,因為他不知道他的行為是錯的。

  但是,如果已成為習慣性的嗔恨,想要在瞬間轉變念頭,實在很困難。所以,我常勸人念“阿彌陀佛”,因為當嗔恨心生起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圣號,或是其它的佛號、咒語,就能把嗔恨的情緒轉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薩圣號的清凈心念上。能夠這樣做,久而久之,嗔恨心自然而然就會轉為清凈心了。

  因此,下一次當你想要罵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癢癢的時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緒,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即使一時忍不住還是開口罵人,罵出來的那句話也是“阿彌陀佛”。這樣不但憤怒、嗔恨的情緒會漸漸地減少,而且還養(yǎng)成了經常念佛、念菩薩圣號的習慣。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常常問一問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里產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嗔恨心?嗔恨心有沒有顯露出來?或是心中有嗔恨,但是沒有顯露出來?”就像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語言、心里的念頭,有了這個自我檢討的工夫,嗔恨心也會愈來愈少。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通常一個人有沒有耐性,和他所生長的環(huán)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過程都有關系。有的人是由于成長過程發(fā)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況,性格才突然變得沒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來沒有耐性,后來因為所處的環(huán)境,所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讓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漸漸地也變成有耐性的人。因此,耐性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事,并不是沒有耐性的人就永遠都沒有耐性。

  我們之所以會對某個工作或是某個人付出耐性,首先是覺得那件事應該做,也很喜歡去做,而且一定要完成,所以必須要有耐性;其次則是認為既然這種工作或者是這個人,要逃避也逃避不了,那么只有付出耐心來處理。

  而一般人會沒有耐性,常常是因為厭倦或是不喜歡某些人和事,其次則是性格使然。有人的性格就是粗心大意,動不動就發(fā)脾氣,像是工作隨便說不做就不做了!這就是任性。這種任性的人往往都要憑運氣和福報,才能與人和諧相處,圓滿完成事情。可是一個人的一生之中,能靠運氣的機會實在不多;即使還可以得意一時,但是運氣總會有轉向的時候,所以最好還是培養(yǎng)自己的耐性。

  此外,耐性和毅力也有相當的關系。環(huán)境和工作常常會帶給我們一些磨煉,不管是別人交付給你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工作,或是本身從事開發(fā)研究的工作,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與毅力。因為世事不如意者十之*,無論工作、學業(yè)或是人際關系,幾乎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自古以來,許多發(fā)明家及有成就的人,都是從失敗中努力不懈,付出毅力與耐性,才獲得最后的成功。

  但忍耐的耐性并不等于忍氣吞聲,忍氣吞聲有時候是忍得沒有道理的。

  例如受人欺負侮辱時,因為自己不知道怎么反應,只好忍氣吞聲,那就不算是耐性。因此,只有在自己頭腦很清楚,對人、對事都非常明白時,所付出的才是真正的耐性,事情也才會成功。如果遇事沒有辦法付出耐性與毅力,則多半會半途而廢,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

  像我并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也不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但是我很有毅力。別人用一個小時可以做完的工作,我愿意花十個小時來完成。因此我在日本念書時,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別人一、二年就能讀完的學位,我可能就要花五年、十年來讀完。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一定要把自己想完成的事做完。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磨難之中慢慢地逐一完成。從來沒有一件事是十分順利而沒有阻礙,或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可以說都是靠著耐性和毅力,才使我最后都能獲得圓滿的結果。因此,我相信每一個人只要愿意堅持,不輕言放棄,都可以磨煉出耐性來。

別顛倒看世界

  凡是事理不明、是非顛倒,就是癡。若能時時心懷正見、正念,天下就沒有走不通的路。

  佛法說“癡”是眾生的根本煩惱之一,癡的意思是事理不明、是非顛倒,這和我們常說這個人很癡心的癡不一樣,癡心的癡是“執(zhí)迷不悟”的意思。

  所謂是非顛倒、事理不明,是指一般常識認為是正常、合情合理的,甚至于合法的見解,可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卻是顛倒見。譬如我們對一樣東西貪戀執(zhí)著,就會認為那是永恒的。以男女之間的關系來講,很多人談戀愛或是要結婚的時候,總是山盟海誓,但是人的生命很短暫,怎么可能像山一樣堅固、像海一樣深廣呢?更何況山和海都有崩塌和干涸的可能。

  偏偏就有許多人相信有永恒不變的東西,能讓自己永久依靠,好像只要找到了靠山,就能平穩(wěn)安定一輩子似的。想以人做靠山是最愚蠢的想法,這就是以無常為常,以常變的東西為不變,以不可靠的東西為可靠,也就是癡。

  佛說眾生顛倒,而眾生的顛倒歸納來講有四種,也就是所謂的“四顛倒”。除了上述的以無常為常外,還包括了以苦為樂、以不清凈為清凈、以非我為我。

  除了身外之物不可靠之外,就連自己也靠不住,譬如身體的健康,自己的觀念、想法和意志力,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墒俏覀儏s認為是自己所擁有的,或是自己本身很可靠,這就是以非我為我,其間的落差會為我們帶來極大的沖擊和痛苦。

  以苦為樂就是把明明是苦的事情當作是樂的,而把真正的樂當作是苦的。譬如很多人會把大吃大喝、狂賭濫嫖當成娛樂來追求,但這只是一時的刺激和快樂,一旦刺激結束以后,在精神上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空虛,增加更多身體上的痛苦負擔,那怎能快樂呢?一時間的快樂造成長時間的痛苦,但人卻引以為樂,卻不知道這個被自己覺得是樂的事,其實就是造成苦的原因。

  至于以不清凈為清凈,是說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恒久清凈的,例如我們的身體,現在可能看起來是清凈的,但是到了明天就會流汗臟臭了,這也是人需要天天沐浴的原因。餐桌上美味的食物,我們認為是清凈的、沒問題的,所以吃它,但是吃下肚子以后,等到明天排泄出來時就是不清凈的。美食即使不吃它,只要一收回廚房就會開始變質,然后慢慢腐爛而變得不清凈。

  可見,任何東西的凈穢都只是我們一時之間的感覺而已,要視情況才能決定是否是清凈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清凈了。是你喜歡的,那就是清凈的,不喜歡的,就是不清凈的了,因此清凈是相對的感受。

  所以,常、樂、我、凈都不可靠,沒有一樣是真的,都只是一種幻相、幻覺而已。

煩惱與愚癡

  愚癡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廣義的愚癡,是泛指所有一切煩惱;而狹義的愚癡,是指觀念、看法或思想上的問題,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緣,或是因果顛倒,甚至于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緣。

  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因有緣才能完成,其中因是主要的條件,緣則是次要的、客觀的條件;一個主要的條件再加上一兩個以上的客觀條件,就是因緣。如果事情能成功,那是由于因緣成熟的關系,有時不能成功,也是因為因緣的關系。

  因此,如果不希望得到壞的結果,就不要造壞的因。同樣地,如果希望獲得好的成果,那就一定要有好的因才能促成。但是我們往往倒果為因,永遠搞不清楚造成結果的真正原因,不是想占人便宜,就是自己做了壞事卻不負責任,不僅為自己制造困擾,也造成別人的困擾,因此就一直在因果的纏縛中痛苦。所以,不知道因果、不知道因緣的人,就是愚癡。

  因果一定是從因到果,但它不是單線式的從因到果的關系;而是在從因到果的過程中,又有種種的緣配合,然后產生了一個結果出來。譬如我們要一粒種子直接變成瓜,那是不可能的事。一定要經過人工的培育,加上陽光、空氣、水、肥料,以及其它的因素配合,才能夠開花結果。所以說,因果本身是很復雜的。

  再從廣義來講,人只要有煩惱,就表示愚癡。在《六祖壇經》里,形容愚癡就像云或霧一樣,當天空有云霧時,我們就看不到太陽和天空了。但是事實上,天空和太陽并不會因此而消失,只是云把天空和太陽遮住了,使得人看不到而已。但云霧是因為空氣里的潮濕,再加上溫度和其它因緣的關系才形成的,所以它本來就不存在,是因緣聚合而成。因此,當因緣不具足時,總會煙消云散。

  而我們有煩惱的時候,就像被云遮住了一樣,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產生了情緒,煩惱也跟著情緒出來。還好煩惱就像地球表面的云霧一樣,并非不變的、永久的,而會很快地就恢復原本的萬里無云。因此,佛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來就是佛,只是因為有了煩惱才變成眾生。

  雖說佛性從來都沒有變過,但是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恒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跳出自己設的陷阱

  曾經有過這么一則新聞: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時,順便買一罐色拉油,但是先生忘記買,太太很生氣,兩人就起了口角,結果太太因此而自殺身亡了。

  乍聽之下,不禁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怎么會為了一罐色拉油就自殺呢?

  如果我們把它視為獨立事件,這件事應該不至于那么嚴重,丈夫只要說聲:“對不起,我等一下再去買,或者明天再去買。”事情就可以解決了。問題大概是出在丈夫常常把太太所交代的事項忘記,沒有把太太放在心上。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雖然太太可能是愛丈夫的,但是因為丈夫的態(tài)度太漠不關心,就覺得嫁給這個丈夫實在很窩囊,心理也不能平衡,想想活著實在沒意思,結果就自殺了。其實,她如果能和丈夫好好地溝通一下,而不是鉆牛角尖地認為丈夫不買色拉油就表示對她不關心,那么她就不會自殺了。

  這個故事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卻是非常普遍的問題,很多人就是為了一些看似芝麻綠豆的小事而自殺。其實買色拉油只是一個導火線,并不是真的只為了眼前的小事,而是因為常常有這種事情發(fā)生,結果積在心里的怨氣很久了,非常不平衡,又不知道該怎么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結果一怒之下,就干脆死給對方看了。這實在是非常的愚癡。

  我想這位太太大概也沒有什么朋友,如果有幾個閨中好友,她就可以和朋友談談心。交談的時候,也許朋友會說:“我的先生還更糟糕呢!你的先生不過是忘了買色拉油回來而已,有什么好生氣的?你自己去買就好了,先生有他要忙的事,可能一忙就忘掉了,你就原諒他吧!”

  或是聽聽佛法的觀念,換一個念頭來想,就可以幫助她跳出所陷的困境。很多人就是因為畫地為牢,把自己設限在一個圈圈里,身陷其中、痛苦不堪,如果跳不出來,就可能走向死路了。因此,我很希望大家都能運用佛法的觀念,設法跳出自己所設的陷阱。

  “癡”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實在有很大的傷害,因為愚癡的人,他的心理常常處于不平衡的狀態(tài),很容易給自己壓力;加上社會環(huán)境的任何動靜,都會影響到他,心理受影響之后,連帶也會使身體健康出問題。所以,最好凡事都能退一步想,當痛苦或煩惱的時候,告訴自己:“我怎么這么愚癡、這么顛倒!”這樣就能轉念而突破困境。

  因此,如果我們遇到瓶頸,或是困境無法通過時,只要將觀念稍微轉一下,天下就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是遲或早、遠或近而已。

危機就是轉機

  觀念上、個性上的愚癡、顛倒,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唯有轉變顛倒的觀念為正見,才能真的跳脫煩惱,因此正確的觀念非常重要。

  譬如本來這盆花已經插得很好看了,但此時如果來了一位插花老師,希望能插一盆更好的花,那么在相較之下,這盆花已變得不夠好,自然就會被拿掉重新再插?墒,如果那位插花老師沒有來的話,那這盆花依然會被認為是盆好花。所以,世間上的事,往往你認為最差的,在過去某一個時間,它也曾是最好的;而你認為最好的,可能轉眼間就變成最壞的了。

  因此,“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并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話,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善于運用逆境、打擊,那么它就會變成你成功的一個因素。相反的,有些人雖然幫了你很多忙,可是到最后反而會使你成為一個無能的人,變成你成功的絆腳石。

  可見好與壞并不是絕對的,對于好的事情不要以為那就是最好的,因此覺得很高興或是有多么了不得,而興起我一定要保護它、占有它的念頭。其實即使是好的,那也只是一時的。有時候很糟糕的事,都已經到了一塌糊涂的地步,反而會讓你化危機為轉機。因為若能了解危機,善于運用危機來改變自己、改變環(huán)境,就能使得千頭萬緒的事迎刃而解,而你也能馬上成為一個成功者了。

  因此,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壞事也不需要垂頭喪氣,這樣才不是愚癡,也才不會增加煩惱、痛苦。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成功并沒有百分之百的,只是一般人往往會因為未達百分之百的滿意成就而感到痛苦;如果根本就失敗了的話,那就更加痛苦。

  我曾告訴三位準備參加選舉的朋友:“成敗乃兵家常事,對于競選,我們應該要抱著必勝的信心,但同時也做好準備失敗的心。因為旗鼓相當的人和你競選,即使你失敗了,對你來說收獲還是很大;而對方也應該感謝你,由于你的競爭,還有你豐富的經驗,才使得對方不敢大意,反而因此激發(fā)了他的智慧,提出更多、更好的政見。成功是每個競選者都希望的,大家都花了很大的心力,如果最后失敗了,這也是光榮的失敗。何況失敗之后,東山再起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這就是所謂“轉心不轉境”,以及中國人常說的“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但是,這樣的想法和自我安慰的阿Q心態(tài)是完全不同的;阿Q心態(tài)是沒有希望的、無能的,是幻想式的自我安慰。

  我們所強調的心態(tài)是有信心的、是努力的、是有目標的,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會以為一失敗就從此一敗涂地,一成功就從此一帆風順,而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tài)。如果能看清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真相,我們就不會執(zhí)著在其中,也就不會再煩惱了。

善用生命不懈怠

  懶惰又叫做懈怠,和精進是相反的。它是一種得過且過的生命態(tài)度,往往沒有想過自己要完成什么;即使有,也一直遲遲不采取行動,老是停留在空想的階段,而不愿勤奮地去實踐、去努力。因此,懶惰的人往往會覺得生命活得很茫然,但奇妙的是,他們往往又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忙碌。

  之所以會有這樣矛盾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動作慢吞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想完成的目標,結果就覺得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關,老是覺得事情很多、很煩。有時甚至于吃飯拿筷子,或是要去倒杯水都懶洋洋地不想動;愈不想動,就愈覺得生活里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因為每件事情都拖著沒做完,因此每件事情都覺得要趕,但是又都沒有真的去執(zhí)行。

  這種人并不一定沒有希望,只是一直沒有行動。也有一些人是真的懶,什么都不想做,沒有什么希望和目標,不知道活下去要做什么,仿佛活著只是因為要活著。有些人是真的因為能力有限,找不到工作機會,即使得到工作也沒辦法完成,所以就變成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人了。

  其實,這種人活得滿痛苦的,因為自己的無能,讓別人看不起,但又無事可做,類似這樣的人在世界上還真不少。譬如我在美國就看過許多非裔人,他們的家庭背景無法讓他們受教育,或是本身也沒有意愿受教育,基礎教育很差,因此也沒有什么能力,只好整天窩在家玩,或是坐在門口聊天,年紀輕輕沒事可做,很容易出現犯罪行為。所以,人如果面對不能夠往上提升的窘況時,就很容易下墮,而這種現象就是懶惰的成因。

  有的人會疑惑,懶惰的人無所追求,那么生活平淡的人不也是一樣嗎?

  其實這之間的差別很大。生活平淡的人,他有條件讓生活過得更富裕,只是他并不想追求富裕。所以,他雖然有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不去拼命工作,只是比較想過著悠閑的生活。

  而且這種過平淡生活的人,多半比較重視精神層面的生活。有人選擇生活在山里、海邊,有人則選擇到鄉(xiāng)下去,平時喜歡看看書、寫寫字、聽聽音樂,還是有情趣在里面。因此,他們是有條件地選擇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并不是無能或清高,只是希望享受一種悠閑、平淡、安定,而不想受到都市生活或是復雜的人際關系的問題所干擾。

  另外,有的人在懶惰過一段時間以后,又會開始去找工作,而且是很積極地行動,這就有可能成為生命中的轉機。所以,懶惰也并不一定是一輩子的狀況,有可能是階段性的。如果是階段性的懶惰,仍應積極地努力,這才能發(fā)揮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不為自己找借口

  好高騖遠的人,頭腦里常常動著各種念頭、各種謀略,自認為心懷大志,只是機會還沒到或者是還沒有執(zhí)行而已。

  做事應該要從近處著手、遠處著眼,光是有遠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沒有腳踏實地去做,那永遠都是一種虛幻的狂想或妄想,縱然心懷大志,仍然是個無能的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也可以稱為“懶人”。

  真正心懷大志的人,在還沒有得志之前,他一定還是很實在地生活和工作。就像古代有一些宰相、將軍,在還沒有任官之前,都是做農夫或是工人、樵夫,后來因為被發(fā)現,機會到了,才出來任官。但是,當他們在做農夫的時候,不但不會說:“唉呀!我是該做宰相的人,怎么能做農夫呢?”而且也不會因為是農夫,就畫地自限,心中仍然有大遠景。如果心里老是幻想著:“我是準備做大事的,才不屑做這些小事。”那么一定不可能有后來的成就。

  除了狂想、妄想外,“拖”也是一種懶的心態(tài)。人多多少少都喜歡拖,原本今天該做的事,就想沒關系,反正明天再做還來得及。其實工作應該是要用“趕的”,不能用“等的”。雖然說做事不能急,但一定要用趕的,因為工作如果不用趕的話,通常不容易完成,事情唯有在迫切的情況下,不眠不休地趕工,才能順利把它趕出來。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今天做不完沒有關系,明天還可以做;明天做不完,后天再做;即使我自己做不完也沒關系,還可以留給后代做。這都是一種借口,也是一種懶人心態(tài)。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因為明天能不能活著還不知道,能夠趕出來就要盡快把它趕出來。

  因此佛法很強調精進,譬如“克期取證”,意思就是要我們發(fā)愿,一定要在某一個時段完成什么。很多人都曾發(fā)愿,愿自己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么。但是愿是要去實踐,否則就會變成空愿。不過自己發(fā)的愿通常做起來會比較有動力,只要一開始動,你的愿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發(fā)愿的話,大概連自己要做什么?往哪個方向?做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因此,我常勸人要發(fā)愿,因為發(fā)愿之后你就一定要做,你也一定會去做,而會努力去完成這個愿心。

  其實,只要能了解“生命無常、人身可貴”,就能克服喜歡拖延或懶惰的心態(tài)。因為生命是無常的,人隨時都可能死。但是我們人身是可貴的,失去了這個身體之后,就再也沒有辦法用我們的身體來完成工作了。所以,在我們還沒有失去人的生命之前,就要好好地運用這個無價的生命,來做無限的貢獻。這樣的話,就能夠激發(fā)一個人上進的心并驅除懈怠的心,否則得過且過,認為自己反正就只能這樣過一生,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人身是可貴的,人的生命是很難得的,并且非常短暫,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運用它,才不枉費這個寶貴的生命。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散漫可以分為頭腦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頭腦的散漫就是沒有組織力、沒有計劃,說得好聽叫做隨緣,說得不好聽就是沒有主見。

  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錢的人,可能就會花天酒地、生活不規(guī)律,過著糜爛的生活;如果是沒什么錢的人,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的凌亂,在工作上,他無法敬業(yè)樂群認定一項工作做下去,結果早上起得很晚,有時候還可以整天睡覺,過著沒有規(guī)律的生活。當身心都沒有規(guī)律時,就是散漫了。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悶、不愉快,也沒有什么意義。要如何讓生活變得有意思一點呢?先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再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以發(fā)現自己的潛能;等一樣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樣,漸漸地就會覺得滿有成就感,也能遠離散漫的生活了。

  所以要克服散漫很簡單,可以試著從起床開始。每天起床以后,把床鋪整理好了,再將環(huán)境打掃干凈,東西放整齊,之后再來看一看,欣賞一下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是不是比過去好一點、舒服一點?

  人會散漫的原因,多半是失去了生活的軌道,生活沒有了規(guī)律。因為心沒有了次序,生活自然也沒有次序,于是就變成散漫了。因此,想要克服散漫心,就要將自己納入軌道中。方法可以是每天為自己安排一個定課,以培養(yǎng)定力和規(guī)律,并且用發(fā)愿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方向建立起來。仔細想想自己想要做、應該做的是什么事?每天的生活要怎么規(guī)劃?當你把生活規(guī)律化以后,漸漸地散漫心就會去除,就能進入生活的軌道里。

  而培養(yǎng)興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讓目標成為僵硬的東西。如果只有目標而沒有興趣的話,再好的目標都會成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會連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此外,培養(yǎng)合群的美德,透過和其他人共同生活與交往,可藉由群眾力量的支持來校正自己的散漫。如果一個個性非常孤僻的人,又生活很散漫的話,那要改變人生態(tài)度就很困難了。反過來說,如果還能夠合群,即使他再怎么散漫,但是因為心里覺得需要朋友,也有朋友圈可以交流生活方式的話,那么他的生活態(tài)度就會慢慢地轉變。當然,這里所指的朋友,是能夠談學問、談信仰,或是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而不是本身生活就沒有規(guī)律的朋友。

  譬如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主張要隨眾,也就是隨著大眾一起生活,隨眾起床、隨眾上殿過堂、隨眾作息,這都是團體生活。而團體生活能培養(yǎng)出自己向上的心,因為眼看其他人都那么精進用功,即使自己沒有進取心,也會因為他人的激勵而慢慢變成有進取心的人。所以,隨眾并不是要我們變成像機器一樣呆板,而是要我們活潑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隨眾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迷失方向,就像竹林里又直又高的孟宗竹一樣。因為園子里種的全都是竹子,所以每一根都是直直地往上長,沒有彎的。這也就是說,共同一起生活、成長的時候,因為定時接受營養(yǎng)、接受成長的機會,一定會長得很好;反之,如果是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覺得無所謂,并不覺得非要和別人一樣接受教育,接受成長的機會不可,很容易就變成得過且過而迷失自己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