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全球倫理──「人性尊嚴」的價值與意義

  宗教與全球倫理

  ──「人性尊嚴」的價值與意義(一)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每年均舉辦「宗教思想交談會」,本年度六宗教領袖座談會通過以「宗教與全球倫理」作為交談會主題,四個范疇包括:人性尊嚴、個人誠信、經濟問題或男女問題。交談會日期、時間為2011年12月3日,下午2:30至5:00;地點在跑馬地樂活道圣瑪加利大堂;寬運法師代表佛教界發(fā)表講話,其余五位代表,分別為基督教龔立人博士,講題為〈全球倫理與道德社群──一個基督教倫理視野〉;孔教湯恩佳博士,講題為〈昌明孔教儒家思想.培育世界人倫道德〉(代讀);中華回教梁廣成教長,講題為〈道德倫理──信仰的根本〉;天主教薛君浩神父,講題為〈全球倫理宗教交談〉。

  以下是寬運法師,當日于大會上之發(fā)言,現全文刊出,以饗讀者。

  非常高興有機會能代表佛教參加「六宗教」的座談會,來發(fā)表有關「宗教與全球倫理」的講話,以表現人性的尊嚴。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西方世界人們都是信奉上帝的信仰,當一個人回到主耶穌那里去,這一期的生命就結束了;而我們東方人則信奉祖先信仰;祖先信仰即是詩禮傳家,慎終追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然在儒家里面更提倡所謂的「三綱」、「五!;「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種人倫從屬關系;「五!故侵浮溉、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guī)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準則。最終達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輔忠;朋友有信,鄉(xiāng)黨有益;這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中關于家庭道德的理想境界。是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棺罱K實現所謂的「世界大同」,從而彰顯人性的尊嚴。

  而佛教對這種社會倫理的關系,其看法又是如何呢?佛教里頭有一部《善生經》;「善生」是古代印度王舍城一位婆羅門長者的兒子;婆羅門臨命終時,遺命要兒子必須恭敬禮事六方眾生;婆羅門死后,善生童子遵從亡父遺命,每天早上在城外河邊禮拜東、西、南、北、上、下六方,恭敬供養(yǎng)禮事恭敬供養(yǎng)。禮敬六方眾生,本是傳統(tǒng)婆羅門教祭祀儀式之一,但如此禮敬六方的儀式,究竟有什么意義?善生童子并不明白,他只是遵照父親的遺命來實行而已。

  當時佛陀正好在王舍城傳播佛法,教化眾生,看見善生童子雖然遵從父親遺囑,每天恭敬禮拜六方,但并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于是便以佛教教義為他解說,同時也向他講述了佛教在家修行者如何修身善己的道德規(guī)范。

  據經中所說,上下四維六方,代表了眾生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所接觸的六種倫理關系。具體地說,即是:東方代表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南方代表師弟子關系,西方象征著夫妻關系,北方代表主人和奴仆的關系,下方代表親友關系,上方則表示世俗者與出家行者之間的關系。這六種關系,概括了人生在世,經常會遇到的一些人際關系。特別是其中以東方為代表的父母與子女關系,以西方為代表的夫妻關系,更是家庭倫理關系中最重要的內容。

  由此可見,佛教透過這六種的人倫關系,把儒家的「三綱」、「五!;立體地開展為「六倫」,使整個人倫關系,更為和諧,更為徹底、更為圓滿。

  當然我們說,所謂「人性的尊嚴」,實在是一個新的名詞,因為以前是從沒有提倡過的;不過,我們都知道這「人性的尊嚴」,從字面上的解釋,就是我們人人原來具有的本性;《三字經》也說了:「人之初性本善」;而楊朱、墨翟也說,人的本性是善的。雖然荀子提出,人性是惡;但依佛教的說法,人性是非善非惡的;人的色身固然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而宇宙也是由四大結合,而有成、住、壞、空;生、住、異、滅,其實一切都是沒有自性的;人沒有自性,法也沒有自性,一切都是緣起性空;但人既無自性,又何有尊嚴可言呢?然,無自性是空,但空中卻有「有」;因為若以佛眼看眾生,則一切眾生都是佛;若以眾生眼看眾生,一切眾生還是眾生。所以,應該怎么講呢?以現今的語言來說,人性的尊嚴就是人民基本生存的一種權利;這種民主權利、完整個體之權利,還有人生存的價值觀等等,就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普世價值、人性尊嚴。

  在德國,它把人性的尊嚴分為不可侵犯的「七分法」的地位;認為我人應盡全力,尊重并保護這種尊嚴,如此才能讓人性的尊嚴得以彰顯。而在佛教里頭,太虛大師提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就是說,我們通過人格的培養(yǎng),以達到基本五戒的完成,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當然,完美的人格,必須從五戒進一步提升到十善;十善就是我們身上不犯三種過錯,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上不犯四種過失:即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而意念上更要做到不貪、不瞋、不癡,這個「五戒十善」,就是將來我們做人、升天的基本尊嚴的實現。

  當然佛教的最高追求是成佛;佛教把整個的宇宙分為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試想,如果這個宇宙之間沒有地獄,沒有餓鬼,沒有畜生,沒有所謂的「六道輪回」,那么一切的眾生都可以成佛了;當我們大家都已成佛的時候,人性的尊嚴才能得到真正的彰顯;現在為什么不能彰顯呢?因為我們同情弱者、保護弱者,我們提倡人的基本權利和普世的價值;這個價值好像成佛的道路一樣,它是一個漫長的歷程,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成就;我們都知道,菩薩修行必須經過五十二個階位,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到最后才圓滿成佛,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那么,人性的尊嚴該如何彰顯呢?即是通過佛教所謂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廣修六度萬行,確切地實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從而獲得真正的智慧;也就是說,通過內在、外在的提升,來把自己的完美人格,徹底地彰顯與體現;正如剛才所說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格實現了,佛才能實現;人性的價值、人性的尊嚴才能真正的彰顯。

  我們眾生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因為成佛的機會是一樣的,所以說,人的出生就是起步的第一點,首先從人出發(fā),首先要做一個好人,然后做一個賢人、圣人、羅漢、菩薩、直至成佛,如此才能「上報四重恩,下濟三涂苦」;四恩,即是佛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三涂,即是地獄、餓鬼、畜生,如能真正做到四恩皆報,三涂均濟,就是理想大同世界的實現;如是,從「三綱」的關系到「六倫」的關系,才能完整的建立;唯有這樣的建立,整個的普世價值、人生價值才不會是遙不可及的,這樣,民主、自由、平等等價值都能一一實現,所以說,我們必須從「五戒」、「十善」為基礎,來逐步體現這個價值,層層提升,直至最后達到佛的境界,如此的話,整個人性尊嚴與全球倫理的和諧思想,才能完整地建立起來。好了,今天我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

  宗教與全球倫理

  ──「人性尊嚴」的價值與意義(二)

  一、 引言

  末法時代,淳風漸澆,人欲熾盛,物欲橫流,眾生顛倒,以自私為必然;求索日增,以人權為口號,均皆似是而非。

  此時欲匡時救弊,返素還淳,古之禮訓,佛之明晦,實宜重力宣揚。如無佛無法,人不知遠惡以修善;無禮無教,世不識盡忠以養(yǎng)親。是故禮教不可一日而虧,佛法不得暫時而廢。

  佛教十善五戒,開平等之化,扇慈悲之風,止貪殘而去殺,以和睦對怨親,更制戒律以懲治作惡,無非欲眾生息妄歸真,返本還源而已。

  或說,周禮孔教已明,何須佛教?蓋因周孔所言乃世間之法,釋教則極備幽微。佛以佛眼所觀,宣諸金口,載于三藏十二部,使十界情況,展露無遺,善者登天堂,享受長樂;惡者入地獄,求出無期。地獄天堂,皆由心造,善惡果報,由心而生。是以佛理極于法界,教體通于外內,布化五戒,則萬國同歸,國國同修,則兵戈停息,家家行十善,則民無不治,皆大歡喜,神佛贊嘆,風雨因而順時,世界因之而太平矣!

  二、 何謂「人性尊嚴」?

  近年興起「人性尊嚴」一詞,而此名詞,蘊含人類固有權力之義,惟古文未見運用,故推測應是近年新興。

  何謂「人性尊嚴」?依字義解,「人性」是人與生俱來之本性,孟軻、楊朱、墨翟言人性善,荀卿言人性惡。我佛則說:「人無自性,法無自性,諸法皆由因緣所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

  人既無自性,何有尊嚴可言?然,無自性是空,但空中有「有」,例如世界確實存在,你我現在亦確實存在,但總會緣盡此期而盡滅,你我此生亦終會老死,故說空;而現在之生存是「有」,故說「真空妙有」。如果沒有「有」,菩薩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亦無法成就。

  是故,今天本人選取「人性尊嚴」為題,向諸位報告如何以佛教慈悲、忍辱、看破、放下之世間勝義諦,戒除殺、盜、淫、妄、酒,孝養(yǎng)父母、尊敬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以獲得世間之「人性尊嚴」;愿我同仁舍除貪、瞋、癡、慢、疑等習性,以「愉快平靜」之心態(tài),渡過人生,創(chuàng)建和諧幸福之生活,發(fā)掘真正之「人性尊嚴」。

  三、「人性尊嚴」之是與非

  在世法而言,「人性尊嚴」一詞十分抽象,學術界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現仍未能得出確實結論。

  一般人認為,「人性尊嚴」乃人民基本生存之權利、民主權利、完整個體之權利、人生存之價值觀等等。

  西方國家則另有定義,確立「人性尊嚴」不可侵犯,提倡每人均有自主、自決及自治之權力,同時應受到充分尊重。惟此自主、自決及自治以何為標準?卻無具體說明,內涵大都與自身利益相關。佛教則以「諸惡莫作」為自主、「慈悲忍辱」為自決、「嚴持戒律」為自治,以自我具備完美人格,趣向佛道,為「人性尊嚴」。佛子「不為自身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之菩薩精神與世人拚力「爭取權利」之行為,可謂大相徑庭。

  德國設定「人性尊嚴」不可侵犯為基本法第一位,國家一切權力均有義務尊重,并保護人性尊嚴」;此理念逐漸被多國采納為憲法之最高指導原則。于是學校老師體罰學生可被家長控告,父母管教稍作體罰可被鄰居投訴虐兒、醫(yī)生檢查病人身體不慎,會被控非禮、未得事主同意,公眾場所拍攝可被告侵犯私隱權,凡此種種皆以損害「人性尊嚴」為理由而大肆傳播,甚至有丈夫向妻子稍為動粗,被妻子以此名堂向法庭提出離婚;更有人藉此名換取另類利益,或動輒上街游行,擾亂公安。此等「人性尊嚴」之擾亂,令老師教導學生時有所保留,父母管教子女時不敢造次,對人說話不可率直。于是人性漸變冷漠,真性漸被掩埋,社會漸趨變異。弘一大師之高足兼文學家及漫畫家豐子愷曾說:「人生最可怕者乃『漸』,因它隱藏于不知不覺中!

  西方國家提倡民主,鼓吹民權,創(chuàng)立所謂「人性尊嚴」,實有嘩眾取寵,硬銷所謂文明及普世價值觀之嫌。其實,世界最早之形成,均由民作主。佛說人從光音天來,住于此間,由于貪食地上梗米,生二根而有男女,其他宗教亦以天地乾坤為始;乾為男為陽,坤為女為陰,陰陽配合,繁殖人類,當時世界并無統(tǒng)計者,真正以民為主,后因人心轉變,紛爭日多,遂有王出現于世,為人行善積德者,來世為佛為神,為賢為圣;為人作惡,但又修行布施者,來世為具大勢力之妖魔,為怪為妖。正邪俱倒裝娑婆,各顯神通,正者勸人修行歸真,邪者利誘群迷作惡,科學之極速發(fā)展,對人類好壞參半,或利益人,或損害人,都是正邪之門,各有因緣。

  然而,世之所謂「尊嚴」,實乃「體面」與「自尊」之結合,受人奉承尊重時,感覺很有尊嚴,被人奚落、侮辱、譏諷時,感覺無顏面、沒尊嚴。自尊心強之人,最易因此受困,對不好聽之話,耿耿于懷,覺得難忍,非但障礙成功,更損害健康。如能了知「自尊」為假,看破世情,放下尊嚴,才是真正具足「尊嚴」。動輒與人口角相爭,或逞匹夫之勇,或以武力相對,兩敗俱傷時,何有尊嚴?因作惡而死墮地獄、餓鬼、畜生,受無量苦,更無尊嚴可言。

  宋朝文學家蘇軾之《留候論》云:「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所不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鬬,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倘若古之英雄豪杰,處處講「人性尊嚴」,則文王被逼食子肉、越王勾踐為吳王嘗糞探病、韓信受胯下之辱、張良拾鞋得兵書、范睢忍辱裝死、孫臏被斷足裝瘋、藺相如退避廉頗等,以忍辱成就之史實不可能發(fā)生。而歷史人物之忍辱,只為生存及個人得失而廢,孔子「天下為公」之大同理念,及佛教之五戒十善,則是生起「人性尊嚴」之正因。

  宗教與全球倫理

  ──「人性尊嚴」的價值與意義(三)

  1.孔子之大同理念

  西漢戴圣編修之《禮記.禮運篇》,講述孔子藉參加國君年終舉行之祭典后,對學生言偃(子游)感慨說出「天下為公」之治國理念,表現迫切期盼太平盛世之來臨。

  孔子以夏、商、周三代比喻為大道之行,三代以選舉具備德行之賢能善士管治國家,以人民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子有合適之工作,婦女有美滿之歸宿,貨物資產不被遺棄于無用之地,亦不必藏于自家。體力怕無能為大眾奉獻,卻不為已而付,是故常懷陰謀詭計之人無法得逞,盜竊、亂賊無法施展其披,老百姓之大門可以不關,此之謂「大同」。

  2.佛教之慈悲忍辱

  世界倘無戰(zhàn)爭殺伐,百姓安居樂業(yè),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日不關門,夜不閉戶,而不擔心會被盜賊打劫,不防范被騙,沒有邪淫不正充斥社區(qū),人人心存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行五戒十善,才是值得向往及追求的「人性尊嚴」。

  反之,社會大眾盡皆追求自私,爾虞我詐,為利益而爭奪不休,是為不慈不忍,是為惡人。

  佛告誡弟子修行持戒、忍辱外,更主張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尊重性靈、愛護生命,而忍辱乃慈悲之本。何謂慈悲?慈是予樂,悲是拔苦,給人歡樂是予樂,濟拔人之困難苦惱是為拔苦。簡言之,修忍辱得慈悲;得慈悲才能成佛道。當人盛怒,情緒無法自制時,怒罵于我,此時,我若與他理論爭執(zhí),勢成火上加油,增長憤怒。是故理當思惟,彼愚昧無知,應施憐憫于他,是故由他毀罵;更應念彼發(fā)怒是苦,倘我再以威力相迫,令彼苦上加苦,不名慈悲;騿:「世間小人,貢高我慢,無理取鬧,為何要忍?」的確,此類小人確實頗多,昔日韓信受胯下之辱便是例證。惟是與他計較而不忍,變成與他同類,便為賢圣善人之所輕蔑;寧忍辱為小人所慢,不欲不忍而為圣賢所輕。況古人云:「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褂终f:「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埂洞笾嵌日摗芬嘣:「忍辱之人,雖不行布施禪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后得佛道。何以故?心柔軟故!

  學佛之人,既發(fā)心成佛,應學菩薩行,救護一切眾生,要當大醫(yī)王,治一切眾生之心病。瞋恚乃眾生之重病,此時,行忍辱柔和以對治,便是上妙良方。其次, 菩薩養(yǎng)育一切眾生如己子女,蒙童幼子未懂事前,胡鬧任性,對父母及師長不知敬畏,為父母者,定憐憫他年少無知,耐心教導,不會以瞋恚相對。學佛之人,是中縱有骨血皮肉之軀體,可譬如為木人,為機關動作,有去有來而已,明乎此理,不應有瞋,若仍有瞋,是則愚癡,自受罪苦。明乎此理,不必事事計較,威力相對,爭取所謂「人性尊嚴」,損己善根。

  3. 常不輕菩薩

  佛教著名經典《妙法蓮華經》中,有常不輕菩薩,若見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等四眾,皆悉禮拜贊嘆說:「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惯@位常不輕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者,惡口罵詈:「汝無智比丘,不須汝為我授記!拐f畢便以杖木瓦石擲向菩薩;菩薩不瞋不恚,邊走邊說:「我不敢輕汝,因汝是未來佛!

  這位常不輕菩薩便是釋迦佛之前身,若以現代眼光看,此菩薩太無「人性尊嚴」矣!殊不知此菩薩正在修行無瞋、無相法,來生即當成佛。

  4. 佛陀五百世為忍辱仙人

  又如《金剛經》云:「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經中所說之忍辱仙人,乃往昔波羅奈國羼提波梨仙人。仙人在林中修行禪定時,歌利王帶同宮中妃繽及彩女入林中游玩,王疲極歇息小睡;彩女們則到花叢間嬉戲,見一仙人獨坐一處,容貌和善,威儀端正,宮女們心生敬仰,上前向仙人禮拜;仙人即為彼說慈忍功德,仙人音言美妙,聽者無厭,彩女們久而不去。王醒后不見宮女,拔劍四處尋找,至仙人處,見宮女圍繞,聽法入神,即起無明憍妒之心,憤然怒目以劍指仙人說:「你是誰?在修何法?」仙人答:「我是忍辱仙人,在此修忍行慈。」王不屑說:「你說修忍行慈,我今試汝,當以利劍截汝耳鼻,斬其手足,若不瞋者.知汝修忍。」仙人答言:「任意。」王即拔劍截仙人之耳鼻,斬其手足。再問:「汝心動否?」答言:「我修慈忍,心不動也!瓜扇穗m手足被斬,耳鼻被割,仍口稱忍辱,心無瞋恨。王仍不罷休說:「汝現無法反抗,雖說心不動,誰當信汝?」是時仙人即說誓言:「若我實修慈忍,血當為乳。」實時血變白乳,霎時雷電霹靂,歌利王大驚,與彩女慌忙回宮。此忍辱仙人,即是釋迦佛前身;世尊五百世修行忍辱,是羼提波羅蜜滿相。

  俗世凡人可能以此為無稽之談,但仙人修慈忍力,了達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皆空,非但無苦,且能令身體恢復正常。一念起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忘;境忘心自滅,心滅無境心,是為離相。

  四相皆空,是不取于相,即不受外境誘惑。凡夫身體若被割截不能忍受,更不能回復正常,因凡人心為五欲六塵所閉塞,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面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即生起六識;六識起則貪、瞋、癡、慢、癡心動。倘修行至外不受境誘惑,內不起念動心,便是真功夫,縱然手足耳鼻被割,都能如如不動,心無一念。此非天方夜譚,近代虛云老和尚之遭遇,可證一斑。(未完待續(xù))

  宗教與全球倫理

  ──「人性尊嚴」的價值與意義(四)

  5.虛云老和尚四相皆空

  據《虛云年譜》載,近代高僧虛云老和尚,一生吃盡苦頭,惟不動于心,堅持以苦為師;老和尚活至一百一十二歲時,仍受「云門事變」折磨,被誣寺內藏有軍械、金條、白銀及發(fā)電機等,于是被囚禁一室,門封窗閉,絕其飲食,大小便利,不許外出;弟子妙云被活活打死,悟云、體智兩弟子亦被毒打至手臂斷折;行兇之十余大漢苦逼大師交出黃金、白銀、軍械等;老和尚說沒有,便施毒打,先用木棒,繼用鐵棍,打至老和尚頭面血流,肋骨折斷;隨打隨問;老和尚即跏趺入定,是日連打四次,兇徒以為他死了才走;侍者扶師坐起來;第三天兇徒聞師未死,再來毒打,仍未能把師打死;幾天后,兇徒見大師道行加特,奇怪老家伙怎么打不死的,漸生畏懼,才不敢再來打。侍者見老和尚仍活,驚喜萬分,立即扶師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說:「我覺才數分鐘而已!辜戳钍陶叻ㄔ扑賵(zhí)筆作記錄,然后從容敘說神游兜率天見彌勒菩薩事。

  由此可知,不起心動念即能入定;入定能擺脫肉身,身縱受酷刑而不知苦。

  以下再說一則體悟《金剛經》而空四相,治愈重病之真實事例。四相皆空,得福甚多,是為真實之「人性尊嚴」!

  6.離四相治愈重病

  臺灣大學土木學士、加州大學工程博士兼臺美基金會理事林宏容先生,于1998年醫(yī)生對他說,腦中有塊兩公分直徑之血塊,壓住視神經致令整個左邊視線箱圍喪失視覺能力,是典型之中風現象,應盡快進行腦部手術,否則后果嚴重。

  林博士乃虔誠佛教徒,特別喜歡研讀《金剛經》,悟解《金剛經》之精神在于掃三心、破四相,明白離相生心之道理。掃三心是過去心、現在心及未來心皆不可得;破四相是不執(zhí)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四相則不會生瞋恨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則有無量功德。林居士了知空性后,以《金剛經》之人生觀來渡過此病,住院期間保持非!缚鞓放c平靜」心態(tài),對一些怨天尤人之念頭,皆以默念《心經》來克服,更要求醫(yī)生不可輕易動腦部手術;三天后醫(yī)生再檢驗,發(fā)現血塊明顯縮小,醫(yī)護皆嘖嘖稱奇。

  林博士出院后,一直保持「愉快與平靜」,一個月后,回醫(yī)院再檢查,結果視力不但幾乎全部恢復,連兩年來所患之遠視「老花眼」同時消失,更奇怪者,林博士本來是B與C肝炎帶原者,但檢驗報告說長久之肝炎病亦沒了,醫(yī)生直呼此事乃不可能之事。

  近代科學家對很多所謂奇跡式之治療絕癥案例進行研究,發(fā)現其實是由病人自己腦下腺分泌酵素秉治療。研究結果,人在平靜、快樂且滿足時,腦下腺自然會分泌該種物質,使疾病不治而愈。以離相心治愈惡疾,獲得真實之「人性尊嚴」。

  一般人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非是易事,因凡夫之心,得好處便生歡喜,利益被侵損即起瞋恨;處恐怖則生畏懼;菩薩則無瞋恚或喜惡心,只為眾生而興起大悲,眾生受苦,菩薩便愁苦;眾生快樂,菩薩便樂。是故修行先要滅瞋,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心一起,便障礙修行。佛教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透悟因果,不種惡因;眾生愚迷,念念造業(yè)而不自知,苦果現前才生恐懼,為免吃苦,不能瞋恨,須知瞋能毒害一切,能吞滅一切菩業(yè),是消滅慈悲之毒藥;沒有慈悲心,不名菩薩,故不應生瞑;別人罵我、打我,污蔑我當是治瞋之良藥。譬如煉金,金上污垢會被烈火除去,而真金保存。瞋垢之滅除,亦是一樣。思維別人加害于我,皆是先世罪菜因緣,今生必須償還,故應忍辱而不起瞋恨,擁有一顆善良忍辱之心,即是擁有最佳之「人性尊嚴」。

  佛說相貌莊嚴,端正美麗,是從忍辱中來,丑陋從瞋恚中來,身形高大從恭敬中來,富貴從布施中來,貧窮從慳貪中來,下賤從憍慢中來。

  若修得莊嚴相貌、高大體形、富貴生活,已在散發(fā)「人性尊嚴」。

  五、結語

  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佛法有興衰相替,故世事無常,人命無常,法運亦無常。

  佛教曾遭遇過四之法難,其一是北魏太武帝,聽信司徒崔浩等人之言,壓迫佛教,殺害出家人,破壞一切經典佛像。其二是北周武帝,信納張賓、衛(wèi)元嵩之言廢佛。其三是唐武宗時,由宰相李德裕等人排佛,并令僧尼還俗。其四是周世宗滅法,史稱「三武一宗」法難。清末民初,又再次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時.遭遇法難,湖廣總督張之洞作了《勸學篇》上奏光緒,極力主張把寺廟祠堂改為學校,即獲光緒帝批準;國學大師章太炎,發(fā)表《告佛子書》,喚醒僧眾須與時并進,迎頭趕上;太虛大師遂召集全國佛教徒開會,與諦閑、圓瑛及王一亭等成功解決「廟產興學」風波,更推行改革佛教,大師亦因此而成為中國近代佛教改革之始創(chuàng)人。爾后,佛教擴大社會慈善事業(yè),修行小乘欲作自了漢之僧伽亦投入建設人間佛教,普度眾生。于是佛教之學院、學校、醫(yī)院、護理院等應運而生。

  佛教遇難,僧人并沒有搖旗吶喊,更沒有上街示威游行,只默默由解脫自我演變?yōu)橥度肷鐣⒎⻊沾蟊、講經說法、勸人念佛,實踐大乘菩薩道,更以經懺梵唄,接引不同根性之眾生。佛教每遇法難,迅即復興,全因佛子自強不息,故知要創(chuàng)立「人性尊嚴」須靠自力行持。

  實行佛陀出世本懷,開權顯實,圓滿菩提,與眾生共成佛道,普度有情,是為真實擁有「人性尊嚴」。誠如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為真現實!谷粘I钪,若能注意我們之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有完美人格,便是臻向菩提,離佛不遠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