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yè)道之不妄語

  十善業(yè)道之不妄語

  摘自寬運法師《因緣世間

  妄語者,不誠實的言語,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業(yè)

  口業(yè)有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綺言。妄語是十惡之一,是指以欺人為目的而作之虛誑語。

  存心欺騙他人,以假話隱沒實情,藉以博取利益,害人害己。犯偷盜及妄語等雙重罪。

  欺騙他人,令人蒙受損失,嚴重的可能令人經(jīng)不起傷害而自戕生命,這是害人;被騙的人以后不再相信自己,少了一個朋友,更可能到處宣傳惡行,障礙前途和名譽,被騙的人怨氣沖天,自己那有不墮地獄償還的道理,這是害己,何況騙來的好處,像曇花一現(xiàn),很快便會消失。

  日常犯妄語的機會很多,做了惡事而因為護己而相解,是罪加一等,但如果說這不實語是方便妄語,但不作言聲辯護,便無妄語罪,這已經(jīng)是妄語了。

  曾子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又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古德說,我每天常以三件事來反省我自己。我替人策劃事情,有沒有盡心?和朋友相交,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師長傳授的學(xué)業(yè)和道理,有沒有不純熟、沒做到之處?

  處世待人,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君子以誠為貴,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但別人如何了解我的誠信呢?這就要靠圣賢講的「聽其言,觀其行」了,即是說我們要很小心處理言行。對別人的咨詢,不可以搪塞,對事情的知、見、聞要如實報導(dǎo)。雖然我沒有騙他人金錢,但如果說話不負責(zé)任,所謂信口開河,說了又不算數(shù)甚而拋諸腦后,表里不一,言不由衷,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及尊重,這是最不懂得保護自己,亦是我們最易犯的過失。

  社會上,自大、自滿的人頗多,目空一切,尤如井底之蛙,感覺別人處處不如自己、不肯虛心求教、不接受批評,大家遇到這類人,只有三緘其口,對于他的過錯,一律不會指正。這就是圣人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又另外有一種人,說話喜歡夸大其詞,言過其實,話講得太滿,最后不能還原,這都是先自誑身,然后誑人,自欺欺人的妄語。亦有些人,喜歡故弄玄虛,以虛為實,以實為虛,令人無從捉摸,還自以為很聰明。所謂言為心聲,出自不真實心的顛倒虛實妄語,對自己的人格極為損害。如覆放瓶子,水不得入,是故如不改掉虛妄心,福報只會減損,福不具足,對佛法便生不起敬仰心,更不能接受法水的流入了,這樣便障礙往天道及涅槃的道。

  守信用的人,語必誠實,人無信則不能立,我們不是隱居山林或是棲身孤島,我們生活的社會是由群體組成的,一定要融入大眾,才能立足。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又說「得道多助」,這些利益,都是從自身求得的,不是別人所賜,假若語不真實,則眾人相見均皆回避。尤其從商者,妄語為害更大,顧客被騙一次,再沒有下次光顧,且口口相傳,損失不可計數(shù),F(xiàn)社會講求經(jīng)濟效益,信用良好的商人,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經(jīng)濟支持,令資金更靈活地運用,相反,說話不負責(zé),言而無信,受人鄙視。不管在家或出家,不誑語者,定會獲益良多。尤其出家人,行為世范,學(xué)為人師,是眾生的模范,更不能妄語,身教尤勝言教。

  「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誠信兩字,只適合用于合情合理處,如非法不應(yīng)做的事,就不能答應(yīng)。不輕許,我毋負人,如輕諾寡信,事情未經(jīng)思考便順口答應(yīng),那是自找麻煩,行則于義抵觸,不行則失信于人,左右為難,有損信義。故圣人言:「三思而后行」必須謹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