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乃教世之光

  \

前言

  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人生是為何而來?生命的價值是甚么?生活的目的又在哪里呢?」

  現(xiàn)今社會物欲橫流,道德衰退;價值迷失,人心惶惑;生長在這個時代的青年們,如果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沒有正確的奮斗方向,誰能不憤世嫉俗?誰能不消極悲觀呢?

  佛教告訴我們,快樂不在外界,其實幸福就在自我心中。佛教教我們首先將自己散亂、狂妄、煩躁、不安的心安靜下來,然后反省自己、觀照自己、認識自己、磨煉自己;當我們認識了自己、明白了自己,就不會被外境所迷惑,就不會盲目地隨境所轉(zhuǎn);就能鍛煉出堅強的意志,就會有充沛的勇氣去面對一切挫折與困難。乃至最終啟發(fā)內(nèi)在的光明與智慧,以完成偉大的人格和事業(yè)。

  三千多年前佛陀降生世間,示現(xiàn)修行、成道,其說法的原因,目的就在于令愚迷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確信佛陀的遺教,對于今日的世道人心,有補偏救弊,對癥下藥之效。它提出的藥方是:人人要少欲知足,平心靜慮,唯有通過靜思熟慮,才能看清楚煩惱的來源及本質(zhì),一切苦惱才會熄滅。因此,佛法是黑暗中的明燈,苦海里的慈航。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jīng)三百余會(次),無非是為我們指出一條「成佛之道」。但這一條路必須要每個人憑著自己的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的。所以佛陀說:「工作必須你們自己去做,因為我只教你們該走的路!

  佛陀是誰?

  佛陀,姓喬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六世紀生于北印度。父親凈飯王,是迦毘羅衛(wèi)國(即釋迦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的君主。母后是摩耶夫人。根據(jù)當時的習俗,悉達多太子在很年輕──十六歲的時候,就和美麗而忠誠的公主耶輸陀羅結(jié)了婚。年輕的太子在皇宮里享受著隨心所欲的奢華生活,可是他心中卻郁郁不樂,于是他便出游四門,看到人生生、老、病、死和種種痛苦的真相,于是就下定決心要尋找一種解脫人類痛苦的方法。

  在二十九歲那年,他的獨生子羅睺羅剛出生不久,他就毅然離開了皇宮,舍棄了即將可以繼承的王位,成為一位苦行者,以尋求他的答案。

  他在恒河流域一帶行腳六年,參訪了不同宗派的名師,研習他們的理論與方法,修煉最嚴格的苦行,每天只食一麻一麥,以致消瘦得皮骨相連,可是仍然無法開悟。于是他放棄了苦行,獨自來到尼連禪河邊,并接受了牧羊女供養(yǎng)的乳糜,身體及精神得到了恢復。

  他續(xù)繼往南行,一天晚上,在菩提伽耶一棵畢缽羅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從此人們就稱他為「佛陀」。意即:真理的覺醒;或簡稱為:覺者。

  以上簡介佛陀修行的經(jīng)過,目的就是告訴大家,佛陀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夠藉修行而悟道,所謂「有為者亦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

  他只是人類無數(shù)的先知先覺之一,而我們是后知后覺者。佛陀與我們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迷、悟上的不同──佛陀是已「覺悟」,我們是未覺悟。

  證悟后的佛陀,就成為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世尊。

佛教的根本精神與教化方式

  一、佛法是平等與慈悲的

  1.人在宇宙中 是頂天立地的

  我們佛教的教主──佛陀,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惯@里我們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唯我獨尊」的「我」字,并不是單指的佛陀自身,而是指的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

  因此,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而不必聽命于任何人或超越的神。

  佛陀認為一個人的成敗得失、吉兇禍福,完全決定在自己的行為善惡與努力與否,沒有任何一種外在的力量可以令我們上升天堂,或墜落地獄。人必須腳踏實地去修行,才能得到成功證果的收獲。世間上沒有不需經(jīng)過努力、從天而降的幸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必然的因果道理。

  2.佛不是獨一無二的 人人皆可成佛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佛與眾生,只是「覺」與迷的分別;因此,「佛」只是對一個覺悟者的通稱,就像我們稱能夠「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為「老師」一樣;老師不只一位,人人都可以做老師,處處可以有老師。同樣的道理,佛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一人,人人可以成佛,處處可以有佛,不只這個世界有佛,宇宙中無數(shù)個星球上都有佛。

  這一點就是佛教與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認他們的神是「獨一無二」的、是「真神」,而極力否定、排斥、攻擊他教的神為「假神」。

  他們認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過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所以在這種教義之下,人類無論如何努力奮斗,亦永遠不能與神并駕齊驅(qū),同處于平等的地位──人與神永遠是主仆的關(guān)系。

  3.佛陀是真正的平等者

  佛陀時代的印度,社會分成婆羅門、貴族、平民、奴隸等四大階級。而貴為太子的佛陀眼見社會階級的不合理,愿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毅然樹起平等的旗幟,主張廢除階級對立,倡言眾生平等;這種大公無私的作風,堪稱是真正的平等者。

  同時佛教又主張「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把平等的意義推往更上一層的境地。

  (一)無緣大慈:不但要對自己的父母、親人,或與自己有關(guān)系的人如同事、朋友要慈愛;同時更要對與自己沒有親戚、朋友關(guān)系的人慈愛,就連與我從未交往或素不相識的人,也一樣地關(guān)懷愛護。

  「無緣大慈」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禮運.大同篇》所說的「不獨親其親,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體大悲:以佛法來說,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同體共生、骨肉相連、休戚與共的;所以,「同體大悲」其實就是一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正如儒家所說的:「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又說:「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所表現(xiàn)的,即是「同體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心宏愿,更是同體大悲的極致。

  古人說:「天有好生之德。」又說:「萬物與我并生!苟际且环N視萬物為一體的平等思想,與佛教的精神是相通的。佛教的平等慈悲,不僅局限于萬物之靈的人類,而是普及于一切生靈,因此提倡戒殺、放生,反對除人類以外的一切動物都是被創(chuàng)造來給人類享受口腹的論調(diào)。正如孟子所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佛教指出,由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將來都有機會成佛;縱使人與其他動物之間,在形體上、智能上有所差別,但在求生存的權(quán)利上,在佛性上都是平等的。所以,佛教進一步強調(diào)惜生、護生。這就是「同體大悲」的人間體現(xiàn)。

  二、佛法是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的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對眾生說法,都是針對不同的根機,隨著時空的不同而設教。佛因為教化的對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說法方式;例如:對于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訴他們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當下即悟的道理;對于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訴他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對于熱中名利的人,佛就告訴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對于消極悲觀,認為人生毫無意義的人,佛就告訴他「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生命是寶貴的,人可以藉努力以獲得幸福和快樂」,來鼓舞他的勇氣和信心。

  同樣的道理,由于時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說明;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為適應眾生的根器,為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創(chuàng)設的。如果沒有眾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藥」,眾生沒有煩惱的「病」,藥就不需要了。

  佛法傳世已二千五百多年,能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眾生,就是它能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這種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三、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與其他宗教一樣,都是導人向善,它所講的道理,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觸。所謂「出世」并不是脫離、逃避世間,而是凈化這個世間,改造這個世間,重建這個世界。

  正如《六祖壇經(jīng)》:「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免角!拐f明了佛法重在人間,修行要在人間,覺悟也要在人間。一個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厭棄這個世界,逃避這世界而「獨善其身」地修成佛道。因為一個人要想成佛,除了要具備聰明智慧之外,還要有廣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眾生。必須要「悲」和「智」交互運用,相輔相成,做到徹底、圓滿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說,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yè),從發(fā)心修行之初一直到成佛。

  而近代的太虛大師更提出了「人生佛教」思想,其內(nèi)涵正是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人生」的關(guān)注上,超越了傳統(tǒng)佛教思想只重視「出世」的思想,而更加重視佛教「入世」的精神。他曾有一首著名的偈頌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在這首偈頌中,非常明確地表達出對「人格」以及人生價值的重視,把做人的標準提升到成佛的標準上。因此,「人生佛教」的內(nèi)涵總括地說就是——人成即佛成。

  其后,經(jīng)過了將近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由太虛大師首倡的「人生佛教」,已逐漸演化為「人間佛教」;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伯會趙樸初居士,提出把「人間佛教」思想作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指導方針──將「人間佛教」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概括為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并且發(fā)展成為關(guān)懷社會、凈化社會的理念。

  四、佛教是積極樂觀的

  一般人對佛教可能,總是會有一種誤解,就是:佛教大悲觀了、太消極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其原因大概有以下數(shù)點:

  佛教正面指出:人生的本質(zhì)是苦的,因為人有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陰熾盛而成為「八苦」,更有無量諸苦。又說:「人生無常,一切皆空」。認為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假有,都是瞬息變幻的、短暫的、不牢固的,所謂名、利、權(quán)、位都是虛幻的,因此勸人不要貪戀,不要「執(zhí)著」,而且要看開、放下。

  佛教更認為「多欲為苦」,欲望太多,往往是痛苦和煩惱的根源,回此勸人要知足、要減少自己的欲望;但是,千萬要記住,佛并沒有要我們「絕欲」,而只是說「少欲知足」。過分地節(jié)省,以致傷害自己的身體,是為佛所反對的。他自己在29歲出家以后,就曾經(jīng)依照當時外道的苦行方法,瞎煉盲修,每天只吃一顆米,一粒麻,最后令到身體骨瘦如柴,體力不支,卻無法真正覺悟。最后,佛終于明白到虐待自己的身體,并不是達到解脫之道的方法;身體雖然不是真實的,而且總會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卻不得不用利用這個身體,身體不康健,就不能好好地思考、反省,更不能修禪、習定。

  所以,佛陀提出的「少欲知足」,其實就是一種「中庸之道」;在《四十二章經(jīng)》里,第三十四章有這么一段記載:

  佛陀問一個未出家前喜愛彈琴的弟子說:「琴的弦如果太松,能拉得出聲音嗎?」

  「不能!

  「如果弦調(diào)得太緊呢?」

  「弦會斷了!

  「如果弦調(diào)得恰到好處呢?」

  「就可以拉出各種美妙的樂音了!」

  由此可見,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達到幸福快樂的「中道」主義。佛教又怎可能是消極悲觀的呢?

  佛教的教義幫助我們了解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道理,目的是教人不可渾渾噩噩,不要等閑自了少年頭,這樣人們才會愛惜光陰,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生命、有價值的生命。

  佛教的社會功能與利益

  佛教可以凈化社會人心

  上面說了這么多,可能有人會問:佛教對社會、人生到底有什具體的好處、有什么實際的幫助呢?

  我們每天打開報紙一看,看到的都是令人觸目警心的「殺、盜、淫、妄」的新聞,我們會不會害怕、會不會擔憂呢?會不會慨嘆:人類竟然墮落到如斯地步?

而一個佛教徒,最少要嚴守下列五種基本戒律:

  一、不殺生──不殘害生靈。

  二、不偷盜-不偷、不搶別人的財物。

  三、不邪淫-正當?shù)哪信P(guān)系。不拈花若草,不紅杏出墻。

  四、不妄語-說話句句真實,不虛偽、不說謊。

  五、不飲酒-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須戒絕。

  (不過酒在當藥用醫(yī)病時,暫可通容。)

  大家有否注意到,這五戒剛好與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妄語)不謀而合。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后只有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將來如要想再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且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

  我們暫且不管下世如何,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單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盜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胡涂而闖禍。

  如此,這個社會不就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們說佛教有凈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結(jié)語

  以下就為大家說一個「五百盲人看見佛陀」的故事,作為總結(jié):

  古印度毗舍離國有五百個盲人,他們因為看不見,做不了任何工作,只能各自乞討度日,受盡人們的歧視。

  這時,悉達多太子修行成佛了。佛陀出現(xiàn)于世的消息傳到這五百位盲人的耳里,他們心里再也不能平靜了。因為凡是見到佛陀的人,所有病痛折磨都能一掃而光,所有的痛苦都能化解,一切憂愁、煩惱都能解脫。于是,這五百盲人一起商量說:

  「我們多么需要見到佛陀啊!只要見到佛陀,我們就能見到光明了!」

  一個帶頭的盲人說:「對!我們應該去見佛陀,而不是等在這里讓佛陀來見我們,大家說是嗎?」

  「可是我們要怎樣去呢?我們根本看不見路呀!」幾個盲人無奈地說。

  那帶頭的盲人說:「如果大家真的要去見佛陀,就必須請人帶路。這樣吧!我們每人想辦法去討錢,湊足五百個金錢就請人帶我們?nèi)!?/p>

  于是大家分頭去討錢。經(jīng)過好些日子,吃了不少苦頭,這五百盲人才湊足五百枚金錢,請到一個人來為他們帶路。

  帶路的人走在最前面,其他人一人拉住一人的衣服,排成一行,長長的隊伍蜿蜒曲折,非常壯觀。

  他們往佛陀所在的舍衛(wèi)國出發(fā),一路歷經(jīng)種種艱辛,但越走心中越亮,腳下似乎也輕松了?墒窃诳熳叩侥邍臅r候,要經(jīng)過一片山澤,那領路的人見道路艱難,便找借口溜了。

  盲人們等呀等,始終不見那領路人再回來。眾盲人驚慌地說:

  「大家的心血都白費了,那個壞蛋把我們的錢拿走了又不管我們,現(xiàn)在怎么辦好呢?」

  正當大家六神無主,進退不得的時候,那個帶頭的盲人聽到前面有水聲,便讓大家手牽手往那方向摸去。走著走著,突然他們聽到一陣怒罵:「你們這些畜牲,瞎眼了嗎?把老子種的幼苗都踩死了!」

  「哎喲!實在對不起,我們是真的看不見啊!要是看得見也不會犯這種錯了。好心人啊!求您大發(fā)慈悲,指給我們一條去舍衛(wèi)國的路吧!我們的錢已經(jīng)被騙走了,只有等以后再來賠您的秧苗,我們絕不會食言!」

  田主覺得這五百個瞎子也確實可憐,長嘆一聲說:

  「算了!你們跟我來吧!我找人帶你們到舍衛(wèi)國去就是了!

  「今天可遇到大好人了!」盲人們又驚又喜,連忙道謝不已。

  田主派人帶盲人們前往舍衛(wèi)國,來到了舍衛(wèi)城中的一個精舍裡,盲人們高興極了,沒想到精舍的住持說:

  「你們來遲了,佛陀已經(jīng)回到摩竭國去了!

  盲人們大失所望,便又折往摩竭國。一路上吃苦受累,好不容易到了摩竭國,誰知佛陀又回到舍衛(wèi)國去了。

  盲人們雖然已經(jīng)勞累不堪,但他們堅信能見到佛陀,于是又回頭向舍衛(wèi)國出發(fā)。他們下定決心,不見到佛陀絕不罷休?上У氖,這次到舍衛(wèi)國仍未見到佛陀。

  「佛陀去了摩竭國。」精舍的住持同情地說,盲人們只好又回摩竭國去。

  當這些盲人共走了七個來回的時候,佛陀見他們的善根已經(jīng)成熟,便在舍衛(wèi)國自己的精舍中等候他們。

  佛陀的慈光閃耀,照得盲人們兩眼放光,他們終于見到向往已久的佛陀了。

  「救苦救難的佛陀啊!請賜我們光明,讓我們一睹像天光般的佛陀啊!」五百盲人紛紛跪下,五體投地,頂禮感恩。

  佛陀看他們這么虔誠,便對他們說:

  「你們這樣虔誠,以堅定的信心長途跋涉,我答應讓你們重見光明!

  「謝謝佛陀的慈悲!」奇跡般地,五百盲人當下就重見天日了!多麼的不可思議啊!全都跪在地上感恩的說:「感謝佛德無量!愿佛陀為我們授戒,我們?nèi)f世萬代永遠跟隨您、供養(yǎng)您!」

  佛說:「好的!我的徒弟們!」

  于是五百人成了佛陀的弟子,盡心修行,最后都成為阿羅漢。

  (改寫自《賢愚經(jīng).卷第六》〈五百盲兒往返逐佛緣品.第二十八〉)

  因此,我們說:「佛法乃教世之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