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修學概要
三士道修學概要
濟 群
——2006年冬講于西園寺“青年佛學進修班”
本學期,我們已學過《道次第》的道前基礎和下士道兩部分。接著是中士道、上士道的內(nèi)容,即解脫道和菩薩道,這是佛法修學的核心內(nèi)容。道前基礎和下士道的修學,都是為此所做的準備。
一、道前基礎與下士道的重要性
1.道前基礎
道前基礎,是正式修道前需要完成的前期工作,主要內(nèi)容為端正聞法態(tài)度、依止善知識和認識暇滿人身的意義。
關于聞法態(tài)度,直接關系到我們能否如實接受解脫道和菩薩道的教化。如果帶著成見聞法,所聞佛法就會被固有成見染污。如果聞法后不再思維憶念,也就很快忘失殆盡,無法產(chǎn)生作用。論中,宗大師總結為“離三種過,具六種想”,從正反兩方面幫助我們端正心態(tài)。
再如依止法,是教導我們?nèi)绾芜x擇并依止師長。關于擇師標準,論中提出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通達真實、說法善巧、具悲憫、斷疲倦十德。條件不具時,可減為五個。但最低限度必須符合三項條件,也就是正見、德行(持戒)和悲心。師長是學佛路上的向?qū),在其引領下,修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xiàn)代人比較自以為是,覺得學佛只須找些書本按圖索驥即可,但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往往跳不出自我感覺,徒耗時光。所以,《道次第》將依止法定位為入道根本,是我們需要特別加以重視的。
再如暇滿、義大、難得的思維,是生起修行意樂的關鍵。我們都有各自的價值觀,但常人的價值觀不過是名利地位,不過是無常泡沫,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唯有認識到人身蘊涵的巨大價值,才會對修行生起迫切之心,以此實現(xiàn)生命的真正價值。
2.下士道
下士道又稱共下士道,主要修學內(nèi)容為念死、念惡道苦、皈依三寶、深信業(yè)果。
所謂共,即這些內(nèi)容不僅局限于下士道,同時也是中士、上士的基礎。如念死、念惡道苦,從下士道修學來說,是生起皈依之心的前提。我們認識到生命危脆,認識到惡道痛苦,就要尋找究竟依賴,所以才皈依三寶。從中士道修學來說,念死、念惡道苦又是生起出離心的關鍵。否則,我們也會像世人那樣,貪戀于輪回盛事,一朝無常來臨,只有隨業(yè)流轉(zhuǎn),繼續(xù)沉淪。從上士道修學來說,念死、念惡道苦還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礎。如果不作這一觀修,自己尚且不愿解脫,怎么可能發(fā)心帶領眾生解脫?
再如皈依三寶,我們雖然信仰佛教,但是否覺得三寶是唯一依賴?是否覺得佛法比其他宗教更究竟、更有智慧?這就需要通過理性審視。確認之后,才能對三寶建立永久的依賴之心。佛,是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的典范;法,是幫助我們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的方法;僧,是指導我們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的老師。皈依,就是宣誓以佛法僧三寶作為生命歸宿。然后還須不斷修習,強化對三寶的信心。三寶在內(nèi)心有多少分量,佛法對人生就會有多少影響。所以,皈依修學是貫穿整個學佛過程的,對中士、上士的修行同樣重要。
至于業(yè)果,則為我們說明了有情生命延續(xù)的原理,也就是因緣因果的相續(xù)。生命是什么?就是由因及果的無盡積累。這個因就是業(yè)力,包括身口意三個方面。我們的所有行為,乃至起心動念,都會在內(nèi)心形成力量。這些力量有善惡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當不同心力產(chǎn)生作用時,就會帶來相應的生命結果。但心念是無常的,通過努力即可改變。了解業(yè)的原理,我們就知道如何避免負面心行,張揚正面力量。所以,深信業(yè)果對中士、上士的修行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中士道的修學
中士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解脫道。
1.念輪回苦、發(fā)出離心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鲭x?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這就必須真切意識到輪回是苦。在憶念重點上,下士道是觀三惡道苦,而中士道不僅觀惡道是苦,進而要觀整個輪回是苦。在尚未出離三界之前,即使得生人天,一樣是有漏而不究竟的。人道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天道雖衣食無憂,縱情歡樂,但天福享盡仍會墮落。
《道次第》中,將輪回諸苦歸納為六點。一是無有決定,我們在輪回中的身份是由業(yè)力招感,充滿變化和不確定。二是不知滿足,對欲望的追求永無滿足。三是數(shù)數(shù)舍身,隨時可能面對生離死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四是數(shù)數(shù)受生,隨業(yè)力在六道不斷投生,無法自主。五是數(shù)數(shù)高下,地位忽高忽低,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受苦。六是無伴之過,我們獨自來到世間,又將獨自離去,即使兒孫滿堂,也無人結伴同行。這些都是輪回中無法逃避的痛苦。
一切文明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擺脫痛苦,但所有努力并未從根本見效。我們想要解脫痛苦,必須尋找痛苦之根,從源頭著手解決。這也就是四諦法門中的思苦、斷集。因了知人生是苦,故從中查找苦因。在切斷苦因之前,生命就是一臺不斷制造痛苦的機器。
或許有人會說,生活不是有苦有樂的嗎?為什么佛法只說痛苦而無視快樂呢?從感受來說,人生的確是苦樂參半。佛法所說的苦,是對生命所作的本質(zhì)透視,且有特定范疇,僅指凡夫而言。因為圣賢的生命本質(zhì)是無漏智慧,是沒有痛苦的。而凡夫的人生是建立在無明之上,它所呈現(xiàn)的就是我執(zhí),就是惑業(yè)。因無明而不見真相,故將非我執(zhí)以為我。但我是什么?其實就是一種錯誤設定,一種給人生帶來無盡煩惱的錯誤設定。
因為我執(zhí),就會生起貪心,覺得這是我的事業(yè),這是我的家庭,這是我的親人。一旦利益受損,貪又進而引發(fā)嗔心。如果沒有這個“我”的標簽,會不會起貪?會不會起嗔?世間時時在發(fā)生變故,我們只是聽聽、看看而已。惟有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才會使我們心潮跌宕,輾轉(zhuǎn)難眠。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還接受了很多錯誤觀念,從而產(chǎn)生邪知邪見,影響對事物的判斷,這些都屬于惑;笠环矫姹憩F(xiàn)為不覺,看不清生命真相;一方面表現(xiàn)為缺乏觀照,時時被各種念頭支配。忽而生氣,忽而高興,忽而貪婪,忽而嫉妒。其中,究竟什么代表著我?佛法告訴我們,眾生無始以來都在認賊為子,把危害身心的病魔當做親子般呵護著,關照著。因為缺乏智慧審視,就會在貪的支配下產(chǎn)生貪的行為,在嗔的支配下產(chǎn)生嗔的行為,在嫉妒的支配下產(chǎn)生嫉妒的行為。這種業(yè)行的不斷積累,就會形成難以抵擋的洪流。
其實,這些力量都是我們自己培養(yǎng)的,是通過無數(shù)次重復形成的。包括我們所有的興趣愛好和工作能力,同樣是這么培養(yǎng)起來的,F(xiàn)在的你,是由往昔業(yè)因積累而成;未來的你,又是由現(xiàn)前言行所決定。你想什么,做什么,就決定了你的未來是什么。大家對生命現(xiàn)狀是否滿意?如果滿意,學佛只會成為生活點綴,起不到更多作用。惟有看到生命存在的過患,才會生起離苦得樂、希求解脫的愿望。由此,才能得到學佛的真正利益。
2.解脫的修行
解脫,包含解脫的意向、對象和能力。
首先是具備解脫意向。生起這一意向的前提,就是正見輪回是苦。惟有透徹其本質(zhì),我們對現(xiàn)實中的一切才會完全放下。否則,即使暫時厭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機會來臨,又會直奔而去,開始下一輪追逐。我們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zhí)著和掛礙,相應的,也就有多少不解脫。我們反省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凡能構成干擾的因素,必定是我們在乎的,放不下的。所以,出離心的檢測標準,就是對輪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反之,只要還有一點掛礙,就只是相似的出離心。
其次要了知解脫對象。說到出離,是不是從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所要出離的不是時空,不是環(huán)境,而是產(chǎn)生輪回的根源,也就是惑和業(yè)。佛典中,將輪回規(guī)律總結為十二緣起,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無明,我們把身體當做是我,把情緒當做是我,把錯誤知見當做是我,從而不斷造業(yè)。這種業(yè)力又推動我們再去起惑,再去造業(yè),形成一個又一個苦果。生命就是這樣一場無始無終的輪回游戲,一集結束,新的一集立刻開場。惟有解脫,才能曲終人散,落下帷幕。
修行就像打仗,不僅要知道敵人是誰,還要知道目標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武器才能打敗對方。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辦道之處。古德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沒找到生命的本來,不懂得如何斷惑證真,實在是悲痛欲絕,如喪考妣。但大事已明后,同樣還是如喪考妣。此時雖心地已明,仍要對付無始以來的串習,仍要處處謹慎,加功用行,直到八地菩薩才不再退轉(zhuǎn)。
第三是培養(yǎng)解脫能力,也就是戒定慧。很多人覺得,戒律無非是些條條框框,是一種外在束縛,如何會與解脫有關?原因在于,我們所有行為都是習慣的延續(xù),是建立在無明我執(zhí)的基礎上,是和輪回相應的。而戒能起到止息串習的作用,使之不再繼續(xù)。同時,將行為賦予修行內(nèi)涵,使我們身心調(diào)柔,播種解脫之因。對凡夫來說,心念時時都在奔流不息。在這種強大妄流中,不必說見性,連基本覺察都難以生起。每種心念的產(chǎn)生,都是內(nèi)因和外緣的共同作用。持戒可以幫助我們規(guī)范行為,簡化內(nèi)心,自覺抵制不良環(huán)境,從而減少惡念生起的機會。
但是,不去接觸外境就沒有妄想了嗎?事實上,閉上雙眼一樣可以胡思亂想。我們的阿賴耶識儲藏著無量種子,即使沒有外境,第六意識仍會將這些種子翻出來,繼續(xù)貪嗔,繼續(xù)妄想。所以還要修定,使意識安住于特定所緣,不再四處馳騁。當意識停止妄想分別時,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沒有活動機會了。再來作空性觀修,就不會有太多干擾。
三無漏學中,真正的解脫力量是慧。但這種無漏慧的生起,離不開戒和定的基礎。否則,雖然太陽始終朗照天地,卻被層層烏云遮擋,不見蹤影。我們說修行人根機利不利,主要就取決于他的煩惱障是不是很厚。在禪宗公案中,許多學人稍經(jīng)善知識點撥,即可言下頓悟,徹見本心。之所以有如此神效,正是因為本身的煩惱障很薄。不然的話,善知識的一指禪也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中士道的修行就是以出離心為解脫意向,以惑業(yè)為解脫對象,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解脫能力。抓住這幾點,也就把握了解脫的核心。
三、上士道的修學
上士道的修行要點,在于菩提心、菩薩行、空性見。其中,空性見是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共因。不共聲聞的,主要是菩提心和菩薩行。但這種不共并非對立,依然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1.解脫道與菩薩道
關于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關系,宗大師在《道次第》中作了善巧說明,是以出離心作為菩提心生起的基礎。所以,解脫道又稱共中士道。所謂共,就是將之作為菩薩道的組成部分。作為菩薩來說,同樣要有出離輪回的愿望,同樣要解除惑業(yè),區(qū)別是在于所緣境界。聲聞的出離心是追求個人解脫,而大乘的菩提心是將這種出離愿望由己及人,發(fā)愿帶領眾生共同解脫。
在解脫本質(zhì)上,聲聞和菩薩并無區(qū)別,能解脫的都是空性慧,所解脫的都是惑業(yè)。不同只是表現(xiàn)在量上,是從個人擴展到大眾,是從有限擴展到無限。從這個意義上說,菩薩道的修行就是對解脫的延伸和圓滿。這種圓滿,正是成佛的不共因。
佛陀為福智兩足尊,具足圓滿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菩薩道修行的根本就是修慈悲、修智慧,此外別無其他。
2.發(fā)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和利他之心。因為覺悟,故能成就智慧;因為利他,故能成就慈悲。其中又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輪回痛苦的愿望。這一利他愿望也包含著覺悟,否則,就不會想到幫助一切眾生。但僅僅生起愿望是不夠的,還須通過不斷修習來強化。因為這一愿望剛剛萌芽,在很多時候,它還比不上貪心,比不上嗔心。如果沒有刻意調(diào)整,我們總是本能地修習貪心,長養(yǎng)嗔心。所以說,凡夫也在修行,只是修錯了對象。
當我們認識到貪心過患,認識到慈悲對生命提升的意義,就要調(diào)整修習內(nèi)容。從修我執(zhí)改為修利他,從修貪嗔改為修慈悲。進而,將悲心逐步擴大,由幾個人擴大到幾十、幾百乃至無量眾生,從我們喜歡的人擴大到陌生人,擴大到曾經(jīng)厭惡的那些人。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就是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悲心。這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檢測標準,也是一個無法作假的檢測標準。我們的心行達到什么程度?只須看看心中能裝下多少人,答案就在這里。
或許有人會說:我對眾生不感興趣,憑什么要利益他們?這就必須了解,這種愿望對自身究竟意味著什么,對修行究竟意味著什么。明確認識之后,還要對三寶莊嚴宣誓,發(fā)愿以利他作為生命目標。這一宣誓,就是受持愿菩提心,由此在內(nèi)心形成菩提心戒體。
很多信眾熱衷于受菩薩戒,但我們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薩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為何,不懂得修習慈悲,又能算是什么菩薩?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為內(nèi)心愿望,將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作為自身使命,才有資格求受菩薩戒,才有資格成為菩薩行者。
受持愿菩提心之后,還要將修習菩提心作為常課。因為菩提心戒體也是緣起法,雖已播種,但力量還不能與無始以來的串習抗衡。如何使這一念成為生命主導?需要不斷告誡自己:我要利益一切眾生。在反復提醒的過程中,使菩提種子得到強化。否則,這一愿望會因為疏于管理而逐漸枯萎,逐漸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
關于菩提心修法,漢地比較著名的有省庵大師的《勸發(fā)菩提心文》,其中列舉了發(fā)菩提心的十種因緣,分別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師父恩、念施主恩、念眾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靈、懺悔業(yè)障、求生凈土、為念正法得久。想到佛菩薩、父母、師長、施主乃至一切眾生對我們恩重如山,除了發(fā)心利他,實在難以為報。此外,還有念生死苦等五種因緣。經(jīng)常依此思維,會覺得發(fā)菩提心是生命的唯一出路,別無選擇。
《道次第》則提供了兩種思維方式,一是阿底峽尊者的七支因果,包括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修菩提心七個步驟。一是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所說的自他相換。
我們之所以發(fā)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覺得眾生和我們沒有關系。這也需要調(diào)整觀念,化解彼此的陌生與隔閡。佛法告訴我們,眾生在無盡輪回中都曾互為親人。那么,我們?nèi)绦臒o視親人的痛苦嗎?可能有人會說,現(xiàn)生的親人都顧不過來,何況過去?這也確實是很多人的現(xiàn)狀。如何對治這種冷漠?可以通過念恩來觀修,我們要思維母親十月懷胎,辛勤哺育,為將我們培養(yǎng)成人,付出了無數(shù)心血和勞苦。如此恩德,除了全身心回報,沒有任何方式可與之對等。從對生身之母開始念恩,然后將這種感覺逐步擴大。如果不懂得感恩,就不會生起報恩心,更無法將此心推及眾生,甘愿為之拔苦與樂。當然,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難的是發(fā)廣大心,發(fā)長遠心。所以還需要修增上意樂,將此作為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才是菩薩的大慈大悲。否則,聲聞也修習慈悲,其他宗教也宣揚慈悲,社會大眾也提倡慈悲,菩薩的慈悲究竟有什么特殊之處呢?其不共就在于,把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作為自身使命。
七因果之外,自他相換也是發(fā)起菩提心的殊勝法門。對于菩提心的修行來說,最難克服的就是我執(zhí)。尤其在幫助他人和自身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我們往往會本能地保護自己,排斥眾生。因為我們還不具備平等心,一切行為都是建立在自我感覺的基礎上,充滿著好惡,充滿著親疏,充滿著對立。這就是凡夫的現(xiàn)狀,是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這就必須認識到,世間一切過患皆因我執(zhí)而起。為什么佛菩薩能成就一切功德,而凡夫卻成就一切煩惱?區(qū)別就在于是否有“我”。所以說,我執(zhí)是一切衰損之門,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自他相換的修行,一方面,是把愛著自己的這份心轉(zhuǎn)向一切眾生;一方面,是把對一切眾生的冷漠轉(zhuǎn)向自己。換言之,是把心目中自己和眾生的地位進行對調(diào)。通過這種交換來瓦解我執(zhí),利益大眾。
以上三種都是修習菩提心的經(jīng)典法門。不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不斷告誡自己:我要以利益一切眾生作為生命目標。否則,很容易在前進途中迷失方向,落入輪回串習。我們是要解脫成佛,還是繼續(xù)在六道流轉(zhuǎn)?這是兩條非此即彼的道路。一旦擇定目標,我們走的每一步,都要設法接近這個終點。
3.行菩薩行
發(fā)起菩提心之后,還要修菩薩行,主要內(nèi)容為六度四攝!兜来蔚凇分杏幸恢匾},即“方便與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修為方便,般若所修為智慧,同時也是前五度的指導。
漢傳佛教本是大乘,但長期以來,卻予人消極避世的印象,原因就在于忽略菩提心和菩薩行。比如弘法,本是每個佛子的責任,也是利益眾生的最好方式。但在家居士覺得弘法是出家人的事,出家人覺得是高僧大德的事,結果使高僧大德不堪重負,也使很多眾生根本無緣聞法。當然,這并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去講經(jīng)說法。我們可根據(jù)自身能力,或?qū)W佛心得與人分享,或向他人推薦弘法書刊,或幫助他人親近道場,創(chuàng)造一些使人接觸佛法的機會。
菩薩行是菩提心的具體實踐,所以,這些行為必須建立在慈悲心之上。比如放生,本是挽回物命,救眾生于水火的利他行為,但很多人只是為了個人消災免難、保佑平安而放。因為目的在于放,多半就是簡單地一放了事,并沒有設身處地為所放物命著想。反之,如果帶著慈悲心放生,考慮重點就不僅僅在于放,也在于怎樣使它們更好地生存。所以說,悲心才是菩薩行的關鍵。同樣是放生,只有帶著慈悲利他之心去做,才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否則,不過是人天善法而已。
在修習菩薩行的過程中,還要以空性見使之得到提升,從而保持無所得的心。如果沒有智慧指引,所謂的利他行,可能修得很執(zhí)著,修得患得患失,甚至修得痛苦不堪,最后就成了“?鄲榔兴_”。那樣的話,很可能會退失道心,這也是初發(fā)心者常有的現(xiàn)象。所以,在利他過程中時時要以智慧抉擇,做完隨時放下,就像雁過長空一樣,不留痕跡。這也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4.修習空性見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菩薩行也有世俗行和出世行兩種,區(qū)別就在于有沒有空性見。
空性見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聞思正見,是通過聽聞佛法、如理思維而獲得;一是出世正見,即內(nèi)心所具備的明覺力量,是直接體認空性的能力。怎樣才能獲得空性見?
首先要對妄念進行清理。妄念是依托不同影像而產(chǎn)生,恨有恨的對象,貪有貪的對象,愛有愛的對象。其力量強弱,又與我們對所緣的在乎程度有關。所以,我們要對這些影像進行智慧透視。分析一下,我們所認為的好,其實質(zhì)是什么?是客觀事實,還是情緒投射?凡夫最在意的就是我,但什么代表著我?從物理角度能找到嗎?色身是由父母給予,通過飲食逐漸成長,其間不斷新陳代謝,沒有一個細胞不在無常中更替變化。從心理角度能找到嗎?心念同樣是不斷積累而成,包括我們的思想、性格、能力,哪一樣是與生俱來,不曾改變的?從昨日之我到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再到明日之我,乃至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哪一秒,不在連續(xù)不斷的變化之中?佛教認為,心念就像流水一樣,相似相續(xù),不常不斷。在相似相續(xù)的過程中,生命內(nèi)容也在不斷更替。所以,這一切都是虛幻不實,了無自性的。具備這一認識,心就不易粘著于境界。
當我們不被妄念左右時,再起觀照,就方便契入了。很多人覺得無力觀照,正是因為念頭隨時變化,動蕩不安。當我們的心力都用于執(zhí)著時,哪里還有精力作觀?就像電腦被病毒耗盡所有資源時,已經(jīng)無法啟動其他程序了。
當然,這個階段還是有造作的觀照。通過覺察的觀修,就能從有造作的觀照,進入沒有造作的明覺,引發(fā)空性智慧。有一分覺悟,就會化解一分無明,成就一分解脫。不斷覺悟,就能徹底破除無明,成就解脫。進而,把這種解脫的經(jīng)驗和能力傳遞給眾生,在圓滿無漏智慧的同時,成就無限慈悲。
以上,主要為大家提示了道前基礎和下士道的修行重點,并對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作了概括性的介紹。具體內(nèi)容,希望大家對照《略論》原文和講課錄音深入學習。學好《道次第》,就能掌握佛法修學的套路。不論今后學哪個宗派,修哪個法門,都是大有利益的。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濟群法師: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濟群法師: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濟群法師: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濟群法師: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
-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濟群法師: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濟群法師: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該逃避痛苦嗎?
- 濟群法師: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濟群法師: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濟群法師: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濟群法師: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濟群法師: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