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節(jié) ?、我我所空

  第二章 部派──空義之開展

  第五節(jié) ?、我我所空(p.103~p.105)

  一、序說(舉契經(jīng)中關(guān)于「?铡古c「我我所空」1之教說)(p.103)

  【(一)關(guān)于「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雜阿含經(jīng)》卷11,(273經(jīng))《撫掌喻經(jīng)》(大正2,72b20~ c20)說:

  如是我聞:一時(shí),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dú)園。時(shí)有異比丘獨(dú)靜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dú)一靜處,作是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

  佛告比丘:「今當(dāng)為汝說于二法,諦聽,善思。云何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比丘!若有說言:『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槐说醒詳(shù),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緣眼、色,生眼識(shí)。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內(nèi),是因緣,是堅(jiān),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地界。

  比丘!若眼肉形,若內(nèi),若因緣,津澤,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水界。

  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nèi),若因緣,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火界。

  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nèi),若因緣,輕飄動(dòng)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風(fēng)界。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shí),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

  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shí)頃盡朽,不實(shí)來、實(shí)去。

  是故比丘于空諸行,當(dāng)知、當(dāng)喜、當(dāng)念: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執(zhí)明燈,入于空室,彼空室觀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心觀察歡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shí),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

  空諸行,經(jīng)約根、境、識(shí)、觸、受、想、思說。

  【(二)關(guān)于「空世間」2】

  與此(空諸行)意義相同的,是空世間,如《雜阿含經(jīng)》卷9(231經(jīng))說:

  「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等)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3

  《相應(yīng)部》也有此經(jīng),約根、境、識(shí)、觸、受說世間,只說「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間」。4

  二、關(guān)于「常、恒、不變易法空」及「我、我所空」之論究(p.103〜p.104)

  【(一)問題的提出】

  空,是以無我我所為主的,《雜阿含經(jīng)》為什么說「常、恒、不變易法空」呢?

  【(二)說「常、恒、不變易法空」的理由】

  關(guān)于「無常故苦」等的考察

  《雜阿含經(jīng)》(與《相應(yīng)部》)常見這樣的文句,如說:「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5

  又常見這樣的問答,如說:

  于意云何?……(色)、受、想、行、識(shí),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樂耶)?答言: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圣弟子寧于中見(色、受、想、行、)識(shí)是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6

  五陰、六處等無我我所,是從無常、苦,變易法而得到定論的。

  如依文釋義,無常,苦,變易法,無我我所──空,文字不同,意義當(dāng)然也有所差別。

  依文義相成來說,那無常等都可說是空了。

  特別關(guān)于「依文義相成說無常等可說是空」之探討

  舉契經(jīng)說「諸行無常、諸受皆苦」

  無常故苦,苦是依無常而成立的,如《雜阿含經(jīng)》卷17 (473經(jīng))說:「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大正2,121a26~28)

  關(guān)于「諸所有受悉皆是苦」的考察

  約三受說

  一般的說,受有三類: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約三受說,不能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的。

  從深層意義說

  然從深一層說,一切行是無常、變易法,是不可保信的,不安隱的,終于要消失過去的,所以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小結(jié)

  一般所執(zhí)的自我,一定是常(恒、不變易),是樂(自在),而一切行非常非樂,這那里可說有我呢!無常是苦義,無?(變易法)是無我義;無常、苦、無我是相成的。這樣的論究,不但我我所是空,常、恒、不變易法也可說是空了。

  【(三)關(guān)于分別說系的見解】

  這樣的解說,不只是說一切有部這樣說。

  屬于分別說系的《舍利弗阿毗曇論》7,也說:「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不變易空」。8

  巴利藏《小部》的《無礙解道》也說:「我、我所、常、堅(jiān)固、恒、不變易法空」。9

  【(四)結(jié)說】

  這可見,依我我所空,進(jìn)而說常、恒、不變易法空,是上座部系的一致意見。

  三、關(guān)于經(jīng)未說「苦」是「空」之論究 (p.104〜p.105)

  【(一)舉《經(jīng)》說明「不自在、苦,即無我」】

  印度文化中的我,曾發(fā)展到與宇宙的本體──梵,無二無別,然原本只是眾生的自我。我,一定要有「自在」,「樂」的屬性,如不自在,苦,那就不能說是我了。如《雜阿含經(jīng)》卷2(33經(jīng))(大正2,7b23~ c7)說:

  若色(受、想、行、識(shí))是我者,不應(yīng)于色病苦生;亦不應(yīng)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二)《經(jīng)》未說「苦」是「空」的理由】

  經(jīng)說無常故苦,無?喙薀o我,是一貫的,相依相成的,為什么經(jīng)上只說:無我、我所、常、恒、不變易法空,而沒有說是苦是空呢?

  佛教界的論究,傾向于客觀事相的觀察,觀一切法(不限于眾生自體)都是無我──空的,但不能說器世界是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只能說是無常,無我──空。傾向于客觀的事相觀察(阿毗達(dá)磨的特性如此),所以說:「無我、我所,常、恒、不變易法空」了。

  注解

  ^1

  (1)印順法師《性空學(xué)探源》(p.33~ p.34):

  佛法的初義,似乎只有無常、苦、無我三句。把「空」加上成為四行相,似乎加上了「空」義,而實(shí)是把空說小了。這因?yàn)?照《雜阿含》其他的經(jīng)文看來,空是總相義,是成立無常、苦、無我的原則,如265經(jīng)云:「諦觀思惟分別時(shí),無所有,無牢,無實(shí),無有堅(jiān)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大正2,68c6~8)

  又273經(jīng)云:「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大正2,72c14~15)

  這都先空而后無常、苦、無我;空的是總一切的「諸行」;空是貫穿了常與我我所。以總相義的空來否定常,及我、我所,指出常、我、我所的不可得。依這見地,不但我空、我所空,無常也是空。

  (2)印順法師《中觀今論》(p.32~ p.33):

  無常等即是空義,原是《阿含經(jīng)》的根本思想,大乘學(xué)者并沒有增加了什么。如《雜阿含》(232經(jīng))說:「眼(等)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273經(jīng)也有此說,但作「諸行空」。常恒不變易法空,即是無常,所以無常是常性不可得。我我所空即是無我,所以無我是我性不可得。無常、無我即是空的異名,佛說何等明白?眼等諸行──有為的無常無我空,是本性自爾,實(shí)為自性空的根據(jù)所在。這樣,一切法性空,所以縱觀(動(dòng)的)緣起事相,是生滅無常的;橫觀(靜的)即見為因緣和合的;從一一相而直觀他的本性,即是無常、無我、無生無滅、不集不散的無為空寂。因此,無常所以無我,無我我所所以能證得涅槃,這是《阿含經(jīng)》本有的深義。

  ^2 《空之探究》p.6 ~ p.7:「空世間是什么意義?……世間,佛約眼等內(nèi)六處,色等六外處,六識(shí),六觸,六受說。這些,都是可破壞的,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

  ^3《雜阿含經(jīng)》卷9,231經(jīng)(大正2,56b24~26)。

  ^4 《相應(yīng)部》(35)「六處相應(yīng)」(日譯南傳15•p.87~p.88;漢譯南傳16.p.72):「阿難!眼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色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識(shí)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觸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于我、或于我所亦是空。阿難!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故,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5

  (1)《雜阿含經(jīng)》卷1,(10經(jīng))(大正2,2a13~14)。

  (2)《相應(yīng)部》(22)「蘊(yùn)相應(yīng)」(日譯南傳14.p.33~p.34;漢譯南傳15.p.31):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yīng)以正慧如實(shí)作如是觀。

  受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yīng)以正慧如實(shí)作如是觀。

  想是無!惺菬o常……識(shí)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yīng)以正慧如實(shí)作如是觀。

  ^6《雜阿含經(jīng)》卷1,(31經(jīng))(大正2,6c20~24)。

  ^7 《空之探究》p.108:「《舍利弗阿毗曇論》,是印度本土分別說者的論典!墩摗飞险f:空定,「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不變易空」?盏膬(nèi)容,與《雜阿含經(jīng)》的《撫掌喻經(jīng)》相合!

  ^8《舍利弗阿毗曇論》卷16 (大正28,633a24~25)。

  ^9

  《無礙解道》(日譯南傳41•p.114)為海南的赤銅鍱部所傳。

  上座部分出兩大部:一為說一切有部,另一為分別說部。分別說部再分化為四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赤銅鍱部。其中赤銅鍱部遠(yuǎn)在海南的錫蘭,其余三部則位于印度本土。參見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208。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