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乘菩薩?四個重點

凈界法師:什么叫大乘菩薩?四個重點

  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選擇的聲聞道就覺得非常的吃虧,“失于如來無量知見”。結果沒想到佛陀說,你什么都沒有失掉。我們看經(jīng)文:“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尊者一路走來,他從非常感傷,到法華會上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他知道其實他修的四諦法沒錯,他只要做一個動作,就是內(nèi)觀。只要“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產(chǎn)生信解,就會馬上從阿羅漢變成大乘的菩薩。什么叫大乘菩薩呢?這以下講出了四個重點:

  首先,“真是佛子”。其實阿羅漢,以蕅益大師的標準,他沒有資格叫“真”。他是佛的弟子,沒有錯,但不能講真,因為他只知權不知實,所以他是佛陀的弟子,但是他不能叫“真是佛子”。你一定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你能夠傳承佛陀的家業(yè),才可以叫做真是佛子。第一個“真是佛子”,這是總標。

  第一個,“從佛口生”。你必須要聽聞《法華經(jīng)》,產(chǎn)生信解。佛法的修學不是說,你今天找一塊山,蓋一個茅蓬,然后住在里面,別人幫你送飯吃,你雙腿一盤、眼睛一閉就可以修學。沒那么簡單!“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

  佛法需要有傳承的,不是你自己去摸索,你這個摸索叫外道。外道就是在禪定里面胡思亂想,持牛戒、持狗戒,它沒有傳承。所以學佛第一件事情,“從佛口生”,聽聞佛陀的法音,你要跟善知識如理地學習,佛陀的法音代代相傳,從佛口生。

  第二個,“從法化生”。前面的“從佛口生”是聞慧。這個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它本來是一個法音,是一個音聲,文字,但是在心中你不斷地去思惟以后,欸,依教起觀,依觀生道,你的心中產(chǎn)生一個道的力量出來了,有一個道法的力量,“從法化生”。

  你心中本來是一個音聲,但是你不斷地從音聲去思惟以后,這個音聲在你心中轉化成一種道法,可能是解脫道的力量,也可能是菩提道的道法。那么這個時候,你就產(chǎn)生一個由道法生出的新的生命,叫做善根力。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是一個因地,最后果地,“得佛法分”。這個是只有大乘一佛乘才有。蕅益大師說,小乘人沒有“得佛法分”。

  他有“從佛口生”,因為小乘的四諦也是聽佛說的,他也不是自己胡思亂想,是佛陀的傳承;他也不斷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證得我空的道法,他的確是有道法。

  但是他沒有資格叫“得佛法分”,他只有涅槃寂靜。佛陀的萬德莊嚴,月印千江,百界作佛,他沒有。當然大家會問,舍利弗尊者沒有聽《法華經(jīng)》之前,他沒有“得佛法分”,那就是一個涅槃寂靜,怎么聽聞一部經(jīng)典以后就“得佛法分”呢?因為心態(tài)改變了。心態(tài)改變是最關鍵的。

  諸位!他從一種向外攀緣,攀緣三乘法,心外求法,到內(nèi)觀真如,他整個心態(tài)改變了。就是他內(nèi)心已經(jīng)開顯自性功德,開始啟動自性功德力了,所以他就變成“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他已經(jīng)傳承佛陀的家業(yè)了。這個就是信解,從信解開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