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羅漢和大乘阿羅漢的區(qū)別

 靜波法師:小乘阿羅漢和大乘阿羅漢的區(qū)別

  在小乘之中,證到阿羅漢果便是最高的果位。

  在小乘里,阿羅漢果已是究竟了;但是在大乘里邊,不是如此;《法華經(jīng)》中,佛給二乘人授記,說將來他們要成什么佛……因為聲聞、緣覺乘圣人,尚且沒有成佛,只是五百由旬過程中的化城而已,還要繼續(xù)努力。

  大乘佛教以為,阿羅漢不是最高的果位,成佛才是最究竟。不過佛有十種名號,其中之一便是阿羅漢,只是我們這兒一般很少稱佛為阿羅漢。

  應供也是阿羅漢!

  可是佛有阿羅漢的功德,所以在大乘中,阿羅漢可以是佛,而小乘的阿羅漢僅僅是阿羅漢,一般而言,若只稱阿羅漢者,應指小乘。

  《四十二章經(jīng)》通大乘,通小乘,走進經(jīng)典,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比如說,出家人所受的三壇大戒,它既有小乘戒,又有大乘戒:比如沙彌戒和比丘戒是小乘戒,菩薩戒是大乘戒。這看起來好像矛盾,實際上不矛盾;但是如果把兩者之間對立了,則是矛盾。因為大乘戒注重心理,小乘戒注重外表;外表上要做到規(guī)范的行住坐臥,一定要給人一種有威儀的這樣的感受。

  我當時看這些東西的時候,覺得矛盾:一個是重視心的,一個是重視外表的,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這可以作為一種最佳的緣起互補,既重視心又重視外表,缺一不可,是內(nèi)外兼修的緣起!

  江湖上有人似懂非懂地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那僅僅是重視心了,沒有重視外表;而一般的佛教徒不是這樣:我不喝酒,也不吃肉,體現(xiàn)的就是慈悲精神!否則容易被誤會!你說你慈悲,怎么還吃肉呢?

  受了菩薩戒之后,那當然不可以吃肉了;受三皈五戒是可以吃肉的,但不能殺生!有佛教徒因為不懂裝懂而極端了,說:“我若受三皈依,不能吃素,所以我不能受……”誰說的?三皈依里面沒有說不吃肉啊,沒有!所以說,我們不要誤導!這對佛教的印象是一種傷害。

  原標題:成佛才最究竟——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