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課題(二十) 六根本煩惱

  初級課題(二十) 六根本煩惱

  煩惱即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yè),受種種的痛苦。這痛苦的來源,乃由六根本煩惱而起的。現(xiàn)略說明于下:

  (一) 貪 ─ ─ 是貪愛,貪戀,貪著。對于五欲 (1) 過分追求,或不義的竊取,或?qū)ψ晕业呢斘锱c所學的理法,慳吝不舍,不肯教導于人;只為私欲,損害他人。若貪之不得,心內(nèi)痛苦,所以稱為煩惱。

  (二) 鎮(zhèn) ─ ─ 嗔恚,對違逆不順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橫起暴惡,損害他人,或饑渴寒熱到來,無涵養(yǎng)心,而怨天尤人。所以華嚴經(jīng)云:「一念鎮(zhèn)心起,八萬障門開!(2)

  (三) 癡 ─ ─ 是愚癡迷昧,智慧閉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謗無因果,起諸邪見,名為愚癡。因愚癡而妄生貪求,求之不得,則成鎮(zhèn)恚。故愚癡為三毒(貪,鎮(zhèn),癡)總根,能造傷天害理之事。

  (四) 慢 ─ ─ 是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對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過自己的,乃至與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現(xiàn)輕慢態(tài)度,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

  (五) 疑 ─ ─ 是懷疑不信。對佛教真理、善惡業(yè)力、以及世間一切實事實理,都不能誠信無疑,而滋生邪見,造出是非惡業(yè)。

  以上貪、嗔、癡、慢、疑五煩惱,謂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其性質(zhì)頑鈍,難以制服,不易斷滅,故稱為五鈍使。

  (六) 不正見,由思惟不正,產(chǎn)生錯誤的知見。有五種不正見,即是:

  (1) 身見 ─ ─ 或我見。因執(zhí)此身以為有「我」,其實此身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成,是無常敗壞之物,由無知而執(zhí)之為永恒不變,即是身見。

  (2) 邊見 ─ ─ 邊是偏差的意思。即謂所得的知見,有所偏蔽,各落一邊,或執(zhí);驁(zhí)斷。執(zhí)常的知見:以人死仍舊為人,牛死仍舊為牛,貧窮永遠是貧窮,富貴永遠是富貴。執(zhí)斷的知見:以人死一滅永滅,不受因果報應,則作惡何畏?

  (3) 邪見 ─ ─ 不正的知見。不信正法。無善惡的因果,毀謗圣賢,不行善事。

  (4) 見取見 ─ ─ 見即指前說的「身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或者妄執(zhí)不舍,執(zhí)以為實。

  (5) 戒禁取見 ─ ─ 戒是戒止殺盜淫妄的行為;禁是禁絕飲酒、賭博、吸毒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來是好的,可是妄自執(zhí)著不正的戒禁,就成不正見。如印度有一種外道,他們持牛戒,或持狗戒,學牛食草,學狗食糞,或作投巖,投水,赴火,臥荊等種種苦行,以為可以證得圣果,所以稱為戒禁取見。

  以上五種不正見,是知見上的迷惑,稱為見惑。如聞正法,即能頓斷,因為易斷之故,稱為五利使。五鈍使和五利使也稱十使,由此十使而起見思二惑,故為煩惱的根本。

  備注:

  (1) 五欲 ─ ─ 有粗和細兩種,粗五欲即財、色、名、食、睡;細五欲即聲、色、香、味、觸,因能使人起貪欲心,故名五欲。

  (2) 障門 ─ ─ 障是煩惱的別名,即一含鎮(zhèn)恨心生起,能引人進入無量煩惱的障礙。

  習題:

  (一) 人類的痛苦,由何而起的?

  (二) 如何是貪的表現(xiàn)?

  (三) 鎮(zhèn)恚是怎樣生起的?

  (四) 什么是癡?

  (五) 什么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

  (六) 我見有什么錯誤執(zhí)著?

  (七) 邊見有兩種錯誤的知見?

  (八) 戒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成為不正見?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