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8)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8)
壬十四、無想三摩缽底(分二科) 癸一、征
復(fù)次云何無想三摩缽底?
一共是十五大科,現(xiàn)在是第十四科「無想三摩缽底」。這是先問,怎么叫做無想定無想三昧?
癸二、釋(分三科) 子一、出體性
謂已離遍凈欲,未離上欲,永出離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
這是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出體性」。就是說明這無想定的內(nèi)容,究竟怎么叫做無想定?
「謂已離遍凈欲」,這是說這一個修行人,當(dāng)然這個修行人不是佛教徒,他是外道,這個外道他是要得初禪、得二禪、得三禪,也得了四禪,得了四禪的時候,他能夠「離遍凈欲」。這個遍凈天是三禪天,少凈、無量凈、遍凈,這是三禪的三個天。他是得到了三禪以后,他又不高興在這三禪,他就修四禪,得到了四禪了,得到四禪的時候,對三禪天就不執(zhí)著了,所以叫做「離遍凈欲」。
「未離上欲」,但是他對于四禪天,對于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個禪還沒能離欲,他還是有執(zhí)著的。那么這個時候,這個人他有外道的思想,他不是佛教徒,他就修這個無想定。為什么要破除去這個想?要沒有想呢?他認為這個想是生死的原因,有生有死一切痛苦的原因,所以他要破這個想,喝斥這個想,他這樣子在定禪里邊,在第四禪里面。「永出離想」,永久地從想解脫出去,認為那就是涅槃了,這樣子作意,就是這樣子思惟,他有這樣的動機。「為先」,就是最初的動機。
「諸心心法滅」,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修行,這個心和心所法都不現(xiàn)行了,不活動了,都滅除了,那么這就叫做無想定,無想定就是這樣意思。你如果沒能夠得到四禪,沒能夠離三禪的欲,你還不能修無想定,所以一定要「離遍凈欲」,這是一個條件。其次他的思想認為無想是涅槃,所以他要破想,破成功了,這無想定成就了,那么這就叫做「無想三摩缽底」。
子二、明方便(分二科) 丑一、問
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前面第一科先說明無想三摩缽底的大意,這底下第二科是說明修無想定的方法,這樣意思,這是第一科是問!敢院畏奖恪梗檬裁捶椒ǹ梢宰C入此無想三摩缽底呢?這底下第二科回答。
丑二、答
答: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于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
「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因為他厭惡這個想,心里面想東想西各式各樣的思想,不高興這個想。那么他就思惟觀察內(nèi)心的思想,就像人有病了似的,健康的人忽然有病,這個病是可憎惡的事情;像一個人得了癰瘡了似的;像一個人為箭所中,這個痛苦。這樣子呵斥,他就這樣思惟觀察,這就是毗缽舍那,然后就寂靜住,就是奢摩他,奢摩他以后,又去觀想如病、如癰、如箭,這又是毗缽舍那這樣觀察,就這樣止觀、觀止。
「入第四靜慮」,就是入在第四靜慮里,這不是三禪,這是第四禪,入在第四禪里邊。「修背想作意」,就是在禪定里邊,入在第四靜慮里邊,不斷的修習(xí)這個厭背,厭惡這個想的作意,就是觀想如病、如癰、如箭,這叫做「背想作意」。這個「背」,就是違背棄舍憎惡這個想的作意!赣谒鸱N種想中厭背而住」,對于我們內(nèi)心里面生起種種的思想,他都棄舍它,安住在無想中。
「唯謂無想寂靜微妙」,他這個人的思想認為沒有種種想,那是最寂靜的,最微妙的,那是涅槃!赣跓o想中持心而住」,攝持這個心安住在無想里面,這個心他是不愿意住在無想里面,但是「持」,控制他叫他在這里面住!溉缡菨u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就是樣子修「背想作意」,就是漸次的,也不是一下就成功了,就是他的內(nèi)心遠離了一切的所緣境!感谋慵艤纭梗@個心心所法就不生起了,就是用這樣的方便得無想定。
子三、簡差別(分二科) 丑一、于此生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
這是第三科「簡差別」。第一科「出體性」,第二科「明方便」,現(xiàn)在第三科「簡差別」。這個「簡」字就是分析的意思,或者挑一挑,簡別就是挑一挑;這個米里面有石頭,要把這石頭挑一挑,挑出去,這樣意思。分兩科,第一科「于此生」,第二科「于生彼」。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成就了無想定的這個人,當(dāng)然還是在人間,最初是在人間修無想定的,所以在「于此生中」。「于此」就是在人間這一個生命中,「亦入亦起」,也是入無想定,也從無想定里面起來出來,就是有入也有出。這個時間隨意長短,可以一天入定又出定,也可以兩天、三天、七天,不應(yīng)該超過七天,就是這樣子。
丑二、生于彼
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從彼沒。
「若生于彼,唯入不起」,若是往生,在人間死掉了這個人,往生到無想天去,就是第四禪天,第四禪天的廣果天!溉羯诒,唯入不起」,就是只是入在無想定里面,不從無想定里面出來了,就是住在里面。我們前邊曾經(jīng)講過,一共無想天是五百大劫的壽命,初到那里的時候還有想,然后就入定,但是最后要出定!钙湎肴羯,他這個想若生起有想了,「便從彼沒」,就從那里死掉了,死掉了就有可能生到三禪天,生到二禪天,生到初禪,也可能來到人間天上這樣子了。
《披尋記》四三六頁: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等者:謂現(xiàn)法中修習(xí)彼定,想寂滅故,名之為入;從彼定出,想還復(fù)生,名之為起。是名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彼天受彼果故,一期生中想不現(xiàn)行,是名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受果盡已,余體當(dāng)生,于爾所時,想得復(fù)生,便從彼天,其身殞沒。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等者:謂現(xiàn)法中修習(xí)彼定,想寂滅故,名之為入;從彼定出,想還復(fù)生,名之為起」,這是在人間的時候這樣子,「是名于此生中亦入亦起」!溉羯颂焓鼙斯,一期生中想不現(xiàn)行,是名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受果盡已,余體當(dāng)生,于爾所時,想得復(fù)生,便從彼天,其身殞沒」,就死掉了。
壬十五、滅盡三摩缽底(分二科) 癸一、征
復(fù)次云何滅盡三摩缽底?
這是第十五科滅盡定,分兩科,第一科是問。怎么叫做「滅盡定」呢?
癸二、釋(分四科) 子一、出體性
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
這是第一科「釋」,底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出體性」,就是說明滅盡定的大意。
「謂已離無所有處欲」,這個修行人一定是佛教徒,而且一定是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不可以入滅盡定的,不可以。他這個三果圣人,譬如說把欲界煩惱斷了,他可能生到初禪天去,生到初禪天把初禪天的煩惱斷了,他又可能生到二禪天,這都是三果圣人,這樣的三果圣人,還不能得滅盡定的。要「謂已離無所有處欲」,一定要他的修行道力,達到了無色界天的無所有處定的欲離了,遠離了無所有處定的欲,就是不愛著這個無所有處定。雖然成就了無所有處定,但是對無所有處定不執(zhí)著,不愛著,一定要達到這個程度,這還是三果圣人的。達到這個程度了,他就有能力修這個滅盡定,若是以上,當(dāng)然更是可以。
「暫安住想」,這時候這個人,當(dāng)然這個人可能是在人間,可能是人間的比丘,他遠離了無所有處定的執(zhí)著,但是這時候他內(nèi)心里面有一個目的,有什么目的呢?「暫安住想作意」,暫時的心里面安住不動,休息休息,就是這樣意思,這樣的作意,就是這樣的動機。這個「為先」,就是先有這樣的動機,然后去修這個滅盡定。修成功了,「諸心心法滅」,就是前六識的心心所法滅了,無想定也是前六識心心所法滅了,這個滅盡定也是前六識心心所法滅了,可是第七識也是不動了,第七識的我,這個我執(zhí)也滅了,這樣的人,這個時候滅盡定就成功了,是這樣意思。
子二、明方便(分二科) 丑一、問
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前面是簡要的介紹滅盡定的內(nèi)容,現(xiàn)在第二科「明方便」,就是修行滅盡定的方法,怎么樣才能夠成就這個滅盡定呢?這是分兩科,第一科是「問」!敢院畏奖闳氪说戎痢鼓?底下第二科是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二所依」。
丑二、答(分二科) 寅一、舉二所依
答:若諸圣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于定,或依滅盡相而入于定。
「若諸圣者」,這是假設(shè)很多的圣人,很多的佛教徒,已得圣道的圣人!敢央x無所有處欲」,已經(jīng)破除去無所有處的欲了,就是不愛著這個無色界天第三個定,無所有處定的欲,是達到了這個程度!富蛞婪窍敕欠窍胩幭喽胗诙ā梗x了無所有處欲,并不是表示他沒得非想非非想定,不是那個意思。他也成就了非想非非想處定,但是他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欲還沒離,若離了就是阿羅漢了,就是四果了。所以現(xiàn)在只是離無所有處欲,沒有離非想非非想處的欲,所以是三果圣人,這樣意思。但這個三果圣人,他想要修行滅盡定,怎么辦法呢?
「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于定」,他就是入于非想非非想處定,在這個定里面,他取,他心里面緣這個非想非非非想處的相,這個話在這里是簡單的說,下面再詳細說。「而入于定」,而就入于滅盡定了,這是一個方法。還有第二個方法,「或依滅盡相而入于定」,就是滅盡一切相,就是無相,就是心里面不緣一切相,而入于滅盡定。這是「舉二所依」,非想非非想處相這是一個依止處,一個滅盡相,一個所依;蛘呤且詼绫M相為所依,或者以非想非非想處相為所依,而入于滅盡定的,這是學(xué)習(xí)滅盡定先要有這樣的依止處。
寅二、釋其差別(分二科) 卯一、依非想非非想處相
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于此二心深生厭舍,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
寅二「釋其差別」,現(xiàn)在「舉二所依」,這兩個所依有什么不同呢?這底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依非想非非想處相」,先說這個第一科。
「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怎么這樣子能入于滅盡定呢?「謂于此二心深生厭舍,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就是這樣意思!钢^于此二心」,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他對于這兩個心「深生厭舍」,深深的厭惡它,要棄舍它。這「二心」是那個呢?第一個心就是無所有處定的心,他不高興這無所有處定,他就修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就成功了,這就是棄舍了無所有處的這個心,F(xiàn)在又要棄舍這個非想非非想處的這個定,要再進一步,再向前進一步,所以這是二心。就是對于無所有處定的這個心,對于非想非非想處的這個心,深深的厭舍它,厭舍到想要再向前進一步。進步的時候,「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就是厭惡這個無所有處定,就入于非想非非想處定,厭惡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向前進步,「進趣所緣」,他向前進步要有一個所緣境。
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就是每進一步,都有一個新的所緣境,就是棄舍了原來的所緣境,再重換一個不同的更好的一個所緣境,都是這樣子,F(xiàn)在要棄舍非想非非想處定,再進一步想要得到一個所緣境!附詼绫M故」,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沒有了,滅了色入于空無邊處定,滅了空入識無邊處定,滅了識入無所有處定,棄舍了無所有處定入于非想非非想處定,若棄舍了非想非非想處,再向前進沒有所緣境了,「皆滅盡故」,再沒有所緣境可得了!感谋慵艤纭梗瑳]有所緣境這個心就寂滅了,就不起了,所以這叫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于滅盡定」。這是一個方法,是這樣意思,我們看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四三六頁:
謂于此二深生厭舍等者:下地粗想及與無想,是名為二。既于此二生厭舍已,爾時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zhuǎn),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處。今依彼處,暫安住想,作意無先,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zhuǎn)。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十五頁)由是說言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
「謂于此二深生厭舍等者:下地粗想及與無想,是名為二」,這樣講。這個下地的粗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叫「粗想」;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無想」,「是名為二」。「既于此二生厭舍已,爾時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zhuǎn)」,這時候有更微細的明了想,緣著無相,以無相為所緣境,也就是沒有所緣境,「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處」。
「今依彼處,暫安住想,作意為先,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zhuǎn)」,這心就不動了!溉纭绰暵劦亍怠拐f」,這個文是〈聲聞地〉說的。「(陵本三十三卷十五頁)由是說言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心若寂滅了,就是滅盡定了。
卯二、依滅盡相(分二科) 辰一、例前說
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fù)如是。
這第二科「依滅盡相」入滅盡定,分兩科,第一科「例前說」,同于前面非想非非想處相,來說明這個方法,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四三六頁:
依滅盡相至亦復(fù)如是者:此滅盡相,謂無相定,于一切想不思惟故!讹@揚論》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fù)上進,或入無相定,或復(fù)上進,乃至廣說。(《顯揚》一卷十四頁)由是當(dāng)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以此為依,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由是說言亦復(fù)如是。
「依滅盡相至亦復(fù)如是者:此滅盡相,謂無相定」,是依滅盡相而入定,這個「滅盡相」怎么講呢?「此滅盡相,謂無相定」,就是心里面一切相都不現(xiàn)前了,這樣意思叫做「滅盡相」!赣谝磺邢氩凰嘉┕省梗@個「想」就是所取的相叫做想,想以取相為義,就是于一切想,也就是于一切相都不思惟了,「不思惟故」,那就叫做「無相定」。我們沒得定的人,我們沒這種能力,不思惟一切相,我們辦不到,不是思惟這個,就是思惟那個,不能離開。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有這種能力,能不思惟一切相。
「《顯揚論》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fù)上進」,這個句話就是前面那一科的意思。「或入無相定,或復(fù)上進」,或入于無相定,由無相定這方法向前進步,「乃至廣說」。這是《顯揚圣教論》「一卷十四頁」說的!赣墒钱(dāng)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的意思,就是依滅盡相而入定者,這個滅盡相就是無相定的意思。
「以此為依,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由是說言亦復(fù)如是」,所以也是和這個滅盡定,和前面這個非想非非想處相入滅盡定是相同的。相同也不是完全相同,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再要求向前進步,找不到一個所緣境。「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無相定而入定的時候,心不思惟一切相,不思惟一切相也就是沒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心便寂滅」。在這個地方,也是「進趣所緣皆滅盡故」,也有這個意思,所以叫做「亦復(fù)如是」。這是「例前說」,同于前面說的,底下第二科「辨趣入」,這就是不同了。
辰二、辨趣入(分四科) 巳一、標(biāo)
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
這是標(biāo)出來「辨趣入」,說明趣入滅盡定的方法,這是「標(biāo)」,底下第二科是「列」。
巳二、列
謂奢摩他、毗缽舍那。
這兩法入滅盡定的作用是很大的,有很多是它所做的,有止觀兩法做的這件事,才能夠入滅盡定的。第三科是「征」。
巳三、征
云何奢摩他?云何毗缽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
「云何奢摩他?云何毗缽舍那」呢?底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出二法」。「云何此二多有所作?」怎么叫做奢摩他?怎么叫做毗缽舍那?怎么叫做這二法多有所作呢?提出這個問題。前面是「征」,底下就是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出二法」。
巳四、釋(分二科) 午一、出二法
謂于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圣慧名毗缽舍那。
「謂于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謂于此義中」,就是這個修滅盡定這個道理來看。「八次第定」,就是由初禪到二禪,二禪到三禪到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是八個次第定,由淺而深的次第定,這就叫做「奢摩他」。這個奢摩他,就是初禪破除去了欲,欲界的欲破了,第二禪破除去尋伺,第三禪破除去喜,第四禪就破除去樂,這是奢摩他;空無邊處定又滅除去了色,識無邊處定又滅除去了空,無所有處定又滅除了識,非想非非非想處定又滅除去了無所有,這樣展轉(zhuǎn)的奢摩他就是寂靜,滅除去這么多的事情,這是「奢摩他」。
「所有圣慧名毗缽舍那」,這就是佛教徒在禪定里面,在奢摩他里面,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所有處定,修四念處觀身受心法不可得,都是不凈的,是苦,是無常,是無我的,修這四念處。由這樣的關(guān)系,你才能夠破除去,你才能達到了三果圣人,到離無所有處欲的這個程度,才能得三果。
午二、明多作
于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前面是說出來什么叫做奢摩他,什么叫做毗缽舍那。所有圣慧,圣慧就是滅除去欲界的煩惱,在色界定、無色界定里面修毗缽舍那,修四念處,是名為圣慧,是名為毗缽舍那。這底下第二科「明多」有所「作」。
「于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這個地方他具體的說出來得滅盡定的方法。
子三、顯起滅(分二科) 丑一、辨種類(分二科)
寅一、順次第滅(分二科) 卯一、問
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
這是第三科「顯起滅」。這個滅盡定一共是分四科,第一科是「出體性」,第二科「明方便」,現(xiàn)在第三科「顯起滅」。這個「顯起滅」,「起」是從滅盡定里面出來叫做起;「滅」就是入滅盡定,入滅盡定里面,入滅盡定的時候這個次第,這里面有滅的意思。這一共是分兩科,第一科是「辨種類」,辨這個種類。種類這里面,「次第滅三種行」,這里面有種類的差別。這個種類里面,第一科是「順次第滅」,分兩科,第一科是「順次第滅」,第二科是「逆次第起」,就是從禪定里面出來的時候,他也有個次第。那個次第,入定的次第和出定的次第,還是不一樣的,這樣意思。這「順次第滅」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問:入滅定時」,這個修行人他入滅盡定的時候,「云何次第滅三種行」?有一個次第滅除這三種行,是怎么一個情形呢?怎么樣的次第滅除這三種行呢?這《披尋記》說。
《披尋記》四三七頁:
云何次第滅三種行者: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入出息風(fēng)名為身行,尋伺名語行,受想名意行。此三種行入滅定時,次第皆滅。
「云何次第滅三種行者: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這三種行!溉氤鱿L(fēng)名為身行」,就是我們這個入息出息,這個一呼一吸,這是入息出息,入息出息就是風(fēng),就是這個氣在出入,這就叫做「身行」。這個「身行」怎么講呢?我們這個身體,因為有入出息,這身才能動;如果沒有入出息,這個身體就死掉了,就不會動了,所以叫做「身行」。
「尋伺名語行」,這們前面講過,「尋」是粗略的思惟,「伺」是微細的思惟,這就叫做「語行」。就是我們說話,一定內(nèi)心里面要去思惟去觀察,然后我們才會說話,我們才能說話,你內(nèi)心里面不想,你不會說話了。所以這個「尋伺」是語的因,因有尋伺而才有語言這個行動,所以這個「語行」。「受想名意行」,這個意,這個意識,意識在活動,是有受有想,這個意才能活動的。你心里面有所領(lǐng)納,而取那個相,這個時候心里面才會思惟,所以這個意的行要靠受想!复巳N行入滅定時,次第皆滅」,按照次第,這三種行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了,F(xiàn)在這里問,云何次第滅三種行呢?這底下回答,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二時」。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標(biāo)二時
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
是不一樣的,這個「行」是現(xiàn)起的時候,就是身行、語行、意行活動的時候,這是一個次第;「住」的時候,就是滅的時候,又一個次第。這是「標(biāo)二時」,底下「簡差別」,分兩科,第一科「簡未滅」。
辰二、簡差別(分二科) 巳一、簡未滅
若于行時亦起言說,于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
若現(xiàn)起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里面有這樣的尋伺,我們就會發(fā)出來種種的言論,「亦起言說」,這時候當(dāng)然也是有意行,也是有意行,也有身行。「于初靜慮有此作用」,不但我們欲界沒有禪定的人,就是到了色界天的初靜慮,初禪的時候,也是有這種語行,他們也有語言,也是說話的,所以也有尋伺,有尋伺心!赣写俗饔谩梗姓Z言的作用,「有語行故」。
《披尋記》四三七頁:
于初靜慮有此作用等者:初靜慮中有尋伺故,名有語行。由此語行為言說因,名有作用。
「于初靜慮有此作用等者:初靜慮中有尋伺故,名有語行。由此語行為言說因,名有作用」,他們也是這樣子,所以叫「有作用」。這個有語行的人,當(dāng)然是也有身行,也有意行,是有的。
巳二、顯俱滅
若于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
這里第二科「顯俱滅」!溉粲谧 沟摹笗r」候,怎么叫做住的時候呢?這里講,「從第二靜慮已上」,就是第二禪以上,就是三禪、四禪以上。這個「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這三種行按照次第就不現(xiàn)前了。
《披尋記》四三七頁:
若于住時至次第而滅者:住次第定,是名為住。第二靜慮無尋無伺,名滅語行。第四靜慮無入出息,名滅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心求上進,竟無所得,無受想故,名滅意行。如是次第,滅三種行。
「若于住時至次第而滅者:住次第定」,這個「住」是住次第定的意思,「是名為住」。「第二靜慮無尋無伺,名滅語行」,你住在第二禪里面,就滅除去尋伺了,滅除尋伺就是滅除語行!傅谒撵o慮無入出息」,到第四禪無入出息,「名滅身行」。
我們初開始學(xué)靜坐的人,有的時候也好像我沒有出入息了,我坐在那邊好像沒有出入息,這是心粗。你若沒有到第四禪,怎么能會沒有出入息呢?就是慢了一點,慢一點,你若是細心這么樣靜坐,你就會知道。譬如說老年人,他這個出息,這個息呼出去以后停止,還沒有入息,息是呼出去了,但是還沒入息,中間這個息很長。假設(shè)你若是有一點功夫,也不是說很深,就好像沒有息似的,就一直在那里,不喘氣了,不是不喘氣,他就是慢,他就是有一段距離,你一定過一會兒,他會又有入息,又有出息了,一定是這樣,因為你的功夫沒到,你沒到第四禪,不可能沒有出入息。所以在欲界定的時候,有這種現(xiàn)象;未到地定的時候,也更是有這種現(xiàn)象;到初禪、二禪、三禪的時候,那現(xiàn)象更多了,那是更長了。那出入息中間的寂靜,就是也不出、也不入,也不入、也不出,時間是更長,但是他又有了,又微細又長,不是沒有息。所以若是你學(xué)了一點教相,第四禪的時候沒有息了,我現(xiàn)在沒有息,我得第四禪了,其實不是的,不是那么回事,這是第四禪沒有入出息。
「名滅身行」,但是身體還是在,還是正常的,但是沒有出入息!改酥练窍敕欠窍胩帲那笊线M,竟無所得,無受想故,名滅意行」,意行也不見了,也沒有了,意行也沒有了!溉缡谴蔚冢瑴缛N行」。
寅二、逆次第起
當(dāng)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
前面是「順次第滅」,這底下是「逆次第起」,就是出定的時候!府(dāng)知出時」,應(yīng)該知道從滅盡定里面出來的時候!赣赡娲蔚凇梗颓懊婺莻次第相逆,和那個次第不一樣,反過來!复蔚诙稹,也是有一個次第,這時候就出來了,又恢復(fù)過來,又有了意行,又有語行,又有身行了,又有了。
《披尋記》四三八頁:
當(dāng)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者:謂于出時先起意行,次起身行,后起語行,名逆次第次第而起。
「當(dāng)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者:謂于出時先起意行」,這個意先有受想的分別;「次起身行」,就是出入息;「后起語行,名逆次第次第而起」,是這樣意思。
丑二、釋妨難(分二科) 寅一、識不離身難(分二科) 卯一、問
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并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于身?
第二科「釋妨難」,這個是這個滅盡定,這是第二科「釋妨難」。是「顯起滅」這一科,第一科是「辨種類」,第二科是「釋妨難」!副娣N類」里邊,順次第而滅,逆次第起,這個是「辨種類」。這個種類就是一個滅一個起,辨這兩個,F(xiàn)在第二科解「釋妨難」,還有一個困難,有一個有些地方不大容易懂的地方,要解釋解釋。這個解釋里邊分二科,第一科「識不離身難」,這是「識不離身難」,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說「滅盡定」里邊,「諸心心法并皆滅盡」,這個前六識也不起,第七識這個執(zhí)著有我,這個第七識也不起了。這樣說「云何說識不離于身」?這識沒有了,怎么這《阿含經(jīng)》里面,這經(jīng)里面說識沒有離開身體,還有識,這話不是矛盾嗎?這是問,底下回答。
卯二、答
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zhí)持轉(zhuǎn)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后時彼法從此得生。
「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zhí)持轉(zhuǎn)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并沒有矛盾,我們身體沒有識了,沒有識了,但是身體沒有壞。譬如人死掉了的時候,那就變成死尸了,就是無情物了,無情物就表示他那身體里面沒有識了,沒有識的身體就壞了,就青瘀、膨脹、膿爛、爛壞了。為什么壞呢?就因為沒有識了。但是入滅盡定的人,也是諸心心法都滅了,也沒有識了,沒有識但是身體不壞。
「由不變壞諸色根中」,這個眼耳鼻舌身,這個諸色根中它不壞。為什么不壞呢?「有能執(zhí)持轉(zhuǎn)識種子」,還是有一個識,什么識呢?就是能執(zhí)持轉(zhuǎn)識的種子,眼識的種子,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種子,這些轉(zhuǎn)識的種子,都在「阿賴耶識」里面能執(zhí)持它,阿賴耶識他在,他沒有滅盡,他沒有滅,他還在身體里面,所以身體不壞。因為阿賴耶識在的關(guān)系,「后時彼法從此得生」,是等到出來,從滅盡定里面出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又可以活動,就是從阿賴耶識里面,那個轉(zhuǎn)識的種子生現(xiàn)行故,所以又有了。這樣說這個識不離身,就是阿賴耶識在里面,諸心心法滅,是轉(zhuǎn)識滅了,這個沒有矛盾,所以這不是個困難,沒有什么妨礙,這是一個。
寅二、入定出定難(分二科) 卯一、問
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dāng)入定,我當(dāng)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
「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dāng)入定,我當(dāng)出定」,這第二科「入定出定難」。這個入滅盡定,從滅盡定里面出來,這件事還是有困難,還是有問題。入滅盡定的時候,你心里面是沒有分別,你入滅盡定的時候,諸心心法滅,諸心心法滅就是沒有分別,誰分別?就是有心在里面才會分別,心都滅了,這當(dāng)然是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的時候,他不會說我現(xiàn)在要入定,我現(xiàn)在要出定,沒有識的時候,不能這么分別,不能這樣分別的。
「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正在定的時候,正在滅盡定里的時候,你的心已經(jīng)滅了,不活動了!高h離加行」,那時候心也不會生出來一個分別,我要怎么地,我要怎么地,沒有這些分別,沒有加行!笇⒊龆〞r,心先滅故,亦無作意」,那么剛要出定的時候,心已經(jīng)滅了沒有分別,沒有分別也不會作意說我要出定,沒有這個分別。那怎么出定呢?是「亦無作意」。
「云何能入?云何能出?」既然是這樣子,心里面是無分別,沒有心的時候,要怎么樣入定?怎么樣出定呢?這不是一個困難嗎?說我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些定里面都有第六意識活動,所以第六意識在那里,我現(xiàn)在要出定,那么就出定,我不出定,那么就不出定。這個滅盡定不是,滅盡定里面沒有識,沒有識就是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分別,那怎么樣能出定呢?怎么入定呢?這是你要有分別,有分別那不能入定,有分別也不能在定,有分別就不是滅盡定了,這是一個困難,這是提出一個問題,下面回答。
卯二、答
答:先于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于彼修習(xí)極多修習(xí);由修習(xí)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
這底下解釋這個道理。這個得滅盡定這個人,他在修的時候還沒成功,在修的時候,他對于他這一念分別心,這個寂靜住的心,「善修治故」,他能善巧方便的去修去調(diào),調(diào)這一念心,去修這一念心。當(dāng)然有方法,前面說了八個次第定,這個次第定,有奢摩他還有毗缽舍那,就是一個止一個觀,一個觀一個止,就這么善巧長時期這樣修的話,修得「善修治故」。
「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若有諸行和諸狀和諸相,你就能入定,也就能出定,就是這樣子。前面我們講過,以非想非非想處定為依止,想要在再進一步,得不到所緣境了,心就寂滅,就是這樣入定的。那么若是以無相定而入于滅盡定,就是不思惟一切相的時候,心就寂滅,就入滅盡定了,就是這樣子入定,這就叫做「諸行」。「諸狀、諸相」是什么呢?就是預(yù)先要約契,入定之前要作意,作意的時候,說是我現(xiàn)在,我要入滅盡定。
假設(shè)現(xiàn)在天氣正在下雨,他就心里想,等到天晴了的時候,我就出定,他就這樣子,這么預(yù)先約契一下,然后就入定了,入定了等到這天一晴了,他就從滅盡定就出來了;蛘哒f是,說現(xiàn)在他就,譬如說是晚間十一點,他想要入滅盡定,說明天早晨打板的時候,這寺廟里面打板的時候,我就出定。那么這樣他就入定了,第二天早晨一打板,他就出定了。如果他不約契,你打板他聽不見,他就不出定了。
所以也有一個故事說,說這個人他就這樣約契,說明天早晨打板的時候,我就出定。但是夜間來了賊了,所有的出家人都跑了,所以這個出家人一直在那入定。過了多少年以后,又有出家人看這個廟很好,怎么沒有人住呢?他各地方去請來很多出家人在這住,在這住的時候又打板了,這個比丘出定了,出定以后,這個比丘就死掉了。因為超過了七天,照入滅盡定,這個沒有食的滋養(yǎng),只有阿賴耶識,其他的三個食都沒有,段食也沒有,觸食也沒有,思食也沒有,光是阿賴耶識,只能維持七天。只要入定,阿賴耶識能保護你這身體還能正常,可是出定以后就死掉了,過了七天不可以。
所以就是預(yù)先約契,「諸狀、諸相」,就是各式各樣的,或是下雨也是個狀,也是個相,或者打板也是個狀,也是個相。凡是各式各樣的,你要約契的時候,總是有一件事,一件事做約契的相,約契的狀。這個「狀」是那個事情本身的相狀,這個狀與心接觸的時候,就叫做「相」,「諸狀、諸相」。所以因為這樣的關(guān)系,說是「若有諸行、諸狀、諸相」,善「能入于定」,也「能出于定」。雖然在定的時候,沒有轉(zhuǎn)識的分別,但是也能出定,也是能出定的。
「于彼修習(xí)極多修習(xí),由修習(xí)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由于你常常這樣訓(xùn)練,常常這樣鍛煉自己,「于彼修習(xí)」,要有極多的修習(xí),就是也要精進!赣尚蘖(xí)故,任運能入」,就很容易的,就這樣就入了。不思惟一切相的時候,當(dāng)然這里邊也有差別,有的人從散亂心直接入滅盡定,這是很高的境界;有的人不能夠,要初禪入二禪、三禪、四禪,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然后才能入滅盡定,要這樣子,這就是功夫的不同。說是「由修習(xí)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自然是就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的,這樣意思。那么這是解釋了這個入定出定的難,這一共是兩個難都解釋過了。
子四、明觸出(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
這是第四科「明觸出」。這個滅盡三摩缽底,一共就是分四科,第一科「出體性」,第二科「明方便」,第三科「顯起滅」;現(xiàn)在第四科「明觸出」,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就是出滅盡定的時候,他會觸到會碰到這三種境界,那是怎么個情形?這是問。這底下三種觸是什么的?一是「不動觸」,二是「無所有觸」,三是「無相觸」,這三種觸。這是問,底下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
丑二、釋(分三科) 寅一、標(biāo)
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于定。
「 謂出定」的「時」候,「多由三境而出于定」,多數(shù)是由于三種境界才能出定的。
寅二、列
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
一是「由有境」,第二科列出來,二是「由境境」,三是「由滅境」,有這三種境。這是「列」,底下第三科是解「釋」,第一科是「標(biāo)」。
寅三、釋(分二科) 卯一、標(biāo)
由此三境,于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
由這三種境界在出定的時候,按照這三種境界的次第,就接觸到前面那三種觸,那個不動觸、無所有觸、無相觸三個觸。這是「標(biāo)」,第二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是「觸」這個「不動觸」,先解「釋」。
卯二、辨(分三科) 辰一、觸不動觸(分二科) 巳一、釋
緣于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dāng)有等,乃至廣說。
「緣于有境而出定時」,這個從滅盡定里面出來的時候,在滅盡定的時候,我們?nèi)司褪橇、六識、六境這三個境界,入滅盡定的時候,這個轉(zhuǎn)識不分別了,這三件事就都不現(xiàn),都不現(xiàn)前了,六根、六境、六識都不現(xiàn)前了。那么出定的時候,這個境界就出來了,出來了最初就是六根和六識,就是「緣于有境而出定時」,就是六根和六識,這是「有境」。
出定的時候,「無有我慢擾動其心」,他不會執(zhí)著這個六根六識是我,若有我就會高慢起來了,他沒有,這是無我的,這是圣人。他沒有我的執(zhí)著,不會有我慢的煩惱來擾動其心,我能入滅盡定,你不能,沒有這種心情,沒有這種分別心!钢^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dāng)有等」,將來我還是有怎么怎么地,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有了我慢,有修行的人,沒有斷我見的時候,他有各式各樣我慢的想法,我將來要叫那個總統(tǒng)歸依我,想出來各式各樣的分別心,是「或計未來我當(dāng)有等」這些事情,「乃至廣說」,是這樣子。
巳二、結(jié)
是故說言觸不動觸。
他沒有這件事嘛,所以「是故說言觸不動觸」,這第二科「結(jié)」。所以這個修行人「觸不動觸」,也是按觸到,也是有六根,也有六識,但是心里面沒有我慢分別,「不動觸」。
辰二、觸無所有觸(分二科) 巳一、釋
緣于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
這第二科「觸無所有觸」,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
「緣于境境而出定時」,「境境」是什么?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各式各樣的境界,「境境」。一出定了,心就和各種境界接觸的時候,「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他的心因為他有四念處無漏的智慧,所以遇見這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境界的時候,沒有貪,也沒有瞋,也沒有癡,沒有這些煩惱出現(xiàn)。
巳二、結(jié)
是故言觸無所有觸。
結(jié)束這個「無所有」,就是沒有煩惱,沒有貪瞋癡的煩惱。這可見前面是我慢就是我,就是見煩惱,這個貪瞋癡這里面就是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也沒有愛煩惱,這是「結(jié)」。
辰三、觸無相觸(分二科) 巳一、釋
緣于滅境而出定時,于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
這是第三「觸無相觸」,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
「緣于滅境而出定時」,這個「滅境」是什么?就是無一切相。在我們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我們的心不能夠無相的,總是在有相里面各式各樣分別。但是圣人的時候,他能無一切相的,為什么能夠無貪、無瞋、無癡呢?就是能離一切相的關(guān)系,所以他能夠「緣于滅境」。
這個「緣于滅境」,和前面入滅盡定有點分別,入滅盡定的時候,也是緣于無相,而后又能沒有無相的分別;現(xiàn)在緣于無相,就是觀察一切都是無相的,這有點不同。在滅盡定的時候,無相的分別也都沒有;現(xiàn)在是「緣于滅境」,就是有無相的分別,觀察一切都是無相的,六根、六識、六境,一切都是無相的,他有這個智慧的觀察。這樣出定的時候,有這種觀察「于一切相不思惟」,一切都是無相了。這樣觀察的時候,然后又不思惟,「緣無相界」,這就叫做「緣無相界」。
巳二、結(jié)
是故說言觸無相觸。
這個出滅盡定的人,他有經(jīng)過這個次第,經(jīng)過這個次第,這樣出定。
辛二、釋眾義(分二科) 壬一、結(jié)前已說
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第至。
這是第二科「釋眾義」,分兩科,第一科「結(jié)前已說」。
「如是」,就是指前面說了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說了很多,一共說了十五大科,已經(jīng)說完了。底下那就在第十三卷了。這個「攝諸經(jīng)宗要」,是本論作者他自己分的科,這個「三摩呬多地」,這以下叫「攝諸經(jīng)宗要」,這是很有意思的話,很有意思。就是成就了這么多的,這么多的圣德,這是諸經(jīng)的宗要。若是我們只是學(xué)習(xí)佛法,學(xué)習(xí)這文字上的佛法,這不是宗要,你從經(jīng)論上的佛法修學(xué),得到了這么多的圣德,這叫做諸經(jīng)的宗要,這個意思是這樣意思。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7)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三(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