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的大智慧(十)
聞慧、思慧、修慧
現在許多修行人都很著急,大家都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要趕緊了生死。以為只有念佛、打坐才是真修實修,這種觀點很有問題。比如,現在很多人天天念“阿彌陀佛”,如果你不知道“阿彌陀佛”什么意思,只知道口念,煩惱來了佛號就丟到九霄云外了,甚至罵人打人了,那你念的是什么佛呢?佛號所含的意義是什么?我們?yōu)槭裁匆罘穑课覀優(yōu)槭裁匆ノ鞣?a href="/remen/jileshiji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極樂世界?我們?yōu)槭裁匆松?都必須要搞清楚。不然你念的這句佛號是沒有力量的。
所以,我們修行人首先要——聽經聞法,要明白道理,然后按照這個道理去修。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自以為這樣做是對的,也不要人云亦云,聽別人說這樣是好的,然后就去修。為什么有些人會走入邪教?就是不好好學習經典,佛講的道理他也不懂,只是聽別人講說“這個好、那個好”,到底是什么道理他也沒有搞清楚,只是聽別人說某某地方或某某人很有感應,只是追求神通、感應。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有些魔啊、外道啊也有神通的,也有很多人追隨他們,如果你沒有聽經聞法,沒有樹立正確的知見,就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誤入歧途。
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典所開發(fā)的智慧叫文字般若,叫聞慧。但是聞慧只是第一步,不能停留在那里。有些人讀了兩本經典,就到處給人講經說法,到處給人家開示,他自己煩惱還一大堆,自己的行持又跟不上,那他講的道理就不是自己實踐出來的。他有沒有按照那個道理去做呢?就算你明白了道理,也不等于你已經有了實踐。你是搞清楚了路線,但是你還要按照地圖的路線去走、去體驗,這個在體驗的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得到的智慧叫觀照般若,也叫做思慧。由觀照功夫的深造,不斷地去實踐、去體驗,最后我們去除了障礙,打破了無明,見到了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這個就叫實相般若。這個智慧是我們修而得到的,這個叫修慧。
“又自性虛靈不昧,謂之實相般若”。我們現在每個眾生這個真心本性它是空寂但是靈知,所以是虛靈不昧,這個本有的智慧就叫做實相般若。“依理進修,所行與所解相應”,這個叫做觀照般若。依照我們的真心本性,我們的真心本性是空而寂、寂而照,按照這個聽聞的道理去修,我們的解、我們的行都與我們的理體相應,在這個過程之中就叫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與觀照般若的關系
由圣教所啟發(fā)的清凈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佛法所說的真理,是一定不會讓我們生煩惱,一定不會增加業(yè)障的,它是可以啟發(fā)我們的清凈智慧的,那么這部分的內容叫文字般若。所以,世間的書我們可以少看一點,佛經要多念一點。
“若單就本經所明是,我們讀誦般若心經,我們啟發(fā)的智慧是解悟。解諸法皆空之理。”什么叫智慧?如果你執(zhí)著,你就沒有智慧。如果你明白萬法皆空,緣起性空,這個就是文字般若。如果令你以為一切萬法是實在的,是增加你的執(zhí)著的,這個永遠都不可能得到智慧。如果能夠開示一切萬法的本體是空性的,是了不可得的,是諸法皆空的,這部分都是文字般若。
依法空、無我的智慧去觀察、去覺照,那么這個就是觀照般若。佛告訴我們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我們依照這個緣起性空去觀察、覺照。比如觀察這個身心到底是不是各種條件組合的?到底有沒有實體?是不是五蘊皆空?佛法告訴我們——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都是空,都是無常。我們按照這個道理去觀照,去覺察,通過觀照,覺察,所得到的(經驗智慧)就叫觀照般若。所以,我們一定要依照經典去觀照啊,不要胡思亂想。
我們每天都要在禪堂里面打坐,有人問:“師父,打坐時我應該想什么?”我說,你應該想佛法講的道理,這是文字般若,這可以幫助你起觀照般若。比如,你可以思維觀察佛法里講的緣起性空或諸法皆空的道理。千萬不要想世間的五欲或世間的理論,如果老想著世間的那些東西,都是叫妄想。因為世間的那些學問都沒有揭示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它一定不是真智慧,它一定是沒辦法破除你的執(zhí)著。但是你依照諸法皆空或者是五蘊皆空的道理去觀照,能夠得到觀照般若。徹悟法性無相,親證實相,謂之實相般若。按照這個觀照般若去體驗,真的是五蘊皆空,真的自己證明了,這叫親證。這樣得到的智慧那叫實相般若。
文字觀照為什么也稱為般若呢?
文字是啟悟實相的一種工具。文字本身不是般若,但是與佛法相應的文字都叫文字般若,與緣起性空相應的都是文字般若。因為文字是開啟實相理體智慧的一種工具。如果沒有文字,我們連觀照都不可能,更不可能去實踐。所以,文字其實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它可以讓我們通達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觀照也是求證實相的一種方便。這兩者,文字也好,觀照也好,都是以實相得名,所以他們都可以叫做般若。
文字是一種道理的追求,觀照是心理上的一種訓練。比如我們從文字上明白了道理,但是有沒有改變自己的習氣毛病呢?有沒有改變自己錯誤的觀點和知見呢?在改正的過程之中,這個就是心理訓練,去除自己的習氣,求證實相,這個實踐的過程叫觀照。我們通過去訓練、去體驗實踐,最后證到我們的真心本性,這個叫實相?傊,文字是對解悟來說的,觀照是對實行方面來說的,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是實相是要我們親身去體驗才能證得的。
前兩者,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是相似義。畢竟你并沒有到目的地,沒有見到北京,沒有見到故宮,人家說北京怎么好,你說好像很好,但實際上你沒有親臨其境。所以說那是相似般若,是方便般若。只有最后你到達目的地,證到的實相是真實義,這個叫究竟般若。所以《心經》里面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深般若”是什么,“深般若”就是實相般若。也就是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然后到實相般若,這個時候的實相般若就是“深般若”。
“深般若”是什么?“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行到“深般若”的時候,也就是實相般若的時候,你就知道五蘊皆空,萬法皆空,緣起性空,明白實相,了生脫死,度一切苦厄!缎慕洝分饕椭v這個。
所以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是“方便般若”。實相般若是究竟般若,是深般若。
原標題:傳承-明向法師:《心經》的大智慧(十)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 上一篇:《心經》的大智慧(九)
- 下一篇:《心經》的大智慧(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經》的大智慧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