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七十六卷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七十六卷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智品第七之四
已辯愿智。無礙解云何。頌曰
無癡解有四謂法義詞辯
名義言說道無退智為性
法詞唯俗智五二地為依
義十六辯九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余如無諍說
論曰。諸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總說如其次第。以緣名義言及說道。不可退轉智為自性。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趣所詮義說之為名。即是表召法自性義。辯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辯了法差別義。不待義聲獨能為覺。生所依托說之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應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文謂不能親目于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此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即三自性說之為身。自性體身名差別故。三與聲義極相鄰雜。為境生覺別相難知。故說身言顯有別體。若無退智緣一切法。所有勝義立為第二。義即諸法自相共相。雖名身等亦是義攝。而非勝義。有多想故。謂有如義有不如義。有有義有無義。有依假轉。有依實轉。了此無間。或于后時諸所度量名為勝義。為欲顯示義無礙解。所緣之境非語及名。故此所緣說為勝義。謂此但取依語起名。名所顯義非取泛爾。心之所行說名為義。若無退智緣諸方域。俗圣言詞立為第三。即能了知世語典語。于諸方域種種差別。若無退智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即于文義能正宣揚。無滯言詞說名為辯。及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自在功能。亦名為辯。此能起辯立以辯名。了辯及因智名辯無礙解。即前所說能正宣揚。善應物機不違勝義。所有言說名應正理。即前所說無滯言詞。不待處時及有情等。辯析自在。名無滯礙。即上所言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名為自在定慧二道。又能所詮相符會智。名初二無礙解。謂達此名屬如是義。及達此義有如是名。名能所詮相符會智。達時作等加行言詞。名第三無礙解。達所樂言說及自在道因。名第四無礙解。又色等六所知謂義。即此善等有為無為。色非色等差別謂法。即詮此二言說謂詞。三智即前三無礙解。即緣三種無掛礙智。名第四無礙解。又達世俗勝義二諦。名初二無礙解。此即行者自利圓德。能善宣說如是二諦。名第三無礙解。于此善巧問答難通。名第四無礙解。此即行者利他圓德。有說愚癡猶預散亂。是于宣辯有滯礙因。由解脫此三得現法樂住。及由此故利他行成。此智名為辯無礙解。若得如是定能宣說。符會正理無滯言詞。及得現前自在功德。又于名等勝義言詞。無滯說中各得善巧。如次建立四無礙解。前三善巧說名為因。由境不同故有差別。第四名果能說無滯。又由四分別他事成。謂巧于文了達于義。妙閑聲韻定慧自在。故無礙解建立有四。此即總說無礙解體。兼顯四種所緣差別。契經略舉此數及名。諸對法中廣顯其相。又經列此先義后法。諸對法中先法后義。此為顯示二智生時。或義因名。或名因義。故經與論作差別說。謂聽法者先分別名。既正知名次尋其義。正知義已欲為他說。次必應求無滯說智。依此次第故名在先。然此四中義智最勝。余是助伴故義在先。謂于義中若正了達。次應方便尋究其名。既已知名欲為他說。次應于說求巧便智。是故此四次第如是。辯無礙解若緣說時。何異第三詞無礙解。第三了達訓釋言詞。如有變礙故名色等。此達應理無滯礙說。有說詞詮諸法自性。辯能顯示諸法差別。有說于法直說名詞。展轉無滯分析名辯。緣此二種三四有別。四中法詞俗智為性。非無漏智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上地中無名身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依欲界初本靜慮。上諸地中無尋伺故。彼地必無自語言故。此因非理。所以者何。非發(fā)語智名無礙解。勿無礙解定中無故。由此不應作如是說。無尋伺故上地中無。無斯過失。因義異故。何謂因義。謂此意言尋伺二法能發(fā)語故。相不寂靜自性粗動。上無此故寂靜微細。詞無礙解緣外言詞。亦不寂靜粗動類攝。是故此解上地中無。初靜慮中亦有尋伺。故于定內亦有此解。由此極成但依二地。義無礙解十六智性。謂若諸法皆名為義。則十智性。若唯涅槃名為義者則六智性。謂俗法類滅盡無生。辯無礙解九智為性。謂唯除滅緣說道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辯無礙解于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通依諸地。亦無有失。然于其中但緣說者。唯依二地與第三同。有說盡無生非無礙解攝。以無礙解是見性故。彼說第二或四或八。第四唯七。準上應知。此四應知如四圣種。隨得一種必具得四。非不具四可名為得。隨欲現起或具不具。有余師言。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令得四。有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串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為前加行。若于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要待前生久習名等。四種善巧今乃能修。無礙解名釋有多義。謂于彼彼境領悟無礙名無礙解;蛴诒吮司硾Q斷無礙名無礙解。或于彼彼境正說無礙名無礙解。有余師說。缽剌底是助聲目現前義。如缽剌底日火蝩來。是日火蝩現前來義。三目無倒毗陀目智。此言意顯于境現前。無顛倒智名無礙解。四無礙解三乘俱得。何故經說唯我世尊。獨名成就四無礙解。無相違失。經自釋故。謂彼經言唯佛無謬。成就無上故作是說。聲聞獨覺自分境中。智無退故名無礙解。諸佛世尊于一切法。圓滿知故名無礙解。有余師說。無別第四即依前三總集建立。此說非理。緣法義詞與緣說道智相別故。此四依地自性所緣。與無諍別。前來已辯種性依身如無諍說。謂不動種性依三洲人身。如是所說無諍智等。頌曰
六依邊際得邊際六后定
遍順至究竟佛余加行得
論曰。無諍愿智四無礙解。六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定力所引發(fā)故。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余五少分。及除此外復更有余。加行所得上品靜慮。名邊際定。故成六種。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攝。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由此不應亦通余地。云何此名遍所隨順。謂正修學此靜慮時。從初靜慮次第順入乃至有頂。復從有頂次第逆入至初靜慮。從初靜慮次第順入。展轉乃至第四靜慮。名一切地遍所隨順。云何此名增至究竟。謂專修習第四靜慮。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如是三品復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三乘非無差別。而各于自得究竟名。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名為邊際言。為顯類義極義。如說四際及實際言。如是二言顯此靜慮。是最勝類定中最極。殊勝功德多此引生。樂通行中此最勝故。有言無諍體即是悲。哀愍有情修無諍故。趣入無諍以悲為門。如何異悲別有自體。此說非理。不決定故。謂修無諍非定由悲。于諸有情拔苦行相。但為令彼煩惱不生。寂靜思惟為門而入。設許決定以悲為門。亦不可言以悲為體。勿慧由定發(fā)體即是定故。若住無諍能息他惑。則應世尊不住無諍氣噓。指鬘等緣佛生惑故。實非無諍恒現在前。以佛世尊具無量德。隨時所欲起一現前。寧一切時偏住無諍。佛于圣住多住于空。先由此門入離生故。能引舍故。極微妙故。最難修故。是不共故。佛于梵住多住于悲。最能濟拔有情苦故。無諍不然。故多不起。世尊對彼具壽善現。饒益他志雖勝無邊。而不恒時住無諍者。為欲永拔彼煩惱故。初縱令起后方調伏。如是可謂真實哀愍。愿智為先方起無諍。非起愿智無諍為先。謂要先知諸有情類。由我安住如是威儀。煩惱便生。余則不爾。然后方起無諍現前。愿智無緣由無諍起。雖俱邊際靜慮為先。加行有殊得有差別。有說此二展轉相攝。理不應然。行相別故。謂別行相為息他惑。起別行相為了所知。若加行中為息他惑。后從定起他惑不生。如是即名無諍事辦。若加行位為知所了。后起定時了所知境。如是名曰愿智事成。行相既殊如何相攝。如是所說無諍智等。除佛余圣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唯佛于此。亦離染得。諸佛功德初盡智時。由離染故一切頓得。后時隨欲能引現前不由加行。以佛世尊于一切法自在轉故。已辯前三唯共余圣德。于亦共凡德且應辯通。頌曰
通六謂神境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盡通解脫道慧攝
四俗他心五漏盡通如力
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
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
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
念住初三身他心三余四
天眼耳無記余四通唯善
論曰。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雖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說亦共異生。如是六通解脫道攝;蹫樽孕匀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如是通慧無間道無。此位定遮他心智故。勿阿羅漢舍無間道。即名亦舍漏盡通故。品類足說。善慧是通二應非通。無記性故。義各別故。此彼無違。彼說所知及所通法。舉諸智慧為能知通。以顯所知及所通法。雖諸智慧皆能知通。而且說善勝遍緣故。所知所通雖無廣陜。而能知外有別能通。故說所知已復說所通法。此所辯通唯勝定果。通無記慧。與彼何違。又彼但言通謂善慧。不言唯善。故亦無違。如說能知謂諸善智。豈惡無記皆非智攝。彼此通別應作四句。有彼非此。謂除四通所余善慧。有此非彼。謂解脫道二無記慧。有彼亦此。謂即四通。有非彼此。謂除前說。除他心漏盡。余四俗智攝。西方諸師說。宿住通六智。謂俗法類及苦集道。俗智能了過去俗事。余隨所應各緣自境。然觀經意唯俗智攝。如說隨憶無量宿住。謂或一生乃至廣說。非無漏智此行相轉。他心通五智攝。謂法類道世俗他心。漏盡通如力說。謂或六或十智。由此已顯漏盡智通。依一切地緣一切境。前之五通依四靜慮不依無色。近分中間彼無五通所依定故。要攝支定是五通依。非漏盡通亦不依彼。諸地皆能緣漏盡故。不待觀色為加行故。前三通境無色不能緣。由此三通但別緣色。故修他心通色為門。故修宿住通漸次憶念。分位差別方得成滿。于加行中必觀色故。依無色地無如是能。若爾中間及五近分。亦容緣色應有五通。不爾由前所說因故。謂攝支定是五通依。若不攝支等持劣故。又彼止觀隨一減故。若爾何緣有漏盡通。樂苦遲速地皆能盡漏。故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fā)起。若宿住通不依無色。應不能憶無色界事。契經何故說佛世尊無上法中。言佛能憶過去有色無色等事。此是決定比智所知。非宿住通。故無有失。謂諸外道。若見有情欲色命終不知生處。執(zhí)有情類死已斷滅。見生欲色不知所從。便執(zhí)有情本無而有。聲聞獨覺見彼命終。二萬劫中不見所在。便謂彼歿生于空處。而彼或生上不盡壽命終。如是乃至八萬劫中不見所在。便謂彼歿生于非想非非想處。而或生下地經二三生等。見生欲色時謂所從亦爾。世尊觀彼死時生時。如實比知所生從處。有盡壽量。有中夭者。雖亦比知非不決定。故與余圣比知有別。修神境等前三通時。思輕光聲以為加行。成已自在隨所欲為。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審觀己身心二相。前后變異展轉相隨。后復審觀他身心相。由此加行漸次得成。成已不觀自心諸色。于他心等能如實知。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此通初起唯次第知。串習成時亦能超憶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凈居者。昔曾聞故從無色歿來生此者。依他相續(xù)初起此通。所余亦依自相續(xù)起。如是五通境唯自下。且如神境隨依何地。于自下地行化自在。于上不然。勢力劣故。余四亦爾。隨其所應。是故無能取無色界他心宿住為二通境。即此五通于世界境。作用廣陜諸圣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于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于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猛利。從無始來曾未得者由加行得。若曾串習無勝勢用。及彼種類由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佛于一切皆離染得。隨欲現前不由加行。三乘圣者后有異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余異生唯得曾得。約四念住辯六通者。約境約體二義有殊。有說二通即天眼耳。所余四種以慧為性。彼說眼耳通是身念住境。余四皆是法念住境。然實六種皆慧為性。經說皆能了達境故。由此皆是法念住境。若約體辯則六通中。前三唯身。但緣色故。謂神境通緣外四處。天眼緣色。天耳緣聲。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圣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他心智通三念住攝。謂受心法緣心等故。宿住漏盡經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苦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漏盡如力或法或四。不應定言四念住攝。若約善等分別六通。有余師言。六皆是善而實眼耳唯無記性。余之四通一向是善。經主于此作是釋言。天眼耳通無記性攝。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若爾寧說依四靜慮。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即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此釋不然。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fā)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于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 上一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七十五卷
- 下一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七十七卷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