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yán)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果地,故曰華嚴(yán)。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法身,故曰華嚴(yán)。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四十華嚴(yán) 第一卷 第25講

  《四十華嚴(yán)》第25講(2007年6月3日)A

  我們今天請掀開經(jīng)本,看第十二頁第二段,也就是倒數(shù)第三行。我們先看一遍經(jīng)文,大家對對地方。

  “爾時毘盧遮那如來。住此師子頻申三昧。即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世界海外。有世界海。名金沙燈雲(yún)幢。佛號毘盧遮那吉祥威德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毘盧遮那焰願藏光明。與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菩薩俱。受彼佛教。從彼佛土道場眾海。而來向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佛所。悉以神力。出興種種諸供養(yǎng)雲(yún)。所謂天華雲(yún)。天香雲(yún)。天寶蓮華雲(yún)。天鬘雲(yún)。天寶雲(yún)。天瓔珞環(huán)釧雲(yún)。天寶蓋雲(yún)。天妙衣雲(yún)。天寶幢幡雲(yún)。天一切妙寶莊嚴(yán)具雲(yún)。皆悉充滿虛空法界既至佛所。頂禮佛足以為供養(yǎng)。修敬畢已。即於東方;鲗毲f嚴(yán)樓閣。摩尼寶網(wǎng)彌覆其上。於樓閣中;鞴庹帐侥δ釋毻醮笊徣A藏師子之座。諸菩薩眾。各於其上。結(jié)跏趺坐。以大如意摩尼寶網(wǎng)。羅覆其身。”

  我們先看這一段。

  這段經(jīng)文講毘盧遮那如來還是在此獅子頻申三昧中,那么前面的境界,毘盧遮那佛的這種殊勝莊嚴(yán),從他自己智正覺世間的莊嚴(yán)到器世間到眷屬世間的莊嚴(yán),我們都跟大家講過了。

  而這個經(jīng)文里頭啊,它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叫做流水文。前面十句,那個是流水文,后來十六句也是流水文。那么像這樣子一整段“東方”,這個也是流水文。那么,前面的十句流水文,十六句流水文啊,這是比較單純的。因為它只有一種狀況,就記錄,一再反復(fù)重復(fù)的記錄。那我們知道這里面所表達(dá)的那種生命因素的這種特質(zhì)啊,它是非常精彩的。里面的內(nèi)容,我們用現(xiàn)在的語言來跟各位解釋,那你還要再花好幾百年的時間,可以去研究的。

  今天,我們看佛法,你不要把它看成古代的迷信的東西。可以告訴你啊,這是未來五百年的顯學(xué)。未來的五百年啦,人類啊,想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跟發(fā)展的話,那《華嚴(yán)經(jīng)》是最好的研究課題,是最好的研究課題。

  光是生命因素這個項目,前面就跟各位講過,它是什么東西?你不知道啊。這個未來的兩百年,可以研究的很精彩,可有好多好多的這種博士論文來寫。但是這個要大家去努力,這個你是可以有開創(chuàng)的。

  未來,人類的這種思想研究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說到了窮途末路。那個博士后研究,研究得沒的研究,在研究什么?這個“日本同性戀的服裝研究”這個都可以寫博士論文哦,那么無聊透頂。那為什么會研究到那個地方去呢?因為已經(jīng)沒有主題可寫啦。

  很多寫博士論文的研究“襪子的歷史”,襪子是怎么產(chǎn)生的,寫了半天,中國人穿襪子他都不知道。我們和尚穿的襪子是最早的襪子,可他不知道啊。還有,研究內(nèi)衣,內(nèi)衣的歷史要研究和尚的內(nèi)衣要怎么穿吶,他都去研究女生的內(nèi)衣是怎么來的。

  這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找不到課題可以研究。但是真正思想大塊的文章啊,佛經(jīng)里頭絕對很多。你不要把它看成古代的,你要用我們現(xiàn)在的語言模式來詮釋生命是什么的話,那你看《華嚴(yán)經(jīng)》就知道現(xiàn)在的人類對于生命的了解,不到百分之一。還可以說百分之一啊,還在百分之零點幾,不到百分之一。那我們未來發(fā)展的空間是相當(dāng)?shù)拇蟆?/p>

  這流水文的部分,我就簡單的跟各位談過了。這一段經(jīng)文開始講,它流水文的部分是很復(fù)雜的。那么,從語言模式上,我們先跟各位來做解釋跟說明。

  那么前面跟各位講過獅子頻申三昧是個很復(fù)雜的大定,一種大定,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夠成就的。這是到了佛的境界,這個地方可以有。一些大菩薩有人專修這種法,也可以,但是你,有這種成就你都不知道,你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成就的。

  我先把這十方佛,跟各位做介紹。

  這個第一個,他自己本身是有這樣的成就,毘盧遮那佛有這樣的成就以后,那十方世界的佛,都會來,都會跟他互動。

  你說他來也可以,他也不一定是來,因為他不動本座,每一尊佛都不動本座,但是可以跟你互動。那這個就是怎么互動,我們把這個部分跟各位提出來。

  首先,這個經(jīng)文里講的是果地的狀況。你看果地,就必須了解因地怎么修。要不然,就像演戲一樣。我們看《封神榜》,那眾神打架,那大家都把武器丟出去,然后都在空中打來打去,那很精彩,它為什么那么精彩?那你就會變成神話。而你一了解到他是怎么修行的,怎么成就到今天這樣的地步,那就不是神話,那是生活中真實的實例,那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先把這十方佛的結(jié)構(gòu),跟各位說明一下。然后呢,我再進(jìn)一步跟各位分析整個語言模式,它是怎么結(jié)構(gòu)的。

  第一個,我們來看東方。

  你把表格給秀出來。有吧?好我們先看東方。

  他一共分有十個重點,這一段經(jīng)文里頭。

  第一個有世界海,叫“金沙燈雲(yún)幢世界海”,他佛號叫“毘盧遮那吉祥威德王如來”,上首菩薩叫做“毘盧遮那焰願藏光明菩薩摩訶薩”。

  這是我們通常在講的一個佛世界通常會講到這三個。這是基本的,這個叫做佛曼,大曼,先提出來。

  那么供養(yǎng)云,供養(yǎng),我們跟各位講過叫培養(yǎng)自性善根。所以你一定要供養(yǎng),今天它這個地方提到的什么供養(yǎng)云,他就是那個生命因素突顯出來。

  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東方的供養(yǎng)云最簡單。“天香云”,“天寶云”,就那么兩三個字,為什么會簡單吶?這個語言里頭就告訴你,他是屬于初發(fā)心菩薩的生命因素。

  到西方以后,那供養(yǎng)云就很長了,就不那么短了,為什么呢?那是成就以后的菩薩再發(fā)的愿所突顯出來的生命因素,都是很復(fù)雜的。現(xiàn)在跟你講生命因素,講到智慧、慈悲,你就想象不出來了。

  我跟各位講說,什么叫地藏王菩薩?他也是生命因素啊。

  民間信仰地藏王菩薩可能是,騎著諦聽,那個耳朵一個向上、一個耳朵向下,然后這里有一只角,好像很兇的樣子。那只諦聽是你自己想象把它畫出來的。

  他從新羅國,到九華山的時候來是帶了一條狗來,是沒錯,但是長像不會那么可怕,那只不過是個普通狗嘛?墒潜荒愕意識形態(tài)把它形容哦,它后來狐不像狐,狗不像狗,獅子不像獅子,不知道像什么,那是你的意識形態(tài)。

  他,地藏是一個生命因素。前面我記得有跟各位講過,這個生命因素的定義,你用現(xiàn)在的話來講,它就是能令,我們叫做攝受,攝受在法界中迷失的生命孤兒重返生命故鄉(xiāng)的生命因素。

  現(xiàn)在我們都迷失了,在這里不知道干什么。

  叫你修行,你說“沒空啊”;叫你聽經(jīng),“今天下雨啦”。要跟你講“這里有五百萬你要不要?”什么下大雪大地震你也沖過來。

  叫你修行,叫你聽經(jīng),你就理由一堆。因為,這些不重要。為什么?因為你迷失了。你會去追逐那假的虛妄的,你不會要真實的,這叫迷失的孤兒。

  在這個法界中,你是迷失的生命孤兒。那要怎么樣叫你回來呢?那你不知道,你的生命中有這樣一個因素,它會發(fā)起。

  所以《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里頭本愿,本質(zhì),就是地藏菩薩的本質(zhì),只要你稱念地藏菩薩,只要你供養(yǎng)地藏菩薩,或見到地藏菩薩形象,很自然的,你就種下回家的善根。

  就好像你已經(jīng)拿了身份證,證明你是哪里人。你只要想回家,隨時可以回家,就那么簡單。但你現(xiàn)在不知道,你不知道。

  所以生命因素在東方的這個時候,文字上來講都很簡單。但到西方以后,就很復(fù)雜,就跟地藏菩薩這個名號的這個生命因素一樣。

  所以我們看菩薩名號你看不懂,原因也在這個地方。

  所以供養(yǎng)云它是“以神力,出興種種諸供養(yǎng)雲(yún)。”他供養(yǎng)是“頂禮佛祖以為供養(yǎng)”,莊嚴(yán)樓閣是“寶莊嚴(yán)樓閣”,彌覆其上是“摩尼寶網(wǎng)彌覆其上”,獅子座是“光照十方摩尼寶王大蓮華藏獅子之座”,羅覆其身是“大如意摩尼寶網(wǎng)羅覆其身”。

  這些名相,在佛法中是很重要的。這是整個密法壇城的布置。我們?nèi)A嚴(yán)密法的基本壇城,就是按照這十方佛布置的,按照這十方佛。

  一般人不知道,以為什么。你看看,這供養(yǎng)云是三昧耶曼,供養(yǎng)是這個羯摩曼,這個“莊嚴(yán)樓閣彌覆其上”,“獅子座羅覆其身”是法曼,所以它四曼具足。在這個當(dāng)中,我們要怎么修行,那這是整個的行法,從因到果,現(xiàn)在果已經(jīng)兌現(xiàn),因一定可行。那看我們,要怎么修。

  這是第一個,這個我簡單的跟各位做介紹,你要了解這么一段經(jīng)文,它有這十個東西。那么十段中每一段都一再的重復(fù),一再的重復(fù),所以這個叫流水文。

  從這十大段來講,它是一重循環(huán)。那里面的每一個東西,它又每一個都不一樣,又不一樣。那在這個當(dāng)中看,它一再的起變化。

  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的是,這么一段經(jīng)文里頭的思維模式跟行為模式,到底是什么?這個是重點。這段經(jīng)文的語言模式是很簡單,這樣拆開來就清楚了。

  至于說四曼部署在這里面,你要怎么去架構(gòu)?你要怎么樣去詮釋,哪個是佛曼,哪個是法曼,哪個是三昧耶曼,哪一個是羯摩曼?那個有點差距跟出入,那個不要緊。因為你在修法的時候是四個綜合的,這四個要綜合運用。

  你把這十點,按照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這樣排下來,都可以。這四曼的分配也可以,那個不要緊。但是這十個你必須去具備。

  在具備的過程當(dāng)中,屬于靜態(tài)的那部分,我們都屬于三昧耶曼跟法曼,因為前面三個是佛曼沒有問題。

  那三個是佛曼,你以哪一個為主,不要緊。要三個為主,也可以。通常我們初學(xué)都以一個為主,佛或菩薩或者世界為主,都不要緊。

  但是呢,那個一定要找到一個叫做羯摩曼,那是動態(tài)的。動態(tài)的就是在修法中你經(jīng)常要動,透過那個動,讓你的心活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guān)鍵。

  我們在修法最怕的是讓心死掉,修一修變慣性了。

  功課做一半,“唉,剛才有沒有點香啊?忘了。”一看,香沒點著。好像剛才沒點。其實是燒完了你都不知道。因為經(jīng)常有這種情況發(fā)生,所以大家點的香又長又粗。那個不算,那將來你有很多錢,那些錢也很沒有味道。

  點的香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鐘。因為你香點太久,你在做功課的時候,這做功課其實是在做一種運動,那個香一直熏著你,對身體不好,再好的香都不好。所以我們所做的修法時候所用的香,大概只有這么長,不會超過十分鐘。

  因為那是一種供養(yǎng),你要使心活起來就好。你不要一點就要一個鐘頭兩個鐘頭,那你熏了一兩個鐘頭,那個肺不黑掉才怪。每天都這樣修,不好。

  而且很多修法,在修法中要一直供香。供香大概也是每五分鐘或十分鐘,要供一次。那你在這種修法中,那你整個屋子怎么辦?

  尤其現(xiàn)在都?xì)饷苁降倪@種房子,你住在那個小區(qū)里,窗戶一關(guān),全部封在里面,等你出來你就瘋掉了。缺氧。

  我跟各位講,你一定要有一點點智慧。跟生命打交道,不要意識形態(tài)。

  點香,點香,一直點,一直點,為了表示你的誠意,人家點三柱香,你點九柱香。九柱香把氧氣都燒光了,那你,當(dāng)然你就很容易有境界,因為缺氧嘛。等一下見到佛啊,等一下見到什么啦,那個都不當(dāng)。

  你在做功課的時候,面對佛菩薩點的香要少。供養(yǎng)云那是要把心活起來,不要供養(yǎng)到把心給供死了,不要光是意識形態(tài)的那種修法。

  好,我們現(xiàn)在先跟各位介紹這幾個。

  第一個,東方。東南西北你一定要弄清楚。東方,是你生命發(fā)菩提心的開始叫東方。也就是太陽出來,那個東方。

  所以很多人修法,我們都勸他,從藥師法門開始著手,這是一個方便門。藥師法門,大家比較運用,因為是東方,藥師佛。

  其實東方,你用的是北門。是從密法的修法來講,是除蓋障菩薩,是除蓋障菩薩這個法門。所以你看藥師法門是不是除蓋障啊,對不對?

  那另外一個法門,就是從南門。地藏菩薩這個法門來下手。那進(jìn)來以后,剛才跟各位講過,地藏就是一種攝受法界中生命孤兒重返生命故鄉(xiāng)的這個生命因素。那么,當(dāng)你真的對地藏菩薩起了信心,信心越強,那就直接回家了。那信心越不強,就結(jié)個緣,也就是拿身份證。當(dāng)然你也不知道怎么回家,也不想回家繼續(xù)玩。到哪一天真的被警察揀到了,那就馬上把你送回家,對不對?

  那現(xiàn)在是,你已經(jīng)有了這個認(rèn)證以后,當(dāng)你要開始修法,不一定修地藏法門,你找到哪一個菩薩,那個菩薩就是法界警察,馬上把你送回家。就這么簡單。

  你不要以為“哎呦,我地藏菩薩沒有修,好像對不起他。”晚上不會打你屁股,你放心。

  他也一定,佛佛平等,菩薩跟菩薩都平等。他不會說“你為什么不念我的名字。你不念我的名字,我就不教你。”不會有。這個就不是菩薩了,你放心。

  你不管念什么菩薩,你到哪個菩薩那邊,他都會教你。這是生命因素很重要的一個特質(zhì)。

  那么,東方是這個意思。西方是相對的。西方就表示成就。

  那么從發(fā)心到成就,要有正確的修法。所以東方到西方之間一定要經(jīng)過南方。

  南方是指正確的方向。你要走正確的方向和正確的修法,那你才會成就啊。所以西方是成就的意思。

  所以你學(xué)佛到最后,一定會到極樂世界你放心。因為你成就了嘛,就一定入一真法界了。一真法界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極樂世界。

  好,不止這個樣子,成就以后要做什么?那就是北方。

  所以北方叫“天鼓雷音”或者叫“不空成就”,就是成就以后,你要起妙用,菩薩事業(yè)、眾生事業(yè),你都要做。

  我們講的成就,其實只是如來家業(yè)成就。如來家業(yè)成就以后,要做什么?就是菩薩事業(yè)跟眾生事業(yè)。那就 “天鼓雷音”啊,像剛才打雷一樣,喚醒所有夢中人,喚醒苦海迷惑的眾生。就是指這個部分。

  不空成就也是這個意思。它不空,它不是空性。以空性來成就其他一切事業(yè),就是指這個意思。

  那么,東南西北是有這樣的表達(dá)方式。

  在我們這個須彌山的山腰附近,也有四方,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北俱盧洲福報大,這是有為法的東南西北。那我們講這個部分是無為法的東南西北,這個是不一樣的,表達(dá)意義不同的,表達(dá)意義不一樣。

  那么東南西北知道以后,這是四方以佛為代表。

  那么東方到南方這里,叫東南方;那南方到西方這里,叫西南方;那西方到北方這里,叫西北方;那北方到東方這里,叫東北方。那這個時候呢,產(chǎn)生一個狀況。

  我們修行,從東方開始,要走到西方成就的時候,要經(jīng)過南方,因此第一個產(chǎn)生的菩薩,是南方到西方的文殊師利菩薩。

  從文殊師利菩薩發(fā)心,然后呢,你要行普賢行愿,到了,行普賢行愿就普賢菩薩這一關(guān);到普賢菩薩這里,成就了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成就了以后,再行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濟眾生。

  這一個是靜態(tài)的表法,一個是動態(tài)的表法。這個就是中臺八葉院的八個方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個彌勒菩薩到觀音菩薩,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走法。你把這個東南西北,佛的位置定好啊,大概你不會迷失。

  那從西南,東北,到西南,到東南到東北,到那個西北這個地方,那這個是菩薩走的途徑。我們開始在修行的一個途徑走法。你要把這一個狀況給弄清楚。

  那么我們在講的時候,在經(jīng)文里講的時候也是東南西北,然后再講四維,再講下方,講上方,是這樣的成就法。

  那這個叫十方,一個是講方位的確定,一個是行法的過程。這個里面有動,有靜。

  那我們這一個行法假如把它用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中臺八葉院,不按照《大日經(jīng)》來排,按照《華嚴(yán)經(jīng)》來排,也可以。因為我們自己有,經(jīng)典里頭有,因為經(jīng)典本身有這些記錄。

  而這些記錄因為它經(jīng)文很長。你看那個上首菩薩“毘盧遮那焰愿藏光明菩薩摩訶薩”,這是東方,對不對?那個你都這么長的名字我們不好用,所以《大日經(jīng)》它就濃縮了,改了,改為我們?nèi)A嚴(yán)系統(tǒng)里頭比較好用的四位菩薩,而不是用十方的菩薩,是用我們本地的菩薩。

  我們本地的菩薩在《華嚴(yán)經(jīng)》里上首菩薩是普賢,華嚴(yán)的庶子,小兒子嘛,就是文殊嘛,未來佛是彌勒,五十三參當(dāng)中第二十七參,就是中尊,就是觀世音菩薩。用這個來做代表,這樣的話你容易了解。所以我們不用這里面的。

  那么你用這個菩薩來講,也可以。那不是重點,那不要緊。

  只要你知道它的語言模式的表法,跟思維模式跟行為模式的一系列狀況了解以后,那你要進(jìn)行修行,你就可以用了。這些名字,你都可以換。這些菩薩,也就是你發(fā)起的性德不同,那都可以換的。

  但問題是,你現(xiàn)在不知道你發(fā)什么性德。所以,現(xiàn)在要修行的都說:“師父你看我修哪個法比較好?”那師父說“去死啦。”那你就去死啦。師父說這個法好,那你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是漢堡還是匹薩都不知道,蒙著頭你就干了,那修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師父說什么你就迷什么,這個,這種修法叫盲目。

  跟各位講,你不會成就。你唯一成就的是大福報。因為乖兒子嘛,師父講你就做,師父講什么你沒有搞清楚,回去就猛做了。

  現(xiàn)在我給各位的是,整個的架構(gòu)。你弄清楚想修的話,那你要進(jìn)門來。不要聽的很高興,回家就盲修瞎練。盲修瞎練,沒人跟你負(fù)責(zé)。

  我只是讓你知道這樣的一個架構(gòu)。你真想修,那就要下,就要進(jìn)來。里面的一連串的修法過程,那很多。曼陀羅是其中一個,法器,那個供養(yǎng)具,那個手印,梵唄,你要用都要有,不然你怎么修。

  所以修密法的人,很抱歉,福報比較大。聽懂啦?沒福報還不能修,那修的福報比較大。關(guān)鍵是在這里。因為它工具多啊。

  那你想要快要簡單,不要成本的。那就很簡單,拿個枕頭就可以了,當(dāng)作蒲團就坐起來,那就很簡單,那叫禪法。

  所以你要修禪還是修密,自己要看清楚。

  修禪,簡單,但用心它很抽象,你不容易抓到。

  修密,它比較具體,有跡可尋。但是,它就麻煩了,每天翻箱倒柜。你要修個法門的時候,那個法器通通搬出來,搞不好不會修的人家里,比佛教流通處里頭的東西都還要多。

  這個是有它的一個架構(gòu)在。我們先把它的架構(gòu)給弄清楚。

  東南西北弄清楚了,那么下方是個成就的情況,上方也是個成就的狀況,而以上方的成就為最高?墒俏覀冊谌A嚴(yán)的這種表達(dá)方法,上方是過去佛,這個下方是未來佛。是有這樣的表達(dá)方式。

  所以在修學(xué)的時候,你要先把語言模式、思維模式跟行為模式弄清楚,不管你是修禪還是修密。修密的行為模式比較復(fù)雜,修禪的行為模式比較簡單。

  但是呢,修禪的思維模式比較冗長。

  修密的思維模式比較簡短。因為它有具體的東西在,所以它的語言模式就變的很復(fù)雜。修密的語言模式復(fù)雜,行為模式復(fù)雜,但思維模式簡單。

  禪的語言模式簡單,行為模式也簡單。所以師徒之間常常扛在一起,三言兩語不合,兩個就打起來了,但是,它思維模式很豐富。

  那我們常常隨便套用禪家的話進(jìn)來,我跟各位講,不敢說百分之百錯,差不多都錯了。因為它的語言簡單,但是它的思維很豐富,所以你用的同樣一句話,可能內(nèi)容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你說對也要被打,你說不對也要被打。師父說你不能應(yīng)聲,應(yīng)聲要被打,不應(yīng)聲還是被打,到底要怎么辦?對不對?答對也要被打,答不對也要被打,通通要被打,反正去找?guī)煾妇鸵淮蚓蛯α。那挨打還不要緊,他動不動就三十大板。這種情況是什么?是表示它的思維模式很復(fù)雜。

  所以我們看不到這個地方。這是第一個。

  十方佛的部分跟各位做簡單的介紹。這獅子頻申當(dāng)中,你就可以看到它一再一再出現(xiàn)的那種狀況。

  第二個,它這里講“東方過不可說佛剎極微塵處世界海外”。

  這個數(shù)字我們不講了,前面講過了。

  這世界海外,有這個世界,是世界海,過那么多的世界海外有一個世界海。這“世界海名金沙燈雲(yún)幢”,就是“金沙燈云幢世界海”。

  我們這個世界叫什么?我們這個世界海,“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在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過東方不可說極微塵處世界海外,那么有“金沙燈云幢世界海”。

  而這個,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里有多少個世界,你知道嗎?有兩百一十億個佛剎極微塵處世界,有那么多。

  這個比我們所想象的那個星河,我們是不是叫星河?對不對?我們這個宇宙里的星河。比星河里頭的那個星星,包括恒星、行星、衛(wèi)星通通算進(jìn)去的總量,還要大不知道多少倍。你看這個世界海的世界有多少。

  那么過那么多不可說佛剎極微塵處世界海外,他是告訴我們講距離。距離有那么遠(yuǎn)的距離外面。

  當(dāng)毘盧遮那佛住獅子頻申三昧?xí)r,在那么遙遠(yuǎn)的地方,東方在那么遙遠(yuǎn)的地方,有這個世界海。

  這個世界海,有佛叫毘盧遮那吉祥威德王如來。

  這一個佛,他有大眾,就是有這個菩薩海會。菩薩海會當(dāng)中有上首菩薩。像我們毘盧遮那佛的上首菩薩就是普賢菩薩。那他的上首菩薩,叫毘盧遮那焰愿藏光明菩薩摩訶薩。

  這個上首菩薩就帶了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菩薩具。帶了這么多菩薩,數(shù)都數(shù)不完的菩薩。

  “受彼佛教”,受到這個毘盧遮那如來威德王的指示。

  “從彼佛土道場眾海。而來向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佛所。”這個佛,成佛了,這個是佛在成佛的時候,那個境界里,他在獅子頻申三昧中,那東方那么遠(yuǎn)的地方,來了一個這樣的一個佛的大弟子來了。

  這很清楚嘛!對不對?那你就只看這么一個就不對了。

  這個上首菩薩不是只有他一個。你想想看,那么遠(yuǎn)的地方都知道了,那近一點的地方知道不知道?顯然是知道嘛!哪有可能不來嘛!他當(dāng)然來啊。

  所以既然有東方過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世界海外,那么就有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世界海的佛的上首弟子,帶著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菩薩具都來。不是只有一個,有那么多個,光是東方。

  那為什么經(jīng)文不把這個也表達(dá)出來呢?在古代來講這個不需要表達(dá)。因為古代的生活里這種情況很普遍。

  我們這邊大概沒有,各位,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jīng)驗。我們以前民間常有一種無遮大會。就是員外,員外大家知道嗎?就是成功的企業(yè)家,當(dāng)他到了六十歲,很難得人活六十,八十啊。那一生日的時候啊,他就開無遮大會。然后貼公告,希望那些所有那些乞丐,他有的不會寫就寫乞丐,就說“歡迎你到家里來吃流水席”。

  流水席就是早上,生日那一天從早上凌晨,他就開飯給大家吃飯。那你進(jìn)來就一直吃到飽你就走,吃到飽你就走。吃完了再添,再加。給大家一直吃。這叫流水席。

  有的在街頭擺筵席。有的三天,有的一天,給大家盡量吃到飽。這在古代也是一種救濟。

  那么這種讓人家吃到飽的狀況,那你說好遠(yuǎn)好遠(yuǎn)的地方有個乞丐來了,那是不是只有那個乞丐來?不是,好遠(yuǎn)好遠(yuǎn)的地方都聽到,好遠(yuǎn)的地方也來了,比較沒那么遠(yuǎn)的當(dāng)然也來。簡單講從好遠(yuǎn)好遠(yuǎn)那個地方開始所有的乞丐通通來了。當(dāng)然佛不是乞丐哦。

  所以他在那種生活環(huán)境中,他知道用這樣一表達(dá)的時候,就那么遠(yuǎn)的地方的佛來了,那近一點的佛當(dāng)然也來啊,當(dāng)然會來的。而且呢是以世界海為主不是以世界為主哦。我們這個世界海就有兩百一十億個佛剎極微塵數(shù)世界,那你想想看,那假如統(tǒng)統(tǒng)來的話那你就更不可思議。

  因為這里頭的佛,大部分都是菩薩。我跟各位講,在這個世界海里頭的世界,都是菩薩的凈土,但不是佛的凈土。但這一個世界海的這個世界海,他是佛的凈土。所以才以整個世界海來做一個佛代表,各位留意到這個地方哦。

  我們佛教理論有很多重疊的地方,你看不清楚。你定義,你從這個經(jīng)文這樣來看就可以看到。我們這個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里頭,兩百一十個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當(dāng)中,這些佛剎極微塵數(shù)世界,都可以說是毘盧遮那佛教化之下所有的菩薩的凈土。這些菩薩有的已經(jīng)成佛了,把他通算在這個里面。那我們把這些凈土統(tǒng)稱為菩薩的凈土。這莊嚴(yán)世界海才是真正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頭有這么多的佛國土。

  那人家問說“你學(xué)華嚴(yán)到哪里去啦?”

  華嚴(yán)到佛的國土,一真法界,這兩百一十個佛剎極微塵數(shù)世界,都是。是在這里面,而不是這里面當(dāng)中一個佛國土。你要留意到這一點哦。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把這個定義,都區(qū)格出來了。那過去,亂成一團。那我們不管。我們也不是批評說你要到極樂世界,是不對,這不是批評。因為古代對這種定義他沒有區(qū)別出來,F(xiàn)在我們這樣一看,你就知道定義是怎么分的。

  它是以世界海來做代表。那么有那么多的世界海,東方都來到這一個地方,我們這個佛國土來,那這里頭就先產(chǎn)生一個問題,第一個產(chǎn)生一個狀況。

  不管是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那個空間,或者祗樹給孤獨人這個空間,你想,光東方的這些菩薩們來要怎么坐進(jìn)去?怎么塞進(jìn)去?各位想想看。

  假設(shè)它的空間有沒有我們廣化寺這么大,我想那些人要塞進(jìn)來,那些菩薩要是塞進(jìn)來,這里一定擠爆。這里面就產(chǎn)生一個狀況。那就《維摩佶經(jīng)》里面講的,“丈室能容”。丈室啊,那個方丈室那么小。你看有多少個佛剎微塵數(shù),那個什么獅子座,那獅子座比我們坐的椅子要大,怎么樣塞進(jìn)去?關(guān)鍵就在這里。

  在這個地方,它沒有空間。在法身的世界里沒有空間,這種狀況,叫做莊嚴(yán),而不是大小的問題。因為我們的腦子里頭有時間、有空間。我們告訴各位,時間跟空間是虛幻的,是假的。

  在前面我跟各位講過,你的腦子里頭能記憶的時間,是從過去記憶到現(xiàn)在,你沒有辦法從現(xiàn)在記憶到未來,因為還沒發(fā)生。大腦就是有這個毛病。

  可是我們的時間是虛幻的。什么叫一分?什么叫一個鐘頭?那時你大腦把它規(guī)劃出來的,沒有那個東西。但是那個東西對你在世間處事跟行為上,它有幫助。可是那是假的,假的,有幫助啊。你要去用假的,你不要被假的用了。

  各位知道么,你利用時間來讓你完成你生活的次序問題,這是對的。但是你的生命不要被時間來把你俘虜了。這一點你要掌握的好。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空間?臻g也是虛幻的。

  你說怎么會虛幻吶?“時間虛幻,你這樣講一講我有點糊涂了。好吧,就當(dāng)虛幻吧。”因為我講什么你也聽不懂,越講越糊涂。

  “好吧,就認(rèn)輸吧,認(rèn)賠就好了。這空間怎么講也是虛幻的呢?”

  你看,你說左邊右邊是怎么算的?這是空間感么對不對?左邊右邊怎么算的,你知道嗎?這里是右邊還是左邊?。磕悄憔桶l(fā)生問題了,對不對?我的右邊是你的左邊,這不是虛幻的嗎?這很清楚這已經(jīng)證明是虛幻的。

  而且還不只是這樣子。從我這邊來講,這邊是右,這邊是左,對不對?從哪里開始算右?從哪里開始算左?那你會發(fā)現(xiàn)是不是從鼻梁開始算?對不對?一定從鼻梁開始算嘛,那只能這樣講,那鼻梁還左臂孔右臂孔?對不對?

  好啦,當(dāng)你這個地方開始移動的時候,左右是不是開始變了?對不對?它都是相對存在的東西,相對是假的,它不是絕對的嘛。哪有什么絕對?你說這邊是左邊,那這邊呢,然后那邊呢?左邊在哪里?這邊右邊,再過去呢?你會發(fā)現(xiàn)它根本不存在。它只是相對的存在。

  各位,你要了解,相對存在的東西,你可以利用它。你的生活就要利用相對的存在,但是你不要被相對的存在把你綁住了。

  今天,我們之所以人生痛苦啊,你就是被相對的存在把你束縛了。所以我們常說要去解脫、要去解脫,你要怎么解脫?誰綁了你?誰捆了你?不然你要解脫什么?你就被相對的存在把你束縛了嘛,所以你是活在一個牢籠里。什么牢籠?就相對存在的牢籠里,把你框著。

  所以我常跟各位講,那個越精明,越能干,越伶俐,你要特別留意,這些人很容易被相對的存在所束縛、所牽制。所以越聰明,越伶俐,越能干的人,他生活越痛苦,會越痛苦。

  稍微大而化之,糊涂的人,他日子好過。為什么?因為相對存在不太容易抓得住他。你去留意,我不是說你,說到你不是純屬巧合,是完全事實。

  你常常會覺得說“啊,我這么能干,怎么這樣。”你看在家里,我們現(xiàn)在比較少了,大家都自己一個人。那兄弟子女越多的人,我們現(xiàn)在都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七八個兄弟黨中就有一個特別能干,他專門在持家,其他兄弟姐妹通通賴著他,因為他搞定就好了。只要兩個人去會去搞定,那兩個人會常常吵架。這七八個兄弟就會分派系,對不對?所以他們最好是都不能干,只有一個能干就好。關(guān)鍵就在這里。那個能干的,是業(yè)力啊。是不是?

  你再留意一下。我不是說你能干不好,能干你要懂得人性。能干不懂得人性啊,能干是災(zāi)難。能干要是懂得人性,運用人性來做人,那你的能干是福報。你要留意到哦。能干要是沒有人性,那個能干是災(zāi)難,所以一定要以人性作基礎(chǔ)。

  不管怎樣,我們這個時代就是缺少人性。那是大家太講求能干。用人唯才,這句話不對;用人唯德,也不對。用人唯才,此才要有人性。

  要有人格,沒有人格不行,沒有人品不行。那人才變成什么,變成一個很有效率的機器,知道嗎?很有效率的肉體機器。能干、才華,都很好,效率很好,但是要有人性。因為我們畢竟是人,你不是機器。這個各位留意一下。

  好,這個,把這個部分你弄清楚了。

  這個量的大小問題,你要知道。所以在這一個空間里,因為是法身慧命的狀況,所以他沒有空間的障礙,你要留意。那個佛菩薩一直重疊都沒關(guān)系,知道嗎?一直重疊沒關(guān)系。你不要以我們的空間概念來看,要不然這個量你已經(jīng)沒有辦法思維了。

  好,那,再下面一個問題就是。這是東方嘛。

  “來向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佛所”。到毘盧遮那佛來了,這邊來。那是不是從東向西走過來?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方向。對不對?是從東向西。

  那假如西方,那就是從西向東嘛,對不對?它要變成這樣的情況。那站在佛這邊的立場,他要怎么辦?假如是這樣的話,那你看佛在這里,等一下佛的頭就轉(zhuǎn)這邊等一下轉(zhuǎn)那邊,他要十方轉(zhuǎn)哦,對不對?那佛就要坐在一個旋轉(zhuǎn)的椅子上。還有上方下方來,對不對?那佛要怎么辦?下方來是不是向上看?上方來向下看?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平面空間沒有辦法表達(dá),我們的立體空間也沒辦法表達(dá)。所以在修行的時候,你自己要去突破這種空間概念。

  所以我們?nèi)A嚴(yán)講密法特別強調(diào)一個東西,叫“十方三世一切佛”。只要密法講到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的時候,都是北系的密法。北系,就是我們?nèi)A嚴(yán)密法的系統(tǒng)。

  只要密法里頭,它不是講十方三世一切佛,不是講普賢菩薩的,那個密法,都屬于南系的密法。南系的密法強調(diào)的是五方、五佛、五智尊。它強調(diào)的是五智,法界體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跟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它是講那個部分。

  我們?nèi)A嚴(yán)密法通常不講這些,因為那時唯識密法講的。華嚴(yán)密法是直接破時空你就超越了,破時空你就超越了。關(guān)鍵是在這里。所以,它在講這個壇城的時候,已經(jīng)把這個地方通通顯現(xiàn)出來。

  北系密法比南系密法,在印度來講,北系密法比南系密法,我的推算,推估啊,從文獻(xiàn)典籍里頭來看,大概早五百年。在中國,傳到中國來大概早八百年。你去注意看看著差別在哪里。

  為什么后來唯識密法會那么具體化?因為思想它已經(jīng)成熟了。晚了五百年,那個第三期佛教思想已經(jīng)醞釀成熟了,所以晚期的密法它就變成條理很分明,而整體的那個修法概念就比較缺少。

  這個是講這個方向的部分。

  突破空間感,是我們修密法的人很重要的地方。突破時間觀念是你經(jīng)常要訓(xùn)練的。這時空之間的觀念,壇城布置里頭有這種情況。因為你在家里修法的時候,那個壇城不夠大,即使我們的道場再大也不夠大,所以有很多東西,他只是拿來放著就拿走了。要知道,他只是放一下就拿走了。

  這個時候,這一放的時候,你行者自己一定要看到哦,不看到你就不能起觀。你不要自己悶著頭,眼睛閉著一直修,那個不算。你修法,一定眼神要關(guān)注整個壇城。要不然那一座,你就白修了。你要留意到整個壇城布置的那種復(fù)雜性。

  好,那么,這個地方講到,“悉以神力。出興種種諸供養(yǎng)雲(yún)。”

  我要跟各位談的是,為什么“悉以神力”。他假如是這“毘盧遮那焰願藏光明菩薩摩訶菩薩”這么一個菩薩,他就這里不要用“悉以神力”,對不對?他一個人就可以了,他一個人以神力出興就可以了,“彼以神力出興種種諸供養(yǎng)云”對不對?那他現(xiàn)在他講悉以神力,很顯然,這個菩薩摩訶薩不止一個。

  所以東方有那么多世界海,他是以這一個為代表濃縮下來。那假如說要把那一些世界海的名字通通列出來,那不得了。那能不能列?可以,以佛眼,佛神力絕對可以講出來。那講出來沒用,那流水文更長了,所以呢沒有意義。所以就刪掉,以一個做代表。用這個字“悉以神力”,那就證明說,剛才講的那個數(shù)字,全部都在,而不是只有一個。

  這個在修法中,那個心里起那種宏觀,那個量,是很重要的。本來很多人,你怎么變成一個人?簡單講是這個樣子。

  那么這就告訴我們東方有很多生命因素,很多是重復(fù)的,沒有錯。很多是重復(fù)的,因為是東方是同一大類,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同。

  那我們從這里看,什么叫供養(yǎng)云?

  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繼續(xù)跟各位來作說明。

  《四十華嚴(yán)》第25講(2007年6月3日)B

  好,我們再看一下經(jīng)文。“以神力出興種種諸供養(yǎng)雲(yún)。”

  這個,神力是什么?

  這個就麻煩了,他們有神力,我們呢?我們沒有神力。你不要以為,人家有神力你也要搞神力,那一搞,你會變神經(jīng)。你沒有神通,不要搞神通。絕對奉勸各位不要搞神通。

  修行的過程里會有一些相應(yīng),你把它當(dāng)作相應(yīng),當(dāng)作巧合,都不要緊,但是不要迷戀。

  這個修行,我真正修行這三十幾年,那這一些相應(yīng)很多,但是我從不執(zhí)著。我告訴各位,你越不執(zhí)著,你智慧就越高。你越要執(zhí)著,那你就會越慘,很慘很慘的慘。

  好多同修,我不知道有沒有跟各位講過,有一個同修是最典型的。那時候我剛學(xué)佛,他也剛發(fā)心?墒撬冀K覺得哦,佛法講那么多,又看不到。要怎么樣讓他服?因為他有三家工廠,那時候在臺灣,三十幾年前,三家工廠都做外銷,錢是賺很多的。他講話,從來都是從鼻孔冒出來不是從嘴巴講出來。你看看,他有錢人就是這樣,我不是說各位,你大概不會像他這樣。

  那,他有一天跟我講“你給我看,讓我服,我就信。”

  我說“我沒有辦法,我只能講給你,你聽不聽隨你。”

  然后過幾個月,就有人教他,教他神通。

  他就跟我講“我現(xiàn)在都能看的到,怎么樣怎么樣。”

  那我們同修當(dāng)中就有人講了“那你看到什么?”

  他說“昨天晚上,你起來上廁所,摔一跤了沒有?”

  “誒?你怎么知道!”

  他說“我有看到。”他就說他有看到。那這很厲害哦!

  那另外一個很調(diào)皮的就說“那你學(xué)的神通,就專門看在人家上廁所,是不是?”

  他有神通嘛,那當(dāng)然他是舉個例子。他說“什么,我現(xiàn)在什么都能看到!”

  這是一個。

  那我們都沒辦法,人家花了三十萬就學(xué)了神通。

  過了三個月,他又把我們幾個找在一起,因為他辦公室很大。那就把門關(guān)起來,他說“陳老師啊,拜托拜托!”

  我說“拜托什么?你有神通我沒神通,不要拜托我。”

  “想辦法讓我不要有神通行嗎?”

  我說“你不是學(xué)了,有神通不是很好嗎?”

  他說“不是啊,一天二十四小時,眼睛閉起來也看到,眼睛睜開來也看到,現(xiàn)在我不能睡覺!我已經(jīng)三個月沒睡啦!”

  “那很好啊,那你這神通不錯!”

  他說“不行,這樣我會發(fā)瘋!”

  我說“那很好啊,神通學(xué)不成,去變神經(jīng)不是更好?”

  這個叫特異功能,千萬不要學(xué)。這個是有錢,打著旗子“我要給人騙,要騙的趕快來。”就等于是這個樣子一樣。要騙你的人很多,但你千萬不要被騙。更不要自投羅網(wǎng),掛著旗子“要騙的趕快來,我要給人家騙”。你要學(xué)那些特異功能就等于是這個樣子。沒有的啦,天下沒有那回事啦。

  所以這個地方要跟各位講,怎么樣講神力呢?神力是果地的一種智慧的能力。前面不是有十六句嗎?那十六句就是這個智慧能力的運用。那十句,那個“清凈善根,白凈法聚”后面不還有八句嗎?那就是智慧的能力。

  透過那智慧能力,你可以出生這些種種供養(yǎng)云。

  那我們這個時候呢,這個時候,他不是神力,但也不是你的能力,你連能力也沒有。這個叫做誠心的摸索,你只有這個能力。

  什么叫摸索啊?摸索是一種探索。

  你不知道,要去試試看,去碰“唉喲,被傷到了。”去碰就受傷,去碰就去受傷。受傷幾次以后,你就知道該怎么樣子進(jìn)行。知道嗎?而這些都是血與淚的教訓(xùn)所得來的。各位不要以為說,你一試你就成功了,那大概不會啦。

  譬如念佛。

  大家都念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念到人家說“好啦,吃飯了啦!”

  “哦,吃飯了哦!”吃飯。

  你有沒有想過“我這樣念對不對?”“阿彌陀佛”這樣一整天,日以繼夜,念念相續(xù)。是不是念念相續(xù),真的嗎?你這樣對嗎?你要有這樣的疑情。

  你要真的去做,然后自己反問“我這樣做對嗎?”

  拜佛,去拜。一天拜多少,拜,你要拜,拜了以后你才知道說“我這樣拜對嗎?”你不要說“不對,要怎么改。”都不要用腦筋去想,你就要一直拜、拜、拜,拜到哪一天,你就知道“!我應(yīng)該怎么樣。”那你再改。

  每一拜、每一拜,每一天、每一天都這樣想,因為你在拜,你有用心嗎,你把心用進(jìn)去。

  “我就拜。人家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我拜那么多,罪到底有沒有滅?”對不對?

  “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不是這樣?那我念那么多,那福到底有沒有增加?我看煩惱增無量,不是福增無量,那我這樣念對嗎?”

  “我這樣拜對嗎?”

  你要去進(jìn)行這樣一份工程。

  這個叫摸索,就是疑情起作用叫摸索。摸索,你就會增長你的智慧。疑情是智慧之母。疑情越大,你所得到的智慧越大。疑情越多,你所得的智慧越多。你沒有疑情,你將永遠(yuǎn)沒有智慧。

  你要記得,摸索本身就是修行。你帶著疑情你就會摸索。

  比如說這個花,摸一下,你去摸一下這花的感覺怎么樣嘛!

  “唉,這個花很美。”

  “多美?”

  “就很美。”

  “怎么美。”

  “很美。”

  “到底是怎么美?”

  你都講不出來嘛!這美,你的感覺,除了顏色之外你的感覺怎么樣?自己手要去接觸,鼻子要去聞,然后要經(jīng)常去摸摸,去感覺它是到底怎么美,美在哪里嘛!

  你怎么只說它美呢?你慢慢的去經(jīng)驗跟嘗試,那你就會得到你自己應(yīng)有的那答案跟結(jié)論,那就智慧啦!那不是人家怎么講的問題。你常常用花來形容什么,你為什么沒有辦法用花來形容?因為你不敢接觸它,你根本沒有觸碰到它嘛!

  那花的美,美在哪里?人家就說“哎,你看這朵花真美。”

  “很美,美在哪里?”

  “很美。”

  “哪里美?”

  “嗯,就很美啊!”

  到底你在講什么呢?可見你的美只是一種泛稱,沒有概念,完全沒有概念。

  這是指摸索的過程一定要有。因為你有去摸索,你才知道。

  我是奉勸各位,人生的旅途里,要活得實在,活得真實,你就一定要摸索。摸索是跟疑情并行的,同時存在的,他是一體的。你要這樣去運用它。你的人生將會很燦爛。你這樣摸索,帶著疑情前進(jìn),你的人生會很扎實,你不會落空。這個是大家一定要去進(jìn)行的哦!

  神力是怎么來的?你以真誠心透過摸索而產(chǎn)生的智慧能力。神力,是果地的用詞。在我們因地來講,就是以真誠心去摸索得到的智慧能力,叫做神力。那你都沒有那個真誠心,你只有一個得失心或成敗心、好惡心、名利心,那你什么也得不到。它是一個真誠,那個真誠是對你的生命的真誠而言。

  你現(xiàn)在學(xué)佛,你要達(dá)到佛陀所講的標(biāo)準(zhǔn)。

  簡單講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那照佛的指導(dǎo),我來進(jìn)行。”那真的達(dá)到這樣的效果嗎?那你總不能夠把那個罪有多重,放一個稱在旁邊。拜一拜,然后上去稱一下看罪滅多少。那不是這樣求證的嘛,對不對?

  福增多少,我念一句佛,對不對?“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我念一句,就去稱一下福增了多少。大概不是這樣吧?

  所以你一定要運用你的真誠心,去摸索、去探討、去求證,而不是問人家。這問人家沒有答案的,即使告訴你也沒用。譬如神力是什么,我這樣跟你講,那你也似懂非懂。

  神力就是以真誠心去摸索所得到的智慧和能力。是這樣嗎?因為它是果地的,你在因地在摸索,你得到的智慧能力也是一點點而已啊。一點點有一點點神力,但不是圓滿的神力。但是呢,累積到足夠的話,那你的智慧神力就產(chǎn)生了,就像這種大菩薩的智慧神力一樣。這個是修行過程里很重要的。

  那么以這樣子來所得到的這個能力,從你的自性中來,來出興種種諸供養(yǎng)云,你的自性中,生命中啊。因為這些大菩薩都以法身示現(xiàn),所以他那個生命因素里有那種生命本質(zhì),他能夠出興這些供養(yǎng)。

  而這些供養(yǎng)都是他過去所修來的,對不對?因為他是在這個區(qū)塊,他在東方這個區(qū)塊。東方這個區(qū)塊,很多人修到一半都跑掉了。

  像各位,今年這樣來聽,都可以算東方了,因為剛開始嘛。因為你以前都沒聽過,只知道佛法很好。“哇!海云法師這么一講,哇!很好!很好!”七早八早就來了,有人早上就來這里等,晚上要聽經(jīng)的。精神很可佩!但是你要知道,在這一年度里所發(fā)的心是東方的心。

  再來呢,你就要往南方走了,你就要有正確的修法修啊。你總不能回家一邊念佛,一邊把念珠往天上丟,很高興啊。這叫跳舞,這叫天供養(yǎng)云,歌舞戲曼?墒沁@個歌舞戲曼的供養(yǎng),跟你念佛的供養(yǎng)又不一樣哦!但是你修到哪里去你不知道。很自然你就會開始轉(zhuǎn)變,會開始轉(zhuǎn)變。

  這不是說不對哦。是因為你本身的性德發(fā)起的就不一樣,那你會開始轉(zhuǎn)變到其他的方向去。十個方向,做代表。其實不止,那只是做代表,你會轉(zhuǎn)到某一個區(qū)塊去。

  所以東方有東方的情況,你能不能堅持到底?那就我們在前面跟各位講,圓融道定位一樣,你定下去你去做。其他下輩子的事啊,這輩子就是這樣做到底了。要有這種豪情壯志。∵@叫浩然正氣!

  假如沒有的話你會說“好吧,我先去吧。聽說到那里薪水加一倍,回來還有升官的機會。”

  我們那很多警察,我們這里叫公安,到?jīng)]人要去的地方去當(dāng)警察。那小貓兩三只哦,每天都無聊的要死,只喝酒喝到睡著了。醒來又沒事干,走一圈又喝酒,薪水是兩倍;貋,有最好的缺的那個地方要他去。因為那個地方?jīng)]人要去,那你既然發(fā)愿要去三年,然后回來就好的缺給你。那為了要好的缺,就先到那里去受苦受難三年。

  那你假如是這種心態(tài)就不是發(fā)心,是當(dāng)跳板。那不是。

  我們是真發(fā)心,盡行壽,要在那地方服務(wù)眾生。要知道這個發(fā)心很重要。希望各位真的能發(fā)起為眾生服務(wù)的心。

  那么定位以后,盡行壽下去,你那生命性德就會浮出來。

  你現(xiàn)在不知道什么叫生命因素,不知道什么叫生命性德,不要緊。你去磨一輩子,大概十年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只要你用心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

  然后你會開始產(chǎn)生真正的興趣。昨天講,興趣會讓你完全投入。一定要知道昨天講的那“普雨”,那就是給眾生產(chǎn)生興趣嘛。那你要怎么樣給自己產(chǎn)生興趣,這個是很重要的。

  興趣要有,你自己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沒有興趣,那你將會痛苦一輩子。

  有很多能干的人,一結(jié)婚...我們認(rèn)識一個朋友,她是護(hù)理長。護(hù)理長每個月賺八萬。三十年前賺八萬,是很多啊?伤壬人鼌柡。他主治大夫,耳鼻喉科,每個月賺五十萬。

  所以先生就跟她講“我每個月給你二十萬,你就在家煮飯,其他不要做了。”

  本來哦,白雪公主找到白馬王子,以為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從此以后她只能煮飯。她說“我再搞下去就成黃臉婆啦。”

  那很能干的一個護(hù)理長,你想想看,那現(xiàn)在一結(jié)婚,很簡單,老公二十萬給你,就把你打死了,你再怎么賺也賺不到二十萬。所以就,從此紅顏伴廚房,就被關(guān)在廚房里了。

  她也會不滿,后來想一想“不行,我煮飯是煮飯,要煮出興趣來。”那就不一樣啦。

  產(chǎn)生興趣以后呢,她開始就交了很多朋友。現(xiàn)在呢,從事很多什么環(huán)保工程的工作。唉,那她找到第二春啦。

  有時候,她跟我打針的時候就會抱怨“我學(xué)這一招以后哦,花了幾年,十幾年學(xué)了會打針,只跟師父服務(wù),其他都沒用啊。”其它時間,她已經(jīng)變成了環(huán)保的尖兵。

  這個是,你要產(chǎn)生興趣,然后生命去作轉(zhuǎn)移嘛。她在這樣的定位之下去做轉(zhuǎn)移,是正常的。可你也一樣,你的定位以后,你自然會轉(zhuǎn)移,但是你不要預(yù)設(shè)前提去轉(zhuǎn)移。知道嗎?這是很重要的。那么從你的生命性德里,你自然就會培養(yǎng)那種智慧能力出來。

  那么現(xiàn)在,遇到佛,成佛,佛在菩提樹下成佛的這一會很殊勝啊,那,你來供養(yǎng),很自然的就會出現(xiàn)。

  這些供養(yǎng)云是什么?這十個,我跟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

  花云,天是清凈的。因為生命性德出來絕對是清凈的,所以用天來形容。

  天是指這個意思,不是天上的花。你這樣解釋當(dāng)然也沒錯,文字是這樣寫嘛。大概你是聽所有講經(jīng)的法師也只能這樣講,是天上的花。

  天上的花有多美,那人間的花最美的是什么花?恩?大概這盆花最漂亮。要不是西方的玫瑰,就是東方的牡丹嘛,對不對?那這種最美的花乘以一百倍,是四天王天的花。四天王天的花,你有沒有看過?沒有看過裝作看過好了,反正就是牡丹花乘以一百倍漂亮,就是忉利天;忉利天最美的花再乘以一百倍,那就是夜摩天的花;夜摩天的花再乘以一百倍,是兜率天的花;兜率天的花再乘以一百倍,那是什么花?

  用講的,用公式帶進(jìn)去可以,可是那是什么花?你就不知道了。糊涂了嘛,你的腦筋已經(jīng)糊了,所以那個叫,不會講就叫天花嘛。“天花”就麻煩了,就要打預(yù)防針了。

  那個花多的像云一樣,云涌,那個云星嘛,對不對?云涌云星,就是像天上的云那樣子冒出來,那叫天花云。不是啊,但這樣解釋,你只能說他這樣解釋。

  它只能夠說是清凈的花,這個花,我們來講叫心花怒放的那種花。不是我們講的具體形象的花,知道嗎?

  那我們光是花啊,你要知道,我們中國人用的花喜歡供這種花。因為中國人有插花的習(xí)慣,有盆栽,有插花。所以它有花瓶,叫供養(yǎng)具,然后有插花。那今天我們,簡單的插是這樣的花。那真的要插花的話,那個功夫可大了。那花瓶是很名貴的,插那種花。

  可印度不是這樣插,印度的花只有兩種。第一個是花瓣。這個花要拆開來,拆開來,一瓣一瓣的花,是供那個。那個叫供花。

  可我們供花不一樣。我們供花是一朵一束這樣供,印度人供花不一束一束供。要一束一束供叫花蔓,就每一朵花穿起來的叫花蔓。那不一樣啊。

  那你的花到底是什么花?你知道嗎?

  佛在印度成佛,那佛講的天花應(yīng)該是花瓣,對不對?不是我們的這種一朵一朵,這樣一坨一坨的。對不對?這是不一樣的。你的意識形態(tài)會塑造你的某一種形象出來,事實上不是這樣。

  所以經(jīng)文講“天花”是有意思的。

  那云呢?云,我們前面跟各位講過,它是表整個立體狀態(tài)的境界。我們沒有辦法這樣去表達(dá),只能用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去表達(dá)。所以我們講地上的供養(yǎng),它是以幢幡為主,天上的供養(yǎng)就是花云。用云來做形容它的量,它的殊勝,是表達(dá)的這個部分。

  所以,不要去把它形容成說,花多的像云一樣,花用云的形態(tài)來表達(dá),都不對。它只是這樣的情況,花只是一個代表,但是天跟云是一個主要的形容詞。

  下面,“天香云”也是一樣。

  “天寶蓮花雲(yún)”,是蓮花,用寶蓮花來形容,那這里面它有雙重意義。蓮花本身就是清凈,它不沾水,猶如蓮花不沾水。你要留意到這一點,蓮花是不沾水的。

  換句話說,這種花形容你的心境,不容易被污染,那更表達(dá)你的心不受污染。不但你的心不受污染,你的習(xí)氣也不受污染,生命因素也不受污染。你要留意到,講到蓮花是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人的本性是清凈的,但是無明起了以后就被污染了。對不對?那我們學(xué)佛成就以后,又恢復(fù)到清凈的本性;那又一念無明起,那一切修行不是白修了嗎?對不對?

  你原來你的本性是清凈的,但是你沒有蓮花的清凈,因為你會被無明污染。你修行以后到最后成就以后是“寶蓮花”,意思就是,你的本性清凈的那個部分是不受污染的。就是佛法用蓮花在強調(diào)的是這個部分。

  所以你成就是有蓮花成就,蓮花成就是,你那個成就再加上蓮花成就,就不受污染了,不會墮落。能體會到嗎?

  所以有人會問說“那我們本來就本性清凈,本性清凈,無明一污染那就墮落了。那我修到本性清凈,那又被污染,不是又來了嗎?那修了半天還是…那干脆不要修好了,等著被污染到?jīng)]有被污染的時候再修好了。” 不是。

  修到成就,那個成就還要修一個“寶蓮花成就”。有了寶蓮花了以后你就不污染了,那污染就像污水一樣從你蓮花葉上過去,就不見了,污染不上來。

  所以一個修行真正成就的人,他會進(jìn)紅塵,進(jìn)紅塵而不被紅塵千尺浪所污染,這個才叫成就。

  所以阿羅漢的成就,很麻煩的就在這里,他很怕跟紅塵接觸,很怕跟眾生接觸,因為他會污染。

  一個菩薩修行者,他就是成就以后他還要再修“寶蓮花成就”。寶蓮花成就以后,他就不受污染了。那污染來也沒用,你要污染他也沒用。他也會跟你混在一起,混完了,音樂結(jié)束了,那污染就被他踢開了。

  所以有時候你不要想說,你要去愛菩薩,到時候你會被菩薩丟的遠(yuǎn)遠(yuǎn)的,菩薩是不受你污染的。你要污染他,他會跟你混在一起。混到最后,到底是你把他踢開,還是他把你踢開,你不知道。所以你別想說污染菩薩,那罪過很重哦。你說“能夠愛個菩薩不錯哦。”菩薩是不受污染的,你要留意到這一點。這叫寶蓮花成就。

  那“天寶蓮花云”就指這個意思了。不是有一個蓮花在這里,他不受污染,那這個菩薩變成蓮花精了,對不對?妖精,蓮花里面的妖精啊,不是。他的成就是用寶蓮花來形容,因為水滴到蓮花上面,它就滑走嘛。為什么會被滑走,你知道嗎?那叫納米效果。

  那,換句話說你在修行的時候,你要非常微細(xì)。你不要粗枝大葉,成就了就坐在那里“哦,師父,那個老虎很漂亮啊。”那你就,那個酒不醉人人自醉,老虎不迷人,人就先被老虎迷掉了。

  老虎的故事知道嗎?啊?不知道?

  有個老和尚,在山上修行。有一天,不知道哪里揀來一個小朋友。那個小朋友三個月大。那個老和尚就一直養(yǎng)養(yǎng)養(yǎng),養(yǎng)到十八歲。

  有一天,老和尚要到城里去。他看看這個小孩子,長大也要給他見見世面。

  他就先跟他打預(yù)防針,說“我們到城里去有很多老虎哦,你要注意。那老虎很可怕,你不要被老虎吃掉啊。”

  他說“好,師父你講的我都記得了。”

  走到村里,看到一個姑娘很漂亮。師父說“不要看,趕快走,那就是老虎!”

  走了差不多十里遠(yuǎn),這個小沙彌還是跟師父講“師父,你說那個是老虎嗎?”

  他說“是啊。”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那個老虎唉!”

  這個在舊時代里,是這樣形容。它不是說老虎可怕,女眾修行,男眾就是老虎。因為我們是男眾,所以經(jīng)常形容女眾是老虎。那女眾來講,男眾也是老虎。

  而這個叫感情,它容易使人迷惑。你能不能夠不被迷惑呢?那就看你了,不是看我了。我是簡單講一下。

  那紅塵迷惑人家的很多。權(quán)力是很重要的一個迷惑,一般人尤其修行人通常不追求權(quán)力,所以權(quán)力不迷惑你?墒歉星槿菀酌曰竽,你知道嗎?財富會迷惑你,權(quán)力會迷惑你,名望會迷惑你,知識會迷惑你。你知道嗎?這五個叫五大誘因,就是紅塵千尺浪的地方。

  那我們常常因為這些迷惑,迷失了自己。那無明起,是指這個部分。

  這寶蓮花云,就使你不會被迷惑就對啦。

  “天鬘雲(yún)。天寶雲(yún)。天瓔珞環(huán)釧雲(yún)。天寶蓋雲(yún)。天妙衣雲(yún)。天寶幢幡雲(yún)。”這個都是在形容的。

  那講,我們前面講過,這人幢跟幡是通常在形容地上的多,它用來形容天上的少,可天上也有幢帆。天也有地,只要腳踩的都叫地。那么天神在天上,它有沒有地?除非他沒有腳。有沒有可能天神他只有上半斷沒有下半斷?不可能嘛,只要他腳所接觸的都叫地。那只要有地就有幢幡。所以它是指天上的幢幡,所以叫天寶幢幡云。是指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在運用的時候,由于一再的重復(fù)應(yīng)用,我們的基本定義會給弄混了,給弄混了。那這個不必弄混。

  第四個,“天一切妙寶莊嚴(yán)具雲(yún)。”

  他最后,寶以后再加上一個供養(yǎng)具,叫莊嚴(yán)具。

  我們供花,就有一個供花的具,那個供瓶,裝供品的那個東西。所以供果就有一個供盤,有沒有?這個叫供具。那么這個具,本身也是供養(yǎng)品。

  那不管怎么樣,告訴各位,所有供養(yǎng)的具體的東西,都叫供養(yǎng)具。你供養(yǎng)的水果叫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的花也是供養(yǎng)具,當(dāng)然你拿盤子來也是供養(yǎng)具,但是我們供養(yǎng)的東西很好,你的盤子不可能隨便折一折就拿來了。當(dāng)然供養(yǎng)具越好啊,你供養(yǎng)的東西就越好。

  那這里面有一個東西,你一定要記得,在供養(yǎng)的時候,“如說修行供養(yǎng),攝受眾生供養(yǎng),利益眾生供養(yǎng),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不離菩薩道供養(yǎng)。”這幾個,叫做法供養(yǎng)。也就是你供養(yǎng)這個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這么一個東西的時候,那你要有法供養(yǎng)加進(jìn)去,一定要有法供養(yǎng)加進(jìn)去。

  你只有這么一個東西拿來,“那師父給你吃,給你解渴哦,你肚子餓哦。”這個是供養(yǎng)。但是你要知道為什么要供養(yǎng)這個?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你要帶菩提心供養(yǎng),這個供養(yǎng),就很殊勝!

  假如你只有這么一個供養(yǎng)具的供養(yǎng),那你就修有漏福報。

  假如你把法供養(yǎng)加進(jìn)來,這個供養(yǎng),“師父,我今天發(fā)菩提心,這個來供養(yǎng)你。”以菩提心,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以這個供養(yǎng)具帶著菩提心來供養(yǎng)的話,你修無漏供養(yǎng)。

  有漏供養(yǎng)我們跟各位講過,有漏供養(yǎng)就是,你供養(yǎng)一次就只有一次,就供養(yǎng)的時候福報多大,它來的時候它整個都來,它不會只來一半,通通來。你說夠了夠了,我這樣就夠了,沒辦法,你修的果報就那么大,通通來。那有時候會把你壓死哦,這個叫有漏福報。

  它一來就全來,來完了,就沒有了。你說“那時候那個不錯,再來一次。”沒有了,因為你只修了那一次,沒有修第二次。這叫有漏供養(yǎng)。要來,就一直來,全部都到。來過了,沒有了,不再來了。你會再來,是因為你修第二次供養(yǎng)才會再來。

  但是你假如加入法供養(yǎng)了以后,它就變成無漏供養(yǎng),不是有漏供養(yǎng),就變成無漏福。那無漏福的話就是“好了,我到這里夠了。”夠了就夠了。但你要的時候,“唉,我想那個不錯,還要。”還要就再來,再來就又有了。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個叫無漏供養(yǎng)。

  你要哪一種?我不知道啊,看你修的。要哪一種不是你要就有,是你要修啊。在修供養(yǎng)具的時候,要把法供養(yǎng)加上去,知道嗎?

  那個法供養(yǎng)一加上去,然后隨著你的成就,剛才講了,因地的那摸索成就一直成長的時候,它就變成“神力供養(yǎng)云”,就出現(xiàn)了。就是這個地方講的,“一切妙寶莊嚴(yán)具云”,就會出現(xiàn)。所以我們在修供養(yǎng)的時候,要把法供養(yǎng)帶進(jìn)來。

  那你說“我只要修法供養(yǎng)就好”,叫做impossible,不可能的事。你必須透過供養(yǎng)具加上法供養(yǎng)。你沒有供養(yǎng)具哪有法供養(yǎng)?那見到說“師父我法供養(yǎng)哦!”你見鬼啊,你法供養(yǎng)。拿個紅包空的,說“師父,我法供養(yǎng)裝在里面。”不是,不能這樣。

  這個時候,供養(yǎng)具是隨緣、隨分、隨力、隨喜供養(yǎng)。但是,在這個時候,你要把法供養(yǎng)加上去。

  你不要自作聰明,“嘿,師父沒有注意到,我裝個一塊錢。師父我隨緣、隨分、隨力、隨喜供養(yǎng)。我有加法供養(yǎng)在里面。”我們只告訴你,在你原來的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里,那你要起法供養(yǎng)的心。知道嗎?你不要“哦,師父這樣講,那我就轉(zhuǎn)過來哦,我就有法供養(yǎng),不要有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你怎么修,你有什么果報啊。

  那,我們供養(yǎng)跟各位講到這里。

  這個供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自性善根。供養(yǎng)兩個字的話,是培養(yǎng)你的自性善根。所以佛教里頭會一直叫你供養(yǎng),一直叫你供養(yǎng),不是叫你把你口袋里的錢轉(zhuǎn)換到師父口袋里,這個叫做供養(yǎng)?這個當(dāng)然是供養(yǎng)。不過呢,這個供養(yǎng)最主要的是,在我們因地行者來講,在培養(yǎng)自性善根,培養(yǎng)那個清凈善根。知道嗎?而在培養(yǎng)清凈善根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法供養(yǎng)帶進(jìn)去。

  法供養(yǎng)幾句,七句,我記不起來,剛才念的幾句,你回去查查那個《普賢行愿品》里頭“法供養(yǎng)最”。那“法供養(yǎng)最”的意思就是,你在修供養(yǎng)的時候要加這個法供養(yǎng)進(jìn)去,那個才是最殊勝的供養(yǎng)。而不是說,你那個供養(yǎng)的不算,這個法供養(yǎng)最殊勝。不是這樣,那個法供養(yǎng)是加到你那供養(yǎng)具里面去。知道嗎?不要把經(jīng)典看錯了!這個常常弄錯哦,我就沒辦法。

  有時候在講的時候也會疏忽。因為講多了常常講“啊,法供養(yǎng)最殊勝。”不是法供養(yǎng)最殊勝,是在你的供養(yǎng)具里頭加入法供養(yǎng),那個才是最殊勝。而我們常常講到變成“法供養(yǎng)最殊勝”,那法供養(yǎng)又變成“講經(jīng)說法最殊勝”,又變成“印經(jīng)印條子最殊勝”,?那法供養(yǎng)最殊勝,那么多法供養(yǎng),哪一個最殊勝?“南無阿彌陀佛最殊勝”那就歪一邊了。所以阿彌陀佛都歪歪的,就是這樣來的。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講的太多,我們都講錯了。所以講的人不小心,一個疏忽講過去了。那么后面的人就常常把那個地方給弄起來,就像那“法供養(yǎng)最”一樣。結(jié)果是“法供養(yǎng)罪”,都是“法供養(yǎng)的罪過”,所以“法供養(yǎng)罪”!那個“最”結(jié)果變成罪過的“罪”。

  在供養(yǎng)具中要加上法供養(yǎng),那這個供養(yǎng)具就最殊勝。我們是把供養(yǎng)拿開,變成法供養(yǎng)最殊勝,法供養(yǎng)變成講經(jīng)弘法最殊勝,那講經(jīng)弘法弄到最后變成阿彌陀佛最殊勝,那就完啦。整個佛教都被你毀了。

  法供養(yǎng)是指那七條。為什么是七條?七菩提分,很簡單。從原始佛教來講是七菩提分。有沒有?什么叫七菩提分呢?就念覺知,擇法覺分,有沒有?念覺分,擇法覺分,喜覺分,定覺分,猗覺分,舍覺分,(精進(jìn)覺分),有沒有?那個七個。

  那么在華嚴(yán)一佛乘的七覺知、七菩提分,就是那七條,就法供養(yǎng)的那七條。而不是“法供養(yǎng)”的那個“法”那個字!這個已經(jīng),佛法弄到最后都已經(jīng)弄錯了,弄混了。

  所以這個部分,你弄清楚。這個是講供養(yǎng)的這個部分。我想簡單的這樣,跟各位講完了。

  那么這些供養(yǎng)云,這個供養(yǎng),種種供養(yǎng)云嘛,這十個只是講全部的意思,不是只有這十個,還有很多,沒講的那更多啦。你要從這邊來認(rèn)識跟了解。

  “皆悉充滿虛空法界。”

  那虛空法界,我們跟各位講過,法界是什么?法界就是你的生命本體。對不對?那你,要假如說你的生命是什么?法界是什么?我們講是心念所及的地方,心念到哪里,法界就到哪里。

  心念到哪里啊?你在生活中,你的心念有沒有到你爸爸媽媽這邊?你不要爸爸媽媽都不管,只有佛菩薩,那個心念叫什么心念嘛?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說,你家里有兩個佛,好好孝順,你爸爸你媽媽就是活佛。你不要一直“我看到活佛,我要去頂禮活佛。”那你先頂禮你家里那兩尊活佛,對不對?這是一定要這樣!

  不要說“我到廟里煮飯給大家吃,功德無量。那家的飯你們自己煮,煮給你們自己吃。你們這個功德小,我不煮了。”你這是什么菩薩嘛,你自己想想看。這是,這個叫“笑話菩薩”。

  不是。你把家里的事料理好。那么有時間,有因緣,當(dāng)然為大眾服務(wù),為三寶服務(wù),當(dāng)然是這樣,沒有錯啊。可是你家里那一段不做好,光是把家的煩惱丟給家里的小菩薩,或者那一半菩薩,那你自己跑到佛寺里來修大功德,這不會成就的,你放心吶。你第一步已經(jīng)弄錯了。

  第一步要圓滿,也就是家里那一步。家里那個部分你不弄圓滿,那你別想那么多。這個叫爭風(fēng)吃醋,爭到廟里頭來爭大功德啊。不對。

  那家里的事都圓滿了,那我們是希望你到廟里做功德,修功德。你不要跑去打麻將嘛,對不對?我看到很多人喜歡坐在街頭巷尾那邊,那很瀟灑。當(dāng)然他比去做壞事好,但是你到廟里做功德比那功德大多了,對不對?所以你要懂得,這個是有智慧的人。

  但是你已經(jīng)變成一種意識形態(tài),到廟里才有功德,家里沒功德。那我告訴你,在廟里會沒功德。家里,要圓滿。

  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我們都從生活中來。所以從這邊來到廟里,那來到廟里以后呢,你應(yīng)該是很圓融才對嘛,因為你家里圓融了,到廟里也很圓融。那你到廟里來,會有煩惱,表示你在家里是有煩惱的,你是逃避家里到廟里來的。

  我隨便講講,你不要對號入座。不要說“師父怎么又都在說我了。”我沒有說你,我只是把這些情況說給各位做參考,怎么樣讓我們弄圓滿。

  好,從這里來,這樣供養(yǎng)修圓滿了,你的生活,你的生命體里頭,就盡虛空,充滿虛空法界,盡虛空遍法界。

  盡虛空遍法界,不是滿天神佛哦。盡虛空遍法界,是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生命中充滿了佛菩薩。知道嗎?充滿著你的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云。

  這樣知道嗎?這很清楚咯!我們講這個部分是應(yīng)該都沒有遺漏的。我也希望你不要聽錯了。

  好。“既至佛所。”這供養(yǎng)云都出興來,當(dāng)然是“頂禮佛足以為供養(yǎng)。”

  那前面那些供養(yǎng)具哪里去啦?你想想看,“頂禮佛足”以后呢,把這些東西拿來供養(yǎng)。我們在供養(yǎng)的時候,還要頂禮佛足,還要禮佛啊。但禮佛絕對不是意識形態(tài),也不是慣性的。

  因為什么?頂禮佛足,有兩個意義。

  第一個相上是禮佛。佛足嘛,我們現(xiàn)在禮佛是形式,因為佛已經(jīng)坐在很高的地方了,你變成在拜墊上拜。

  頂禮師父也是一樣,為什么要頂禮師父?是以師父代表佛。師父代表,而不是說師父很殊勝,我很喜歡,所以頂禮師父。那個變情執(zhí)了,就把師父變偶像了,偶像化又不對了。他是代表。

  因為上師,是一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總化身。知道嗎?是這樣的一個化身,因為假如沒有師父跟我們開導(dǎo),點燃我們法身慧命的這個領(lǐng)域的話,那我們永遠(yuǎn)都在黑暗長河里。他是這樣點上這個光明燈嘛,光明的火炬,我們的法身慧命才被引發(fā)出來。

  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以上師為代表,是這樣的意思。所以我們頂禮師父是這個意思。

  我們講頂禮師父,是我們基本的講法。這師父這個意思,其實就是法王,就是活佛,只是語言不同而已。我們不能隨便講“活佛”,因為在中國的領(lǐng)域里,王是要皇帝封的,皇帝沒封,你怎么封叫法王。所以我們就用師父做一個總代表。

  那么師父有很多,那么“和上”是師父的領(lǐng)導(dǎo)者,所以通常用“和上”來代表“法王”。“和上”我們沒有翻,它是梵語。“和上”是梵語,它為什么不翻呢?因為翻過來就變“法王”了,那“法王”皇帝沒封不行啊,所以佛教不要跟皇帝沖突,所以就不稱“法王”。

  那因為在西藏他們沒有這個問題,他們是政教合一。所以他們就直接叫“法王”,是這個意思。好,這個狀況弄清楚。

  這是第一個相上的問題。

  第二個,“佛足”是個詞。這個詞,佛是指覺悟;足是兩足,福、慧兩足。那意思就是,你的覺悟是福、慧兩足,;具足的覺悟。“頂禮佛足”就是企祈求我們自己覺悟圓滿。

  所以覺悟有自覺,有覺他,覺醒,圓滿。有沒有?有沒有這個弄清楚這個部分?自覺,覺他,覺醒,圓滿。自利,利他,只是指這個福報的部分。自覺,覺他,覺醒,圓滿,這是;蹆勺。

  所以“佛足”的意思代表這個意思,自覺,覺他,覺醒,圓滿。知道嗎?

  所以“佛足”不是真的要有兩只腳在那里,給你頭去碰他。他講到這個地方,那你在頂禮的時候,你自己在家里禮佛的時候,是指到這個地方來。

  所以這兩層意義,要弄清楚。

  “既至佛所。頂禮佛足。”那我們在家里,你設(shè)一個小佛堂,看到佛像,那就“既至佛所。頂禮佛足。”有沒有?這兩層意義,你要弄清楚。

  那么頂禮佛足了以后,就把這些供養(yǎng)云,諸供養(yǎng)云,就拿來供養(yǎng)佛。這個時候你就看到,光這一幕,佛的福報就不可思議了。

  “不讀華嚴(yán)不知佛家富貴”,那你要從這里看到華嚴(yán)的富貴啊。你看那么多佛,有沒有?那么多佛,那上首菩薩帶著這么多弟子來到這里,那么多菩薩在這里,通通出這些供養(yǎng)云。這個福報大吧?那各位想想看,你在自性海中也有這個福報。這個福報,我們叫做虛空藏菩薩。用虛空藏菩薩來形容。有這個機會,我們在修密法的時候,我們再來談這個部分。現(xiàn)在我只能這樣子從經(jīng)文的部分,先簡單的跟各位講一下。

  來到這里,“修敬畢已”,有沒有?“以為供養(yǎng)”。“頂禮佛足”,那把這些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云,一個一個一直供養(yǎng)。那我們在這里跟各位談的時候,你在修法的時候就修這些供養(yǎng),一個一個供養(yǎng)。

  你要會供養(yǎng)。我們用五谷供養(yǎng),那五谷怎么供養(yǎng)?我們用根干枝葉花果來供養(yǎng),那六寶供養(yǎng),怎么供養(yǎng)?用七寶供養(yǎng),七寶怎么供養(yǎng)?用四寶供養(yǎng),四寶怎么供養(yǎng)?有沒有?一個一個要修啊。用這個金、銀、琉璃,那個什么瑪瑙、珍珠,來供養(yǎng),那怎么供養(yǎng)?那你用翡翠用鉆石,可不可以?反正供在你家里,不會丟掉。你所有買的那些寶,有沒有?帶的啊,有沒有?都可以,都可以供養(yǎng),都可以拿起來供養(yǎng)。

  你現(xiàn)在帶在身上,要不要一定拿下來呢?不必了,你就摸一下,供供佛說“借我用,我是供你的,不過借我用一下。”不要緊,你跟佛借一下,佛不會說不行。因為你買的,本來你在用。但你在用,你可以供佛。你先供佛,供佛以后拿來用。用完以后拿下來,你還是供佛。知道嗎?

  但是你家里安全要弄好,不然小偷進(jìn)來,剛好把你供佛的通通都沒收了。

  這個修行的時候,你一定,這是指,僅指壇城的部分。你說“師父啊,我早知道,我放在保險柜里也不會丟掉啊。都是你跟我講供佛,供佛都丟掉了。”那是你的業(yè)。

  可是你在供佛的時候,你這樣供,是對的,是正確的。是在修法,是修你,這個壇城里頭,主要因為你要懂得那個佛曼,法曼,三昧耶曼,都是固定在那里的,那沒有什么變化,那是你心境在運做的。

  現(xiàn)在你要變化,第一個就是供養(yǎng)品。供養(yǎng)完以后你要注意,頂禮是一個大,身體的大手印。大,大印,身體是你的大印。身印是一個。你供養(yǎng)完以后,你要合掌,合掌是一個基本手印。你不要弄好以后就沒事啦。

  那里有一個咒語,本尊咒,要持頌。沒有本尊咒,你要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那我們這里有毘盧遮那佛,有沒有?這毘盧遮那佛啊。修密法的話,就南無本師毘盧遮那佛。

  那你有修,我們有傳法給你了,比如說準(zhǔn)提法,比如說,十一面觀音法,那有這個法的話你就修這個法的本尊。那會給你一個咒語,那個修法的咒語,那你就持那個咒語。

  那個持,不是念一遍就完了,那干脆阿彌陀佛最簡單。那不是。它有一定的次數(shù),遍數(shù),而且它有整個修法的法本。你這些壇城布置完,供養(yǎng)全部完畢以后,你人要坐下來,那個時候修法。

  這個修法以后才叫做“修敬畢已”。

  你那個修法沒有,不算。通通擺上去以后,那擺在那里跟擺在冰箱里有什么不同?你擺在桌上,那干脆放冰箱里比較安全,不然會壞掉,對不對?不是這個意思。

  擺上去呢,你就要修法。修完以后,這些,尤其是會壞掉的東西,食物食品的東西啊,你要收好。修法修好以后啊,你那些寶也要收好。

  修法那個期間,因為你人在那里,所以它不會丟掉。修法修好以后,你那供養(yǎng)品通通要收起來。知道嗎?

  不是一直擺在佛前哦!那是不對。擺在佛前的是佛寶,就是佛曼,法曼,三昧耶曼,這些法器可以擺在那里。

  甚至于三昧耶曼我們都要收起來,法曼也要收起來。要不然的話,不要緊,你只要是固定的東西放著。那假如是,因為不同的法,你那些東西是要換的。

  所以修完法,你假如只有固定一個法,那可以不要收。假如你修兩三個法,那法曼和三昧耶曼都要收起來。

  甚至有時候你因為法不同,本尊不同,那佛可以不變,可是本尊要換。

  所以這都是修法的時候,這叫做修敬畢已。

  修敬畢已以后,那你自己呢?“即於東方。”

  太晚了噻?時間到了?啊,到了?我講一講都忘了,再講下去時間很長?還沒有?

  “即於東方;鲗毲f嚴(yán)樓閣。”這個在東方。我們在修行,你面向佛,你知道,佛所面對我們的這一方,從《金剛經(jīng)》來講,佛面對我們的這一方是西方,佛的背后那一方是東方。那你初學(xué)佛這東方西方不管。你修法完畢以后,就坐在佛前那一方,就在佛前的地方,你就坐在那里,不管它什么方。你就坐在那里,那就是你的方,你不管它什么方。

  那你假如有很完整的壇城,自己有。因為你現(xiàn)在在家里能夠弄一個佛堂就已經(jīng)不得了了,不要再去弄一個壇城。那你要是有福報的話,可以弄一個壇城。比方你有個別墅,可以弄一個專門修法的地方,可以。那個地方,它就可以分東南西北方了,那你也可以有上方也可以有下方。那看你修什么法,那個時候再動。

  那現(xiàn)在還沒到那里,就別想那么復(fù)雜了。即使有,也是先一個佛堂。獨立的佛堂,而不是在客廳弄,F(xiàn)在我們大概,你佛堂也只能設(shè)在客廳。對不對?你沒有那么多房間。那你假如有那種單獨一個房間作為佛堂,那可以。

  但是呢,也通常只有佛像固定的方向而已,沒有什么特別的方向,那就那一方。其它的方向因為本尊的關(guān)系,會有變化。那個時候灌頂,再講,F(xiàn)在,你別擔(dān)心。

  “寶莊嚴(yán)樓閣”。就是佛菩薩以神力才有,我們凡夫是沒有的,但是你可以有一個座,可以有一個座可以坐,弄一個座來坐是不要緊。

  坐好以后,“摩尼寶網(wǎng)彌覆其上。”這是菩薩的身相。

  那我們現(xiàn)在有一個功夫在這個地方。你修完法要在一個地方坐著,坐著的時候呢,你需要一個蓋膝布。蓋膝布要蓋著,那么你需要有一個,這個叫什么?觀音帽,我們叫觀音帽,披風(fēng),這個頭部的地方你要保護(hù)好。這是基本的,一個是蓋膝布,一個是披風(fēng)。天氣熱起來,你不要披風(fēng)包起來。冬天很冷,可是我們現(xiàn)在又有暖氣,你暖氣可以調(diào)到低一點。暖氣調(diào)到低一點,調(diào)到在二十度以下,那么這個時候,這個地方要包好。因為越冷,比較好,比較好修行。

  這個時候靜下來,是要把心靜下來,要融入那個修法壇城里面修法。修法的時候,那個韻律在動的時候,你本身是活起來的。那么現(xiàn)在開始要靜下來的時候是要置心一處,要進(jìn)入這個境界。這修密法很重要。

  很多人修完密法,因為功課做完了,功課做完沒事了,就收一收就走了。那你跟演戲不完全一樣嗎?對不對?人家唱完了,就走了。告訴你,任何人做功課,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做功課的,譬如誦經(jīng)《普門品》、《彌陀經(jīng)》、《金剛經(jīng)》、《地藏經(jīng)》誦完了就走了哦。

  誦完了不能走,一定要坐下來。這個經(jīng)文在這里已經(jīng)整個修法的過程都告訴你了,叫你坐下來,靜下來,要進(jìn)入那個境界。

  要多久的時間?請待下回分解。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