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yán)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果地,故曰華嚴(yán)。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法身,故曰華嚴(yán)。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修慈分略注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修慈分略注

  將釋此經(jīng),略開三門。一解題目,二辨?zhèn)髯g,三釋經(jīng)文。

  初解題目者。

  “大方廣”題所證法,“佛華嚴(yán)”是能證人。唐宗密《普賢行愿品別行疏鈔》云:大以當(dāng)體得名,常遍為義。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佛以就果得名,覺照為義。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yán)身為義。嚴(yán)以功用為名,資莊為義。經(jīng)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此經(jīng)以法界緣起,普賢行愿為宗,亦稱《雜華經(jīng)》。西竺大本凡十萬偈,東土來未盡。晉佛陀跋陀羅譯成六十卷,有三萬六千偈。唐實義難陀譯成八十卷,有四萬五千偈。今此《修慈分》乃出未來五萬偈中,別生之本也。

  二明傳譯者。

  唐于闐三藏法師提云般若等奉制譯。

  于闐,今新疆和闐縣。阿育王時遷離車族,北越雪山,建國于此。亦名瞿薩旦那國。見《西域記》卷十二。提云般若,唐云天智,于闐國人。通大小乘學(xué),咒術(shù)、禪門,悉皆諳曉。以武后永昌元年來謁帝于洛陽,依勅在魏國東寺從事譯經(jīng),至天授二年,譯出六部七卷。后不知所終。見《開元釋教錄》卷九。三藏法師者,經(jīng)詮定學(xué),律詮戒學(xué),論詮慧學(xué)。通三藏、達三學(xué)者,號為三藏法師。制者,《前漢書》注云,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為制度之命也。

  三解釋經(jīng)文。大判為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復(fù)二:初證信序,二發(fā)起序。證信序中有六成就。初信成就。

  如是

  六成就者,佛臨涅槃時,阿難受阿(少/兔)樓馱教,問佛:一切經(jīng)首當(dāng)置何言?佛言:當(dāng)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聚林等六事,如《大術(shù)經(jīng)》等說。后阿難結(jié)集,還依佛教。如名不異,是言無非。阿難所傳與佛所說一種不異,名如;文中之理允當(dāng)無非,稱是。又“如是”者,信順之辭。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為令眾生起信樂心,隨順修學(xué),故言“如是”。

  二聞成就。

  我聞,

  阿難對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離增減失,故曰“我聞”。

  三時成就。

  一時

  法王啟運嘉會之時,圣不虛說,言必會機,令人開悟,故云“一時”。

  四主成就。

  佛

  佛者,大師之稱。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五處成就。

  在王舍城鷲峰山中,

  王舍城者,中印度摩伽陀國之都城。頻婆娑羅王因舊都上茅城頻遭火害,遷居于此,因名王舍。廣如《智度論》卷三及《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說。國王舍城有五山,鷲峰其一也,梵云耆闔崛山。山頂似鷲,故名。

  六眾成就。

  與無量大菩薩眾俱,彌勒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菩薩者,具言菩提薩綞。菩提,此言覺道,薩堙,此云有情。謂求覺道之有情。薩綞又云勇猛,謂勇猛求于覺道者。彌勒,此云慈,姓也。名阿逸多。生于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佛位,為補處菩薩。先佛人滅,生于兜率天。經(jīng)彼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成等正覺。過去世中為一切智光仙人,值彌勒佛聞經(jīng),初得慈心三昧。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如《一切智光仙人經(jīng)》說。摩訶薩者,具云摩訶薩堙。摩訶,此云大,為有情中尊,故云摩訶薩。上首者,于其眾中居最上位,眾所依故,一切眾中得自在故,名為上首。以將說修慈法門,故以慈氏菩薩為導(dǎo)首也。

  二發(fā)起序。有二:初梵天住慈。有三:初觀佛。

  爾時東方有十億梵天,皆住慈心,來詣佛所,頂禮佛足,以眾妙具供養(yǎng)于佛。供養(yǎng)畢已,各自坐于眾福所生蓮華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來梵天,皆亦如是。

  梵者,此云清凈,亦云離欲。《智度論》卷十云:梵名離欲清凈。今言梵世界,已總說色界諸天,即是有總有別?倓t通指色界,別則初禪天也。慈心者,與人以樂之心也!吨嵌日摗肪矶咴疲捍蟠扰c一切眾生樂。頂禮佛足者,以自所尊敬彼所卑,禮之極也。坐蓮花座者,《智度論》卷八云:梵天王坐蓮華上。又《大日經(jīng)疏》卷十五云:若凈居諸天,乃至初禪梵天等。世間立號為梵者,皆坐赤蓮花中。恭敬者,《法華經(jīng)嘉祥疏》卷二云:謙退畏難曰恭,推其智德曰敬。瞻者,仰視也。四維,即四隅。維者,連結(jié)也。

  二互顧。

  爾時諸梵天眾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遞相瞻顧。

  諸梵天等同住慈心,共期勝進,故互觀也。

  三觀機。

  復(fù)共同時舒顏,諦視彌勒菩薩。

  心期佛誨,自慚慧淺,未敢擅請,故共視彌勒,欲其發(fā)起也。

  二彌勒請問。有二:初敘請儀。

  時爾勒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白佛言:

  偏袒右肩者,《舍利弗問經(jīng)》云:佛言:修供養(yǎng)時,應(yīng)須偏袒,以便作事。慧遠《沙門袒服論》云:天竺國法,盡敬于所尊,表誠于神明,率皆袒服。又云:明所行不左,故應(yīng)右袒。長跪者,《南海寄歸傳》卷一云:長跪者,謂是雙膝踞地,豎兩足以支身。合掌者,《觀音義疏》卷上云: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dāng),故以表敬也。

  二述請辭。有二:初贊德。有二:初贊自行德。

  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諸法性能正覺了,遍知眾生善惡二業(yè),凡愚由此生死往來。善能開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歸一乘。一切眾生根性差別,及以煩惱纏蓋之中有如來種,普皆明見,無有謬失。

  大德,梵云波檀陀。世尊,梵云薄伽梵!端姆纸浔臼琛肪硪辉疲河钪鏌o上曰世尊,行滿位高曰大德。具足一切智故,稱一切智者。此三總嘆。次下別嘆有二:初,于諸法性能正覺了者,贊智照真諦平等空理。法性者,《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云:如金剛在山頂,漸漸穿下,至金剛地際,到自性乃止。諸法亦如是,智慧分別推求,已到如中,從如人自性。如本未生,滅諸戲論,是名為法性。又卷三十七云:法性者,諸法實相,除心中無明諸結(jié)使,以清凈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性名真實。遍知眾生。贊智照俗諦因果差別。此中復(fù)二:初知世間因果善惡之業(yè)者,世間,因也。生死往來者,世間果也。為善故福報人天,為惡故罪淪鬼畜地獄也。善能開悟下,二知出世間善因果。三乘之道,及同歸一乘者,出世間果。根性差別及如來種者,出世間因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大乘也!斗ɑń(jīng)·譬喻品》云:若有眾生,內(nèi)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又云: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獨樂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為辟支佛乘。又云: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敢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言開悟者,以三乘道開啟警悟愚暗眾生也。一乘者,佛乘也!斗ㄈA經(jīng)·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諸佛如來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別說三,謂二乘涅槃,猶如化城,既證人已,自然回心趣求菩提,究竟成佛。廣如《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中說根性者,《止觀輔行》云:能生為根,數(shù)習(xí)為性。以眾生根性有利鈍不同,故如來于一佛乘方便說三也。貪瞋癡等擾亂有情,故曰煩惱。纏者十纏,能纏行人心身不得自在。蓋有五蓋,覆蓋行人清凈信心,不得開發(fā)。如來稱者,謂佛性也。以一切眾生具足佛性故,究竟同歸一乘也。

  二贊化他德。

  又知諸法皆悉是空,如夢如幻,如陽焰等,無有堅實。而大悲無盡,以善方便,令諸凡夫見佛色身微妙之相。佛身者,般若波羅蜜之所成就,自然真實,常住不變,猶如虛空。若有眾生勤修;,不隨心識馳鶩于境,非如渴鹿于曠野中追求陽焰以之為水,如是之人,則得見佛,恒聞說法,亦能依教如理修行。

  文中有二:初贊無緣大悲,后贊從真起應(yīng)。言如夢者,《大智度論》卷六云: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jié)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fù)自笑。言如幻者,《智度論》卷六云: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難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聞,不相錯亂。言如陽焰者,《智度論》卷六云:焰以日光風(fēng)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結(jié)使煩惱,日光諸行塵,邪憶念風(fēng),生死曠野中轉(zhuǎn)。無智慧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為焰。謂如來三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住三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舍分別,故雖心無眾生緣,而使一切眾生自然見佛色身,獲拔苦與樂之益也。“佛身者”下,贊從真起應(yīng)。般若,此云智慧;波羅蜜,此云到彼岸,謂從生死此岸達涅槃彼岸之甚深智慧也!督鸸饷鹘(jīng)》云: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諸佛真身理智相應(yīng),自受法樂,法爾如然,故曰自然。離情絕妄,故曰真實。無有生滅,故云常住。寂然無改,故曰不變。如是以無生相故,如來法身清凈,復(fù)以無盡相故,如來色身相好顯現(xiàn)。心識謂能取,諸境謂所取。離二取故,即見道位。人于初地,則得見佛色身無量相好無量莊嚴(yán)。《成唯識論》卷十云: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如來三無數(shù)劫修集無量;圪Y糧所起,無量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績湛然,盡未來際,恒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xiàn)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xiàn)大神通,轉(zhuǎn)正*輪,決眾疑網(wǎng),令彼受用大乘法樂。

  二正問。

  世尊,我今欲于如來應(yīng)等正覺少有所問,唯愿慈哀為我宣說。世尊,菩薩云何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樂無倦,而能速證廣大佛法?菩薩云何在生死中不受無量眾苦逼迫,于諸佛法速得圓滿?

  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應(yīng)者,應(yīng)受人天供養(yǎng)。等正覺者,遍正覺知一切諸法,即世尊十號之初三,諸佛之通稱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即佛果也。所問有二:初問云何不須勤勞而速證菩提,二問云何不受辛苦而疾得菩提。以諸菩薩要經(jīng)三大阿僧只劫,久受勤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方能證得無上菩提,故興斯問也。

  大文第二正宗分。有三:初贊許彌勒。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彌勒。汝于我所常有所問,今所問義最順我心。汝今哀愍諸天及人,一切世間無量眾生,多所利益,多所安樂,故能問我如是之義。吾當(dāng)為汝分別演說,令諸菩薩不經(jīng)勤苦而能速疾證佛菩提。

  文中有三:初贊所問最順我心者。佛心者,大慈悲是。今問修慈之行,故最順佛心也。“汝今”下贊能問。以大悲心發(fā)起斯問。言“利益”者謂后世濟,“安樂”者謂現(xiàn)世濟。吾當(dāng)下正許說。

  二述慈利益。

  佛子,若有眾生為求菩提而修諸行,愿常安樂者,應(yīng)修慈心以自調(diào)伏。如是修習(xí),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羅蜜,速能逮及諸忍之地,速得圓滿無上正覺,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最上功德,莊嚴(yán)其身,盡于未來,常住安樂,亦能除滅一切眾生無始已來諸業(yè)重障。

  佛子者,將欲告語,故呼而召之!斗鸬卣摗肪硪辉疲耗芙B佛種不令斷絕,故名佛子。“若有眾生”下標(biāo)行者,“應(yīng)修慈心”下示所行。調(diào)伏者,調(diào)伏三業(yè),制伏過非也。“如是修習(xí)”下明利益。六波羅密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此六總攝菩薩因行也。“諸忍之地”,忍謂安住于道,其心不動。一者伏忍,謂十行十住十回向。二者信忍,謂初地至三地。三者順忍,謂四地至六地。四者無生忍,謂七地至九地。五者寂滅忍,謂十地及妙覺。廣如《仁王般若經(jīng)》說,即菩薩因位也。速得圓滿無上菩提者,得佛果位也。“具足十力”下,得佛果德也。初明白利德。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yè)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四無所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xiàn)在世無礙。乃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廣說如常解。“亦能除滅”下明利他德。從緣所生,故無有初,是名無始。惡業(yè)妨道,故云業(yè)障。若略言之,修習(xí)慈心,便能不經(jīng)勤苦,速得因圓果滿也。

  三開示觀法。有二:初觀現(xiàn)前莊嚴(yán)。有二:一、假觀。又二:初觀報身。又二:初觀自身。

  佛子,若諸菩薩修習(xí)慈心,應(yīng)在空閑寂靜之處,以清凈信攝諸心法,觀察其身上下支節(jié)皆微塵聚,地水火風(fēng)和合所成,復(fù)應(yīng)思惟:即彼一一微塵之內(nèi),皆有虛空,是諸虛空莫不悉以容受為相。又應(yīng)想念:彼諸微塵清凈明徹,外如琉璃,內(nèi)如紫金,莊嚴(yán)妙好,柔軟芬馥。

  文中有三:初觀身是塵聚,次觀塵中有空,三觀塵體清明。言清凈信者,遠惡行,離惑垢,故云清凈。攝諸心法者,攝諸緣慮置心一處也。言微塵者,《大昆婆沙論》卷百三十六云:此七極微成一微塵,是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言地水火風(fēng)和合所成者,四大是能造,微塵是所造。地大性堅,支持萬物;水大性濕,收攝萬物;火大性暖,調(diào)和萬物;風(fēng)大性動,生長萬物。此四相倚而成極微,極微相聚而成色法。今觀自身但是四大所造微塵之聚。一一微塵,其體中空,外青內(nèi)黃,表里明徹也。言琉璃者,此云青色寶。

  二觀外身。

  復(fù)應(yīng)觀察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一一眾生所有支節(jié),一一支節(jié)所有微塵,皆亦如是。

  自觀己身得成就已,次觀十方一切眾生各各支節(jié)皆是塵聚。其塵中空,內(nèi)外清明,無有異也。

  二觀化土。有三:初觀器世間。有六:初觀寶宮。

  若諸菩薩于自他身一切眾生作于如是決定解已,復(fù)應(yīng)想念自身微塵,一一塵中皆有佛國,其中宮殿琉璃所成,白銀為門,黃金為柱,廣博崇麗,光影洞徹,寶堂間列,寶墻圍繞,寶閣、寶樓,處處分布。其中各有諸天寶床,重茵、綺褥敷置其上。

  言佛國者,一世界為一佛所化,故云佛國。如是凈佛土中,殿堂樓閣,處處分布,寶墻外繞,中有寶床,上敷茵褥也。廣,闊也。博,通也。崇,高也。堂者,《爾雅·釋宮》云:“古者有堂。自半已前虛之,謂之堂;白半已后實之,謂之室。”樓者,《爾雅·釋宮》云:“四方而高曰臺,狹而修曲曰樓。”茵者,車重席也。褥者,坐藉也。綺者,細綾也。言諸天寶床者,《智度論》卷九云:

  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

  二觀寶池。

  復(fù)有無量上好園苑,圍繞莊嚴(yán)。其園苑中皆有浴池,悉以七寶而為堤岸,黃金欄梔,四面周匝,清泉長流,引注其中。香末為泥,金沙間錯。八功德水,彌滿澄凈。波頭摩華、優(yōu)缽羅花、拘物頭花、芬陀利華、菡萏開敷,周布其上。

  七寶者,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也。欄梔者,縱曰欄,橫曰楣。八功德水者,《稱贊凈土經(jīng)》云:一者澄凈,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yǎng)諸根,四大增益。彌滿者,遍滿也。澄凈者,水靜而清也。波頭摩華者,紅蓮華。優(yōu)缽羅華者,青蓮華。拘物頭華者,黃蓮華。芬陀利華者,白蓮華。菡萏者,蓮華也!稜栄·釋草》云:“荷芙蕖,其華菡萏。”

  三觀寶樹。

  其池四邊多諸寶樹,真珠為華,光色滋榮,其果成熟,香味具足。

  滋榮者,蕃大也。

  四觀寶座。

  于諸樹下置天寶座。

  天寶座者,珍寶床座也。

  五觀天食。

  一一座前,寶器行列,甘露美食,莫不充滿。

  甘露者,《維摩經(jīng)注》卷七云:“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磨之,今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

  六觀寶地。

  復(fù)應(yīng)想念:如是一切諸佛國土,紺青琉璃以為其地,眾妙七寶綺錯莊嚴(yán),是諸土中所有微塵,清凈細妙如天上寶。其光晃耀,如盛明日;其色美好,如閻浮檀金;香氣氛氳,如烏羅伽梅檀;質(zhì)性柔軟,如迦旃延衣,觸者于身,能生悅樂。

  一一微塵之中所有佛國,皆以琉璃為地,其地具足妙色妙香,能生妙觸。紺青者,青而含赤也;我,明暉照耀也。閻浮檀金者,無熱池側(cè)閻浮樹下有河曰閻浮檀,此河底有金沙曰閻浮檀金。旃檀者,香木名,此云與樂。烏羅伽者,蛇也。烏羅伽梅檀,亦名蛇衛(wèi)梅檀,即蛇所住梅檀樹也。迦旃延底者,亦云迦旃鄰提衣。迦旃鄰提,此云可愛鳥,此鳥毛細軟,可緝績以為衣;哿铡兑袅x》卷十九云:迦止栗那綿,亦名迦真鄰底迦,瑞鳥之名。鳥毛細軟,非常輕安,可緝績以為衣或絮,轉(zhuǎn)輪圣王方御此服!洞蟪死砣ち_蜜經(jīng)》云:如迦遮鄰底迦柔軟妙服,觸之悅意。

  二觀眾生世間。有二:初總觀住慈。有八:初眾生來人。

  作是觀已,即應(yīng)想念:從此東方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來人我諸佛國土宮殿之中,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彼諸世界所有眾生皆亦如是。

  既觀自身微塵之中有凈佛土,此觀成已,則觀東方一切世界六道眾生來人其中,受諸妙樂,乃至十方一切眾生悉來人中。

  二同受妙樂。

  又應(yīng)想念,如是六道一切眾生皆同威儀,色相相似,其身柔軟,常有香氣。丈夫之相具足莊嚴(yán),離諸苦惱,受天妙樂。

  六道者,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也。謂觀六道眾生悉皆同一天人丈夫之相,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也。

  三應(yīng)念得物。

  是諸眾生若須衣服莊嚴(yán)之具,即時往詣劫波樹下,隨其所須,應(yīng)念而得種種眾具以為嚴(yán)好,譬如他化自在之天。

  劫波樹,生帝釋天喜林園中,應(yīng)時而出一切所須之物。他化自在天者,欲界第六天,此天享樂不須自變樂具,假他樂事自在游戲。《智度論》卷九云: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謂諸眾生應(yīng)念得物,而互莊嚴(yán)也。

  四風(fēng)鼓天樂。

  復(fù)有香風(fēng)從八方來,其風(fēng)觸身,令心適悅。有諸樂器,無人撫擊,隨風(fēng)回動,出妙音聲。

  謂諸樂器飄蕩虛空,微風(fēng)吹動,出妙音樂也。

  五隨意所作。

  是諸眾生,或在宮殿,或游園苑,或有食于諸天美食,或執(zhí)寶器而飲甘露,或有坐于蓮華之臺。

  謂諸眾生隨意所作,或住或游,或食或飲,或坐也。

  六財物具足。

  身佩瓔珞,兩邊垂下,財寶充滿,眾具備足,隨其所好,種種歡娛。

  瓔珞者,頸飾也。

  七身心安樂。

  面目熙怡,身心悅懌,體常無病,盛年好色,不老不死,功德勢力,皆同一類。無有為人之所使者。

  熙怡者,和樂也。懌,亦悅也。

  八現(xiàn)受法樂。

  悉能摧滅淫怒愚癡,當(dāng)證菩提,究竟安樂。

  摧滅者,挫抑而消滅之也。破除三毒煩惱,將來得證菩提也。

  二別觀伏瞋。有五:初自悔先罪。

  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眾生之中,見一眾生于已有違,以緣于此,不生愛念,則應(yīng)以智慧深自觀察,我往世中定于此人作重業(yè)障,以是因故,還于今日障我菩提。

  行者若于一切眾生之中,見一眾生是己宿怨,心生瞋恚,不欲其來享斯妙樂,應(yīng)自悔責(zé):我今修習(xí)慈心,希證菩提,乃因彼人而生瞋恚,定是我于過去生中,于彼曾作重大違害,故于今日,還因彼人而自障礙。是我之過。非關(guān)彼怨。

  二普生慈愍。

  我若于此人不生歡喜,則于余一切眾生之處皆亦不應(yīng)而作饒益。何以故?以無始時來在生死中,無一眾生非于過去曾害我者。若于此眾生不生憐愍,于余一切當(dāng)于復(fù)然。我今普于一切眾生皆行饒益,是故于此決當(dāng)慈念。

  瞋猶未已,應(yīng)更思念:過去無量生死之中互相違害,孰非仇怨?設(shè)于此人不舍瞋恚,則當(dāng)漸廣,乃至盡舍一切眾生。我今欲于一切眾生普行饒益,奈何獨于此人懷瞋不舍?

  三怨仇快意。

  復(fù)應(yīng)思惟:瞋恚因緣能令眾生墮于地獄。若懷怨結(jié),后必生在毒蛇之中。若我來世受斯報者,當(dāng)令彼人深快其意,故應(yīng)舍離所有瞋恚怨結(jié)之心。

  瞋猶未已,應(yīng)更思惟。以瞋恚故,自受其報,墮在地獄畜生之中,甚為自害而快彼怨。結(jié)者,結(jié)縛眾生,使不出生死也。

  四諸佛所呵。

  我若多瞋及怨結(jié)者,十方現(xiàn)在諸佛世尊皆應(yīng)見我,當(dāng)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結(jié)?此愚癡人,以瞋恨故,于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

  瞋猶未已,應(yīng)更思念:十方諸佛常在世間,現(xiàn)前知見我今生瞋,則當(dāng)呵責(zé):如是之人尚自不能調(diào)伏煩惱,終淪惡趣,何由能成菩提,而救一切眾生?

  五校量得失。

  多瞋眾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惡毒充滿,故應(yīng)修習(xí)慈愍之心,永遠離于瞋恚怨結(jié),平等平等,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如是思惟,離瞋結(jié)已。

  愍者,悲憐也。晉譯《華嚴(yán)經(jīng)》云:佛子,若起一瞋恚心,一切惡中無過此惡。何以故?爾起一瞋恚心,則受百千障礙: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法障,生惡道障,多疾病障,被毀謗障,生暗鈍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近惡知識障,不樂賢善障,遠正見障。離佛正教,人魔境界,不見善知識,諸根不具,乃至生惡業(yè),家生于邊地,如是等障,不可具說。是故瞋則為大失,慈則得大利也。

  三觀智正覺世間。有三:初觀化主。有六:初觀身相。

  次應(yīng)想念十方渚佛與諸菩薩聲聞大眾俱來人我諸佛國土宮殿之中。是諸如來身量大小過人一倍,具諸相好,端正香潔,以天衣服,莊嚴(yán)其身。

  既觀十方眾生悉來人已,次觀東方一切世界所有諸佛率諸菩薩聲聞大眾,皆來人我身中微塵國土之中,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世界所有諸佛亦皆如是,其佛相好莊嚴(yán),超逾一切也。

  二觀威儀。

  各各坐于千葉蓮花師子之座,一一無量眾所圍繞。

  如是諸佛各各坐于寶蓮華座,同來大眾亦各坐于蓮座,圍繞于佛也。師子座者,《大智度論》卷七云: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師子座。

  三觀莊嚴(yán)。

  覆以寶蓋,懸眾寶旖,種種瓔珞,周幣垂布。

  蓋者所以防塵旖者以表威德猶大將之旌旗也。

  四觀天樂。

  有天樂器,不鼓自鳴,其音和雅,聞?wù)呦矏。香氣徐動,吹諸寶樹,幢旖、蓋網(wǎng)、瓔珞等物,出妙音聲,歌贊如來種種功德。

  空中樂器,隨風(fēng)飄蕩,出諸妙樂,風(fēng)吹樹網(wǎng)等物,出諸妙歌,贊嘆如來功德也。幢者為竿高出,以種種絲帛莊嚴(yán)也。

  五觀天食。

  黃金為器,七寶莊嚴(yán),其器光明,猶如日月。所有香氣,如堅黑旃檀,甘露滿中,而以供養(yǎng)諸佛菩薩及聲聞眾。

  堅黑旃檀,亦名牛頭旃檀,見下解。

  六觀眷屬。

  其諸菩薩阿羅漢等,皆于如來最上法中游戲快樂。阿羅漢者,此云不生,亦云應(yīng)供,亦云殺賊。謂聲聞之極果也,各各受于法樂也。

  二觀化法。有三:初法。

  復(fù)應(yīng)想念:一切眾生皆于諸佛座前而坐,佛為演說修慈之行,如我今時之所修習(xí),言音美妙,悅可其心,令諸眾生獲最上樂。

  如前所觀十方世界來人眾生,今于佛前,聞此修慈法門,各得安樂也。

  二喻。

  譬如有人得甘露漿,而以洗沐,息除勞苦,形神休暢。休者,美善也。

  三合

  此亦如是,以法沾心,滅諸煩惱,身心寂靜,永得安樂。

  沾,猶潤也。

  三觀微塵,有二:初觀外塵。

  復(fù)應(yīng)想念:如是一切寶幢旖蓋盡衣服等物,所有微塵,光明朗曜,出過于日;柔軟細滑,如觸天身;所出之香,如牛頭旃檀;其色清凈,如昆琉璃寶。一切物像,皆于中現(xiàn)。

  ÷為顯所觀真實,亦顯重重?zé)o盡之意,故復(fù)觀想一切嚴(yán)具,咸是四大造色,微塵積聚,能生妙觸、妙香、妙色也。牛頭旃檀者,唐譯《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十七云:摩羅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頭。

  二觀內(nèi)塵。

  又應(yīng)想念:彼諸如來,一一如來身之微塵,柔軟光色,轉(zhuǎn)加殊勝,比前微塵逾百千倍。

  復(fù)觀如來身之微塵,所有妙觸香色,逾于前觀自身微塵百千倍也。

  二空觀。有二:初觀所觀空。有三:初觀遍計所執(zhí)性。

  復(fù)應(yīng)觀察我所思念一切眾生性空無我,如夢,如幻,如陽焰,如眩翳,一切諸佛亦復(fù)如是,自性皆空,本無有我。凡夫無智,于彼妄執(zhí)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脫生死。

  性空者,離眾緣外,其體性不可得故。無我者,常一之體有主宰用為我。五陰和合,假名眾生,無其實性,眾生性相一切都無,是故無我。夢幻、陽焰,義如前解。眩翳者,謂由病目見空中華!冻唯識論》卷八云:愚夫于此橫執(zhí)我法有無、一異、俱不俱等,如空華等,性相都無,一切皆名遍計所執(zhí),依他起上彼所妄執(zhí)我法俱空!大乘起信論義記》云:以病眼外向觀故,即有空華妄境界現(xiàn),境界相亦爾。既白思念十方來人,一切眾生空無我已。十方諸佛色相莊嚴(yán),亦從因緣有,故有即非有,故云自性本空。然彼六道四生一切有情不悟白心妄生分別,計有我人,起種種煩惱業(yè),沉溺生死苦海,不達真如平等如虛空,超恒河沙功德也。

  二觀依他起性。

  復(fù)應(yīng)觀察一切諸法體相微細,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別生諸境界。自分別中還自系縛,乃至未了心之自性,齊爾許時如在夢中,妄著諸境。

  體謂主質(zhì),相言可識。空者,其體究竟無所有故。寂者,其相湛然離有為相故。自分別者,謂心心所法能取境相,思惟量度,名為分別。境界謂所取名相等。自分別中還自系縛者,謂計有所得,造業(yè)系苦也。心之自性者,謂自性清凈心真如之理,本來清凈,離煩惱垢。初地見道,得證真如,名了心自性!洞蟪饲f嚴(yán)經(jīng)論》卷二偈云: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釋曰:此偈顯第三見道位,如彼現(xiàn)見法界故,解心外無所取物,所取物無故,亦無能取心,由離所取能取二相故,應(yīng)知無住法界自性。齊爾許時如在夢中,妄著諸境者,謂自凡夫至三賢已還,未離虛妄分別故。

  三觀圓成實性。

  復(fù)應(yīng)觀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礙空。我今慈心,猶為狹小。

  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皆空者,謂三界即實相故。空不礙空者,謂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我今慈心但是一門,故云猶為狹小也。

  二觀能觀空。

  又應(yīng)思念:如一切眾生及以諸佛性空無我,當(dāng)知我身亦復(fù)如是,一切國土亦唯想念作是解已。

  如前觀察眾生及佛性相皆空,如是今我此身乃至微塵中有國土以及眾生,但是計校分別之所成立。想者,《雜集論》云:“構(gòu)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構(gòu)書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念者,《雜集論》云:念者,于串習(xí)事令心明記不忘為體,不散亂為業(yè)。串習(xí)事者,謂先所受。不散亂為業(yè)者由念于境明記憶故,令心不散。今謂慈觀得成,但是自心構(gòu)畫串習(xí)之力,乃至能觀身心,亦是過去熏習(xí)所現(xiàn),無其實體也。

  二觀三世相攝。有二:一假觀。又二:一境。有二:一塵剎相攝。

  復(fù)應(yīng)觀察彼諸所有一切微塵,一一塵中皆有三世諸佛國土,是諸國土最極清凈,超過于前所有佛國,三世諸佛、三世眾生及以三世莊嚴(yán)之事皆悉具足。

  彼諸所有一切微塵,即是自身。一切微塵皆有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佛土,最極清凈,超過于前。是總明三世諸佛即智正覺世間。三世眾生即眾生世間。三世莊嚴(yán)之事即器世間。如是三種世間皆悉清凈,超過于前也。

  二劫念相攝。

  三世劫數(shù)人于一念,一一念中三世諸佛坐一切處,普現(xiàn)一切眾生之前,或人禪定,或說妙法,或餐美食,或飲甘露。一一佛前,三世菩薩及阿羅漢圍繞而坐,三世快樂,充滿其身,亦自見身名諸佛所,受于如是三世安樂。

  如上三世佛國,并非次第而觀,乃是一念具足,過去、現(xiàn)在、未來無有邊際。故云三世劫數(shù)人于一念,此是總標(biāo)。一一念中三世諸佛,是明化主。或人禪定,謂圣默然;蛘f妙法,是圣說法。此二是諸佛教化眾生之常儀。又人定是意業(yè),是記心輪。說法是口業(yè),是教誡輪。或餐或飲,是身業(yè),是神通輪。如來以三輪調(diào)伏方便,導(dǎo)引有情,令心清凈也。菩薩羅漢乃至自身受安樂者,明所化。以蒙如來三輪教化,摧碾惑業(yè),心清凈故,能受三世快樂也。

  二行。有二:一正觀。有二:一總觀。

  復(fù)應(yīng)想念:一一念中,我三世身各持無量上好供具,而以供養(yǎng)一切諸佛、菩薩聲聞,及以施與眾生之類。

  以上好供具供佛、菩薩、聲聞,此是敬田。以上好供具施與眾生,此是悲田。由己修習(xí)慈心,廣行布施,故諸佛、菩薩、聲聞以及眾生,咸受最上妙樂也。

  別觀。

  于一一念從其身出種種香云,云中復(fù)有無量寶蓋莊嚴(yán)綺飾,彌覆一切諸佛、如來、菩薩、聲聞及以六趣眾生之上。其云復(fù)雨天之甘露,及堅黑牛頭旃檀香末、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妙香華、妙意華,皆從空中繽紛而墮,電光引耀,如日舒景,雷音震動,聞?wù)邜傇ァR磺兄T佛、菩薩、聲聞及諸眾生,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四威儀中,其身恒受最上安樂。

  云中有無量寶蓋,此是觸塵,以寶蓋是蔭涼義。雨天甘露是味塵。堅黑牛頭旃檀香末是香塵。曼陀羅華等乃至電光是色塵。雷音震動是聲塵。牛頭,山名,以此山峰狀如牛頭,于此峰中生旃檀樹,名曰牛頭旃檀。曼陀羅,此云白團花,亦云適意花。摩訶曼陀羅華,即大白團花。波頭摩華,此云亦蓮華。拘物頭華,此云青蓮華。芬陀利華,此云白蓮華。以此上妙五塵供養(yǎng)諸佛、菩薩、聲聞及諸眾生,是以諸佛、菩薩、聲聞眾生于一切時四威儀中恒受安樂也。

  二喻顯。

  佛子,譬如比丘人遍處定,于一切物皆作地解,水火風(fēng)解,以如是解攝持其心。修慈之人,亦復(fù)如是,以慈勝解莊嚴(yán)攝持。

  遍處定,亦名一切處定。修觀行者由八解脫人八勝處,由八勝處人十一切處。初取青黃赤白一一觀為無邊,復(fù)思青等依于大種,故地水火風(fēng)一一觀為無邊。復(fù)思此所覺之色依于虛空,能覺之識依于識,故觀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定。今此喻顯慈觀廣普。勝解,謂于所緣境決定印可,不可引轉(zhuǎn)。以慈勝解莊嚴(yán)攝持者,謂如上所觀行相,了了分明,心無散亂也。

  二空觀。有二:一總標(biāo)。

  復(fù)應(yīng)思惟:我今所與眾生安樂,但唯是想,如幻如化。

  想者,謂心取相。如幻者,《維摩經(jīng)·方便品》云: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以諸法從因緣生,不自在,不久住,故如幻。如化者,無而忽起,名之為化。以諸法空而無實,無生住滅,故云如化。如上事觀成已,應(yīng)觀但是心所取相,從因緣生,空而無實也。

  二別譬。有四:一幻喻。

  譬如幻師作所幻事,我亦如是。與諸眾生種種安樂,又如幻物,無有自性。一切眾生亦復(fù)如是,本來無有我我所性。

  以此四喻顯明空性。初二喻明所觀空,無實體故如幻,唯假名故如焰。后二喻明能觀空,無作者故如夢,無明現(xiàn)故如醫(yī)也!督饎偘闳艚(jīng)·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云:觀察體性如幻。如因幻力變作女人,容貌可觀,體性非有。不了之者取為真實,一切法亦復(fù)如是,從妄緣生,初無實體,未了實者,生有體見!洞笕战(jīng)義釋》云:幻謂如咒術(shù)藥力能造所造種種色像,惑身眼故,見希有事,展轉(zhuǎn)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凈故。又云:依三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議事。雖一一緣中諦求,畢竟離于四句,法爾如是,不異凈心,而自在神變,宛然不謬。今此慈觀,不思議事宛爾現(xiàn)前,亦應(yīng)如是知也。

  二焰喻。

  又如渴鹿于陽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當(dāng)知亦爾。又如陽焰,水不可得。一切諸法,亦復(fù)如是,無有我性。

  《大日經(jīng)義釋》云:如春月地氣日光,望之如水,迷渴者生企求心,奔趣從勤,去之彌遠。眾生亦爾,不知緣起性空,有法想生。若悟?qū)嵪啵聪氡静簧。又云:?a href="/remen/zheny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真言行者,如瑜伽中見種種殊特境界,乃至諸佛海會,無盡莊嚴(yán),爾時應(yīng)作此陽焰觀,了知唯是假名,離于慢著,轉(zhuǎn)近心地,則悟加持神變種種因緣但是法界炎耳。今此所觀亦無實性,但由想成此法界炎耳。

  三夢喻。

  又如夢中見種種物,夢心分別謂為實事,及至覺時,了無所在,應(yīng)知諸法皆亦復(fù)然。

  《金剛般若經(jīng)。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云:觀察作者如夢,譬如夢事,隨先見聞憶念分別熏習(xí)法故,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明現(xiàn)前,如是眾生無始時來,有諸煩惱、善不善業(yè),熏習(xí)而住,雖無有我是能作者,而現(xiàn)無涯生死等事!洞笕战(jīng)義釋》云:真言行者瑜伽之夢,亦復(fù)如是,或須臾間備見無量加持境界,或不起于座而經(jīng)多劫,或遍游諸佛國土,親近供養(yǎng)利益眾生。此事于諸眾因緣中觀察都無所起,不出一念凈心,然亦分別不謬。今修慈觀,亦應(yīng)如是了知,心不疑怪,亦不生著也。

  四瞖喻。

  如翳目者于凈室中見種種物謂之為有,其人后得阿伽陀藥,治眼翳盡,所見之物悉皆隨滅。如是眾生以有身見及邊見,故而有我想,若得智慧藥滅除此見,所有我想亦隨止息。

  《金剛經(jīng)·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云:觀察境物如瞖,譬如瞖目于凈室中見有毛輪飛花二月,無明瞖識亦復(fù)如是,于真實理無物之處,而見內(nèi)外、世出世間種種諸法。《金剛仙論》云:如瞖者亦喻能見心,如人目上有瞖,于虛空中妄見毛輪等色,以之為實。觀有為法亦復(fù)如是,于色等有為虛妄法中謂不實為實,以心倒取境故也。如是于此慈觀應(yīng)知,亦依眾生身見、邊見之臀而得建立。若離此見,則無有我,唯是法界清凈心也。

  三結(jié)示。

  是故我應(yīng)如是修慈,如從夢覺離我我所。

  我者,自身。我所者,外境。離我者,眾生空。離我所者,法空。由觀諸法如幻,如焰,如夢如腎故,則于五蘊不復(fù)施立主宰名之為我,而知五蘊假合,故離于我。亦不復(fù)執(zhí)五蘊有實體性而得自在以為我所,而知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無我所,于是則能,無緣大慈遍及一切也。

  大文第三流通分。有二:一佛示功德。有四:一贊修。

  佛子,當(dāng)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離于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當(dāng)?shù)昧N梵天之福。若舍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先世已來所有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dāng)證無上菩提。

  離于分別,謂得無分別智已。離能取所取故,智與真如平等不異,亦名得無生忍!洞笾嵌日摗肪砦迨疲簾o生忍法者,于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即是證得初地也。今言未離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即是于資糧道中以分別心有所得心,而修于慈則得梵福。若能得無生忍已,則能滅除罪障而證菩提。

  二誠修。

  佛子,一切菩薩皆應(yīng)如是修習(xí)慈心,汝以修慈,名為慈氏。

  以是故,若賢若圣,皆應(yīng)修于慈心。舉彌勒以證,謂其修慈,通于果覺也。

  三勸聞

  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聞此修慈經(jīng)者,則能銷滅無始時來諸惡業(yè)障,離眾病厄,為一切人之所愛敬,于其中間或至臨終,必得奉見十方諸佛,及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人于陀羅尼門,其心安隱,無有死畏,永離一切諸惡道苦,必生清凈極樂佛國。

  聞此修慈經(jīng),謂種姓住十信位已滿,但可聞熏,未能修習(xí)。由此功德,則于現(xiàn)生滅除罪障,命終以后往生凈土也。得三昧,謂生定。得法忍,謂發(fā)慧。法忍者,知一切法空無所有,而能建立一切法,于諸法性相忍可信證也。陀羅尼者,此云總持!吨嵌日摗肪砦逶疲“陀羅尼者,秦云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斗鸬卣摗肪砦逶疲和恿_尼者,增上念慧,能總?cè)纬譄o量佛法,令不忘失。

  四喻顯。

  佛子,譬如有人于三界中盛滿七寶,日以三時奉施如來,盡于一劫,其人功德應(yīng)知亦爾,何況有能修習(xí)之者。假使無量諸佛于一劫中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聞經(jīng)功德等,于一劫之中日別三時,以七寶奉施如來,修習(xí)功德,無有邊際,則諸佛說不能盡。

  二大眾奉行。

  佛就此經(jīng)已,彌勒菩薩摩訶薩及十方國土諸來梵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修慈分略注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