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迦旃延 阿[少/兔]樓馱

  摩訶迦旃延阿[少/兔]樓馱

  學佛莫過于一念心,我們要時時,保持住一念清凈善念,這是我們每一天,每一秒鐘,都不能讓它漏失掉的,一念善心。

  善心有愛最美姿

  儀態(tài)表達攝人心

  累世修持好習慣

  付出無求心自在

  這也就是要對大家說,本來人人與佛同等,人人都有大慈無量,偏偏就是我們眾生一念無明,所以生出了很多的惡念,惡念是從無明開始,所以起一分惡,就消了一分善。

  我們必定要善心好好顧好,尤其是人與人之間,那分的善緣很重要,我們付出給人有愛,自然人人對我們就尊重,所以說,什么樣的人是最可愛的人?什么樣的人讓人看了是最尊重?可愛的人,讓人看了很順眼,也心生敬愛。

  但是美姿沒有一個標準法,是看人,跟人在一起時,讓人看了很投緣,怎么看怎么順眼,這就是美姿,除了心要照顧好,常常對人有愛,對人尊重以外,自己的身形也要照顧得很好。

  身形不離開四威儀,行、住、坐、臥,我們的舉手動足,開口動舌,讓人看得到的都是在儀態(tài)中,像這樣,一切舉止動作,光是看了就起歡喜了,這就是攝受人心。

  常常在說,統(tǒng)理大眾,一切無礙,要如何來統(tǒng)理大眾,不只是帶人,最重要的是帶心,大眾的心,我們能將之攝受,這樣我們要做什么事,一切會無礙,這也就是在我們的儀態(tài),平時我們的舉止動作,這也是要說到心。

  所以這樣這一生開始,我們?nèi)羰沁@時候讓人看到,這個人威儀很好,那就是我們過去生中,我們也有培養(yǎng)這樣的習慣,這一生中讓人看了心生歡喜,這一生中,在我們過去的習氣,有這樣這么好的儀態(tài)的習慣,我們就要好好再珍惜,珍惜我們不要失態(tài)。

  所以既有好的形態(tài),我們要好好保持,要是不好的,現(xiàn)在要趕緊學習,所以這都是累世所有的。

  所以「累世」,就是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我們修持好的習慣,過去是這樣修過來的,現(xiàn)在也要這樣那么好的習慣,未來也就是這樣的習慣。

  所以大家不要輕視,我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起心動念,舉手動作,一切都是跟我們的未來都有關,現(xiàn)在一定要好好顧守。

  所以在阿羅漢的群中,眾所知識,其中還有迦旃延,迦旃延比丘叫做「剪剃種」,意思就是說他的種族,就是在很遙遠很遙遠之前,在印度有很多仙人,都是入山去修行,大家都知道,印度自古以來所傳下來的,就是婆羅門教,他們對修行很重視,感覺在人生過程中的最后,一定就要修行。

  所以在山林中,很多的仙人,都是離家去修行,其中那個時候,大家若進去修行,頭發(fā)、胡須都很長,無人可以剪剃,沒有人幫他修剪頭發(fā),剃胡子,所以人人的形態(tài),都是頭發(fā)長、胡子長。

  其中有一位仙人,他有兩個兒子,有一天就進去山里,去探視他們的父親,看到怎么整座山里面的修行人,都是披頭散發(fā),胡須那么亂,兩個兒子的其中一個,看了不忍心,他就發(fā)心要為這些仙人,剪剃頭發(fā)和胡須。

  我們都知道印度氣候很熱,雖然是在山林中,若是全身都沒有整理,也是會很難過,有了這一位年輕人,愿意來為他們剪剃須發(fā),所以大家很歡喜,對他就很疼惜,就很尊重,所以為他立一個族,這個族就是剪剃,這就是迦旃延尊者的名稱由來。

  迦旃延

  此云剪剃種

  上古多仙居山

  無人剃發(fā)

  一仙人有二子

  往省其父

  次子為諸仙剃發(fā)

  因立族焉

  所以因為這樣,《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這么說:

  善分別義

  敷演道教者

  迦旃延尊者為第一

  意思就是說,這位尊者,雖然他的付出受到人人得尊重,培養(yǎng)出那分善分別教義,修行之后,他也是辯才無礙,每到哪個地方,在人群中去弘揚佛陀的教法,一直受到人人的尊重,及依教奉行,所以他有這樣的特長,講法、說道都很好,所以佛陀稱贊他是一位,敷演道教第一。

  這也就是他的特長,說起來,講法給人聽,能讓這么多人都很肯定,那就是他過去生中,也是跟人結這么多好緣,所以才能夠他說的話,那么多人愛聽。

  再來就是阿[少/兔]樓馱,也可以叫做阿那律陀,阿那律陀,大家應該也很熟,記得嗎?阿難尊者在佛陀將入滅時,當時他的煩惱還沒有去除,很多比丘圍繞在佛的身邊,大家很自在,唯有阿難的情緒無法控制,跑出來外面哭,佛陀將舍報圓寂。

  那個當中有一位尊者趕回來時,看到阿難在那里放聲大哭,他就向阿難提醒,阿難啊,這個時候,不是你在這里哭的時候,有事情,你要趕快去辦,所以阿難受到阿那律陀的指點,才趕快又回來請教佛陀,將來僧團里面要如何降伏,將來要講經(jīng)的時候,要以什么為開頭等等。

  這都是那個時候,阿難情緒無法控制時,阿那律陀提醒他,其實阿那律陀,也是釋迦族里面的貴族,不只是貴族,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也是阿難的堂兄,所以這是凈飯王的兄弟,所生的孩子。

  阿[少/兔]樓馱

  亦云阿那律陀

  亦云阿尼盧豆

  此云無貧

  亦云如意

  乃白飯之子

  說到阿那律陀的過去是很精進,很善良,那念心,他不忍心貧窮的人,所以他時時布施,不只是布施,他還對修行者很尊敬,所以因為這個因緣果報,累世都是無貧都是富有,生在富有人家。

  這生就是在王族里面,他后來出家了,出家之后,他也是很想要精進,卻是每次佛陀開始要講經(jīng)時,他就是在那里打盹,坐下來,佛陀開始講話,他就開始打盹,佛陀若看到,就很氣,所以有一天就說,你這么愛睡,去生在蛤蚌中,兩個蓋子蓋住,就可以安心睡。

  那個時候受到佛陀在那個當中,這么強烈的鞭策,從此開始,眼睛就不閉,從此開始,非常的精進,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眼睛若閉上,他就用草將眼睛撐開,就是要練成絕對不昏沈。

  不過還是人啊,在這當中不讓眼睛閉上,變成眼睛失明了。

  有一天他要補衣服,要穿針線,要穿穿不過去,眼睛看不見,自己要補衣服,要穿針線時,就喊,誰啊,哪位大德,你們慈悲,來替我穿一支針線,這當中剛好佛陀走過那個地方,聽到他的聲音,走近他的身邊,就接下他那支針線,幫他穿過去。

  佛陀沒有出聲,但是阿那律陀有感覺,走近他的身邊,幫他穿針線的人是佛陀,趕緊頂禮,佛陀就問他:「你為什么眼睛看不到?」

  他就說:「懺悔,因為我聽法都會打盹,佛陀的鞭策,我開始立愿,發(fā)奮忘食,不只是減食,我還要減睡,不只是減食、減睡,我連眼睛都不讓它閉下來!

  佛陀就嘆一口氣,這就是你的愚癡,我們要知道,修行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吃飯可以調(diào)理生理,身體的健康,睡眠就像我們肚子餓,需要飯食,需要吃飯,眼睛看很多東西也要休息,就像在吸收營養(yǎng)一樣,你竟然極端的修行,致使你的眼睛看不到。

  阿那律陀說,我沒有遺憾,我心很自在,雖然我的肉眼看不到,不過我的心眼看得到,佛陀在那當中微笑了;是啊,你的心眼看得到,看,我這樣走近,你就能知道是我,能分別,我相信你的心眼如天眼。

  從今以后,你能修眼睛不必用肉眼,你能看世界人生,看天地萬物,能很清楚,你要好好運用你的天眼,就是要入心。

  這是佛陀和阿那律陀,雖然他們在俗時是堂兄弟,出家之后就是師徒,佛陀對他的疼愛,不希望他懈怠,所以看到他在打瞌睡,他的心不舍,希望能啟發(fā)他的慧命,所以才會那么激烈呵斥他。

  就是那個時候,他才整個覺醒起來,但是自己不會好好去節(jié)制,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所以才會損傷了他的眼睛,但是佛陀還是慈悲,就能這樣鼓勵他,雖然肉眼已經(jīng)壞了,心眼能成長,你能訓練天眼通,所以阿那律陀,也有人說天眼頭陀。

  所以在《阿含經(jīng)》中就說:

  我佛法

  天眼徹視者

  阿那律為第一

  他用功修行,所修成的就是天眼,我們平時說,心眼,都是從心,很用功去投入,這樣自然他能看到天下萬事物。

  看看我們在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的眼睛看不到,但是他在做工作,比別人更俐落,做得更好。

  所以各位,我們的心眼要好好顧好,心眼比肉眼更重要,何況我們?nèi)粘I钪?心眼若明,我們的心地就善良了,我們的心眼若明,對人互相尊重,我們自然煩惱去除,就心得自在,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