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佛教的慈悲主義》

  談到佛教,大家總是說:「佛教以慈悲為懷」,慈悲是婦孺皆曉的名詞,慈悲為懷是人人耳熟能詳?shù)目陬^禪,但是許多人不了解慈悲的真正意義。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雖然有無量的法門、教義,但是皆以慈悲為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教菩薩道,更是慈悲精神的實踐與完成。般若經(jīng)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yǎng)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激發(fā)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是無法成就菩提大道的,因此慈悲心是菩薩行的必要條件。下面從四點來說明佛教的慈悲思想:

  一.慈悲的意義與層次

  一般人都知道慈悲,甚至自己也在奉行慈悲,但是對于慈悲的意義與層次卻不一定能透徹了解。譬如某人做了破壞公益、傷害他人的事,必須接受懲罰時,有些人會為此人求情說:「請你慈悲饒了他!」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了姑息縱容,實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那么慈悲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呢?有人說慈悲就是愛,但是世間上的愛有染污性,處理不當(dāng)時,反而變成痛苦的淵藪、煩惱的來源。慈悲是凈化的愛、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能的服務(wù)濟助,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愿心;集合了愛心、智能、愿力、布施,就是慈悲。

  慈悲如良藥,身體有了病痛,藥物可以醫(yī)治沉年痼疾;心理有了傷痛,慈悲的清涼法水,能撫慰受創(chuàng)的心靈。慈悲如船筏,在茫茫無際的生死大海,有了慈悲的舟船,能夠沖破驚濤駭浪,到達安樂平穩(wěn)的目的地,免除在愛河欲流中滅頂?shù)奈ky。慈悲好比光明,有了慈悲的光明照耀,能夠破除黑暗,如實的看清世間的真相。有了慈悲的光明,人間充滿著希望,前途有無限的憧憬;顛沛困頓的逆境,有了慈悲的依怙,都能化險為夷、轉(zhuǎn)逆為安。

  慈悲就像伴侶,隨時陪伴在我們的身邊,給我們鼓勵勸勉,有了慈悲的善友,必能無事不辦,所到亨通。慈悲彷佛一顆摩尼寶珠,污濁的水中放入明曜的摩尼寶珠,可以雜質(zhì)沉淀、清澄見底;在復(fù)雜混亂的人間,有了慈悲的摩尼寶珠,能照破一切昏迷,化復(fù)雜為單純,轉(zhuǎn)混亂為寧靜。

  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間所以使我們戀棧,是因為人間有慈悲。一個家庭如果缺乏慈悲,縱然再豪華舒適也形同冰窖;一個服務(wù)機關(guān)如果沒有慈悲,即使待遇再優(yōu)厚,也難留住人心。親人彼此沒有慈悲的心,形同陌路,誰也不愿經(jīng)常往來。許多人家中供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就是希望把慈悲帶入家庭。

  慈悲的層次有以下十種:

  (一)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

  什么是消極的慈悲,什么又是積極的慈悲?民國七十三年,臺南監(jiān)獄要槍決死刑犯徐東志,要槍斃時,臺南監(jiān)獄的工作人員,都覺得自己該行慈悲,不愿意執(zhí)行槍決的行動。臺南監(jiān)獄沒辦法只好遞呈公文,請司法部轉(zhuǎn)呈到國防部,征求派遣四位憲兵來槍決徐東志。殊不知臺南監(jiān)獄的工作人員不肯槍斃徐東志,比較慈悲呢?還是執(zhí)行槍決的四位憲兵比較慈悲?臺南監(jiān)獄里的工作人員,是消極的慈悲;那四位憲兵執(zhí)行國家的法令,槍決犯人,殺一安百,維持國家的公共秩序,這是積極的慈悲。所以我們講到慈悲,是大仁大義,大忠大勇,對一人慈悲,而害了全體的生命安危,不是真正的慈悲,只是一時的婦人之仁。

  (二)熱鬧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今日的社會人士有時一窩蜂的去救濟、救災(zāi),這是熱鬧的慈悲。如有人遭逢意外變故,或遇到水災(zāi)、火災(zāi)、地震等災(zāi)難,整個社會動員起來,發(fā)揮愛心捐獻,電臺、電視、報紙也爭相報導(dǎo),鼓動老百姓們?nèi)ゾ葹?zāi),這就是熱鬧的慈悲。

  我們的社會固然需要熱鬧的慈悲,但是更需要寂寞的慈悲,所謂寂寞的慈悲,就是默默地行善,去幫助被社會遺忘的苦難者。有更多住在窮鄉(xiāng)僻壤的苦難災(zāi)民,甚至許多的不幸家庭,以及生活艱難、殘障無依的不幸者,更需要社會大眾伸出援手,默默地去施與寂寞的慈悲。

  (三)直接的慈悲、間接的慈悲

  自己有力量、有錢財,直接去幫助苦難的人,是直接的慈悲。有的人很會賺錢,但自己不會行布施,別人代替他行善,則是間接的慈悲,譬如先生、兒子賺錢,太太、媽媽替他布施行善。家人間接行善固然有功德,但是我們?nèi)绻軌蛴H自去助人,不是更能直接體會到行善最樂的好處嗎?

  (四)廣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所謂廣大的慈悲,是對社會大眾普遍無私地行布施,平等無別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另外,如說一句好話,幫別人一點小忙,看起來是微小的一句話、一件小事,實際上這一句話、這一件事的幫助,影響力巨大,這種瓢飯滴水的微小慈悲,也能成為廣大的慈悲。

  (五)一念的慈悲、無限的慈悲

  偶然生起的一時慈悲叫一念的慈悲,而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就是無限的慈悲。過去有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叫乾達多,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定睛一看,腳下一團黑黑的東西,一腳正要踏下去,他忽然生起一念慈悲:「蜘蛛小小的生命,我又何必把它踩死呢?」于是提高腳步,向前跨出,挽救了蜘蛛的一條生命。

  乾達多平日窮兇極惡,做盡壞事,因此死后墮入無間地獄,接受刀剮火煉的痛苦,正當(dāng)他在受苦時,突然從空中飄下一條銀光閃閃細(xì)如鋼針的蜘蛛絲,這是他生前的一念慈悲,讓蜘蛛免于一死,得到的果報。他見到蜘蛛絲,彷佛身陷大海見到慈航般,攀著蜘蛛絲奮力的往上爬,哪知低頭一看,許多地獄眾生也跟在后面攀爬,他轉(zhuǎn)念一想:這么細(xì)小的蜘蛛絲,怎么負(fù)荷得了眾人的重量,萬一蜘蛛絲折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fù),永無解脫之期了嗎?于是伸腳把尾隨而來的同伴,一個一個踢了下去。當(dāng)乾達多用力踩踢同伴時,蜘蛛絲突然斷裂,乾達多和所有地獄眾生,一起掉入黑暗無底的地獄中,再度接受地獄無盡的熬烤之苦。一念的慈悲,使萬惡不赦的乾達多也有得救的機會,但是不能行廣大的慈悲,乾達多仍要墮入地獄之中受苦。

  (六)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

  有緣的慈悲,是幫助和我們有血緣交誼關(guān)系的家族、朋友或鄉(xiāng)知。無緣的慈悲,是我雖然不認(rèn)識對方,和他沒有任何關(guān)系,但是看到別人受苦受難,發(fā)慈悲心,給對方一些助力。有緣的慈悲容易做到,無緣的慈悲難以實踐,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七)有情的慈悲、無情的慈悲

  有情的慈悲,是給對方歡喜、快樂、幸福、方便,讓對方感受到人情味。無情的慈悲,如父母打罵小孩,師長處罰學(xué)生,看起來是無情,但這個無情的慈悲有時勝過有情的慈悲;有情的慈悲如春夏的陽光雨水,無情的慈悲如秋冬的霜雪寒冰,草木固然需要春夏的陽光雨水,也需要秋冬的霜雪寒冰。愛的攝受和力的折服,都是一種慈悲。

  (八)有求的慈悲、無求的慈悲

  有求的慈悲,是指我們對某人施惠,希望對方感恩圖報于我,為我贊美幾句好話,做幾件好事。無求的慈悲,只希望對對方有所幫助,不求對方有絲毫的報答;是一種為善不欲人知,但求施與,不冀回報的樂行。

  有位信徒請教趙州禪師說:

  「禪師,像您這樣有修行、有慈悲心的大善知識,有沒有煩惱?」

  「不瞞你說,我有許多的煩惱!冠w州禪師回答。

  「您這么一位有悲愿的高僧,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煩惱?」信徒納悶再問。

  「因為你有許多煩惱,所以我也有許多的煩惱。如果我沒有煩惱的話,那么我們彼此之間又如何交流呢?」

  「禪師,您將來會不會墮入地獄呢?」信徒又追問。

  「當(dāng)然會墮入地獄呀!」

  「像師父這樣的大菩薩,為什么還會墮入地獄呢?」

  「如果我不墮入地獄,地獄的眾生靠誰來拯救呢?」

  像趙州禪師「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共挥嬕患盒腋5拇缺,就是菩薩的慈悲,佛的慈悲。

  (九)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

  有相的慈悲,是指一個人行了慈悲之后,念念不忘于心,覺得我是個能實踐慈悲懿行的施者,對方是接受我慈悲濟助的受者,如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印經(jīng)建寺、度眾出家,有多少功德?」就是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是《金剛經(jīng)》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著一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沒有施者、受者、施物的對待觀念,甚至也沒有了慈悲的意念,是一種無私無念的自然悲行。

  (十)一時的慈悲、永恒的慈悲

  常人有時也能行慈悲,但是往往如朝露照日,隨境而退轉(zhuǎn)消失,這是一時的慈悲;諸佛菩薩的慈悲像源源不斷的活水,累劫累世度眾不倦,這就是永恒的慈悲。諸佛如來「三不能」中的不能度盡一切眾生,因為眾生如虛空般無窮無盡,如來度眾的悲心慈行也綿綿無有止盡。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永恒的慈悲;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苦海常作度人舟」,也是永恒的慈悲。

  慈悲的種類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1.眾生緣的慈悲:凡夫的慈悲愛行。以自己的父母、妻子、親屬等彼此具有因緣關(guān)系者為對象,施予對方財物關(guān)愛。這種慈悲對象不廣大,并且含有私情私愛。

  2.法緣的慈悲:二乘菩薩的慈悲。二乘菩薩認(rèn)為一切諸法皆是虛幻,由緣所生,隨緣度化眾生,給予所需。

  3.無緣的慈悲:諸佛如來的慈悲。如來視一切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眾生都要度化攝受。

  俗語說:「仁者無敵」,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慈悲沒有對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的魔難。什么是佛的心?能夠流露出慈悲喜舍的心者,就是佛的心。我們是否具足佛性,端看我們的真如自性能不能流露出慈悲喜舍,有了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就等同諸佛如來的佛心

  二.慈悲的對象與戒律

  科技文明發(fā)達的現(xiàn)代化時代里,最大成就是發(fā)明比科技文明更為重要的人際溝通。如何才能做到人際間的完美溝通交流?只有實踐慈悲,人際關(guān)系才能更和諧美好。

  慈悲雖然重要,但是慈悲如果沒有智能為前導(dǎo),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產(chǎn)生反效果。慈悲應(yīng)用不當(dāng),會成為濫慈悲,有時應(yīng)該慈悲卻不知慈悲;有時看似不是慈悲的行為卻是大慈悲,有時看似慈悲的舉止反而不是慈悲。因此只有慈悲,沒有智能,好比飛鳥片翼、車輿單輪,無法飛翔行走,圓滿成功。

  所謂不應(yīng)該慈悲而濫行慈悲者,如父母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看似慈悲,其實卻害了孩子。孩子做錯事,不加以處罰,縱子行兇,也是不當(dāng)?shù)拇缺;蛘卟幻魇吕聿际┧私疱X為非作歹,助紂為虐,都是不應(yīng)該慈悲而慈悲。

  所謂應(yīng)該慈悲而不慈悲者,如看到有人破壞社會的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退縮不敢去做。有人熱心興學(xué)辦教育,培養(yǎng)青年人才,不但不能參于贊助,隨喜贊歎,反而加以破壞毀謗,凡此,都是應(yīng)該慈悲而不慈悲。

  不是慈悲而慈悲的,如殺一個強盜而救了成千上萬的百姓;殺生看起來是不慈悲的,可是為了救更多的人,其實是在行大慈悲。

  道教中有茅山三道士,他們本是相邀一起修道的三位師兄弟,成道后,年輕的小師弟坐在中間接受優(yōu)厚的供養(yǎng),而兩位師兄郤坐在旁邊,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這三位師兄弟路過一個村莊時,夜宿在一戶人家里,這戶人家的婦女剛死了丈夫,遺下七個嗷嗷待哺的子女。第二天要上路時,小師弟對兩位師兄說:「你們兩位前往參學(xué),我決定留在這里不走了。」

  兩位師兄對師弟的言行非常不滿,認(rèn)為太沒有志氣了,出外參學(xué),才見到一個寡婦就動心想留下來,不去修道,太沒有節(jié)操了,兩人氣憤的拂袖而去。

  這位新寡婦人自覺年輕,獨自撫育七個年幼的孩子實在不容易,她看到三師弟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許。師弟說:「你的丈夫剛死不久,我們馬上結(jié)婚實在不好,你應(yīng)該先為丈夫守孝三年!谷旰,女方提出結(jié)婚的要求,三師弟又拒絕說:「我現(xiàn)在就和你結(jié)婚實在對不起你的丈夫,讓我也為他守孝三年吧!」

  三師弟守孝三年之后,女方再度提出結(jié)婚的希望,三師弟說:「為了彼此將來的幸福美滿、心安理得,讓我們共同為你的丈夫守三年孝再結(jié)婚吧!」如此經(jīng)過了九年,這戶人家的兒女都已長大,三師弟自覺幫忙這一家人的心意已經(jīng)完成,就離開這個家庭,獨自步上求道的路。

  這位小師弟看起來好象是貪戀繁華,為五欲所動,實際上由于他的慈悲,使他最早得道,也因此被供奉在中間,接受萬民的禮拜

  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夫人,平時穿著樸素,不裝扮也不喝酒。有一天她刻意打扮了自己,并對波斯匿王說:「國王,請你命人準(zhǔn)備一桌酒席,讓我們來談?wù)勑?享受快樂!共ㄋ鼓渫鹾軞g喜,但是心中奇怪平日守戒嚴(yán)謹(jǐn),滴酒不沾的王后,為什么忽然想飲酒作樂呢?末利夫人和國王喝酒時,波斯匿王忍不住問道:

  「你今天怎么想到要喝酒呢?」

  王后說:「這樣好吃的酒菜、飯食,恐怕以后再也吃不到了,因此要和國王好好的享受!

  「為什么呢?」

  「聽說這位很會煮菜的御廚,觸犯了國王,你要砍他的頭!

  國王突然想起昨天打獵回來,御廚因為一時怠慢,于是下令斬殺他的事。經(jīng)王后的提醒,國王趕快下令賜御廚無罪。末利夫人以她的慈悲心挽救了御廚的生命,看起來好像破戒,但是這種不顧己身利益,只為他人安危著想的胸懷,正是不是慈悲而慈悲的菩薩行。

  說謊打誑語本來是犯戒的惡行,但是出于愛護對方的方便誑語,有時反而是一種慈悲。如醫(yī)生安慰絕癥的病人,說他病況很安穩(wěn),老百姓向惡徒謊報假消息,都是一種不是慈悲而慈悲的行為。

  有一位修道人在山里修行,獵人追趕著野雞,野雞逃命地躲到修道人的袈裟下面。獵人問修道人說:「你有沒有看到我追趕的野雞?」修道人若無其事的回答:「沒有!惯@種誑語看起來是說謊,可是為了挽救一條生命,他表現(xiàn)出的其實是諸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不是慈悲的,有時候是慈悲;是慈悲的,有時候反而不是慈悲。如放生本來是慈悲,但是放生不當(dāng)反而成為殺生的愚行。曾經(jīng)有人從國外買食人魚回來放生,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魚放在水中不僅會吃魚蝦,更可能吃人害生,這能算是慈悲嗎?有些人為了表示慈悲,到處放生,但是放出去的動物水族,由于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一時不能適應(yīng),因此而喪命的更是不勝枚舉。有些社會人士買了烏龜放生,可是烏龜卻把放生池里的魚咬死了,看起來是行慈悲,實際上是不慈悲。商人為了因應(yīng)顧客放生,于是到處捕捉魚、鳥、烏龜來賣,這是慈悲嗎?沒有智能的放生,害死的生命更多。

  今日的社會充滿暴戾殘忍的現(xiàn)象,如何才能改良社會這種兇暴之氣呢?心需要慈悲。佛教有一句詩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社會這種殘殺的現(xiàn)象,是我們的兇殘劣行,如烏云般把慈悲的本性掩蓋了,殺害小生靈習(xí)以為常,殺戮人類生命,引起悲慘的大戰(zhàn)爭,也就不以為意了。

  每年春天來臨,那些路過恒春的候鳥,總會遭到殘忍的捕殺,我們從來沒有想到對嘉賓應(yīng)該友善有禮,反而理直氣壯的殺害它們。白居易的詩說:「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為了我們一時的口食之貪,而拆散別人的骨肉,何其的殘酷!

  如何行慈悲,要注意兩點:

  第一要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換個立場為別人著想,就能興起慈悲的念頭。過去有個外國人喜歡打獵,捕殺無數(shù)的動物。有一次打獵迷了路,被野人抓住,野人把他吊起來,升起熊熊烈火,打算烤吃他,這時他才想起自己過去打獵殺害弱小動物時, 它們所受的苦楚。黃山谷有一首詩說得很好:「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苦惱從它受,甘肥任我選;莫教閻羅斷,自忖應(yīng)如何?」一切眾生和我本來為一體,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因為身軀的不同,就將 它殘殺吃食,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眾生的痛苦上,不用閻羅王來斷罪,我們自己想想也知道不應(yīng)該;如此而仍不知慈悲,真是禽獸不如了。

  第二要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眾生和我本為一體,骨肉血緣的至親固然要愛護他,即使是仇人債主也要平等納受他,甚至要視冤家寇讎如同親眷家族,能夠如此泯除仇恨之心,慈悲之念自然產(chǎn)生。古人說:「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构湃藶榱藨z憫老鼠饑餓無食,特地留下剩飯;為了慈恤飛蛾撲火,不敢輕易點燈,在慈悲之前,原本令人厭惡的老鼠也得到了難得的關(guān)愛。

  三.慈悲的力量和價值

  只要我們有一念之慈,萬物皆善;只要我們有一心之慈,萬物皆慶。一念慈悲,不會傷害萬物,萬物當(dāng)然歡喜;一心來實踐慈悲,萬物受到愛護,當(dāng)然就會慶幸!敢蝗舜缺,眾皆伴侶」,如果一個人實踐慈悲,大家都可以做我們的朋友!溉f人慈悲,法界一如」,如果社會大家都能慈悲,普天之下就能如兄弟手足一般相親相愛。

  佛教的慈悲,不僅是微笑、贊美而已,有時嚴(yán)厲的折服也是慈悲。我們到寺院拜佛時,一進山門,會看到一尊笑容滿面身軀胖大的彌勒佛,坐在山門口很歡喜的迎接我們,這叫做慈悲的攝受;但是進了山門之后,在彌勒佛的后面,有一位手拿金剛降魔杵,身穿盔甲,看起來很勇猛威武的韋陀護法天將,就是以威力的慈悲來折服我們的煩惱。

  有的人在愛的慈悲鼓勵中可以進步,有的人在嚴(yán)厲的折服里有所警惕。好比春天的和風(fēng),夏天的雨水,固然能使萬物生長;秋天的嚴(yán)霜,冬天的寒雪,也能使萬物成熟。如《禪林寶訓(xùn)》云:「煦之孕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挂詯鄣拇缺z受眾生,一般人比較容易明了,以力的慈悲來折服眾生,可能難以理解。

  日本空也上人出外弘法時,經(jīng)過一條山路,突然竄出兇狠的強盜,拿刀向他要過路費?找采先丝戳酥,不覺掉下眼淚,強盜們一看哈哈大笑:

  「這么一個貪生怕死的出家人!

  空也上人回答說:「我是想到你們,年輕力壯不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卻成群結(jié)黨去打家劫舍,眼看將來就要墮入地獄去受苦,我替你們著急才流下眼淚!

  強盜們聽了空也上人如此慈悲的言語,終于拋棄貪妄瞋恨的心,后來成為空也上人的弟子。無論如何強暴斗狠的土匪強盜,在慈悲之前,也會被感化成柔順善良的百姓,慈悲的力量真是無堅不摧、無難不克。

  恒順禪師在佛殿打坐時,有一個小偷躡手躡腳走進佛殿,小偷看到大殿上擺有一袋七月十五盂蘭盆會供僧的米,就伸手偷拿米,正要舉步離開時,禪師突然睜開眼睛大喝一聲:

  「站住!」

  小偷驚詫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忽然聽見禪師說:

  「你拿走佛祖的米,不道聲謝謝就走了嗎?」

  小偷一聽,轉(zhuǎn)頭向佛祖圣像,漫不經(jīng)心地應(yīng)了一聲:

  「謝謝!」

  然后扛著那一袋米大搖大擺地走了,小偷不久被警察抓到了,招供之后,警察把他抓來見恒順禪師說:

  「他是否偷了寺廟里的東西?」

  「沒有呀!购沩樁U師平靜地回答。

  「和尚,你不用為他隱瞞,他已經(jīng)一五一十對我們招供了!

  「這個人確實到寺廟拿了一袋米,但是他不是偷竊,而是向佛陀借用,因為他臨走時曾經(jīng)向佛祖道聲謝謝。」這個小偷聽到恒順禪師為他如此辯白,心里很感動,服完刑后,就跟著恒順禪師出家,成為一位很好的修道者。

  慈悲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世界上的人,依身份的不同有他不同的依靠力量,如小孩以哭叫為力量:他要出去游玩,大人不滿他的意,他「哇」的哭鬧起來,大人沒辦法只好抱他出去蹓躂;女人以撒嬌發(fā)嗔為力量:只要太太一生氣,先生就六神無主了;國王以權(quán)勢為力量;羅漢以精進勇猛為力量,佛菩薩則以慈悲為力量,由慈悲所發(fā)揮出來的力量,可以克服世間一切的困難,無往不利。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放棄了世間的榮華富貴、王位威勢,沒有武器,沒有權(quán)力,他只是憑著一顆慈悲的心,卻降服了全印度。頑逆的提婆達多,因佛陀的悲心,乖乖的俯首懺悔;兇惡殘暴的狂象,見到佛陀慈悲的樣子,馴服的跪在佛陀面前;喪智好殺的盎掘魔羅見到慈悲的佛陀,也放下屠刀,皈順在佛陀的座下。因此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刀槍武器,更不是權(quán)位勢力,而是慈悲的力量。佛陀的慈悲,曾經(jīng)讓眾生得到庇護安樂,現(xiàn)在他的慈悲思想,更引導(dǎo)著全世界人類,邁向光明幸福的康莊大道。

  在我們?nèi)粘5纳钪?有許多貪欲的煩惱、瞋恨的煩惱、驕慢的煩惱、怖畏的煩惱,擾亂著我們的心,使我們的生活不得安寧。如何對治這些煩惱呢?

  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貪欲,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瞋恨,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驕慢,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怖畏。如淫欲心重的人,看到女性,生起一念慈悲,把她當(dāng)做自己的母親或姐妹;看到男性,把對方視同自己的父親或兄弟,淫欲的心自然會熄滅下來。在錢財方面,常常思想我應(yīng)當(dāng)多布施別人一點,我應(yīng)當(dāng)多幫忙別人一些,抱著慈悲喜舍的心,貪欲的心怎么會生起呢?瞋恨心起來時,可以觀想殿宇中大慈大悲的佛菩薩圣像,慈心一發(fā),瞋恨之火自然止熄。有一首詩說:「慈心一任蛾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雨笠煙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瞋!共_恨心、驕慢心生起時,慈悲是最好的對治方法,忍耐是最好的對治方法。

  夢窗國師有一次搭船渡河,要到信徒家里做佛事,當(dāng)船正要開航離岸時,有位帶著佩刀、拿著鞭子的將軍,站在岸邊大聲喊道:

  「喂!等一下,載我過去!」

  全船的人說:「船已經(jīng)開了,不可以再回頭!

  夢窗國師說:「船家,船還沒有走多遠(yuǎn),給他方便,回頭載他吧!」撐船的人看到是一位出家人說情,就回頭讓那位將軍上了船,哪里知道這個將軍一上船,看到船里坐著一位出家人,就拿起鞭子抽打夢窗國師說:

  「和尚!閃開一邊去,把坐位讓出來!」

  這一鞭重重地打在夢窗國師的頭上,血汨汨地流了下來,國師一言不發(fā)把位子讓了出來。大家看了都非常害怕,噤若寒蟬。船開到對岸,夢窗國師跟著大家下了船,走到江邊,默默地把凝結(jié)的血塊洗掉。這位蠻橫的將軍覺得對不起夢窗國師,于是上前跪在國師面前懺悔,國師心平氣和的說:

  「不要緊,出外人心情總是急躁些!

  是什么力量降服了這位驕慢粗魯?shù)膶④?是慈悲的力量。慈悲的力量可以化解瞋恨為和平,轉(zhuǎn)變暴戾為祥瑞。在慈悲之前,頑石也會點頭,強盜也能感化。

  四.慈悲的實踐與完成

  慈悲不僅是理念上的了解,慈悲更應(yīng)該是行動的實踐?鬃拥摹赣薪虩o類」,是對受教者無別的一種愛心,也就是慈悲心。杜甫曾發(fā)愿說「安得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了千萬間的華宇美屋,就可以讓天下居無定所的人,有一個遮蔽風(fēng)雨的地方,這也是一種慈悲心。

  孟嘗君門下有食客三千人,他對貧苦的朋友有慈悲心,因此許多名士都來投靠他。溈山靈佑禪師,臨終示寂時,告訴弟子:「我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希望轉(zhuǎn)世天國乃至再來做人。我發(fā)愿來世出生為水牯牛,替大家服務(wù),為眾生代勞!轨`佑禪師這種「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佛教中有位菩薩,叫做代受苦菩薩。為什么這位菩薩叫做代受苦呢?因為他有慈悲心,愿意為眾生承受一切的苦難。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曾割肉餵鷹、舍身飼虎,修持各種的慈悲利行。佛陀的慈悲濟生,就是代受苦菩薩的化身。 它曾出生為一條大龍,這條大龍曾經(jīng)受過五戒,有一次當(dāng) 它睡熟時,發(fā)現(xiàn)有許多蟻蟲附在它身上,吃它的肉,大龍被咬得痛醒過來。一看這么多蟻蟲在啃噬它的肉,心想如果它稍微一翻動,勢必會壓死這許多的生命,自己受過戒律,怎么可以輕易殺生呢?因此忍受著被蠶食的痛苦,一動也不動,用它的血肉生命與蟻蟲結(jié)緣。雖是畜生的龍類,有時卻比人類更有慈悲心。

  天上老鷹捕捉小雞,母雞雖然明知不是老鷹的對手,但是為了保護小雞,不得不奮力抵抗,這是慈悲。蛇通常是卵生的,但是有一種胎生的毒蛇,當(dāng)它要生產(chǎn)時,會尋找一種尖銳的竹子,自己刺上利竹,剖開肚子生下小蛇,母親這種犧牲自己的行為也是慈悲。

  三義銅鑼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曾經(jīng)發(fā)生一件連環(huán)大車禍,其中有一家人全家罹難,當(dāng)救護人員用力弄開毀損的車子時,忽然聽到車內(nèi)有孩子的哭聲,趕緊上前仔細(xì)一瞧,原來有一個小孩子,正躺在奄奄一息的母親懷中。大家七手八腳將襁褓中的孩子抱起來,此時彌留中的母親,突然睜開眼睛,氣如游絲地看著救護人員說:「拜托你了!谷缓箐廴婚L逝。是什么力量使這位母親忍耐到最后一刻呢?是慈悲的力量。

  這個宇宙充滿了慈悲,我們要懂得欣賞,學(xué)習(xí)接受,如果不能體會相應(yīng),縱然佛陀出現(xiàn)眼前,也無法領(lǐng)略慈悲的可貴。有位信徒信佛虔誠,有次遇到水災(zāi),大水漫淹屋中,他只好爬到屋頂上避水,水慢慢地漲高,終于淹到了他的腳下,他急忙地念道: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趕快來救我呀!」正當(dāng)他聲嘶力竭高聲求救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有位高山族駕了一艘獨木舟過來救他:

  「快上來,我載你到安全的地方!

  可是他卻驕慢地說:「我不要你救我,我要觀世音菩薩來救我!鼓侨酥缓们那牡伛傋。洪水繼續(xù)上漲,漲到了腰部,他很著急地念:

  「觀世音菩薩趕快來救我喲!」危急中,茫茫一片的大水里,有人開來了一艘快艇,好心地說:

  「哎呀!好危險哪!趕快上來!

  「哼!我一生最討厭科技文明,凡是機械的東西我都不喜歡,我要我所信仰的觀世音菩薩來救我!

  快艇碰了個軟釘子,只好「噗!噗」又開走了。洪水漸漸漲到了這人的胸部,他仍然仰天大喊:「菩薩來救我!」眼看危在旦夕,突然空中來了一個美國人,駕著一架直升機來救他:

  「喂!我放下繩子把你吊上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你是外國人,我討厭你!惯@人頑固地拒絕。

  結(jié)果這位信徒終于被淹死了。由于信仰堅定,死后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了阿彌佛陀之后,向阿彌陀佛抗議說:「像我這般虔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圣號,可是菩薩卻沒有來救我!

  阿彌陀佛告訴他:「當(dāng)你被水淹到腳下時,觀世音菩薩趕忙派條獨木舟去救你,你卻嫌對方是高山族不喜歡;菩薩不得已,只好再派只快艇去救你,你又厭棄機械文明不肯上艇;眼看水已經(jīng)快要淹到你的頭部,觀世音菩薩火速派架直升機去搭救你,你又不愿意。菩薩一次一次慈悲地救你,你不但不能感恩,還嫌這怪那的,怎能說菩薩沒救你呢?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宇宙之間充滿無限的生機,哪一樣不是菩薩的現(xiàn)身,哪一樣不是菩薩慈悲的顯現(xiàn)呢?

  如何才能實踐慈悲,完成慈悲?

  我們應(yīng)該和諸佛菩薩一樣地慈悲,我們的一雙手,要變成慈悲的手,「愿將雙手常垂下,撫得人心一樣平!刮覀冇袃芍谎劬,要使眼睛變成慈悲的眼睛,慈眼等視眾生,我們要培養(yǎng)慈悲的口、慈悲的面容、慈悲的步伐、慈悲的樣子、慈悲的笑貌、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音聲、慈悲的眼淚、慈悲的心,使自己與慈悲冥合成一體,不但我們自己要慈悲,進一步還要使整個宇宙都充滿慈悲。天上的云是慈悲的云,覆蓋著我們;大地是慈悲的花草、慈悲的樹木,向著我們微笑,給我們蔭涼;世間到處是慈悲的路、慈悲的橋、慈悲的山、慈悲的水。

  我們要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的四攝法來行慈悲,我們要以自他互易的觀念來行慈悲,我們要抱持人我一如的胸懷來行慈悲,我們要以冤親平等的修持來行慈悲,我們要以「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的愿行,來完成慈悲的無上佛道,努力做一個慈悲的人,把家庭建設(shè)成慈悲的家庭,使我們的社會成為慈悲的社會,國家是慈悲的國家,娑婆世間是個充滿慈悲的國土,讓愛心遍宇宙,慈悲滿人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