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札記 緣生要義
緣生要義
一切有為法,包括生物、植物、社會、自然等現(xiàn)象,均待緣生,非梵天、神靈主宰生,亦非無因自然生。世上決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因果分明,不容雜亂。因、緣、果三義,是佛法的中心,通于五乘。
《中論》云: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
不自生者,待眾緣故;不他生者,以自種生自果故;不共生者,非眾緣都作親因,生果有自性,生因不容雜亂故。不無因者,非無因自然生故。是固知無生者,因緣生法,無實體性,假名如幻故。
現(xiàn)依唯識學,略釋緣生要義:一、四緣義;二、十因義;三、五果義;四、三種緣起義。
一、 四緣義
(一)因緣
因緣者,《成唯識論》云:“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因緣之體有二:一種子,二現(xiàn)行。
種子者,系潛藏于第八阿賴耶識中的功能差別,雖無形象,而有勢力,能正為因親生自果。
此種子有二:一等流種,亦稱名言種;二異熟種,亦稱業(yè)種。由色、心、善惡無記,有漏、無漏等種子各生自果故,平等流類,故名等流。由業(yè)種為增上,感生異熟報體,引業(yè)感總報,滿業(yè)趕別報,《八識頌》云:“動身發(fā)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yè)力牽”,造業(yè)以第六意識的思心所為主,由思發(fā)動身語,為強有力的意志造作力量。
現(xiàn)行者,現(xiàn)謂顯現(xiàn),行謂生起,即本識種遇緣生起的前七識心心所及色法,此現(xiàn)行為因,復熏成自類種藏于本識。種現(xiàn)生熏為同時因果;種未遇緣時,種子前后相續(xù)為異時因果。
(二)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者,《成唯識論》云:“等無間緣,謂八現(xiàn)識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后心心所之續(xù)生,必賴前心心所為緣,同類相等,無有間斷,而得開導引生。例如行者初見道心,必由前世第一法的無間定為之開導。又如相間道必由真見道后無間相續(xù)而起。此緣體僅限于現(xiàn)起的心心所法,非無為法及色法。
(三)所緣緣
《成唯識論》云:“所緣緣者,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謂作所緣之法,非龜毛兔角,龜毛兔角是無法,不能作所緣緣。此所緣之法,為心心所所慮所托。所托者,謂托此法而生起,所慮者,謂仗此法而緣慮故。故此所緣法,望于心心所必具三義:一是挾帶己相故,二是托己而起故,三是緣慮于己故。為心心所所緣之緣,名所緣緣。此又分親與疏兩種:親所緣緣即識體生起時,見分緣識所變之影象,屬親相分。疏所緣緣即識挾帶外本質(zhì)塵(根身山河大地)變相而緣,此本質(zhì)塵與內(nèi)有間隔故,屬疏相分。
(四)增上緣
增上緣者,《成唯識論》云:“增上緣,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于余法,或順或違”。
增上,即是對他法生起的助力,如谷種之生,必須靠水、土、陽光、肥料、人工等,才能生長。八識之生,亦各有增上緣,如眼識九緣,耳識八緣,乃至第八識四緣等。
凡增上緣,皆有正負二種功能,正是順緣,負是逆緣。如谷種靠水、土、陽光、肥料、人工的培養(yǎng)得以滋長是順緣;而酷日、暴風、水澇、冰雹等則是逆緣。修行人遇名師善友是順緣,而邪師邪友的阻擾則是逆緣。
心心所法、色法、善、惡、染、凈等法都互作增上。
二、十因義
據(jù)《瑜伽師地論》三十八卷解釋:
(一)隨說因:謂一切法,以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由言說故能顯諸法,故名隨說因。
(二)觀待因:觀待于此,此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如觀待手,手為因故,有執(zhí)持業(yè);觀待于足,足為因故,有往來業(yè);觀待饑渴故,饑渴為因,于諸飲食,若求若取;觀待有漏皆苦故,以有漏皆苦為因,勤修三學求證解脫。觀待于此為因,而有彼彼作業(yè),如是等無量道理,名觀待因。
(三)牽引因:一切種子,未成熟位,望后自果。如現(xiàn)世無名愛取種子,可引感后世生老死果,為牽引因。
(四)攝受因:除種子親因外,余一切緣,如等無間緣,增上緣,所緣緣等,能資助生果者,名攝受因。
(五)生起因:種子已成熟位,能現(xiàn)生起近自果故(如內(nèi)業(yè)重由愛水滋潤而感報體),名生起因。
(六)引發(fā)因: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后種子所牽引果,如從無名支乃至有支,展轉(zhuǎn)引發(fā)后后相續(xù),望于余生生老死等,為引發(fā)因。
(七)定異因:種種異類各別因緣,謂有為法各于自果有能起證差別勢力,三界九趣果不同故,名定異因。
(八)同事因:謂從觀待因至定異因,六因為性,同辦事業(yè),于得果中,有和合力,即依此為同事因。
(九)相違因:于生、住、成、得事中能起障礙,如霜雹之望禾稼,煩惱之望涅槃,真見之望生死等,名相違因。
(十)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缺若離,于生、住、成、得事中不相障礙,名不相違因。
三、五果
(一)等流果:謂善、惡、無記三性諸法,各別引生自同類法,此同類法望能引因名等流果。等謂等同,流謂流類,等流之果,其性相同,名等流果。
(二)異熟果:由善業(yè)、惡業(yè)、不動業(yè)、分別感三界善趣、惡趣及色無色界世間禪定果,名異熟果。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故名異熟。此果自性者,謂即第八識真異熟果,是報主故,執(zhí)持變現(xiàn)根身器界故。前六識由業(yè)所感諸無記法,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亦此果攝,屬于別報,能圓滿果體故。
(三)離系果:離謂遠離,是即斷滅,系謂系縛,是即煩惱,由煩惱障系縛有情,恒處生死不得解脫,修習圣道,斷滅彼故便證涅槃,名離系果。
(四)士用果:《成唯識論》云:“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yè),此果正因,謂諸作者,此果助因,謂即作具,作者作具,是此果因,所辦事業(yè),即此果體!
從廣義講,凡人的活動所成辦的事業(yè),如藝術(shù)家之于工藝,農(nóng)夫之于耕種,商人之于貿(mào)易,建筑師之于房屋等,凡用力親辦自果者,名士用果。狹義的說,凡等流、異熟、離系、增上、均可名士用果。
(五)增上果:《瑜伽師地論》三十八卷云:“若眼識等是眼根增上果,乃至意識等是意根增上果;眾生身分不散不壞是命根增上果”!司透髟錾暇壎a(chǎn)生的識與身的增上果。若就廣義說,心心所法亦更為增上果。善法的產(chǎn)生,是由親近善知識經(jīng)過聞思修的增上果。惡法的產(chǎn)生,是接近邪師邪教熏染而成的增上果!芍斯銛z一切。
四、三種緣起義
據(jù)瑜伽義略解:
(一)依第八賴耶建立分別自性緣起:由本識含藏種子生起諸法,諸法自性不同依因緣立,其性有善、惡、無記、染、凈等差別故。
(二)依十二有支建立愛非愛緣起,亦名業(yè)感緣起,由無明、行等因,引生善惡諸趣愛與非愛果故,即善業(yè)感樂果,惡業(yè)感苦果。
(三)依前六識建立分別受用緣起,又依根及境作增上緣,六識得生,識生起已,緣于六塵境界能有受用,領(lǐng)受苦、樂、憂、喜、舍等。
緣生義是佛法的中心思想,各宗派根據(jù)此義各有發(fā)揮,如業(yè)感緣起、性空緣起、賴耶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各有理論,不盡敘述。但具體而詳細的,莫若瑜伽唯識,必須精進修學,方能升堂入奧。
2004年9月作于重慶慈云寺
- 上一篇:唯識札記 讀楞伽經(jīng)筆記
- 下一篇:唯識札記 附錄:惟賢法師小傳
- 日常修行過程中,如何磨掉習氣?
- 佛家慈悲與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 如何才能降魔?
- 到底該怎樣做個真正的三寶弟子,有哪些戒律?
- 抄寫佛經(jīng)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 認識佛教 佛教不可單以宗教看待
- 佛教慈善:與觀世音菩薩一起布施
- 從五方面解讀玄奘法師的卓越成就
- 佛弟子擁有快樂的秘密
- 一個學佛者學佛的基本精神
- 人間佛教也要注重三大傳統(tǒng)和五個建設
- 讀《大般若經(jīng)》的真實感應
- 如何理解《道德經(jīng)》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佛教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禮節(jié)?
- 如何擁有一顆快樂的心?
-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yè)的關(guān)系?
-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 惟賢長老學佛答疑
- 中國佛教大乘八宗指哪幾宗?
- 佛教是不是只關(guān)心來世?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