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藏教大意探微

  釋尊說法,是以眾生根機為對象,但是其內(nèi)容區(qū)別,則分為藏、通、別、圓四種,可以攝及所有眾生的根相。這就是天臺判五時八教中的化法四教。

  眾生根機千并萬別,在致可分為利根與鈍根兩種。對鈍根眾生,有局限范圍地以三界六道之內(nèi)而為說法,稱之為內(nèi)教;對利根眾生,則廣談十界,稱之為界外教。另外界內(nèi)也分可別利鈍,對鈍根人就上見物而說輥內(nèi)事數(shù),是為三藏教;以界內(nèi)利根人為對象而說理教,是大乘初門為通教;界外也分利鈍,對鈍根人就上見物而說界外事教,為別教;以界外利根人為對象而說理教,是究竟法門,為圓教。本文僅略述三藏教之大,意從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藏教之主藏教教主乃是伏惑行因菩薩,於百劫終,得以信相成道,會菩提樹下時,頓斷盡見思煩惱而成正覺,住世八十年,現(xiàn)老比丘相入無余涅。此教教主,是劣就生身佛,相當(dāng)于鹿野苑之化主。

  二、藏教之外三藏,是指經(jīng)藏律藏和論藏,這三種共同稱藏,是因為經(jīng)律論三各含有一切文理,意思就如庫藏儲蓄許多財富;教,通指圣人下被眾生言教。然而三藏原是總將釋尊一代說法以類歸特以之名小乘教。法華經(jīng)云:“貪著小乘,三藏學(xué)者。”大智度論云:“迦旃延子,自以聰明利根,於婆沙中,明三藏義,不讀衍經(jīng),非大菩薩。”從這里可以看出,天臺遠祖龍樹菩薩已將三藏教專名小乘。所以天臺說三藏教,即小乘教,是指鹿苑之說法, 四阿含經(jīng)與五部律及俱舍婆沙等論名三藏教。

  三、藏教教理論及教理,應(yīng)該說為生滅之教。三藏教所被之機,有三乘根性。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是聞佛聲教轉(zhuǎn)迷開悟,是三乘中之下根。緣覺是指辟支佛,亦名獨覺,全稱為十二因緣覺,生在佛世,受十二因緣之教覺悟諦理;獨覺,則生在佛滅后無佛之世,獨宿孤峰,觀飛花落葉則覺悟空寂之理;雖有哪是二種,但教是三乘中之中根。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根性下劣,偏厭人生苦惱,唯急于個已免離苦通,不遑顧及他人受苦,偏趨自利,根性淺陋,所以以孤調(diào)解脫稱之。菩薩,全稱摩訶菩提質(zhì)諦薩。略稱菩薩,譯為大道心成就眾生,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與二乘以自己為中心相反,是三乘中之上根。菩薩慈悲廣大,所以不急求自己出離,是先救一切眾生之苦,寧可犧牲自己所有,堪乘三界之大丈夫也。通名乘者是運載義,謂上中下三根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乘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從迷之此岸到悟之彼岸。三藏教雖然總為教化三乘。如果分別言之,則為正化二乘傍化菩薩,所以以化二乘為正意。

  既然以最鈍根二乘為正機,其教理也就是界內(nèi)事教,生說滅淺近之事,即首則破斥外道之邪因緣而后宣揚佛法正因緣之理。宇宙萬有,原自煩惱與業(yè)之因緣,歷然實生于眼前,是等由于因緣之力故,因緣力一分散時,寂然實滅而歸于空。所以于如是實生實滅這無常法中,如何而有實我可得呢?尤其是人生不論貴賤賢愚,男女老幼,都不能免生老病死逼迫之。藏若能斷破此苦悶生活根本之煩惱,則可達空寂涅,灰身滅智,永脫苦悶,是為三藏教。所以說三藏教是對世間而說生滅,開示以因緣之理。是為此教的教理。

  再就釋尊鹿苑說法,總稱增一、長、中、雜四阿含,其內(nèi)容是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來說明三藏教三乘修持之教理。

  先說明聲聞所學(xué)四諦法門,即苦、集、滅、道,稱之為,這點是取真實不虛之意。“苦”為苦報,是由前世之業(yè)與煩惱所招“集”。涅妙果,是“滅”盡一切業(yè)與煩惱,以樂界為目標(biāo)。 達到滅諦涅,其方法為三十科“道”品。這些確是真理皆不虛偽,故都稱諦?嗉瘻绲浪闹B,是示因果理法,苦集二諦,示迷界之原因與結(jié)果,滅道二諦,示悟界之原因與結(jié)果,可以通解佛教因果之原理。

  這里的苦、集與滅、道都是先示果、后時因。是因為聲聞為下根之人,應(yīng)該先使其知道結(jié)果,然后使其改行其因。

  次明緣覺所修謂十二因緣,即無明支、行支、識支、名色支、六入支、觸支、受支、受支、取支、有支、生支、老死支之十二支。此十二都名支,地是支分,表示為十二分。即將此世界苦極之生死問題,分別為十二范疇。

  無明,是煩惱通稱,即是惑;行,是行為,指善惡行,即是業(yè),惑業(yè)與為原因而生現(xiàn)在之苦果。識,是指托在胎內(nèi)最初之識神;色色,是指胎內(nèi)形體未完備時;六入,是指胎內(nèi)形體已完備時;觸,是指嬰兒時期僅觸外境未起愛憎之情感;受,是指受刺激時起愛憎;受與取,是指與前無明相同之煩惱,遂煩惱之心是取,未道時是愛。有,指與前行相同之善惡行為,以此行因為必有結(jié)果,名之為有。生、老、死、照字面順讀可以知道。此十二支,亙說三世,若照俱舍論之說明,是謂:緣無明與行之二因,受現(xiàn)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之五果,緣現(xiàn)在受、取、有之三因,招未來生與老死之二果。主要說來,沉淪生死苦海之根本,是在惑與業(yè);因此可以說是業(yè)惑緣起論。

  復(fù)次說明菩薩所學(xué)六度,即六波羅蜜,流羅蜜譯為到彼岸,意即渡生死之大海到涅之彼岸。菩薩到彼岸的法門有六種,所謂檀、戒、忍、進、禪、慧是也。(1)檀那波羅蜜,義譯布施,是犧牲自我。(2)尸羅波羅蜜,義譯持戒,是道德法律。(3)羼提波羅蜜,義譯忍辱,是忍耐功夫。(4)毗離耶波羅蜜,義譯精進,是努力不息。(5)禪那波羅蜜,義譯靜慮,是沉著鎮(zhèn)定。(6)般若波羅蜜,義譯智慧,是理智照了。

  總之,菩薩與二乘異,以自他兼濟為本懷,開始即修佛道之行,發(fā)四弘誓愿而永恒踐此六度法門,終升佛陀寶位入于涅槃寂滅之域。

  四、藏教的行位斷證此教是對三乘根機,所以其行位斷惑亦不不同。聲聞之行,于事事物物從分析觀察之析空觀,觀照四諦之理,斷破見思悟入涅。茲圖示其階位與斷惑如下:

  五停心別相念處

  三賢(外凡)

  總相念處

  凡位

  暖法

  頂法四善根(內(nèi)凡)

  忍法

  世第一法

  三 藏 教初果向見道

  凡 圣 位須陀洹

  初果

  二果向

  斯陀含修道圣位

  二果

  三果向

  阿那含

  三果

  四果向

  阿羅漢

  四果無學(xué)道

  俱舍論等,分七賢七圣十四位,這時依諦觀的天臺四教儀而說。

  次緣覺,不同聲聞分階位,而一坐成覺,以聲聞根鈍立四向四果等位次,漸次斷證,緣覺根稍利,無設(shè)立位次必要,行道弱者屢屢休息而進修,行道強者,不要休息到目的地。所斷除亦為見思,聲聞僅斷見思之正使,緣覺僅除見思之習(xí)氣。次說菩薩、根利故不立位次,但三阿僧祗間不斷煩惱,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間廣植福德,名為伏惑行因之菩薩。伏惑行因者,此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薩,故偏重二乘本位,菩薩修讓不許斷惑。

精彩推薦